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致者,洋文「晒錢紙」(Science)也

  •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岡部恆治、川村康文、長谷川愛美、本丸諒、松本悠共著,梅應琪譯,台北﹕台灣東販,2013

    這本書究竟是數學科主任還是在下選購的﹖已記不清了,不過對這本書頗有興趣就是。近日見學生做閱讀報告後歸還,於是就順勢借來一讀。

    對於不是專修數學的人,一大堆數學符號堆在一起是很恐怖的,因為你完全不知它在說甚麼,就有如咒語一樣。而知道的人就像巫師,用一大堆這些符號組成方程式,然後問題迎刃而解。那看起來不是很神奇麼﹖
    於是就連《神探伽里略》拍成電視劇時,主角也會無端端在現場寫一大堆方程式來表示「我已經知道破案關鍵了」(相對而言金田一一只需把爺爺擺上檯就成)。據聞原著裡沒有這樣的情節(或者叫「」更貼切),而事實上他雖然以物理學查案,但很多案其實不需要計算。只是電視劇需要以影像表達「佢諗緊野」,於是就以刻板印象搞出這個梗來了。

    岸谷﹕教授您在醫院牆上寫的那個超長的公式是什麼﹖

    湯川﹕不只哭泣聲,方程式也絕無意義。

    湯川﹕我只是把高中學過的公式寫上去罷了。(方按﹕其實每一集都是這樣 :P )

    (註﹕原本這裡也有,但xanga遷移時圖片死了)

    本書分開六大類,介紹了80個數學符號。包括代數幾何分析機率集合、物理各類。

    編排方面,算是由淺入深的。一開始介紹的符號和概念都是很易明的(整數、實數、自然數、加減乘除也不明白﹖),之後就會逐漸介紹更高年級才學到的概念,然後就是不專修數學也未必見到的。

    集合論和物理類,當然不是非數學人平素會見到的東西,所以也很難理解。就算在下物理讀到AL,書中介紹的那些符號也沒用過。而且不是只有最後部分的才難懂,有些例如函數的映射複合反函數之類,雖然出現在較前的「分析」部分,但也是未用過、而且不太明白的地方。
    再者,由於是日文著作,所以使用的名稱或符號也與中文未必相同,例如最大公因數我們一直學的是H.C.F.,他們用的是G.C.M.。

    話雖如此,這本書給初中生(甚至敝校是中一生)閱讀仍是合適的。不懂的大可跳過去,書中的漫畫也可協助解釋。書中前半本涉及的概念,都是他們未來幾年會遇上的,事先打個招呼也不錯。
    機率論雖然只有新高中數學延伸部分的學生才會學到,但我反而認為,生活於現今社會其實是很需要認識機率論的。尤其這是個鼓勵投資甚至投機的社會,不懂機率,賠率你不賭博可以不理,但你那份被強迫投資的強積金呢﹖

    簡簡單單先打個底,好入門,不要嗎﹖

    之後有時間的話,還想去借本簡介微積分的。當年上課沒學好(我會賴老師教得不好),雖然還未至於做不到題,但始終概念掌握得不好,成績也是低空略過。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世紀實驗﹕探索神秘的粒子世界

    假期用來清之前太忙未去的博物館展覽,所以星期五去了科學館看這個講粒子加速器的展覽

    粒子物理,有些地方我也不大明白,有點好奇這個展覽打算怎樣說故事。因為多年前由德國設計的一個展覽,就難到連在下也看不明白,很難想像一般人還能怎樣理解。

    展覽入口提及了一堆本地贊助和協助機構,即是整個展覽由科學館自行設計的麼﹖我很難想像香港科學館怎樣能單靠自身力量去搞一個粒子物理學展覽。
    但見到裡面的展品就明白這些不可能是科學館自己設計的,那些展品一定來自有份建設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國家。場刊和網頁都有提及展覽內容是由倫敦科學博物館提供,有點奇怪為何沒在入口說明。

    入口處陳列了一些有關早期次原子粒子研究的展品,並提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成立—正是他們主持建設LHC。

    拍這張純粹因為一見到「兆」字的翻譯就令人頭痛﹕
    DSC01987a
    問題是「兆」字可以同時代表幾個不同的數值
    說明牌的「兆」字指 tera- (10^12),萬之後的數詞以萬進位、萬億為兆是清代的習慣,也是台灣的譯法。而香港以往是跟台灣譯法的。
    但大陸卻把「兆」當成 mega- (10^6),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即百萬)。更慘的是,這不是因為共產黨破壞文化,其實民國初年也是這樣譯,結果到現在電台頻率的 megahertz (百萬赫) 還是被普遍稱為「兆赫」。而這又不是民國初年玩新文化搞出來的,中國「自古以來」已經有一個數詞代表三個數值的習慣,可謂「差不多先生」之尤。
    於是多謝古人,到今天你見到有「兆」字的數值,沒有英文的話還要大費周張去猜究竟它是指哪個數……

    因為沒預期帶相機所以用手機拍得不清楚,這封信是由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各國代表打電報給其中一位CERN倡議人。內容很好玩,說組織已於各國代表同意的條款下誕生,「母子平安,醫生謹以致賀」。(英文真的這樣寫﹗XD)
    DSC01989a
    之後大家會繼續見到科學家的幽默感。

    這個展覽好處在於,旁邊放了不少漫畫講解粒子物理。本來就已經難明的事,如果還不用多點圖像的話,只會趕客。
    DSC01991a
    我猜有不少觀眾是第一次接觸「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些連科學家都未搞清楚的概念。

    當然,其實更重要的是解釋一下原子和構成它的基本粒子是甚麼一回事﹕
    DSC01992a
    其實這幅圖應該放在入口,因為連這點也不明白的話,其他故事也不用說下去了。
    (的確科學課程有教原子的,中學有讀理科的自然也應該知道質子、中子和電子。但你總不能預期所有入場的人都認識這個。總有些人沒學過的,更不用說有些人已把所有事還給老師。)
    當然其實它放在這裡,主要是為了解釋「所有由夸克組成的物質都稱為強子,這就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名字的由來」這一點。

    入口展示歷史的第一區後是劇場,播放一段由四位老中青科學家講述工作的影片。其中那個女生自稱是博士生,當日負責在內部會議中向團隊其他成員宣佈找到希格斯粒子(當然對外宣佈就是大人物去做啦),說亡父是科學教師但無緣見到這一刻云云。
    (來源)
    我有懷疑過這些是否演員,不過在一個過萬人參與的研究組織中,有這樣的例子似乎也不奇怪。而且願意(甚至希望)上鏡的科學家其實也不少。
    (後話﹕相貌也不錯的,早知應該拿相機來拍 :P )

    對撞機用的磁鐵組,每組最長十六米多一點,這是基於歐洲公路貨車的尺寸限制。就正如講「路徑依賴」時通常會提及「馬的身型影響了羅馬馬車路的闊度,繼而影響鐵路軌距,最後影響了太空穿梭機用的火箭尺寸」這個故事(儘管故事不完全正確但大體沒錯)。這種關係實在有點像 James Burke 那個著名的《Connections》科學史節目。
    DSC01993a
    你以為外圍那塊是磁鐵﹖(其實我也以為是)
    抱歉,其實不是。

    DSC01994a
    中間穿過的兩條管是對撞機裡兩束相反方向粒子穿越的通道。雖然它們是要碰撞的,但只會安排在有探測器的特定地點相撞,在其餘位置自然要分隔開。
    真正的磁鐵是包著那兩條管的線圈,是超導體電磁鐵來的。
    包著它們的「眼鏡型」不鏽鋼就只是用來固定位置的套環。
    外圍很大塊的,其實只是鐵塊。用來傳導整條管的磁場和導熱,然後整條大管浸在液態氮下保冷而已。

    這幅插圖展示了裡面的磁場﹕
    DSC01997a

    要在常溫下併合和維修,卻要在超低溫下運作,可以想像部件的冷縮熱漲有多嚴重。事實上經冷卻後這些磁鐵之間必定會產生空隙。就像馬路接駁位要填上橡膠一樣,磁鐵部件之間就靠這些連接組件來承受伸縮張力﹕
    DSC01998a

    事實上這些連接組件就曾經破裂,導致液態氮洩漏,結果花了超過一年停機維修﹕
    DSC02003a
    另一宗意外竟然只因為雀鳥把法包碎掉到地面設施,又要清理維修。別看這部對撞機大得驚人(圓周直徑27公里、偵測器有幾層樓高),就連一塊麵包碎也足以令它停機。連核反應堆也未必有那麼敏感。

    把磁鐵部件拆開剖面,就是這樣﹕DSC02001a

    電磁鐵的首尾(當然有首尾要不然電從哪裡來﹖)都是被樹脂充填,由樹脂的坑洞可以看到電線進出的方式﹕
    DSC02002a

    (上面)一般的電磁鐵是兩極,某些地方會做四極聚焦磁鐵,進一步收窄粒子束﹕
    DSC02004a

    中間的第四區又是播放影片,以簡單線條勾畫粒子對撞的探測器,足有幾層樓高﹕
    DSC02005a

    要吸引觀眾,動畫的粒子對撞場面當然少不了。這裡「畫公仔畫出腸」了質子裡面的相連夸克﹕
    DSC02006a
    (雖然我懷疑沒科學背景的觀眾有多少會「記得」這個三角形是想描繪夸克。也許加上標示會清楚一點,但就會破壞了原畫面的簡潔。)

    用廣東話講會比較簡單,「撞一大堆野出黎」 :P
    DSC02007a

    還要讓人明白那個大圓環只是軌道,碰撞是發生於幾個探測器中﹕
    DSC02008a

    展出各探測器的不同部件,老實說這方便解說比較弱,不太能讓人明白是怎樣探測的。分別是ATLAS穿越輻射追蹤器CMS所用的矽製路徑探測器
    DSC02009aDSC02010a

    現代大型研究通常涉及很多國家和組織,而CERN本來就是國際組織、LHC又是國際項目。一件CMS元件已經由多個國家分別製作﹕
    DSC02012a

    解說ATLAS量能器的不同部分。它們就包在先前的追蹤器外圍,本身還要分開幾層,第一層電磁量能器先攔截電子和光子測量其能量,第二層強子量能器攔截質子和中子,最後第三層緲子譜儀是用來追蹤緲子
    DSC02014a
    (中性粒子如中子或光子在追蹤器裡都是追蹤不到的,直到被量能器截下為止。)

    說明牌指CMS的電磁量能器總共要用上76000個鎢酸鉛晶體(當電子和光子穿過時會發光,能量越高發光越多),這些晶體每個長成要兩天。這批晶體是靠一間已轉型的前蘇聯兵工廠花十年製作出來的。另一個項目ALICE的電磁質譜儀也是用同一種晶體。

    這是另一項目LHCb使用的頂點定位器,用來精確定位碰撞產生的底夸克。可見其孔洞比其他探測器小得多,只距離碰撞點7 mm。
    DSC02022a
    說明牌指為了避免被粒子束蒸發,注入粒子束後甚至要把組件拉後。那麼又如何精確測量﹖沒有解釋。(是發生碰撞時再推回去嗎﹖)

    LHC的實驗是以「每秒發生四十萬次碰撞」的頻率進行,自然會產生出海量的數據,單一電腦不可能處理得到。所以他們一開始就建立了一個全球網絡,把數據複製並分散儲存於不同地點的雲端伺服器,以便各地科學家取用分析。亞洲幾處地方都有參與研究的中心,但只有台灣一早參與設立了最高等級的 tier 1 數據中心。(這點多年前《科學人》報導過,但現在找不到那篇文章。)
    DSC02028a
    當然這又沒有香港的份。事實上以香港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的錢,已經足夠單獨建立一部LHC有餘。事實上人家集合各國之力也「只是」用了132.5億美元(約1033億港元,已包括截至找到希格斯粒子為止的運作費,而三跑預算是1415億)。興建那條「不快的高鐵香港段」也用上近九百億,反正都要倒錢落海,投資在LHC之類的大科學項目足以令香港成為科研項目的大股東了。

    展示研究室角落的地方,複製了很多研究室常見的學術海報之類。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科學家順道貼上的諷刺漫畫﹕

    「138億年前,就在宇宙誕生之前,外星科學家正在準備開動LHC實驗」
    DSC02029a
    (因為外界對LHC的安全有質疑,認為有可能製造黑洞之類的危險後果。)

    「遺失愛貓—尋獲請歸還予薛丁格,既生且死。」
    DSC02030a
    (因為是「扮研究室」的環境,所以現場沒有解說。這個「薛丁格的貓」的梗你要懂一點量子力學皮毛才懂得笑。「Dead and alive」則是戲仿通緝令上的「Dead or alive」—生死不拘。)

    「前粒子物理學家是最差的生物學家」
    DSC02033a
    (因為他們只靠把東西撞散來研究 XD)

    「強大雷射束—切勿以剩下那隻眼來觀望」
    DSC02034a
    (笑點﹕剩下那隻眼﹖)

    「保持冷靜,然後賴地硬」
    DSC02035a
    (老實說我不知 blame root 是否有特別意思,但我猜是指跑步跌倒後推說被樹根絆倒,即是廣東話「賴地硬」之意。)
    (補記﹕朋友指教說ROOT是CERN用來分析數據的程式,換言之這裡的 blame ROOT 是指把失敗責任推給ROOT程式。倒仍是「賴地硬」之意。)

    「研究室」中,先前影片的女生再次出現,展示發現粒子訊號的一刻﹕
    (來源)

    的確需要向觀眾解釋一下標準模型裡面這堆基本粒子是甚麼一回事﹕
    DSC02031a
    (其實單是中間「無端端」有堆現實中不見構成物質的重夸克就已經夠難理解了。)

    事實上科學家探測到的不是希格斯玻色子,而是它的衰變產物,這一點自然也需要解釋﹕
    DSC02032a
    (咦﹖我突然發覺好像整個展覽都沒解釋過費米子玻色子是甚麼意思……﹖)

    教學生電腦時,在下會告訴他們互聯網起源於美國應付冷戰而建立的分散式網絡系統(ARPANET)。但如果深入一點的話,也可以告訴他們現在用URL和超文本方式傳送資訊的形式(WWW),其實是由CERN的人員開發出來。
    DSC02036a

    最後一區的入口有一張投影桌,展示粒子物理學尚有哪些問題有待解答。嘗試用這個模式去介紹是不錯,可惜的是投影解像度太低,英國原展覽只用英文或者還可以、圖畫起格也沒問題,中文「起格仔」幾乎就看不到是甚麼字。有些我自己猜得到(反正就是科學雜誌也讀得到的那些),有些我也不知道確實說了甚麼。
    DSC02037a

    解釋玻色子如何傳遞相互作用力是好事,不過你假設觀眾會自動看得明費曼圖……﹖
    DSC02038a
    就像最右那幅描述弱核力的費曼圖,實際上相當違反直覺。其實在觀察者看來,並不是一個下夸克和一個中微子交換W玻色子,然後變成上夸克和電子,而是下夸克變成上夸克,然後射出W玻色子再衰變成電子和反中微子。在量子力學而言,反粒子等於是一個逆時間行走的正粒子,所以一個向外射出的反中微子,在費曼圖中可以一個射向內的中微子代表。看倌是否明白﹖在下就不敢說自己真的明白。但至少看倌應該明白為何我說費曼圖不是自動看得明白的。

    粒子之間的關係圖,是否比那些電視劇角色關係圖更複雜﹖
    DSC02039a

    如果說香港沒有參與,也不公平。不過是這幾年才開始,並非像台灣般一早投入,角色自然就輕得多了。
    DSC02040a

    暗物質存在的證據之一﹕觀察星系旋轉速度與星系可見物質推算的速度不符。由於旋轉速度與質量有關,顯示有一些質量是來自「觀察不到的物質」。
    DSC02042a

    暗能量存在的跡象﹕觀察到的宇宙膨脹數據,與根據已知物質總量推算的不同模式皆不符合,顯示有未知的斥力參與宇宙膨脹。
    DSC02043a

    Science被戲稱為「晒銀紙」,基礎研究尤其難有實際應用。但事實上LHC也不是沒有現實貢獻,例如研發LHC使用的超導體磁鐵可改善核磁共振造影的質素,開發質子束技術也可以用來治癌。LHC的龐大數據量也帶動了相關運算和信息學技術的發展。
    DSC02044a
    問題是﹕花了近千億的LHC,如果要「自負盈虧」,每次治癌要收多少錢才夠﹖除了億萬富翁之外還有誰用得起﹖
    所以政府資助基礎研究,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大開支而現金回報太少或回報期太長的投資,根本不是商業機構願意和能夠承擔的。

    同樣道理,其實一些需要長期承擔的事業,是否適合商業經營﹖亦屬疑問。就像核能發電,高輻射核廢料要儲存以十萬年計才能把輻射降至較低水平。連一個國家能否生存十萬年也成疑問(中國人吹得再遠也只能吹到「五千年」罷,十萬年根本是智人物種史的數量級啦),你期望電力公司會有那麼長壽去看守核廢料﹖

    未來展望這方面,我想真的不能期望觀眾(包括在下)看得明白了。你想討論超對稱
    DSC02045a

  • 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

    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Forensics and fiction),D.P. Lyle著、毛佩琦譯、孫家棟審訂,台北﹕麥田,2014

    2013年已經介紹了「下集」《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More forensics and fiction: Crime writers morbidly curious questions expertly answered)。

    咦﹖下集﹖為何下集出版早過上集﹖好難理解喔。
    (來源)

    其實介紹上一本(亦即下集 :P )的時候在下已提到,當時已有這本書的英文版,只是未有中文版。看來出版社是當時才留意到新出版的「下集」,於是買來翻譯,然後見反應好才把「上集」的翻譯權都買回來。

    上次已說過,當時覺得這本書內容有點「變態」(變態是指整本書都是不同作家詢問人在各種劇情下會怎樣死、傷了又怎樣),學生會歡迎但我未有買回圖書館。到去年書展見到「上集」,有學生直接要求圖書館買。那就兩本一起買吧。
    倒也不怎麼怕人投訴,因為內容其實是變態得來又「正經」。尤其這一本不只講醫學,還有較多討論歷史的內容,因為有些作家寫歷史小說也想確保裡面出現的醫術合乎當時情況,絕不像香港電視劇是是旦旦。學生順道多學一點醫學和西史常識,也不錯呀。何況就如上次所言,越讀得多介紹法證的書,越會發現想毀滅或掩飾證據,一點不易,而且越動手越有可能留下另一些證據。讀完之後會發覺倒不如一開始就不犯法比較好。

    由於這本書的主旨其實與上一本一樣,所以本篇也就不用說太多了。這本連「時空轉移時遭人槍擊」也討論一番,相信連科幻迷也會有興趣吧。
    缺點跟上一本一樣,就是因為作家點問題、作者回答,所以並不怎麼有系統(但本書的章節編排反而沒上一本那麼亂)。如果看倌想較有系統地了解法醫學的話,我還是會用以前推介過的《法醫學入門》。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19 「定向力障礙(disoriented)(註二)」
    「註二﹕患者有可能無法辨識出自己身在何處,發生了什麼事情,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自己還有身邊的人是誰。這種狀況稱為對人、時、地和處境的定向力障礙。」

    醫學上的確是把disorientation譯作「定向力障礙」,不過這個詞對於非醫科生來說恐怕不會比原本的英文更易明白。簡單點說即是神智不清或意識不清,只是神智不清並非精確定義的詞語,而意識(consciousness)於心理學中另有定義,失去意識(unconsciousness)就包括昏迷或夢遊那類更危險的狀況。

    p.23 註﹕「寒風效應是指,在相同的溫度下,風速帶給我們不同的寒冷感覺。」

    嚴格來說那不只是「感覺」而是「體感」的溫度。因為身體流失熱量的速度固然會受低溫影響,但無風時身體附近就會有一層較暖的空氣包圍,於是散熱變慢﹔而大風時散熱就會更快。所以大風時更容易凍傷。換言之同一氣溫之下,大風的話身體會流失更多熱量。
    其實影響體感溫度的不只是風速,濕度也有影響,不過濕度對低溫影響相對沒風速那麼重要。濕度主要是用來計算酷熱指數。香港天文台為應付2008年奧運馬術而開發的暑熱壓力測量器,就包括了乾球溫度(氣溫)、濕球溫度(與乾球比較可知濕度)、及黑球溫度(日曬)三種因素。

    又,較常見的學名是「風寒效應」,雖然坊間新聞也有寫成寒風效應的。

    p.52 「這是基本的基因學」應為「遺傳學」。(這裡是指 Genetics,研究某基因的遺傳模式。研究整個基因組的叫基因組學 Genomics。)

    p.55 「磁振造影」應為「磁共振造影」
    (方按﹕其實現在醫學上所謂「磁共振」都是「核磁共振」,雖然有電磁波但其實與核輻射無關,那個「核」字只是指原子核會在磁場下共振而已。但為免「聞核色變」的恐核人士拒絕檢查,所以後來就叫「磁共振」算了。)

    p.64 「早期懷孕檢測(Early Pregnancy Test, ETP)……這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稱之為沉澱試驗(precipitin test)」應為「EPT」及「precipitation」。

    p.85 「骨頭由骨骺(epiphysis,生長板)形成,而 位於四肢長骨(手腳)的骨端……因此有『開放』 者代表年紀較輕,而關閉者代表已年過二十。」

    兩個「骨」字後面的空格其實都是漏了「骺」字。

    p.89 「空氣團泡受擠壓時並不會向前推進﹔它會被壓縮較小體積」應為「壓縮成」。
    「『Cancer』一詞約於西元四百年由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所創。」應為「西元前四百年」,西元後四百年很明顯已不是古希臘。

    p.119 「過去雖然有真空狀態對於黑猩猩影響的相關研究,但並沒有人類接觸零壓力環境後果的真實資料,僅有幾名太空人或飛行員意外進入此一狀態的事件。」

    似乎作者不知道日軍七三一部隊的故事,如果有看過《黑太陽731》的話應該不會忘記裡面就有把人拋開減壓倉裡直至人體發脹、腸臟都跑出來的片段(英文維基也有類似記載,不過寫的是高壓倉)。所以日軍有這些研究的紀錄,只是人物和檔案戰後分別落入美國和蘇聯手上,應該都被視為高度機密。當然可以爭拗的是七三一部隊未必真的做到「零」壓力。
    (又,《黑太陽731》上映時在下還未夠十八歲,是在鄰居家裡看的,內容十分恐怖。看完之後差不多半年都斷續發惡夢,所以這片被列為三級也是沒錯的。)

    p.147 「胃酸、消化及腸子蠕動都會分解進入消化道的食物」
    p.152 「正在服用單胺氧化抑制劑……單胺氧化抑制劑改變腦部化學作用的方式為阻斷單胺氧化……只是服用單胺氧化抑制劑者不能同時攝取某些藥物」
    p.153 「與單胺氧化抑制劑合併服用可引起高血壓反應的藥物則有」
    p.216 「PCR是聚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這裡的「攜」或「醣」都是「酶」的錯植,不知何解。

    p.164 「以及 素(ephedrine)」應為「麻黃素」,同樣不知何解漏了字,何況這不是生癖字。

    p.210 「而後,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ttee)鑑識DNA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ttee, NRC)分別於一九九二年與一九九六年出版《鑑識科學中的DNA技術》(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與《鑑識DNA證據之評估》(The Evaluation of Forensic DNA Evidenc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沒有Committee字樣) 並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而是「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它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國家醫學研究院聯合管理的研究組織。
    1992年《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是由 Committee on DNA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 編寫,到1996年《The Evaluation of Forensic DNA Evidence》編者變成 Committee on DNA Forensic Science (即「鑑識DNA委員會」或「DNA鑑識科學委員會」)。
    換言之第一句應該改成「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鑑識DNA委員會(Committee on DNA Forensic Science)」。

    p.212 「有幾種方法可以用來定位被掩埋的屍體,但既然你筆下的凶手將被害人綁在鋼筋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金屬探測器。」

    這一招未必有用,除非整個場地只有屍體旁邊有鋼筋。可是在一個球場埋屍,也有可能是殺人時現場還是工地,剛好紮了鋼筋但未灌混凝土,所以才順道把屍體綁在鋼筋上再灌注掩埋。這樣的話就可能整片場地都有鋼筋,用金屬探測器只會不停響但甚麼都找不到。

    p.215 「現場的血跡很難布置……在現場四處傾倒或潑灑血液,看起來就完全是那個樣子。」

    應為「完全不是」。

    p.224-225 「百分之八十的人屬於分泌型(secretor)。這代表多數人分泌同樣的蛋白質至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如精液、唾液與眼淚。因此A型男性會分泌A型抗體(蛋白質)到精液中。而非分泌型血液中具該血型抗體,其他體液則無。」

    「精液子」的「子」字是贅字。
    「分泌A型抗體」這表面看來就不合理,因為如果A型血的人會分泌A型抗體,那就可能在體內已攻擊自己的A型紅血球。正如後句的說法,應為分泌抗體。(我倒奇怪原來英文維基也沒有為secretor立一條目,而選擇了較隱晦的介紹方式。)

    p.225 「此外,美國在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四日發生了眾所周知的『情人節大屠殺』事件後,芝加哥西北大學便於同年成立了第一間犯罪實驗室。」
    p.250 「這類稱之為槍枝檢驗的比對方法自一九二零年代起就開始進行。事實上,槍枝檢驗得以進到鑑識最前線,源於著名的情人節大屠殺。在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四日,艾爾.卡彭(Al Capone)派三名身著芝加哥警裝的槍手前往敵對幫派『瘋子』莫蘭(George "Bugs" Moran)的私貨倉庫。他們以湯普森衝鋒槍殺害了七名莫蘭的手下。」

    這件事恐怕是美國人才「眾所周知」吧﹖後面的解釋其實應該放到在前的頁面。

    p.267 「屍體以每小時一.五度(攝氏十七度)的速度失溫」
    p.317 「屍體每小時降溫華氏一.五度左右(約攝氏十七度)」

    首先,既然選擇用「.」就不需要再寫「點」,可能是刪漏了。
    其二,我很懷疑為何出版社沒人發現「攝氏十七度」這問題,華氏的一度比攝氏一度還要小(華氏每升降一度等於攝氏升降5/9度),怎可能有十七度那麼誇張。如果一小時降溫攝氏十七度,就算死於三十四度,兩小時之後豈不是跌至冰點﹖
    因為把華氏1.5度轉為攝氏約為0.83度,所以我也不太明白「攝氏十七度」是怎樣來的,這甚至不是跳位的錯。嘗試找原文,原作者並沒有提過攝氏溫度。

    p.276 「法醫就會請法醫牙科醫師自失蹤者的私人牙醫診所處取得X光片」

    「法醫牙科醫師」這個名有點累贅,似乎像香港稱「齒科法醫」較簡潔。(如果怕人誤以為他是一般法醫的話,像「牙科醫生」般稱「牙科法醫」就行。)

    p.277 「骨頭是複雜的器官,由磷與鈣結合的基質(stroma)組成。」

    嚴格來說骨頭不只磷和鈣,還有骨膠原蛋白。

    p.279 「如果在骨頭中發現這些同位素的增加,表示被害人死於一九五零年以後。在此之前的死者曾暴露在環境中增加的同位素裡,因此骨頭不會有同位素增加的情形。」

    應為「未曾暴露」。

    p.318 「胸口遭到重擊時,容易併發橫隔膜痙攣。胃部後方深處匯集了一些神經,稱為腹腔神經叢(solar plexus)。重擊此處可能導致肌肉內的電脈衝陷入混亂狀態,隨之引發橫隔膜痙攣(抽搐)。發生這種情形時,橫隔膜會呈現僵硬,導致被害人無法呼吸。數秒或一分鐘後,橫隔膜會鬆弛下來,被害人得以恢復呼吸。這過程極其令人驚恐,更是痛苦,但不會致死。」

    這特別抄出來是因為在下試過。兒時蠢得跟朋友在家樓下的球場鬥快踩單車,單車到另一邊撞牆倒地,然後我胸口就撞上了手柄。手腳損傷不在話下,坐在地上突然無法呼吸,真的會嚇個半死。

  • 跟滲透有關的生物概念

    有幾個概念是學生經常分不清楚的,有人問起,我想用表格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擴散

    滲透

    主動運輸

    不需要經過細胞膜

    (或者,如果有也可以穿過的話)

    穿過細胞膜

    (又,嚴格而言是任何半透膜)

    穿過細胞膜
    溶質分子的流動

    (被溶劑分子推動)

    (濃度高-->濃度低)

    溶劑(水)的流動

    (因為溶質穿不過細胞膜)

    (水由溶質濃度低-->濃度高)

    溶質分子的移動

    (被膜上分子搬動)

    (濃度低-->濃度高)

    被動,不耗用能量 被動,不耗用能量 主動,耗用細胞能量

     

    注意﹕滲透 = 溶質無法穿過細胞膜,所以只有水流動(水分子是雙重方向流動,同時會滲出滲入,所以只是看結果「淨」滲出還是滲入比較多)

    低滲

    等滲

    高滲

    溶質濃度低於細胞質

    (=細胞外的溶液比較)

    (=水勢高於細胞質)

    溶質濃度跟細胞質相同

    (水勢其實包括很多溶質)

    (=水勢與細胞質相同)

    溶質濃度高於細胞質

    (=細胞外的溶液比較)

    (=水勢低於細胞質)

    水滲透細胞裡 沒有淨移動 水從細胞滲透出來
    動物細胞﹕爆

    植物細胞﹕膨脹(有細胞壁)

    細胞體積不變 動物細胞﹕萎縮、皺褶

    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細胞質萎縮)

  • 謠言與資訊素養


    流言滿天飛,我們幫你追》,公視《流言追追追》企劃,台北﹕資料夾文化,2013
    謠言粉碎機》,果殼 Gukor.com編著,香港﹕萬里,2012
    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by Dr. Joe Schwarcz,台北﹕天下,2009
    健康新知都是對的嗎﹖》松永和紀,台灣﹕商周,2009 (舊介紹)

    今次介紹的書背景不同,不過主題全部一樣﹕資訊素養。

    坊間資訊參差不齊,就算平日不關心新聞的同學,在過去一年應該都見到謠言如何滿天飛。稍欠一點警覺性和求知欲,很容易就被看起來很吸引的「新聞」或「內幕」所騙,甚至助其廣傳欺騙親友而不自知。

    公民社會需要良好公民,好公民除了關心社會,還要有基本的資訊素養。懂得找尋、處理和分辨資訊,才不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騙,還原事件真貌。只有知道真相,才能對未來的選擇下正確的決定。缺乏這種能力,那就不成公民社會,而只不過是愚民社會,「自我感覺良好」地被背後控制資訊的人操縱而已。

    面對社會時事,多有主觀角度,真偽較難分辨。
    相對而言,科學研究有客觀驗證,應該較易區分真假。
    可是我們仍有「英國研究」的笑話,傳媒上網絡上仍每天流傳大量似是而非的資訊,甚至聲稱有科學根據,把大家嚇得團團轉。日本311大地震後的輻射流言(例如有孕婦去完日本後流產之類),就是到今天也沒有平息過。這就是大家欠缺科學知識和分辨能力,劣幣驅良幣下變相鼓勵傳媒亂報之過。

    為何要介紹這幾本書﹖

    《流言滿天飛》是來自台灣公視的《流言追追追》節目,專門針對網上謠傳找專家說明。《謠言粉碎機》則是大陸「果殼網」的專欄,同樣是針對網上謠傳的。同學除了看這兩本書,以後遇到可疑訊息,還可以直接上網找「流言追追追」、「果殼網謠言粉碎機」和台灣今日新聞「網路追追追」查證,說不定會發現這是已被「踢爆」的謠傳,立即就可以成為止住謠言的智者了﹗

    健康新知都是對的嗎》是日本記者的作品,針對日本流行的偽科學流言作說明(當中最出名的大概是《來自水的信息》聲稱人的說話會影響水分子)。我認為本書最有用的是向讀者指出偽科學的騙術技巧、和識破偽科學新聞的十大原則,有如《警訊》騙案重演一樣,讓讀者知所警惕。《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則是同類作品的西方版。

    時局混亂,前景難期。當下同學可以做的,就是盡學生的義務﹕提升資訊素養、掌握基礎知識、建立正確態度。未來投身社會,方能引導香港走正確的方向。共勉之。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熵的神祕國度

    Arieh Ben-Naim《熵的神祕國度》(Entropy demystified),王碧、牟盷譯、牟中原審訂,台北﹕天下文化,2013

    這個字,一看已經令人不知是甚麼,就像那些化學名詞一樣。於是就連李逆熵選了這個筆名也要解釋一番。熵的英文entropy來自希臘文的「轉化」,仿energy(意指「活動」)而創作,旨在描述一個系統內在的轉變。中文譯名則源於它是一個商數(可逆傳導的熱量除以絕對溫度)。

    除卻學術定義和方程式,一般而言,熵會被解釋成「無序/混亂的程度」或「不能利用的熱量」。雖然,以書桌越用越亂之類的現象,來解釋熵會自然增大的 特性是很直觀,亦令人對這個概念的運用有個印象,但這樣的解釋並不會令人更容易理解「熵」本身。為何大自然要有這樣的一個量﹖為何這個量在封閉系統中一定 要增長﹖並沒有甚麼更基本的定律可以解釋這點,於是我們只能把熵的增大本身視為另一基本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假如你去維基百科查熱力學第二定律,無論中文英文,讀完大概也不會覺得自己真的明白了。

    更有甚者,跟其他物理定律在時間上對稱(即是把過程倒轉也會一樣,例如甲球從左撞乙球倒播成乙球從右撞甲球,原有的碰撞原理同樣成立)不同,由於封閉系統中熵的增大是不可逆的,所以它為宇宙萬物加上了熱力學的時間箭頭。在宇宙學討論中這就像是另一個謎和前提,就好像是因為有第二定律才確保了時間是向前流動(而不會突然倒轉)似的。

    可是,作者並不認為熵就是那麼難以理解。他認為只是因為學界初時並未確立物質的原子理論,而且對熱量和溫度的關係還未認清(這也是跟原子觀念有關),所以才令「熵」在方程度中成為一個有量綱(單位)、好像有特殊含意的數字。(因為溫度就是粒子運動的平均動能,而熱量其實也是能量,可以採用相同的單位,相除之後就變成一個無量綱的數字)

    在作者眼中,「熵」只不過是概率論和原子論的邏輯推論。假如我們可以詳細描寫每一個原子的狀況,一個系統裡所有原子狀況的版本,每一個出現的機會可能一樣(例如那是理想氣體的話)。可是對我們來說「有組織」或「有意義」的狀況只有極少數,而大部分的狀況對我們來說,都是無組織、無意義和不可區分的。(試想想人體的細胞如果位置大兜亂,人就難以生存下去﹔書裡的字調亂了通常就沒有意義。而跟細胞不同,同類的原子之間是不可區分的。)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原子排列絕大部分會出現的狀況,都是「混亂」或「不能利用」,而且不可區分的。所以,一個系統由「有序」出發,只要基於概率就會逐漸變成「無序」了。這只不過是概率導致「理所當然」的結果,沒甚麼神秘的。

    作者進一步認為,熵更好的說法應該是「欠缺的資訊」(Missing Information)。雖然資訊理論的熵是後來才出現,但反而才是熵的「本尊」。

    由於熵的增大只不過是概率結果,所以也沒有甚麼必然的「時間箭頭」。只不過是因為原子的數目實在太巨大(12克碳裡的碳原子有6.02 x 10^23個,而全球人類也不過是70億=7 x 10^9,兩者之間還相差14個零,即一百兆倍),所以回復到極少數「低熵值」狀況的可能性,低到由宇宙誕生到滅亡都不大可能出現而已。(另見挑骨頭)

    (給不用電腦計數的看倌注﹕「^」在這裡是代表次方(亦稱冪)的符號,一般印刷書中次方數會用上標字,但無法用上標字的場合(例如電腦編程)就用^,例如「n的平方」就是n^2。)

    這個說法也引伸出一個很有趣的推論。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令(封閉系統的)熵逆轉這種可能性極低的狀況,有合理的出現機會,所以我們才見不到。換言之,假如我們有無限長的時間(比宇宙由誕生到預期滅亡的年齡還要長很多很多很多倍),熵逆轉的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

    換言之,一個本來已達到熱寂狀態的系統,可以突然變回高度有序的狀態重頭開始。
    說到這裡,有沒有突然想起阿西莫夫那篇《最後的問題》的結局﹖作者也同樣想到這一點跟聖經創世故事的巧合點。

    為了讓沒有數學或統計力學背景的人(即是絕大部分人)都能了解這些內容,作者設計了一些利用骰子的思考實驗(作者亦預備了模擬軟件,讀者可自行下載運算試試),讓讀者以玩遊戲的方式體驗概率推演帶來影響,並連結到作者講述的「熵」(或「欠缺的資訊」)身上。
    回想在下每年教學生教大富翁,首先也要「上堂」,包括介紹那兩粒骰子的點數分佈。因為如果學生明白了骰子點數出現的概率有不同,在遊戲中就能更好地計劃安排。如果你明白了骰子的概率分佈是怎樣一回事,你也會更易理解作者為何會說「熵的增大」其實只是概率導致的邏輯結果。
    對於一些比較「話頭醒尾」(或者對概率論較熟悉)的讀者,本書中間部分會比較悶。因為本書前大半篇幅都是反反覆覆用不同的方式玩骰子遊戲,講述規則略為改 變之下的概率分佈變化。其實就是旨在讓讀者能夠徹底明瞭機率運作的概念。有了這些思想準備,到後半部作者正式討論「熵」的時候,你就會比較容易得到「理應 如此」的感覺。

    ---

    挑骨頭﹕

    p.71 「階」應為「階乘」,拼音輸入之誤。
    (給數學已還給老師的看倌注﹕階乘即是由1開始逐個實數乘到自身為止,n! = 1*2*3…..*n)

    p.155 「光異構物」應為「光學異構物」,仍是拼音輸入的錯。

    p.115-117 「一旦到達平衡線(這得經過相當多的步驟),就幾乎永遠停留在那附近﹔遊戲的曲線和平衡線合而為一,看不到任何主要的跳動﹔當然也沒有回到最初的組態,但 是發生的機率依然不是零,而是(1/2)^10000,或10^3000步(1後面有3000個0,不要想能把它寫出來)中的一步。這是說實際上我們『絕 不會』造訪初始組態,而且一旦到達平衡線,就會『永遠』停留在這個位階附近。

    用括弧括起『絕不會』及『永遠』,來提醒你『絕不會』和『永遠』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偶爾』還是有機會光顧初始組態的﹔但這個機會對於N=1000已經是微乎其微,而我們在第七章處理真實系統時,還會看到N=10^23數量級的數字,這較N=1000大10 億乘10億倍。對於這樣的系統,造訪初始組態的機率微小到我們可以真正的用『絕不會』和『永遠』的字眼,而不需要括弧。

    讓你來感覺一下這數字的意義。想想看,用每秒鐘進行1000步的速率玩遊戲,假如你可以 更快,那就每秒鐘進行一百萬步﹔宇宙目前的年齡估計為150億年,於是,假如你每秒鐘進行一百萬步的速率玩遊戲,總共會進行 10^6 x 60 x 60 x 24 x 365 x 15 x 10^9 = 4 x 10^16步。

    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你進行了 10,000,000,000,000,000步,意謂(應為「味」)著你用整個宇宙年齡長度玩這個遊戲,也到不了初始組態一次﹔你必須玩10億倍宇宙年齡的時間,才能造訪初始組態。因此,雖然我們承認『絕不會』不是絕對的,其實它非常接近絕對。」

    這個解釋較容易理解,但其實並不符合概率論。這也是討論「N年不遇」時經常出現的誤解,就是以為一件「平均N年一次」或「N年不遇」的事必須要N年才出現一次,或者是N年內就「必定會」和「只會」出現一次。

    可是,「N年不遇」的重現期其實是按照同類事件出現的頻率計算(當然有部分是推算的,所以其實不應當實數),它其實是一個概率推算。所謂「百年不遇」其實是每年有1%機會發生的意思。
    那是否代表100年就是100%會發生百年不遇的事件﹖其實也不是,有學過概率的人可以自己計算,假如一年有1%機會發生,即是不發生的機會是99%,連 續一百年不發生的機率應為99%自乘一百次= 0.99^100 = 0.366。即是說有36.6%機會在選定的一百年內沒發生過這件事。反過來說,連續兩次發生百年不遇的事件,是0.01 x 0.01 = 0.0001,即是萬分之一的機會,雖然機會微但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連續一百年中最少發生一次的機會,就是 0.99^99 * 0.01 * 100 = 0.3697296… (37%)。(0.99^99即是99年不發生的機會而0.01是剩下那一年發生的機會,100是可能發生的組合數目—100年就有100個「發生一次」 的可能性囉)
    連續一百年中最少發生兩次的機會,是 0.99^98 * 0.01*0.01 * 4950 = 0.1848648… (18%)。(算式同上,4950是來自 nCk=n!/k! (n-k)!,100C2 = 100! / 2!(100-2)! = 100! / 2!*98! = 100*99 / 2 = 4950,即是一百年內發生兩次,假如一年只有可能發生一次,就有4950種可能性。方某非主修數學,如果這裡概率計算有誤請看倌指正。)

    同樣地,就算(封閉系統中)「逆熵」事件自行發生的機率微細到,「重現期」比宇宙年齡還要長很多倍,也不代表必須等上同等的時間才會發生。只是發生的機會小到你不可能預期會在宇宙年齡內發生,於是可以忽略,當成「不會發生」吧了。

    p.216 「很有趣,有很多書以『熵』及『第二定律』當書名(見〈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中的書名),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項物理定律得到如此禮遇。」

    這個說法有點怪,不知英文書市是否那麼愛「熵」,但中文書市應該不是。中文書市見得最多的,首選「相對論」。連日本《牛頓》幾乎年年都有相對論特輯。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李逆熵﹕中西科技觀與宇宙觀的異同

    (先旨聲明﹕習慣看李逆熵的話,都會知道他很長氣,這次也一樣。所以其實用了兩小時只說了個「開頭」,不要指望會說到結論。:P )

    1. 李氏開題說自己38年前在港大讀書時,參與學聯辦的中國科技史展覽。發現很多人都在問「中國為何落後於西方」。
    他認為當時很多國家和文明都落後於西方,這是個普遍性問題而非只「中國」落後的問題。
    如果像當時國粹派跟隨大陸「批林批孔」的論調,說這是「儒家」造成的問題(方按﹕其實也不只中共,新文化運動已是這樣說),那麼就當解釋了「中國」的落後,那麼印度呢﹖埃及呢﹖其他地方呢﹖那些沒有儒家的地方為何又落後了﹖

    所以正確的問題,不是問「為何中國(或某個國家/文明)會落後」,而應該問「為何西方會突然跑出﹖」(方按﹕李氏用的形容詞是「西方當時癡左線」,大幅進步到拋離了所有其他文明)

    2. 李氏認為「中國落後」要分開兩方面討論﹕
    2.1 中國科學長期落後於西方嗎﹖
    2.2 中國傳統文化有礙科學發展﹖

    西方是受古希臘的哲學和古希伯來的信仰影響。
    中國則為孔孟、老莊、墨子、名家等百家爭鳴。可謂不分高下。
    本雅明稱這一段時期為「軸心時代」,也是哲學家的時代。

    到了後來,西方有亞里士多德(其睿智可稱當時世上之最,對幾乎每一學門都有獨到看法)、Eratosthenes則以陽光角度測量地球大小、還有阿基米德的諸多發現。而羅馬人則比較重實用而不好哲思,所以以工程學見長。
    同期的中國,則最終走出個董仲舒獨尊儒術。(方按﹕當然其實是外儒內法)

    再後來,歐洲就陷入中世紀的長期停滯和倒退。(李氏說有位朋友是建築師,就曾在其節目上介紹中世紀的建築比之前希臘羅馬的都差得多,因為技術都散失了。)
    這段時期中國則仍有進步。最值得一書的大概是1054年宋朝至和客星,即是現在留下蟹狀星雲的超新星爆炸。那麼顯眼的東西中國人有記載,歐洲卻沒有記載。

    李氏在此特別提出,叫大家不應該為子弟報讀IB,就算報了IB也應該輔以「家庭教育」。因為他遇到幾個朋友讀IB的子女,都很聰穎,但問起「中國四大發明」和「中國四大名著」,竟然連「粥粉麵飯」也不懂答﹗(這當然是gag :P )
    (方按﹕李氏一向嫌通識科不夠「知識性」的內容。很明顯他對通識的「補底」看法跟教育界對通識的「能力為本」看法很不同。)

    之後,西方進入文藝復興,繼亞里士多德後又出了達文西這個不世出的天才。同期又有宗教改革、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再之後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催生了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最後18世紀工業革命、西方正式崛起。其餘的事都是歷史了。

    3. 由於中國近代(大概在明中葉後)一直落後於西方,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就是那麼落後。直到李約瑟牽頭搞出這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的發明多不勝數﹕
    —輓馬法 horse harnessing 就是中國先發明,而且因此西方後來才可以用馬耕田,有助於文藝復興。
    —馬鐙 stirrup
    —尾舵 rudder,沒有尾舵船隻只能造成窄長狀以控制航向,有尾舵才可以造出鄭和寶船那種大船。
    —接枝法和輪耕法
    —勾股定理證明比 Pythagoras 略早
    —楊輝三角形亦遠早於 Pascal Triangle
    —韓信點兵亦早於 Remainder theorem (剩餘定理)

    中國天文學始於樸素的蓋天說,原本是「天圓地方」,後來已改成大地為「球」。
    後來漢朝張衡的渾天說,已經跟托勒密的地心說差不多。(此君又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再後來元朝發展出宣夜說,認為大地懸於虛空,已經很接近現在天文學的看法。
    鄧牧的《伯牙琴》亦有天外有天、多重宇宙的概念。

    唐朝虞喜發現了二萬六千年的「歲差」、僧一行測量子午線。
    宋朝蘇頌製作水運儀象台、《夢溪筆談》已提及石油應用和類似針孔攝影的原理。
    到了明朝,又有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本工藝百科全書)和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約瑟原著大家當然難讀,李氏推介大家讀Robert Temple《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

    由此可見,從中世紀開始,中國領先了西方近一千年。
    直到文藝復興後西方才迎頭趕上並領先。(以文化計五百年、以經濟計三百年)

    4. 有些學者問,宋代中國是否已在工業革命的邊緣﹖(Great Commercial Revolution)
    第一個問的應該是1973年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除了一般說宋朝被蒙古消滅阻礙了工業革命外,Elvin等人亦提出「高水平平衡陷阱」(high level equilibrium trap)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中國生產力處高水平,但人口亦多,要維持統一穩定就要避免「患不均」,於是難以產生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所需的資本累積。(方按﹕中國傳統是各房均分遺產,西方和日本都是長子繼承制,長子可獨得大部分財產。)

    與此同時,西方則進入一個技術和科學互相支援的加速循環。
    例如礦井抽水的技術誘發了真空和熱學發展,發展出紐康門蒸汽機和潛熱理論,然後又催生瓦特蒸汽機和卡諾循環,最後得到內燃機和熱力學。

    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時間比哥倫布早(1492),規模也更大。但相對於哥倫布「發現」了整片新大陸(儘管哥倫布本人到死都認為自己是去了亞洲外圍),鄭和下西洋耗費之鉅,對現代世界卻幾乎是零影響。

    5. 比較學者估算的全球GDP演變﹕
    在1750年(已是文藝復興後),中國佔了全球GDP約33%(三分一﹗)、南亞約25%,西方只有約18%。
    到了1900年,中國和南亞合共只佔5-6%,西方佔75%。
    可見單純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並未令西方經濟大幅領先中國(和其他地區),是到工業革命後才獨霸全球。

    6. 近代西方文明,是始於東羅馬帝國滅亡。拜占庭的學者逃亡到西歐,西方才重新發現古希臘/羅馬的文明,促使了文藝復興。西歐一方面出現科學革命,帶來了實驗+量化分析的科學方法﹔另一方面人文主義帶來民主制度、三權分立、啟蒙運動。而當時西歐的人也不認為中國落後,啟蒙運動時甚至出現中國熱(sinophilia)。

    東西方各種哲學可作個比較﹕
    印度﹕佛教 (出世)
    中國﹕道家 (出世)
    儒家—尚德 (入世)
    希臘﹕哲學—尚智 (入世)
    那麼為何中國沒有出現現代科學﹖這就是李約瑟問題。
    李氏推介陳方正的《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很多學者都懷疑,宗教信仰反而刺激了歐洲的科學研究。

    7. 會否有可能,其實每個民族都有機會發展科學,只不過現實中西方先行一步,於是就令其他人都失去機會﹖(因為只要一人領先,其他人就只有從後追。)

    余英時亦質疑,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核心價值,是否跟現代有抵觸﹖(當然他認為沒有)
    陳克艱《唯識的結構》說﹕儒家是人學,如果儒家開不出科學,就是人義不全。

    ---------------------(我是過分長氣中途腰斬的分隔線)---------------------

    方按﹕我想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應該看看,中國和印度、中東之類的社會結構,是否妨礙了西方近代那種「技術—科學」互動的循環。
    說中國早就有近似現代天文觀念的「宣夜說」,但宣夜說卻只是偉大的玄思,並沒有導致任何可計算的理論成果。中國古代很多玄思就只是「偉大的猜想」而沒有去到科學理論的層次。
    至少就中國看,「工匠」一直社會地位不高,政治上有影響力的官員也很少對技術問題有興趣(「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是否會令技術上的突破無以為繼、理論又變成無本之木﹖我有點懷疑。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中世紀的西方,貴族統治者也是目不識丁的。但壟斷了知識的教士卻擁有教權,可與貴族分庭抗禮。這樣會不會西方的技術、理論和高層之間的隔膜,沒有中國那麼闊﹖這點或者留待讀史的朋友評論。

    (另文﹕朱曉農教授—為什麼中國產生不了科學﹖)

  • 博物館三連擊

    趁暑期未完,有一天空閒去「解決」了三間博物館的展覽。

    首先去文物探知館看那個「發跡香港」。文物探知館的專題展覽廳本來就是比較小,所以預計很快看完。但這次看得更快,因為根本沒甚麼「文物」展出來。今次找設計學院的學生,去設計一批跟香港工業歷史有關的藝術品,其實跟「文物」沒甚麼關係,感覺比較像是文化博物館的展覽。(那麼為何不放在文化博物館﹖)

    除了「工廠妹萬歲」和介紹當年女工生活,倒有三幅舊照可以給大家發「想當年」之情﹕
    DSC03551aDSC03552aDSC03553a

    (題外話﹕在旺角匯豐外曾經見到一張「哪三位美國總統曾經在附近度身訂製西裝」的廣告,感覺十分「唔啦更」——訂西裝關銀行咩事﹖看清楚才知道原來是海事博物館「香港製造」專題展覽的廣告。應該是因為匯豐銀行有份贊助所以才貼廣告吧。這個廣告設計算是頗引人好奇的。)

    ---------------------------------(我是勞動光榮的分隔線)---------------------------------

    然後走去尖東,先解決午餐,然後走上半島中心的樂聲陳列室幫老媽問東問西。問完就去科學館睇西洋奇器

    這邊一樣沒有幾張照片,不是因為沒展品,而是因為不准拍。除了開首那些電腦動畫之外,其餘的部分全部不准拍,甚至還有個保安叔叔坐在展廳前舉起「不准拍攝」的牌子……不知為何他們比歷史博物館更嚴格(人家只是不准用閃光燈),不過人家說不要拍就不拍囉,面斥不雅。

    其實入口位置頗為浪費空間,一大條走廊沒有擺甚麼東西,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些名詞。然後轉角位十分驚人地擺了個(我猜有一個半人高)的半球,用來投映會轉的立體康熙朝《坤輿全圖》﹕
    DSC03554a
    當時對美洲北端的了解,還比不上澳洲。

    然後又是近年廣受歡迎的故宮動畫,故宮那麼大、可以介紹的東西那麼多,趙廣超這條水真係可以吃足十年。
    太和殿剖面真的很精細﹕
    DSC03558a
    望著那幅故宮地圖,發現原來在下雖然玩過陞官圖,但只想起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大學士,想不起其他殿閣了。

    裡面展品其實很多,可惜的不是不能拍,而是互動展品不多。尤其是天文儀器(只有幾件很簡單的有樣本試用),有很多單看文字介紹其實不太清楚怎樣用的。現場的互動展品仍是太「小朋友取向」,沒甚麼複雜的儀器讓人試用。

    中途見到一件清朝人體模型的複製品(其實就像現在的,只是身體更欠線條像根木頭),幾個少年、一對普通話母子、和一個像是導賞員的阿姐圍著在研究怎樣把身上的器官砌回去。聽見其中一個少年說自己在讀高中,明年DSE要考生物。
    這件模型對方某來說當然是沒甚麼值得好奇的,因為小時候已經常看人體解剖圖(謎之聲﹕媽呀,好毒呀﹗),對這些模型其實頗熟手。不過我看完附近其他展品,發現他們還未砌完,於是湊過去八卦一下。如果要考生物科但連人體模型也砌不完,沒問題麼﹖(其實也不一定有問題的,反正考試不會考你砌人體模型。我讀書時也只有少量問題會涉及器官位置。)

    發現少年指著右腎對上的器官,不知道那是甚麼,而旁邊的人(尤其是那個普通話媽媽)在亂猜一通。
    於是我決定出口術﹕你記得五臟是哪五臟﹖這是其中一個,你認得其他的就會知道這是甚麼。於是他用排除法就知道這其實是脾臟。
    導賞員大姐說起「脾掌消化」,但其實這只是中醫臟腑的看法(再重申﹕中醫臟腑不等於現代科學的器官),在西醫的現代解剖學而言,脾臟只不過是負責收藏和過濾血液淋巴液的地方。由於這甚至不是課程內容,學生認不到脾臟其實不出奇。當然,連心肝肺腎都不知位置的,就真的需要多點教育了。我們初中的科學科有沒有要求學生讀這個﹖

    要批評的話,就是準備展品說明時似乎不夠小心。至少我發現兩個問題﹕
    1. 「工部」在某展板竟譯成 Ministry of Industry,十分「現代化」的譯法。雖然工部的確有管工匠的,但其實它並不是搞甚麼「工業政策」,而是管公共工程。不過其他展板又會譯成較多人使用的 Ministry of Public Works。(英文維基譯 Ministry of Works)
    2. 更扯的是,為展品說明撰文的館長似乎真的把1901年庚子西狩當成是慈禧和光緒去西部狩獵……中英文都是這樣寫。「西狩」只是庚子拳亂之後慈禧挾持光緒逃難的委婉說法呀。(外國使節多偏向有意循西法改革的光緒,慈禧要繼續軟禁光緒、把持朝政,自然不可能讓他留下給外國人「解救」掉。)
    科學館館長對歷史不在行不出奇(修歷史的去了歷史博物館吧﹖雖然2.只是初中中史程度的東西),不過給隔壁歷史博物館的同事過目一下不可以麼﹖

    ---------------------------------(我是漢清兩朝的分隔線)---------------------------------

    由於沒多少值得我動手的互動展品,所以一小時就看完,然後走到對面看歷史博物館的漢武盛世展覽。

    外頭的抗日戰爭圖片展,感覺是為了敷衍上頭跟隨北京把九月三日列為假期的倉卒之作。因為只有幾塊展板和圖片,連展品也沒有(甚至真實的「相片一張」也沒有展出)。基本上跟讀初中課本那些圖片沒甚麼分別。

    外面一塊展板介紹香港的漢代遺址,當然最為人熟悉的就是李鄭屋漢墓吧。(但是否已肯定這是漢代的﹖以前有人認為嶺南屬「化外」,懷疑這是稍後時代才傳來漢朝樣式的嘛。)
    DSC03559a

    另外有個角落讓人穿漢裝拍照,當然方某志不在此。另一邊倒有件頗有趣的,就是模仿未央宮的立體投影模型﹕
    DSC03561a

    利用投影可以很輕易讓觀眾了解宮殿、椒房殿、少府、中央官署(兵工廠)、闕樓等地的相對位置﹕
    DSC03563aDSC03564aDSC03565a
    DSC03566aDSC03567a

    不看實物沒留意到原來官印可以小成這樣(跌落食物吞埋落肚都未必知…),而封泥除了有方形還有饅頭形的。
    DSC03569a

    幾個南越國的金印玉印。說明採用《史記》的中原論述,既然你是朝貢國又自行稱帝,自然就是「僭越」。不過我對立場興趣不大,倒是驚訝於原來那幾個印都不怎麼大(不如後世的玉璽),尺寸跟「賭神朱古力」差不多。另一有趣的是,原來那時已經流行用龜鈕。
    DSC03584aDSC03585aDSC03586a

    馬馬﹕「呢度D動物陶像幾似我地架,除左馬仲有牛呀、豬呀、羊呀、雞呀……」
    DSC03577a
    (方按﹕其實我覺得漢朝的動物俑比人俑更像真)

    傷心大發現﹕你標示現在「廣州」的地方明明是深圳龍崗……廣州不就是在當年南海郡治那個位置嗎﹖
    DSC03581a

    提起漢朝好像總有金鏤玉衣,不過仔細看會發現原來沒有下襠的。
    DSC03596aDSC03598a

    沒有下襠,除了玉覆面外還有塞竅。說明指包括肚塞和陰罩,那支大的應該就是肚塞吧,但陰罩是哪一枚﹖說明牌沒逐塊說明。看來就只有那隻像玉扼的東西用來套著陽具﹖
    DSC03644a

    馬馬﹕「呢幾隻回頭羊咩都好靚架﹗」
    DSC03599a

    這個銅鍾旁邊那支綠色液體,好多人沒看說明牌都不知道是滲了銅綠的古酒。
    DSC03601a

    這幅特別拍下來,因為每個三角形那麼小的空間中都繡了隻水禽,難度十分高。
    DSC03602a

    別說古人沒有創新意念,這個可以合蓋的銅羊尊燈、和收集燈煙的羽紋銅鳳燈,跟現在的產品相比也不分高下。
    DSC03604aDSC03605a

    馬馬﹕「D人成日都搵我地笨,唔止我地,連牛都要拉車喎。」
    DSC03607a

    六博早已失傳(維基有人聲稱知道玩法但看了也不甚了解),單看棋盤看不出怎樣玩的。又沒想到漢朝已有十八面骰
    DSC03609aDSC03610a

    鑄錢有銅範、有陶範。不過你看王莽那些「小泉直一」、「大泉五十」比原本的五銖錢還要小(卻聲稱分別值一個和五十個五銖錢),就會覺得實在太「搵笨」了。在那個商品貨幣時代,發行貨幣的物品價值,不可以跟貨幣面額差那麼遠吧。
    DSC03617aDSC03623a

    古簡要用試管裝起保存,而銅削就是「刀筆吏」用來削去簡上錯字的刀了。
    DSC03629aDSC03634a

    馬馬﹕「呢隻擺明係有翼既馬騮啦。」
    DSC03636a
    (家騮﹕邊個話我﹗)

    這個心形燭台(說明牌叫扶桑樹形),現在同樣的造型也應該很受歡迎吧﹖
    DSC03640a

    馬馬﹕「咩咩都有個印喎」(方按﹕這是給羌族酋長的銅印)
    DSC03645a

    原來當時西域已經流行這種大人頭的布,看起來有點像印第安人。
    DSC03651a

    新疆發現貝殼幣,證明當時西域已與沿海地區有貿易。
    DSC03659a

    很少見到瑪瑙雕成動物形的鏈。
    DSC03662a

    傷心大發現之二﹕攝政應該是 regent 而非 acting emperor 吧﹖不過王莽篡漢前曾稱「假皇帝」,這個譯成 acting emperor 倒是傳神,不過中文就應該用「假皇帝」而非「攝政」吧。
    DSC03664a

    有些中史朋友批評說堆了很多展品但不知想說甚麼故事,也有些應該會批評強調嶺南和中國關係的「國民教育」企圖吧﹖不過整個展覽,除了那幾個「僭稱皇帝」的南越王國印章之外,有甚麼展品是真的展示出嶺南跟中原很有關係呢﹖似乎倒見不到了,儘管場內已有部分廣東、廣西的文物。

    也有中文朋友批評主題「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像英文多於中文,倒真的很貼切。更不用說,整個展覽沒提過,漢武帝一個人把文景之治留下來的財富都花光了,他一個人「大頭症」(柏楊語)製造出來的「盛世」形象,其實也就是漢朝「盛極而衰」的開端。與其說這個展覽強調嶺南和中原關係,倒不如說這種盲目附和「強國」、「盛世」而不知收儉的意識,更為危險。

    ------------------------------

    博物館的回應﹕

    方先生:

    感謝閣下的寶貴意見,有關閣下提出「西洋奇器」展覽展板文字的問題,我們將會盡快作出修正。
    歡迎閣下再次蒞臨科學館參觀。

    梁穎恩
    香港科學館助理館長

    方先生︰

    您好!感謝        閣下對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漢武盛世」展覽的支持!

    有關地圖上廣州位置的標示,我們其實早已發現問題,並用貼紙改正有問題的地方。惟貼紙可能在閣下觀看展覽期間脫落,我們亦隨即作出修正。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以防止這個情況再次發生。

    至於        閣下的第二個建議,我們同意你的說法,一般而言攝政的英文是「regent」。「假皇帝」或「攝皇帝」是王莽攝政時期的稱號,在一些英文著作中亦見「acting emperor」的用法 [例如Denis Twitchett和Michael Loewe合編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A.D. 220,頁229]。根據《漢書‧王莽傳》,當時群臣奏言:

    「……臣請安漢公居攝踐祚,服天子韍冕,背斧依于戶牖之間,南面朝羣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        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制。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羣神,贊曰『假皇帝』,        民臣謂之『攝皇帝 』,自稱曰『予』。平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制』,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        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隆治平之化。其朝見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復臣節。自        施政教於其宮家國采,如諸侯禮〔儀〕故事。臣昧死請。」太后詔曰:「可。」

    因此王莽攝政,以及稱為「假皇帝」或「攝皇帝」,兩者其實皆指同一件事。當然,我們下次再作同類展覽時會更審慎用字,使中文及英文的文字更加相符,以避免引起誤會。

    我們再一次感謝閣下的支持和意見!

    香港歷史博物館
    二級助理館長(考古)
    陳慶源

  • PISA 2012

    這是暑期前去聽的講座摘要,文英玲博士主講。(前文﹕PISA 2009 / PIRLS 2011)

    1. 大概是因應剛過去的PISA2015而辦。教育局仍是以中文科老師為對象,好像圖書館老師不用理似的。

    2. PISA由2000年開始,現在包括了32個國家地區,分科學、數學、閱讀三方面。

    3. 數碼閱讀可分為四類行為﹕
    3.1 接觸資訊
    3.2 創造資訊
    3.3 娛樂社交
    3.4 風險行為

    4. PISA將閱讀分為三級﹕
    4.1 提取與檢索 (access and retrieve)
    4.2 綜合與理解 (integrate and interpret)
    4.3 反思與評價 (reflect and evaluate)

    5.1 OECD2011對「數碼閱讀素養」的定義為﹕個人能力用於數碼文本的理解、運用、反思和投入,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知識和潛能,以及參與社會事務。
    5.2 相比而言,DSE的中文課程集中於實用性和人文性。

    6. 文本格式可分為幾類
    6.1 連續文本 (continuing texts)
    6.2 非連續文本 (non-continuing texts) (如圖、表)
    6.3 混合文本 (mixed texts) (同一作者混合連續及非連續文本)
    6.4 多元文本 (multiple texts) (多位作者撰寫同一主題,有不同觀點)
    但PISA不用視訊,與小六TSA的要求不同。

    7. 講者認為教師需留意﹕
    7.1 數碼閱讀具備「閱讀」本質,與書面閱讀一樣,涉及認讀、記憶、理解、分析、推論、判斷、連繫等過程。
    7.2 數碼閱讀因應媒體特質,具有特殊性,包括媒體技術、高度的識別、整合、評估、交流的能力。(後者怎樣令人想起御宅王﹖)7.3 自我監控、調適和管理的能力,尤其重要。

    8. 數碼閱讀的爭議
    8.1 缺點﹕不實資訊、不良資訊、混亂資訊、無用資訊
    8.2 優點﹕更民主、用者中心、更整全、更自然(接近實境)、更具實用性

    9.1 香港自2000+起參與PISA,上海自2009年參與。
    9.2 2009年開始加設數碼閱讀評估,共19地區參與,包括香港。2012數碼閱讀評估共32地區參與,包括上海。

    10. 數碼閱讀分級﹕
    —5或以上(最低分數626)﹕能在不熟悉的題材上,有效篩選、分析及批判思考所獲資訊。需整合不同步十2結的資料並能掌握多媒體資訊。
    —4級(最低分數553)﹕能在不同連結中搜尋所需訊息,在熟悉的題材上,作出分析及批判思考。此等級亦要求學生能詮釋關於科學、科技的資訊。
    —3級(最低分數480)﹕能在數個地方綜合資訊,並進行簡單的分類。
    —2級(最低分數407)﹕能在熟悉的題材中,運用低度的推理從簡單的數碼介面上找到並綜合資訊。

    11. PISA 2012香港學生平均分﹕550。高於OECD成員平均分497 (500是基準分),在32個國家地區中排第三。
    —第一﹕新加坡 (平均分567、標準誤1.2)
    —第二﹕韓國 (平均分555、標準誤3.6)
    —第三﹕香港 (平均分550、標準誤3.6)
    —第四﹕日本 (平均分545、標準誤3.3)
    —第五﹕上海 (平均分531、標準誤3.7)
    —OECD整體 (平均分497、標準誤0.6)

    12. 如果比較不同地區學生獲得不同等級的百分比﹕
    (低於等級2、等級2、等級3、等級4、等級5或以上、等級2或以上)
    —韓國 (3.9%、11.7%、30.8%、35.3%、18.3%、96.1%)
    —新加坡 (4.3%、12.5%、26.0%、30.3%、26.8%、95.7%)
    —日本 (4.9%、14.4%、32.3%、34.1%、14.2%、95.1%)
    —澳門 (7.0%、22.8%、39.8%、25.3%、5.1%、93.0%)
    —香港 (7.6%、13.8%、26.5%、31.0%、21.1%、92.4%)
    —OCED整體 (17.6%、22.5%、29.9%、22.1%、7.9%、82.4%)
    —方按﹕從比較可見,整體而言韓國比較成功,成績很平均,跌落谷底的人數非常少,只是「等級5或以上」的百分比輸給新加坡和香港而已。而香港「低於等級2」的百分比甚至比新加坡高,可見香港的「補底」功夫做得不夠

    13. 如果以能力高低學生的分數差距看﹕(95th百分位和5th百分位學生分數相差)
    —澳門﹕232
    —日本﹕255
    —韓國﹕257
    —上海﹕277
    —台北﹕290
    —美國﹕292
    —新加坡﹕296
    —OECD整體﹕307
    —香港﹕309
    —方按﹕可見香港學生能力差距甚至比新加坡大,別忘記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城市,並不如其他國家地區有那麼大的城鄉差距。可見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高度競爭的教育體系,令學生差異很大,對於「拔尖」的興趣也蓋過了「補底」。

    14.1 香港學生於PISA2009和2012的不同等級百分比比較,可見「等級5或以上」和「等級4」的百分比都有增長,而較低等級的百分比則相應降低。究竟這是否教學的成效﹖講者表示也可能是2009年時的成績不正常地低,因為當時有不少學生受不熟習中文輸入法所累,而到了2012年學校普遍都有手寫板可用。
    (方按﹕結果到現在我的學生還是有很多不熟習輸入法,無論是倉頡或速成,甚至九方、注音之類都用不熟。相信智能電話手寫輸入普遍之下,情況會更差。在下常警告他們出來工作,老闆未必有手寫板給你用,練熟一兩種常用的輸入法比較穩妥。其實只要平時網上閒聊時多用輸入法就可以熟習了,但偏偏沒人理我。)
    14.2 PISA2009到2012年間的平均分也有上升,由515(標準差2.6)升到550(標準差3.6)。

    15.1 香港學生數碼閱讀的性別差異比書面閱讀少。
    PISA2009書面閱讀女生比男生平均值高33分、電子閱讀平均值高8分。
    PISA2012書面閱讀女生比男生平均值高25分、電子閱讀平均值高19分。
    15.2 各地的男女平均分差異(男減女計)
    —哥倫比亞﹕-4
    —韓國﹕-7
    —智能﹕-9
    —上海﹕-10
    —日本﹕-15
    —台北﹕-17
    —葡萄牙﹕-17
    —新加坡﹕-18
    —俄國﹕-18
    —澳門﹕-18
    —斯洛伐克﹕-19
    —香港﹕-19
    —OECD平均﹕-26
    15.3 又一次,香港連男女差距也比新加坡、韓國大,甚至大於上海。
    15.4 方按﹕不過從同一堆數字中,我倒讀出不太樂觀的趨勢﹕女生不單止在數碼閱讀也比男生高分,而且由2009到2012之間這個差距還增大了(8-->19)。當然這可能是因為隨著電腦網絡和智能手機越趨普遍,所以女生也熟習了電子產品而不再畏懼數碼閱讀所致。但很難不令人聯想2002年取消男女升中分組派位之後,女生因為閱讀能力平均較佳而得到較佳升學機會,而造成進一步擴大能力差異的結果。

    16. 對學與教的啟示﹕
    16.1 藉數碼閱讀提升男生的閱讀表現。(男生的搜尋導航能力較高)
    16.2 協肋數碼閱讀稍遜的學生掌握相關的數碼技能及閱讀素養。
    16.3 向數碼閱讀優秀的地區學習,把學習與數碼媒體有效地連繫。

    17. 影響學生數碼閱讀的關鍵因素﹕(score point difference per unit change of the indices)
    17.1 享受閱讀 (30.44)
    17.2 摘要策略(例如用自己的話覆述一次) (23.08)
    17.3 記憶與理解策略 (20.9)
    17.4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以家長職業定) (19.39)
    17.5 網上蒐集資料 (18.15)
    17.6 多元閱讀 (9.51)
    17.7 網上社交活動 (6.14)

    18. 數碼閱讀的主要步驟﹕
    18.1 進入感興趣的文本
    — 產生相關的詞彙
    — 掌握相關的口頭表達
    — 明白選單上的層級結構
    — 懂得使用導航工具及裝置
    (PISA2009得分較低主要在於以下問題﹕
    —不懂用schroll bar來schroll down
    —打開、編排和關閉視窗
    —視覺和空間能力)
    18.2 跨文本閱讀、綜合不同文本
    18.3 評估文本的質素

    19. 培養數碼閱讀的策略
    19.1 先備知識
    —主題的相關知識 (要有足夠的生活知識才容易連結到文本,知識面越寬越容易理解不同文本的內容)
    —文本的結構形式 (理解文體,例如六何法等)
    19.2 推論推理 (從文意脈絡去推敲)
    19.3 解難思辨 (能否堅持下去才是解難的重點,也要靈活變通尋找出路)
    19.4 自我調整 (「自我監控」的後設認知能力)
    19.5 情意因素

    20. 講者介紹適用於高中的「閱讀金字塔」策略。(如果初中的話可以先教畫關鍵詞、找關連和支持理據之類)
    20.1 主題 (subject) (以短詞或短句表示)
    20.2 主要觀點 (main idea) (以陳述句statement表示)
    20.3 支持理據 (supporting details)
    20.4 發展/申請 (developing details)

    21. 段意要撮要、找關鍵詞及與題目的關係。

  • 醫學博物館

    上星期一去紐倫堡,本來打算過海順道去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拿學校的東西、然後去醫學博物館。但又查發現兩者都是星期一休息,於是就留待星期四看中醫後再去。

    從地圖上看,這個中心是離地鐵西營盤站不遠,卻被幾幢樓包圍,不知該怎樣進去。
    這天因為做了天灸,膏藥貼在身上很刺痛,更加痛到連看過地圖的細節都記不到。中途截住個妹妹問路,原來對方也不熟路要拿手機出來查。本來不想人家花太多時間,而且覺得自己模樣好像警訊裡面那些騙手機大叔……不過實在太痛所以根本不知如何開口叫人家不用花時間。結果她只告訴我「好像在西邊街」。

    然後行到西邊街,就是以前在港大出入時已經熟悉的西區社區中心(舊贊育醫院)﹕
    DSC03285a

    這時候我已經痛到忍不到,而且也已經過了一小時,想到社區中心一定有廁所,決定跑進去先處理了那個天灸貼,其餘之後再說。

    當我搞了一輪去清除天灸貼和抹掉剩下的膏藥之後,打算行出來繼續找路,但突然看到﹕
    DSC03284a
    吓﹖這裡有他們的信箱﹖

    再看水板,算不算踏破鐵鞋無覓處﹖
    DSC03283a

    這個叫甚麼「後座」就是旋轉梯後面的地方吧﹖(路牌也沒一個)
    DSC03282a

    好像愛麗斯夢遊仙境的小門,走過去終於見到了﹕
    DSC03281a

    大佬﹗怎麼你地址只寫門牌,不乾脆就寫「西區社區中心後座」﹖這樣易找得多﹗

    之後經高街行去醫學博物館,途中見到茶餐廳就解決午飯好了。

    ---

    然後在大雨中到達醫學博物館﹕
    DSC03411a(這是雨後離開時補拍的啦)

    因為平日+大雨,所以人很少。就是臨走時才有一堆小孩成團的走進來。

    本來想看的是瘧疾專題展,不過從旁邊走進去,先見到的是講流感的角落﹕
    DSC03286a

    然後就是講沙士的﹕
    DSC03287a

    原來當年動用警方超級電腦找人物關係的結果是這樣﹕
    DSC03288a

    無痛的打針方式,很想要吧﹖
    DSC03289a

    看起來很先進的注射方式,因為先進得滯我淨係睇說明和影片也不清楚是怎樣做的﹕
    DSC03292a

    醫學博物館因為地方小,而又由很多人和組織捐出展品,於是有時就會有點奇怪亂入的感覺,例如這裡﹕
    DSC03295a
    原來早期曾經要用這些膠球來填塞肺癆病人的空洞——儘管不太明白為何要填就是了。

    於是變成在瘧疾展的背後逆序看上前頭。

    這個「瘧疾局」好像在市政局史中也沒見過。(市政局的前身是潔淨局)
    DSC03308a

    而在另一些遺下的舊書中,是叫「防瘧局」的﹕(英文倒一樣)
    DSC03329a

    現在受瘧疾影響的國家還有很多﹕
    DSC03321a

    聯合國千禧發展目標(雖然官譯是「千年」,但我認為millennium譯成千年是不對的,因為你不是打算用一千年去發展)值得大家了解一下﹕
    DSC03323a

    頗漂亮的畫作,正好用來作看板﹕
    DSC03324a

    樓梯轉角是沙士攝影集,為何只有醫管局為犧牲的醫護人員下半旗﹖既然也補頒了英雄勳章,不值得降區旗麼﹖
    DSC03332a

    醫學博物館是西醫牽頭成立的,但意外地並未因而排拒中醫。
    另一個展廳就是以中醫為題。除了以中醫的器具為展品,展板以「中西醫對比」為題,說的是「脾」。不知道是否會定期更換。

    DSC03334a

    DSC03343a

    這個展廳的主題是婦產科(雖然同時又有西醫書院北洋醫學院的畢業證書副本,展品始終放得有點雜)。可沒留意到,原來現在新加坡的母嬰死亡率還是比香港高,為何﹖
    DSC03345a

    這隻小匙是給兔唇患者在動手術前餵食用的﹕
    DSC03352a

    這位仁姐特別之處,在於她是日佔初期進入那打素醫院接受護士訓練,到戰爭末期才獲得畢業證書,一星期後日本就宣佈投降。於是她們就成為唯一一批得到日本證書的護士。
    DSC03356a

    科學教育應該讓學生知道這點﹕為何人類多難產﹖多謝演化囉
    DSC03357a

    科學教育也可以有情意的,不過不是那些甚麼教大熊貓當國民教育,而是告訴他們懷孕是多危險的事,併發症一大籬﹕
    DSC03361a

    懷孕危險也是一種性教育,還有不同時期的胎兒情況﹕
    DSC03363a

    旁邊的展廳以檢驗工作為題,其實也是這幢建築本來的主要工作。這個展示的是檢查老鼠是否有鼠疫的場境﹕
    DSC03369a
    恐怖的是,原來職員是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檢查老鼠,沒聽見誰惹病算是大吉。而且不一定都是這裡見到的晚清人士,因為同場買了博物館出版的《默然捍衛—香港細菌學檢驗所百年史略》,裡面受訪的老職員(大概就是戰後的員工吧)仍然說他們檢查老鼠時是沒有防護措施的,沒人受感染是幸運。

    細菌學檢驗所(後來改稱病理檢驗所)並不只是檢驗疫病和製造疫苗,雖然書中視之為衛生防護中心的前身,但其實他們負責的東西比衛生防護中心更多。書中就提及檢驗食水和牛奶,甚至在大部分醫院未有病理科前要負責檢查病人的樣本。

    DSC03373a (檢測水質的多管發酵法)

    早期藥物供應不多,西醫不像現在開藥隨時給你藥丸藥水就行。他們除了帶藥箱出診,往往還要自己製備藥物,把所需的成份藥粉混和開給病人服用。
    DSC03380a (這個藥箱由英國醫生捐給中大醫學院,再轉贈給醫學博物館)

    當時的政府手冊,詳細記載了每個醫務化驗人員的生日、薪點和增薪日期……
    DSC03381a

    由於這幢建築的歷史,當初最關注這幢建築和推動成立博物館的,自然包括病理科醫生,所以這裡介紹幾位他們的老師。這位侯寶璋教授除了教書,還在報章撰文討論古人的病理問題﹕
    DSC03382a

    這裡介紹如何驗瘧疾,但看完還是看不清厚血片和薄血片的分別﹕
    DSC03387a

    香港政府曾經自行製造多種疫苗(天花、霍亂、狂犬病、傷寒/副傷寒、鼠疫、小兒麻痺,書中還有提過淋病和葡萄球菌),書中記載還供應到鄰近地區﹕
    DSC03388a

    香港似乎也適合發展這類藏品﹕紮腳的模型和X光片﹕
    DSC03389aDSC03390a

    當年是如何生產牛痘﹖地庫有場景﹕
    DSC03391aDSC03395a

    如何檢查疫苗是否有效﹖原來牛痘是用雞蛋驗,注射進去後會在胚胎膜上產生痘疤﹕
    DSC03396a

    地庫一角是麻醉科展品,麻醉機原來同時用多種麻醉劑,而且有彩色標示﹕
    DSC03404a
    (白色﹕氧氣、黑色﹕二氧化碳、橙色﹕丙烯、藍色﹕笑氣、中間兩盅的氟烷forane)

    地庫另一小房間就是中藥展廳,有介紹中藥的使用原理﹕
    DSC03409a

    裡面是由藥材店捐出的藥櫃和陳設,正好用來展示不同種類的藥材﹕
    DSC03407a

    「四生」分別是生半夏生川烏生南星生草烏。都是有毒性的中藥,通常要炮製過才能服用。
    DSC034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