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書聲

In libris libertas (書中有自由)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這是為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舊文見這裡)


    Stephen D. Krashen《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台北﹕心理,2009

    上一篇介紹范老師的《閱讀.推動力》時提過這一本,蒙編輯不棄舊書,這期拿來介紹一下。愚以為本書適合所有校長和語文科老師一讀,圖書館或教師參考圖書角之類亦宜乎放一本。

    上篇曾說,如果自己是教局主事人,校長培訓課程一定要把眾多新校長關起來,讀完這本書才可以走。如果您喜歡范老師那本書,應該也會喜歡這本。如果有人嫌范老師那本只是個人經驗,這本就是專業研究的成果。

    本書重點,其實是以研究結果說明,「自由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作者主張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閱讀,好處甚至比上課教文法之類更大。這樣聽起來,好像是指語文老師沒有用的意思,其實不然。因為縱使閱讀可以學拼字和文法,也需要正式課堂教學去「補漏」,而且語文老師對文學作品應有認識,可以為學生推薦合適作品。這些能力是無法取代的。

    為求簡單,把內容歸納為二十三條﹕

    1. 堂上自由閱讀的效果,優於(或至少不差於)接受傳統語文教育的學生。但自由閱讀肯定比傳統教學愉快得多,所以值得推廣。不過,靠自由閱讀學習拼字或文法不會完全準確,所以直接教學可以予以彌補。自由閱讀並不取代語文課,但可以互相搭配。
    2. 堂上自由閱讀不單只對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也有幫助。而且培養母語的識字力對增進英語識字力也很有幫助。所以閱讀母語作品對外語學習也有幫助。
    3. 就算是暑期讀一些通俗小說,對小朋友的語文能力都有幫助。研究中(Kim, 2003)暑假多閱讀一本書,閱讀理解能力會增加0.03個標準差。

    4. 認識作家名字的多寡,與識字能力有關連。(方按﹕語文老師宜乎留意)
    5. 閱讀小說有助學習生字(可按上文下理猜),效果比單教生字好得多。
    6. 越常讀到拼錯的字,拼字能力下降越多。
    (方按﹕如是者老師的拼字能力應該不斷下降才是,一笑﹗除非他不停閱讀「正常」的書刊而非只讀學生作文。)
    7. 閱讀對寫作的影響多於作文,寫作的量不會影響寫作質素,反覆練習只不過是「考試」而已。所以讀得好的人通常也寫得好。但寫作可以激刺我們思考更透徹。

    8. 小朋友在生活環境接觸越多書,就會越多閱讀。學校圖書館館藏越多、開放時間越長、有計劃地帶學生參觀圖書館,都會提高借書率。住處接近公共圖書館的小朋友也較多閱讀。「討厭閱讀的人,只是沒機會接觸到書而已」。高收入家庭的孩子通常較易接觸大量書籍。
    9. 圖書館有舒適的閱讀環境、准許在床上閱讀的孩子,較多喜歡閱讀。
    10. 學生大部分的讀物,是來自圖書館。圖書館的品質(包括藏書與館員)都與閱讀成就相關。

    11. 有人唸書給他聽的孩子—甚至是大學生—會較喜歡看書。(方按﹕所以中學亦可一試)
    12. 閱讀興趣可能只是一次圖書館參觀、或者遇上某本喜歡的書,就突然開始。
    13. 見到其他人閱讀會令孩子較愛閱讀。但孩子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
    14. 學生比較喜歡平裝書。(方按﹕畢竟精裝書較重,不方便攜帶。但圖書館考慮穩固,會偏向買精裝。)

    15. 輕鬆的讀物可幫助所有人開始閱讀。
    16. 看漫畫書跟反社會行為並無關聯,亦沒有證據支持看漫畫會阻礙閱讀發展。而且漫畫書的文字也可能很複雜。喜歡看漫畫的人讀書比較多。
    (方按﹕這結果可能只因為漫畫資訊密度低於一本書。)
    17. 讀愛情小說也可以幫助成人學習第二語言。
    18. 閱讀雜誌也可以增進閱讀。
    19. 可是,只讀輕鬆的讀物並不足夠。輕鬆讀物只是帶領人們去更深的閱讀。

    20. 給閱讀的孩子獎勵,有如告訴孩子閱讀不愉快、或者沒有獎品就不值得閱讀。閱讀是不需要獎賞的。(方按﹕這點宜乎讓所有校長知道)

    21. 看電視對閱讀和語言學習「負面影響」的假設, 大多不受研究支持。只有看電視「過多」才有負面影響。(大概每天兩小時以上、四小時以上就會變得明顯。)
    22. 看電視並不取代閱讀。但電視節目並不提供高質素的語言,連兒童書的字句都比電視節目裡的複雜。

    23. 結論﹕提升考試成績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學生愛上閱讀。

    香港人有個大問題,就是不懂欣賞「留白」。找醫生看病,不開藥、少開藥就會覺得吃虧,好像拿一大堆藥就很划算似的。就算放假也非要安排連串節目不可,似乎讓自己閒著沒事做,就好像無法面對自己似的。同樣地,老師上課不教學生一大堆東西,只讓學生看書的話,豈不是在「偷懶」﹖

    可是,正如我們現在可見,不斷把東西塞進學生腦裡,不代表塞得進。就算塞進了,也不代表他身心平衡健康成長。人需要有「空閒」,就像人需要睡眠一樣,學生繃緊的弦鬆下來,他們才能在自由閱讀中領會到一般課堂上未必學到的東西。更何況,自由閱讀不等於沒事做,放鬆中學習也是學習。學生從書本中接觸到廣泛的知識和情境,難道會對他們的成長和考試表現沒幫助﹖單是作文和通識就肯定多了不少談資吧。

    只是,要學校和家長信任「自由閱讀」的話,老師就要更加精進,磨練自己的文學觸覺、在閱讀這方面多點「備課」,才能把適合程度、又帶挑戰的書本帶給學生了。

    除了個人經驗,在分析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書本程度方面,英文書已經有頗成熟的系統(如Lexile,有趣的是本書作者並不贊同這類系統,認為沒必要限制學生選書範圍,見註)。中文方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亦正測試一套「慧讀.會讀」系統,本會現正協助分發試用戶口,希望對研發有所幫助。

    最後還是這一句拉丁諺語﹕In libris libertas (書中有自由)。就算有電腦分析能力,它還是無法兼顧學生興趣、文化背景和成長需要,語文老師和圖書館主任的角色始終是必不可少的。

    (註﹕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xile#Criticism)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推動青少年中文閱讀講座

    仍是鮑國鴻老師在教育局辦的講座,他說部分重點去年提過,但我猜他說的可能是前年的閱讀推廣講座。(當然也可能他去年又搞,而在下沒去)
    當年他還在屯門天主教中學任教,中間休息了一年,現在已回到其母校旅港開平商會中學了。

    1. 講者的習慣仍是介紹一大堆書。

    1.1. 宋怡慧《愛讀書》、《大閱讀
    作者是台灣高中圖書館主任,把沒有人重視的圖書館辦得很成功。《大閱讀》裡面還有應付學生問題的不同書目提供,算是非常實用。

    msfan 范建梅老師原來是鮑老師的舊同事,自然也會介紹她的《閱讀.推動力》。方某也介紹過

    梁語喬《曾經,閱讀救了我》。作者是個因閱讀解決了成長困擾的人,現在當上老師,亦以同樣方法去解決學生的困擾。

    明倫高中六位老師《原來閱讀這麼有趣

    1.2. 近年大地產商贊助的閱讀雜誌如《讀書好》或《ReadIt悅閱》,自然也可以用來引發興趣。

    敝館向他們索取,他們每月會自動寄來。我看到裡面有哪些書圖書館也有的,就製作小紙條作廣告,讓組員幫我貼上去,然後送到各班。最近有老師在課室見到,稱讚說是細心之作。希望學生也留意到就好。
    (《讀書好》介紹的多是新書甚至外文書,圖書館未必有。《悅閱》是以專題介紹,會包括先前出版的書,也比較符合學生閱讀範圍,以「打廣告」而言較方便。)

    到書店找創意

    1.3. 作者講座介紹徐焯賢,是因為初中生喜歡奇異作品。(上次介紹過,本文不贅)

    永無天日三部曲》,情節夠曲折。

    陳葒校長的《青春出於藍》不是新書,但長賣長有。

    本地作家鄒文律的作品也值得注意。

    介紹伊坂幸太郎《死神的精確度》,認為單是書名已經吸引。為死神鑑定候選者是否「抵死」的工作是如何做呢﹖

    小小說例如胡晴舫的《她》(八旗文化),比較不同地方的女性風格。

    鍾玲極短篇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

     王良和《山水之間

    1.4. 王溢嘉《青春第二課》、《少年夢工場》,除了可作升學就業輔導用,也可以教學生作文。

    講者認為學生補習,慣了背名師提供的範文,結果無論說甚麼都是舉那幾個名人作例,實在沉悶。多讀這類書除了作文時可以有更多範例之外,亦可勵志,而且台灣人文筆優於香港,對作文也有幫助。

    1.5. 旅遊散文也是上次介紹的那些,這裡不重複。

    1.6. 文化篇章方面,推介阿濃的《老井新泉》和黃毓標《文化廿講》。後者除了當文化篇章,甚至可作短講教材。

    朱業顯《文言語譯》,比補習名師的大堆筆記更值得讀。

    1.7. 內田康夫的旅情推理小說,讓人對日本地方認識更多,例如《十三個墓碑》就融入了日本的傳說故事。
    推理小說作家多有慣用的名偵探角色,內田康夫筆下的就是淺見佳彥。

    湊佳苗也是知名的推理小說作家。

    中山七里《開膛手傑克的告白》,以舊故事為背景寫新故事。

    1.8. 工作假期的書籍值得向學生介紹,可以開其眼界。講者介紹例子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澳洲旅行》、《浪蕩澳洲365天》和《打工旅人—工作假期六國誌》(有youtube可用)。

    想起有位朋友也去過澳洲工作假期,可惜沒打算寫書呀。


    旅遊書籍還有很多,講者認為繪本也值得介紹,因為圖畫精美連閱讀興趣不濃的人也會有興趣。例如張佩瑜《中亞手繪旅行》、《土其耳手繪旅行》、《土東.伊朗手繪旅行》、《大吉嶺手繪旅行》、《秘魯、玻利維亞手繪旅行》等。


    香港人文筆一般較台灣弱,但有些內容也值得看,例如嘉芙蓮《阿聯酋原來好好住
    《快樂不丹》、《擁抱以色列—中東闖蕩筆記》、《印度團團轉》、《女生玩印度﹗女孩們的極樂印度》、《甜蜜摩洛哥旅行繪本誌》、《亞洲慢慢來﹕日本沖繩和九州》(兩個女生的單車遊記)、《旅畫中歐》、《法式旅遊》、《歐遊情書
    Fanyu《手繪旅行日和﹕台北、東京到巴黎

    1.9. 動物書籍方面,講者首先介紹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如《狼妻


    之前也介紹過的《被遺忘的動物們》,和《我在動物園實習的幸福時光》、《不要再忙了,跟我玩嘛》、《來自小狗王國的信》、《幸福的老犬生活》、《黃阿瑪的後宮生活》等


    還有張文亮的《河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河馬教授說故事—22則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


    聽狗在說話》、《看見狗狗的72個天賦》、《狗狗疾病圖解大百科

    1.10. 科普書籍如葉曉文的《尋花》、《尋花2》除了繪畫香港花卉和附上資料外,還引了相關詩詞,對中文也有幫助。


    解開成語中的科學密碼》、高隨捷《洗冤集錄譯注》(方某以前介紹過香港人譯注的版本)、《教你看懂夢溪筆談》、《一個人的草木詩經》、潘富俊的《詩經植物圖鑑》等古文學植物系列


    楊美虹《彈塗時光》、《跟著達爾文去旅行》(這本方某介紹過)

    1.11. 科幻小說方面講者介紹現在大陸最熱的得獎作品劉慈欣《三體》系列,還有人出了本《三體中的物理學》作解畫。

    星新一《最後的地球人》、《鞦韆的彼方

    Alan Lightman的《愛因斯坦的夢》(敝館有,可惜沒人借),作者本身就是物理學家,借小說講時間和相對論。

    1.12. 講解學習方法的書也受學生歡迎,例如《為什麼聽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可以教學生做筆記、《筆記應該這樣做》、《睡前1分鐘驚人學習法》、《黃金睡前30分鐘學習法

    我的第一本作文書﹕跟著閱讀地圖走》則提供了經典課文的心智圖,講者甚至有新晉同事拿著來當參考書。

    1.13. 成長類書籍,例如陳杰《鹹魚也發夢》書名會吸引學生,還有《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安藤忠雄名言集》(他最喜歡那句「夢想的心不需要煞車」)、游乾桂《天倫》、《給未來思想家的12封信


    松浦彌太郎一系列講品味的書也適合學生看﹕《品味入門》、《上質男女圖鑑

    竹筴魚要從哪裡吃起﹖》是本奇書,裡面甚至教人摩斯漢堡怎樣吃才對。

    就是喜歡有氣質的自己﹕堀井波的大人穿著提案》也是同類的有用書籍。

    林秀靜是玄學家,但寫了本《改掉壞習慣好運自然來》借「轉運」概念介紹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1.14. 教人自理的例如《我在一個人生活》、《訂造一個人的美好》、《斷捨離》、《聰明懶人這樣整理收納》之類都是學生需要知道的。

    2. 推廣活動方面,如果照抄人家的大綱就不好,不如寫自己的筆記。鮑老師介紹的重點是書展和作家講座,這兩者都是學校經常要搞的活動。

    2.1. 書展方面,是可以跟書商商討提供的折扣。
    2.2. 而且應該提示書商佈置,焦點引導學生留意哪些書。如果只讓書商自行佈置,則他們自然會集中於流行暢銷書,學生就未必會留意到更有價值的書了。
    2.3. 書展應該要製造話題(方某最怕的大事鋪張),令學生有「趁墟」的群體心理,越多人則越旺。每年辦焦點作家推廣也可以是方法之一。
    2.4. 書展應有配合活動給學生「玩」,例如書籤、藏書票設計之類。

    3.1. 作家講座方面,應視乎目標。不必人多,人少易控制,甚至可作拔尖活動。他籌辦這類講座,就算最多學生也不會超過半個禮堂。因為人多,即是沒興趣的人也多,他們本身未能獲益,反而損害氣氛。
    3.2. 參與的學生至少應該讀過部分作品(可由老師導讀),以免對作家一無所知,貽笑大方。形式不一定要演講,人數少的話,搞對談、訪問也可以。
    3.3. 應該如何開始﹖可以設計一些活動提升學生注意。例如找學生朗讀作品、設簡報片簡介作家,甚至一個短的音樂表演作引子。
    3.4. 答問環節設獎品(由老師或作家評選最佳問題),可鼓勵學生問問題、和問「有質素」的問題。
    3.5. 講座活動不宜超過45分鐘。可以考慮每20分鐘小休一次,讓學生能保持專注。
    3.6. 籌備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這些「做人的藝術」方某通常不察。例如﹕
    —預備邀請信﹖
    —活動目標﹖
    —交通安排﹖(有些作家事忙,或需親自接送。有時也會臨時出事,例如方某就試過為李逆熵先生救駕)
    —預備簡報片﹖
    —為作家預備飲品,除了要事先了解作家喜好,亦應讓對方有選擇。例如有次邀請作家,對方本來客氣說喝甚麼都沒所謂,經他仔細問下去才知道對方愛檸檬茶,而且「我淨係飲維他」。如果當初沒細問,就會出錯。(後話﹕他說小思老師只愛冷飲。又有些作家只飲熱茶。)
    —如果預備樽裝飲品,應該有杯。有些作家會認為當眾舉樽飲水是失儀。
    —安排車馬費要得體。那一千幾百塊是尊重文化人的表現,不應吝嗇。
    —攝影和錄影安排,要先得作家同意。
    —應向作家簡介活動流程讓其準備。
    —應盡早向作家指示洗手間,別讓對方開口尷尬。
    —寄回照片等的後續作業。

    4.1. 至於書籍推廣,仍是以早會老師親自推介最為有效。這也是很多學校會做,但要老師在百忙中抽空做、甚至有些老師自己根本不愛閱讀,都是很易變成拉牛上樹。
    4.2. 講者認為科主任若能準備簡介(如簡報檔),給老師在課堂中方便打開「順帶一提」,那麼他們就會更加願意幫手。這一點也是我們可以借鑑的部分。
    4.3. 介紹經典不一定好,例如學生未有時代背景知識之前,根本看不明《吶喊》、《彷徨》之類的經典。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岡部恆治、川村康文、長谷川愛美、本丸諒、松本悠共著,梅應琪譯,台北﹕台灣東販,2013

    這本書究竟是數學科主任還是在下選購的﹖已記不清了,不過對這本書頗有興趣就是。近日見學生做閱讀報告後歸還,於是就順勢借來一讀。

    對於不是專修數學的人,一大堆數學符號堆在一起是很恐怖的,因為你完全不知它在說甚麼,就有如咒語一樣。而知道的人就像巫師,用一大堆這些符號組成方程式,然後問題迎刃而解。那看起來不是很神奇麼﹖
    於是就連《神探伽里略》拍成電視劇時,主角也會無端端在現場寫一大堆方程式來表示「我已經知道破案關鍵了」(相對而言金田一一只需把爺爺擺上檯就成)。據聞原著裡沒有這樣的情節(或者叫「」更貼切),而事實上他雖然以物理學查案,但很多案其實不需要計算。只是電視劇需要以影像表達「佢諗緊野」,於是就以刻板印象搞出這個梗來了。

    岸谷﹕教授您在醫院牆上寫的那個超長的公式是什麼﹖

    湯川﹕不只哭泣聲,方程式也絕無意義。

    湯川﹕我只是把高中學過的公式寫上去罷了。(方按﹕其實每一集都是這樣 :P )

    (註﹕原本這裡也有,但xanga遷移時圖片死了)

    本書分開六大類,介紹了80個數學符號。包括代數幾何分析機率集合、物理各類。

    編排方面,算是由淺入深的。一開始介紹的符號和概念都是很易明的(整數、實數、自然數、加減乘除也不明白﹖),之後就會逐漸介紹更高年級才學到的概念,然後就是不專修數學也未必見到的。

    集合論和物理類,當然不是非數學人平素會見到的東西,所以也很難理解。就算在下物理讀到AL,書中介紹的那些符號也沒用過。而且不是只有最後部分的才難懂,有些例如函數的映射複合反函數之類,雖然出現在較前的「分析」部分,但也是未用過、而且不太明白的地方。
    再者,由於是日文著作,所以使用的名稱或符號也與中文未必相同,例如最大公因數我們一直學的是H.C.F.,他們用的是G.C.M.。

    話雖如此,這本書給初中生(甚至敝校是中一生)閱讀仍是合適的。不懂的大可跳過去,書中的漫畫也可協助解釋。書中前半本涉及的概念,都是他們未來幾年會遇上的,事先打個招呼也不錯。
    機率論雖然只有新高中數學延伸部分的學生才會學到,但我反而認為,生活於現今社會其實是很需要認識機率論的。尤其這是個鼓勵投資甚至投機的社會,不懂機率,賠率你不賭博可以不理,但你那份被強迫投資的強積金呢﹖

    簡簡單單先打個底,好入門,不要嗎﹖

    之後有時間的話,還想去借本簡介微積分的。當年上課沒學好(我會賴老師教得不好),雖然還未至於做不到題,但始終概念掌握得不好,成績也是低空略過。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隱形邏輯:香港式建築極限

    張為平《隱形邏輯:香港式建築極限》,香港﹕商務,2015

    也許讀慣拙文的看倌應該猜到,這本書不是在下的。本書討論香港建築的各種考量,包括交通動線、商業操作、民間多樣化、公共空間安排等等。通識科討論「生活素質」(質素)那一課可能用得著的,所以替圖書館買了。

    雖然書本不薄(203頁),但因為圖多字少,平均起來每頁字數不及半頁,所以讀得來奇快。不過建築也是藝術一門,書中用字不深,但用了很多形容詞,在下沒信心說自己真的很明白他的意思。(反正我是藝盲)

    至於建築規劃方面,作者強調香港的超高密度建築,並不如一般人所說的壞,除了高效率外,亦帶來生活上的方便快捷。一般對高密度建築的貶抑,只是建基於以歐洲式低密度設計為標準而言。他認為高密度城市的生活帶來生氣,像歐洲那種低密度設計,反而承載不到足夠的商業活動,令市郊和衛星城市一到晚上就靜如鬼域。
    作者認為,歐洲建築比香港好的,是在於建築物設計上的創意、多樣化和人性化(相比而言香港是極度單調和金錢掛帥、結果千篇一律),而不在於整體的低密度規劃模式。

    討論建築,儘管我認為他忽略了高密度生活帶來的污染和心理壓力這些負面因素,始終是其專業。他亦一早明言是為了反對歐式對低密度設計的一味吹捧而言。
    但去到討論非其專業的經濟問題,就甚為難頂。他的主要論點包括說限制營業時間令生活極度無聊不方便、服務業太貴令民眾最後寧願自己解決、福利太好養懶人(這個論點大家很熟不用贅言)之類。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是在以歐洲為主流的觀點之間提出反論,不過我想他對經濟的理解並不穩妥。

    當然,他其中一個論點有其道理,就是限制營業時間未必要那麼硬性,限制工時也可以不限定時間,那麼商家自然可以輪班提供更長時間的服務,給居民便利。
    可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想,為何人家要定得那麼「死」﹖是否人家就蠢得想不到放鬆限制的經濟效益﹖還是人家其實不是蠢得看不到,而是認為「所有人都休息」比賺錢更重要﹖(當然這也有歐洲國家是基督教背景,星期日要讓人上教堂的因素) 是否反而作者落入了他批評香港建築那樣的,只看到經濟效益(購物方便也是一種經濟效益)而看不到人文需要﹖
    如果說歐洲硬性規定休業時間令民眾要大量購物以應所需,那麼沒有限定營業時間的美國,也因為地方太大居民一樣要習慣買整個星期的食物。(當然這也是作者批評的低密度規劃問題) 可見購物是否方便,跟營業時間未必是必然關係。

    至於服務業太貴這方面,其實也是一種香港(或亞洲﹖)出發的偏見,認為事事便宜最好。服務費用貴,不只是歐洲,就是北美和澳洲也是這樣的(水電工移民去這些國家往往還有加分)。這些地方的服務員工,生活就更有尊嚴。
    而且大家習慣自己動手,也未必是壞事。在只見到「經濟效益」的香港人(和作者)眼中,這樣是低效率。因為根據「比較優勢理論」,每個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然後把其他事都「外判」給別人最好。可是,反過來看,「自己動手做」的習慣,同樣也刺激了人家的科研發展,別忘記美國不少企業鉅子都是由家中車房手工製作起家的。
    再者,別忘記了宜家效應﹕對自己動手的東西,人們往往評價較高較易滿足。你請人上門做維修,往往只會錙銖必較,老是覺得人家沒做好。但如果是你自己做的話,就算其實未臻完善,你也會覺得已經不錯。對自己動手結果滿意的生活,恐怕也好過請人來做卻事事投訴的生活

    當然我不是說香港像歐洲般入黑就商店全部關門、人們全部動手做維修就等於好。畢竟港式生活其實是跟高密度、高效率、高壓力息息相關,本來就無法跟歐洲完全等同。很多事情的理想狀態,可能都是在兩極之間的某個中庸位置,過猶不及。

    當然「福利國家」這方面也同樣可以用「過猶不及」來形容,但如果拿香港來比較就未必太可恥了。因為香港根本就是福利少得可憐的地方。

    如果他說歐洲福利國家的高稅收是「掠奪式」,那麼似乎他認為香港就不是這樣﹖但其實不然,這只是反映他沒想清楚香港政府的錢從何來。香港稅收有大部分靠賣地收入而來,這也是高地價政策的結果。那麼是否代表一般市民就不用交稅﹖其實他們只是不用直接交稅給政府而已,高地價本身就等於一種稅,只是由地產商繳交,然後再在市民身上連本帶利賺回來。這樣,政府就可以維持簡單的稅收制度,也不用配備龐大的稅收部門去處理所有市民的稅收事務。但代價就是市民要為高地價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方面大家都深有感受,所以不贅。
    如果說歐洲福利國家是政府掠奪工作人口,然後分給不工作的人﹔那麼香港就是商家掠奪工作人口,自己袋了一筆然後再交給政府。而根據香港政府理財原則,賣地收入是非恆常收入,不應用來支持福利開支,結果這筆錢不會分給不工作的人,而是用來搞基建,分給另一批商人而已(當然有些餅屑會回到工作人口之中)。這樣看,香港式掠奪真的比歐洲式掠奪好﹖恐怕不見得。

    在下只想提醒,這種「商家代政府收稅」的制度,並非香港獨創。法國大革命前就有這種人,叫包稅商(其實中外各國都有這種人,因為古時政府編制根本沒有那麼龐大)。他們向政府承包了收稅事務,只要繳足了承包的稅額,其餘就袋袋平安,這樣法國政府就像香港政府一樣,不用養那麼多官員去收稅了。但結果就是包稅商對人民的盤剝,就像香港地產商對市民層層賺盡的一樣
    在法國大革命後,這些包稅商是怒火集中點,被大批送上斷頭台,包括偉大的化學家拉瓦謝。儘管拉瓦謝本身人品不壞,但因為大家對包稅商仇恨太深,他還是頭顱不保。
    香港的地產商,似乎沒讀歷史,又或者讀了也覺得不足懼吧。(其實方某也沒有,歷史只讀到中三,其餘都靠自己看書。)

    回到歐洲,正如作者所言,有些歐洲國家投票選出支持改革福利制度的政府。可見歐洲民主制度,是有自我修正的能力,不用我們替他們擔心。只要人口未去到嚴重老化的地步前,每個社會裡工作人口總是比失業人口多。如果說失業福利「太好」會養懶人,那麼工作人口的選票總是會比失業人口多的,何愁不能削減福利﹖
    如果人家還是選出維持福利社會的政府,那即是人家的工作人口也寧願保留這個制度囉。可能是因為他們也有家人受惠於制度,亦可能是每個人都怕自己有失業的一天,高稅收就當成買保險,到自己陷入不幸時可以有所保障。這也是那些「民主導致福利養懶人」論者的常見盲點。
    反過來,亞洲式的缺乏福利,固然可以刺激人們非常努力賺錢、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家庭(這是否值得﹖作者沒想到,又是後話),但這是因為社會沒保障,每個人都只能靠儲蓄投資保護自己。相比於歐洲福利社會集中資源照顧弱者的「保險模式」,是否比每個人都只靠自己儲蓄保護自己,更有「效率」﹖如果各人自行儲蓄應付不幸才是好事,那麼「保險」的存在根本就是不必要的。如果你明白「保險」對現代社會有何重要,那麼福利國家其實也只是「社會保險」的道理

    當然,還是那句,過猶不及。政府運用資源的低效率,也不能視而不見,只是這樣不代表反過來的極端,就是好事。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大人的日本史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台北﹕平安文化,2015

    為圖書館買的普及書籍,然後自己也拿來看看。內容由德川幕府到平成年代,抽取當中的標誌事件作介紹。除了政治經濟以外,一些平民思潮、男女關係的變化之類也包括在內。

    作者是以不受限於中國或日本中心史觀,期望寫一本以台灣視角出發的日本史(嚴格來說只是日本近現代史)為目標。這個目標是否成功,方某不懂得評論。不過內容寫得頗有趣,讀起來也很流暢就是。在「普及」方面應該算是成功。而且在史事的詮釋方面,也帶來與傳統中文著作不同的觀點(雖然我猜這些在學術界中已不新鮮),不只適合「大人」讀,也適合學生讀。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挑骨頭﹕

    p.212 「美智子雖然不是皇家出身,但也不能算是家境小康。」

    嫁入皇室,當然不是皇家出身,要不然就變成近親相姦啦。
    就像前文寫「貴族中選妃」,這裡亦是「不是貴族出身」之誤。
    (當然,日本貴族其實大多亦是源自皇室,所以皇室與貴族通婚也被認為令皇室後裔越來越弱的原因。但貴族獲賜姓之後就降下臣籍,不能再算皇族了。)

    p.194 「日本國家廣播公司(NHK)」
    p.214 「日本公共電視臺(NHK)」

    譯筆不一之過,其實人家有漢字名「日本放送協會」,只要頭一次介紹時說明是「公共電台」,也不算很難明白吧﹖

    p.217 「根據這份條約,日本要提供南韓大筆的經濟援助,其中有一千多億日圓(三億美金)是無償贈予,還有六千多億日圓(兩億美金)是長期貸款」

    一千多億日圓算三億美元、六千多億卻只算兩億,究竟哪個正確﹖

    如果查維基百科《韓日基本條約》,無論是中文版日文版,都是指以美元計算,三億是無償、二億是貸款。換言之美元部分正確,只是日圓方面有錯。

    但如果我們轉看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其實是條約的相連協定),裡面是有寫日圓的(但計算以美元為準)。三億美元相當於一千零八十億日圓、二億美元相當於七百二十億日圓。換言之前面「一千多億」是沒寫錯,但後面的「六千多億」不知從何而來。

    在條約簽訂的1965年,日圓是以360:1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所以應該不會難於換算才是。所以這個錯誤的原因實在難明。

  • 科場.八股.世變—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群體研究

    (這是為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

    科場.八股.世變—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群體研究》卜永堅、李林主編,香港﹕中華,2015

    卜博士新作,敝人獲贈書乙本。內容豐富未能讀完,但讀了大要先介紹一下。

    我們讀中史時一定聽過「八股文窒息創意」的說法,令士子只顧「代聖人立言」不理世事云云。但我們卻沒機會看現實中八股文是怎樣的。就算去博物館相關展覽,見到亦多是本地「卜卜齋」學生練習,很難覺得是好作品。可是,學對聯時老師說對聯以明清最盛,因為八股文要求對仗工多藝熟(同理,唐朝詩藝最盛,當時亦是考詩賦)。能對出妙聯者,腦袋應該很靈活才是,創意何以會窒息呢﹖

    編者連同他們的學生,一起研究了清末一場著名科舉的進士試卷(這場考試包括了很多後來的重臣、甚至有民國大總統)。身為科舉遊戲「勝利者」,功力自然高得多。書中提供了試卷賞析,讓人見識八股文能有多精彩。書中亦附有這批進士的簡歷,讓讀者了解他們的背景。

    科舉制度有很多書籍提及,而本書亦提及一些平時不易留意的細節。例如入京會試的舉人是要先考複試的,甚至有人考得太差直接被黜革舉人身份。會試後殿試前有複試、殿試後也有翰林院選人的考試,總之就是不停考試。而今日風行的公開考試「雞精書」,當時亦早已有之。
    但本書價值,在於讓一般讀者了解一篇「優秀八股文」如何寫成。正如近體詩格律嚴謹,詩人仍「戴著腳鐐跳舞」跳出了輝煌的唐詩盛世。八股文對仗文體要求嚴格,士子仍能寫出美文。這批「勝利者」往後亦證明了他們思維活躍、未必保守固執。可是,八股文可以很美,是否就代表科舉沒有以往批評者所指「令學子窒息」的弊病﹖

    或者我們要從一個比較大的背景去看,窒息的可能不是考試本身,而是整個社會。考試的悶局可能只是社會大環境保守不進取的反映。假如科舉只是一場文學考試,就算只考作詩對聯,未必就會影響社會風氣。別忘記要考詩賦的進士科本來就淘汰了「只求背誦沒創意」的明經科。但如果所有人只能有「當官」這個上流門路,而當官就只能透過科舉(而科舉只有進士科一條路),那麼社會出路的封閉就會令考試也變得很封閉。當社會沒有其他出路,所有人只能經過同一個模子求上進,自然就會窒息。就像先前介紹的《大清帝國的衰亡》,滿清滅亡是源自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考試制度並不導致這點。
    要是在一個經濟發展順暢、上流門路開放的社會,考試只是其中一條上進之路,考試不行的人大可改試別業。正如美國就經常有缺乏學位的人開創大生意,當球員也可能成為球王日進萬金。百業各顯神通,學子不需要受限於同一個模子塑造,自然也就不會因為考試而窒息。在一個民主社會,官員權力處處受節制、並不會只有當上官員才能顯貴(甚至當了官也不會特別顯貴),學子自然也就不必要被迫走一個考試制度以求當官了。

    考試評卷要求客觀準確。無論考詩詞或八股,都是取其對韻對仗可客觀判斷,相比評賞文意人言人殊,自然客觀得多。可是卻往往忽略了文章本身的意義,令考試變成純粹操練、文字遊戲。科舉如此、學能測驗如此、TSA如此,通識科亦可能如此。進士的八股文美妙,然廣大考生為求聞達,卻只知操練不知世務。對比眼下,能不慎乎﹖

    本書出版有點「生不逢時」,因為前幾年新高中中史科還在搞校本評核,敝校選擇了要學生寫傳記。本書裡不同學生以不同方式和角度為諸位進士立傳,其實頗為值得中學生借鑑參考。但因為校本評核太多壓力太大,去年政府宣佈取消包括中史科的若干科目校本評核。換言之來屆新生不再需要交傳記功課,本書的「實用吸引力」又減弱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不完全的)筆記,或挑骨頭﹕

    p.25 「由統計方式已可知,競爭度與錄取率正好成反比」

    其實這是不需要看統計的,因為競爭度(X中取一)與錄取率(1/X獲取)的算式剛好相反,本質上就是成反比的。

    p.37 表六 。年齡組33-37﹕33(22)、34(23)、35(13)、36(9)、37(6)
    表末眾數(Mode)33

    既然33歲有22人、34歲有23人(p.39圖五證實這數字沒錯),那麼眾數就應該是34歲。

    p.44-45 表八注2. 「會試複試、殿試、朝考三場因區分甲等,因此表現略微複雜。如劉培殿試欄下3-33(166/319),指他殿試列第三甲第33名,在該榜319名進士中實際排及第116位,餘類推。」應為166。

    p.71 「文章末尾愛仁再用一段短短的落下總結全文,以設問的形式提出『何書紳一事,未之前聞乎﹖』並通過列舉在問行之前孔子已對子張所提出的不同訓誡,向讀者解答﹕正是因為在問行之前子張未曾問過這一方面的事,說明問行之舉正是子張長進的結果,以此完結對此段《論語》的闡釋。」

    我想愛仁指出子張長進的論據,並非「之前未問行」,而是「書紳」(寫在衣帶上)這個動作吧。愛仁的「落下」(結尾)是「不然,問政、問仁、問明、問達,夫子歷有訓辭,何書紳一事,未之前聞乎﹖吾故曰﹕子張問行,子張之進境也。」
    在下理解愛仁的意思是指,「子張問行…書諸紳」,即是終於明白自己「好高騖遠、難以為仁」,無法「參前倚衡」時時把夫子的教誨放在心中,所以才乾脆「書紳」當成便條般隨身。因為知道自己的缺點、找方法克服,所以「子張問行」的故事就反映了子張的進步。

    ---

    補註

    卜博士借版主平臺,寫一道歉聲明如下:
    頁132,謂「恐龍秘笈」的編者是日後成爲嶺南大學校長的陳坤耀老師。錯!這本「恐龍秘笈」的真正編者是杜耀君老師(Y.K. Tao);而陳坤耀老師的確編纂另一本極爲暢銷的會考參考書,但不是有關生物科的,而是有關經濟及公共事務科的。謹此向杜耀君老師、陳坤耀老師道歉。

  • 閱讀.推動力—范老師二十年經驗分享

    (這是為圖書館主任協會寫的書介)

    msfan范建梅老師《閱讀.推動力—范老師二十年經驗分享》,香港﹕有為,2015

    其實我懷疑是否還需要寫這一篇。(笑)因為在學校圖書館主任當中,范老師應該很出名才是。她這本書出了大半年,應該已不是新聞了。不過為防萬一,還是介紹一下比較好。而且如果能讓眾多校長見到本文,亦屬萬幸。

    以往經常說,如果自己是教局主事人,校長培訓課程一定要把眾多新校長關起來,讓他們讀完一本書才走。那本書是《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Stephen D. Krashen,台北﹕心理,2009),強調自由閱讀對語文學習的益處,戮破了很多傳統對閱讀和語文課的看法。
    不過假如認為美國研究離「港情」太遠,那麼范老師這本書也可算是本地替代本。

    范老師在圖書館界知名,不單因為她是資深中文和圖書館老師,而在於她近年與人合作開書店,並向學校提供推廣閱讀活動。當然,閱讀書單人人會開,圖書館每年都會參考各大機構的書單買書,其中最常用的大概是教協好書龍虎榜和公共圖書館的香港書獎吧﹖不過依本人看,這些機構開的書單還是比較「大路」,大部分書目不是將會成為「經典」的作品,就是小說和小品文。這些書是好、也值得學生讀,但未必都符合學生興趣。結果借這批書的學生,還是本來就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而且還不是本本借得出去。那些平日少閱讀的學生,還是很難動員起來。

    敝校同事有幾年邀請過范老師來校推廣,所以本人也有配合書單購書。細看范老師的書單,就會發現除了上述那些書之外,還有很多科普、機械、玩具、小玩意的書。其中有些書我也讀過(並早已購入),知道男生一定會喜歡,而事實上也很受歡迎,銷情不錯。
    范老師的閱讀講座據聞都很精彩,可惜我無緣參與,無法親眼目睹她帶動學生注意的功力。不過單看書目,也可以看出她特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中找到喜歡的書。傳統書單通常都比較「女性化」,配合男生口味的書不多。而范老師的書單我相信再不愛閱讀的男生都至少對一兩本書有興趣。(老實說,我第一次見到一份「閱讀推薦書目」裡竟然有《圖解特種警察》就十分驚喜,並立即領會到她選書的準則。)

    當然,不是人人都有范老師的功力、和閒情(笑),去選取「總有一本適合你」的全方位書單。不過如果校內背景不同、志趣不同的老師,每人介紹一本,幾十本當中應該總會有一兩本正中某個學生的興趣,而且學生對相熟老師的推介往往更為信任、更願意挑戰自己。這就是學校應該推動老師作好書推介的道理,手續儘可從簡,推介本身最重要。(最令人擔心的反而是,同事本身是否有閱讀習慣,和是否重視閱讀。這恐怕就是不少同工覺得搞老師推介有如拉牛上樹的原因之一。)

    回到本書,除了提供不同推廣活動的例子,甚至是簡便閱讀報告隨便取用之外,有關感想都是以小品文形式鋪陳,相信校長老師再忙,每日讀一兩篇總做得到。假如同時讀過本書和《閱讀的力量》,就會發現范老師的經驗感想,跟美國人的研究結論,若合符節。那麼校長老師們,還有甚麼拒絕自由閱讀的理由呢﹖

    拉丁諺語曰﹕In libris libertas (書中有自由),就由選書的自由開始吧。

    (當年介紹《閱讀的力量》的文﹕http://fongyun.xanga.com/2009/07/17/the-power-of-reading-insights-from-the-research/,如果會方不嫌舊書的話,希望日後有機會給會訊再寫一篇。)

    (對《圖解特種警察》有興趣的也可以參考這篇﹕http://fongyun.xanga.com/2011/01/27/494/)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

    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Forensics and fiction),D.P. Lyle著、毛佩琦譯、孫家棟審訂,台北﹕麥田,2014

    2013年已經介紹了「下集」《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More forensics and fiction: Crime writers morbidly curious questions expertly answered)。

    咦﹖下集﹖為何下集出版早過上集﹖好難理解喔。
    (來源)

    其實介紹上一本(亦即下集 :P )的時候在下已提到,當時已有這本書的英文版,只是未有中文版。看來出版社是當時才留意到新出版的「下集」,於是買來翻譯,然後見反應好才把「上集」的翻譯權都買回來。

    上次已說過,當時覺得這本書內容有點「變態」(變態是指整本書都是不同作家詢問人在各種劇情下會怎樣死、傷了又怎樣),學生會歡迎但我未有買回圖書館。到去年書展見到「上集」,有學生直接要求圖書館買。那就兩本一起買吧。
    倒也不怎麼怕人投訴,因為內容其實是變態得來又「正經」。尤其這一本不只講醫學,還有較多討論歷史的內容,因為有些作家寫歷史小說也想確保裡面出現的醫術合乎當時情況,絕不像香港電視劇是是旦旦。學生順道多學一點醫學和西史常識,也不錯呀。何況就如上次所言,越讀得多介紹法證的書,越會發現想毀滅或掩飾證據,一點不易,而且越動手越有可能留下另一些證據。讀完之後會發覺倒不如一開始就不犯法比較好。

    由於這本書的主旨其實與上一本一樣,所以本篇也就不用說太多了。這本連「時空轉移時遭人槍擊」也討論一番,相信連科幻迷也會有興趣吧。
    缺點跟上一本一樣,就是因為作家點問題、作者回答,所以並不怎麼有系統(但本書的章節編排反而沒上一本那麼亂)。如果看倌想較有系統地了解法醫學的話,我還是會用以前推介過的《法醫學入門》。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19 「定向力障礙(disoriented)(註二)」
    「註二﹕患者有可能無法辨識出自己身在何處,發生了什麼事情,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自己還有身邊的人是誰。這種狀況稱為對人、時、地和處境的定向力障礙。」

    醫學上的確是把disorientation譯作「定向力障礙」,不過這個詞對於非醫科生來說恐怕不會比原本的英文更易明白。簡單點說即是神智不清或意識不清,只是神智不清並非精確定義的詞語,而意識(consciousness)於心理學中另有定義,失去意識(unconsciousness)就包括昏迷或夢遊那類更危險的狀況。

    p.23 註﹕「寒風效應是指,在相同的溫度下,風速帶給我們不同的寒冷感覺。」

    嚴格來說那不只是「感覺」而是「體感」的溫度。因為身體流失熱量的速度固然會受低溫影響,但無風時身體附近就會有一層較暖的空氣包圍,於是散熱變慢﹔而大風時散熱就會更快。所以大風時更容易凍傷。換言之同一氣溫之下,大風的話身體會流失更多熱量。
    其實影響體感溫度的不只是風速,濕度也有影響,不過濕度對低溫影響相對沒風速那麼重要。濕度主要是用來計算酷熱指數。香港天文台為應付2008年奧運馬術而開發的暑熱壓力測量器,就包括了乾球溫度(氣溫)、濕球溫度(與乾球比較可知濕度)、及黑球溫度(日曬)三種因素。

    又,較常見的學名是「風寒效應」,雖然坊間新聞也有寫成寒風效應的。

    p.52 「這是基本的基因學」應為「遺傳學」。(這裡是指 Genetics,研究某基因的遺傳模式。研究整個基因組的叫基因組學 Genomics。)

    p.55 「磁振造影」應為「磁共振造影」
    (方按﹕其實現在醫學上所謂「磁共振」都是「核磁共振」,雖然有電磁波但其實與核輻射無關,那個「核」字只是指原子核會在磁場下共振而已。但為免「聞核色變」的恐核人士拒絕檢查,所以後來就叫「磁共振」算了。)

    p.64 「早期懷孕檢測(Early Pregnancy Test, ETP)……這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稱之為沉澱試驗(precipitin test)」應為「EPT」及「precipitation」。

    p.85 「骨頭由骨骺(epiphysis,生長板)形成,而 位於四肢長骨(手腳)的骨端……因此有『開放』 者代表年紀較輕,而關閉者代表已年過二十。」

    兩個「骨」字後面的空格其實都是漏了「骺」字。

    p.89 「空氣團泡受擠壓時並不會向前推進﹔它會被壓縮較小體積」應為「壓縮成」。
    「『Cancer』一詞約於西元四百年由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所創。」應為「西元前四百年」,西元後四百年很明顯已不是古希臘。

    p.119 「過去雖然有真空狀態對於黑猩猩影響的相關研究,但並沒有人類接觸零壓力環境後果的真實資料,僅有幾名太空人或飛行員意外進入此一狀態的事件。」

    似乎作者不知道日軍七三一部隊的故事,如果有看過《黑太陽731》的話應該不會忘記裡面就有把人拋開減壓倉裡直至人體發脹、腸臟都跑出來的片段(英文維基也有類似記載,不過寫的是高壓倉)。所以日軍有這些研究的紀錄,只是人物和檔案戰後分別落入美國和蘇聯手上,應該都被視為高度機密。當然可以爭拗的是七三一部隊未必真的做到「零」壓力。
    (又,《黑太陽731》上映時在下還未夠十八歲,是在鄰居家裡看的,內容十分恐怖。看完之後差不多半年都斷續發惡夢,所以這片被列為三級也是沒錯的。)

    p.147 「胃酸、消化及腸子蠕動都會分解進入消化道的食物」
    p.152 「正在服用單胺氧化抑制劑……單胺氧化抑制劑改變腦部化學作用的方式為阻斷單胺氧化……只是服用單胺氧化抑制劑者不能同時攝取某些藥物」
    p.153 「與單胺氧化抑制劑合併服用可引起高血壓反應的藥物則有」
    p.216 「PCR是聚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這裡的「攜」或「醣」都是「酶」的錯植,不知何解。

    p.164 「以及 素(ephedrine)」應為「麻黃素」,同樣不知何解漏了字,何況這不是生癖字。

    p.210 「而後,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ttee)鑑識DNA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ttee, NRC)分別於一九九二年與一九九六年出版《鑑識科學中的DNA技術》(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與《鑑識DNA證據之評估》(The Evaluation of Forensic DNA Evidenc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沒有Committee字樣) 並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而是「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它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研究院聯合管理的研究組織。
    1992年《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是由 Committee on 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 編寫,到1996年《The Evaluation of Forensic DNA Evidence》編者變成 Committee on DNA Forensic Science (即「鑑識DNA委員會」或「DNA鑑識科學委員會」)。
    換言之第一句應該改成「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鑑識DNA委員會(Committee on DNA Forensic Science)」。

    p.212 「有幾種方法可以用來定位被掩埋的屍體,但既然你筆下的凶手將被害人綁在鋼筋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金屬探測器。」

    這一招未必有用,除非整個場地只有屍體旁邊有鋼筋。可是在一個球場埋屍,也有可能是殺人時現場還是工地,剛好紮了鋼筋但未灌混凝土,所以才順道把屍體綁在鋼筋上再灌注掩埋。這樣的話就可能整片場地都有鋼筋,用金屬探測器只會不停響但甚麼都找不到。

    p.215 「現場的血跡很難布置……在現場四處傾倒或潑灑血液,看起來就完全是那個樣子。」

    應為「完全不是」。

    p.224-225 「百分之八十的人屬於分泌型(secretor)。這代表多數人分泌同樣的蛋白質至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如精液、唾液與眼淚。因此A型男性會分泌A型抗體(蛋白質)到精液中。而非分泌型血液中具該血型抗體,其他體液則無。」

    「精液子」的「子」字是贅字。
    「分泌A型抗體」這表面看來就不合理,因為如果A型血的人會分泌A型抗體,那就可能在體內已攻擊自己的A型紅血球。正如後句的說法,應為分泌抗體。(我倒奇怪原來英文維基也沒有為secretor立一條目,而選擇了較隱晦的介紹方式。)

    p.225 「此外,美國在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四日發生了眾所周知的『情人節大屠殺』事件後,芝加哥西北大學便於同年成立了第一間犯罪實驗室。」
    p.250 「這類稱之為槍枝檢驗的比對方法自一九二零年代起就開始進行。事實上,槍枝檢驗得以進到鑑識最前線,源於著名的情人節大屠殺。在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四日,艾爾.卡彭(Al Capone)派三名身著芝加哥警裝的槍手前往敵對幫派『瘋子』莫蘭(George "Bugs" Moran)的私貨倉庫。他們以湯普森衝鋒槍殺害了七名莫蘭的手下。」

    這件事恐怕是美國人才「眾所周知」吧﹖後面的解釋其實應該放到在前的頁面。

    p.267 「屍體以每小時一.五度(攝氏十七度)的速度失溫」
    p.317 「屍體每小時降溫華氏一.五度左右(約攝氏十七度)」

    首先,既然選擇用「.」就不需要再寫「點」,可能是刪漏了。
    其二,我很懷疑為何出版社沒人發現「攝氏十七度」這問題,華氏的一度比攝氏一度還要小(華氏每升降一度等於攝氏升降5/9度),怎可能有十七度那麼誇張。如果一小時降溫攝氏十七度,就算死於三十四度,兩小時之後豈不是跌至冰點﹖
    因為把華氏1.5度轉為攝氏約為0.83度,所以我也不太明白「攝氏十七度」是怎樣來的,這甚至不是跳位的錯。嘗試找原文,原作者並沒有提過攝氏溫度。

    p.276 「法醫就會請法醫牙科醫師自失蹤者的私人牙醫診所處取得X光片」

    「法醫牙科醫師」這個名有點累贅,似乎像香港稱「齒科法醫」較簡潔。(如果怕人誤以為他是一般法醫的話,像「牙科醫生」般稱「牙科法醫」就行。)

    p.277 「骨頭是複雜的器官,由磷與鈣結合的基質(stroma)組成。」

    嚴格來說骨頭不只磷和鈣,還有骨膠原蛋白。

    p.279 「如果在骨頭中發現這些同位素的增加,表示被害人死於一九五零年以後。在此之前的死者曾暴露在環境中增加的同位素裡,因此骨頭不會有同位素增加的情形。」

    應為「未曾暴露」。

    p.318 「胸口遭到重擊時,容易併發橫隔膜痙攣。胃部後方深處匯集了一些神經,稱為腹腔神經叢(solar plexus)。重擊此處可能導致肌肉內的電脈衝陷入混亂狀態,隨之引發橫隔膜痙攣(抽搐)。發生這種情形時,橫隔膜會呈現僵硬,導致被害人無法呼吸。數秒或一分鐘後,橫隔膜會鬆弛下來,被害人得以恢復呼吸。這過程極其令人驚恐,更是痛苦,但不會致死。」

    這特別抄出來是因為在下試過。兒時蠢得跟朋友在家樓下的球場鬥快踩單車,單車到另一邊撞牆倒地,然後我胸口就撞上了手柄。手腳損傷不在話下,坐在地上突然無法呼吸,真的會嚇個半死。

  • 有沒有大清帝國衰亡的八卦﹖

    這次其實也是一篇介紹兩本。一舊一新,一本讀完一段時間,另一本剛剛讀了,一本是史學著作,另一本是網論結集。但出奇地兩本書內容又有點古今呼應。

    大清帝國的衰亡》(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Frederic Wakeman, Jr. (魏斐德)著、廖彥博譯,台北﹕時報,2011

    老實承認,這本書是幾年前碰到大眾書局特價(相當七折)才買的。原著是1975年的舊著,只是對題目有點興趣,所以就先買下來再算。

    作者是火紅年代的柏克萊學生,而且成書之時文革尚未結束,所以在書中可以見到不少馬克思主義史學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解釋。不過重點倒不在這裡,而是作者對中國歷史的解釋,脫離了道德褒貶或者歸咎外國侵略的舊論述。作者從中國社會結構出發,認為中國社會仕紳階層的發展,在清朝中後期已經去到朝廷和上層仕紳勉強控制全國大局,地方低層仕紳又很難不當土豪劣紳盤剝鄉民而作出貢獻的局面。西方侵略只是點燃了引火線,就算沒有西方人,中國自身也會因此陷入混亂。結果就是中央政府無法再控制地方而崩潰,地方仕紳面對被共產黨鼓動的農民,就只能找軍閥幫忙。而結果就是,共產黨搞土改以血腥方式清洗掉所有鄉紳和稍為有產的富農,代之以共產黨幹部。後來的情況有沒有比較好﹖當然沒有。

    這個解釋很重要。因為在下一向認為立憲運動和地方自治,有可能令中國歷史走向較好方向。但如果從作者的這種角度看,建基於仕紳利益的地方自治,恐怕未必能夠讓鄉村仕紳太多沒出路、而農民又苦於盤剝的困境得以解決,最後可能仍是陷入混亂。假如立憲政體較有生命力的話,說不定能夠及時改弦易轍,找到出路而不用陷入內戰。這樣的可能仍比革命、軍閥混戰或大一統窒息為好,但很難說這樣就比較容易成功。

    有沒有XXX的八卦》,鄭立,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5

    為圖書館買的。畢竟鄭立大大的文在網上也有得看,不過他的文很易讀,我想適合讓學生觀摩一下思考時事的其他角度。何況假如學生要右傾的話,我寧願他們讀鄭立的文、學一點知識,好過讀某些一味煽動仇恨、近乎種族主義的文章。

    學生可能對於佔領運動(鄭立強調是「雨傘革命」,在下卻不認為參與者有甚麼「革命」企圖,有就當晚已經衝進政府總部和特首辦了)的論述會比較有興趣吧﹖不過我想鄭立對地產的論述更值得他們細讀,而這部分亦出奇地跟前面《大清帝國的衰亡》有所呼應。清朝中後期其實也就像鄭立所描述的狀況,土地兼併加上人口增加,不要說農民無法耕者有其田整天為能否交得起租而煩惱,基層仕紳亦難以上流、志不獲伸。而朝廷高層仕紳坐擁鉅資,覺得基層仕紳欠缺道德只懂魚肉鄉民(有點像現在高官在譴責藥房和導遊騙人),卻忘記了自己壟斷了多少田地,保障自己和子孫的生活,卻令發展窒息了。

    純粹自由經濟之下,就是必然會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兼併現象,而既得利益者又會利用制度把這些壟斷固定下來(無論是否以自由經濟為幌子,事實上都是離自由越來越遠,又或者這種「自由」只是有資產者的自由而非每個人的自由)。結果就是有產者永遠利用資產錢賺錢,其餘想創新、走另類道路的人都難以維生,整個經濟的多樣性被犧牲。當權貴認為自己坐穩江山的時候,民眾的怒火只等待觸發點去爆發。
    比較聰明的經濟體,就會採取一些措施,稍為損害這種「資產的自由」而讓大家未來有更多自由。例如德國的租務管制(香港回歸前也一樣有,有人強調租務管制會妨礙自由市場,那麼難道香港戰後幾十年地產市場都不自由﹖地產不是照樣增值麼﹖百姓不是照樣租屋住﹖租務管制對租客有害這種鬼話不知說來騙誰)﹔又例如新加坡為了避免種族隔離而限制組屋的種族比例下限。這些措施表面上違反了「市場原教旨」的教條,卻是維持市場自由和社會穩定必須的措施。

    〈為什麼中國沒有西方的自然科學﹖〉也是在下很有興趣的文章,畢竟這是方某一向關注的題材。鄭立的說法有點像唐德剛的歷史三峽論,中國未有發展出近代科學,不一定是中國文化本身有問題(反正講迷信不理性,西方人也一樣),而只是不幸「時辰未到」而已。而又像李逆熵的說法,西方只是碰巧進入了近代科學的良性循環,於是就拋離了其他文明,其他人再沒有自行發展科學的機會,只能在後頭追了。

    講「貴族義務」的那部分我也認為學生應當要讀,畢竟我們這個文化的權貴不負責任,出了事只管推下人去送死。香港那些權貴就是懂得權在我手,到手法不良被人質疑要負責的時候就突然變回平民,說別人太苛求(「官不聊生」之類)。學生應該要認識一下,西方意義下權貴的義務是比一般人重,這是他們享受地位的代價。只想權在我手,不願意負責任的人,是沒資格得到權力的。

    最後是法家,很多人受了中共宣傳的影響(即使反共人士亦然),以為法家就是法治、儒家就是人治。但其實法家講究權術,法律只不過是工具,就正如現政權的做法,絕不是西方法治精神那回事。當然以中共的實踐,他們就連表面的rule by law都做不到(以「被失蹤」「被旅遊」拘留異見人士長期不讓見律師,本身就違反中共自己的刑事訴訟法),也就不用說尊重以法限權rule of law了。
    法家那種事事要管又管不完,最後要借儒家作幌子搞「外儒內法」來緩和的做法,恰好就是令人只崇拜權勢、不尊重法律的元兇。
    (有趣的是,李光耀是法家沒錯,但他其實在統治後期才講儒家。而且只是拿來當成長幼有序、少給福利、反駁西式自由民主的理由/藉口,並沒有用來緩和其政府事事管而且管得嚴的情況。或許治小國就是比治大國容易一點,嚴峻也不至於搞出陳勝吳廣來。不過李光耀式強權顯然後人無法沿襲,日後是放下法家還是走中國大陸外儒內法的老路,將決定新加坡法治的未來,值得留意。)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大清帝國的衰亡》筆記,或挑骨頭﹕

    p.38 「如果又順利通過省級會試、取得舉人資格……歸納為以下三級﹕進士(國家殿試)、舉人(省級會試)、生員(州縣鄉試)」

    這裡是層級錯配了,科舉層級經常令人誤會的原因,是它實際上的級別和一般人眼中的級別有差異。(而且東亞其他國家複製科舉制度時亦多有出入)
    1. 一般人通過了州縣官主持的縣試、和知府主持的府試,稱童生。但童生並不享有任何特權,只不過得到了參與上一級院試的資格。(所以有些書指出朝廷對縣試府試並不看重,覺得雜途捐官當縣官主考也沒問題,反正他們都會找師爺批卷。)
    2. 童生參加省學政主辦的院試,通過了就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到了這一級才開始享有士大夫免徭役和平時見官免跪(上庭還是要跪,但一般案件可以找下人代告)等特權。但生員身份並非終身的,這只是一個名義上進入官學的學生資格(州縣有學官主管,但事實上考生不會去上課),要定期參與重考,考得好可以得到參與上一級鄉試的資格,考得差就可能要革去功名。
    3. 生員參加三年一度的鄉試(由朝廷派人主持,另有慶典加試則稱恩科),通過了就成為舉人(首名叫解元)。舉人才是第一個終身擁有的資格,而且有擔任縣官的資格(陞官圖有提及大挑謄錄或召試等途)。不過由於官多缺少要派隊,舉人優先權低於進士,所以很多舉人寧願去京城去上一級的會試。
    4. 舉人有權赴京參與三年一次的會試(同樣有恩科),通過了稱貢士,首名叫會元。
    5. 貢士一般都會留京參與稍後舉行的殿試,通過了就是進士,首名就是狀元(鄉試會試殿試都是首名就是連中三元,比中六合彩頭獎更難)。進士是科舉的頂尖,選派縣官也會比其他人優先。如果獲選入翰林院的話(狀元榜眼探花例授翰林官職,其餘進士則要再考試挑選庶吉士),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貢士一般都會參與殿試,而有事未能應考的亦可於來屆補考,只有少數人一直沒補考而只有貢士銜頭。而且殿試一般只分名次,參與者都會獲得進士名銜。所以陞官圖中甚至沒「貢士」這名銜,所以通過會試的人都當成「進士」,這就是當時人的觀感。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雖是四級,但在一般人眼中其實只有三級(會試和殿試被當成一個試)。
    所以會試其實已是國家級考試,文章應該寫通過省級「鄉試」獲得舉人資格。後面的舉人也應該是「(省級鄉試)」,而生員就是「(府級院試)」(因為學政會巡迴各府主持院試)。如果不是原著寫錯,就是譯者譯錯,但譯者也是讀歷史的很難想像這也會譯錯。

    又,如果看科舉的年期分佈,鄉試會試(正科)都是三年一度,而且會試是緊隨鄉試之後那年舉行。至於院試則三年兩度,其中一年是會試當年,另一年則為沒鄉試會試的餘下那年。這是很實際的安排,因為鄉試是規模最大的考試,大量生員聚集省城,所以一般不舉行其他考試。至於會試只限於京師,自然不影響各府院試舉行。

    (最近獲卜博士贈新著《科場.八股.世變》乙本,裡面較詳情討論了科舉細節,例如上述每級考試都分幾場,而且前往考上一級考試前還要複考,考得不好要黜革。制度十分繁瑣。日後再介紹。)

    p.43 「灌輸族儒家道德價值」應為「族人」

    p.48 「知縣之下,一般設有主簿或典吏佐理各項事務,另外還儸用胥吏書辦、捕快衙役」

    應為「典史」,因為「典吏」是指衙門書吏,即後面「胥吏」的一類。典史在明清州縣衙門很重要,因為他們主管治安。

    p.82 「原來是城牆守護神的城隍爺」

    城隍並不是城牆守護神(城隍二字原意就是城牆和護城河),而是城池的守護神。

    p.83 「頭戴黑巾的盜匪在幾個子外的地方」應為「庄」。(莊子會令人誤會是道家的莊子,雖然現在網上搜尋打庄子也一樣是找到那位莊子。)

    p.95 「滿族的首領(貝勒)和平民(額真)」

    貝勒的確是長官之意(但實質上獲封的是王子),但真也不見得就是平民。

    p.96 地圖中「新京」只是(偽)滿州國才使用的地名,在清朝還是用「長春」為妥。

    p.194 「將官軍盡擊退」應為「皆」

    p.206 「地方行政事務,都掌握在衙役、縣丞之手」

    由於縣丞在清朝已經幾乎沒有多少實權,只能管某些範圍很有限的項目(如徵集糧草之類),所以可肯定這裡「縣丞」是誤植。但本來是甚麼﹖在網上查不到原文,或者看倌找到原書可以看看(應是原書p.167-168附近,但google book不提供內文)。我相信原文應為「胥吏」。

    《有沒有XXX的八卦》﹕

    p.111 「國」應為「國籍」

    p.116 「連威廉王子現在也在服役,而且還是在阿富汗前線打仗。」

    應為「哈利王子」之誤,畢竟威廉王子是嫡長孫、第二號王位繼承人,讓他上戰場太危險,所以軍方只給他非戰鬥勤務,例如做搜救工作。親弟哈利王子(第五號繼承人)倒真的去了阿富汗,而且多嘴走漏風聲後,軍方嚇得立即要把他撤回國。畢竟王子身份會引來一大堆恐怖份子圍攻,就算救了他,護衛也要死一大堆,軍人性命也寶貴的今天實在划不來。

  •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

    陳冠中《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香港﹕牛津,2015

    為圖書館而買,已讀完一段時間的書,只因為搬屋沒時間寫感想。

    國民黨贏了內戰、中華民國繼續統治中國大陸,這個跟現實完全相反的情況假如實現,會如何﹖無論這樣的假設是否有實質可能,對於非常厭惡中共的人來說,自然是「很想要吧」的想像空間。
    一般形容這本小說為「政治寓言小說」或「架空歷史小說」。不過方某心中倒另外有兩個形容詞,我們應該說它是本FF小說(Final Fantasy,用在這裡大概可稱為「終極幻想」﹖)、還是YY小說(大陸網語,指意淫)﹖就視乎看倌站在哪一邊看了。

    作者嘗試做邏輯推演,估計假如這個情況真的發生,究竟中國會變成怎樣。他利用幾個歷史現實中的人物為「角色」側寫這「另一個可能的中國」。在他眼中,國民黨治大陸應該會比共產黨好一點(這點正常人都看得出,至少沒了文革和政策造成的大饑荒、又有來自美國的輕工業訂單)。可能是為了簡化推論,所以作者假設了很多國際事態都照舊發生(否則遠離現實太遠可能也會令讀者覺得太離譜),例如韓戰和越戰照樣發生(可是沒有中共提供炮灰,蘇聯還會否同意北韓南侵﹖這點在下有點懷疑),只是國民黨治下的中國取代了日本,成為美國頂住蘇聯的盟友,於是東亞局勢在這方面有點轉變,例如日本不再是美國東亞頭號盟友所以戰後復甦慢了點、北越似乎也無法徹底消滅南越之類。對香港讀者更有興趣的,可能是他對香港的描述。因為中國於國民黨治下可直接跟美國往來,所以香港無國難財可發、角色比現實歷史較黯淡,經濟也沒那麼好,早就變成依靠大陸遊客生存。當然,在這樣的歷史裡,香港政府也未必會坐以待斃﹖但官員死抱轉口貿易拒絕工業化這一點,在現實歷史中如是,在那段平行歷史中恐怕也差不了多遠。

    另一方面,維基百科轉述蘋果日報報導,有人質疑假如國民黨贏了內戰、天下大治,蔣介石怎可能還依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連任至死﹖
    可是,中國政治向來是看實力多於看法律條文。如果蔣介石真的贏了內戰,聲望與權力大增,連直接修改憲法廢除連任限制也有可能呢。更何況小說早已留了伏線,中共中央就躲在海參崴、餘黨散落北韓、新疆、金三角各地(現實中國軍也有餘部留在金三角),不時在邊境生事。雖然沿海地區太平盛世經濟勃發,但邊境不穩已令蔣介石有足夠藉口,讓他控制的國民大會把「剿匪用」的臨時條款一直延續至死。(大陸沒有丟失,當然就不可能有萬年國會,但是「共黨威脅」會令黨禁繼續存在,於是國民大會自然只能由國民黨人主導了。)
    別忘記了,現實中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中共早已停止支持馬共顛覆活動之後,更太平的新加坡還聲稱一批人是「共產主義者」而動用內部安全法令不經審訊拘留之。那麼蔣介石以共黨威脅為由繼續連任,又何足怪﹖
    當然,蔣介石獨裁的特色就是沒有毛澤東那麼全面掌控,總有些人(如胡適)會提異議。可是,現實中胡適也會給面子,並沒有真的跟蔣介石鬧翻(反正鬧得大的那些就被網捕了),所以小說中的自由派知識份子也可能跟蔣介石有種「鬥而不破」的關係。而且蔣介石亦一直要給美國人面子,所以對自由派的打壓也不會像毛澤東那麼徹底。

    其實更有趣的比較,可能是蔣經國對習近平。兩個都是元老之子,都對美國不爽,他們的治國方式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似﹖假如說蔣介石受制於美國人,對自由派的打壓不如毛澤東般無限制,那麼展示自己不是美國傀儡、甚至刻意試爆核彈的蔣經國(小說裡啦。雖然現實中台灣一樣有核彈計劃,只是被美國發覺制止了),會不會也為了展示自己不聽美國話,於是反而加強對自由派的打壓﹖
    小說裡的蔣經國,是一個有清廉民主共和理想,實務上卻要依賴特務政治鞏固權力的人。他依賴的這些人跟不上時代潮流,老是在製造冤案破壞他的愛民形象。現實中的蔣經國的確亦由抓特務政治開始掌權,以清廉和實幹見稱,任內開始政府本土化和解除解嚴、結束憲禁報禁,但他手下的特務又不停在迫害黨外人士,甚至搞出江南案這類政治謀殺。
    習近平則為元老習仲勳之子。習仲勳以支持改革、反對六四鎮壓聞名,兒子卻似乎很懷念老爸被整的文革歲月,登位後政策越趨保守(例如加強打壓維權律師、為香港政改定下極狹窄限制的人大八三一決定)、在外交軍事上亦「敢於亮劍」四方挑釁,離鄧小平韜光養晦越來越遠。
    在展現出「不怕美國」這方面,蔣和習似乎有點像,但在開放政治方面,無論出於真情或假情,蔣經國當然好得多。但如果蔣經國不是在需要美國保障安全的台灣,而是安坐中國大陸,掌握蘇式特務的他,又會否同樣「經寬政緊」甚至越收越緊﹖

    另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別字,麥阿斗一篇中提及「鵝比」,作者指為「鵝脾」之誤。但這「鵝脾」也是現實中食肆經常寫的別字,因為「脾」乃五臟之一,大腿實應為「髀」。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