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1, 2011

  • super freakonomics

    Steven D. Levitt、Stephen J. Dubner《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李芳齡譯,台北﹕時報,2010

    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的續作。如舊作一般出格,亦一樣引來爭議。在下略嫌之「不夠爆」,可能因為對作者在暖化和人性實驗兩方面的立論不大同意,認為作者看法不過爾爾(至少沒新意)。不過他們對妓女、醫療和恐怖份子的分析還是很有趣的。

    無論對個別論點是否認同,作者有一個主旨,在下也是一直強調和贊成的﹕

    p.53 「大多數人都想矯正或改變這世界的某些面貌,但要改變世界,你得先了解它。」

    無論你喜不喜歡,都要去了解現實世界是怎樣的。了解,不等於屈從或附和現狀(status quo),但如果不了解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話,根本就連改變也無從入手。當然,理解了現實也不代表能夠改變,畢竟現實之所以成為這樣,很可能有一些原因,並非人力所能扭轉。但了解仍是第一步,而且了解往往是後來繼續改進的基礎。
    拒絕面對現實,並不代表堅持或有信德,這只是懦弱的表現。

    見到筆記之長,應該會明白為何抄了那麼久,介紹又寫得那麼短吧﹖

    ---

    筆記,或挑骨頭﹕

    p.16 「(一個來自藍領家庭……麻省理工和芝大」後漏了收括號,跟後面的文混淆起來。

    p.39 「就算把那些無辜死亡者排除在外,以平均每哩來看,酒醉行人因交通事故致死者,仍然是酒駕肇事致死者的五倍。」

    其實這一點可能是「交通時間」導致的問題,醉酒駕駛或走路,可能同樣危險(因為現代汽車科技大大減輕了撞車對司機的傷害)。但同樣一段距離(回家),開車自然比走路快得多。留在路上的時間短了,因為判斷出錯或反應變慢而出意外的機會就比較少了﹔反之長時間留在路上,雖然只是走路,但因為時間長了,隨時跑出馬路或不依燈號過馬路被車撞,出意外的機會就多了。
    也許可以比較一下醉酒駕駛或走路的「每小時」死亡率。

    (又,不太明白「無辜死亡者」是甚麼意思,是指自己飲醉酒而死算「抵死」﹖)
    (﹕如網友言,可能是指被醉酒司機撞死的人。)

    p.51 「這些數字不僅遠低於媒體歇斯底里的暗喻,相較於之前和之後各年的數字,它們也沒有較高。自一九九五至二零零五年間,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六十點三次鯊魚攻擊事件,次數最多的一年是七十九次,最低為四十六次,平均每年被鯊魚咬死的人數是五點九,最高數字是十一人,最低是三人。」

    p.59 「例如有研究顯示,過胖的女性受到的薪資懲罰大於過胖的男性,牙齒差的女性也一樣。」

    這是先天傾向使然,男看女較重視外表。

    p.61 「在世界各地,男性對性的需求大於他們能免費取得的性交。於是,賣淫這個行業自然誕生,有適當的價格,就有女人願意滿足男人的這項需求。」

    其實黑猩猩也是一樣的,所以有科學家觀察過雄性黑猩猩向雌性提供香蕉換取性交機會……

    p.79 「房地產經紀人的抽佣比例(約五%)低於皮條客(約二五%),不過,以金額來看,房地產經紀人在每筆交易中獲得的佣金遠高得多了,通常是好幾萬美元。」

    看來跟「邊際效益遞減」也有關係﹖既然抽的佣多,那麼比例就可以降低了。(否則比例不變的話會很恐怖吧﹖)
    另一重點因素恐怕是,因為妓女在美國還是(理論上)犯法的,而且妓女更有可能遇上暴力對待,所以要更多的佣金去補償﹖

    p.85 「在一九六零年,大約四成的女教師在智商測驗和其他性向測驗中,得分居最高的前五分之一,只有八%的女教師在這類測驗中,得分落在最低的五分之一。二十年後,在這類測驗中,只剩下不到兩成的女教師得分居最高的前五分之一,得分落在最低五分之一的女教師比例卻增加超過一倍。……
    這並非指學校裡不再有很多優秀的老師,當然還是有很多優秀的教師,但總的來說,過去數十年,教師的技巧變差了,課堂教學的品質也變差了。自一九六七年至一九八零年間,美國學生的測驗分數降低了大約相當於一點二五個年級的水準……」

    這證明了教師的待遇本來就不高,過往多聰明的女性當教師,只是因為她們沒法子進入其他待遇更高的行業。

    至於說教師的技巧變差了,我倒有懷疑,畢竟這幾十年的教育研究和新教學法多了很多,並非幾十年前那種單調的教法所能及。測驗分數變差,倒不如說正正是因為美國人傾向輕視成績和過度低貶舊式「沒趣」的教學法所致……過於強調刺激也許令小朋友很聰明,但也令他們缺乏耐性去學習需要反覆練習而沒有即時效用的學術科目。

    p.107 「只要開始留意,你就會發現到處存在『生日優勢』現象。以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為例,在美國,大多數青年棒球聯盟的年齡資格截止日是七月三十一日,結果,八月出生的美國男孩進入大聯盟的機率比七月出生者高出約五十%。除非你深信占星術,否則,你不太可能會認為獅子座的人進入大聯盟的機率比巨蟹座的人高出五十%。」

    深信占星術的人的確就是寧願這樣找解釋,例如火星效應

    p.125 表2-1的第一行其實也是症狀,不如其他表般是那一行的標籤,所以不應另著深色。

    p.129 「值得注意的是,病患的健康成效大致上跟醫療花費並無關聯性﹔也就是說,最好的醫生並沒有比較差的醫生多花錢(檢驗、住院等等花費)。在這個人們普遍以為,較高的保健支出可以產生較好保健成效的時代,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在美國,保健部門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超過十六%,比一九六零年時的五%高出許多,而且,預期到了二零一五年,這個比重將達到二十%。」

    只不過是美國人淺薄,以為「有錢大晒」而已。(當然香港其實也差不多)

    p.137 「背後還隱藏了另一項人樂觀的趨勢」應為「令人」。

    p.141 「這十九個人(生活在美國的外國人,接受如何劫持民航機)的素描」的「民航機」後漏了「的訓練」。

    p.145 「不同於一般的認知,一名單身、沒有工作、居住地附近有清真寺的二十六歲男子,其恐怖分子嫌疑程度並不會比另一名已婚、有工作、居住地離清真寺有五哩遠的二十六歲男子來得高。
    還有一些明顯的否定指標。資料顯示,可能的恐怖分子較不可能﹕
    —有儲蓄存款帳戶
    —在週五午後從自動櫃員機提款
    —購買人壽保險」

    p.146 「賀斯里可以從幾百名銀行客戶資料庫中得出約三十位有高度嫌疑的名單。」應為「幾百萬」(前文已提及)。

    p.149 「那裡是個不錯的街坊」看來是「neighborhood」的直譯,但這裡指的是「社區」。

    p.162 「不過話說回來,平均六元—幾乎是總金額的三分之一,似乎仍稱得上是相當慷慨了。」

    也許在下要求高,我覺得在這種遊戲(最後通牒)中,接近一半才說得上是慷慨的。

    p.164 「獨裁者平均提供約四元,相當於總金額的二十%。」

    那跟六元相差有多遠呢﹖

    p.168 「或許,這種利他主義只不過是自古以來進代下殘剩的東西,就像人類的第二顆腎臟,但誰在乎它為何仍然存在呢﹖」

    這樣批評是不公平的,因為容許器官買賣會帶來其他的問題,伊朗的做法值得留意和研究,但不代表就是唯一正確的做法。(例如新加坡和部分國家就立法規定所有人死後都推定為自願捐出器官,你可以選擇申報「不願意」,但到你需要器官時優先次序將在「願意」的人後面。)
    更何況,第二個腎臟並不是多餘的。

    p.171 「在讀大學時,他靠販售運動卡賺些錢,開車遠至第蒙市(Des Moines)、芝加哥或明尼亞波利(Minneapolis)等,凡是有好市場的地方。」

    這句句尾譯得有點怪。

    p.175 「告訴愛妮卡,莎達也獲得跟她同額的錢,愛妮卡可以偷走莎達的所有錢﹔不過,若愛妮卡喜歡的話,她也可以從自己的錢中抽出任何一部分給莎達。
    結果呢﹖只有一成的愛妮卡給莎達錢,有超過六成的愛妮卡向莎達拿錢,其中有四成拿走莎達的所有錢。啊,在李斯特的指導與觀察下,一群利他主義者突然且輕易地變成了一群賊。」

    這個實驗只不過是在重演了「搶掠」是甚麼一回事。
    又,「四成」應該是有問題的(一成加六成,再加四成豈不超出100%﹖),我猜是「四分一」之誤。
    (﹕網友指正,這應該是指那六成人裡面有四成會拿走所有的錢。不過如果寫成「其中四成(即總人數的24%)拿走所有錢」會更清晰。)

    p.177 「隨著他的實驗發現開始外流,他突然間變成﹕『在這個領域中最被痛恨的傢伙,』李斯特自己這樣說。」

    其實只不過是發現了原實驗方法有盲點而已,其他人因而不快可以預期,不過也不用說到好像人家想宰了他似的。

    p.177 「若你不是行善者,就根本不會參與這類實驗。」

    盲點之一。

    p.178 「貝森發現,當價目表上的相片是一雙眼睛時,在這雙眼睛的注視下,系上同事們在『誠實盒』裡放入近三倍的錢。所以下一次,當你看到一隻被稻草人嚇跑而哈哈大笑時,別忘了,稻草人對人類也有威嚇作用哦。」

    有沒有想起「亂拋垃圾,人見人憎」那雙眼﹖原來真是有用的。

    p.179 「沒有人想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貪婪吝嗇,於是,你決定﹕管它的,我就把一些錢分出去吧。但是,就算是離譜的樂觀者,也不會把這稱為『利他』。」

    p.181 「大多數的施予,其實是經濟學家所謂的『非純粹利他』(impure altruism),或『榮耀性利他』(warm-glow altruism)﹕你施予他人,並非只是因為你想幫助他們,也因為這樣的行為使你看起來有善心,或使你有好的感覺,或減少你的不安感覺。」

    我倒覺得把「利他」純粹化成這樣才是離譜的。當然我可以明白在科學研究中要純粹化,可是人類是社會生物,現實中真的可以這樣抽離嗎﹖要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他」甚至蒙受損失才算「利他」,那麼當然是除了極少數「聖人」之外就沒有人願意利他的啦﹗

    如果我們接受演化的解釋,那麼「利他」心理本來就是由親緣選擇,和非親緣個體間的長遠互利關係造就而成的。在演化的角度而言,我們並沒有理由期望(整體)人類會在完全沒任何預期利益之下作利他行為。(當然預期利益不一定是物質或實在的,得到「我很好人」的自我感覺也可以。)

    不訴諸「good-feeling」的利他存在嗎﹖(聖人不也會因為自己做了好事而感覺良好﹖)
    自我毫無感覺的利他還有意義嗎﹖無論從演化或道德的角度看,都是沒意義的。

    p.179 「精神學家馬丁.歐爾尼(Martin Orne)也提出警告,實驗室實驗室鼓勵所謂的『被迫合作』(forced cooperation)﹕『一位受敬重的研究實驗者,可以用『這是實驗』這句有如具魔力的話,理直氣壯地對實驗對象提出近乎任何的要求。」

    盲點之二。
    又,「實驗室」重覆了。

    p.181 「當你捐獻一百元給本地的公共電台時,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利他的行為,但你可以因此獲得一年的免費收聽(幸運的話,你還可能獲得一只帆布購物袋)。論平均每國民慈善捐獻額,美國人居世界之冠,但美國的稅法也對那些捐獻提供了最慷慨的扣減。」

    公共電台不是本來就免費收聽的嗎﹖你本來可以不捐錢白聽的呀,這也不算利他可見作者有多苛求。
    至於稅法,正正說明了,我們不是應該因此批評那些人動機不純,而是利用這一點去鼓勵多點人捐獻。

    p.201 「〈瀕危物種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也同樣創造了反誘因,很多地主擔心他們的土地變成吸引瀕臨絕種動物,或被考慮納入此類別動物的棲息地,趕忙砍伐樹木,以減少其吸引力。近年來,這種作法下的受害者包括赤褐倭鵂鶹(Cactus Ferruginous Pygmy Owl)和紅頂啄木鳥。有些環境經濟學家指出﹕『〈瀕危物種法案〉不僅未能保護物種,反而危及物種。」

    這一種論點也有一些香港地主提及。不過,其實只要作者來香港看看就知道,就算是沒有受保護物種的地方,往往都會被開發破壞,例如香港的郊外貨櫃場。如果在利之所在,無論有沒有這種法律,地主都會破壞土地。
    問題並不在於保護物種的法律,而在於補償地主損失方面沒做好。又或者是,計算補償太難。

    p.213 「一約二十五美元的汽車座椅安全帶」應為「一條」。

    p.228 作者把減弱熱帶風暴說得很簡單、不試的人是傻瓜。
    據聞美國以前就是試過用人工降雨來減弱風暴的實驗,結果不知為何風暴突然轉向,吹襲了鄰國引起抗議,所以研究才沒做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誰夠膽去嘗試那個新方法﹖

    p.235 「不過就算是最先進的氣候模型,也無法很正確周延地代表這些變數,這顯然使得未來氣候的預測工作很困難落實。相較之下,現代金融機構使用的風險模型就顯得相當可靠了,不過最近的金融風暴已經證明,這類風險模型也不是都那麼可靠、管用。」

    作者沒提及的是,金融風險模型之所以不可靠,原因不在於因素複雜,而在於人心。物理學算的是死物,金融市場卻是你算人人算你,既然對方(object)從不停下來,結果當然也就算不準了。金融海嘯的源頭,是人們找到把高風險項目改頭變臉成貌似「低風險」的項目。

    p.239 「當高爾呼籲人們犧牲塑膠購物袋、冷氣、不必要的旅行時,不可知論者卻異議地指出,人類活動只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二%,其餘都是由植物腐爛之類的自然界過程所產生。」

    這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大自然產生的二氧化碳,它自己會重新吸收。(例如植物腐敗了,但新一季植物生長就會重用這些二氧化碳)
    人類排放二氧化碳之所以帶來問題,是因為排放太多太快,超出了大自然的吸收能力

    在下寫給師弟妹的一篇文章就解釋過﹕要是遠古時有個人隨地大小便,那是沒問題的,反正就當為植物施肥好了。為何現在我們就覺得不能接受﹖是因為人口越來越多,如果香港每人在路上留下一堆大便,香港路上就會有七百萬堆大便……
    (更何況,現在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遠遠超過人類在自然狀態下所排放的。就有如每個人由排出一堆大便,變成一排就一百堆大便…………)

    p.241-242 「基本上,這不應是個有多困難的問題。若我們知道某人每次使用一個油箱的汽油會帶給人類多少成本的話,我們就可以對此人課徵這筆稅。稅賦未必使他不再開車,也不應該使他不再開車﹔對外部性課稅的目的,是要確使他承擔行動的所有成本,或者以經濟學行話來說,就是『把外部性內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y)
    課徵到的這些稅收,可拿來分配給那些因氣候變遷影響的受害者,例如住在孟加拉低窪地區的人們,若海洋突然上升,他們就會遭到淹水之苦。若我們選擇完全正確地課稅,可以拿稅收來適當地補償氣候變遷的受害人
    但是,當談到透過課稅以確實解決氣候變就的外部性時,我們只能說﹕祝你好運囉﹗除了明顯的障礙(例如決定正確的稅額,以及派人去收稅),還有一個克服不了的事實﹕溫室效應氣體並不會國界分明地停留在某處。地球的大氣層是恆常、複雜的移動,也就是說,你的溫室效應氣體變成我的,我的變成你的。所以,才會取名『全球』暖化。
    假如澳洲在一夜之間決定完全消除它的碳排放,這個好心的國家不會享受到它的高代價、高痛苦行為所帶來的益處,除非所有其他國家也這樣做,但沒有一個國家有權叫別的國家怎樣做。美國近年偶爾企圖降低它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但當它仰賴中國或印度也這麼做時,你無法責怪那些國家回嘴說﹕『嘿,你可以搭便車成為工業化超級強國,我們為何不能﹖』」

    這個其實只是反映了「國際間的無政府狀態」已經適應不到全球化時代的需要,簡單點說﹕我們需要一個有強制權力的「世界政府」或「地球聯邦」。(當然,如果我們連國內民主都保障不到,在現階段實行「世界政府」只會更危險。)

    而作者提及美國不減排的理由更是說不通的,因為國際會議上早已接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應先行減排,發展中國家待經濟發展後再減。原因很簡單,因為率先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國家,就是藉此致富的發達國家。它們既然早一步濫排,自然有責任先一步減排。
    歐洲國家就是按這個原則開始減排工作的,只是美國獨行其是,不顧國際共識拒絕履行發達國家責任而已。找中印這兩個「窮大國」作藉口其實很卑鄙。

    在未有全球化的世界政府之前,透過國際協定仍是可以減排的,只是過程會更痛苦困難而已。

    p.252 有一段說學者為免偏離主流拿不到研究經費,調整電腦參數而獲得相近結果。雖然後面註明「這並非指我們應該駁斥否定現有的氣候模型……應該正確認知到現有氣候模型的有限性」,但這種說法最易被那些否定暖化者利用,渲染為「學術界陰謀論」。
    事實並非如此,道理正如你用電子磅磅重,磅出來的重量與其他磅不同,你也會先懷疑自己的磅有問題而再調較一下。如果再三檢查後,仍然得出與別不同的結果,那麼你很可能得出了突破性發現,這種發現足以登上學報頭版,是學者夢寐以求的。可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信心或證據,你就未必敢獨持異議了。這一點是人性弱點,但科學發現和論辯的過程中,最終是會被克服的。

    p.255 「一棵植物必須以大約一百分子(molecule)的水分去換取吸收一分的二氧化碳」應為「一分子的二氧化碳」或「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p.256 「卡爾戴拉說﹕今天的二氧化碳量、海平面或溫度,沒什麼可大書特書之處,真正對我們造成傷害的是,變化的速度快。總的來說,更多的二氧化碳對生物圈可能是好事,只不過,二氧代碳增量的速度太快了。」

    以前就說過,問題是人類世界變化得太快了,令生物、甚至是人性本身都追不上來。

    p.256 「智權創投的男士們舉了很多有關全球暖化的錯誤觀點例子。例如,伍德說﹕『海平面上升,主要並非冰河融化導致,』不論這種觀念對環保人士的運動多麼有用,真相是﹕『海平面的上升主要是海水溫度上升所致,確切地說,是溫度上升下的海水熱漲作用。』
    伍德指出,自上一個冰河時期末起,海平面上升現象已持續了約一萬兩千年,現在的海平面比那時升高約四百二十五呎,但大部分的升高現象發生在頭一千年。在過去一世紀,海平面升高不到八吋。」

    表面看來是這樣,但問題仍跟上一段一樣,是速度。全球暖化下海水膨漲的速度是可預知的,但冰川融化的速度卻是難以預計。現在知道的是,冰川融化會進一步加劇融化的速度(因為融水會潤滑了冰川與岩盤接觸面,令冰川加快滑入大海)。如果那些水一下子排進海洋,做成的影響應該比純粹「膨漲」帶來的更嚴重。這些水在過去幾千年都是安份地留在兩極和高山上。

    p.257 「雖然,在過去幾年,毀滅性災難的喪鐘愈敲愈響,但實際上,這些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是往下降的。」

    問題不在於「這幾年」,而是在於我們對這幾百年排放溫室氣體的影響比以往更清楚了,對長遠趨勢亦看到比較多。道理正如你今天由高燒變低燒,不等於病好了。

    p.258 「麥沃德……舉太陽能為例﹕太陽能電池的問題在於它們是黑的,因為它們是用來吸收太陽光的,但吸收到的太陽光中只有一二%可轉化為電,其餘的都轉化為熱,再輻射出去,這會助長地球暖化。」

    所以應付全球暖化沒有「單一」的方案。
    其實可以以太陽能電池板「順便」產生熱水嗎﹖甚至利用發熱的電池板和板下陰涼位置的溫度差發電﹖當然這純粹是在下隨想一下。

    p.267 「使用消防水管方法,你可以開始用少量的硫磺進行試驗,監視其結果,你可以輕易增量或減量,必要的話,也可以停止,這流程不涉及任何的永久或不可逆轉。」

    這的確是不錯的建議。問題倒是,涉及整個大氣層的改變,小規模的試驗可以見到效果嗎﹖
    就正如每個香港只有幾人洗手,我們卻只能看全港感染率的話,可以看得出甚麼﹖

    (後話﹕那些「性」很礙眼,其實可改譯為「不導致任何永久或不可逆轉的結果」。)

    p.268 「克魯琛認為,這種作法對臭氧層的傷害非常小,二氧化硫最終將在兩極地區沉澱,但量相當地少,不太可能造成明顯傷害。若真出現問題,克魯琛寫道﹕『只要一聲通知,就能立刻停止注入二氧化硫的動作……這可以讓大氣層在短短幾年內就重設先前狀態。」

    p.269 「也許,反對『花園水管』構想的最佳理由,是它太簡單、太便宜了。截至本書撰寫之際,還沒有什麼管制法規禁止任何人(政府、私人機構、甚至個人)在大氣層注入二氧化硫。(若有這種管制法規的話,全世界近八萬座燒煤發電廠中,有許多發電廠可能麻煩大了。)」

    作者似乎忘了自己在前面一直提「始料不及後果」定律。
    還有,香港政府要求發電廠減硫的。

    p.270 「你也可以想像,針對由誰掌控『布迪科的覆蓋毯』的操縱裝置,可能會爆發戰爭。」

    又回到了世界政府的問題上。

    p.275 「就算是人造的雲(例如噴射飛機的凝結尾跡),也有降溫作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的所有商業航班停飛三天,科學家們使用來自全美四千多個氣象站的資料,發現航班的突然全面停飛,導致地表溫度突然升高了將近華氏兩度(或攝氏一.一度)。」

    噴射機向來被認為會影響臭氧層。

    p.277 「高爾以自己的邏輯反擊﹕『若我們的知識都還不足以停止,每天把七千萬噸導致全球暖化的污染物排入大氣層,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們又如何有足夠的知識去抵消它呢﹖』
    但是,若你不要只抱持熱心人道主義者的思維,試著像經濟學家那樣冷靜理性地思考,就會發現高爾的這番邏輯是不合理的。並非我們不知道如何停止污染大氣層,而是我們不想停止,或不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其實這兩者是沒矛盾的。同情地理解,高爾所說的也可以理解為,我們沒有相關的社會或政治知識,不知道如何能令全世界的人同心減排。
    不過高爾的說法有點自我推翻(假如沒有被斷章取義的話),既然我們沒足夠的知識去抵消它,那麼我們早呼減排不也是多餘的麼﹖因為我們的知識還不足以停止排放呀。

    p.279 「一九九九年發表的〈犯錯乃人之常情〉(To Err Is Human)這份研究報告中…」

    其實這句令我想起,中學時讀過《科學的美國人》內地版,有一篇好像叫〈人論〉,是西方古人寫來諷刺人類自以為是的。中英並列,句子很有趣,但內容已經忘記了。幸好在網上找得到﹕

    An Essay on Man (先在這裡找回的)

    Born but to die, and reasn'ing but to err;
    Alike in ignorance, his reason such,
    Whether he thinks too little or too much. 

    第一句我還記得譯成「生而必死,思而必錯」,想不到肥醫生也讀過。再看發現原來是回應很舊的拙文,在已經消失的網頁中抄來,現在竟然還可以找到原譯文

    生靈於此,天地之間  Placed on this isthmus of a middle state,
    性惡而慧,陋俗厥偉  A Being darkly wise, and rudely great:
    博知少疑,多欲難剛  With too much knowledge for the Sceptic side,
               With too much weakness for the Stoic's pride,
    不動不靜,亦神亦獸  He hangs between; in doubt to act, or rest,
               In doubt to deem himself a God, or Beast,
    東走於靈,西願於肉  In doubt his mind or body to prefer;
    生而將死,慮而必失  Born but to die, and reasoning but to err.
    (如前述,我記憶中的版本是「生而必死,思而必錯」)

    互聯網偉大﹗Orz

    (後話﹕當時對肥醫生和庫大等人的回應是﹕愛情靠得住,電車都變克亞樹。)

    p.281 「很多醫院大概會把這樣的資訊隱藏起來,不過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的管理階層決定,利用手印布滿細菌的令人作嘔作用,他們把其中一張相片安裝到全醫院的電腦上作為螢幕保護程式。對於接受訓練、並宣誓救人的醫生而言,這種觸目驚心的警告比任何其他的激勵誘因更有成效,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的手部衛生遵守率,立刻上升至接近百分之百。」

    首先,與中國人「家醜不外揚」的文化恰好成為對比。
    我還想起在中大時,新亞書院(還是學生會﹖)發生了一件小事,被不滿的人放上 cuhk.forum 討論區。隨後批評出文者的理由竟然是,這是新亞書院的事,應該只在新亞的討論區流傳,不應放出來給其他人看。連同一間大學裡的不同書院也有這種心態,何況﹖

    其二,正如作者提及的其他心理激勵,我倒很想知道這措施隨著時間過去是否一直有效﹖抑或是像其他措施一樣,日子一久了就失去刺激性,大家又再忘記了洗手﹖

    p.292 作者提及陳凱世的捲尾猴研究,教牠們用貨幣竟然讓他們學會嫖妓。不過我想這其實也不需要「學」,正如前面的註,學者就曾目擊過公黑猩猩拿香蕉給雌性換取性交機會。可見未有貨幣已有「嫖」這回事,如果我們把所有「以資源換取性愛」的做法都視為「嫖」的話,雖然這種邏輯其實跟「十個女人十個係雞」分別不大。

    ---

    (方某的其他書評與書介)

Comments (5)

  • Would 「無辜死亡者」 be referring to those (not drunk) died in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by a drunk driver, etc.?

    (Just guess...)

  • P.175: According to my limited understanding (rather out of context, as I have not read this book yet) '有超過六成的愛妮卡向莎達拿錢,其中有四成拿走莎達的所有' could be correct, as amongst the 60%+ who took money, ~40% took *ALL*...... Just my two cents.

  • 你那短短的介紹勾起我條根,搞到我好想睇呀......

  • @Frostig - 有此可能。

    妳的理解應該是對的。

    @栗姐 - read it then

  • 唔濟,我要繼續我的西澤保彥 XD (或許明年初吧,有幾個 topics 看起來幾有趣)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