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文抄公國之六—求真不分科學或人文

    因為篇文太好,網上又沒有,所以抄下來﹕

    〈求真不分科學或人文〉撰文﹕薛莫
    —理性、實證與懷疑並不是科學獨有的求知方式,而是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共同方向

    20世紀末,人文學科轉向後現代解構主義,不相信有客觀的現實存在,誰要是相信科學進步這套老掉牙的說法,就是犯了「科學主義」的罪,將遭受斥責。1996年,美國紐約大學的物理學家索卡爾(Alan Sokal)發表了一篇知名的文章〈越界﹕邁向量子重力的變形解釋學〉,戳破了後現代解構主義裝腔作勢的假象。該文充斥後現代用語及解構主義比喻,卻夾雜科學術語﹔隨後,索卡爾宣告裡面都是些無意義的胡言亂語。

    後來我也放棄了人文學科。但今年3月,我在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人文學教授勃德(Rens Bod)的談話中,重新思考了我的立場。勃德指出我對科學的定義(描述並解釋過去或現在由觀察或推論所得現象的一套方法,目的在測試假說以及建立理論)也適用於語文學、藝術史、音樂學、語言學、考古學、史料編纂和文學研究等人文學科。

    勃德舉例,1440年,義大利語文學家瓦拉(Lorenzo Valla)揭穿以拉丁文撰寫的〈君士坦丁獻土〉是偽造的﹔天主教會利用該文獻,把他們掠奪西羅馬帝國土地的舉動合法化。勃德解釋﹕「瓦拉採用了歷史、語言學和語文學的證據,包括反事實推論,揭穿該文獻。他找到最強力的證據之一是在語彙和文法上的﹕該文獻使用的一些字詞和語句結構,不可能是公元四世紀初、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的人會使用的。例如較新的拉丁文Feudum指的是封建制度,那是中世紀的發明,公元七世紀以前並不存在。」勃德強調,瓦拉使用的是科學方法﹕「他遇事有疑、實際求證﹔他提出假說,以理性思考,並使用抽象推理﹔他使用文獻提及的現象做為證據,為文本語文學打下基礎,也就是從文獻的現存版本推知原始文本。事實上,後來的DNA分析根據的就是文本語文學。」

    荷蘭人文學者伊萊茲馬斯(Erasmus)受到瓦拉啟發,也使用了相同的實證技巧,指出三位一體的觀念直到11世紀才在《聖經》上出現。1606年,荷蘭來登大學教授史卡里吉(Joseph Justus Scaliger)發表了古埃及王朝的語文重建,發現最早的王朝比《聖經》記載的創世日期還早了將近1300年,使後來的學者不承認《聖經》是可信的歷史文獻。勃德結論﹕「因此,抽象推理、理性、實證以及懷疑論不只是科學的長處,人文學者同樣也發明了它們。」

    釐清這一點有何重要性呢﹖勃德強力呼籲﹕在當今人文系所人才與經費兩缺的時代,提出人文學科至少對「個人修養」有益的論點,可說是忽視了人文學科的真正價值。科學與人文學科的跨學門連結,德文Geisteswissenschaften(人文科學)一字表達得最為貼切,這個字代表的觀念涵蓋了人類的一切舉動,包括我們對自然世界提出的科學理論。勃德反思﹕「人文學者在使用實證方法時,經常會認為自己向科學靠攏,但他們錯了。他們只是回到15世紀時自己的歷史根源﹕最早的實證方法就是那時發明的。」

    不論學者身在大學裡哪一棟建築,大家都有相同的目標﹕增進我們對事物本質的了解。這是科學與人文的共同方向,也就是建立人類的知識。

    (潘震澤 譯)

    (科學人2015年7月號 p.92)
    (原文"The Humanities and Science Share the Virtues of Empiricism and Skepticism" by Michael Shermer, Scientific American v.312 issue 6)

  • 與博物館設計師會面

    [與博物館設計師會面]
    —香港太空館高級設計師陳榮海、香港歷史博物館設計師馮雪梅及朱偉雄、香港文化博物館設計師伍子輝、香港藝術館設計師江國樑及陳福慧、香港科學館設計師溫美霞

    1. 太空館﹕
    1.1 由於製作球幕節目需要很多資源,所以太空館只有天象節目是自家製作。其餘都是外購。1.2 由於機件老化,天象儀現在已退休,改用數碼投映,可以做到更多效果。天象廳內最少需要五部投映機,四部在圓周負責投映四方,一部在中央天象儀的位置負責投映天頂。但現在實際上用了八部(方按﹕應該只包括圓周),兩部一起投映同一段影像。
    1.3 數據量驚人,一部投映機需要四部電腦一起推動。太空館採用全天域數據 DigitalSky2full dome software。現在的影像已達到4K resolution (4096 * 4096),一幅影像已需要48Mb,每秒30幀。
    1.4 以前是利用相機拍幻燈片(這點在下還有印象),現在的全天域圖像則是把球幕由天頂拆成一瓣瓣來製作的。
    1.5 製作團隊分成三部分。館長負責決定故事內容,其他員工就負責用視聽效果配合故事。跟製作電影一樣,也要有story board編排每一幕,有全景(魚眼式)亦有水平景。(聽不清楚是哪「三」部分)
    1.6 新的軟件可以合併圖片,而且可以選擇圓筒形、球體形等。但以前找人畫的全景圖,仍有留下來翻用。
    1.7 由於觀眾都是向前方,所以球幕的主畫面也在前方,後方只當背景用。而不同平面電影之處,是每一個畫面都要預備五個方向(前後左右頂)的影像。
    1.8 太空館用三十部電腦組成Rendering Farm來運算立體影像。
    1.9 Adobe After Effects可以用來製作後期效果,例如在圖片中加景象。這軟件可以在10分鐘裡把過萬幅圖套進去電影中。
    1.10 太空館用兩個軟件製作立體效果,分別是Autodesk Maya3DS MAX
    前者比較專業好用。例如可以用Maya來製作恐龍圖像,然後再用After Effect加天空背景,原來十日的工作現在一日可以做完。
    後者則已有較多外國現成的檔案可以買來用,例如故宮、天體、穿梭機、火箭升空等,甚至可以選擇不同樹種在不同季節、風向下的姿態。不過火箭升空要加上煙霧,仍是比較難的工作,因為電腦動輒要用一個星期去計算每粒粒子的動態。
    1.11 太空館並未正式製作立體電影,但內部嘗試過。相對於在平面屏幕(如戲院)製作3D假象,在立體的球幕上製作又更難,因為不同方向的色光會有相反效果。而且偏光技術也不能用,因為有幾部機一起播放。
    1.12 太空館也找了IVE知專的同學協助製作一些3D人物。

    2. 文化博物館﹕
    2.1 我從未試過聽講座聽到想打人,這是第一次心裡想把講者扔出去。每位講者講半小時,來者當然是期望講者分享「幕後」看不到的事吧。這位講者竟然用足半小時介紹敦煌展教育角的設計,每一個部分放了甚麼……如果我有去看展覽自然一早就看到,你又何必再說一次﹖如果我沒有去展覽,你現在再說得多好又有何用﹖這不是多餘嗎﹖
    2.2 設計團隊在博物館入口大堂製成洞窟的效果。
    2.3 教育角也利用了壁畫的效果作一問一答。
    2.4 因為館方邀請了舞蹈團來跳敦煌舞,一樓教育角也留了空間。
    2.5 一樓教育角也加入了電子互動展品。原本設計分開兩處放置的印台,發現在地氈上容易翻倒,於是最後把它們兩個併在一起放。

    3. 科學館﹕
    3.1 介紹巨龍傳奇展覽準備情況,是近年少有包括八間中國博物館和五間外國博物館展品的大型展覽
    3.2 大骨架通常都有底架支撐,所以設計展台時會預留位置來收藏底座。
    3.3 他們去中國的博物館探訪取材,探訪化石場和構思佈置,但離展期只有數月,十分趕急。
    3.4 由於展場有一條長走廊入口,於是裝飾上套用了「一層層」的形式去介紹十幾個地質年代和當中有哪些生物。
    3.5 展場內用了紅、綠、藍色區來分辨肉食、草食和食魚恐龍。
    3.6 館長不想用欄杆把觀眾和展品分隔,但又要保護展品,於是用了透明膠片作阻隔。
    3.7 他們也製作了prototype來測試展台是否耐用、易清潔,由於模型有相當重量,最後要在展台內加鐵枝加固。
    3.8 另外製作了虛擬場景預先看效果。
    3.9 場中間有柱位,於是把「亭」旁邊的柱做成與背景同色,令它們不顯眼。有些柱也做成樹的模樣。
    3.10 大骨架的底架也要遮蓋,就做成沙地的樣子。
    3.11 展場內模擬了大陸發掘點的褐紅色地層。
    3.12 恐龍名稱用上大型立體字顯示,讓觀眾一看便知。
    3.13 他們也製作了「尋龍記」apps,為觀眾提供現場擴增實境,化石可以看到實體,3D恐龍也會有互動效果。
    3.14 戶外恐龍的底架要加固以防大風吹翻,但又要避免在地面落釘,最後用了鐵餅壓實。

    4. 歷史博物館﹕
    4.1 介紹用半年時間籌備皇村展覽的情況。
    4.2 設計師強調,設計並非隨心隨意的工作,他們要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事先知道最後要的效果,然後再設定一堆deadline限期逐項完成。
    4.3 他們去了俄國跟對方單位商討,也要向對方介紹己方的設計理念。因為時間所限,所以他們也只能先看最重要的展品,他們也視察宮廷佈置和花園景色以便設計。
    4.4 沙皇馬車的馬具以模型馬展示,是香港的新猷。因為俄方本來也只是「擺出來」展示就算,甚至也不太清楚究竟哪件放在哪裡。俄方本來也製作過馬頭模型,但與馬具的尺寸不合,所以一直沒做好,是港方自己再度尺製作的。
    4.5 跟馬具一樣,很多展品俄方提供的尺寸並不準確,還是要自己去量度畫作,和看畫框可否掛釘。
    4.6 他們的保管庫直到現在,還是用火漆封門的。
    4.7 展覽設計,其實就是problem solving,不時要think out of the box才能解決問題。
    4.8 例如這次借的展品太多(「館長樣樣都想要」),馬車放在專題展廳就太大了,於是最後決定把大堂也當成展廳用。而借了太多展品,館長再附加地圖、圖片、影片之類的東西都很多。於是展廳變得擠迫,設計上也有很大難度。
    4.9 由於展品太多,還要特別留意環境控制和保安安排。
    4.10 博物館自己的showcase(展櫃)也不夠放展品,於是要向藝術館借用專門展櫃。這些展櫃每個重一噸,單是運送已很困難。
    4.11 施工期間設計師還要負責監工和驗收。例如原來為皇后四米長袍製作的背景牆紙,因為燈光問題發現不襯了,還要在俄方建議下第二天就立即換了幅皇宮背景的牆紙。
    4.12 他們也複製了皇村博物館的皇室徽章,後來就變成展廳四處出便的裝飾。
    4.13 需要合作的人很多,包括館長、設計師、復修員、承建商、運輸商、借出館方、機電處和警方。由於這批是國寶,警方就要負責護送和檢查展廳設計作保安建議。
    4.14 當展品運到,發覺馬車太大(單是它的框架已一噸重),無法由大門直接入去,想在旁邊入館又沒空位,由前庭吊進去又太遠。最後要出動大吊機,再把部分大門和玻璃窗都拆掉,才可以把馬車移進去。之後還要當然重裝大門以便保安。
    4.15 大堂的投射影片是從上一層的橫樑投射下去的。由於相片不是正面投射,所以角度不對(distort/扭曲了),像素變得太大。於是設計師唯有立即飛去俄國,在人家一星期只有一天的休館日去拍更高解像度的照片。(方按﹕其實現場見到的投影還是像素很粗糙的,要站在遠處才不覺得。)

    5. 藝術館
    5.1 介紹朱銘雕塑展的籌備。(方某因為對藝術興趣不大所以沒看這個展覽)
    5.2 展覽的主要特色是要開放式,讓觀眾自由遊走。
    5.3 設計師一開始得到的資料通常都不足,例如這個展覽就連不同展品的比例也要自己重新畫圖。(因為圖鑑中的雕塑照片比例各有不同)
    5.4 展廳要劃分區域,也要事先規劃通道,足夠讓輪椅通過才可以。
    5.5 展覽利用了展廳之間的窄走廊作教育角。
    5.6 由於朱銘的雕塑以人間不同風景為靈感,所以設計師決定手繪香港街景,給觀眾拍照留念。他們先用了兩星期四出拍攝街景,然後再拼湊起來。
    不同的設計師負責畫不同的部分,但又要統一風格,結果用了一個半月才完成。
    5.7 逸事﹕教育角裡的「生果檔」,買了一百個紅膠袋作道具裝飾,展覽最後竟只剩下廿五個
    冬菇、鮑魚、鹹魚之類都是設計師自行製作的。
    水族館裡的裝「魚」的「水」則是用「啫喱蠟」自行製作。
    5.8 教育角的「報紙檔」也特意放置了不少藝術書刊,觀眾可以坐下細看。

  • 漫遊東亞科學博物館

    [漫遊東亞科學博物館]—陳俊霖助理館長

    講者為這個講座準備了180張投映片,講座自動由一個半小時延長到兩小時,但到五時一刻收場還是未講完的。講座中的圖片和影片當然無法以文字記錄,這裡只能記下一些要點。

     

    1.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2009)
    1.1 以樓面面積計是全國第二大(第一大是廣東科學中心),講座笑言說相比起來我們的Space Museum最欠缺的就是space﹗(眾笑)
    1.2 全館共四層。地下是「華夏之光」,是中國科技史展覽。裡面有個「序廳」,通常在歷史類博物館才有,用以講解歷史,科學館較少有的。而類似的圭表也比天文公園的多了個景符。景符是一道收窄陽光的縫,可以提升準確度,但放在戶外較易受損,這個因為在室內就可以加了作示範用。
    1.3 一樓的「探索與發現」,有個模擬月相的大展品,講者認為很好,因為學生很多不理解地球、月球位置和月相的關係,這個展品可以讓觀眾走進「地球」中看月球受太陽照射的不同狀態,就容易明白了。
    這一區也擺放了不少科學偉人人像(講者說除了人像、博物館很多動植物和場景都有專門公司承造的),和一個小型的傅科擺,示範在南極和赤道因應自轉對傅科擺的不同影響。講者認為相對於大型傅科擺要長時間才看得出變化,這個小型的反而更直觀。
    1.4 二樓有個兒童遊戲區。
    1.5 三樓有「科技與生活」展區,展品較少互動,所以觀眾也較少。
    1.6 四樓是「挑戰與未來」展區。
    1.7 類似太空館天象廳的球幕影院,各地有不同稱呼,現在有些大館甚至一館已有幾個不同名字的球幕影院。中國科學技術館的這個直徑30米,438個座位分佈在30度斜坡上。講者表示新影院大多都不再用水平佈置,座位都是安置在斜坡上。(香港是平坦的)
    這裡每場開首都有專人講解當季星空,這一點在很多地方都一樣。香港卻很難做到,因為其他地方都只有一種官方語言,但香港有兩種,每場安排兩種語言或即時傳譯都有困難。

    2. 北京天文館
    2.1 舊館稱A館,建於1957年,曾因為改革開放後地價飛升而被建築商建議換地起樓。但後來不單沒有遷址,反而在後面起了新館「B館」(2004)。
    2.2 講者認為展廳一般,但集中搞很多全國性的天文推廣活動。
    2.3 球幕直徑23米(與香港相同),400個座位。採用跟香港太空館相同的Sky Skan Digital Sky 2軟件和Zeiss Universarium model IX天象儀。可是跟香港的一樣,因為機件老化,升降時很容易故障,結果升了怕降不下、降了怕升不上。再加上天象儀會阻擋球幕圓周上的投影,所以設計節目時要非常小心,天象儀只會在必須時才升上來。(方註﹕太空館已停用天象儀,見另文)
    2.4 天文館新館以玻璃幕牆建築,外表非常好看,但其實會影響展品所受的光線,很難看。因為要控制光線,所以博物館其實是不適合用玻璃幕牆的。
    2.5 製造隕石坑的展品是在電腦屏幕模擬,結果很多小孩大力拍打展品。令講者擔心維修問題(需知小朋友是很暴力的),但現場見到可以用,似乎又未至於被拍壞了。
    2.6 他們也有太陽望遠鏡的展廳(就是展示拍攝到的太陽黑子啦),但那個廳很暗、暗到講者看不到路,似乎比其他館的同類展廳都要暗。不知何解。

    3. 上海科技館 (2001)
    3.1 很接近機場,還是5A級旅遊景區(在博物館當中很少有)、國家一級博物館。
    還有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 (2015年4月開幕)都值得一去。
    3.2 整間館以扇形佈置,展廳在扇形外圍。網頁有全景模擬導賞,這點很讚。
    3.3 講者以「大上海」形容上海的幾間博物館。地方夠大,就可以放一個很大的轉盤,讓觀眾在轉盤的「船」上面射靶,體會科氏力的影響。
    3.4 「地殼探秘」展區也很有趣地,要觀眾乘升降機下一層到「地底」看煤礦形成的展廳。

    4. 上海天文館預期2018年落成,位處浦東機場南面的「滴水湖」旁,號稱將是「全世界最大」的天文館。

    5. 國立首爾科學館 (1972)
    5.1 原建於1945年,但館址隨即被韓戰所毀,這是1972年重建的館址。
    5.2 政府於韓國中部另建新館(見7.),連博物館辦公室都搬走了,所以現在只屬分館,以小朋友為目標觀眾。由於經費不會集中到這裡,所以本館的場景裝飾並不豐富。
    5.3 裡面有件展品以轉盤上拋圈示範科氏力,但效果看來麻麻。
    5.4 小型天象廳,講者參觀時維修中。

    6. 國立果川科學館 (首爾以南,2008)
    6.1 是國際博物館界中較知名的韓國科學館。館方稱人流很多,由於官方參訪都是休館日所以無法證實,但講者之後於開館日自己來參觀,的確發現雖然地處偏僻,但館內人流如鯽。
    6.2 館址呈飛碟外形。擁有直徑25米的球幕,限5歲以上入座。
    6.3 香港跟隨美國強調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韓國則特別加上Arts而稱STEAM,強調培育美感和創意。
    6.4 有大量的互動展品,甚至需要體力運動(例如垂直360度踩單車)。除了Tesla coil外(不知為何講者特別介紹這個,新加坡科學館有了很多年),還有氫火箭(一般都只會用水火箭吧)和模仿「重力透鏡」的鏡片。
    6.4 他們有一個供小朋友體驗moon jump的展品,相對而言香港太空館的是moon walk。(方按﹕我覺得可以彈跳著走路比只能原地跳好玩得多了)

    7. 韓國國立中央科學館 (大田)
    7.1 以大田世界博覽會(1993)會址開設,把原於首爾的科學館(5.)遷此為總館,旁邊以世博園址為「科學公園」。
    7.2 陳設屬「上一代」的模型(很多展品,但不著重場景)。但水火箭的展品仍令講者有WOW之感。講者強調WOW factor對博物館十分重要。
    7.3 有直徑23米的球幕(與太空館同),座位亦是佈置於斜坡上,中間有舞台(太空館也有個小型的,但比較少用得到)。有4D電影播放。

    8. 名古屋市科學館 (2011)
    8.1 館中央的大球體成為地標。名古屋另一名勝「オアシス21」也是飛船狀的建築。(而講者自稱竟然沒留意到更有名的名古屋城,眾笑)
    8.2 大球體中間是世界最大的35米直徑球幕影院,有350座位。同樣採用Zeiss universarium model IX天象儀,天象儀下方尚有多部投映機,可以用來補充球幕四周投映機投射時被天象儀遮掩的光線,令天象儀升起也不會影響投映。
    8.3 由於地方夠大,他們戲院裡的座位是非常闊落、而且可轉動的。還有一間「避音室」,如果有觀眾(例如帶了嬰兒)發出噪音,可以「請」他們進內繼續觀賞,就不會影響其他觀眾了。
    8.4 最令太空館人羨慕的是,他們影院下方的製作工場有一個「小天幕」,可以用來模擬正式放映時的投影,比只用平面電腦屏幕看效果好得多。
    8.5 館內放置了一部荷蘭Eisinga Planetarium的複製品,以一部太陽系儀模擬天體運動,可算是最古老的「天象儀」。
    8.6 他們的「上一代天象儀(planetarium projector)」也放了在展廳當展品。
    8.7 他們以「大月球」來模擬月相和日食,大月球下面的展品與之有關,但同時也是避免有人走近和碰撞大月球的阻礙物。
    8.8 以玻璃模擬銀河系星星分佈的展品很漂亮,但講者說不能造得太大。(方按﹕因為玻璃透明度其實有限,通常厚玻璃就會偏綠,而且折射太大也會妨礙觀賞。)
    8.9 展廳內天花四處吊下燈泡模擬星星分佈,要在指定位置才可以看到熟悉的星座模式。這展示了星星實際分佈和星座形狀的分別。
    8.10 光害模擬的展品同樣展示改善燈罩的光害對策。講者強調這不只影響觀星,也會影響周遭住戶的睡眠和健康。
    8.11 跟果川一樣,講者也是另外自行參觀才證實平日也很多人來參觀。他在外面排了兩小時有多,然後被職員問及,才知道原來大家排隊買的是球幕電影連展覽的票,他只買展覽票的話其實可以排另一條很快的隊。(眾又笑)
    8.12 以燈光穿透一條管示範為何天空是藍色的展品值得參考。
    8.13 講者特別欣賞一件展品,先以鏡片屈折雷射光,然後觀眾可以用一塊晶體在光柱上下移動,看到光線的屈折狀況。
    8.14 Science show在博物館界也是一個專門,這裡用了不少退休人士主持這些表演。
    (8.15 方按﹕講者提及一些展品要顧及傷殘人士需要,以便利輪椅為例。不過裡面的照片恐怕就是會錯意了,因為那幅照片中的標貼是「日本競輪協會」。「競輪」其實即是「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參加的單車室內競速比賽,只是香港傳媒跟隨大陸,不知為何把人家的「競輪」音譯為「凱林賽」那麼無聊而已。所以人家標貼上的那兩個輪,是單車輪,不是輪椅來的……)

    9. 日本科學未來館 (東京,2001)
    9.1 講者強調有一些symbolic的東西讓人記住很重要,例如未來館就有個直徑6米、以LED發光的Geo-Cosmos懸空大球。由於館長毛利衛本身是太空人,希望讓觀眾感受在「太空中看地球」,所以特別安排這件展品。
    9.2 講者播放未來館的宣傳影片,認為日本文化比較強調「感覺」,所以連宣傳片也只有少量展品點綴,不需要仔細講展覽內容。(方按﹕當然跟香港相比這點可算成立,畢竟這個廣告連開放時間也沒提過,香港應該不容許吧﹖)
    9.3 講者去的時候他們正在辦「廁所特展」,入口就是要觀眾(當然以小朋友為目標)戴上「便便帽」,然後從特大馬桶的滑梯「沖」下去展廳看展品。(方按﹕這安排有點像星加坡科學館那個人體展)
    日本人對廁所特別著重,展覽裡面也有很多內容,例如廁所的歷史、不同動物的屎、日本學生在校如廁的統計、日本發明和對世界衛生的貢獻之類。
    9.4 講者特別提及一個展示中微子實驗的場景是很少有科學館設置的。
    9.5 正如宣傳片中所示,ASIMO機械人表演也是重點節目。
    9.6 他們的導賞員Science Communicators據稱是政府津貼,規定只限做五年,是給學生有實習的機會。當然也有些學生實習完後留在館內擔任其他職位。

    10. 國立科學博物館 (東京,1931)
    10.1 東京有三間互不隸屬的科學館,連日本人自己也不知何解,乃歷史使焉。不過三者之間也有點分工,例如這間國立科學博物館就以展品為主,千代田的科學技術館以互動展品為主,未來館則兼備會展中心用途。
    10.2 Theater 360是12.8米的球幕影院,原設於愛知世界博覽會(2005)。

    11.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1997)
    11.1 球幕影院有304座位。在上海天文館落成前算是最大。
    11.2 講者指出他們有一件「吸收光譜」的展品,算是少見,一般科學館都只有示範發射光譜的展品。太空館翻新也打算造一件。
    11.3 他們的網路天文館資料相當豐富。

    1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中,1988)
    12.1 講者朋友提醒﹕一天是看不完的。
    12.2 裡面的中庭廣闊,可用以舉辦特展。
    12.3 有一部很特別的水鐘用以顯示時間。

    13. The Mind Museum (馬尼拉,2012)
    13.1 當地的朋友提醒他,馬尼拉無論搭的士或地鐵都極麻煩,所以乾脆用Uber就好。
    13.2 與其他博物館都是公營不同,這是私營的。所以雖然場景佈置不算很好,但進去的感覺很舒服。
    13.3 裡面只有一個小球幕,但裡面有梳化坐。由於球幕小通風也很強,要不然會很焗。

    14. 總結﹕很多博物館都有的共同展品
    —伯努利效應 (就是風吹著球的那種啦)
    —示範月相的投影球
    —太空廁所 (美蘇自然有很多實物可供展覽,但中國科技館反而只有模型,真的那個航天城展覽廳有沒有﹖)
    —靜電
    重力井
    —火星探測車
    —傅科擺和科氏力
    —單車
    —能量轉換 (就是香港科學館能量穿梭機那種啦)
    —太陽望遠鏡

    15.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
    —中國博物館入場費傾向「貴」、日本也是貴(但兩國物價差很遠耶),韓國和台灣的都較便宜。現在中央政策是希望博物館免費開放的,但具體實行還要看各館安 排,畢竟免費入場對各館的影響仍待觀察。(方按﹕講者可能不好意思言明的就是﹕假如收錢就沒那麼擠,「破壞王」也沒那麼多。)
    —除了未來館是星期二休館之外,上述介紹的博物館都是星期一休館﹗原因是博物館都知道星期一是入場人數最少的一天,所以乾脆就選這一天休館。
    香港比較特別的是,不同博物館分開在不同日子休館,那就不會讓遊客出現「只有一天有空想去博物館但發現無館可去」的情況,一定有博物館可以進場的。(方按﹕除了方便遊客,應該還有其他原因,別忘記香港的博物館本來分別由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開設,兩局的安排本來就有不同。)

  • Allergies: Modern Life and Me

    前星期在明珠台看了BBC這集講過敏的,其實心裡就一直在想著。因為在下就是自小有過敏的嘛。

    Horizon - 2014-2015 Allergies 5... 发布人 UKTVDOCUMENTARIES

    片中提及說過敏症的人腸道細菌反而比健康的人少,尤其是少了益生菌(如片中提及的雙歧桿菌)、多了大腸桿菌,雖然在科學上這相關未能證實有因果關係(即不能說證實腸道細菌的問題導致過敏),但聽起來是頗吸引的理論。

    因為這個理論於在下身上,完全成立。自然生產(即經陰道出生)和餵哺母乳可令嬰兒接觸母體菌落,但方某是剖腹生產和飲奶粉的。喜歡在戶外玩的人有很多機會接觸泥土細菌,自然亦與方某無關。甚至自幼體弱多病,少不了吃抗生素,也會不時殺了腸內的益菌。
    甚至先前只在腿上發現的濕疹漫延全身甚至上臉,也是在去年尾流感糾纏連續看醫生,吃了比以往更長時間的兩個療程抗生素後發生的。

    (當然看倌可以質疑流感開抗生素是否濫用。不過以方某的情況,伺機的細菌感染是常事,有喉嚨發炎的時候,開抗生素不算奇事。)

    那麼究竟吃益生菌會否有助於紓緩過敏呢﹖這點就引人遐思了。
    益生菌在哪裡找﹖當然現在也有補充劑式的丸粉劑,但最普遍的仍是乳酪酸乳之類。
    問題是,中醫眼中的牛奶是「濕熱」,所以方某「被戒奶」。那麼乳酪/酸乳又是否濕熱﹖這點就有點難明了。要問問中醫,看看可否試著吃乳酪/酸乳補充一下益生菌,看對於過敏症狀是否有幫助。

    講數結果,一星期吃一次。姑且看看如何。

  • 以腦科學為基礎的學與教

    星期三機構教師發展日,晨咁早幾千人殺入機場博覽館(散場時還連累機場那些旅客沒位坐—雖然在下也沒有),仲要連午飯都坐o係窄位上吃(雖然飯盒是機構送的,謹此致謝)。整天最有意思的其實是下午這一場。

    講者令我想起港大讀教育時,那個教育心理學教授,真的有能力做到全無冷場。(當然我認為那位教授更厲害。這次講座內容相對較少,以活動示範教學法居多,但那位教授要在下午「飯氣堂」塞一大堆資料給我們。結果上那位教授的課不會睡著,但下課後就倦到要死。)

    順便記下一些重點﹕

    1. 講者推介加來道雄的《The future of the mind》,好像未有中文版。

    2.1 不確定(uncertainty)刺激皮質醇分泌,皮質醇壓抑多巴胺分泌。長期會令人逃避新事物和冒險、並增加抑鬱和心血管疾病機會。

    2.2 研究認為皮質醇會降低DHEA活性和NK(自然殺手)細胞活動,而NK細胞減少活動會增加癌症機會。
    (這令我想起一位同學的學校連續有同事患癌的事,而坐在我旁邊的一位中學校長,也有十位同事先後患癌,應該算是相當多。)

    2.3 青少年本身就是會減少分泌血清素和增加皮質醇。

    2.4 所以講者通常都是跟學生吃東西或打場波後才談他們的問題,因為食物和大肌肉運動都能提升多巴胺水平,之後學生就比較能聽得進耳。

    3. 老師是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和要求,刺激學生不同大腦傳遞物的分泌。例如老師製造突然而來意料之外的要求,就會帶來「不確定性」,於是令學生疑慮不安,學生自會安靜下來。

    4.1 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T)

    正常的大腦應該是平均的,反映不同腦區的血流量相若。
    吸毒的人圖像會凹凹凸凸,反映腦區間的血流量不平均。
    過度活躍症的人圖像,前面額葉的位置會出現兩個大洞,代表負責理性自制的部位不大運作。
    所以對這些人,講道理和發惡都沒用,倒不如給他活動,才能令他專注。

    4.2 美國有間九反學校的校長就引入了Ride to read計劃,讓孩童一邊踩單車一邊讀書,反而令他們能專注讀書,成功提升了學生的成績。(Pam Camper, Russell D. Jones Elementary)

    5. 重點並不是學生聽了多少,而是他自己想了多少,並說出來。要學生自己反思就等於練習。

    6.1 分組活動,理論上二至四人都可以。不過二人討論比較深入,去到四人溝通就會較複雜。

    6.2 可多站立活動和互動,增加大肌肉運動。

    6.3 同儕學習和討論的重點不是分工(因為各人focus不同根本沒真的交流只是各有各做,去交貨滿足老師要求),而是分次序。
    因為分了次序後同一時間就只有一人在講,沒有其他人會搶白,學生就會較有安全感說出來。但為免學生互相推諉,不用讓學生自己決定先後,可以用一些簡單方法 (例如食指生得長的先講、或者誰剛過生日就可以決定誰先講也可以,總之分到先後就行)決定,然後要他們逐個舉手確認,給予掌聲。也可以要求站立的人才說 話,那麼老師就可以清楚看到誰應該說話、誰不應說話。有些小學老師也會讓他們傳遞一支筆(當膠咪用)顯示輪到誰發言。

    6.4 增高學生的動機,也可以要求學生輪流每人提出一點,那麼難度比較低就容易開口,而認識較多的人可以多講幾輪,這樣就照顧了學習差異。
    對於不懂的人,可以pass給其他同學,是否要「懲罰」就由老師事先決定。可以是說不出的被其他組員輕打手板、也可以是每講一點就舉一隻手指作記認也可以。

  • 中醫見聞錄

    先前提過濕疹去看中醫的事。其實雙腿有濕疹已是很久的事,只是一直較輕微都當作皮膚爆拆用潤膚膏解決。直到近年慢慢加劇,去年甚至生到上身,年尾流感糾纏後漫延到眼眶。看家庭醫生拿了藥丸藥膏當然很快解決了,但不久之後眼眶的紅腫又復發。

    到這時候已經頗肯定是濕疹,因為本科背景,西醫會用甚麼藥大抵都想到。不就是類固醇嘛,再嚴重的話可能會用免疫製劑。但對付我這種抵抗力本來就麻麻的人,用這些藥去抑制免疫系統不免有點擔心,而且明知這不會斷尾要經常用的。既然反正如此,不如試試給中醫調理一下看看。

    不過方某一向只看西醫。中醫良莠不齊,網上說朋友斷了尾的例子聽過,但報紙同樣見到看中醫看到全身潰爛入院的。於是決定找一個當中醫的網友看看,希望認識的人會用心一點。

    看了之後開了藥粉回家沖飲,眼眶的紅腫的確消失了,然後頸上的也逐漸消退。雖然醫師換過很多次藥(每個星期覆診,都發現藥單改了藥的),但至今頭頸再沒有新的痕癢紅腫出現(現在只是頸邊的舊痕還有些微癢)。
    看過一些中醫入門小書,知道中醫說皮膚是肺臟管的,那麼為何就只有頭頸的消退呢﹖醫師指有個理論說那裡是脾經的。不要問我那是甚麼意思,我完全不能用僅有的免疫學知識(我只上過一學期免疫學)去理解發生為何皮膚會這樣分區消腫。

    我的濕疹雖然日久,但只是紅腫粗糙,還未至於感染流膿那麼嚴重。醫師見最緊急的眼眶問題解決了,就說想換藥「提氣」,讓我自己把「熱毒」排走。
    不知道甚麼叫「提氣」,我想就是提升身體機能吧﹖吃了這幾劑藥,身體的確很有「神氣」,近年人老了在地鐵也想睡覺,那幾天精神到連朝早那程也可以看書。不 過問題來了,全身(就除了頭頸)的濕疹突然「大發」起來,全身由身軀到手腳生了很多紅腫出來,比未找中醫之前的數目總和還要多,連我自己也被嚇到。(然後不禁想起那段全身潰爛的新聞)

    醫師看到這樣的情況,唯有再換藥。說我的脾胃太虛(這點不懷疑,因為我身體虛弱這一點不用懂得中醫或西醫都看得出來 :P ),藥太強反而令所有毒一下子發了出來。

    但不知道是因為頭頸和身軀手腳的確是歸不同臟腑去管,還是因為快速消除紅腫的藥性質不適合我長期吃的緣故,之後換的藥不再增加紅腫,但也沒有令紅腫消失(或者,消退得很慢)。而因為每天臨近凌晨時就會發癢令人睡不著(子午流注說這時候行肺經到大腸經云云),於是醫師認為我還是用一點類固醇先把紅腫壓下來比較好。(要不是這樣我想中醫不會希望病人用類固醇這類西藥的吧﹖雖然叫我日後喉嚨發炎也不要吃抗生素這點比較煩惱一點)

    來到這裡,當然我們可以質疑中藥為何無法令我身上的紅腫消退。但反過來看,竟然有些藥可以令我除了頭頸以外全身發疹,即是說藥本身是有效用的,只是用過了火。

    就跟大家對中西醫的對比印象一樣,類固醇用了幾天就把紅腫壓下來,於是我就停用了。然後繼續覆診換藥,現在不再在凌晨發癢而變成日間,而且身軀幾乎不再發疹,少量新的紅點都是在手和腿生出來,這是否可以看成是中藥之效﹖
    醫師說是用藥把毒迫到手腳,這一句中文聽起來順理成章(畢竟我們就是在這套同樣孕育了中醫的文化中成長),但我同樣無法以「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這是甚麼一回事。

    身體太虛,不能用太強的藥去清「血毒」。但用溫和的藥就是效用慢而微。中醫叫的「濕」就是糾纏難治,其實我找中醫也只希望令自己少發一點,不敢期望會「斷尾」。
    醫師跟我的濕疹拉鋸至今,大概就是這樣。

    --------------------------------

    假如從另一角度去看,就是一系列敏感的症狀。在吃中藥的這段期間,我的鼻敏感症狀沒有甚麼改變,紙自飄零水自流。而之前常發的腹瀉在新年前後消失了變成便 秘(這點在中醫眼中是積聚熱毒,自然跟濕疹有關係),吃中藥之後大便逐漸變成正常(初期肚子還真的咕嚕咕嚕叫),但近來有點軟便。在中醫眼中似乎是好事, 會不會控制大腸的神經問題會跟皮膚紅疹有關﹖我不知道。

    在這段時間,中醫當然會叫你戒口。但中醫和西醫理論不同,西醫要避的是會致敏的東西,中醫要避的是傷脾胃和濕熱。現在似乎除了豬肉、雞肉(幸好雞肉還能 吃)、有鱗魚、部分蔬菜和蘋果啤梨之類可以吃,很多東西都不能吃。如果說不能吃雞蛋牛奶花生已經夠慘的話(我很愛蛋和花生,老麥早晨全餐立即KO、蛋治也 不用吃、toast box椰漿飯也不用幫趁了),最離奇的是避味精。

    當然,很多人都相信「味精敏感」或「味精不耐」這回事,但其實一直沒有確實的證據(如雙盲測試)能證實味精會令人敏感。如果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更會覺得荒謬,因為味精成份本身就是一種胺基酸,是很多食物天然含有的蛋白質構成分子之一(味精也是首先由食物提煉出來),更是神經訊號傳遞物。如果說有人對味精敏感,那麼為何他不能吃味精但可以吃含有和釋放穀胺酸的食物呢﹖如果完全隔絕穀胺酸那麼他身體的蛋白質和神經怎麼辦﹖(如果你是像蔡瀾一般,因為吃了一大匙味精而不舒服,那倒不出奇,假如你把一大匙食鹽直接放入口也一樣會不舒服吧﹖這不是敏感,是過量。)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是從「味精敏感」去理解醫師「避開味精」的要求,那麼中醫理論怎麼連結到味精呢﹖我可真的完全不理解了。(當然,中醫也未必只會講中醫理論的,正如西醫一樣叫喉嚨痛的我「唔好食熱氣野」 :P )

    --------------------------------

    這裡要提醒看倌,以上純屬經歷分享。科學跟很多人的感覺不同,個人經驗通常是不足以用來證實或推翻理論的(要不然就不用搞那麼花錢的大型研究了),所以你也不能單靠在下的經驗去得出對中醫的結論。

    不過這樣不代表我對中醫沒有意見。有讀過舊文的朋友應該知道,方某對中醫的看法是「不符合現代科學,但不代表沒用」。在下不贊同那些認為中醫不科學等於廢物的科學版版友,認為他們太武斷。與此同時,在下也對不少中醫抱殘守缺、迴避現代科學的態度很不滿意。

    碰巧為圖書館淘汰舊書時隨手就找到一本中醫新鮮人的書當例子,側證這種守舊思路並非老頭子獨有﹕
    李宇銘《中醫學神》,香港﹕突破,2006
    (當然我不是要淘汰這本,它不符合我的淘汰準則。我甚至認為頗好讀,只是有些論點真的不能苟同。)

    1.1 書中提及說廣州的中醫院把所有沙士病人治好、而且醫護人士也零感染(p.101)。這樣的個別例子其實不能用來證明甚麼,因為一來他自己也說大陸的中醫院是兼用西藥,甚至是主要用西醫(p.109),即是不純粹是中醫中藥,甚至有些人批評大陸中醫院是掛中醫頭賣西藥。 你用兩隻手打贏人家用一隻手的,有甚麼值得驕傲﹖二來究竟他們接收的病人跟西醫院有沒有分別﹖當局是否把病情較重的病人都送去西醫院,病情較輕的才送去中 醫院﹖如果是後者的話,治好的機會當然較大。道理就像我們不能說西醫院皮膚科死人比腫瘤科少,所以皮膚科醫生比腫瘤科醫生強吧﹖
    事實上,當年已有接收沙士病人的重點醫院西醫破口大罵,就是說最難治的病人都集中到他們處,你們接收輕症的卻自稱比人做得好﹖那不是誣蔑是甚麼﹖

    1.2 不過這種研究方法的盲點還不算最恐怖。作者自己提及中醫同學在沙士期間上課不像其他同學齊戴口罩(p.94),因為他們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p.98),這種想法其實更危險。
    文中借自然療法醫師之口(評語一句就好﹕我寧願找中醫也不會找自然療法師),稱西醫集中對付外因,而中醫則認為疾病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層次更高云 云(p.98)。其實無論中西醫都知道疾病是內因外因兼備,只差在不同的病各有側重而已。當然西醫療法集中於外因是事實,因為外因獨立於人體,分隔地研究 外因相對較易有進展,生物醫學研究直到上世紀末才開始有較多內因(例如個體遺傳差異如何影響醫療)的研究。
    危險之處在於,中醫太著重於內因而忽略外因,正是中醫近代衰落之因,而作者對沙士的看法亦正好作例子。既然疾病有內外因,那麼預防疾病當然亦應內外兼備, 一面提升體質,一面預防感染。所以基本的公共衛生預防措施還是應該做。體質強壯(內因),只是降低你接觸病原體(外因)時發病的機會,並不能「保證」你不 發病。如果中醫自以為「只要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面對沙士也真的不用怕了」(p.99),這種想法其實只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十條命都不夠死。
    試想想如果有個嫖客自恃「只要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面對愛滋病毒也不用怕了」,然後召妓不戴套,甚至去愛滋病人最多的非洲「獵艷」,你覺得他真的不會感染愛滋嗎﹖

    如果中醫治好了「正氣」就真的「百毒不侵」,古代有錢人可以看中醫就不會有人滿門死於瘟疫。香港鼠疫時就不用隔離病人和拆了太平山街,只要東華醫院的中醫派藥就行了。諷刺的是,當時華人死亡率遠比西方人高(當然這也因為華人居住環境太差),而這一波鼠疫也是科學家首次發現鼠疫桿菌就是「外因」的。
    這樣說不是指中醫關心「內因」不對,尤其在缺乏資源和知識的古代,只重內因可以說是「窮則獨善其身」的無奈之舉(外因你看不到也管不著嘛)。可是到了有豐富醫學知識和工具的今天,如果還只依賴「內因」治病,甚至以「不戴口罩」自傲,那豈不是暴虎馮河兼劃地自限﹖

    (看來吾友比這位作者聰明,見病人時還是戴上口罩比較保險。)

    2. 在p.119討論治癌的時候其實也有類似的盲點。說中醫重「治本」當然沒錯,但是否只顧治本就不用理會癌腫的「標」呢﹖先假設中藥的確治本,但治本總不是一時三刻的事,結果不就是病人的「本」未治好就被「標」殺死了﹖
    就像前面「內外因」一樣,古代不會有各種現代科技,醫者不能針對那個腫瘤做甚麼(甚至未必知道身裡有腫瘤),唯有「扶正」讓身體自己「怯邪」。這當然是沒辦法中的方法,但如果這個方法「最好」,那麼中國古代就不會有人生腫瘤而死了﹖顯然現實並非如此。
    到了現代,西醫既然已有迅速「治標」的方法,那麼當然是先由西醫「治標」救急,再由中醫「治本」療養,成功機會較大。例如這位中醫就誠實得多,乾脆承認中醫不能根治癌症,「中藥只能調理身體、增加免疫力,或紓緩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邊找西醫治癌,一邊用中藥療養。總好過自以為是,叫病人不看西醫只靠自己,然後害死病人(當然在這位中醫的例子,是害死自己)。(正如《醫學簡史》所云,因為西醫已經變成高牆而且沒空關心病人,再加上化療電療之類副作用大,所以病人有畏避心態,找比較舒服的治癌方式,不足為奇。)

    3.1 不過令我最冒汗的,就是討論中西醫之別時,又提到「科學就是分科之學,有系統的知識就是科學」這種老調子。2008年明 報月刊曾經出現一位中醫教授跟另一位歷史教授的筆戰,當年前者就已經抱著這種論調。如果「科學」只不過是這樣,科不科學真的沒甚麼大不了,不只中醫是科 學、占卜星相是科學、甚至連神學也是科學(唉,後文正正有個神學生)。人家說科不科學,當然是現代科學,你扯去古義就等於說「化學(chemistry) 本義就是煉金術(alchemy),所以今天搞煉金術就是搞化學」一樣荒謬。

    3.2 至於作者提及老師說「西醫屬於還原性科學,中醫屬於系紀性科學(p.139)」、「兩者不可互相通約……沒有必要融合起來(p.142)」,其實也是錯誤的。

    3.2.1 他們喜歡講歷史,那麼也應該了解一下西醫的歷史。西醫本來就像中醫一樣,也是以哲學體系為基礎,擁有地位如同陰陽五行論的四體液說, 怎麼就不「系統性」了﹖在那個時代,西醫根本沒多少藥可以用,中醫優勝得多呢。就像中國文明的其他方面一樣,在明朝之前很多方面還是比西方優勝,後來西方 透過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打開眼界,再發展近代科學,而中國卻開始固步自封,才逐漸落後。西醫直到百多二百年前(正是香港鼠疫那段時期前後),與中醫相比 優勢還不明顯,再早一點時甚至還依賴放血治療。誰說西醫就等於「科學」或甚麼「還原性科學」呢﹖西醫本身根本也是科學化研究的對象。

    如果西醫等於「科學」,那麼醫界就不用強調「循證醫學」了。事實上無論有多少科學研究支持,到了醫療現場,醫學還是帶點「藝術」的個人發揮成分。西醫的療法也不見得盡符科學,有些曾經一度流行的療法、甚至手術,就是經過雙盲試驗後,才知道只不過是安慰劑效應。問題來了,如果未經現代科學研究,你怎知道被視為「驗方」的中醫療法,有多少跟西醫那些被證實無效的療法一樣,原來不是真的有效呢﹖

    3.2.2 所謂「還原性科學」在我眼中就更是個遁詞了,讀生物科學的在下對這一點更感觸。

    因為生物學就有一段被物理和化學科看不起的日子。雖然生物學(biology)這個詞在達爾文生前不久已誕生,可是在達爾文的年代,普遍使用的稱呼仍是博物學(包括地質和生物)而非生物學。面對萬千繁複的生物現象,早期的生物學家只能描述和觀察。對此著重實驗和量化數據的物理學和化學家相當不屑,甚至以「描述科學」(descriptive science)一詞低貶之。雖然觀察也是科學方法之一,達爾文就是依靠大量觀察(當然也有些實驗)去建立他的演化理論。
    那麼生物學是否就停留於描述﹖當然不是,二戰後有不少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投入了對生命現象的研究,帶來了著重實驗的風格,甚至催生了「生物化學」這個新學門。生物學現在仍有大量描述的內容(例如分類學,地球還有大量的生物未經探索分類),但也有大量的實驗研究量化結果。

    原本只看到「系統」的生物學,加入了「還原式」的研究方法,發展出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這類學門,難道生態學、演化學和分類學這類系統研究就消失了嗎﹖當然,研究經費的偏向的確存在,系統研究不足也是學者垢病的問題,但沒有人要求回去以往沒有「還原性」的生物學呀。

    3.2.3 那麼所謂「系統性科學」是否就無法與「還原性科學」融合﹖這點也是對二十世紀科學史的不察。
    在生物學當中,生態學分類學夠「系統性」了吧,但分類學已經用上不少分子生物學的數據來協助分類,生態學也採用了一些量化方式來研究種群,就連演化學研究物種的適應度也可以用量化描述。那麼用了「還原」的分子生物學來研究「系統」的分類學和演化學,算哪種﹖
    另一方面,在物理學當中,混沌理論夠「系統性」了吧,大氣本身就是個混沌系統。可是大氣現象其實只是用靠幾條很確定(deterministic)的方程式來推算,只靠幾條方程式描述大氣夠「還原」了吧﹖偏偏最後就得出很不確定的混沌結果。那麼氣象學是系統性還是還原性﹖
    當然這不是說科學上的還原主義整全主義之 爭從此消失,而是要指出,化約和整全之爭,其實只是方法論之爭和門戶之見,並非科學的本質。亦不如那位李教授所言,科學本身並不勉強瓜分為化約和整全兩種 (這種想法本身是否也像一種化約論﹖)不可融和。自然現象的探討,當然是可以同時採取不同角度去做,就像上述的例子。只是科學史上通常各個學科都有一些主 導的研究方法,於是看起來就像是有「兩類科學」,但隨著學科發展和互相滲透(跨學科),不同的方法就會逐漸由衝突(這往往就是出於門戶之見)變成互相支 持。
    二十世紀後期,西方科學兩種方法融和的例子比比俱是,教授說兩者不能融和只是偏見。

    3.2.4 更有甚者,這種論調還會令我想起偽科學。創造論/智慧設計論者其中一個攻擊演化論的著名例子,就是所謂「不可化約的複雜性」,聲稱有些幫助生物適應環境的部件,是不能拆解為更小的有功效部分,所以這些部件必然是出於有智慧的設計而非無目的之自然演化。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科學家隨後就找到這些「零件」的功用,證明並非不可化約,零件可以自然演化而成),而更錯的是在於心態,這種論調只是訴諸無知的邏輯謬誤﹕因為沒人知道X怎樣化約,所以X是不能化約。這樣的主張,必然會不斷被最新的科學發現所威脅。當然這些人永遠不會認輸,他們永遠可以把「不可化約」的龍門不斷移動,搬去現在科學家未能處理的部分繼續叫囂(所謂「化石缺環」也是這樣,每次你發現A、B兩種生物之間的中間型C,他們就繼續問A和C、C和B之間的中間型,然後宣稱科學家找不到中間型),但這樣不斷後退有何意義﹖
    同樣地,當中醫教授在強調「系統性科學不能與還原性科學通約」,其實只不過是他們自己做不到吧了。上面已提及,現代科學在不同學科已經有同時採用「還原」和「系統」方式做研究的例子。我偏不相信中醫就不能這樣做。

    3.3 這裡令我想起之前在主場新聞跟一個中醫學生的辯論(因 為主場已死所以沒紀錄了),我同意她說大陸的中醫研究把中醫當成西醫是不理想的,但不能同意她說中醫不能以現代科學(或者他們口中「西方科學」)的方式研 究。當然,中醫和西醫進路不同,研究的方法不會完全一樣。例如她認為不能照搬西醫以「病症」為標的的研究法,因為中醫辨的是「證」。她指出用「病症」為研 究標的,中醫的效果當然不明顯,以這樣的結果說中醫沒用並不公平。我認為這樣的辯解言之成理,那麼妳就以「證」為標的吧﹖科學並不要求只能研究「病」不能 研究「證」,但會要求你為「證」訂立客觀可重複操作的標準。
    到了這一步就出問題,因為她堅持中醫是個人化醫療。「個人化醫療」這一點其實西醫也不反對(正在發展中,例如以基因測試決定用哪種藥),但如果「個人化」 的不是病人而是醫師本身(中醫似乎堅持這點),那即是等於十個中醫看同一個病人可以斷出十個「證」出來,那當然就沒辦法進行科學研究啦﹗因為這樣的斷證根 本是主觀而非客觀,亦無法重複。我要強調的是,科學並不拘泥個別方法,但有些核心還是要共通的。假如做不到客觀判斷,那麼中醫無法成為科學、亦不可能科學化的。

    3.4 這些所謂「還原」與「系統」之爭,只令我想起2008年那段論爭

    「如果傳統中醫連零散的細胞都不了解,就不要恥笑西醫組裝不到整個人了(你又組裝到嗎﹖)。那就跟一個不懂拆機的人,恥笑拆機的人不懂『砌機』一樣——至少你還要靠人家才知道CPU是甚麼樣子的呢﹗」

    在古代,「還原論」根本沒有科技支持,所以無論中西醫都以「整全」的方式去治病(再次提醒﹕四體液說其實跟陰陽五行頗相似,都是認為元素之間的不平衡導致 疾病,而且同一套分類法還同時套在很多方面)。當我們不知道機器內部的細節和運作方式,就唯有整體而言看看如何調整功能令它維持正常運作,這其實是種不得 已。但到了近代,「還原」的方法開始湧現,西醫就利用這些工具去拆解「人體」了解運作方式,正如我們把機器拆散研究一樣。當然,並不是了解所有零件就能明 白整部機器,人體也一樣。所以西醫走了百多年的「還原」路,現在也要重拾「系統」,只是以現代科學的還原成果去重新審視系統。可是,如果連零件都不清楚就 說自己明白整部機器如何運作,這種「明白」其實也是虛浮而不可靠。就像一對沒有仔細講清楚的戀人一樣,你的「明白」有可能只不過是誤會。
    中醫堅持自己是「系統性」就排斥「還原」的研究方式,這於在下眼中反而是中醫落後的原因。就像西醫在百多年前的狀況一樣,中醫正正就是欠了「還原」這一 課。中醫的「還原」方式不一定等於西醫的還原(畢竟進路不同),但如果不把中醫本身的醫理仔細拆解還原,其實是無法辨清良莠(例如陰陽五行論牽涉萬事萬 物,究竟哪些是正確描述,哪些是胡亂堆砌﹖),良莠糾纏會令中醫無法精進繼續落後。採用了還原的研究方式,不等於中醫就要放棄「系統性」的思路,拒絕「還原」其實只是一種心理上的抗拒,多於是中醫醫理本身不容還原。

    4.1 一牽扯到宗教就更糾纏不清了(p.161)。這裡說中醫跟神學都屬於形而上學,後面(p.165)又說中醫是科學,就顯示作者和那個神學生其實根本不知甚麼是科學(正如上面3.1所示)。如果在幾百年前牛頓那個還叫「自然哲學」的時代,形而上學跟科學的確是未分化的。但後來科學方法逐漸發展,形而上學已經只限於不依賴經驗證據(如實驗和觀察)的哲學思索。如果到了今天還把形而上學當科學,那麼你就是停留在牛頓的時代。

    明白了這種過時的科學觀,就容易理解他們為何喜歡把「科學主義」掛在口邊。
    我認為用「唯科學論」比「科學主義」貼切,因為如果科學主義是指「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唯一正確的方式」(也是一種自然主義), 那麼科學主義是正當的。可是只著重能夠以科學方法得到的知識,把其他「非科學」的東西都視為毫無意義,甚至把科學勉強套在本質上非科學的範疇中,這樣的唯 科學論就是謬誤了。後者的「科學主義」(實質為唯科學論)當然也是現實存在的,例如我那些認為「中醫不科學所以等於廢物」的版友就是科學主義。
    可是,把「科學主義」掛在口邊的人,通常不純粹是因為「被當成沒意義」而反彈,很多人是當自己的信仰(p.166說對中醫要先信後學嘛,口吻正正跟護教一 樣,換言之他們當中醫是種信仰)被人以「科學」駁斥的時候,就會反批對方是「科學主義」。其實這只是不爽被人以「科學」挑剔自己而已——儘管互相挑剔根本 是科學界的常態,甚至是科學研究和進步的基礎。而當你的「信仰」內容與物質世界的運作有關(人體就是物質世界),被科學挑剔是遲早的事。

    4.2 同樣地,既然神學本身就是「非科學」,當然也就沒必要以科學方式來研究。那些所謂「祈禱功效」的研究,其實根本與神學無關,因為它們並不是討論「神」的性 質,就純粹是對一種聲稱療法的科學研究而已。(當然事實上也證明了沒有療效。但如果教徒視之為侮辱其實是很無聊的,因為祈禱本來就不需要有生理上治病之 效,祈禱所治的是心靈。令人心靈得安慰就是祈禱之效。要不是有人勉強拿聖經中的神跡來聲稱「祈禱可以醫病」,根本就不需要做這樣的科學研究。)

    5. 神學生提到西人傳教士翻譯時亂套中醫名詞,這個批評在病名方面是正確的(西醫說傷寒的確就不是中醫的傷寒,其餘的霍亂、中風、風濕之類亦如是),不過評論臟器卻是錯誤的。
    中醫講「心肝脾肺腎」的確並不等於西醫生理學上所指的心肝脾肺腎,中醫的「腎」的確不只是腎臟,而是包括了很多不同功能的一個「名牌」而已。可是在解剖上而言,中文的「心肝脾肺腎」的確就是西方人所指的心肝脾肺腎,要不然你去街市怎樣買豬心鴨腎呢﹖
    如果說觀念混淆,器官名稱方面的觀念混淆,其實不是翻譯的錯(因為解剖上中英文的確都是指那些東西),問題是歷史帶來的。因為中醫本來就沒法拆解研究人體 的部件和功能(3.3,這甚至不是中醫的錯,古時沒有這種技術嘛),所以把一些看來有關係的功能,都以有關的臟器命名(例如「腎」),簡單點說,其實是中 醫本身把器官和功能混淆了。這種混淆在古時沒問題,但到了今天解剖認識進步了,而市民也慣於以「器官」來理解那些名詞(例如腎就是指腎臟),這樣才有混淆的問題。

    P.S. 當然我要補充﹕批評書中有些觀念不符科學,不等於說整本書無可取之處。例如書中教授說病人應該由醫生決定吃甚麼藥、不應亂吃補品(p.147),和開藥太 多等於大包圍反而混亂(p.149,其實西醫研究也有同樣批評)之類,其實都是很合理的。當然在下挑剔的是「科學」,就不逐一點出來讚賞了。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科普及科幻作品閱讀講座

    星期六教育局在聖方濟愛德小學(千禧校舍真的寧捨不同,竟然連課室也有洗手盤,我以為是特殊學校才有)搞閱讀日活動,在下只聽了一場有興趣的。就是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同工介紹他們如何在中文科推動科普和科幻閱讀。

    而且還不止於閱讀,同工也試過要求同學以科幻題材作文,同學的反應都很好(如果我們讀書時也有這種題目多好﹖)。同工還慷慨提供自己製作的工作紙和資源給各位參考。

    這裡不討論講座內容,只就他提及的資源,補充幾點。

    1. 《牛頓雜誌》雖然吸引學生,但自從之前台灣出版社倒閉之後,重新出版的新出版社似乎沒有在香港做發行,以致講者要自己向台灣訂。其實大陸也有簡體中文版,不過老師說學生不喜歡簡體這一點在下也一樣,而在下也認為簡體版夾雜的大陸文章品質並不好,當然這只是在下幾年前看了其中一期的觀感。

    不過相對於《牛頓》而言,在下更推介講者也放在投映片中,但沒有特地提及的《科學人》。在下於十年前的書海潛遇系列已經提過

    據聞有很多諾貝爾獎得獎者,得獎前都已經為《科學美國人》撰稿,介紹他們的發現。這點對於讀者似乎不太重要,我想,和《牛頓雜誌》的比較能突顯它的價值。

    就圖片的吸引性而言《牛頓雜誌》首屈一指,圖多字少頗能吸引學生。
    不過如果興趣不只在漂亮圖片的話,《牛頓》就很難滿足您。因為它總是每年都有一兩期講相對論,經常都翻炒這些「熱門」題目,看得多會嫌悶。(但不可否認,對於大眾,相對論是一個很「誘人」,百看不厭的題目。)

    相反《科學美國人》的圖片沒有《牛頓》那麼多(其實也做得很好,對於了解內文很有幫助),但報導的都是科學界的近年發展,而且都是由科學家撰寫的第一手文章。對於想了解科學界進展的人,《科學美國人》自然是更好的選擇。

    2. 講者會拿1977年的《Powers of Ten》出來介紹是令人驚喜。不過在下會補充一點,就是這段片曾是太空館未裝修前會展示的片段。這裡又抄舊文,2006年的介紹

    學生出世後可以見到的太空館,已經是翻修過後的太空館﹔他們沒有見過第一代的展館,而那個展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
    太空館比我小一歲。那時的展覽不收費,所以老媽經常帶我來。我最喜歡的,除了一個英國巨石陣模型(有不同方向的光源示範其天文用途),還有展館內播放的一套電影。
    這套電影配有一個數字顯示器,把電影裡不同尺度影像的長度(十的倍數)標示出來(為遷就一般遊客,沒用上科學記數法)。整套電影由一個人開始,逐漸拉遠到整個宇宙的闊度,再回頭到那個人身上,拉近放大到原子內部的活動(當然幾歲時的在下就算聽了夸克也無法記住)。這種大千世界式的影像、難以想像的尺度差距,給予方某很大的刺激。有點自閉的在下,百看不厭。

    太空館當時就是在上面加了個數字顯示器,以一串很長的數字來顯示宇宙尺度之大。
    (給關注組組員的service﹕這篇舊文有提及方某初戀的糗事。)

    3. 講者介紹《空想科學讀本》,在下自然認為可以順道介紹新出版的中譯《What if?》,也是很有「生活趣味」的科學狂想曲。上次介紹

     Randall Munroe《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黃靜雅譯,台北﹕天下文化,2015

    作者是xkcd網站創辦人,有些看倌或許已是他的網站常客。此君經常畫一些「火柴人」漫畫,其中一個專欄 What if? 就是以誇張的問題討論科學,有一些問題根本就是「空想科學」一類,例如「用近乎光速投球」或者「在乏燃料池游泳」會發生甚麼事。「空想科學」的精神不就是用這種「懶認真」的態度去討論一些「別人覺得沒意義」的問題麼﹖

    正如上述例子,雖然作者自己沒提及(也許根本沒知會他﹖),但其實大陸的科學松鼠會一直有人跟著翻譯他的作品,讓在下這種懶得讀英文的人也方便欣賞。但這樣並不損失本書出版的價值,因為本書不只是「新曲加精選」,添加了細節,而且也加入了其他一些沒有詳細解答的古怪提問。

    4. 講者提到「人體冬眠」的科幻概念,我想起有一篇舊文,中文老師會喜歡的。首次要提短命的《科學與科幻叢刊》,十年前介紹


    《無盡之旅》(科學與科幻叢刊 1),杜漸等編,三聯(香港),1990-1(1)
    《宇宙的風采》(科學與科幻叢刊 2),(同上),(同上),1990-4(1)
    《飛向群星》(科學與科幻叢刊 3),(同上),(同上),1990-7(1)
    《拯救地球》(科學與科幻叢刊 4),(同上),(同上),1990-10(1)

    這是香港科幻迷的一個嘗試,以書本形式出版了四期的雜誌。一季一期,透過三聯出版,剛好一年就因為反應不好而被出版社砍掉。
    編輯包括杜漸、李逆熵、潘昭強、黃景亨,都是科幻發燒友。

    每期都有一些科學新知、科學散文、智力遊戲、書評、訪問,當然少不了科幻小說。除了西方科幻翻譯和本地科幻創作以外,也有不少科幻討論和科幻介紹、評論的文章。
    我認為有些介紹和評論文章是值得特別列出來的,因為對於有興趣研究的人會有用(以前我寫報告時也用過),這些文章的價值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例如﹕

    第一期﹕八十年代世界科學大事回顧、從機械人到人造人、八十年代西方科幻小說回顧
    第二期﹕九十年代太空探險展望、日本科幻動畫的成就、時空穿梭旅程、香港的新雅科幻創作獎
    第三期﹕時間科幻、科幻中的奇異世界
    第四期﹕綠色科幻巡禮、兩本精彩的科幻中譯

    第三、四期「特輯化」,除了以上各欄目以外,開設科學和科幻的特輯。
    科學方面分別是「太空探險的反思」和「綠色特輯﹕拯救地球」。
    科幻方面,則分別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特輯﹕

    這兩個特輯都包括了有關作家的簡略傳記(當時他們還在生),和若干作品的選譯。
    由於編輯都是科幻迷,所以雜誌得到兩位大作家的簽名信函。
    (李逆熵甚至跟克拉克有兩面之緣……於是有一篇「克拉克與我」的一手文章。)

    時間太久,現在這套書在三聯書店都找不著了。不過剛查過公共圖書館還借得到的,雖然大部分已經不在架上,要填表調出。

    這套書第二冊《宇宙的風采》出了一篇東瑞寫的〈紅樓噩夢〉,說科學家找到方法把曹雪芹起死回生,曹老之後卻發現世人都在借他賺錢,最後叫幫他的人把他送回去就算了。文章其實沒甚麼科學意念,只是借一個科幻橋段來諷刺世情和「紅學」閉門造車。我想中文老師應該會喜歡的。

    5. 講者介紹BBC的《霍金漫遊宇宙》,我倒認為他們也值得留意一下現正於明珠台播放,向Carl Sagan《Cosmos》(成書後有中譯)致敬的最新《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主持人Neil deGrasse Tyson(也是個科學家)於第一集結尾就提到,自己小時候曾蒙Sagan接納參觀其實驗室(還有Sagan的日記為證),令他一直堅持當科學家、投入科普至今,大有今天「接棒」延續前人之志的味道。

    6. 其實不需要只介紹《圖解太空船》這本書,

    這本書的出版社「奇幻基地」和「楓書坊」都翻譯了一系列的日本袋裝書,都是這種「兩頁介紹一個項目,一邊圖解一邊文字」的形式。其實都是很易讀的入門書。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現正遷往google site中)

  • 如果這樣會怎樣、漢字日本

    (又讀了兩本書,都不是自己的。於是自己的書還在堆積著……)

     Randall Munroe《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黃靜雅譯,台北﹕天下文化,2015

    這本是朋友借我的,如果不想光顧大書店,二樓書店也不是處處有賣。我看過樂文沒有,開智還有。我想這種開玩笑的形式談科學(就像《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學生應該有興趣,所以剛剛也買一本給圖書館。

    作者是xkcd網站創辦人,有些看倌或許已是他的網站常客。此君經常畫一些「火柴人」漫畫,其中一個專欄 What if? 就是以誇張的問題討論科學,有一些問題根本就是「空想科學」一類,例如「用近乎光速投球」或者「在乏燃料池游泳」會發生甚麼事。「空想科學」的精神不就是用這種「懶認真」的態度去討論一些「別人覺得沒意義」的問題麼﹖

    正如上述例子,雖然作者自己沒提及(也許根本沒知會他﹖),但其實大陸的科學松鼠會一直有人跟著翻譯他的作品,讓在下這種懶得讀英文的人也方便欣賞。但這樣並不損失本書出版的價值,因為本書不只是「新曲加精選」,添加了細節,而且也加入了其他一些沒有詳細解答的古怪提問。

    雖然日本的空想科學系列是以動漫小說作品為主,吸引那些作品的讀者接觸科學。不過我想,喜歡空想科學系列的人,應該也不會錯過這本書吧﹖

    ---

    茂呂美耶《漢字日本:日本人說的和你想的不一樣,學習不勉強的日文漢字豆知識》,台北﹕麥田,2014

    這本是為圖書館買的,因為覺得這類文化知識學生或許會有興趣,而且也有益。雖然日文有很多漢字,但意思跟中文不見得一樣。原來更要命的是魚和植物名稱,情況有點像「茄子」和「蕃茄」、「辣椒」和「胡椒」完全不同,日文也借用中文去指稱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

    作者是生於台灣、在大陸讀大學的日本人,剛好穿梭於兩種語文之間,正好作介紹文化的橋樑,並得出不少有意思的觀察。例如現在韓國文化產業大放異彩的時候,大 家為韓流所懾,作者卻引用其他資料指出,韓國人雖然瘋狂備考、卻不讀書。這些論者認為,問題癥結在於韓國廢除了漢字,由於韓語像漢語和日語一樣有大量同音 字,不用漢字區分的後果,就是書本不再好讀。(正如中國漢字拉丁化失敗一樣,如果你見到一堆拼音,要反過來猜它們在說甚麼的時候,只會變成花腦汁的猜謎遊 戲。)

    而更沒想到的是,我原來「以為」(真的只是「以為」,因為沒讀過相關論著)韓國廢除漢字是因為嫌惡中國的「大國」影子,怎料原來這裡說是為了反日。雖然韓國大部分近代用詞都是來自日本,但漢字明明是源自中國的,普遍用漢字也是自古有之的事,要反日怎麼要反漢字呢﹖

    不過作者說漢語通常一字只有一音,這一點或者在國語/普通話比較普遍﹖廣東話顯然有很多字是多音的。
    也許因為作者學習成長環境都是國語/普通話地區,所以他們的想法跟我們不大相同,例如作者引述那個「孔子七十五世孫」孔健(上網一查發現此人原來也是大嘴巴,曾指用漢字和筷子的都屬於中國) 的著作,指「中國人是騎馬民族、日本人是農耕民族」的比較,就跟我們傳統「中國人是農耕民族、日本人是海洋民族」的想法大異其趣。聲稱中國人是騎馬民族, 恐怕是「他們」那些被騎馬民族同化了的北方人才適用(何況北方其實也是農多於牧,而且他祖宗孔夫子何時騎馬了﹖他用馬車而已),南方明明還是用船不用馬的 漁米之鄉,更不要忘記日本人有很悠久的「浪人」傳統。孔健觀察的中日商業現象,我認為還有很多其他解釋,不見得跟「騎馬民族」有甚麼關係。

    ---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由於新浪網將關閉網頁服務,現正試用Google site)

  • 材料科學展、沙俄與中國外交

    這天約了朋友聽沈旭暉的講座,因為午飯吃早了,所以走去科學館打個轉。既然是「材料科學展」一定有不少東西給你玩,不過沒想到那天下雨還有不少小朋友(雖然已不算擠),所以我就沒得玩了。

    一入來見到的是這條泡沫柱,我們那天見到比圓筒高了一半﹕
    (科學館網頁)

    可能沒甚麼人留意到的漫畫﹕
    DSC01521a

    鐵磁流體,讓你把磁鐵升升降降製造「起釘」效果,雖然那塊磁鐵只能上上落落,但吸引很多人看效果﹕
    DSC01522a

    這塊隨著角度變色(你看上半綠色下半藍紫色)是3M公司的新產品「炫彩膜」(Radiant Light Film)﹕
    DSC01523a

    透過控制三條記憶金屬冷熱變形,去夾起波子,當然很多人會搶著玩了﹕
    (科學館網頁)

    展出一條很高(兩米以上)的單晶矽柱,因為夾在展板中間沒拍到,另外拍了這塊也相當大的單晶磷酸二氫鉀(KDP)﹕
    DSC01526a
    (除了理科控外,有誰會對這些不是寶石的晶體有興趣﹖)

    另外一件互動遊戲,但不知為何很多人(包括大人)去玩。明明只是不斷把保齡球絞上去,然後放下來撞那塊強化玻璃而已。
    (科學館網頁)
    明知不會爛又有甚麼好玩﹖不如找一塊會爛的,叫人猜猜打多少次才爛好玩一點。 :P

    ----------------------

    [沙俄與中國外交—沈旭暉教授]

    大家都知沈大師說話滴水不漏,所以開場之初就先說明﹕
    —講者專長是國際關係,所以本講座雖涉及歷史但非專注於歷史
    —會討論一些大家對中俄關係的見解與誤解
    —討論中俄關係的framework
    —討論這段歷史對現代中俄關係的影響
    (所以下文如果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在下抄錯 :P )

    所謂「沙俄」在歷史上可以指很多段時期,包括﹕
    —Czardom of Russia (俄羅斯沙皇國,1547-1721)
    —Russian Empire (俄羅斯帝國,1721-1917),本講座討論這段彼得大帝稱帝後的歷史
    —Romanov Dynasty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
    正如俄國,西方文獻對中國清朝的稱呼亦有這類歧義,例如Manchurian就可以包括由後金到清朝、甚至滿州國。

    1. 俄國東擴與滿清西擴的碰撞
    —雷帝伊凡佔領了一大片遊牧民族的地方,對國力有多大幫助﹖
    —俄國屬於早期殖民帝國(primitive colonial empire),重視從當地獲取資源。滿清則為朝貢帝國(post-tributary empire),旨在建立朝貢秩序和管制國際貿易。
    —Federalist nature of later-day Russia﹕俄羅斯因為不斷擴張,但消化不到一大堆原住民族,所以一直帶有聯邦性質,直到今日都是危機來源。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曾有智庫學者構思把俄羅斯瓜分為三份(西部歐洲部分、西伯利亞、遠東)
    —中國對俄國東部領土的影響力很大,因為有很多本來都是中國領土。

    2. 尼布楚條約(1689)
    —沈大師笑言大家就算沒讀過歷史,也有讀過《鹿鼎記》,尼布楚條約大概就是撇掉韋小寶後剩下的真實內容了。:P
    —背景是俄國東擴時,清朝忙於平定內亂(如三藩),無暇理會這些偏遠北方的事。
    —於是俄國建立了雅克薩城(Yagsi,不知為何slide這樣寫,維基的是Yaksa)為據點。
    —滿清於雅克薩大敗俄軍後,雙方簽訂了中國首份平等條約。現時有些中國學者把尼布楚條約劃定的邊界視之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
    —Russian compromising on rituals﹕與英國使節有禮儀之爭不同,俄使可不介意向清帝三跪九叩,自然令康熙龍顏大悅。
    —問題來了﹕後來割讓領土給俄國的都是「不平等條約」,為何同樣是不平等條約,英國要歸還香港,俄國不用還﹖

    影響﹕
    Westphalian system (主權國家外交)首次應用於中國。中國亦首次訂定了明確邊界,因為中國與朝貢國或藩屬國的「邊界」概念相對較模糊。中國朝貢秩序由土司到朝貢國不等,朝廷的控制或影響力各有不同,並沒有明確的「主權」邊界。
    —俄國未能得到不凍港海參崴,埋下了未來衝突的伏線。
    —有些俄國人反而認為這條約是「喪權辱國」,俄國不合理地向滿清割讓所佔領土。
    —反過來這平等條約也構成了後來中國「收復領土」民族主義的伏線。

    3. 恰克圖條約 (Treaty of Kiakhta, 1727)
    —由凱薩琳一世(Catherine the Great)主導
    —背景﹕滿清剛「平定準噶爾汗國
    —俄國承諾不幫助清廷邊境的叛亂、清朝則給予貿易優惠、並資助東正教於北京傳教(與天主教牽起禮儀之爭相比,俄國人身段較低)
    —俄商壟斷北路貿易(經東三省),但相對於廣州貿易(1806),清廷仍不准俄商往廣州經商。
    —由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代表清廷簽約,這是為了清俄國人被蒙古人侵略的心結。

    4. 璦琿條約 (1858)
    背景大事﹕第二次英法聯軍、太平天國、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此戰俄國慘敗,並與英法結怨)
    —俄國趁中國為英法所敗,以調停外交「抽水」獲利(俄國所獲甚至比英法更多)
    —重劃邊界,俄國佔領東北「龍興之地」,Condominium(共治)兩年(後來以另一條約代替)
    —原住民仍可跨界貿易

    影響﹕
    —中俄地位開始不平等
    —"Man on spot" theory (俄國的探險文化,前線人員不待後方批准,自把自為擴大成果)
    —當時的人對俄國搶地反而沒太大反感(當時他們最痛恨英法),後來才產生反感。
    天津條約和治外法權
    海蘭泡轉移與屠殺(1900),全部中國在俄人員被殺害(數目較南京大屠殺少,約五千人,但比例是「全部」)。
    —中俄對原住民也只不過是「共治」。

    5. 1860中俄北京條約 (稱「北京條約」的除了英法俄,還有二十年後跟葡國)
    —取消「共治」完全吞併璦琿條約所涉土地
    —要求劃定西部邊界
    影響﹕
    —清朝與烏茲別克一帶中亞汗國的關係。
    —俄國重興東擴運動,吞併中亞各汗國。
    —導致現時中國仍視中亞各國為中俄間之緩衝。

    6. 1864年西北邊界重定
    —俄軍出兵先佔後劃界
    —利用民族爭端削弱清廷在新疆的統治,令新疆成為俄國勢力範圍
    —俄國建立了「突厥斯坦」概念,包括新疆,即日後「東突」獨立運動之始
    —中國維吾爾問題國際化
    —浩罕汗國(Khanate of Kokand, 1709-1876)被俄國吞併

    7. 伊犁條約/聖彼得堡條約 (1881)
    —背景﹕左宗棠鎮壓「回亂」、同治中興,當時中國少有的平等條約
    —英俄於背後介入回亂,英國後來轉為支持清廷以制俄
    —左宗棠與李鴻章之爭
    —影響﹕西部邊界歸於穩定

    8. 中俄密約 (Li–Lobanov Treaty, 1896)
    —背景﹕中國甲午戰敗,徹底失去「大國」地位(因為這次是輸給日本而非西方列強)。
    —李鴻章擅長「分而治之」(沈﹕強國這樣可以做很多事,但李代表的是弱國),但戰敗簽約後失意,並以日本為宿敵。俄國乘機邀請他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禮,拉攏他「聯俄制日」。
    —俄國賄賂李鴻章疑雲。
    —三國干涉還遼,令中國人對俄國產生好感。
    —俄國表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並反對日本再侵略(但並無答應協助抵抗)
    —俄國建立中東鐵路,沿線並享有治外法權。(交華俄道勝銀行營辦,但實質等於交給俄國政府)(沈﹕以修建鐵路作控制計劃,與後來日本以南滿鐵路成立滿州國的計畫相近)

    影響﹕
    —滿州成為俄國保護國。
    —日本因此視俄國為仇敵,導致十年後日俄戰爭。(俄國比中國強大得多,日本再一次挑戰更強大的敵人,這次更採用極消耗的方式去打仗)
    —滿州問題國際化
    —為了反制,日本資助中國留學生進行反俄運動(1903-1904),部分人後來參與了革命。
    —今日中國修築鐵路西擴,與昔日俄日鐵路殖民化之對比。(當然中國並不旨在奪取殖民地,但借鐵路開發資源及擴大影響力範圍之目的則一致)
    —事件成為李鴻章之污點。(中共因此視李鴻章為賣國賊,唐德剛則認為李鴻章、顧維鈞、周恩來是中國三大外交家。)

    9. 1898旅大租地條約(Russia-Qing Convention)
    —俄國租借旅順、大連
    —背景﹕列強租地狂潮(例如英國即租新界威海衛),當時清廷唯一拒絕了的是意大利要求租借淅江三門灣。(因為連清廷都知道意大利並不強大,得罪了也不怕他們打過來 :P )
    —中東鐵路進一步伸延至旅順。

    影響﹕
    —西方稱開始了「小冷戰」。中國複製了歐洲冷戰形勢,俄英於遼州半島(旅順大連)和山東半島(威海衛)對峙。
    (中共則稱中國開始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
    —「條約港」與現代中國「珍珠鏈」戰略之比較。(中國雖不開租界,但借港口拓展影響力則相同)
    —清廷對日俄均厭惡,於日俄戰爭中保持中立。(如果清廷倒向俄國,俄國有可能勝出)
    —義和團之亂俄國也有份引發,而八國聯軍時日軍比俄軍更有軍紀。

    10. 沙俄末年與民國交往(十幾年)
    —1910立二次日俄條約,關係穩定了,於是又向中國落手。
    —1911俄國以最後通牒迫清廷給予新疆、蒙古特權,引起公憤。
    —維持一個弱勢的清廷顯然對俄國有利,故俄國於租界內協助清廷反革命。
    —革命興起後,則支持南北分裂。又是玩「調停政治」那一套。(國共內戰時,斯大林也曾要求毛澤東與蔣介石隔江分治)
    外蒙古獨立(1911/1914/1919),三次都是俄國支持,否則不可能成事。外蒙成功獨立後也一直依賴俄國。
    圖瓦獨立(1911/1914/1921-1944),名義上主權獨立,但後來也併入俄國。
    —1917帝國倒台後內戰,一些軍人來了中國參加軍閥。例如張宗昌就有隊白俄軍團。
    —革命後列寧宣佈「廢除」與中國之不平等條約(領土當然沒還)

    影響﹕
    —中國一直在防範俄國煽動疆獨。
    —俄國則一直在防範「黃禍」滲入遠東(尤其是遠東俄裔人口縮減嚴重之下)

    問答時段﹕

    1. 頭兩個阿叔阿伯問題的口吻,大概平日不是看方向報就是文匯大公之類,三句不離「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究竟美國是否中國的最大敵人﹖
    沈認為外交離間這類事是任何國家都會做的,但美國高調「重返亞太」,其實批了幾多預算﹖至少大家見不到有大手撥款。是否比烏克蘭或中東更重視﹖是否這樣幾下板斧就足以顛覆中國﹖
    就像拉丁美洲是美國後園,地緣政治的因素很重大。相對於就在旁邊,很容易滲透和製造既定事實的俄國,遠在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要做這些事情相對會難得多。

    2. 另一個阿叔倒有少許變奏,提及中俄都以美國為共同敵人,但沈生又提及種種中俄矛盾,是否影響了它們的合作﹖
    沈認為我們思考時不應拘泥於「美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狹隘國家觀念。中俄的確於中亞有競爭,而中美戰略上競爭、經濟上又合作,美日則戰略上合作、經濟上競爭(尤其是八十年代)。並沒有「全面地」「非合作即競爭」這回事。

    3. 另一阿叔提及美國「星球大戰」令蘇聯解體。
    沈認為不應該集中於「星球大戰」的單一因素,蘇聯解體涉及很多不同因素,單是學界就有各種論說,例如經濟論(共產經濟模式無法再支撐蘇聯的中央集權)、自由論(民眾渴求自由導致改變)等。
    「星球大戰」很可能只是列根自吹自擂,因為事實上美國也沒有真的「訓身」去搞,不見得蘇聯就會真的中計。

    4. 又有問及珍寶島事件是否真的曾有核戰威脅﹖
    沈提及毛澤東是從不信任蘇聯,但認為這應該是林彪借來調動「老臣子」重整政治,多過是真實的威脅。國家行為是可以計算的,風險也是可以計算的。就如北韓看來瘋狂,但其實他們每次「瘋狂行為」都是有底線,所以其實是很理性的。

    5. 如果遠東排華,將如何影響中俄關係﹖
    —現代全球化也不再是全面的合作或競爭,而是兼而有之。
    —當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搶先獨立時,其實中亞各國並不熱衷,後來跟俄國的關係也比較好。
    —普京現在不再以佔領土地為目標,改為在四鄰挑釁出一堆「沒人承認」的獨立實體以削弱鄰國和增強俄國的影響力。

    6. 「民族自決」獨立模式是否可以複製﹖
    —中、俄、美、日均在爭取蒙古。
    —俄國獨立時也有一些加盟共和國(方按﹕認為自治共和國)鬧獨立,例如車臣韃靼斯坦
    —普京同樣以「反分裂」作為號召,削弱地方自治權。(例如參選人要經過「篩選」)

    7. 歷史上俄國是否因為跟日本一樣貧困而擴張﹖
    沈指俄國需要原料,更重要的是靠領土壯大門面,以跟西方列強相比。

  • 不信母親的話

    敬啟者﹕

    閱畢貴版12月18日那篇〈作為父母的覺醒〉,不禁大吃一驚。我很難理解為何您們會把一篇有明顯矛盾的文章刊出,誤導公眾。不得不投文以正視聽。

    作者說不能只信專業、科學,不信母親的話,我「同情地理解」這是指個人經驗比客觀知識可靠的意思。那麼我就跟您談個人經驗。

    流感疫苗,我家以往從來沒人接種過。先前老媽已成「長者」,兩年前開始在診所接種政府資助的疫苗。第一年她仍有患上流感,於是懷疑疫苗是否沒用。到今年,她接種後並無感冒,甚至還叫我去接種。而我一直沒有接種,反而每年都病,最近兩個月看醫生看了四次還未斷尾。
    請問作者說的「傳染病爆發時,染病者卻全是有接種者」如何歸納出來﹖接種者是否包括老媽,染病者是否包括我﹖

    編輯為何連這種明顯悖理的東西都看不出﹖還是看到也不認為有問題,因為您相信疫苗就是那麼邪惡﹖

    香港人是否崇尚美國式的現代醫學,我不敢說﹔不過我頗肯定香港人不崇尚美國式的「攜槍自由」。美國人的確有拒絕接種的自由,結果是甚麼﹖近年麻疹百日咳都重新流行了。而由於「美國式」的反疫苗運動「流行」到歐洲,所以連歐洲都開始流行這些文明社會一早可以避免的疫病了。這似乎就是反疫苗者樂見的吧﹖

    反疫苗會不會滅絕人類﹖當然不會,天花鼠疫那麼恐怖,人類都未滅絕。不用疫苗頂多只是令我們回到幾百年前,不怕兒女會有甚麼「針毒」或自閉症,只怕兒女會生天花、白喉、破傷風、麻疹死掉,或者患小兒麻痺終身殘障而已。死個小孩罷了,反科學者,安啦﹗

    是呀,對他們來說,已知虛構的「疫苗導致自閉症」,比病死更可怕呢﹗
    (聲稱疫苗導致自閉的論文因為數據造假,早已被推翻。當然把一切都歸咎為「藥廠陰謀」的人自然不會理這一點吧。)

    此致
    副刊版編輯

    方潤 上
    (香港科學教育關注組成員)

    (另見王偉雄博士﹕反疫苗教的香港區傳道人、etc-tera﹕要實證而非見證——別給「素人父母」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