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 Singapore 2014: Gardens by the Bay

    回來整個星期都未開始寫……

    到了新加坡,頭幾天都在見親戚。第一個去參觀的是濱海灣花園

    在Bayfront地鐵站下車,經過金沙賭場,過橋就可去到。
    DSC00846a
    除了幾棵樹狀高台外,那兩個拱頂也是花園的室內設施。遠處還有河對岸的摩天輪。

    幾棵樹狀的高台,可以付費登上,張望風景。
    DSC00847a

    據悉花園底下有焚化爐,產生電力給花園使用,而樹狀的高台是冷氣系統散熱用。
    DSC00858a
    那麼煙囪是否也藏在高台裡面﹖沒有細察。

    登上高台,首先聲明不准打傘,因為怕大風吹走。像老媽那種怕曬的就要忍一忍了。
    DSC00865a

    從高台回望就可見到金沙酒店的全貌﹕
    DSC00861a
    軍事雜誌好像說上面那個大平台還安裝了新加坡空軍的相位陣列雷達。

    高台上面的植物當然不可能直接種在鐵架上,而是一包包的掛上去﹕
    DSC00859a

    花園裡面也放了很多鍾乳石,不過我倒覺得石灰石很容易被酸雨侵蝕,這樣露天放好像不太好。
    DSC00876a

    也有很多以木材製作的藝術品,例如這張鱷魚狀的長椅﹕
    DSC00879a

    進入室內,有很充沛的冷氣﹕
    DSC00882a

    這是展覽各地植物的場館。這種看來很像根部乾枯了所以橫放地上,是否正常現象來的﹖
    DSC00888a

    同樣是仙人掌,有些釘是直直一排,有些卻會生成扭曲狀﹕
    DSC00893a

    騮﹕「上面既木雕係咪好似我地呢﹖」
    馬﹕「總之我唔會畀你騎。」
    DSC00894a
    DSC00896a

    長得很高的仙人掌﹕
    DSC00904a

    鷹狀的根雕﹕
    DSC00905a

    顏色看來像是死的銅色,但其實只是預防被羊吃光的適應﹕
    DSC00908a

    出了花的元寶﹕
    DSC00910a

    晉陶淵明獨愛菊系列﹕有條紋的菊
    DSC00922a

    晉陶淵明獨愛菊系列﹕各朵花的花粉量各有不同
    DSC00926a
    DSC00933a

    這些奇形怪狀的不知如何形容﹕
    DSC00927a

    這種澳洲的樹,樹皮有如蛇皮,有抵禦野火之效﹕
    DSC00928a

    老媽說這些樹的樹幹長成螺旋狀是天然的,我則認為是在成長時人工拗成的。
    DSC00938a(有看倌可以解答嗎﹖)

    從昆蟲的角度看蘭花的開口﹕
    DSC00943a

    另一展館是以水為主,所以有條大瀑布﹕
    DSC00954a

    有個眼鏡娘職員在花叢中走出來,在檢查植物的狀況。令我想起一位喜愛大自然的朋友。
    DSC00962a如果她在這裡工作,應該也會很快樂吧﹖

    地衣苔蘚長得那麼漂亮,當然是需要不時噴霧加濕﹕
    DSC00966a

    也有不同的造型﹕
    DSC00970a

    蕨類植物算是易認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孢子會長在葉底﹕
    DSC00977a

    這種葉中間好像長了花的植物,不知是甚麼……
    DSC00979a

    騮﹕「隻船好靚呀﹗仲有我地o係上面﹗」
    DSC00983a

    從地面上到瀑布塔的高層,然後沿著走廊慢慢走下來﹕
    DSC00993a(可以見到拱頂有部分窗可以打開,用來調節室內氣候)

    從遠處可以見到濱海灣堤壩﹕
    DSC00997a

    這條堤壩把新加坡河的河水截住,新加坡幾乎把所有的河口都截下了。香港在海上搞了萬宜和船灣淡水庫,而新加坡就把所有河口當成水庫。這座堤壩平日儲水,大雨的時候也可以放水。

    壩旁的建築除了作水上活動中心,還有展覽設施,不過我們這次沒有去﹕
    DSC00946a

    塔內也展覽了不少鍾乳石,不過我不太喜歡這樣把山洞裡的鍾乳石拆下來展覽﹕
    DSC00998a(嚴格來說,上面長下來的才叫鍾乳石,下面長上去的應該叫石筍。不過叫鍾乳石大家都明白。)

    塔底還有放映廳,解說人類如何影響地球環境。
    DSC01004a(不要再說二氧化碳增加不關人事了)

    黃色的26個國家生產了全世界82%的穀物。紅色的國家到2050年人口卻預計會變成現在的三倍,鄰近啡色的是兩倍。
    DSC01010a

    印度超採地下水已導致地下水枯竭。(其實中國華北也沒好上多少)
    DSC01011a

    短片講解全球暖化對人類和生物的影響﹕
    DSC01014a

    回來之後,回校見到Miss D,問我這個花園門票很貴是否值得一遊。門票是貴,但花卉四季不同,而且種得很美,為了欣賞或者拍照都值得一遊的。
    正是因為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展覽,所以本地人可以申請成為「會員」,就像海洋公園一樣,隨時可以進去。當然遊客給你做會員也不會有機會常常去,不過當地人如果有興趣多去幾次的話,應該值回票價。

    之後我們再去旁邊的藝術科學博物館,請靜候下文分解。

  • 反轉經濟學

    反轉經濟學—把顛倒的再顛倒過來》李逆熵,香港﹕經濟日報,2013

    (配樂﹕Versus Homunculus—《鋼之鍊金術師FA》插曲)(播放完畢)

    之前說了

    身為擁躉,有新書不買不成。

    不過這本絕不藏私,直接放到圖書館。因為香港被市場原教旨毒害已久(噢,翻這本書才發現這個詞又是別人先想到的),經濟學好像就只是那一套。所以更有必要讓學生看到現在的主流經濟學有何缺失,而經濟學還有哪些可能。

    在下於先生的面書群組裡,直接說笑道﹕恭喜先生成為自治右翼口中的大中華左膠。

    正如在介紹《誰說人是理性的》時就提及過,傳統經濟學中的理論,其實有很多前設(理性的經濟人是其中之一)。使用這些由假設推導出的理論,其實亦可幫助理解複雜現實。但現實畢竟千變萬化,而這些理論依靠的假設在現實中往往不成立,那就沒理由把它們當成「真理」去膜拜,甚至削足就履以現實去遷就理論。

    道理就像「行為主義」有助我們了解部分的人類心理和行為,但如果把人類當成巴甫洛夫的狗,就肯定出事。

    有點像上一本《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的鋪排,本書也是把新自由主義(和芝加哥學派)的各方面問題分門別類列舉出來,相當全面。有關他們的理論有何漏洞,書中亦有專章描述。同時亦針對一些「事實」問題,嘗試反駁新自由主義的一些迷思。

    (其中比較有趣的一點是「減稅增稅收」的「供應面經濟學」。
    在下聯想到的倒是,如果提倡「減稅可以刺激經濟於是稅收增加」,那麼為何不能主張「最低工資增加消費於是刺激經濟」﹖
    按理論說最低工資也會減少僱員,效果可能互相抵銷。但現實中究竟是減少僱員的損失大、還是增加消費的效應大,其實並非理論所能說明。當然這不代表我認為最低工資是最佳手段,這只是聯想。)

    同樣地,為免讀者認為「只有一面之詞」,作者亦提供了支持新自由主義的著名書目,有心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以找來比較。

    在我而言,某些真心徹底信奉那一套的人,或者還有可敬之處(例如他們會堅持政府沒挽救大銀行的責任,他們搞到破產就倒閉好了,炒燶了還想人救﹖)。至少思路前後一致真心難求。
    可恨的是,香港(其實外國也是)很多自稱自由經濟擁躉的人,其實都只是「芽躉」。在他們而言,自由只是「錢」和財主的自由而非一般「人」的自由,營商剝削有自由,受眾反抗就沒自由。看看那些人對碼頭工人罷工的反應可見一斑,公司剝削和侮辱性待遇都是自由,工人罷工阻礙經濟運作就十惡不赦。其實,他們倒不如承認自己是重商主義,至少會誠實一點。

    書中好像見到一兩個錯別字,不過為學校買的不能標記起來。總體來說錯別字非常少。
    缺點就是作者始終是「英文人」,據知寫作也是先英後中,所以書中的學者名字中譯,譯法前後不一,徒令中文讀者混亂。而提及的書目和書名方面亦幾乎全是英文,部分可能有中譯本(如《誰說人是理性的》)但沒有附上,令中文讀者找書時較為困難。如果可以找人檢查譯名、為書中提及的英文書籍搜尋中文譯本附上介紹,對讀者當更有幫助。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與書介)

  • [地球的敵人 vs 學者的敵人]

    A. 地球的敵人

    學校陸運會,午飯就去牛池灣村的茶餐廳簡單解決。

    對面有個看來二十開外的小哥坐下,叫了個餐。先來件奶醬多,吃了。
    然後還有一小件奄列、一碗米粉,還有一杯紅豆冰。

    方某吃飯不快,雖然先來,還未吃完那碟芙蓉蛋飯,對面就走了。
    但我見到奄列、米粉和紅豆冰全都剩下一半。

    古文的說法,叫暴殄天物。
    現代的說法,叫浪費、不環保。
    老人家的說法,叫折墮、沒衣食。

    份量又不多,我本來以為是女生才會吃不完。不過當然也有些男人胃口特別小。
    可是,明知吃不下的話,只叫兩件多士、或者只叫一碗米粉,不就吃得完了麼﹖

    我們一邊埋怨百物騰貴,一邊又把大量食物掃去堆填區。這是甚麼意思﹖

    ----------------------------(我是各色敵人的分隔線)----------------------------

    B. 學者的敵人

    卓韻芝@黑紙﹕「其實,我不想分類,分類是愚昧的,所有分類都是歧視。」

    閱後感﹕

    1. 十分光榮﹕終於發現區區在下,跟堂堂胡秀英大教授終於有共通之處,原來大家都是愚昧歧視專家。

    (方某專事圖書分類,而胡秀英教授是植物分類學家。)

    2. 德國詩人海塞表示﹕「學問,不外是埋頭於發現差異。學問就是識別之術。」

    (方﹕…………唔…………學校即歧視之所………)

  • 10 books in 2012

    鄧小樺開的 tag (這年頭還叫 tag 麼﹖)﹕

    純粹閱讀分享,邀請大家貼出自己的2012十本書。2012末日失約,惟有閱讀行進無窮。評選原因無非是熱愛或重要性,自己獨有的故事亦可。
    須為2012年出版或購入(若非2012年出版註明年份),請註明作者及出版社。
    如果覺得十本有點難選,請自行刪減數量。
    作者、出版社、讀者、書店、傳媒。當萬物虛擬,書的實在,仍然留存。

    朋友相邀,見幾有趣,就討論一下今年的十本書。

    1. 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李逆熵,香港﹕經濟日報,2011

    嚴格來說不是「今年」而是「去年」的,只是剛好書介在元旦貼出。當時書介﹕

    在下的確認同值得向學校推介本書,除了因為是作者的粉絲額外加分之外,亦因為本書的確有用。
    一般討論全球暖化的書,通常不是專注於介紹「暖化」本身(科學取向),就是專門討論如何對抗暖化(科技或社會取向)。每一本書都資料豐富,可是要全面了解就要看幾本不同取向的。而且這些書多數都是外地出版的,資料未必是針對香港人而寫。我想對於要了解「全球暖化」這個問題的一般人和師生,這本書的範圍應該很全面了。

    2. 馬冠堯《香港工程考—十一個建築工程故事 1841-1953》,香港﹕三聯,2011

    當時書介﹕

    本書有趣之處,在於作者本身是工程師。這一點避免了其他歷史學家或掌故作者寫工程歷史時隔靴搔癢之弊,前者除了工程,往往連科學也不懂,所以很難深入討論。同時作者在退休後又迷上歷史,甚至去讀了個歷史碩士,所以也掌握了歷史研究的方法。身兼工程和歷史兩門知識,令作者成為本地少有能撰寫香港工程史的人。

    書頗厚,不過內容並不算浩繁,因為每頁字數其實並不多,而且行距頗大。每頁字數不多的原因之一,在每頁左側留了位置寫註釋,但本書學術味道不濃、詮釋也不多,有不少位置變成純粹留白。所以看倌不用擔心讀不完,這並不是《大崩壞》那類鉅著。

    而最重要的是,雖說歷史,但內容跟現在的香港極有關係。例如舊樓倒塌,香港就發生過多次,偷工減料之事亦在開埠初期已有。可見香港地產霸權,非始於近幾十年。

    3. 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韓福光等,Singapore: Straits Times Press, 2011

    這本書道理是否「硬」,見仁見智。但奇就奇在,這本書「硬」到沒在香港出售,跟多年前的《李光耀回憶錄》很不同,其他地方的人好像沒留意到這本書。

    朋友可能會覺得奇怪,這本書我反而沒寫了甚麼書介。倒不是不值得寫,而是以這個人的經驗,無論你贊不贊成他的看法,都可能不知應該從何說起。

    很明顯的,李光耀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而新一代的看法很明顯又與之不同。對於他老人家來說,就認為這是因為新一代沒經歷過老一輩的建國之苦,「不知世界艱難」。(那倒不是全無根據的,歷次選舉中,較多年輕人支持反對黨,而老年人多支持行動黨。當然是基於「年輕人不知建國艱難」還是「行動黨追不上時代」,就任人詮釋了。) 於是,他就很著緊要把自己的看法流傳後世,讓國人銘記他這個「國父」的精神,「永矢咸遵」了。

    還是那句,你可以不贊同李光耀這個人和他的看法,但談新加坡的事,誰都繞不過他。他提出的問題和看法,無論是贊不贊同,都得好好思索回應。這些都是他幾十年經驗帶來的遺產。

    4. 空想科學讀本5》柳田理科雄,談璞譯。台北﹕遠流,2012

    當時書介﹕

    之前說過,有些人批評這系列似乎越來越不是講「科學」,在下倒認為這系列的重點是怪認真地去分析那些作品的設定,看看會得出甚麼結果,這或者可以叫「惡搞」。這一點倒是一直沒變的。我想作者這種「懶認真」也看出了不少觀眾沒留意的東西,這種精神本身就很好。

    5. 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導覽》黃郁惠譯,台北﹕藝術家,2006

    當時書介﹕

    其實不是特別去買的,只是在大眾見到有特價清貨(原價$67、特價$20.1),單是看圖片也值回票價,也想了解一下外國的博物館,所以買來看看。

    外國的博物館,教育意識很濃。法國由教授領頭、甚至開班教授更是表表者。香港的博物館,經營思維還是偏重康樂和文娛(管它的也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嘛),是否應該向這方面多加努力﹖

    忽視博物館的,不只是政府,還有市民。
    雖然把 TED 或《經濟學人》當成擇偶條件有點剎風景兼無謂,不過如果大家閒來多看 TED、多讀《科學人》、多去博物館(雖然我們這些喜歡逛博物館的都會自私地希望不會太多人),化購買欲為求知欲,不也是有益又有趣的嗜好﹖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熱愛求知,那麼電視台還可以固步自封、在上者還可以任意玩弄愚民嗎﹖

    6. 徐承恩、伍子豐、易汶健《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香港﹕東寶,2012

    朋友的作品,但實在值得一讀,當時書介﹕

    「官商勾結」大家經常掛在嘴邊,似乎已不再被懷疑,但究竟官商「如何」勾結似乎沒有仔細的分析。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作者試圖以量化和圖像的方式,反映香港官方委員會、商界和非牟利機構的相互關係。作者根據這些分析近三十年來香港的政治關係。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

    相對於商界和公民社會零散化,政府委員會反而一枝獨秀。擁有最密的連結,近年經常引來注意的「公職王」就是表徵之一。作者在書後半部提出了令人擔心的現象,就是中共正藉著有意識地令香港各界渙散,進而滲入操控。這些「西環治港」論到梁振英當選這一刻,已接近成真。可惜的是因為商界與民間反裂日久,先前的「地產黨對共產黨」惡戰,未能擴展成作者期望中的全港精英大團結。

    7. FBI 教你讀心術: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 An Ex-FBI Agent’s Guide to Speed-Reading People),Joe Navarro & Marvin Karlins著,林奕伶譯,台北﹕大是,2009

    當時書介﹕

    方某看這本書,自然是因為一向不懂「睇人眉頭眼額」之故,所以要讀來進補一下。不過以在下這種觀察力(尤其對人的觀察力)奇差的人來說,要做到作者所說的充分觀察和解讀應該都是力有不逮。

    8. 李彭廣《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香港﹕牛津,2012

    可說是王慧麟《閱讀殖民地》的較完整版本。

    從英國人檔案看英國人管治香港的系統,解釋了為何英國人撤離香港後,那些政務員就搞不好。並不因為英國人留下甚麼「地雷」,而是因為英國管治香港自成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無法在中共治下運作。

    當時書介﹕

    問題反而是無論中共對香港的態度,或者香港人本身的心態,都沒脫離「殖民地」的思維。這一種殖民/難民式思維一天不改,香港人一天不負起「香港是我家」的重擔、放開眼界擁抱世界,自發站出來為香港做到最好,香港就不只是一時混亂,而是永遠沉淪。

    在此再次推介劉紹麟的《香港的殖民地幽靈—從殖民地經驗看今天的香港處境》,搞「本土政治」之前,宜先知道過往的殖民地經驗,除了優美一面,還為我們戴上了甚麼枷鎖。就算你不喜歡某些左翼思想,但如果我們思想上不「脫殖」(這正是左翼常用詞語),也不可能真的自治。

    9. 青花瓷的故事》Robert Finlay著,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2011

    當時書介﹕

    本書主角的確是「青花瓷」,不過重點並不是青花瓷的製作和藝術本身(雖然書中不乏這些方面的介紹),而是「青花瓷」貿易和歷史的關聯。在作者眼中,青花瓷貿易是史上第一件「全球化」的商品。

    從小見大,從一件商品看世界歷史,是很有趣的題目。

    10. John Maxcy Zane《法律的故事》,劉昕、胡凝譯,台北﹕商周,2012

    書讀了,書介還未寫好。因為書寫得好,但翻譯太差。

    本書成書於幾十年前,但沒所謂,因為寫的是歷史。作者介紹英美法系的歷史源流,由原始人、蘇美人到猶太、希臘羅馬、中世紀……到英國和美國的法律發展。對於想了解普通法背景的人應是很有意思的參考。

    可惜就是翻譯太差,讀起來令人不快。懷疑是否大陸人譯的,但在豆瓣見到大陸有另一譯者的版本。

  • 馬蹄露力保馬蹄蟹

    [馬蹄露力保馬蹄蟹]

    星期日其實想留在家裡寫文,奈何建制裡那些「添馬」總是不給我們休息的機會。
    其上者不斷找機會衝擊議會常規,製造繞過一般議事程序的先例,好為日後爭議性法案(如廿三條)闖關開路。
    其下者不斷借不民主、官商勾結的制度攬盡著數,不理外面家破人亡,不惜破壞一切。
    於是大家就像草泥馬般得四處奔跑。

    於是,又來到這裡。

    不像反國教般「殺到埋身」,可以預期人數一定比較少,不可能埋天蓋地。不過人數之少還是令我有點失望,大會說三千人,我四時多看最多一千,而且出出入入很難計。難道海馬真的不及小朋友重要﹖

    (題外話﹕學完天氣觀測後難得有機會看到大片天空,發現有很多高積雲)

    主持不停在說「真正的民意」,但方某對此並不樂觀。跟平反六四或反對國教這類課題不同,香港很多人都是「發展主義者」,只以為發展就是硬道理。如果真的要問所有市民的意見,「真正的民意」站在哪邊還很難說。在這種情況談「真正民意」,恐有自踩陷阱之弊。

    其實公民社會,本來就不是單靠「數人頭」,而是靠「講道理」來推動政策。我方道理在手,應該以之說服市民,而不是先去爭誰「人多」。之所以要搞群眾運動,並不一定是因為我方「人多」,只是因為這政府早已不願跟人家「講道理」,所以任何聲音的人都只能靠「人多」把聲音送進政府去而已。

    方某就見過不少所謂「中產」,對龍尾事件的印象還只是「度度都話環保反對發展」、「我都支持環保但經濟還是最重要」、「海馬點重要得過人」而已。
    這類迷思,我方當然知道有哪些問題,但卻很普遍,不去抗衡主流傳媒每天製造的假象的話,是不能爭取更多人支持的。

    這裡的長期讀者,大抵應知方某並非甚麼「環保主義者」,對周兆祥那些深綠人士把環保當宗教搞更看不順眼。不過就算單從人類中心、功利主義看,我也沒理由要同意這計劃﹕

    1. 那些所謂經濟發展,利益究竟歸誰﹖
    青衣興建貨櫃碼頭,還可以說是惠及全港運輸業,維持香港的主要港口地位,那麼你說要犧牲環境我還能理解。在這個地方勉強建沙灘(這處沒沙灘正是因為水流會沖走沙粒,所以建沙灘根本是逆天而行),除了買了地等發展商住物業賺錢的人之外,還有誰會得益﹖全民享有的環境值得為了這少數人犧牲﹖

    2. 就算不理會利益歸誰的問題,值得為了那少許經濟利益令生物絕種﹖
    環境除了讓人類郊遊享受外,每一種物種都依賴環境生存。連老人家要遷移也不容易,何況是對環境高度敏感的生物﹖把牠們「搬遷」去附近完全不同的環境,真的實際嗎﹖還是像把農村的老婆婆遷上公屋般,讓他們在一個不適應的環境中自生自滅﹖(毛孟靜話齋,當奴搬離官邸,D鯉魚都搬走啦。個管家話鯉魚適應不到新環境會死的,你以為海馬就沒問題﹖)
    還有,生物多樣性對人類也很重要,人類不斷從各種生物中尋找資源。每一種生物對我們來說,就像圖書館裡每一本書一樣,都各有特色難以互相替代。我們永遠不知道在某種未詳細研究的物種中可以找到哪些新資源(已有的例子是在紫杉中找到抗癌藥),每一種生物的絕種,就等於一個寶庫的消失。不只是生命本身的悲哀,亦是人類的重大損失
    香港的稀有物種,找也找不到多少隻,每死一隻就離絕跡近一步。這個沙灘帶來的經濟利益,可以彌補到那麼長遠的生物資源損失嗎﹖

    只要我們的眼光放得夠遠、夠闊,義利之間本無衝突。

    在下不是記者,所以不詳細寫現場發生甚麼事了。只是到記者直播時……
    (寬頻電視記者報導)

    為何義工都用示威標語遮面﹖我還以為只有勁歌金曲或撐政府集會的人才會這樣做的,我方不是理直氣壯、和平理性的麼﹖應該不是怕被人見到吧﹖

    然後事旦台也在同一地點直播﹕
    (事旦台記者現場報導)

    不同電視台的記者實甚友好,拿拍攝位置也是互相協調。另外還有個樣貌標致,像電視台記者的女生跟事旦台的打招呼,但之後又走開了不知是哪裡的。

    又題外話,其實現場很多女生……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愛蓮說)

    大會結束,呼籲支持者都走到草地中間舉牌給記者拍照﹕

    方某沒標語也沒穿藍衣(倒有件深藍外套),不過既然來就是為了「提供人頭」的,所以也站在大家後面,為拍照提供一個小黑點好了。

    同場加映﹕馬蹄露現身支持打氣,大鬧政府「動物搬屋﹖是否傻的﹖﹗」
    (事後她跟現場市民傾談)

    老實說,我對事件發展並不樂觀。

    「But we can only do the right as we see the right
    (但我們只有知道正確的事就去做)

    英皇喬治六世的宣戰公告

    「盡人事聽天命」就好了。

  • Plastic pellets 2

    [繼續轉貼]

    昨天竟然懵到忘了貼連結﹕

    Johncoal大呢篇真係要推﹕睇書人睇誠品

    (同場大大介紹的《越讀者》也是正物來的)

    ---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近日有很多反對聲音,在下真的看不出跟狼英的「禁區變內地人自由出入區」的野望有何關係,不過這個計劃本身問題也夠大的了,

    把那麼多公屋建在偏遠地方(尤其是古洞和坪輋/打鼓嶺),根本是重蹈把窮人趕去天水圍變「天水圍城」的覆轍。他們根本連坐車去市區打工的錢也沒有。

    所以在下選擇參與張超雄的聯署反對﹕新界東北大興土木,為誰發展,誰可得益

    ---

    先前膠災事件,陽光時務訪問本地學者說膠粒無毒,引起質疑,還有人(據聞是星屑醫生,不過我不知他是否第一個)找到論文指膠粒會吸附毒素(詳見拙文)。

    難得他們有跟進,再找學者回應質疑,值得一讚﹕

    (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港住)教授相信,黏附在細小膠粒的污染物濃度會很低。濃度較高的污染物,大多會吸附在淤泥或海床部份。這些污染毒素即使能進入魚類體內,亦大多會積聚在脂肪較多的肝、膽和『魚腩』部份。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亦認同,與膠粒比較,污染物更多會附在藻類與沉積淤泥,比如珠江河口一帶。香港海域由於水體流動快,水中的二噁英與農藥成份的濃度並不高。

    黃教授指,東京大學論文的末段,清楚提到須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發現究竟魚類吞下膠粒,當中有多少比例的污染毒素能自膠粒進入魚類的消化系統。因此,現階段無具體證據確立膠粒墮海,會令毒素進入食物鏈的說法。陳竟明則指,毒素會黏附魚身的脂肪組織,但並無證據顯示它會在魚類身體內釋出毒素。」

    這個回應自然也受質疑是淡化事件。我不會這樣想,因為﹕

    1. 兩位教授提出了另一個因素,就是香港有恆常的半鹹水沖刷,這可能令海中的PCBs濃度減少。當然這點是否真確要看有何數據支持,報導裡沒提

    假設香港海水裡面的PCBs是ng(納克/奈克)級,那麼濃縮一百萬倍就變成mg(微克)級。如果魚吞了1mg(事實上現在找到吞下膠粒的魚, 通常都是一兩粒而已),除以一條魚通常超過一公斤,有毒物含量也是 ppm (百萬份之一)級數(甚至更低)而已。

    2. 事實上魚吞了膠粒後會吸收多少毒素,的確是沒人知道,但通常不會是全部。
    又因為有機毒素通常集中在內臟,所以政府也只是呼籲市民不要吃魚內臟而已。如果只說食物安全,這一點應已足夠。
    (但時間長了會否像教授講黏附脂肪,亦值得關注。)

    3. 但在下於前文亦有另一保留﹕就是當膠粒被陽光分解成膠屑後,吞下的機會反而會增加。因為吸附毒素和分解都需要時間,所以盡快打撈是重要的。(據知PP分解非常慢,這一點對打撈反而是好處)

    至於食物鏈累積,我反而懷疑香港人常吃的「港魚」究竟經過幾多級攝食(trophic level),累積是要經過很多層才會去到有害程度。

    政府嚴格來說沒說大話,因為他們說的是「短期沒毒,長期才會影響食物鏈」,這點應該沒錯。其實就算魚內臟,在短期內也不會積累到足夠的毒素(有也是以往積累的),不想吞膠粒落肚的話去腸就可以。
    問題是政府能否減少膠粒「長期」滯留影響生態

    反而,周澄可能因為是讀文化的緣故,未必熟悉生物學,所以似乎沒有(如上述)追問下去拿多點資料。這反映了香港傳媒向來缺乏科學記者的問題。不過,反正其他傳統傳媒都不見得有跟進這一點,周小姐和陽光時務值得一讚。

    ---

    三份絕妙「國民教育」材料,值得大推﹕

    1. 納稅人的錢哪去了﹖

    2. 精英移民地圖
    (「貧賤,是不能移的﹗」)

    3. 陽光時務﹕迫在煤劫——透過數字看最後一片草原
    (很多人以為「乾淨煤」很環保,事實上只是對用家很乾淨,這點宜多加宣傳)

  • Plastic pellets

    [誰知盤中膠,粒粒皆辛苦]

    這幾天相信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些關注環境的朋友,在面書應該被轟炸了),十號風球襲港期間,有貨櫃被吹翻,於是有150噸聚丙烯(PP)膠粒,像政府廣告《沉迷賭博有如倒錢落海》般倒進海中。隨著裝載它們的大袋破損,陸續漏入海中。

    政府起初並沒有公佈事件,雖然已在海面打撈了50噸,其餘膠粒繼續在海面漂浮,以致隨浪撲岸搞得南部多處海灘遍佈膠粒漫天遍野。於是有個老外率先號召義工到現場清理,隨後環保組織海水公園、甚至各大政團紛紛組團去「執膠」,事件鬧大後政府官員才出來解釋。
    至今政府宣佈在地面清除了24.6噸膠粒,如果義工清除的數字都計算在內的話(應該會,因為義工清理後也是交給政府處置),即是說尚有一半(75噸)膠粒在海面和沙灘上

    官員聲稱「為了做實事」延遲通報的責任,我看不用再說明。本文不打算討論政治責任,反而因為見到認為膠粒「有害」和「無害」兩種意見,所以想討論一下。

    最初是環保團體聲稱,聚丙烯會吸附海中有毒物質,被魚吃下的話會進入食物鏈累積。質疑來自兩方面﹕

    1. 部分有化學背景的人,認為聚丙烯本身無毒性、輕於水、而且難溶於水或有機溶劑,所以吸附有毒物質的份量不多。這說法得到本地學者支持
    再加上聚丙烯在陽光下會分解,所以事件自然會慢慢解決。

    2. 有些人認為魚根本不會吞膠珠,吞了也會反吐出來質疑那幅著名照片有誤導。
    但反過來也有朋友認為(其實在下也這樣想),有些魚像金魚般常吃水面的食物,會把浮在水面的膠粒誤當食物。對於這種看法,有反駁認為「觀賞魚或養殖魚是因為平時沒東西吃所以才會爭東西吃,一般海中的魚不會這樣」。

    在下對海洋生態沒甚麼認識,所以不敢斷定。而環保組織的說法是膠粒看來像魚卵,可能會吸引誤食。

    對於第一點,已有人找到另一篇觀點相反的論文﹕

    Mato Y, et al. Plastic resin pellets as a transport medium for toxic chemical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Environ Sci Technol. 2001 Jan 15;35(2):318-24.

    曾有人把全文放上網,但可能因為版權問題已看不到,我嘗試找了重點出來﹕

    "Comparison of PCBs and DDE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PP resin pellets with those in seawater suggests their high degree of accumulation (apparent adsorption coefficient: 10^5 -10^6 ). The high accumulation potential suggests that plastic resin pellets serve as both a transport medium and a potential source of toxic chemical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就算考慮了魚類未必會吞食膠粒這一點,但隨著膠粒在海面漂浮逐漸分解,變成小膠屑後被誤吞的機會就大得多,因為膠微粒隨著食物微粒一起吃了也不察覺。而且相對於大粒膠粒不大會吸附有毒物質,分解拆細後表面積增加就更容易吸附了。(上述論文用的膠粒是直徑0.1-0.5 cm)

    (註﹕有些人會認為,既然分解了又有何問題﹖其實聚合物分解,首先是把長鏈打散成短鏈—即是整塊膠先分解成碎片,這是陽光造成的。然後膠料本身才逐漸被微生物降解成自然物質。在未正式降解前,被「打散」的膠屑本質上仍是塑膠。)

    有些人反駁,雖然這樣的吸附倍數很高,但實質攝入魚類體內的總量仍是很少,未必會構成毒性。但如果是被小魚攝入,在生物鏈中會累積到多少,似乎還需要專家去研究解說。

    (註﹕事實上,就算沒這一次「膠禍」,人類早就不停把塑膠垃圾丟進海。這些海洋垃圾當中部分塑膠對海洋生物有毒,但更多的是動物誤吞膠袋之類或被膠帶纏繞死亡的個案……)

    至此,方某不是總結(因為沒足夠的專業知識),而是嘗試從已知去推論﹕

    基於﹕
    1. 聚丙烯是浮於水上的 [事實]
    2. 聚丙烯會被陽光分解 [事實]
    ===>A. 所以PP長遠而言將自然分解 [推論]

    (註﹕3. 但要留意有實驗指出,「可分解」塑膠的自然分解速度通常比廠商聲稱的慢得多 [事實])

    4. 關於聚丙烯膠粒會否吸附毒素有爭議,有些學者說不會,但有人找到論文指出會 [事實]
    5. 魚類有可能攝入膠粒,但未必會大量攝入 [估計]
    6. 而且,如果大量攝入膠粒可能會死,那就沒足夠時間吸收和累積毒素,死後被細菌分解,膠粒會留在海底或浮上水面 [估計]
    ===>B. 除非魚類會不斷攝入膠粒,否則現時因此累積毒物的機會和規模應該不大 [推論]

    2. 聚丙烯會被陽光分解 [事實]
    4. 有論文指膠粒會吸附毒素 [事實]
    7. 同樣質量的膠粒,分解成膠屑後可供吸附的表面積將大幅增加 [科學常識]
    8. 相對於大膠粒,魚類覓食時誤吞小膠屑的機會更高 [估計]
    ===>C. 隨著時間過去、膠粒分解,魚類誤吞膠屑和累積毒物的機會將增加 [推論]

    9. 即使用機器協助,清理膠粒都非常困難,人手基本上是徒勞少功 [事實]
    3. 在大自然中塑膠分解速度較預期慢 [事實]
    C. 隨著時間過去、膠粒分解,魚類誤吞膠屑和累積毒物的機會更高 [推論]
    ===>D. 即使各方盡全力去清理,遺留膠粒造成的生態影響仍屬未知 [推論]
    ===>E. 但盡快清理可在膠粒分解成膠屑前盡量減少殘留的數量,可望減少對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 [推論]

    縱使我們不理這些種種推論,也應該想想﹕既然是人類丟了垃圾,就算垃圾本身無毒,也有責任要清理的。

    如果繼續清理下去又如何呢﹖就算我們不理會政府和義工的人手,隨著最大批最集中的膠粒已被率先清理,稍後清除剩餘散佈的膠粒只會越來越難。
    由24/7到7/8剛好清理了接近一半膠粒,我們可以嘗試套用「半衰期」的概念,就假設膠粒被清除的速度也依照自然衰退的模式,預測將來還會剩下多少﹕

    「半衰期」=15日

    24/7﹕150噸
    7/8﹕75噸
    22/8﹕37.5噸
    6/9﹕19噸
    21/9﹕9.4噸
    6/10﹕4.7噸
    21/10﹕2.3噸

    你猜政府的清理行動會否持續兩個月以上﹖即是說很可能最後還是有少於十噸的膠粒散佈。至於水流會把它們沖向哪裡,是否會稀釋到對生態沒影響的程度,就未方某所能討論的了。

  • 之前去了聽林超英講氣候變化。

    想起來主辦機構有點「左」(不是指偏向批判資本的那種「左翼」,而是指親建制那種「左派」),會請個有點「左」的前台長(不知道他的政治立場,但你看名字已有點「左味」),似乎不奇怪。

    沒想到的是,原來林超英「綠」到連我也幾乎受不了。當天文台長時被人嘲弄他,原來他那時已經收歛得很。

    沒空慢慢講,又是點錄﹕

    1. 暖化加快的圖,包括了三個時間點﹕1860左右工業革命導致煤的大量使用、1900石油開始普及、和1960戰後電視普及帶來的消費主義。

    2. 氣候學界的學者如果願意寫一篇否定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 denial)的文章,據聞說 denialist 出價十萬美元一篇論文的代價。(這點準確性待考,但很明顯大家都知道錢從何來,這些錢就算不用來收買學者,也會用來在其他方面放煙幕。)

    (補﹕暖化懷疑論又來了,如何因應﹖)

    3. 1970年代氣象學界分析天然因素,還認為地球將步入冰河期(大家近年也可聽到相似的說法)。但當時未發現人為排除溫室氣體的影響。林超英自承受這背景影響,一直等到 2001 的 IPCC 報告出爐,才相信全球暖化真有其事

    (做個比較﹕李逆熵在《風雨人間》中曾提及,他在八十年代已開始想宣傳「全球暖化」,反而天文台的上司認為證據不足。不知那上司是否林超英﹖)

    4. IPCC 2007 報告指「毋庸置疑」(正式中文翻譯,原文 unequivocal,概率而言是 >90%)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已導致地球趨向危險的氣候變化。
    林超英特別點明,「百分百肯定」是不必要而不實際。我們一切人生大事的決定都是不可能等「完全肯定」才動手的,總是看有足夠的「成數」就做決定了。(這點方某以前也提及過)

    5. 說沼氣自燃令古人誤認為是「靈魂」,個人思疑他是否把沼氣和磷的「鬼火」混為一談了﹖

    金句﹕「自然,就是自燃」。

    7. 人類自古以來談「自然 / nature」,人類自身也有個「human nature」,頗有中國人「天人合一」之意。到工業革命後才改為談「環境 / environment」,「environ」源自古法文「被包圍」之意,反映了人與自然疏離、分割,以至污染到把整個「環境」視為敵人(「被包圍」嘛)。

    所謂的「環境保護」,也不過是以人為中心。

    8. 「可持續發展」沒有主詞,究竟「發展」甚麼﹖事實上仍是犧牲其他發展經濟。
    以 google 搜尋不同的用詞,側證大家都只持續發展「經濟」,少點人管「社會發展」,更少人理會「環境發展」。最後仍是破壞環境到威脅生存的地步。

    9. 比較一萬年來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一萬年前是 260 ppm,農業令濃度上升了,但直到二百年前工業革命前夕,也只是 280 ppm。由二百年前到三十年前上升到 330 ppm,2007年是 380 ppm,但2010年已是 390 ppm。可以見到越來越快的趨勢。

    再對照其他溫室氣體在六十萬年來的變化,近幾十年都稱得上是巨變。

    10. 人類發展的科技,已超出了人性能力所能控制的。

    11. 機電署的資料,說香港人平均每年排放了 6-7 噸二氧化碳(商業四成、運輸三成、家居二成、工業一成),但這只包括本地排放,未包括海外生產本港用品導致的。

    如果計輸入的碳排放實為全球第一(每年9.2噸),加起來總數亦是全球第八。

    把所有排放合計,香港人每年平均排放 14.8 噸二氧化碳(輸入佔六成),美國那麼浪費固然更高(人均每年 22.0)。
    但對比其他窮國,柬埔寨是 0.31、緬甸 0.25,更窮的烏干達和埃塞俄比亞 0.12。
    相差足有百倍,這是值得驕傲的事麼﹖

    香港人口約佔全球0.1%,說少不少,但人口很明顯不是全球第八。但排放佔了全球的 0.4%。

    12. 三十多年來鼓吹「可持續發展」,結果仍只是「重商」(林超英搞個爛 gag說「仲傷」),只有勉強談「減少破壞」,何來有「環境發展」﹖

    GDP的膨脹增長就是「發展」麼﹖抑或是精神上的豐富和成長才是發展﹖

    13. 唯有放棄「消費推動經濟」的「GDP迷信」,破除「科技解決所有問題」的迷信(科技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人與人之間以合作取代競爭,才是出路。

    重點並不是「環保」,而是敬愛自然。

    ---

    當然,他大部分的內容,我都同意。不過他那種對科技的貶抑我就不那麼認同。
    科技會解決問題,也會帶來問題。單靠科技本身的確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人心的選擇是重要的。不過反過來說,也不能指望單靠人心解決問題,科技進步是重要的。
    我們要了解物理、也要了解人心,我們可以要求小部分人長久節儉不享受、或大部分人短暫節儉不享受,但要求大部分長久節儉不享受是不可能的。雖然儒家自古也會講提升享受「質素」而非「量」,但就算不悲觀到認為「大部分人最終不會如此高尚」,要求完全只追求「質」而不影響「量」也是不大可能的。最後只要人有追求,就會帶來破壞。

    道德絕非不重要,但不能「泛道德」,單靠道德勸說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完全的強制又違反我們對自由的追求。我們應該要用盡一切科技的、社會的、經濟的手段,讓這些「發展」不至於真的毀掉地球和我們自己。(運用政治經濟手段,讓消費者看來自己消費帶來的影響,從而令他們自己決定節約的方式,這也是一種道德的方法。)
    當然,這自然就是前台長不齒的「勉強談『減少破壞』,何來有『環境發展』」了。

    又,前台長說「種間競爭」(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比「種內競爭」(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激烈,我很懷疑這樣的說法是過分強調「合作」帶來的誤解。
    生態學有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競爭排除原理),如果兩種生物所需的生境(niche,又譯生態位,指生物所需的環境和跟其他生物的關係)相同,牠們的競爭就會強到把其中一種滅絕或轉換生境為止。

    (以前曾提過,以此原理看,信仰同一上帝的不同派系自相殘殺,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它們的「生境」和「客源」最相近。亦因此解釋越來越相異、教派越來越分裂得多。)

    所以,現存的各種生物,牠們的生境必定有若干的差異,令牠們不至於全面競爭。這被認為是演化的推力之一,迫使生物走向不同的道路。

    如果這樣看,你說同一種生物之間比較相似,還是不同種的生物比較相似﹖最相似的同種生物之間競爭大,還是沒那麼相似的異種生物之間競爭大﹖

  • Awake 70 billion frogs: realities of global warming

    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李逆熵,香港﹕經濟日報,2011

    其實在下覺得書名不需要那麼「準確」,就算撰寫時只有六十九億,大家一早就預期世界人口會突破七十億的了(而且在本書出版後不久就突破了)。所以書名直接用齊頭數「70億」不是更好麼﹖

    「新年流流」貼這篇書介,會不會有點「大吉利市」﹖
    不過迴避問題會更好嗎﹖我們還是展望(或者期望 / 祈望 / 奇望)大家今年會面對問題去解決吧。人類的智慧足以解決很多問題,只是他們通常沒有決心。

    在下的確認同值得向學校推介本書,除了因為是作者的粉絲額外加分之外,亦因為本書的確有用。
    一般討論全球暖化的書,通常不是專注於介紹「暖化」本身(科學取向),就是專門討論如何對抗暖化(科技或社會取向)。每一本書都資料豐富,可是要全面了解就要看幾本不同取向的。而且這些書多數都是外地出版的,資料未必是針對香港人而寫。

    香港出版討論全球暖化的書不少,在敝校圖書館粗略看大概有十幾二十本,二千年後出版的有十幾本(註1)。但同樣大部分都專攻某方面,對搜集資料很有用,但要提綱挈領帶領讀者全面認識就有所不足。

    這一點正是本書所填補的空缺。本書分別介紹了﹕

    —有關全球暖化的證據和質疑(註2)
    —不同的應對方法
    —國際減排的爭議、中國和香港的對策(本來香港的書應該對這方面多寫一點,可惜香港的對策的確乏善足陳)
    —暖化以外的資源耗竭和生態破壞問題、經濟學的盲點和其他社會變革倡議

    我想對於要了解「全球暖化」這個問題的一般人和師生,這本書的範圍應該很全面了。
    更進一步的,本書的「參考書目」除了書之外還包括很多網絡和非書資料,有興趣進一步深究的讀者可以慢慢參詳。
    最體貼現在「網絡掃讀型」沒耐性讀者的是,這些參考還標示了重要度。無論是書、電影或維基百科條目,作者都選取了一些首要條目或次要條目,以「只看一本/部/個」、「看五本/部/個」……以至「想看更多」分列。讀者就可以按自己「需要多少資料」來決定先參考哪些。這一點對於「趕備課/趕做功課」的人應該頗有幫助 。而且作者亦利用互聯網,在部落格上繼續添加未及列於書中的其他參考資料,大家可繼續增進認識。

    如果要找一本全球暖化的入門書,這本書應該是個很好的開始。

    (註1﹕近年本港出版的部分相關書籍,例如﹕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的《天地變如何安心》,快樂書房出版,不過內容比較偏向散文式。
    —天文台出版的《基礎氣象知識》有一部分是關於香港的暖化紀錄和趨勢。
    —天文台還有一套VCD《氣象萬千》,是香港電台的節目。
    —綠色和平的《氣候大大不同》是一本很薄的小書。
    —三聯出版的翻譯書《替代能源》和《全球變暖》也是很薄很簡單的入門介紹。
    —三聯另一本翻譯書《小小地球》也是小書,但內容也是比較散雜的專題小文章。
    —薛鳳旋最近也有本《讓城市更清潔﹕垃圾發電的發展與政策》是香港少有專門討論垃圾焚化的書。
    —陳曉蕾也寫了兩本,包括三聯出版的《剩食》和萬里出版的《低碳有前途》,後者顧名思義是介紹低碳經濟的專書。
    —樹木博士詹志勇也寫了幾本書,天地出版的《學校綠化屋頂》就提供現成例子。
    —環保運動委員會出版的《識「碳」家族》是一本漫畫小書。
    —萬里出版的《核輻射無有怕》是源自內地的核能介紹書,當然你想得到不會是反核的。
    —民政事務局的《The逼City》也有部分文章討論建築的環保問題。

    專供通識科教學用的,例如﹕
    —國際新標準出版的《新標準通識教育知識概覽﹕能源科技與環境》
    —培生出版的《通識教育議題探究9﹕全球暖化》
    —CUP出版的《通識詞典》
    —金石出版的《通識教育應試辭典》,最後兩本都是以詞語作簡介。)

    (註2﹕雖然我覺得回應質疑這方面Information is beautiful有幅更好、更簡要的圖。)

    ---

    筆記,或挑骨頭﹕

    p.24 這幅圖我想可以設計得更好﹕

    這幅圖比較了全球氣溫的變化(粗黑線代表觀察數據,灰線代表電腦模擬),和各種已知影響氣候因素在歷年的變化(圖下方不同深淺綠色和黑色線,以「對溫度的影響」表示)。如果以數據軸來看其實是兩幅圖,全球氣溫變化是一幅圖,刻度標在左側的直軸﹔各因素對氣溫的影響是另一幅圖,刻度標在右側的直軸。

    為了顯示溫室氣體排放是現代氣候變化的主因,把兩幅圖合併比較是有必要的。不過刻度的橫線互相穿插就很易令人混淆。這裡掃描得不太清楚,其實左直軸刻度的虛點橫線一直伸延到右端,而右直軸的實線橫線亦伸延到左端,於是在某一數據點,會同時有兩個不同數據刻度的橫線穿過。

    相比作者這幅圖,如果採用不同單位的數據互相交疊,會更麻煩。例如在下製作的一幅圖﹕

    但由於數據刻度的標示明確,直軸亦相應標示了(讀者可以看到,「總數」對應「書籍總數」的左直軸,而「補充條」對應「補充條總數」),所以相信不會混淆。

    在上述圖中看倌還可看到,方某並沒有在圖中加上橫線,這樣就不會有左右直軸刻度互相穿插的問題。除非有必要讓讀者知道某一數據點的數字,否則橫線其實是不必要的。
    像 p.24 這幅圖,其實讀者只需要比較「趨勢」,就可以看出「溫室氣體排放」才跟「全球氣溫」的變化相符合。所以橫線其實並不必要,可以刪掉。

    如果橫線鐵定不刪呢﹖方某不才,嘗試改為這樣﹕
    (當然現實中的線應該淡一點,此處純為強調)

    橫線只及「相關的」軸和刻度上,不伸延到另一方(另一個不同的軸和刻度),那就不會令讀者混淆了。當然,這樣看來就不像是「一幅圖」,但它們本來就不是一幅圖嘛﹗

    p.38 「例如鐵達尼號在撞向冰山之前,船員已經發現危險並立倒將船減速和轉向。但海水的巨大阻力令轉向不可能即時發生,而船隻前進中的巨大去勢亦令它無法即時停止。結果是,災難性的碰撞還是發生了……」

    我想未能轉向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水的阻力。否則只要關掉引擎,船就會在阻力下很快停下來,也就不會撞上冰山了。阻力是阻礙前進之力。
    其實停不了和轉不了的理由都是一樣,就是「惰性」(文中用「去勢」,只是方某心腸較壞會想到其他事 )。因為水的阻力「不夠大」,對船來說很「滑」,所以當船一直向前開,就算立即減速(鐵達尼號甚至立即把螺旋槳反向全速開動,製造反方向的剎車力),船還是無可避免向前「滑」一段距離,轉向也是一樣(一邊轉一邊繼續向前衝),於是就撞上冰山了。

    這也是雨天容易出車禍的原因之一。

    p.66 「有如把一冰凍的可樂從冰箱裡拿出來開啟之後,可樂中不斷會有氣泡形成」

    我想更好的寫法是「一樽」或「一罐」,「一杯」令人聯想到「已倒出來」,那麼就算保持冷凍,氣泡已大量流失了。(雖然升溫也是氣泡形成的原因—正是本文的重心—但另一重要原因是加壓,樽中或罐中的二氧化碳都是加了壓的。)

    p.71 「活躍期間的太陽輻射強度可較平靜期大上 0.1 至 0.2 巴仙

    「巴仙」這用法似乎太古老,小朋友未必明白,應寫「0.1 - 0.2%」。

    p.76 我想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應譯為「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而非「研究所」,正如 NASA 是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一樣。
    同樣地,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應譯為「國家科學基金會」而非「研究所」(他們只負責撥款而非做研究),這個名稱在台灣也有用到的。

    p.80 「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三年期間所發表的一千份經同儕評審的學術論文,發現基本上沒有一篇質疑全球暖化正在發生這個事實。論文之間當然有所爭辯,但爭辯的都是一些相對較為細節的科學觀點,而非全球暖化這個現象本身。」

    不知先生有沒有想起,這其實跟「演化」「創造」之爭是一樣的。(科學界同樣沒有一篇論文質疑演化的事實,只是互相爭辯細節和機制)
    但不信者恆不信,偽科學最易用的擋箭牌就是「科學界迫害我們」,這樣一句就推卸了自己根本做不出有力的研究成果,也寫不出夠格的論文的事實。

    p.118 「炭是從現今的樹木在氧氣不足的方式下烘煉出來的。因此炭的燃燒與木材的燃燒一樣,也是『碳中性』的。(當然,如果我們在製造炭的過程中用上了化石燃料,那麼這些炭便不再是『碳中性』的了。)」

    問題正正是,煉炭其實要燒掉大量的碳。一些香港掌故書就曾提及香港以前有製炭活動,人們把樹砍來製炭,再更多的樹砍來煉這些「炭」,砍來燒的樹遠遠多於製成的炭,嚴重破壞環境。這也是在下討厭燒烤的理由之一(當然更大的理由是嫌麻煩 )。

    除非你有能力不用任何化石燃料就可以煉炭(暫時沒聽過有這種方法,有的請指教),否則炭絕對稱不上是「碳中性」的,它其實是一種污染相當嚴重的燃料。
    所謂「環保炭」的「環保」,是指以碎木或木粉煉炭和壓成炭餅,不需要砍伐樹木,但煉炭一樣要用化石燃料的。而且同事教訓說,「環保炭」燒得不好(可能正因為壓製下少了空隙吸取氧氣),用的炭量比傳統炭更多,所以乾脆叫學生不要買環保炭……

    p.140 這幅圖本身並沒問題,不過我想應該加點註釋﹕
     

    因為那些一個長方形,究竟是所在的位置代表它們的減排能力﹖還是它們的寬度代表減排能力﹖
    當然,細心一點看的話,會看得出應該是寬度(否則不需要各有不同﹖),這幅圖只是把它們由便宜到昂貴排列起來。(有些貴到不行的方法,減排能力反而有限。反過來,有些方法應該不太昂貴但又可以大量減排。)
    但如果沒想清楚的話,最右方的那個窄長方形(天然氣工業項目),看來就是最有減排潛力的方法吧﹖
    為了避免這種理解上的歧義,在圖下加個註會比較好。

    另外,「太陽能光伏(效能水平)」即是甚麼意思﹖就算嘗試以英文理解我也不太明白「效能水平」是指效能有多高的「水平」……

    p.157 經濟學家對減排成本和經濟影響的分析,其實是一種典型的「眼中只有錢」思維。
    如果只看錢他們完全正確,如果同一筆錢用來投資所賺的,比全球暖化帶來的損失更多,那麼當然是用先投資再用來補償,還有盈餘呢。
    但這種思維其實就跟很多一般人的思維一樣﹕年輕時用健康換錢,老來再試圖用錢換健康。如果你賺的錢真的非常多,那麼也許會覺得值(因為雖然健康受損但很多其他方面有改善)﹔但如果不是的話,其實大部分人都年老時都會後悔,因為老病所捱的苦其實是多少錢都彌補不了。
    同樣地,全球暖化帶來的問題不只是不便,還有戰爭和死亡。

    對於因此而死的人、喪失至親的人,你賺到很多錢去「買」他們的命,又有甚麼意義﹖
    如果我們的子孫再也無法享受我們現在擁有的環境,你給他億萬家財又有甚麼意義﹖

    p.160 其實人類何止是在環境方面(空氣、水資源、土壤、物種等)「透支」﹖
    大家都清楚,很多發達國家連經濟上也是「透支」的,大量發債不過是透支了未來世代的購買力麼﹖發債甚至比一年的GDP生產更多,已經多到不可能還得起的地步。否則歐美怎會有債務危機﹖
    (真不明白為何當年的人—尤其是經濟學家—會以為可以一直「利疊利」的借下去。恐怕是因為他們以為在不斷的經濟增長下,可以把債務透過通脹「消化」了,但以為經濟可以無限量地增長下去本來就是狂妄無知的想法。)

    p.170 「Kyoto Protocol」通常是譯《京都議定書》而非議「訂」書,那是個決定來的。

    p.195 有另一幅值得討論的圖﹕
     

    由於旁邊已經提供了座標刻度,所以說不上是誤導。但如果沒有座標刻度的話,這就是介紹統計圖表的書經常提及的誤導方式。
    因為這種表上的數據其實是一維的,只應用棒形或點標示出那個數據點,如果用了二維圖像的話,兩邊同時加大,就會誇張了差異。例如圖中美國的排放量大概是中國的三倍,但化為二維就會變成九倍(3 x 3)。這幅圖更誇張,因為氣球下方綁了繩,單計氣球截面積的話,美國那個是中國的廿倍不止。如果讀者沒有留意直軸座標的數字(或者,根本沒有提供)的話,就會以為美國排放量比中國多廿倍,而事實只是三倍。

    如果要採用圖像而不想造成誤導的話,其中一個方法是把相同大小的氣球疊起來(直到所需的高度),當成棒形圖去畫。(網友提醒﹕即是「象形圖」)
    另一個方法是改用長條氣球(就是人家用來扭曲成不同形狀的那種),不過這樣的氣球在書上看來恐怕會像避孕套……

    p.197 「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認為,全球暖化根本是個騙局,是西方國家藉以阻止她們崛起的一個陰謀﹗(諷刺的是,西方的一些右派的『氣候否定者』則認為,全球暖化這個騙局,是貧國為了向富國『討錢』而炮製出來的陰謀﹗)」

    這種被兩邊夾著罵的情境,各位看倌在網上應該見過不少。
    但兩邊夾攻這種鬧劇,不是反而顯得被罵的才是走在「中庸之道」上嗎﹖

    p.212 「國務院於二零零五年二月已經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

    這句顯示了先生並不熟悉法律制度。因為方某對法律有點興趣,一看到這句就覺得很古怪。
    按照一般憲法原則,國務院是行政機關,它應該是無權通過一部法律的。它充其量可以制訂一些行政法規(有點像香港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的附屬法例),但這些法規不可能稱為「法」,只會叫條例、規定、辦法之類。但凡叫「法」的東西,只能由國會通過,於中共治下即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
    這個可再生能源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可以想像是由國務院提案的。

    p.215 「十二.五」的點用半形(原本的點在中間,不是這句號),會很不清楚,用全形點「十二.五」會比較好。

    p.228 「令人遺憾的是,透過了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這間由他們掌控的加拿大公司,香港的和記黃埔集團正是主要的開採者之一。」

    這很明顯是英文的句式,而非中文。我想比較像中文的寫法是﹕
    「遺憾的是,主要的開採者之一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正是由香港的和記黃埔集團掌控的加拿大公司。」
    更好的寫法是把句子的主體(很明顯香港讀者關注的是「和黃」)放在較前位置﹕
    「遺憾的是,香港和記黃埔集團掌控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 Inc.),正是加拿大的主要開採者之一。」

    p.234 「大自然的資源是無窮無盡的,而即使某種資源有耗盡的時候,市場機制(即利潤動機,profit motive)加上人類的聰明才智也很快便會導致代用品的產生。也就是說,『自然資源的限制』這個因素毋須被納入經濟分析之中」

    經濟學家的狂妄之一。
    當然這想法並非全錯,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馬車變汽車」。問題是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中,這世界都從沒有像今天那麼「小」,在資本家可以隨便耗盡一個地方的資源然後轉換陣地的時候,自然資源的確不構成限制。但今天如果地球的資源(或環境緩衝)用盡的話,去哪裡找另一個地球﹖
    還有,找到代用品是不出奇的,問題是為何一定要等到問題變得嚴重了(於是利潤動機大)才去處理﹖就像癌症檢查一樣,為何不及早發現、及早醫治﹖癌腫變大了,就算你不死,醫起來是否更痛苦﹖
    非要等到癌腫大了才去醫,是否傻的﹖

    p.235 「經濟發展原本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消費,如今我們卻要極力鼓吹消費以『維持經濟發展』

    的確是荒謬之尤。當然也正是「眼裡只有錢」邏輯的直接後果。

    p.236 「由於經濟學不考慮『外部效應』,我們今天在學校所教授的會計學和財務分析基本上都是虛假的學問。事實是,沒有被計算到一間公司營運成本之上的『外部效應』,最終都會變成了整個社會的『內部效應』,而必須由所有公民(包括沒有能力購買這間公司股票以獲利的草根階層)來承擔。如果我們進行真正全面的會計計算(full-cost accounting)而把我們對大自然的破壞包括在內,我們將會發覺,我們過去數十年的經濟增長其實是個負數。」

    現在的煤和石油之所以便宜,正正就是因為這些「外部效應」沒有被計入成本的後果。簡單點說,現在的定價根本是不負責任的,亦鼓勵人們不負責任地浪費資源。

    「與你和我這些屬於『自然人』(natural persons)的法人不同,企業毋須遵從任何良知、倫理和道德的規範。」

    他們聲稱說企業的責任就是賺錢。這一點完全是真實和正確的,因為這正是資本主義的本質。
    所謂資本主義,不就是「資本」才是王道的意思﹖簡單點說不就是「眼裡只有錢」囉﹗既然眼裡只有錢,唯一的責任當然就是「賺錢」。

    「身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的著名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Kenneth E. Boulding)便曾經充滿感慨地說﹕『相信可以在一個有限的體系中追求無限增長的,要不是個瘋子便是一個經濟學家。』(To believe that one can have infinite growth in a finite system, one must be either be a madman or an economist.)

    當你把眼光放得很小的時候,所有事情都是無限的,就等於人類曾經以為世界無限大,小朋友亦難以體會甚麼叫衰老和死亡。

    p.239 「一些專家指出,面對著『非線性』的複雜系統,以統計分析進行的『風險管理』並不管用。這是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是一般統計分佈上的『風險』(risks),而是深層次和巨大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

    金融海嘯之所以出現,亦是氣候風險之所以難以計算。

    p.241 以金融海嘯導致原油價格急漲急跌,但急漲沒有拖垮經濟、急跌亦沒有令經濟復甦,來引證「減排拖垮經濟」並不成立。這論證其實可能有點脆弱,因為原油價格的變化並不是因為外來的干預,而是因為需求增減而變化。換言之,原油價格變化是經濟變化的果,而不是原油價格為因,經濟變化為果(這是減排的情況)。

    比較有用的比較,可能是過往幾次石油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因為那是原油供應被政治原因改變了。那幾次石油危機對經濟影響很大,不過同樣地,經濟也不至於拖垮了,而且還帶動了節能技術的發展。用這個例子來反駁會更有說服力。

    p.243 「正如環保學者艾莫里.洛溫斯(Amory Lovins)所說﹕『市場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它是一個不錯的僕人,卻是一個糟糕的主人,更是一個糟透了的宗教。』(Markets are only tools. They make a good servant but a bad master and a worse religion.)

    對「市場原教旨」的最佳形容。

    p.245 企業的「員工所有制」(employee ownership system),其實頗似「公有制」。就像恩格斯最終接受「股份制」也可以是一種「公有制」,「公有」不一定等於是「國有」。

    p.246 取消利得稅,把企業盈利納入個人入息稅,其實是個可以考慮的建議。

    p.247 「達爾文(Charles Darwin)則說過﹕『如果窮人的苦難不是源於自然的規律而是人為的制度,我們可是罪大惡極。』」

    市場原教旨總聲稱,一個放任弱肉強食的市場就是「自然規律」。其實這個「市場」本身就是人為制度的一部分,否則為何商家可以剝削員工、向消費者掠奪,而窮人打劫富人就是犯罪﹖如果沒有政權(=人為的制度)的保護,他們根本無法安心做生意,但他們賺了錢卻拒絕承擔責任(或者,認為自己交了稅就是盡了責任),還認為賺到錢「純粹」是因為自己的聰明和努力

    p.251 「在科學家詹姆士.羅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眼中……人類踏進二十一世紀之時便已超越了大自然的危險線。我們已經進入了『無法回頭』的境地(pass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這不能不讓在下想起 Yui 這首《Again》呀﹕

    どうやって次のドア開けるんだっけ考えてる (當考慮著要如何打開那扇門)
    doyatte tugi no doa akerundake kangaeteru
    もう引き返せない 物語始まってるんだ (無法退出的故事已經開始了)<----「無法回頭」
    mou hikikaesenai monogatari hajimatterunda
    目を覚ませ 目を覚ませ (覺醒吧~覺醒吧~)
    me wo samase me wo samase

    竟然找到個很有趣的英文譯本,還可以唱的(雖然像 Yui 一樣的繞口令)﹕

    How do you unlock this door that has no key? Can you think of a way?
    We can't go back to the beginning. The story is set, and our destinies too.
    Open up your eyes, Open up your eyes.

    另,同頁的「Royal Society」應譯為「皇家學會」而非「皇家學院」。
    而「Our Final Hour: Will the Human Race Survives the Twenty Century?」很明顯應該是「Twenty-first Century」,畢竟二十世紀已經過去了。

    p.253 「環保學者保羅.霍肯(Paul Hawken)這樣說道﹕『如果你了解到背後的科學分析而不感到悲觀,你必定未有掌握最新的數撿。如果你接觸過為了這個問題而奮鬥的人而不感到樂觀,你必定是鐵石心腸。』」

    p.254-255 「我們真的需要推行戰時措施嗎﹖愈來愈多的學者傾向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種種的分析顯示,除此之外的另一個選擇就是真正的戰爭……」

    有些人會寧願要一場真正的戰爭,因為他們可以推別人去替死。

    ---

    (方某的其他書評與書介)

  • super freakonomics

    Steven D. Levitt、Stephen J. Dubner《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李芳齡譯,台北﹕時報,2010

    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的續作。如舊作一般出格,亦一樣引來爭議。在下略嫌之「不夠爆」,可能因為對作者在暖化和人性實驗兩方面的立論不大同意,認為作者看法不過爾爾(至少沒新意)。不過他們對妓女、醫療和恐怖份子的分析還是很有趣的。

    無論對個別論點是否認同,作者有一個主旨,在下也是一直強調和贊成的﹕

    p.53 「大多數人都想矯正或改變這世界的某些面貌,但要改變世界,你得先了解它。」

    無論你喜不喜歡,都要去了解現實世界是怎樣的。了解,不等於屈從或附和現狀(status quo),但如果不了解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話,根本就連改變也無從入手。當然,理解了現實也不代表能夠改變,畢竟現實之所以成為這樣,很可能有一些原因,並非人力所能扭轉。但了解仍是第一步,而且了解往往是後來繼續改進的基礎。
    拒絕面對現實,並不代表堅持或有信德,這只是懦弱的表現。

    見到筆記之長,應該會明白為何抄了那麼久,介紹又寫得那麼短吧﹖

    ---

    筆記,或挑骨頭﹕

    p.16 「(一個來自藍領家庭……麻省理工和芝大」後漏了收括號,跟後面的文混淆起來。

    p.39 「就算把那些無辜死亡者排除在外,以平均每哩來看,酒醉行人因交通事故致死者,仍然是酒駕肇事致死者的五倍。」

    其實這一點可能是「交通時間」導致的問題,醉酒駕駛或走路,可能同樣危險(因為現代汽車科技大大減輕了撞車對司機的傷害)。但同樣一段距離(回家),開車自然比走路快得多。留在路上的時間短了,因為判斷出錯或反應變慢而出意外的機會就比較少了﹔反之長時間留在路上,雖然只是走路,但因為時間長了,隨時跑出馬路或不依燈號過馬路被車撞,出意外的機會就多了。
    也許可以比較一下醉酒駕駛或走路的「每小時」死亡率。

    (又,不太明白「無辜死亡者」是甚麼意思,是指自己飲醉酒而死算「抵死」﹖)
    (﹕如網友言,可能是指被醉酒司機撞死的人。)

    p.51 「這些數字不僅遠低於媒體歇斯底里的暗喻,相較於之前和之後各年的數字,它們也沒有較高。自一九九五至二零零五年間,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六十點三次鯊魚攻擊事件,次數最多的一年是七十九次,最低為四十六次,平均每年被鯊魚咬死的人數是五點九,最高數字是十一人,最低是三人。」

    p.59 「例如有研究顯示,過胖的女性受到的薪資懲罰大於過胖的男性,牙齒差的女性也一樣。」

    這是先天傾向使然,男看女較重視外表。

    p.61 「在世界各地,男性對性的需求大於他們能免費取得的性交。於是,賣淫這個行業自然誕生,有適當的價格,就有女人願意滿足男人的這項需求。」

    其實黑猩猩也是一樣的,所以有科學家觀察過雄性黑猩猩向雌性提供香蕉換取性交機會……

    p.79 「房地產經紀人的抽佣比例(約五%)低於皮條客(約二五%),不過,以金額來看,房地產經紀人在每筆交易中獲得的佣金遠高得多了,通常是好幾萬美元。」

    看來跟「邊際效益遞減」也有關係﹖既然抽的佣多,那麼比例就可以降低了。(否則比例不變的話會很恐怖吧﹖)
    另一重點因素恐怕是,因為妓女在美國還是(理論上)犯法的,而且妓女更有可能遇上暴力對待,所以要更多的佣金去補償﹖

    p.85 「在一九六零年,大約四成的女教師在智商測驗和其他性向測驗中,得分居最高的前五分之一,只有八%的女教師在這類測驗中,得分落在最低的五分之一。二十年後,在這類測驗中,只剩下不到兩成的女教師得分居最高的前五分之一,得分落在最低五分之一的女教師比例卻增加超過一倍。……
    這並非指學校裡不再有很多優秀的老師,當然還是有很多優秀的教師,但總的來說,過去數十年,教師的技巧變差了,課堂教學的品質也變差了。自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八零年間,美國學生的測驗分數降低了大約相當於一點二五個年級的水準……」

    這證明了教師的待遇本來就不高,過往多聰明的女性當教師,只是因為她們沒法子進入其他待遇更高的行業。

    至於說教師的技巧變差了,我倒有懷疑,畢竟這幾十年的教育研究和新教學法多了很多,並非幾十年前那種單調的教法所能及。測驗分數變差,倒不如說正正是因為美國人傾向輕視成績和過度低貶舊式「沒趣」的教學法所致……過於強調刺激也許令小朋友很聰明,但也令他們缺乏耐性去學習需要反覆練習而沒有即時效用的學術科目。

    p.107 「只要開始留意,你就會發現到處存在『生日優勢』現象。以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為例,在美國,大多數青年棒球聯盟的年齡資格截止日是七月三十一日,結果,八月出生的美國男孩進入大聯盟的機率比七月出生者高出約五十%。除非你深信占星術,否則,你不太可能會認為獅子座的人進入大聯盟的機率比巨蟹座的人高出五十%。」

    深信占星術的人的確就是寧願這樣找解釋,例如火星效應

    p.125 表2-1的第一行其實也是症狀,不如其他表般是那一行的標籤,所以不應另著深色。

    p.129 「值得注意的是,病患的健康成效大致上跟醫療花費並無關聯性﹔也就是說,最好的醫生並沒有比較差的醫生多花錢(檢驗、住院等等花費)。在這個人們普遍以為,較高的保健支出可以產生較好保健成效的時代,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在美國,保健部門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超過十六%,比一九六零年時的五%高出許多,而且,預期到了二零一五年,這個比重將達到二十%。」

    只不過是美國人淺薄,以為「有錢大晒」而已。(當然香港其實也差不多)

    p.137 「背後還隱藏了另一項人樂觀的趨勢」應為「令人」。

    p.141 「這十九個人(生活在美國的外國人,接受如何劫持民航機)的素描」的「民航機」後漏了「的訓練」。

    p.145 「不同於一般的認知,一名單身、沒有工作、居住地附近有清真寺的二十六歲男子,其恐怖分子嫌疑程度並不會比另一名已婚、有工作、居住地離清真寺有五哩遠的二十六歲男子來得高。
    還有一些明顯的否定指標。資料顯示,可能的恐怖分子較不可能﹕
    —有儲蓄存款帳戶
    —在週五午後從自動櫃員機提款
    —購買人壽保險」

    p.146 「賀斯里可以從幾百名銀行客戶資料庫中得出約三十位有高度嫌疑的名單。」應為「幾百萬」(前文已提及)。

    p.149 「那裡是個不錯的街坊」看來是「neighborhood」的直譯,但這裡指的是「社區」。

    p.162 「不過話說回來,平均六元—幾乎是總金額的三分之一,似乎仍稱得上是相當慷慨了。」

    也許在下要求高,我覺得在這種遊戲(最後通牒)中,接近一半才說得上是慷慨的。

    p.164 「獨裁者平均提供約四元,相當於總金額的二十%。」

    那跟六元相差有多遠呢﹖

    p.168 「或許,這種利他主義只不過是自古以來進代下殘剩的東西,就像人類的第二顆腎臟,但誰在乎它為何仍然存在呢﹖」

    這樣批評是不公平的,因為容許器官買賣會帶來其他的問題,伊朗的做法值得留意和研究,但不代表就是唯一正確的做法。(例如新加坡和部分國家就立法規定所有人死後都推定為自願捐出器官,你可以選擇申報「不願意」,但到你需要器官時優先次序將在「願意」的人後面。)
    更何況,第二個腎臟並不是多餘的。

    p.171 「在讀大學時,他靠販售運動卡賺些錢,開車遠至第蒙市(Des Moines)、芝加哥或明尼亞波利(Minneapolis)等,凡是有好市場的地方。」

    這句句尾譯得有點怪。

    p.175 「告訴愛妮卡,莎達也獲得跟她同額的錢,愛妮卡可以偷走莎達的所有錢﹔不過,若愛妮卡喜歡的話,她也可以從自己的錢中抽出任何一部分給莎達。
    結果呢﹖只有一成的愛妮卡給莎達錢,有超過六成的愛妮卡向莎達拿錢,其中有四成拿走莎達的所有錢。啊,在李斯特的指導與觀察下,一群利他主義者突然且輕易地變成了一群賊。」

    這個實驗只不過是在重演了「搶掠」是甚麼一回事。
    又,「四成」應該是有問題的(一成加六成,再加四成豈不超出100%﹖),我猜是「四分一」之誤。
    (﹕網友指正,這應該是指那六成人裡面有四成會拿走所有的錢。不過如果寫成「其中四成(即總人數的24%)拿走所有錢」會更清晰。)

    p.177 「隨著他的實驗發現開始外流,他突然間變成﹕『在這個領域中最被痛恨的傢伙,』李斯特自己這樣說。」

    其實只不過是發現了原實驗方法有盲點而已,其他人因而不快可以預期,不過也不用說到好像人家想宰了他似的。

    p.177 「若你不是行善者,就根本不會參與這類實驗。」

    盲點之一。

    p.178 「貝森發現,當價目表上的相片是一雙眼睛時,在這雙眼睛的注視下,系上同事們在『誠實盒』裡放入近三倍的錢。所以下一次,當你看到一隻被稻草人嚇跑而哈哈大笑時,別忘了,稻草人對人類也有威嚇作用哦。」

    有沒有想起「亂拋垃圾,人見人憎」那雙眼﹖原來真是有用的。

    p.179 「沒有人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貪婪吝嗇,於是,你決定﹕管它的,我就把一些錢分出去吧。但是,就算是離譜的樂觀者,也不會把這稱為『利他』。」

    p.181 「大多數的施予,其實是經濟學家所謂的『非純粹利他』(impure altruism),或『榮耀性利他』(warm-glow altruism)﹕你施予他人,並非只是因為你想幫助他們,也因為這樣的行為使你看起來有善心,或使你有好的感覺,或減少你的不安感覺。」

    我倒覺得把「利他」純粹化成這樣才是離譜的。當然我可以明白在科學研究中要純粹化,可是人類是社會生物,現實中真的可以這樣抽離嗎﹖要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他」甚至蒙受損失才算「利他」,那麼當然是除了極少數「聖人」之外就沒有人願意利他的啦﹗

    如果我們接受演化的解釋,那麼「利他」心理本來就是由親緣選擇,和非親緣個體間的長遠互利關係造就而成的。在演化的角度而言,我們並沒有理由期望(整體)人類會在完全沒任何預期利益之下作利他行為。(當然預期利益不一定是物質或實在的,得到「我很好人」的自我感覺也可以。)

    不訴諸「good-feeling」的利他存在嗎﹖(聖人不也會因為自己做了好事而感覺良好﹖)
    自我毫無感覺的利他還有意義嗎﹖無論從演化或道德的角度看,都是沒意義的。

    p.179 「精神學家馬丁.歐爾尼(Martin Orne)也提出警告,實驗室實驗室鼓勵所謂的『被迫合作』(forced cooperation)﹕『一位受敬重的研究實驗者,可以用『這是實驗』這句有如具魔力的話,理直氣壯地對實驗對象提出近乎任何的要求。」

    盲點之二。
    又,「實驗室」重覆了。

    p.181 「當你捐獻一百元給本地的公共電台時,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利他的行為,但你可以因此獲得一年的免費收聽(幸運的話,你還可能獲得一只帆布購物袋)。論平均每國民慈善捐獻額,美國人居世界之冠,但美國的稅法也對那些捐獻提供了最慷慨的扣減。」

    公共電台不是本來就免費收聽的嗎﹖你本來可以不捐錢白聽的呀,這也不算利他可見作者有多苛求。
    至於稅法,正正說明了,我們不是應該因此批評那些人動機不純,而是利用這一點去鼓勵多點人捐獻。

    p.201 「〈瀕危物種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也同樣創造了反誘因,很多地主擔心他們的土地變成吸引瀕臨絕種動物,或被考慮納入此類別動物的棲息地,趕忙砍伐樹木,以減少其吸引力。近年來,這種作法下的受害者包括赤褐倭鵂鶹(Cactus Ferruginous Pygmy Owl)和紅頂啄木鳥。有些環境經濟學家指出﹕『〈瀕危物種法案〉不僅未能保護物種,反而危及物種。」

    這一種論點也有一些香港地主提及。不過,其實只要作者來香港看看就知道,就算是沒有受保護物種的地方,往往都會被開發破壞,例如香港的郊外貨櫃場。如果在利之所在,無論有沒有這種法律,地主都會破壞土地。
    問題並不在於保護物種的法律,而在於補償地主損失方面沒做好。又或者是,計算補償太難。

    p.213 「一約二十五美元的汽車座椅安全帶」應為「一條」。

    p.228 作者把減弱熱帶風暴說得很簡單、不試的人是傻瓜。
    據聞美國以前就是試過用人工降雨來減弱風暴的實驗,結果不知為何風暴突然轉向,吹襲了鄰國引起抗議,所以研究才沒做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誰夠膽去嘗試那個新方法﹖

    p.235 「不過就算是最先進的氣候模型,也無法很正確周延地代表這些變數,這顯然使得未來氣候的預測工作很困難落實。相較之下,現代金融機構使用的風險模型就顯得相當可靠了,不過最近的金融風暴已經證明,這類風險模型也不是都那麼可靠、管用。」

    作者沒提及的是,金融風險模型之所以不可靠,原因不在於因素複雜,而在於人心。物理學算的是死物,金融市場卻是你算人人算你,既然對方(object)從不停下來,結果當然也就算不準了。金融海嘯的源頭,是人們找到把高風險項目改頭變臉成貌似「低風險」的項目。

    p.239 「當高爾呼籲人們犧牲塑膠購物袋、冷氣、不必要的旅行時,不可知論者卻異議地指出,人類活動只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二%,其餘都是由植物腐爛之類的自然界過程所產生。」

    這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大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它自己會重新吸收。(例如植物腐敗了,但新一季植物生長就會重用這些二氧化碳)
    人類排放二氧化碳之所以帶來問題,是因為排放太多太快,超出了大自然的吸收能力

    在下寫給師弟妹的一篇文章就解釋過﹕要是遠古時有個人隨地大小便,那是沒問題的,反正就當為植物施肥好了。為何現在我們就覺得不能接受﹖是因為人口越來越多,如果香港每人在路上留下一堆大便,香港路上就會有七百萬堆大便……
    (更何況,現在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遠遠超過人類在自然狀態下所排放的。就有如每個人由排出一堆大便,變成一排就一百堆大便…………)

    p.241-242 「基本上,這不應是個有多困難的問題。若我們知道某人每次使用一個油箱的汽油會帶給人類多少成本的話,我們就可以對此人課徵這筆稅。稅賦未必使他不再開車,也不應該使他不再開車﹔對外部性課稅的目的,是要確使他承擔行動的所有成本,或者以經濟學行話來說,就是『把外部性內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y)
    課徵到的這些稅收,可拿來分配給那些因氣候變遷影響的受害者,例如住在孟加拉低窪地區的人們,若海洋突然上升,他們就會遭到淹水之苦。若我們選擇完全正確地課稅,可以拿稅收來適當地補償氣候變遷的受害人
    但是,當談到透過課稅以確實解決氣候變就的外部性時,我們只能說﹕祝你好運囉﹗除了明顯的障礙(例如決定正確的稅額,以及派人去收稅),還有一個克服不了的事實﹕溫室效應氣體並不會國界分明地停留在某處。地球的大氣層是恆常、複雜的移動,也就是說,你的溫室效應氣體變成我的,我的變成你的。所以,才會取名『全球』暖化。
    假如澳洲在一夜之間決定完全消除它的碳排放,這個好心的國家不會享受到它的高代價、高痛苦行為所帶來的益處,除非所有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但沒有一個國家有權叫別的國家怎樣做。美國近年偶爾企圖降低它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但當它仰賴中國或印度也這麼做時,你無法責怪那些國家回嘴說﹕『嘿,你可以搭便車成為工業化超級強國,我們為何不能﹖』」

    這個其實只是反映了「國際間的無政府狀態」已經適應不到全球化時代的需要,簡單點說﹕我們需要一個有強制權力的「世界政府」或「地球聯邦」。(當然,如果我們連國內民主都保障不到,在現階段實行「世界政府」只會更危險。)

    而作者提及美國不減排的理由更是說不通的,因為國際會議上早已接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應先行減排,發展中國家待經濟發展後再減。原因很簡單,因為率先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國家,就是藉此致富的發達國家。它們既然早一步濫排,自然有責任先一步減排。
    歐洲國家就是按這個原則開始減排工作的,只是美國獨行其是,不顧國際共識拒絕履行發達國家責任而已。找中印這兩個「窮大國」作藉口其實很卑鄙。

    在未有全球化的世界政府之前,透過國際協定仍是可以減排的,只是過程會更痛苦困難而已。

    p.252 有一段說學者為免偏離主流拿不到研究經費,調整電腦參數而獲得相近結果。雖然後面註明「這並非指我們應該駁斥否定現有的氣候模型……應該正確認知到現有氣候模型的有限性」,但這種說法最易被那些否定暖化者利用,渲染為「學術界陰謀論」。
    事實並非如此,道理正如你用電子磅磅重,磅出來的重量與其他磅不同,你也會先懷疑自己的磅有問題而再調較一下。如果再三檢查後,仍然得出與別不同的結果,那麼你很可能得出了突破性發現,這種發現足以登上學報頭版,是學者夢寐以求的。可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信心或證據,你就未必敢獨持異議了。這一點是人性弱點,但科學發現和論辯的過程中,最終是會被克服的。

    p.255 「一棵植物必須以大約一百分子(molecule)的水分去換取吸收一分的二氧化碳」應為「一分子的二氧化碳」或「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p.256 「卡爾戴拉說﹕今天的二氧化碳量、海平面或溫度,沒什麼可大書特書之處,真正對我們造成傷害的是,變化的速度快。總的來說,更多的二氧化碳對生物圈可能是好事,只不過,二氧代碳增量的速度太快了。」

    以前就說過,問題是人類世界變化得太快了,令生物、甚至是人性本身都追不上來。

    p.256 「智權創投的男士們舉了很多有關全球暖化的錯誤觀點例子。例如,伍德說﹕『海平面上升,主要並非冰河融化導致,』不論這種觀念對環保人士的運動多麼有用,真相是﹕『海平面的上升主要是海水溫度上升所致,確切地說,是溫度上升下的海水熱漲作用。』
    伍德指出,自上一個冰河時期末起,海平面上升現象已持續了約一萬兩千年,現在的海平面比那時升高約四百二十五呎,但大部分的升高現象發生在頭一千年。在過去一世紀,海平面升高不到八吋。」

    表面看來是這樣,但問題仍跟上一段一樣,是速度。全球暖化下海水膨漲的速度是可預知的,但冰川融化的速度卻是難以預計。現在知道的是,冰川融化會進一步加劇融化的速度(因為融水會潤滑了冰川與岩盤接觸面,令冰川加快滑入大海)。如果那些水一下子排進海洋,做成的影響應該比純粹「膨漲」帶來的更嚴重。這些水在過去幾千年都是安份地留在兩極和高山上。

    p.257 「雖然,在過去幾年,毀滅性災難的喪鐘愈敲愈響,但實際上,這些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是往下降的。」

    問題不在於「這幾年」,而是在於我們對這幾百年排放溫室氣體的影響比以往更清楚了,對長遠趨勢亦看到比較多。道理正如你今天由高燒變低燒,不等於病好了。

    p.258 「麥沃德……舉太陽能為例﹕太陽能電池的問題在於它們是黑的,因為它們是用來吸收太陽光的,但吸收到的太陽光中只有一二%可轉化為電,其餘的都轉化為熱,再輻射出去,這會助長地球暖化。」

    所以應付全球暖化沒有「單一」的方案。
    其實可以以太陽能電池板「順便」產生熱水嗎﹖甚至利用發熱的電池板和板下陰涼位置的溫度差發電﹖當然這純粹是在下隨想一下。

    p.267 「使用消防水管方法,你可以開始用少量的硫磺進行試驗,監視其結果,你可以輕易增量或減量,必要的話,也可以停止,這流程不涉及任何的永久或不可逆轉。」

    這的確是不錯的建議。問題倒是,涉及整個大氣層的改變,小規模的試驗可以見到效果嗎﹖
    就正如每個香港只有幾人洗手,我們卻只能看全港感染率的話,可以看得出甚麼﹖

    (後話﹕那些「性」很礙眼,其實可改譯為「不導致任何永久或不可逆轉的結果」。)

    p.268 「克魯琛認為,這種作法對臭氧層的傷害非常小,二氧化硫最終將在兩極地區沉澱,但量相當地少,不太可能造成明顯傷害。若真出現問題,克魯琛寫道﹕『只要一聲通知,就能立刻停止注入二氧化硫的動作……這可以讓大氣層在短短幾年內就重設先前狀態。」

    p.269 「也許,反對『花園水管』構想的最佳理由,是它太簡單、太便宜了。截至本書撰寫之際,還沒有什麼管制法規禁止任何人(政府、私人機構、甚至個人)在大氣層注入二氧化硫。(若有這種管制法規的話,全世界近八萬座燒煤發電廠中,有許多發電廠可能麻煩大了。)」

    作者似乎忘了自己在前面一直提「始料不及後果」定律。
    還有,香港政府要求發電廠減硫的。

    p.270 「你也可以想像,針對由誰掌控『布迪科的覆蓋毯』的操縱裝置,可能會爆發戰爭。」

    又回到了世界政府的問題上。

    p.275 「就算是人造的雲(例如噴射飛機的凝結尾跡),也有降溫作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的所有商業航班停飛三天,科學家們使用來自全美四千多個氣象站的資料,發現航班的突然全面停飛,導致地表溫度突然升高了將近華氏兩度(或攝氏一.一度)。」

    噴射機向來被認為會影響臭氧層。

    p.277 「高爾以自己的邏輯反擊﹕『若我們的知識都還不足以停止,每天把七千萬噸導致全球暖化的污染物排入大氣層,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們又如何有足夠的知識去抵消它呢﹖』
    但是,若你不要只抱持熱心人道主義者的思維,試著像經濟學家那樣冷靜理性地思考,就會發現高爾的這番邏輯是不合理的。並非我們不知道如何停止污染大氣層,而是我們不想停止,或不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其實這兩者是沒矛盾的。同情地理解,高爾所說的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沒有相關的社會或政治知識,不知道如何能令全世界的人同心減排。
    不過高爾的說法有點自我推翻(假如沒有被斷章取義的話),既然我們沒足夠的知識去抵消它,那麼我們早呼減排不也是多餘的麼﹖因為我們的知識還不足以停止排放呀。

    p.279 「一九九九年發表的〈犯錯乃人之常情〉(To Err Is Human)這份研究報告中…」

    其實這句令我想起,中學時讀過《科學的美國人》內地版,有一篇好像叫〈人論〉,是西方古人寫來諷刺人類自以為是的。中英並列,句子很有趣,但內容已經忘記了。幸好在網上找得到﹕

    An Essay on Man (先在這裡找回的)

    Born but to die, and reasn'ing but to err;
    Alike in ignorance, his reason such,
    Whether he thinks too little or too much. 

    第一句我還記得譯成「生而必死,思而必錯」,想不到肥醫生也讀過。再看發現原來是回應很舊的拙文,在已經消失的網頁中抄來,現在竟然還可以找到原譯文

    生靈於此,天地之間  Placed on this isthmus of a middle state,
    性惡而慧,陋俗厥偉  A Being darkly wise, and rudely great:
    博知少疑,多欲難剛  With too much knowledge for the Sceptic side,
               With too much weakness for the Stoic's pride,
    不動不靜,亦神亦獸  He hangs between; in doubt to act, or rest,
               In doubt to deem himself a God, or Beast,
    東走於靈,西願於肉  In doubt his mind or body to prefer;
    生而將死,慮而必失  Born but to die, and reasoning but to err.
    (如前述,我記憶中的版本是「生而必死,思而必錯」)

    互聯網偉大﹗Orz

    (後話﹕當時對肥醫生和庫大等人的回應是﹕愛情靠得住,電車都變克亞樹。)

    p.281 「很多醫院大概會把這樣的資訊隱藏起來,不過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的管理階層決定,利用手印布滿細菌的令人作嘔作用,他們把其中一張相片安裝到全醫院的電腦上作為螢幕保護程式。對於接受訓練、並宣誓救人的醫生而言,這種觸目驚心的警告比任何其他的激勵誘因更有成效,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的手部衛生遵守率,立刻上升至接近百分之百。」

    首先,與中國人「家醜不外揚」的文化恰好成為對比。
    我還想起在中大時,新亞書院(還是學生會﹖)發生了一件小事,被不滿的人放上 cuhk.forum 討論區。隨後批評出文者的理由竟然是,這是新亞書院的事,應該只在新亞的討論區流傳,不應放出來給其他人看。連同一間大學裡的不同書院也有這種心態,何況﹖

    其二,正如作者提及的其他心理激勵,我倒很想知道這措施隨著時間過去是否一直有效﹖抑或是像其他措施一樣,日子一久了就失去刺激性,大家又再忘記了洗手﹖

    p.292 作者提及陳凱世的捲尾猴研究,教牠們用貨幣竟然讓他們學會嫖妓。不過我想這其實也不需要「學」,正如前面的註,學者就曾目擊過公黑猩猩拿香蕉給雌性換取性交機會。可見未有貨幣已有「嫖」這回事,如果我們把所有「以資源換取性愛」的做法都視為「嫖」的話,雖然這種邏輯其實跟「十個女人十個係雞」分別不大。

    ---

    (方某的其他書評與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