movie

  • 圖書館戰爭 Book of Memories, the Last Mission

    [鐵定劇透,不喜勿入]

    (最初介紹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電影圖書館戰爭圖書館戰爭系列)

    看完這電影,自然又是比較的時候。
    當然,對在下而言原著始終比改編好(無論動畫或電影),以下會提及不少電影和原著的分別。但我希望可以按劇情討論一下是否合理,當然電影也有其情節緊湊的考慮,跟小說不同。

    就像木村《HERO》出電影版之前,都會在電視出一集特別電視劇,吸引觀眾打廣告。就連《神探伽利略》也是這樣。這次《圖書館戰爭 THE LAST MISSION》也有同樣企劃,在電視台播出一集《圖書館戰爭 BOOK OF MEMORIES》。
    當然這樣對香港觀眾就比較可惜,因為《HERO》或《神探伽利略》的電視劇,無線一定會買來播,所以觀眾不會錯過。但《圖書館戰爭》是擺明車馬反對言論審查、有政治意涵的作品,無線從沒提及它,更不可能期望它會買來播,而事實上也沒有。那麼觀眾除了上網找盜版看之外,就沒有其他渠道了。
    (提及這點,當然就是交待自己為何會知道香港沒播出的內容啦。希望作者和導演了解香港觀眾的限制,原諒則過。)

    繼承了第一齣《圖書館戰爭》電影的特色,就是把原著的不同場景「炒埋一碟」。這兩齣也沒分別。
    《圖書館戰爭 BOOK OF MEMORIES》的主線是小牧為了毬江被良化隊拘捕的故事,副線是笠原應付父母探訪,這在原著是第二冊《圖書館內亂》。但笠原父母那方面又混入了第三冊《圖書館危機》的部分。
    《圖書館戰爭 THE LAST MISSION》的主線是「茨城縣展攻防戰」,這在原著是第三冊《圖書館危機》,但電影就把第四冊《圖書館革命》的場景都加入去了。副線則是笠原被誣陷,是第二冊《圖書館內亂》的內容。

    正如上述,反正電視劇和電影都是炒埋一碟,所以下文就混為一談好了。

    ---

    [情節篇]

    1. 笠原父母探訪的部分,因為是副線,所以壓縮不少。有關圖書館業務的部分無法詳說,就連碰上神經大條的玄田所以被留住宿舍這一段也取消了。笠原父親與堂上私下談話都沒了,變成跟笠原家三人外出吃飯,於是加了個笠原母親突然爆出「王子」一詞嚇到堂上的梗。原著裡要等到茨城縣展才穿幫,在這裡就壓縮到小牧被抓時。

    改動比較重要的部分就是笠原母女「互摑」的情節,變成堂上教官及時出手抓住笠原。我會把原著裡笠原還手理解為女兒決意自立的抗議,用以表達多年來抑壓的不滿。不過無法像原著般詳細解釋兩母女糾結的背景,摑母親這一幕如果在電視播出,觀眾中佔多數的主婦應該難以接受吧。於是就變成被堂上教官擋下來。

    電視劇改動中我認為做得最好的,就是在送別父母時,提出笠原之所以會為了喜愛的童話集大結局而遇上「王子」,說成是起源於童年時母親引介首冊的緣故。原著中野猴子般的運動少女喜歡閱讀,的確有點不搭調(家騮表示強烈抗議)。雖然喜歡閱讀本身根本不需要甚麼解釋(原著就是擺明這種姿態),不過對電視觀眾可能會思疑。加插了這一幕解釋笠原為何好動而又愛閱讀,又令遇上王子的橋段和笠原的童年扯上關係,甚至連繫到笠原母親身上,給笠原母親一個合適的下台階(原著裡母親一直下不了氣,直到女兒出嫁那天),故事顯得更為自然、緣份感也更強。

    2. 朝比奈和手塚兄弟的關係因為不是主線的緣故,所以戲份變得輕微。
    因為修改了救出小牧的經過,加插柴崎擺了朝比奈一道的橋段。原著中柴崎被同事妒忌排擠的情節沒了,於是柴崎表裡不一性格的形成就沒有解釋。而且原著裡朝比奈和柴崎的交往較為淡然,似乎會更像情報戰的現實。原著裡朝比奈說不知道柴崎是否情報部的,勉強還說得通(其實柴崎已經自己承認了,雖然後來手塚慧也自行發現事實,並認定朝比奈迷上了柴崎才不說)﹔換了電視劇裡被柴崎放假情報愚弄,朝比奈還說不肯定,那就擺明是欺騙手塚慧了,後者沒可能會信。
    至於手塚慧在電影中就不只失色、甚至變得很平面,下文再談。

    3. 正如上一集電影救出司令的經過,由本來很乾脆變成很大陣仗一樣。這次電視劇中救出小牧,原著較簡單的處理同樣被改成大場面。
    相比起原著裡柴崎拉笠原主動去找毬江幫忙,然後靠手塚光取自哥哥的情報,大夥去囚禁地點救人﹔電視劇就變成毬江主動去問笠原小牧為何不見了,然後還要開記者會、大夥去攔路截人,又是變得大陣仗了。
    (原著中笠原還買了一堆廉價易碎品—我原本總以為都是瓷器—不停擲爛來阻止良化隊的審問人員說話。這個梗在改編後自然也用不著了。)
    改編後的橋段,其實對毬江壓力更大。因為失聰的她並不習慣對人說話,原著中她只需要對幾個陌生的良化隊大叔控訴,電視劇卻變成要召開記者會向全日本觀眾訴說「認為我不適宜看殘疾人為主角的小說,這才是歧視」。
    當然,從好的方面看,突然提出要控告毬江損害圖書隊名譽,藉此吸引傳媒視線來炒作,然後讓毬江開記者會反咬良化隊一口。這種手段倒是比原著低調解決更符合玄田隊長「胡搞蠻纏」的作風。

    原著裡面本來是大夥衝入囚禁地點救人(這要手塚慧對弟弟放水,在改編中手塚慧因為「奸得太徹底」似乎不會做這種事),很乾脆地解決事件。改編後就變成良化隊拘留期滿,想押人回總部延長羈押,卻在途中被特殊部隊攔截。其實這橋段有一處很不真實,就是特殊部隊去救人時沒帶槍(因為他們只能在圖書館內用槍),而良化隊員卻拿出衝鋒槍這一點。其實小牧既非司令又非隊長,只不過是個「二打六」隊員,要押送他根本用不著帶衝鋒槍。如果良化隊員只能拿出手槍,那麼後來長官願意放人還比較合理。因為手槍發射速度慢,就算對方沒有武器,但面對人多的圖書隊打起來也沒優勢。可是良化隊手上有衝鋒槍的話,那麼圖書隊個個是李小龍也沒用吧,良化隊為何還要放人﹖

    4. 榮倉在這次發揮笠原的「傻樣」更為入形入格,尤其因為對堂上越來越「起心」,那種「又傻又姣」、烚熟狗頭的模樣就更加惹笑。
    不過笠原被陷害的情節,可能因為只是副線的關係,改編得反而不太好看。

    首先,原著裡鋪排了圖書館網站「快意書評」的伏線,讓笠原跟燒書者有瓜葛,那麼後來審問會才可以抓住「你早就跟他有關係」的辮子問下去(雖然我也不明白既然笠原在原著裡為了書評跟那人反面,你們還怎麼懷疑她會幫那人燒書就是了)。改編沒時間提及這個,於是笠原跟那個人就沒有關係可言,其實根本沒甚麼值得問的。最後只能扯去「問題上司教出問題下屬」這一點,還在笠原未肯定堂上就是「王子」之前道出他就是當年那個人的事實。這點竟然沒有令笠原震驚,其實也是不太說得通(因為她就是為了追尋王子才加入圖書隊,而電影中她也只是懷疑堂上就是王子)。而且因為堂上被貿疑是「問題上司」,所以笠原說寧願被視為燒書共犯也不要上司被說成有問題,其實在原著設定中也不可能出現。因為這樣的說話會被視為認罪,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審問會中喪失了另一個更好笑的梗,就是錄音筆。原著讀者應該印象很深,就是玄田隊長硬要笠原在襟袋塞一支錄音筆,以便眾人探聽審問過程為笠原研議對策。隊長甚至為安全計要求笠原塞在乳溝裡,卻被堂上、小牧和手塚一致反駁說「先天不可能」,把笠原氣得半死。
    說不定因為現實中找了榮倉奈奈來演,雖然胸脯小但怎樣看也不像是「擠都擠不出來」那麼誇張,所以玩不了這個梗(反正這部分在電影、不在電視,不怕被投訴)。

    而另一點令人婉惜的,就是可能又因為壓縮文戲的緣故,電影中的笠原比不上原著裡的堅強。原著裡的笠原面對手塚慧的脅迫,還可以挺身拒絕後才被堂上帶走。改編電影後的笠原,卻是未有機會拒絕手塚慧就被堂上帶走,而且還懷疑自己的存在意義。笠原有了這個較成熟堅強的表現,才顯得她有成長,而且令後來情節中的表現更合理。(當然改編後也沒有需要她成熟的情節了,所以才不顯得有問題。)

    更令人難以明白的,就是堂上闖餐廳後失去了最好笑的梗。為何不摸頭﹖
    原著裡說堂上想摸頭安慰笠原,卻發現對方穿了高跟鞋所以罵起來(明明長得比他高還穿高跟鞋)。原著裡是摸到的(只是手要伸得更長),到動畫被就乾脆摸不到而罵出口。這次電影竟然就變成只是堂上望著笠原,說她很像特別高大。是因為岡田介意比人矮嗎﹖但如果介意就不會出演這個以「矮」出名的主角吧﹖
    還是想不明白為何要避了這個簡單好笑的梗。

    5. 茨城縣展一役,其實有更多令人不解的改編。

    首先就是原著中跟圖書館相連的美術館,變成要跑一段路才能到達的地方。當然在電影改編中是必要的,因為導演要併入堂上中槍這個從《圖書館革命》搬來的橋段,所以他們事必要跑一段路。不過難明的不是這裡,而是不知為何電影中聲稱「良化隊在美術館不能開槍」。這其實是原著裡沒有、而且也完全沒理由的假定。很難理解的事。
    當然,原著中也不是沒有同樣難明的部分,例如聲稱小田原情報資料館不被良化隊盯上的主要原因是私人財產,但明明民間書店一樣受到審查。當然這也可以解釋成世相社財雄勢大令良化隊忌憚打官司、欺壓書店就容易得多,而且小田原不輕易對外人開放也減輕了良化隊的關注。
    可是,說美術館不能用槍,那就真的沒有合理解釋了。既然跟圖書館一樣都是地方政府的公務機構,既然對圖書館可以用槍、對美術館當然也可以。反正良化隊的審查權又不限於圖書,藝術品也是審查範圍。原著中被針對的,正正就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電影中的舊書一本。
    (﹕原著其實指藝術品本來並不在「媒體」的範圍,所以良化隊平時沒有作審查。這次是假借縣展作品試圖伸延審查權的,不過這點並沒有令良化隊不能開槍就是。)
    何況就算沒有這個解釋,最後良化隊沒有向笠原開槍,也不是因為美術館不能開槍的規定(他們本來打算無視),所以這個假定根本不必要。

    另一段被壓縮就是水戶防衛部被打壓的情節。這一段在原著裡其實也是展現笠原有所成長的情節,而且帶出了笠原母女互摑。不過既然摑人提早於電視劇裡解決了,電影似乎就不需要再交待這方面,連帶笠原在水戶防衛部見到的人情冷暖也沒了。(當然最可惜的是可憐眼鏡娘野野宮的角色消失啦)
    由特殊部隊到了水戶圖書館遭遇「不抵抗集會」的人攔截,到笠原在水戶基地宿舍裡所見防衛部被業務部欺壓的情況,其實都襯托出水戶被良化委員會勢力滲透得有多嚴重,亦解釋了為何水戶防衛部的能力那麼差。沒了這些襯托就說水戶方面不行,其實比較薄弱一點。
    至於原著裡「像尊大佛一般」的女館長,不知是否找不到適合演員,變成只有個大叔出演被滲透的水戶圖書館館長。不過這就不是重點了。不過把故事改成受滲透的大叔向總館借孤本書,然後簽紙讓渡給良化隊,倒算是很乾脆的做法,雖然這一招對大叔來說有點像自殺式攻擊就是了。

    原著裡面特殊部隊到埗後加緊訓練水戶的防衛員,結果到作戰時因為掛彩的男隊員太多,只剩下在後勤處準備彈藥的女防衛員(包括野野宮),最後連她們也要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彈藥推到前線,描繪出她們學效笠原的志氣。改編電影後這些鏡頭也消失了,最後竟然是笠原去推彈藥。
    不知是否導演打算節省演員人手,但其實要特殊部隊的人自己推彈藥,實在不合常理。原著裡笠原擔當堂上的通訊兵,最後也要拿槍打良化隊(小說中是她打人的第一槍,電影中上集已開了,所以在這裡自然不需要)。既然準備惡戰,像笠原般較有戰力的隊員,自然要留在最前線應付戰人,怎有理由派她去後防拿彈藥﹖後勤當然是留給戰力最差的人去做,這也是原著中野野宮她們去送彈藥的道理。電影太著重誇張地描寫水戶防衛部的傾頹,結果好像沒人會做事,失去了原著裡受特殊部隊鼓勵,雖然缺乏訓練也奮起迎戰的志氣。

    6. 相比起圖書館這方面,其實改編中令人更難明的是良化隊。

    雖然圖書隊是死對頭,但你覺得良化隊有必要純粹為了「消滅特殊部隊」而拼命﹖在電影中名義上是要搶奪那本孤本《圖書館法》原書,搶來根本沒有價值(反正又不是搶了就可以廢除圖書館法),更加不是擺得上檯面的作戰理由。
    原著中是因為縣展中展出侮辱良化隊制服的作品,所以才令良化隊員義憤填膺不要命的打算消滅它,這樣還比較合理一點。(情況就像曾健超涉嫌向警察淋水被抓住後,被幾個警察拖去一角圍毆一樣。就算擺明知法犯法,為報同袍之仇而打人,反而比為了那些口頭大義例如「教訓違法佔領者」去打人更容易理解吧﹗當然容易理解並不是可以接受的意思。)
    別忘記了,良化隊之所以武力不斷升級,其實也是跟圖書隊軍備競賽的結果。就像原著後來廢除了用槍許可之後,圖書隊防衛部遲早要解散一樣。如果圖書特殊部隊消失了,良化隊還有必要養這一批精於戰鬥的人麼﹖
    大陸的國保也會諷刺地請那些異見人士不要離開本地,以免影響他們的飯碗。難道良化隊就不會有同樣的打算﹖互有輸贏才有存在價值,他們會為了「消滅特殊部隊」而拼全命﹖我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由於連原著中成為作戰理由的藝術品都不提了(變成一本書),於是就連玄田隊長擋子彈那段也變得失去說服力。
    在電影中,玄田隊長是眼見良化隊欺人太甚、狙擊逃命的下屬,衝出來擋駕於是身中多彈。當然隊長救下屬也不是不合理,但連盾牌也不用直接跑出去接子彈就未免太勉強。(其實就像第一輯電影中堂上的片段,要救人根本用不著不拿盾牌就衝出去吃子彈。)
    原著中的設定仔細得多,是良化隊撤退後,突然有支援團體進來襲擊展品。玄田知道只要自己用避彈衣擋下大部分機槍彈後,匪徒單靠手槍子彈是打不穿展品櫃的,所以才用自己的壯大身軀擋子彈(當然電影中的隊長身軀不夠大,這是後話)。換言之,這是有充分計算下的冒險行為,比電影中亂衝出來深謀遠慮得多。

    7. 另一問題就是像前面所說,手塚慧變成一個很平面的奸人。因為沒有鋪排手塚慧的心理,結果他就變成一個純粹想鼓動良化隊消滅圖書特殊部隊的奸角,甚至比良化委員會的人更積極。

    事實上這樣的手塚慧反而不合理。因為手塚慧和「未來計劃」的宗旨同樣是消滅審查,沒理由要消滅抵抗審查的特殊部隊。更有甚者,他的方針一直是「求取平衡」,消滅其中一方顯然完全不是「平衡」之舉。原著中的他,眼見圖書隊佔上風,的確是會向良化隊放水讓他們也佔一會上風,但並不會一面倒傾向某一方來壓倒另一方。因為如果其中一方被壓倒的話,「未來計劃」的存在價值也會跟著消失。(圖書隊失去了反抗能力,良化隊怎麼還要理會你﹖反過來如果良化隊失去攻擊力,圖書隊又怎可能理會他們﹖) 所以聰明的手塚慧絕對不會希望特殊部隊消失。原著裡的他,充其量只會借茨城縣展揭示的滲透問題,迫走稻嶺司令這塊死硬絆腳石而已。

    甚至連原著裡手塚慧向笠原揭示「堂上就是你找的那個王子」這種惡作劇式的梗也沒用上了,這些情節其實頗能反映手塚兄弟的糾結、和手塚慧的人性。
    電影中的手塚慧,純粹只有陰險,反而失去了原著裡那種「奸得有道理」的陰謀家魅力。

    8. 縣展事件改編的問題還有一點,就是堂上中槍後笠原帶著逃命那段。
    這一段本來是《圖書館革命》的內容,原著是堂上、笠原帶著當麻藏人逃跑,中途被良化隊開槍打傷,結果當麻帶他們去相熟的書店交託照顧才離開(動畫劇場版改為去了堂上熟人的書店,這是後話)。
    電影中變成笠原帶他躲進當年堂上救了笠原的書店,這固然是前後呼應,但敗筆卻是書店裡一個人也沒有……
    假如書店沒有鐵閘,笠原要破門入店也不無可能。問題是設定中(無論原著或電影)堂上是大腿中槍大量出血。原著裡的他流血過多最終昏迷,是靠店員叫救傷車送院的。那麼電影中的書店根本沒有人,笠原離開後誰去幫重傷的堂上善後﹖堂上並不熟悉水戶市,就算有力打電話也不知道自己身處的地址吧﹖

    何況原著裡笠原熱血上腦,沒有理旁邊有人就強吻堂上,其實也是個笑點。怎麼不就安排個店員在裡面﹖就當是臨關門前讓他們躲了進去也好。

    9. 前面提到良化隊其實並不忌諱對著藝術館開槍,電影中他們就是打算這樣做的,最後阻止他們的不是法規,而且包圍著笠原的記者鏡頭。他們不怕犯法,就是怕被觀眾見到犯法。就算他們有能力阻止紙媒印發消息,也無法阻止即時新聞報導,於是唯有收手。

    這其實也是值得勇武人士反思的一點,就算你有多看不起記者和傳媒、覺得他們報導偏頗不實幫著政府(原著裡不乏這種描寫),但到了緊張關頭,鏡頭還是對你有點保護作用,令原本肆無忌憚的鎮壓者,哪怕有一絲的忌諱。所以吸引鏡頭其實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當然在鏡頭下自己同樣要受束縛,但敵我武力懸殊之下,究竟受束縛對誰最不利,我相信正常人都會想得到。弱家想死快一點的話,即管趕走記者。

    10. 電影裡司令的辭職其實也不及原著合理。原著裡司令是為了負上「未能事先覺察水戶圖書館被人滲透」的責任而辭職。電影裡則是特殊部隊瀕臨被消滅,為了救命而上門找良化委員會押上烏紗帽來換取他們撤退。
    如果以原著的稻嶺司令看,我不太相信他會為了這樣的理由而辭職。電影裡的手塚慧反對說不能相信他會守諾辭職,倒不如說我不相信你辭職人家就會放棄消滅特殊部隊的機會吧﹖反正也只差一點了。當然以導演喜歡子彈橫飛的習慣,推演成這樣也順理成章,但說服力就比事後「為重大失誤辭職負責」差一點了。

    11. 朋友討論,認為看來還有續集。
    雖然已經叫Last mission,但當然不能否定這個可能。不過如果連第四冊《圖書館革命》堂上中槍的情節也用了,再拍續集應該拍甚麼﹖難道要大叔當麻中槍不成﹖

    總不能拍《別冊》的床上戲吧,那就變成三級片啦。

    ---

    [演員篇]

    1. 第一次留意到土屋太鳳,不是在 Book of Memories,而是偶爾見到《Limit》那個眼鏡娘造型。(謎之聲﹕又來了﹗)
    (來源)
    但相比眼鏡娘模樣看來成熟(當然那角色也是心理成熟的角色),她扮中澤毬江看來就年輕有趣得多了。她演這個聾人角色(註)演得不錯,而且見到小牧時的樣子真的有「心心眼」。XD
    (來源)
    她的樣子都是生成比較老成的那種,演這個停學幾年(實質年齡等於大學生)的高中生恰好。
    (註﹕根據書中的說法,嚴格而言毬江並不是「聾人」,而是聽障。因為聾人是指先天失聰或者未學會口語之前就失聰的人,他們的母語是手語。像毬江般學會口語之後才失聽的人,叫聽障或中途失聰,以原先習得的語言為母語。但「聽障」又可以包括聾人在內的所有失聰者。中文維基「聽障」條目甚至把失聽說成是書中描述以口語為母語的聽障者,而聾人組織又同時服務所有聽障者。所以這幾個詞在中文其實區分不嚴。)

    2. 不知是否找不到髮型像禿鷹的演員(笑),所以負責審查笠原的不再是原著的彥江副司令,而一個「樣衰衰」、「招招積積」的演員。一眼就覺得很熟,但一直到看完戲走出來,我想起他就是HERO2015特別篇中為了久利生對「誰是司機」這種小事窮追猛打不滿,到電影尾聲找到真正司機才發現對方實力的那個「特搜部副部長」(手塚とおる)。
    (來源,這是《半澤直樹》劇照)

    3. 另一個覺得很熟但說不出是誰的,就是笠原父親。我一直覺得他很像《天皇的御廚》裡面那個父親,但那個是HERO的田村檢察官(杉本哲太)。直到現在寫文找維基百科,才發現原來他(中原丈雄)就是電影《山本五十六》裡面飾演南雲忠一的那個,難怪見過。
    (來源,中間那個就是他)

    ---

    [背景篇]

    有些人只看電影沒讀原著,可能有些地方不明白,這裡也可簡介一下﹕

    1. 圖書館會武裝對抗日本政府,當然是誇張說法,但故事背景是日本地方自治和中央政府向來有矛盾,和「廣域行政」制度。

    日本稱「廣域連合」(連者聯也),是指不同地方自治體為了方便和提升效率,把部分職權拿出來跟鄰近的自治體合組營運。例如日本一個「」可能只有十萬八萬人(香港一個區議會的人口隨時比它多,但人家實權比區議會多),單獨設立消防隊太貴,就可以跟鄰近的幾個市合組消防隊。舉凡食水污水垃圾處理、醫療福利、教育,甚至賽馬都可以合組營運。廣域連合的實際營運方式可以各有不同,由於是不同自治體合組的,所以職權也要劃分明確才可避免互相爭權。

    《圖書館戰爭》的背景,就是因為日本公共圖書館的管轄權在地方自治體而非中央政府(中央只有效法美國設立的國會圖書館),所以「日野的惡夢」親良化法暴徒殺戮館員令地方政府震怒(那些館員是地方政府公務員),而警察又不願保護圖書館了(日本都道府縣警察理論上是地方政府的,但也會受中央政府指揮,而且高級警官都是國家公務員,忌憚直屬中央政府的媒體良化委員會並不奇怪),所以地方政府接受了倖存者稻嶺館長的「武裝化」計劃。
    又因為成立武裝化圖書隊花費太大,而且一支足夠規模的武裝部隊不可能只守護一小塊自治體(就像消防隊的情況,只是規模和範圍更大),所以就由地方政府聯合起來成立廣域連合的「關東圖書隊」(其他地方照樣辦理)。這也埋下了圖書隊內堅持獨立行事的「原則派」和尊重地方政府指揮權的「行政派」爭持的種子。

    除了由地方自治體撥給預算外(在故事裡,市面的禁書都被掃蕩了,市民想讀禁書就只能去圖書館,所以地方政府也願意增稅撥款),另一經費來源就是自衛隊。因為在民主國家,軍事用地並不是中央政府說了算,要跟地方政府協商取得同意才行。而軍隊操練騷擾平民,也令人擔心戰時吸引敵人襲擊所以往往惹來反對。於是自衛隊要每年向地方政府撥給補助金作「睦鄰」用途(即是安撫掩口費啦),故事中這筆費用就部分被轉移到圖書隊使用。有時甚至讓自衛隊以二手軍品代替,故事中那部UH-60就是這樣換來的。

    2. 故事裡槍林彈雨,尤其這一輯中彈的人更多,但來來去去好像沒聽見死了人。以往就曾有人批評說這樣很不真實。

    這一點其實在原著中也有解釋,就是因為法律規定了良化隊和圖書隊都只能用減藥彈(即是火藥量比正常彈少,力道相應也較小)的緣故。畢竟不是對付外敵,也不是對付銀行劫匪,對於那些政客人物來說「就只是去沒收幾本書而已」,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也不出奇(外國警察本來就不像香港般全體佩槍)。當然,這不代表不會死人,只不過是打到避彈衣會傷得輕點而已,原著裡的狙擊手前輩也教手塚要避免打死對手,免得對方發狂令自己人受罪。

  • 《圖書館戰爭》系列

    (這是為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之前也寫過幾篇了,有興趣的看倌可自己看﹕原著動畫劇場版真人電影。如果你覺得我為了一個故事寫幾篇文很誇張的話,給你更誇張的例子﹕有人去故事場景的真實地點逐個考察書店還曾經特地開過購物部,妒恨﹗)

    (建議配樂﹕電影版插曲《図書隊のテーマ 》)

    librarywar
    有川浩《圖書館戰爭》、《圖書館內亂》、《圖書館危機》、《圖書館革命》、《別冊圖書館戰爭I》、《別冊圖書館戰爭II》,台灣﹕角川
    動畫劇場版《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DVD),香港﹕NeoVision,2013
    電影《圖書館戰爭》(DVD),香港﹕鐳射,2014

    初次在這裡向同工介紹書刊,當然先介紹一套難得以圖書館為「主場」的作品。單是名字就充滿戲劇性,圖書館明明是「文弱書生」的地盤,怎麼會跟血腥的戰爭扯上關係﹖

    小說家之言總是誇張。不過如果我們看看從古至今,審查「不良刊物」這回事,不單在香港有很大爭議,在很多國家都一樣。而且波及圖書館也是常有的事。支持和反抗審查的對抗,本身就有如一場不流血的戰爭,不時都有犧牲者出現,只差在沒有真槍實彈罷了。

    那麼,如果流了血呢……﹖

    故事大綱可以用德國詩人海涅的預言名句﹕「焚書之國,終將焚人」來形容。1989年是中國的悲劇之年,在日本則是新天皇登基改元「平成」的元年。作者創造了一個當年改元為「正化」的平行時空,國會訂立「媒體良化法」,並授權隸屬中央政府的審查機關動用武力執行。

    幸好在良化法成立的同時,一批有遠見的人同時把日本圖書館協會《關於圖書館自由的宣言》納入圖書館法之中,最後一句為﹕

    「圖書館的自由被侵犯之時,吾輩必團結力守自由。」
    (方按﹕這句是故事中的翻譯)

    圖書館成為唯一可以對抗審查、提供禁書的地方。審查越嚴,民眾買不到就越依賴圖書館才讀到想讀的禁書,於是就成為審查者的眼中釘。隨後發生了一場支持良化法暴徒襲擊圖書館的慘劇,館員被屠、館藏被焚。圖書館界發現,由於良化委員會勢力龐大,警方已經不能—或者不敢—保護他們了。

    於是隸屬地方自治政府的公共圖書館把圖書館自由法擴大解釋,成立「圖書隊」武裝保護自己。直到正化三十一年(2019),女主角為了追隨一位曾經幫她保住愛書的圖書隊員,而加入圖書隊。故事就圍繞這個被稱為「熱血笨蛋」的女主角展開。

    故事廣受歡迎,當然是因為它「男女通吃」。有戰爭場面,又有幾條感情線。故事背景設定宏大之餘,作者亦花了很多筆墨描寫角色性格和個人成長,頗能吸引讀者輕鬆投入。既然是主場,當然亦少不了圖書館業務的描述,讓一般讀者感受到圖書館工作的專業。

    除了審查抗爭以外,作者亦借圖書隊影射自衛隊,表達「專守防衛」不先發制人的必要性。對比日本政府現正蠢蠢欲動想解禁「集體自衛權」、甚至把自衛隊恢復為軍隊,可算是很有意義的反思。而且故事亦不非黑即白,作者借書中角色,表明使用武力自衛的圖書隊不是甚麼「正義朋友」,而且內裡也有派系爾虞我詐。作者更直指民眾莫不關心是良化法成立的主因,人們總是到發現剝奪自由越來越過分後,悔之已晚。

    這個誇張中又帶現實感的故事很受歡迎,所以小說隨即被改編為漫畫、廣播劇,再變成動畫、甚至真人電影。去年真人電影上畫時,台灣的國家圖書館甚至辦了優先場響應造勢。原有四本小說是故事的骨幹,兩本《別冊》則為增補原著,交代角色的感情線。電影《圖書館戰爭》只包括第一冊內容,而且為了遷就戰爭場面,刪了很多文戲。而動畫劇場版《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則根據第四冊改編。動畫電視版已改編了第一至第三冊的內容,但香港似乎沒有發行。

    當然,正如大部分改編作品一樣,原著永遠最精彩。要不然作者怎麼要用上六本書來交待整個故事呢﹖不過充滿動作場面的影視作品,也能吸引部分觀眾回頭讀原著,值得向各位推介。

    根據故事內容反推,2014年正是女主角在書店被男主角所救的年份。現在細看這個故事,感受眾人捍衛讀書自由的初衷,再反思我們的現實世界,不亦宜乎﹗

    (師長指引﹕電影《圖書館戰爭》的分級為IIB級,恐怕是因為槍林彈雨的流血場面所致。兩本《別冊》都有性描述,雖非色情但可能令部分人士尷尬。個人經驗認為這些內容對中學生應該沒問題,不過同工宜自行斟酌。至於動畫劇場版《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則沒有分級,裡面也只是大腿中了一槍而已,場面沒有電影那麼震撼。而別冊以外的四本「正冊」也是相當「老少咸宜」。)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男主角的英雄台詞﹕

    「こちらは関東図書隊だ!それらの書籍は図書館法第三十条に基づく資料収集権と三等図書正の執行権限を以て、図書館法施行令に定めるところの見計らい図書とすることを宣言する!」
    (kochira wa kantotoshotai da! sorera no shoseki wa toshokanhou daisanjuujou ni kitozuku shiryou shuushuuken to santou toshosei no jitkou kengen o motte, toshokanhou shikourei ni sadameru tokorono mihakarau tosho tosurukoto o sengensuru!)

    (這是關東圖書隊﹗根據圖書館法第三十條賦予的資料收集權,以及三等圖書正的執行權限,我宣佈這些書籍是圖書館法施行令所規定,有待斟酌的圖書﹗)

    書中出現的圖書館自由宣言﹕

    「図書館の自由に関する宣言
    第1 図書館は資料収集の自由を有する。
    第2 図書館は資料提供の自由を有する。
    第3 図書館は利用者の秘密を守る。
    第4 図書館はすべての不当な検閲に反対する。
    図書館の自由が侵される時、我々は団結して、あくまで自由を守る。」

    (toshokan no jiyuu ni kansuru sengen
    daiichi, toshokan wa shiryou shuushuu no jiyuu o yuusuru
    daini, toshokan wa shiryou teikyou no jiyuu o yuusuru
    daisan, toshokan wa riyousha no himitsu o mamoru
    daiyon, toshokan wa subete no futouna ken-e-tsuni hantaisuru
    toshokan no jiyuu ga okasareru toki, wareware wa danketsushite, akumade jiyuu o mamoru)

    (圖書館自由宣言
    第一,圖書館有收集資料的自由。
    第二,圖書館有提供資料的自由。
    第三,圖書館為使用者保守秘密。
    第四,圖書館反對一切不當的審查。
    當圖書館的自由被侵犯之時,吾輩必團結力守自由。)
    (方按,小說版本跟現行版本有不同,現行版本刪除了「不当な」一詞,以免被誤會有「正當的」審查。)

  • 永遠的0

    永遠的0》百田尚樹著、王蘊潔譯,台北﹕春天,2013

    看完電影,再找原著來看看有何分別。

    相對而言,當然是有震撼影音場面的電影比較催淚,整本書只有講到一個特攻要員(書中說簽了「志願書」但未指派任務的叫要員,被指派出擊的才叫隊員)戰後去美國史密森博物館重見「櫻花」瞬間崩潰那一幕令我忍不住流淚。

    跟不少改編電影一樣,《永遠的0》改編為電影時也刪減了一些情節,甚至連角色也有部分合併了(為節省演員吧﹖因為每個角色都要找兩人分飾「青少年」和「老年」)。不過整體而言,在下認為電影與原著相當接近,改編沒甚麼不合理的地方。

    (唯一最不合理的,就是原著裡已經有長得矮的岩本徹三,男主角是180 cm的高個子,電影卻找了岡田san出演囉。 :P 可能日本已經沒有長得更高更強的武打明星吧﹖)

    魚頭說日本打算開拍《永遠的0》電視劇,在下倒覺得有點無謂了。
    我覺得《圖書館戰爭》更適合拍電視劇呢。因為《圖書館戰爭》電影根本不夠時間交待故事脈絡,未讀過原著的讀者看完可能有點不知所以。《圖書館戰爭》多文戲和感情線,反而適合拍電視劇多於電影。
    反之,《永遠的0》電影已經把故事交待得頗完整,拍電視劇反而可能拖得太長。戰爭片好像一氣呵成比較好,當然如果你拍得出《the Pacific》的水平另作別論。但就算拍了出來,像金田一般每集都死人而且死得更多更血腥,可以放在合家歡時段播出麼﹖恐怕也只能放在深夜時段吧﹖

    不過只要日本右翼支持的話,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想拍甚麼都不難吧﹖

    看完書,倒更明白為何宮崎駿跟作者會互相指責了。除了「左右互斥為膠」的鐵律外,更因為宮崎駿在《風起了》描述只醉心設計最佳飛機、好像跟戰爭責任無關的堀越二郎,但《永遠的0》的男主角卻明言很討厭這個設計師。男主角說因為他(堀越二朗)設計了一款續航力太強的戰機,卻沒想過機師身為常人集中力有限,於是軍部才讓他們勞師襲遠,花了太多時間飛到太遠的戰場上空後根本不夠精神作戰,所以很多經驗豐富的機師都死在瓜達康納爾了。

    從基層士官的角度看,男主角會這樣說不出奇。不過作者借男主角帶出的這個批評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人家設計了可以飛那麼遠的戰機,不代表你就必須飛到那麼遠作戰。否則我們豈不是要批評汽車設計師為何設計出可以跑那麼遠的貨車,讓貨車司機徹晚不眠開車導致車禍﹖難道為了交通安全應該把汽車設計成每跑幾小時就要加油一次﹖
    考慮機師的精神和休息狀況去編派任務,是軍部的事。說到尾都是因為他們的上司把機師看成「消耗品」而已。就算沒有零戰,他也會抓你們去開櫻花特攻機,難道又關堀越二郎的事﹖要批評堀越設計出「飛太遠」的戰機,倒不如批評他為何不加強防禦,讓零戰一中彈就起火好了。不過以軍部不恤人命的性格,就算原本設計了防彈裝甲板,軍部也會嫌太重,命令拆下來好讓它飛遠一點吧﹗

    另一個感覺,就是當原著改編為《戰爭》後,「右翼」味其實已經淡化得多了。當然這不是說原著在標榜甚麼「軍國美談」,如果只是這樣就不會那麼受歡迎了,只是在原著中看得出右翼思想的地方多得多,可沒有電影那麼隱晦。

    身為右翼的作者,在書中借部分老兵的口批評戰後體制和「民主主義」,說這樣令日本人越來越個人享樂為重、互相欺詐之類(電影沒提這些)。以為戰前就不是這樣了嗎﹖只不過是因為戰前的人際接觸圈子比較小吧。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塑造角色,因為「人心不古」可是個從孔子年代到中共改革開放後都一直會出現的想法,大部分世代的人都覺得「以前比較好」。反正連搬來香港很多年的大陸人也有人懷念毛時代「夜不閉戶」(嘿,反正大家都窮到沒東西可以偷,還需要做賊麼﹖),日本有老人懷念戰前的「純樸」也是尋常事。

    老人家埋怨「人心不古」不算甚麼,其實最毒的是作者故意安插了個「左膠」角色。
    有讀原著的看倌應該知道就是那個男記者,堅持追究戰爭責任,跟一位老兵吵起來的原因,卻竟然只是為了堅持神風特攻隊員都是「被洗了腦」的「恐怖份子」。(因為那些經過審查的遺書,都寫成很熱衷為國家為天皇犧牲的樣子。)
    如果是寫議論文作辯論,一個誠實的論者,應該要面對對方最堅強、最核心的論點,拆解到的拆解,反駁不到的就承認駁不到。只找一些本來就薄弱的旁枝論點,把它駁倒了就宣稱自己駁倒了對方的整個立場,這叫打稻草人,非君子所為。
    可是在寫故事時,你卻可以創作一個高傲但沒腦的角色,然後把所有「反戰」、「左翼」論點剪輯成不堪一擊的混合物放在他口中,讓他表現出一個「只懂反戰卻不能體恤士兵無奈出擊又不想讓家人傷心的複雜心情」的「左膠」形象,再送給老兵修理一番。一下子把反戰人士都抹黑為「左膠」(至少形象上如此),才是作者最毒辣的地方。

    找到有篇「在日華人」寫的評論,竟然也是說作者「美化神風特攻隊」。我很懷疑究竟他有沒有看過電影或原著。正如上一篇文所言,我想外國人沒甚麼可能會覺得這齣戲「美化戰爭」的,我想甚至連日本人也不會覺得電影「美化」了神風特攻,整個故事都是在描述特攻有多荒謬愚蠢嘛,這一點在小說裡更是反複強調。
    與其說作者想「美化」神風特攻隊,倒不如說他想把特攻隊員「人性化」。就如「修理左膠」那一段,其實整個故事都是借不同老兵的口,表示特攻隊員本來就不想死,更不是因為崇拜天皇而死,只是為了保護國家和家人,硬撐著面對無法逃脫的命運而已。書中也直指如果當時多一點人敢「企硬」拒絕的話,特攻可能根本搞不成(咦,他們不是很討厭個人主義的麼﹖)。當中最「右」的也不過是「為國家捐軀」這種想法吧﹖

    反而是書中不停批評高層不負責任,更令我覺得不安。
    高層不負責任當然是事實,可是作者借男女外孫討論美日軍隊制度差異(例如士官地位、擊沉敵艦/機的計分方法等)和日本官僚體制的僵化弊病,真的切中要害嗎﹖日本就只是因為這些而輸﹖跟書中老兵批評「民主主義」的態度相反,這些比較反而突顯了民主制度的重要。
    如果日本戰前就有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否代表不會開戰﹖當然不一定,正如美國是民主國家一樣四處征戰。可是,民主制度伴隨著新聞言論自由和個人主義,應可以平衡日本社會一味側重群體之弊(華人社會亦如是)。群體團結不是不好,做正確的事時可以放大力量,但同樣做錯事時也會放大錯誤,而且壓制批評的結果就是一直錯下去。這正是日本在戰爭中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美國不是沒有貪功的高層和錯誤的決策,但通常不久就會有人提出反對,避免高層死要面把錯誤無限擴大下去。(美國在豬灣事件就是中了「團體思維」的陷阱,但他們反省得快,到古巴飛彈危機時就著力避免再次陷入同樣的錯誤。) 這就是民主國家比專制國家優勝之處,雖然民主國家的效率通常較差,但這是為了避免犯下大錯的代價。

    一味批評高層的另一問題,是忽略平民的戰爭責任。把戰爭責任歸咎於高層而宣稱「平民被騙論」,是中國政府的基本立場(國共都一樣),也是日本戰後的基本說法。
    我這裡說「平民的戰爭責任」當然不是說日本平民都犯下戰犯級的罪行,而是指有不少日本平民當時是積極地支持戰爭的,他們真心認為侵略別國對本國是好事,這種心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卻從來沒有好好反省過這種「貪婪」跟高層其實是同出一轍。
    書中老兵指斥「左膠」記者時,說這是傳媒在戰前不負責任地愚弄和鼓動群眾所致,好像反而是傳媒令群眾狂熱去挾持政府開戰了,這是不正確和不負責任的說法。不是說傳媒沒鼓吹、沒責任,而是傳媒本來就受政府和軍方管制,有些記者就算想報導「不好聽」的東西都會被審查掉,所以這並不是傳媒單方面的責任。
    書中有個例子,說幾個初期參加特攻的人被奉為「軍神」,受到鄉親崇敬,到戰後「反戰」了,鄉親就立即變臉鄙視這些人。這種翻臉如翻書的態度,很明顯只是趨炎附勢跟紅頂白,哪方較強就倒向那方,根本沒有甚麼個人立場可言。當時很多日本平民面對戰爭,根本就是同樣態度﹕有油水可撈、政府標榜的事何不積極去做,求揚名立萬﹖到了戰後,卻立即說自己是「被騙了」就推卸了所有責任。
    這種批判不是方某自己想的,以前介紹過一本前日共成員寫的《南京大屠殺和日本人的精神構造》(津田道夫著,香港﹕商務,2000),他把這種態度稱為道德上的虛無主義,認為和天皇制國家主義一起構成了開戰和大屠殺的誘因。
    當然,書中推卸平民責任就算有問題,也未必算是「右翼」的錯,因為在日本除了「左翼」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這種論調。

    就連男主角的形象,原著也比電影多了一點。電影基本上都只提及主角「善戰但不好戰」、愛惜自己和同袍性命的一面。但原著卻提及主角打中敵機後,還試圖掃射跳傘飛行員的「不君子行為」(同袍紛紛指責他追殺失去武器的逃生機師非武士所為)。當然原著中男主角提出了理由(他認為美國資源充沛,戰機要多少有多少,打戰機根本沒用,應該優先殺傷機師。他甚至希望最好不用上天,就在地面打死對方),但與電影裡的相比,這樣的主角怎樣看都不像反戰或和平主義者吧﹖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註﹕另外有人撰文比較了《風起了》和《永遠的0》﹕從《永遠的0》談到《風起了》 ,作者認為宮崎駿才是美化了筆下主角。因為設計戰機必須跟軍方溝通,也要顧及軍部的要求,所以不能把戰機設計師說成是跟戰爭責任毫無關係的樣子。

  • 啟航吧!編舟計畫

    啟航吧!編舟計畫》(舟を編む),三浦紫苑著、黃碧君譯,台北﹕新經典文化,2013

    之前看完戲,有書當然要買一本放在圖書館了。(不過這齣戲長兩個多小時,不知可否拿來放給學生看了,而且喜歡看戲的學生見到編字典可能未看就覺得悶死。)

    電影改編當然把劇情改得緊湊了,而且有些角色也合併了,配角的描述自然也沒有原著那麼深入。但整體氣氛來說,電影跟原書差不多。原書就連編「怪獸大百科」那段都一樣沒多交待。

    可是男女主角的相遇相愛,本來期望小說會鋪陳得清楚一點,怎料原來一樣無厘頭,甚至可能比電影更無厘頭。男女主角無端端就睡在一起了,完全令人不明所以。

    當方某正在猶豫是否換智能電話時,林忌君曾經一問﹕「方兄,你想搵唔用 Smartphone 的女友嗎?」

    怎料在書中竟然見到這一幕﹕

    「馬締,你有女朋友嗎﹖」

    西岡認為只要和對方聊聊感情的事,就能立即化解尷尬而熟識起來。荒木只是靜靜地坐在後面的辦公桌前,觀察著馬締的反應。

    「沒有。」

    「是喔,那來聯誼吧﹗我來約,把手機號碼和電子信箱給我。」

    「我沒有手機,業務部的公用手機已經還給公司了。」

    「竟然沒有手機﹗」西岡一臉彷彿看到木乃伊走進來的驚訝神情﹕「難道你不想交女朋友嗎﹖」

    (p.31)

    在巴士上幾乎想笑出聲。 LOL
    方某的香具矢在哪裡﹖ XDDD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電影中後期眾人開會時提及「右」字的解釋,其實書中沒一幕,反而是岸邊綠跟製紙廠的宮本討論辭典對「男性」和「女性」的解釋,然後順帶一提「辭典對左、右的解釋詳細得多」。

    當時電影裡提及現實辭典的解釋是﹕

    三省堂《新明解》﹕右是時鐘針盤上一點至五點的那邊。

    岩波《國語辭典》﹕翻開這本辭典時,雙數頁碼是右邊。

    正如老編輯荒木所指,後者的解釋最妙。(原來這個解釋出名到連維基百科介紹日文辭典時也是用這句作例子。)

    中文辭典的解釋又如何呢﹖嘗試找幾本﹕

    《段氏說文解字注》(文化圖書,1982)﹕右﹕助也從口又。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為又字,則又製佐佑為左右字。
    (方按﹕有些字形打不出來,大概如此。)

    《新修康熙字典》(齡記,1981)﹕左之對也。

    《辭源》(商務,1979)﹕凡在右手一方者皆稱右。與「左」相對。
    (方按﹕「凡在右手一方者皆稱右」可說是「廢解」—最廢的解釋。雖然查《辭源》一般是為了找出處,不是為解釋……)

    《新雅中文字典》(1985)﹕跟「左」相反。早晨面向太陽,向南的是右邊。

    《商務新詞典》(1989)﹕方位名。與「左」相對。如面向南,則東為左,西為右。地理上以西為右。如山西稱山右。

    《新華字典》(商務,1989)﹕跟「左」相對,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

    《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1998)﹕跟「左」相反的方向。

    悶死人……英文辭典呢﹖(當然英文 right 還有正確、右派等意思,此處只摘「右」義)

    《Oxford Illustrated Dictionary》(1976)﹕ (of position) On or towards side of body opposite the left and of which the hand is normally more used.
    (方按﹕言下之意即是用左手的人 abnormal。唔……七十年代……不怪他。)

    《Collins cobuild》(1987)﹕ Right means on or towards the side which, in English writing, has the last letter of a word, or the side of the body which for most people has the hand they write with.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7)﹕ on, for, or belonging to the side of the body away from the heart.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2000 6th ed.)﹕ NOT LEFT: of , on or towards the side of the body that is towards the east when a person faces north.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2002)﹕ on or relating to the side of your body that is towards the east when you are facing north.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 Culture》(2003)﹕ on, for, or belonging to the side of the body away from the heart.

    只有《Collins cobuild》的解釋算是比較有意思(英文詞最後一個字出現的那邊),堪與岩波國語辭典的解釋相對。至於跟心臟扯上關係的那些,其實書中荒木初次找馬締,叫他解釋「右」字時就已反駁了﹕

    「如果以『拿筆或筷子的那隻手』來說明,就是無視左撇子的存在;如果用『心臟所在的另一邊』來形容,好像也有人的心臟是偏右的?或許用『身體面向北方時,東方即是右邊』來說明是最保險的吧!」(p.25-26)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難定義。

  • 永遠的0

    剛剛跟朋友看完電影,注定是飽受爭議的作品。

    電影本身用了大量的電腦特效,情境非常懾人,絕對是不斷放催淚彈的煽情戲。
    岡田准一的高度果然跟日本人比也算是矮,整齣戲裡想找個比他矮的軍人似乎也不容易,找他當圖書館戰爭的男主角果然是不二之選。

    小說和電影引來「軍國主義」的批評,同期拍了《風起了》的反戰動畫大師宮崎駿也破口大罵。雖然在我們這些外國觀眾眼中,如果不抱先入之見去看,很難會認為它鼓吹戰爭的。因為整齣戰都在講戰爭如何折磨和摧毀生命,和軍部如何不恤人命,主角的同袍不停以各種或悲壯或荒謬的方式死去,當然更荒謬的就是主角不斷要培訓學生駕自殺飛機,然後還要「護航」他們去送死了。看完只會質疑戰爭違背人性,甚至認為戰前體制本身就是反人道,怎會覺得想要另一場戰爭﹖
    可是,當安倍晉三這個大右派都跑去看首映還去跟導演握手,而作者本人也是個右派的時候(他還否認過南京大屠殺呢),你又不得不想到世情從來並不單純。

    中學時,忘記了在《亞洲週刊》還是哪裡讀到一篇文章,說美國人誤解了日本電影。文章指美國人眼中最反戰的電影(就是士兵不停地死,肝腦塗地血流成河的那些囉),在日本人眼中卻是最煽動戰鬥意識的。有沒有討論原因﹖早就想不起了,會不會也是說日本人偏好欣賞櫻花那種一瞬之間的死亡美感﹖
    在下既不是日本人,也沒認識哪個日本人,自然無法確認文章是對是錯。而一個右派作家也不等於作品必然都要鼓吹戰爭。不過回想安倍大讚電影這一點,不得不有點「疑中留情」。畢竟政客這種生物,特徵就是無寶不落,專以「抽水」為務,一言一行都有政治目的。他會大讚,當然是因為作品有值得右派利用之處。

    那麼,究竟這部電影對日本右派有何價值﹖

    嚴格來說,華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軍國主義」,本義是指「軍隊優先」的治國方式(北韓「先軍政治」與之焉),所以罵現在的日本「軍國主義」其實可能會令日本人大惑不解、甚至反感。因為跟戰前日本不同,現在軍隊(即自衛隊)是在政府控制之下的,而國家體制亦不會以軍事為中心。(反而是解放軍獨立於國務院,又在中共中央有其代表的中國,經濟開放前的體制更像軍國主義。)
    曾在琉球大學教書的林泉忠,去年在《明報》刊登一篇短文(〈安倍「右翼軍國主義」的虛實〉,2013-09-30),指日本人連「右傾」和「右翼」也有區分,右翼通常是指極端民族主義者,而右傾則是比較輕微的。雖然同一文章指出安倍已晦氣地自認「右翼」。
    林泉忠列出的「右翼主張」包括﹕「愛國」、擁護「天皇制」(諷刺的是今上天皇據稱很不喜歡右翼)、反共、強化軍力、質疑「東京審判」、反對「自虐史觀」(《永遠的0》作者反駁宮崎駿時就祭出這個詞,你幾乎一聽到就可以判定這人是右派)、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

    香港yahoo多五毛,介紹電影那頁一樣有人破口大罵那些說好看、「電影批判戰爭」的人是港奸云云。這樣其實是捉錯用神,因為電影明顯不是要鼓吹戰爭或軍國主義。有些人針對說作品一味美化零式戰鬥機,更是說不過去。因為零式在大戰初期的確是一款優秀戰機,性能比盟軍的都要好。故事中的日軍老兵引以自豪是很自然合理的事。而故事亦明確指出零式到大戰後期已遠遠落後於美軍的新式戰機,這同時反映出軍部還打算叫學生駕零式作自殺攻擊的荒謬(因為根本未埋身已被擊落了,死得毫無意義)。何況若然成功就值得一死麼﹖正如戲中的黑社會大老所言﹕

    (大意) 就算是九死一生的行動,我都會拼命一搏。但明知是必死無疑的任務,我就完全無法奉陪了。當軍部祭出特攻隊的時候,我就知道日本必敗無疑了。

    可是像博客來那邊一片溢美之聲,卻同樣是忽視了作品並不反省戰爭責任的事實。

    主角被批評是「頭號膽小鬼」,但要留意主角並非逢戰必溜,也不是厭戰或反戰。他參加了偷襲珍珠港(雖然日本人自認為只是突襲),該戰的時候還是要戰,而且是海軍航空隊飛行技巧最好的機師(有趣的是史實中有個王牌機師跟岡田san一樣長得矮 :P 只差在沒有參加自殺攻擊)。他只是沒跟隨軍部宣揚的那種輕生風氣,珍惜自己和同袍的性命並避免冒不必要的險。他在珍珠港一役後因為「沒找到美軍的航空母艦」而視為作戰失敗不願參與慶祝,在中途島海戰中認為首要目標是美方軍艦不應該換走魚雷,和質疑由拉包爾出發攻擊瓜達康納爾是勞師襲遠,可見他只是「善戰但非好戰」而已。

    (其實日本人也忘了孔子的話﹕「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主角就是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

    日本戰後,曾經在美國主導下對戰爭責任作反省,很多舊時的壞事都被挖出來。但隨著韓戰爆發,左翼盛行又有共黨滲透之虞,美國便隨即停止追究,讓戰前的權貴有翻身機會。從此日本人的戰爭反思就只剩下「打仗真的好慘,以後都要和平不打仗了」,而不再去理會日本被打其實是「先撩者賤」的問題。

    不過,如果以「忽視先撩者賤」來批評這個以航空老兵為背景的故事,似乎也不貼切。因為跟在地上親手用刺刀屠殺的士兵(如東史郎)不同,機師與被殺者的心理距離比較大,而且戰鬥機機師大多只是參與空戰、與敵軍戰機相鬥,較少直接攻擊平民(當然不是沒有),也少機會像陸軍純粹為了享樂而隨便開火殺人。所以指責他們沒發現自己的戰爭責任,似乎略為苛刻。

    「皇軍」是否威武、特攻是否殘酷、甚至有沒有否認戰爭責任,我覺得都不是重點。反而是到了電影結尾,我才嗅到一點味道。
    電影結尾提到述事者終於解開外公的秘密,然後腦海中就把戲中幾個人的說話串連一起。包括外公問繼外公(部下兼戰友)戰後的日本將會如何、大老闆囑咐述事者好好努力必有所成、繼外公說在生者有責任把亡者的故事延續下去……等等,忽然有很重的「愛國」味。

    以前看過陸培春的書,提及日本「愛國」兩字很敏感,因為戰前被用來要求民眾奉獻一切甚至犧牲性命的藉口,所以戰後一提「愛國」大家就會反射式想起戰前體制。
    電影結尾其實是與開首相呼應,因為述事者(主角外孫)是個屢試不第、不知生活方向的人,象徵了這一代在經濟不景下「迷失」的日本青年。結尾其實是借老兵的話,勉勵後人不要白費他們當年的犧牲,大概是既然流傳了血脈就繼續把日本發揚光大之類啦。

    我想右翼想要宣揚的其實是這種「人人團結犧牲為國家」的意識。
    這種意識聽起很偉大、甚至很「左膠」(有點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過右派一樣講團結的,而且右翼還特別討厭那種民權自由主義的作風,認為是個人主義、「不愛國」。雖然無論左右,團結之後是誰獲益通常都不明不白,正如二戰時日本人的犧牲(當然犧牲更多的是中韓等國人民),不過成就軍閥商閥的貪婪。

    回顧戰爭故事,不一定要歌頌戰爭。對右派而言,大家想起當年大和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佢地個個都想我地死」的氛圍也好。(咦﹖你覺得很像CCTV嗎﹖)
    所以電影把戰爭和軍部描寫得很殘忍也沒所謂,因為跟現政權沒關係(至少他們認為沒關係)。安倍這些大右派也不需要迫你參加神風特攻,只需要大家「團結」為日本犧牲,對政府所作所為少點「冇建設性只顧反對妨礙強政勵治」(嘩﹗聽起來很熟﹗),交多一點消費稅,也不要堅持日本戰後的「基本法」(和平憲法第九條),就好。

  • 字裡人間

    趁放假在家,看了買回來的《字裡人間》DVD。

    (預告片)

    故事是感人沒錯,不過卻予人一點怪異的感覺。

    雖然故事的背景在1995年開始,不過要用十五年編一本潮語辭典,卻令人覺得不太現實。因為就算不計日後人們都依賴網絡,例如現在看潮語你去維基百科或香港網絡大典就行這一點(當時根本不知道後來會有這種快速更新的共筆型網站,不能算老總的錯),十五年前收錄的潮語,到出版時可能已經「潮」了(這裡「」是反語指落伍,正是潮語快速演變的顯例)。所以要收錄潮語的話,用網絡形式出版會比只出紙本好(可以不停更新),但電影中沒提及過有電子版。奇怪的是,原小說並非在幾十年前出版,而是2011年的,所以不大明白為何作者沒提及電子版。

    另一個難明的地方,就是男女主角相愛。男主角對女主角一見鍾情,並不奇怪(反正男生就是這樣)。但女主角好像有點「無端端」愛上男主角卻令人覺得很奇怪。就算在下本人就是宅男,也不覺得男主角有甚麼會令人愛上,畢竟儀表不出眾、說話不流利,怎麼吸引人呢﹖
    我猜可能又是小說改編電影的一般流病,就是小說裡花很多篇幅的鋪陳,到拍電影時往往要大幅刪減,在有限的時間裡交待劇情。如果小說裡有多點兩人相處交往的片段,塑造時機讓女主角有機會發現他的內在美,這樣愛上他就合理得多了。
    (在九十年代還用毛筆草書寫古文當情書,搞得女主角讀不明白要拿給師傅看,落得狼狽不堪,這倒是一個十足文藝宅的梗。)

    社長想腰斬計劃和縮減人手,都是因為出版辭書賺不到錢(他的對白是「連給你的人工也不夠」),不過我想對於出版社來說,出版一本好辭書其實也是「省招牌」之舉,值得花點少錢去辦的。(於是之後社長就要他們連怪獸大圖鑑也負責了,但電影裡沒提及對他們有多大影響,可能小說原著有描述吧。)

    編輯辭書之難,整個故事用一個「右」字的定義來展現。男主角提出的解釋是「面向西時,北的一邊」。可是定義「北」時又說「面向西時,右手的一邊」,正如新手女編輯批評,這樣定義是反覆來回,沒有意義(而且她沒說的那句可能是﹕對於辨認方向較差的人來說,這定義用不著)。最後教授老總提出的解釋是「寫10字時0的一邊」。

    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片中提及現實辭書的解釋。
    三省堂《新明解》﹕右是時鐘針盤上一點至五點的那邊。
    岩波《國語辭典》﹕翻開這本辭典時,雙數頁碼是右邊。
    正如老編輯荒木所指,後者的解釋最妙。(原來這個解釋出名到連維基百科介紹日文辭典時也是用這句作例子。)

    回校要試試看中文辭書是怎樣解這個「右」字的。

    ---

    兩篇頗有趣的觀後感/影評﹕拍案叫絕的《字裡人間》活字中毒必看 舟を編む(宅男的戀愛字典)

  • 電影圖書館戰爭(續)

    [本文同樣有劇透,不喜勿入]

    上一篇文,忘了提及一點。就是手塚「無端端」向笠原要求交往這一段,這段在電影中有點沒頭沒尾,既不知為何發生,又沒有交待如何收科的。當然,由於電影只是在原著第一冊中濃縮戰爭場面,自然沒足夠的文戲去交待了。

    原著雖然是以戰爭包裝的少女愛情故事(魚頭如是說,我想或者應加上「瘋狂」二字),但電影卻是以「戰爭」為賣點。我想進場的觀眾如非早就讀了原著,就是被「戰爭」吸引入場,所以愛情交待不清也沒所謂吧﹖(反正電影就連男女主角的感情都未交待到,當然,這倒不過分,反正原著第一冊中一樣是交待不到。女主角到第二冊尾才發現堂上原來就是「王子」,然後第三四冊都在鬧蹩扭。)

    當然,對於手塚和笠原這件事,原著還是有頭有尾的。(well……真的有「尾」﹖)

    手塚當然不會「無端端」愛上笠原(事實上他根本不是「愛上」笠原)。電影交待了手塚和笠原的交惡過程,亦在捉偷書良化隊員時讓手塚學會欣賞笠原的優點。不過手塚之所以「無端端」要求交往,其實是基於他對堂上教官說話的誤解。

    基於堂上教官的優秀往績,手塚簡直當他是偶像。而由於笠原崇拜的「王子」根本就是堂上的過去,簡單點說,初入隊的手塚和笠原根本在崇拜兩個形象不同的堂上教官。(這樣說他們應該是情敵才對 XD)

    而手塚本人是完美主義者,甚麼都要做到最好,亦容忍不到身邊有「蠢人」。所以當他見到經常撞板(還不時罵堂上教官)的笠原竟然跟自己一起被編入特殊部隊,自然看不順眼。(簡單點說他根本不知道玄田在搞局啦 :P )

    雖然堂上本人經常罵笠原犯傻,可是當手塚徹底否定笠原的存在意義時(圖書館地下書庫笠原跑來跑去都找不到書的那幕),堂上卻教訓手塚,說笠原被選自有其理由。你應該學會怎樣欣賞其他人,而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像你一般優秀。

    他還鼓勵手塚去跟笠原多交往,本意當然就只是希望他們「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多點溝通少點磨擦,結果像木頭般一板一眼的手塚,卻誤會了「交往」的意思,以為堂上「指示」他去跟笠原拍拖……認為「教官叫我做一定有理由」的手塚於是依令行事……

    (原著裡後來柴崎還看穿了說,手塚因為太優秀、卻不懂與人交往,所以從來只會有很多女生「飛來蜢」,他根本沒試過追求女生﹗)

    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之後,結果當然就是令人哭笑不得地完場了。

    P.S. 兩個都是「聰明人」才能惺惺相惜,別冊第二冊就是交待手塚和柴崎走在一起的過程。

  • 電影圖書館戰爭

    [本文鐵定有劇透,不喜勿入]

    「本(ほん)を守(まも)りたい、あなたみたいに。」

    (我要守護圖書,就如那人一樣。—女主角笠原郁加入圖書隊的宣言)

    星期日找魚頭一起看《圖書館戰爭》的電影版。

    雖然日文維基說在日本開畫票房不錯,不過這齣戲在香港沒有大推,所以上畫的戲院也不多。魚頭說星期日APM沒場,我在yahoo看過也沒有,結果去了德福看。星期一回校碰到KF同學,他說星期日也看了,我再問在哪兒看,他竟然說就在APM,還有戲票為證﹗這似乎可寫入另一則不可思議事件。

    但凡改編,必有走樣。
    圖書館戰爭》改編為動畫後,有些內容是小說沒有的(如「圖書隊不開槍」),而結局也不同了。不過這應該是因為當時作者只寫了頭三本就算(她自稱本來沒打算繼續寫),第三冊收尾根本沒交待男女主角的感情進展就說他們後來結了婚,所以動畫唯有另外創作(情況有點像《鋼之鍊金術師》)。需知原著的感情線直到第四冊《圖書館革命》都未說清楚,甚至要另外出兩本《別冊》交待,所以動畫大改怪不得人。
    有看過《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動畫劇場版)的看倌應該發現連結局也改了,原著較合理的當麻喬裝入英國領事館(雖然笠原為了擾亂視線在美國領事館前亂開槍,但良化隊的槍早被自衛隊用計全數收繳這一點有點扯),變成良化隊膽敢在美國領事館前堆重兵兼開槍,笠原卻駕車載著當麻硬闖,幾乎被抓住的時候英國領事館職員突然現身救駕。恐怕只不過是為了在螢幕上比較戲劇化和有動感。
    所以與其追求完全像原著,倒不如看故事改編後是否說得通、未讀過原著的人能否明白。

    本片如果要抓跟原著不同之處,甚多,不過最大的特點是﹕動作特多。
    魚頭說男主角本來就是以動作見長的明星,她和不少朋友都是為他入場。找來這樣的主角自然不會浪費,所以方某感覺就像看二十年前的成龍電影,除了少數的文戲過場交待事件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打打打。如果連那丁點兒文戲也刪掉的話,就會剩下《Pacific》或《雷霆救兵》般的子彈橫飛。當然主角有威能,就算在子彈橫飛之下滿場跑也頂多受小傷。甚至連槍都用不著的時候還真的像成龍般用拳腳功夫對打。

    當然,我也明白這就是用來吸引觀眾的。原著就算只像動畫電視版只看頭三本,要壓縮到兩個多小時內交待完畢,必然有很多細節要割捨。雖然圖書館本來就是文職機構(原著其實很多篇幅都是說圖書館日常工作、各人的親情/友情/愛情瓜葛,甚至是派系之間勾心鬥角的政治手段),但如果見到「戰爭」兩字買票入場的人,只看到「一個熱血笨蛋如何成為及格的圖書館員」的話,恐怕會割櫈。所以剩下的,就只能是濃縮大量「戰爭」場面來滿足觀眾了(至少,未讀過原著的觀眾)。

    不過令我驚訝的是,這齣戲原來也只能交待第一冊(就叫《圖書館戰爭》)的內容(而且當然已經刪了很多文戲。甚至連殺人事件後「中學生與圖書隊合作反對家長會禁書」這段跟故事「反審查」主旨密切相關的文戲,也沒提過。只提及同一事件後良化隊藉機偷書「有槍開」的那段)。可見書出了六本,不是坑錢的,就是要有那麼多篇幅才交待得完。

    由於方某寫上一篇文誤了時間,所以入場已經錯過首五分鐘的戲(抱歉﹗﹗﹗),希望沒錯過太重要的東西。

    「日野之惡夢」事件,在原著和動畫裡都是晚上發生的,所以受害者都是館員。電影版大概也是為了震撼效果,改為在日間向民眾大開殺戒。不過我想日本的右翼(那些為審查張目的暴力恐怖組織應該就是參照日本右翼組織創作的,他們甚至會拋汽油彈)只是一班宵小愛國賊,也不至於敢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殺人。這些人既然跟法務省的良化隊暗通,如果殺了平民恐怕牽連太廣,我想原著的設定較合理。

    男主角固然「好打得」,跟女主角搞笑打鬥那段也如原著一樣。儘管我要投訴上山訓練時竟然沒了「殺熊」那段梗。(大概是為了讓笠原有機會跟堂上單獨說話而改編﹖)

    魚頭說男女主角的身高相差太遠。原著中男女主角的身高其實只差兩寸(女比男高5 cm),可是在電影中看起來差半個頭。不過差兩寸在鏡頭下可能根本看不到,要找誇張一點的對比,觀眾才看得出來。

    (有趣的是,如果根據經理人的「官方」資料,兩位主角高度差近乎零。可是根據網民的看法,兩人其實差13 cm之遙,只是官方數字男方報多了而女方報少了。那麼鏡頭中的高度差就說得通了。魚頭說榮倉奈奈真人比她高,如果根據網民的數字就合理,因為榮倉的身高跟我一樣,自然比魚頭略高。有178 cm高的女生,只能說,她真的很高。)

    至於女主角嘛,樣貌相當清秀。魚頭說她完全表達到那種天然呆少條筋,在下沒意見。
    相對於魚頭說為了男主角入場,在下雖是為了捧原著而入場,不過倒有興趣看看女主角身材如何。因為原著裡描述過,笠原的特色除了天然呆、高佻、有長而結實的美腿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胸脯很小。

    (原著第二冊,笠原被手塚的哥哥陷害接受審查時,眾人就在她的制服襟袋藏了錄音筆,以便在審查會後給眾人翻聽,分析局勢是否不利。
    當時玄田大隊長突然又有橫蠻念頭,建議說為防搜身,不如放在乳溝比較安全。當笠原想抗議說「這根本是性騷擾」的時候,堂上班全體男組員—即是堂上、小牧和手塚—卻一致反對,說笠原根本沒乳溝。笠原氣著說「我擠擠也有的﹗」
    更爆笑的是,到原著《別冊》第一冊,當笠原跟堂上交往後,向來只穿運動胸罩的笠原為了不想「失禮」而找柴崎帶她去買內衣,以為可借整形內衣調整身材。怎料內衣店員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始終是甚麼都擠不出來﹗店員對柴崎的說法是﹕妳朋友身材太標準,全身肌肉一點贅肉也沒有,我們只能把脂肪推進罩杯內,肌肉可推不動。於是笠原徹底絕望。)

    如果跟動畫裡的笠原相比,榮倉其實似乎還是顯得略大了(鄙人閱人不多,不敢評她擠不擠得出……)。當然,明星圈本來就偏好大胸脯,想從中找個太平公主(而且還要長得夠高大的太平公主),恐怕也不容易。所以她的身材已算很接近原著的了。

    男女主角的性情和重要事件大抵還交待得到,不過其他角色在電影裡卻變得很平面。因為只有兩小時多的劇情,很多原著裡鋪陳配角背景的文戲都無法交待。(其實就連女主角和家人的糾葛都沒提過,當然在電影版刪了這個可以理解,因為反正連茨城縣展也不提了,既然不會說女主角回鄉自然就可以不提家人了。)

    因為文戲刪得太多,所以柴崎麻子在電影版裡也沒甚麼角色(反正就是業務部的,打仗不關她事)。「業務用笑容」仍然燦爛、放生電的能力也有交待,只是減了戲份失色不少。
    當司令被虜時柴崎說得出義肢會發放訊號,令旁人嚇了一跳。觀眾可能只會發現她「八卦到連司令的義肢也研究了」,而不知道她根本就是司令秘密籌組「實驗情報部」的候補生。不過原著第一冊好像也沒交待過這個身份(這樣才懸疑嘛),所以如果只以第一冊內容製作,沒交待也說得通。

    不過柴崎這個「圖書館之花」的角色,飾演她的栗山千明跟榮倉奈奈比,算不算「特別漂亮出眾」呢﹖很難說。不過這也是小說改編戲劇的永恆問題,就像誰演小龍女都有人不滿一樣,小說裡留白任人幻想的沉魚落雁,到現實怎可能有人可以令所有人滿意﹖

    (不過栗山的眼鏡娘樣貌不錯,有分加。XD)

    只能突出主角,於是號稱「正義笑匹」的小牧(香港版只是叫姓就好,千萬不要叫名字 :p)除了「笑」和幫男主角解圍之外就沒甚麼自己的事可做。

    就連笠原面試時大言不慚地讚美王子(卻沒發覺王子原來近在眼前)的那段,也只剩下玄田和小牧在看著堂上偷笑。原著裡其實因為當年堂上「為救女高中生摃上良化隊」的事引起軒然大波,所以整個圖書隊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於是當大家發現當年的少女就在面前時,其實是整個 board 的面試官都忍笑忍到肚痛,只有笠原自己天然呆不知發生甚麼事,大概還以為面試官只是笑她幼稚。

    (當然,把笠原編給堂上也是玄田故意的,簡單點說玄田是抱著「食花生等睇戲」的幸災樂禍心情為之,這點電影也有交待。
    反而沒交待的是,其實笠原認不出堂上不單是因為對方位置背光,而是因為笠原本人過於「大頭蝦」。因為原著中她可以連司令也認不出,誤以為穿便服的司令只是個坐輪椅的讀者老伯。XD)

    手塚光也只提及是圖書館協會會長兒子,他大哥製造的問題因為電影劇情不包括,自然也可刪掉。最令我驚訝的是,戲中甚至沒提及他畏高這回事。
    因為在原著裡,笠原和手塚追捕偷禁書的良化隊員時,有個良化隊員游繩跳樓逃跑,笠原想追上時本來被手塚叫住(大概他認為不應讓女兒家冒險,想自己去追)。笠原不想浪費時間,當場揭穿他畏高的事實,說既然他射擊精良,倒不如留在樓頂幫手狙擊敵人掩護她。
    電影裡只是在游繩訓練時,給了一個手塚「面有難色」的鏡頭,到追人時笠原也只說了後半句(你開槍準不如幫手狙擊)。我想如果觀眾不留心或者沒多想,可能根本不會發現手塚其實是畏高的,亦未必明白為何笠原會搶著去追賊。

    跟動畫裡高頭大馬(他本身就像隻熊)、氣如洪鐘的玄田大隊長相比,電影版裡演玄田的橋本潤看起來好像比男主角還要小一號。XD 不過演「蠻幹胡鬧」的性格倒是及格有餘。

    最奇怪的是折口瑪姬,電影裡固然沒法交待她是玄田的舊情人,我倒是覺得連雜誌《新世相》的背景也沒交待,更為奇怪。
    因為沒交待到新世相的背景,其實很難解釋小田原資料館一役,為何只有折口和新世相的攝影師在採訪。如果說其他傳媒怕了良化隊,那麼為何偏偏新世相不怕﹖
    有讀過原著的人就知道,因為過身而引發小田原資料館爭奪戰的那個財主,根本就是出版新世相的「世相社」大老闆﹗向來有說「新聞自由就只是傳媒老闆的自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大老闆,所以新世相才夠膽一直針對良化隊作報導,而且還在自己大老闆的物業(資料館)頂樓做戰地記者。

    有一點大家如果看電影公司網站也應該知道,戲中原有的稻嶺司令變成了仁科司令。因為作者本來是以兒玉清(即是《HERO》裡的老次席檢察長)為稻嶺司令的藍本(說是這樣說,但動畫裡的司令看來不像兒玉清…),電影裡可以出現稻嶺的制服「遺照」,似乎是籌備時已經找兒玉清拍造型照了。只是兒玉清2011年過身,作者要求乾脆保留這個角色不用,另外創作一個角色、另找演員飾演。
    於是故事就由原著的「日野惡夢的倖存者稻嶺館長創立圖書隊」變成「稻嶺館長也在日野惡夢中犧牲,倖存的仁科副館長創立圖書隊」的平行時空式設定。(這位演員跟動畫中的司令相比,面形略為胖一點)

    原著裡去到第三冊「稻嶺勇退」那一章,才表達出司令既要守護圖書、又為了讓年輕人流血而內疚的心情。在電影裡自然也沒法真正交待,變成仁科司令那句輕描淡寫的「這次又要血流成河了」。

    拯救司令的那一段,在原著中其實解決得相當清脆利落。追蹤到司令位置,堂上帶領特殊部隊靜靜包圍營救,給笠原打了個暗號後,笠原抱著司令伏地後眾人就衝進去一網成擒。
    只是大概又為了打鬥場面吧,硬是變成堂上和小牧兩人獨闖龍潭。然後要小牧揹著跛腳司令和笠原逃跑,堂上就「我要打十個」般跟一大堆恐怖份子槍戰完又拳腳相往(相當007或成龍feel)。最後竟然變成事旦台式結局﹕眾人彈盡之後被幾個敵人包圍,「睇黎好似死得」的時候才有一大堆同袍掩至解救。
    不過這一段倒有一點改得不錯,原著中笠原在茨城縣展一役(第三冊)才面對第一次要開槍打人的震撼。電影就乾脆在這一幕中給笠原有機會為堂上開這「第一槍」。反正電影說不到第三冊,那麼找個位置把「笠原開槍」加進去,這一幕應別無他選。

    由於手塚的哥哥沒有出現(劇情也沒時間用文戲交待他帶來的麻煩),所以結尾乾脆用「摸頭」動作讓笠原發現「堂上就是王子」。只是在原著中,其實由進隊訓練到實際工作,堂上一向都會亂摸笠原的頭,而由於笠原一向都認為堂上很討厭,所以根本沒懷疑過這就是當年對她摸頭的王子……(而圖書隊其他長官也為了尊重堂上沒揭穿)……於是才要等手塚的哥哥來踢爆……

    ---

    電影版的改編,大概不會妨礙觀眾理解。不過在場有些觀眾的反應,似乎覺得「為D書使唔使去到咁盡」,我想這會是很多香港人的典型反應。

    當然原著本來就是誇張化的說法,不過在自由未消失前,很多人是不懂珍惜的。故事裡的人,不就是在媒體良化法悄悄通過後,才發覺原來想讀一本雜誌都非要去圖書館排隊輪候不可﹖
    相對於這些觀眾,方某自然感受甚深。固然是因為由中學起就以守衛圖書為志,更因為經歷過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方某雖然不直接在前線協助處理,只是在後方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搬彈藥擴大影響,但經歷過這一役的人,很難不發現審查根本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真正流血但同樣血腥,要不是當時大家擋得住,早就有人被犧牲祭旗。
    所以到幾年後讀到《圖書館戰爭》,我已經不會覺得有甚麼誇張了。那些死光人就只差在未真的去放火開槍而已。

    ---

    有個發現就是,原來動畫化的時候(電視版),他們看來已經不是憑空創作,而是參考了現實中的軍事基地和機構。所以電影裡看見的場景,竟然跟動畫裡面的場景相差不遠。(尤以圖書基地為最,應是直接參考自衛隊基地畫出來。小田原資料館跟動畫版則相差較遠,作為總館的武藏野第一圖書館亦比動畫裡的華麗得多。)

    片中良化隊隊長的相貌,一看就有印象,到散場我才記起在《仁醫》出現過。

    但到底是哪個角色呢……﹖
    直到當晚上床等待入睡,才突然記起﹕就是那個看南方仁不順眼,甚至找徒弟混進去套情報,但見到南方仁被誣陷時又很公正沒踩一腳的漢方御醫多紀元琰﹗(這位演員叫相島一之。)

    ---

    P.S. 連圖書館戰爭都有精品賣呀陰公……香港買得到的話一定要買個「二等圖書正」領章 XD

    -------------------------

    補充﹕忘了提及一點。就是手塚「無端端」向笠原要求交往這一段,這段在電影中有點沒頭沒尾,既不知為何發生,又沒有交待如何收科的。當然,由於電影只是在原著第一冊中濃縮戰爭場面,自然沒足夠的文戲去交待了。

    原著雖然是以戰爭包裝的少女愛情故事(魚頭如是說,我想或者應加上「瘋狂」二字),但電影卻是以「戰爭」為賣點。我想進場的觀眾如非早就讀了原著,就是被「戰爭」吸引入場,所以愛情交待不清也沒所謂吧﹖(反正電影就連男女主角的感情都未交待到,當然,這倒不過分,反正原著第一冊中一樣是交待不到。女主角到第二冊尾才發現堂上原來就是「王子」,然後第三四冊都在鬧蹩扭。)

    當然,對於手塚和笠原這件事,原著還是有頭有尾的。(well……真的有「尾」﹖)

    手塚當然不會「無端端」愛上笠原(事實上他根本不是「愛上」笠原)。電影交待了手塚和笠原的交惡過程,亦在捉偷書良化隊員時讓手塚學會欣賞笠原的優點。不過手塚之所以「無端端」要求交往,其實是基於他對堂上教官說話的誤解。

    基於堂上教官的優秀往績,手塚簡直當他是偶像。而由於笠原崇拜的「王子」根本就是堂上的過去,簡單點說,初入隊的手塚和笠原根本在崇拜兩個形象不同的堂上教官。(這樣說他們應該是情敵才對 XD)

    而手塚本人是完美主義者,甚麼都要做到最好,亦容忍不到身邊有「蠢人」。所以當他見到經常撞板(還不時罵堂上教官)的笠原竟然跟自己一起被編入特殊部隊,自然看不順眼。(簡單點說他根本不知道玄田在搞局啦 :P )

    雖然堂上本人經常罵笠原犯傻,可是當手塚徹底否定笠原的存在意義時(圖書館地下書庫笠原跑來跑去都找不到書的那幕),堂上卻教訓手塚,說笠原被選自有其理由。你應該學會怎樣欣賞其他人,而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像你一般優秀。

    他還鼓勵手塚去跟笠原多交往,本意當然就只是希望他們「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多點溝通少點磨擦,結果像木頭般一板一眼的手塚,卻誤會了「交往」的意思,以為堂上「指示」他去跟笠原拍拖……認為「教官叫我做一定有理由」的手塚於是依令行事……

    (原著裡後來柴崎還看穿了說,手塚因為太優秀、卻不懂與人交往,所以從來只會有很多女生「飛來蜢」,他根本沒試過追求女生﹗)

    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之後,結果當然就是令人哭笑不得地完場了。

    P.S. 兩個都是「聰明人」才能惺惺相惜,別冊第二冊就是交待手塚和柴崎走在一起的過程。

  • 真夏の方程式

    (廣告﹕今日上街﹗)

    [神探伽利略真夏之方程式]

    (輕微劇透注意)

    個人看來是延續上次《嫌疑犯X之獻身》,又是一個為所愛的人不惜犧牲一切的故事。(維基 / 偶像劇場)

    純粹又是點列﹕

    1. 幸好這次場內沒甚麼電話聲和人聲,將近結局才破功。

    2. 因為約不到柴咲幸,電視劇第二輯和這齣電影都沒了內海薰跟湯川學鬥嘴的場面,只靠福山雅治一人發揮未免少了點笑位。補上的新女刑警,性格高傲,跟湯川沒甚麼交流,暫時都沒笑位出現。(雖然內海薰本來就是為了拍電視劇才加上去的,正是作者自己在《名偵探的守則》中挪揄的套路。)
    這次湯川沒有做招牌姿勢,反而是那個女刑警扮他來搞笑……

    平素怕小孩的湯川,本劇中跟小朋友多了接觸,從中製造新笑位。
    維基說原著是小朋友把湯川拉到旅館的,電影卻變成「我訂了位」,不知何故。其實原著的設定應該更好,或者電影打算讓兩人的關係慢慢發展吧﹖

    3. 明明是採礦公司找他來協助研究和說明,他的發言偏偏把那個為公司說話的生物學家、和在場的「環保人士」都批評一頓(身為學者不誠實、環保人士又無心溝通自說自話)。典型湯川學的「誰都不賣賬」風格。

    (承上,其實很難理解的是,既然是採礦公司請他來的,為何一開始沒有安排旅館,令湯川去了案發現場的民宿住……後來湯川搬了去大酒店,證明要安排房間給他沒困難呀。)

    4. 跟《嫌疑犯X之獻身》一樣,我也認為在這個故事中殺人是多餘的。就如湯川學明明推論到真相,但那一家人誰都不認的話,沒有證據之下二十年前的案件根本很難翻案。塚原前刑警就算查到端倪,也跟湯川學一樣徒呼奈何,最後不見得有誰會被捕(而且我不認為他的心腸會比湯川硬,刻意要再令誰入獄)。為此殺人是反應過度。

    雖然,跟《嫌疑犯X之獻身》相比,我認為這宗案的男主角殺人比較「合理」,畢竟他的「情」比石神實在得多。石神那種「宅男式」的單戀很難引起共鳴,也許因此上次有人笑,這次沒人笑(當然這次也沒甚麼誇張表情的場面就是)。

    5. 方某愚鈍,一直沒想到小朋友是「局」的一部分(雖然這樣順理成章,而且川畑先生那個「誤殺」故事一聽就知道「有景轟」,但我沒想到川畑先生做得出把小朋友扯入局,又看不出紙火鍋那一幕的伏線)。知道劇情後,甚至可以說川畑先生之所以被設定為跛子,根本就是因為作者想把小朋友拉入局。
    把小朋友捲入這樣的「局」中,要他守「秘密」一生,實在是太殘忍了。第一宗殺人事件導致仙波坐牢,川畑全家人守第一個秘密已是不幸,第二宗殺人事件又把另一個小朋友拉進去,等於把那一家的不幸延續下去。現實中往往也是,因為每個人的一點點自私,於是把悲劇不斷衍生下去。

    5. 有點懷疑為何找個身裁不怎麼「驕人」的泳衣女角,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個模特兒,難怪那麼均稱。

    6. 雖然明知日本有黑潮,但還是有點懷疑除了琉球之外,日本緯度那麼高的地方哪兒有珊瑚礁(還有小丑魚﹖)。片尾見到在伊豆拍攝,回家一查,真的有一些魚生活在靜岡縣沿岸的珊瑚礁。

    7. 色彩設定好像有點問題。
    7.1 上面提到的泳衣女角,為了表達她熱愛海洋,所以要把膚色塗得啡一點很正常。但好像沒調好色,有些場景很黑、有些場景卻很白,變黑變白總不能像染髮那麼快的。
    7.2 更奇怪的是,有多個角色(包括湯川和川畑太太)的臉有時黃得像黃膽病似的,是調校色彩出問題了吧。如果說太太後來被拘留所以身體變差,湯川學倒不會突然生病的。

    8. 現在似乎都流行,出字幕時還有一些「後話」,好使大家「留坐」看看字幕。好事。

    (﹕9. 忘了另一點,就是湯川學把自己的手提電話放在水火箭裡,把它射到海中心拖行,同時打電話給小朋友讓他透過手機鏡頭看到海底景色。這點令我覺得有點勉強,因為以方某手上那部 sony ericsson,隔著玻璃拍照尚且難以對焦,湯川的手機可是隔著一個膠袋和水火箭的膠樽殼……但魚頭說日本手機的相機優良得多,姑妄聽之。)

  • 圖書館戰爭﹕革命之翼

    最終買回來看了,很滿足。(劇透注意﹗)

    (巴哈姆特,日本竟然有紅茶送角色卡片,犯規呀……)

    圖書館戰爭》系列頭三本早已改編為動畫電視劇,固然改到七彩。第四集《圖書館革命》劇情跟頭三本不大一樣,倒一直令人好奇改編後會是怎樣子。

    大體的進程當然不會有大分別。結尾笠原在美國總領事館門前遇上一大堆良化隊被截住,但後面突然有英國總領事館的車上前營救,這點很突然(尤其是他們怎麼敢在美國人面前陳兵、而那輛英國車未被看清楚前怎可能沒被射到)。不過對比原著當麻藏人喬裝後順利潛入英國總領事館,笠原佯動到美國總領事館門前開槍擾敵而良化隊的槍竟然早被自衛隊收回,後者倒是更不可思議,而電影版則更具戲劇性。

    不過這改編倒是有一點令在下不解。電影中讓眾人暫時藏身的書店店長(兒清)被描述為堂上篤曾協助的店員,基本上是重複了笠原郁的故事。如果說是為了營造另一條感情線來起衝突(裡面的確提及店長以前曾向堂上表白但卻拒絕了),那就似乎落墨很不夠,一點也看不出有甚麼醋味來。
    回去翻原著,才發現原著中的店長根本與堂上沒關係,而是當麻藏人的相識。知名作家跟書店店長相熟,反而更合情合理。這點改編反而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

    倒是令人更好奇的是,那兩本《別冊圖書館戰爭》會不會也改編上映﹖畢竟那兩本內容有少許香艷獵奇。

    這電影有一點不錯的是翻譯,以往小牧幹久的綽號「笑う正論」通常會直譯為「大笑正論」或「笑著講大道理」,好像都不那麼順暢。
    因為小說中描繪說他雖然笑點低而且總是笑臉迎人(跟堂上這個易怒的矮子相反),但他笑著說的話往往正中重心,就算他笑著批評你,你也會被刺得膽戰心驚。這種狀況有點像中文的「笑臉虎」,不過那是貶詞,而且小牧雖然批評嚴厲但不害人,所以也不合用。
    這個電影版,終於有個看起比較順的譯法﹕「正義笑匠」。

    不過柴崎麻子的「情報屋」卻很多時候都譯得不妥,直接就用「情報屋」三字。但日文「情報」跟中文意思不同,日文「情報」指「information」,即是中文的「資訊」。中文的「情報」在日文應是「諜報」(現在用英文intelligence直譯的「インテリジェンス」表示)。雖然柴崎的確是從事收集情報的「實驗情報部候補生」(正如這名字顯示的,情報在日文也有兩重意思),但總不會在綽號中公開大搖大擺說自己搞情報的。所以她的綽號「情報屋」只是指人人皆知她「消息靈通」而已。
    原著《圖書館戰爭》台灣版譯成「包打聽」反而比較合原意,再不然方某認為以廣東話稱之「八卦妹」也可以。

    電影版也邀請了為電視動畫唱片尾曲Base Ball Bear參與,不過這次的《初恋》(歌詞)感覺上沒有《Changes》那麼棒。

    ---

    後話﹕方某說過圖書館戰爭系列其實很容易改為電視劇,近來才知道今年四月尾就會出映電影版呢。

    (電影網站還有多兩條預告片呢)

    這個故事不找自衛隊可真的拍不成。

    我想,這種傻大姐角色似乎找綾瀨遙也很適合嘛。只是豐滿的她扮演被隊員嘲笑「不可能找到乳溝塞錄音筆」的笠原郁倒是太難了吧﹖
    於是再去搜尋真人版女主角榮倉奈奈的身高和三圍……啊……難怪啦,單看數字的確是非閣下莫屬呀……

    最難理解是不知為何真人版的稻嶺司令要改名,電影網站有解釋但看不明白。結合日文維基的說法,好像說因為這角色本來是原作者有川浩以兒玉清(HERO配演老次席檢察長那位)的形象塑造,所以電影版也套用了兒玉的照片,但兒玉後來過了身,所以乾脆把電影角色也改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