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31, 2005

  • [書海潛遇(12)—科學總論(300)]

    賴永祥分類法,正如杜威法,是十進制的層級分類。十大類(000, 100, 200......)之下,分為一百個綱(100, 110, 120......),再細分為一千個目(100, 101, 102......),小數點後再分成小目等。

    在我的書籍統計中,以一個「綱」計,除了醫學(410-419)外,科學總論(300-309)的書籍應該是最多的了。(如果以大類計,則科學類(300-389)肯定多於應用科學類(400-499),因為科學書籍大多散編於各分科也。)

    不過,舊書和工具書也很多,所以選出來介紹的,出乎意料不多。

     

    [科學論]

    美國是現今科技最先進,卻又是偽科學和保守教會最多的地方,所以有不少美國科學家著力於去偽存真的工作。

    (其實美國科技先進,很大程度是因為不斷吸納世界各地的人材作補充,頗有李斯《諫逐客書》「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意味。一如暴秦,美國本土的人倒是反智氣息濃厚得很,十足陶傑筆下的小農……
    所以美國為了反恐而對留學生多設障礙,其實只是因噎廢食的「絕」招,下刀自宮卻未必能練就神功。一為神功二為弟子,老美還是保持自由開放,才是國富民強的真正依靠。)

     

    《科學之謎》(牛頓文庫66),Issac Asimov,牛頓(台北),1988-4(1)

    阿西莫夫(Asimov,見另一篇介紹)是與克拉克(另一介紹)齊名的西方科幻巨擘,他提出的「機械人三大定律」可算是為對科幻界的最大貢獻。阿西莫夫與一般的科幻小說家不同,他有科學訓練的背景,是得到化學哲學博士學位的生物化學家。他不單善於創作科幻小說,科學普及和歷史文化亦著作甚豐,可謂著作等身。(根據英文維基的描述,在杜威十進分類法中,除了100字頭哲學類外,其他各大類都有他的著作。)

    《科學之謎》是一本舊作。這本書包括了十幾篇阿西莫夫有關物理、化學、天文、數學等題目的散文,是一些很有趣的歷史。最後還有兩篇名為「科學題外」的文章,分別討論聖經和占星術,針對那些把聖經當成科學教科書,和不懂天文而深信占星的人。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阿西莫夫的幽默,包括他輯錄的這首打油詩﹕(不是他作的)

    「告訴我為何星星會閃爍,
     告訴我為何樹藤會纏繞,
     告訴我為何天空是藍色
     然後我才告訴你為何愛你。」

    「因為核融合使星星閃爍,
     因為屈向性使樹藤纏繞,
     因為瑞立散射使天變藍,(又稱雷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
     因為腺體激素讓我愛你。」

    誰還敢說科學家沒幽默感﹖﹗

    其實阿西莫夫還有很多中譯作品,不過我沒有找來。你是可以在市面上找到的。

    魔鬼盤據的世界》Carl Sagan,天下遠見(台北),2001-2(1)
    (英文維基介紹)

    薩根(又稱沙根),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以電視節目《卡爾.薩根的宇宙》(Cosmos,有同名書籍,見下)馳名於世。此君乃太空狂,除了推廣天文知識,還極力推動火星探險和搜索外星人的活動(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

    這本書是沙根在科學普及方面的重要著作,主要是反對各種偽科學和迷信,向公眾解釋科學方法和批判精神。有很多「迷信」其實源來已久,書名《魔鬼盤據的世界》就是來自作者其中一個比較﹕有關「被外星人劫持」的說法,其實和中世紀時「被魔鬼捉走」的說法非常相似(尤其是經常有性侵犯的情節,又聲稱在身上留下記號之類)。可見這些不同的說法,其實是源自人類深層、不為時空轉移的恐懼,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形式顯現而已。

    阿西莫夫是懂得科學的科幻大作家,沙根則是懂得科幻的科學大作家。除了科普著作以外,他也寫過科幻小說 Contact,就是幾年前拍成電影,由茱莉亞科士打主演的《超時空接觸》(影評)﹕
    (這我可沒看過,反正我很少看戲)

    這就是台灣翻譯的《Cosmos》,名為《宇宙.宇宙》(遠流(台北))﹕
    (我還沒有買,倒是很奇怪為何現在才譯出來……)


    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談科學精神的價值》Richard P. Feynman,天下遠見(台北),1999-5(1)
    (左邊是我買的第一版譯本,右邊是新版本)

    如同在[書海潛遇(9)—物理與和化學](十一月二十日)所介紹,費曼是美國很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對量子力學和曼哈頓計劃的貢獻為學界所稱道,而他對於科學普及的著作和演講亦在民眾當中留下深刻印象。

    跟其他物理學著及著作不同,《這個不科學的年代﹗》主要是費曼對於美國人民缺乏科學精神的吶喊。費曼的邏輯很簡單﹕維持民主政體,需要明智的公民,否則無以為繼。在科學日益發展的時代,越需要接受足夠的科學教育的公民,這樣他們才能作出合乎科學的決定。可惜,美國人民的一般狀況卻遠非如此,於是令費曼(和其他科學家)十分擔憂。費曼在這本書就是討論不同偽科學對社會和政治的壞影響,並解釋科學方法的精神。

    費曼的「最後一戰」是參與挑戰者號爆炸的調查,費曼用極之簡單的方式說明了事件的起因,可算是對科學家直觀性格的示範。
    (挑戰者號爆炸是令人極之痛心的事,因為那是美國第一次讓一般人參與穿梭機任務,包括一位老師。當日全校師生就在看電視直播升空,竟然親眼看著老師坐的穿梭機爆炸……對小朋友造成的心靈創傷可想而知。)

    費曼的著作有不少已譯成中文,只要往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搜尋「費曼」便成。(再不然,大陸應該也有不少簡體譯本,不過我沒留意)
    費曼的書太多,我大多沒讀過,不過我也會推介這兩本﹕
    要欣賞費曼這科學頑童的趣事,《別鬧了,費曼先生》有很多精彩描寫。(其實我翻過幾頁)
    另一本《你管別人怎麼想》就包括了費曼參與穿梭機爆炸調查的事。
    (我還是比較喜歡舊版的封面……總覺得新版把費曼照得像戇豆先生似的……)

    如果您對物理學有興趣嘛……我很高興。
    建議您讀《物理之美》或《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應該可以保證您不會失望。


    我們上了科學的當》(Voodoo Science),Robert Park,小知堂文化(台北),2002-1(1)
    巫毒科學—我們上了科學的當:由愚蠢邁向詐欺之路》(Voodoo Science)(新版本)

    在未講書前,我大概也可以先寫一篇《我們上了書商的當》。

    大眾眼中的科學家好像總要是愛因斯坦般的樣子,這個「偏見」在港大教院時曾被老師拿出來討論過。不過我不是要討論封面設計的問題。

    左邊是舊版本,也是我買下來的版本。當時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新奇,再略看內容也覺得不錯的,於是買下來。
    怎料細讀就越讀越火,並不是作者的說法有問題,而是譯者有問題。
    (所以我從來不認同甚麼「速讀」,因為魔鬼向來在細節當中)
    譯文沙石甚多,有很多專有名詞都譯得亂作一團,讀起來很費神(因為腦裡要把這些譯錯的詞語按上文下理自行「反譯」過來)。最過分的是,我竟然讀到文中說「加州科技(Caltech)」如何如何……那是一所科技公司嗎﹖但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該知道,Caltech絕對不是甚麼加州科技﹗

    然後看看屝頁才發現,原來這個譯者是文科出身﹗
    當然,文科人其實不一定譯不好科學作品,正如理科人也可以對文科很有認識。問題是,要有認識才好去譯。出版社找個不認識科學的人譯科學著作,豈不是跟讀者開玩笑﹖﹗
    我火上心頭,甚至計劃把全書所有錯處圈起來寄給出版者(不如我毛遂自薦來譯,說不定還譯得比他好﹗)。不過幾個月後(我還沒開始圈書),就在書局見到新版。(那不是分明把我騙了嗎﹖﹗)
    新版總算像樣了點,至少新譯者知道 Caltech 是「加州理工學院」﹗

    回來講書。
    這本書的作者,碰巧也是個物理學家。在美國物理學會任內,經常向查詢的記者解答科學問題。深感科學常識缺乏令很多人的生活、甚至國家決策都會出問題。(小則某人花大錢買甚麼「XX能量水」而得到「飲多好多(水喉)水」就會有的效果,大則整個國家連採取某政策的後果都搞不清楚就上馬。)

    這本書要指責的「巫毒科學」其實可以分為幾種。

    最簡單的是所謂「邊緣科學」,實質是偽科學,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卻以科學名詞來唬弄人的。例如永動機、星相學皆屬此類。

    另一種同樣有欺騙性的,就是把真正科學的成果,不合邏輯地亂套在某些事物上,而這種關聯(correlation)是科學上沒有證實的。
    作者所給的例子是「電纜致癌」。電纜發放無線電波是事實,某些無線電波對生物有害也是事實。但聲稱電纜發放電波致癌,甚至把一些社區癌症的偶發群聚個案(Clustering)當成證據,就變成欺騙。因為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其實是未經證實的,根本無法說兩者之間存有關係。而事實上不同學科專家的研究,對於電波和癌症之間的關係,仍未有定論(見流行病學研究)。

    還有一種比較「擦邊」的,就是本身是科學,成果也是真正的研究成果。但該學科的研究誤差太大,在說不準的情況之下把研究結果說成肯定的,也有誤導之嫌。
    作者所指的例子是「全球變暖」,美國反對「京都議定書」是出名的,作者也是懷疑「全球暖化」的學者之一。作者認為,以地質歷史的漫長,近百年氣溫上升和大氣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關聯並不能證明甚麼,更不能說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減慢全球暖化。
    (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從科學上而言他還有道理。但在政治上我們不可能再等幾十年看看科學家能不能把幾十億年的氣溫變化都搞清楚。我們要做的就是,靠現在所擁有的資料,去做符合理論的最佳決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正是這樣的結論。)

    這本書的例子主要是美國的。不過既然美國是現今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他們的蠢事,同樣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

    《新科學論》(新世紀叢書099),曾煥華審定,銀禾文化(台北),1988-9(1)

    又是一本不知作者的書。
    這本書主要討論科學的背後理念,例如歸納演繹推理。我還沒讀完,不過有一個對概率預報的批評,卻令我很感興趣。我曾在《聯合報》零四年第二號以「對概率預報的理解」為題記下一個簡單的回應。
    如果我們把概率預報看成對當天天氣的描繪,是一次性的東西,那麼作者的批評是沒錯的(預報無法重覆,如何講概率)﹔但如果我們把概率預報看成一個系統,就像統計誤差(95%信任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是指那個統計方式的誤差,那麼預報之中的概率,就可以理解成為那種預報方式能夠正確預測的概率,預報是可以重覆的。

     

    [科學普及]


    《空想科學讀本》柳田理科雄,遠流(台北),2005-6(2)
    《空想科學讀本 2》柳田理科雄,遠流(台北),2005-8(1)
    (見遠流出版社介紹)

    我早寫了一篇《空想科學讀本》介紹,這本來是為學校寫的。
    (功課總令我頭痛,除了叫我介紹書 )

    不過老實說,我認為他的估算是太誇張,因為太複雜的問題很難靠一條簡單方程式去算,我相信他的估計有很大偏差。例如超人和怪獸跳落地球,衝擊力和隕石撞擊就差很遠。因為平常人跳下時也會屈膝卸力,所以最後造成的衝擊一定遠遠不及直接撞下地面的隕石。而且,人(或獸)身肉造,比石頭軟,impulse一定弱得多。
    多年前政府電視廣告說高空擲物,一支AA電芯也可以擲死人。但同樣重量的麵包(就算是最硬的法國麵包)從同一高度扔下,就肯定不會死人,道理相同。
    他把構造複雜的超人或怪獸當成一塊同質性的物體(如石頭)來計算,就容易出問題。

    亦當然,雖說誇張,他的計算仍然足以顯示這些設定是不可能的。
    就趣味而言,《空想科學讀本》是很好的﹔但我仍然推薦李逆熵的《超人的孤寂》,他對於科幻小說的科學和社會問題有更多描述。

    期望《空想科學讀本》的各續集陸續譯成中文出版。

    《超現象的科學》(新世紀叢書058),周東川審定,銀禾文化(台北),1985-10(1)

    一本類似《隱形人的科學》(十一月二十日日記)的書,都是借一些看來不可能的事來討論科學,只是這本書不是討論隱形人,而是討論一些鬼影重重的故事……怪有趣的。

    《萬物壽命大全》(牛頓文庫38),法蘭克.肯迪克、李察.哈頓,牛頓(台北),1986-8(1)
    《科學常識集錦》(牛頓文庫39),大濱一之,牛頓(台北),1986-9(1)
    《牛頓科普叢書(2)﹕科學數字趣談》本間龍雄,牛頓(台北),1992-4(2)
    《牛頓科普叢書(3)﹕科學常識的盲點》橋本尚,牛頓(台北),1992-4(2)

    《萬物壽命大全》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市面不見有售,甚為可惜。
    顧名思義,本書旨在解釋不同事物的壽命。首先討論的當然是人,影響人類壽命的各種因素,和人身各種器官的壽命(移植時限),甚至人體機能例如睡眠、發夢、生殖年齡莫不有「壽命」可言。
    然後再討論動物的壽命,包括標本和想像中的動物(即怪獸)的壽命……
    宇宙、大地和大氣現象的壽命,食物飲料的壽命、人造物品例如建築物、道路、電器、樂器、書本紙張、家庭用品、衣服胸圍、甚至一塊海棉和家居垃圾的壽命。更有趣自然是討論體育和遊戲用品的壽命(一副撲克牌可以用幾耐﹖)、隆胸的矽袋有幾乎無限的壽命、一張紙幣一個硬幣又可以用多久呢﹖
    一本討論壽命的書,到最後因為事事介紹,變成一本「類百科全書」。
    所以,回到第一句,你們現在大概買不到這本書,真是可惜。

    《科學常識集錦》和《科學常識的盲點》都是介紹一般科學常識的書。前者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雜錦介紹,後者則列出一些專題的討論,例如星星為何看來有角、雷是怎樣劈的……

    《科學數字趣談》是一本以「數字為綱」的書,由 0 到 100。例如「2」篇就提及人本來有兩枚舌頭、盤古大陸面積有2億平方公里、人類有兩隻耳朵(討論聽覺頻率)、第 2 號元素……等等和「2」有關的事。
    八三和 DEF 學校圖書館有《科學數字趣談》另一版本(都是牛頓出版),叢書名稱不同,但內容其實一樣。

    《曾Sir趣味小百科》曾近榮,博益(香港),1993-9(1?)

    曾近榮這位家事專家相信不需要我多加介紹。(相比起朱翁朱維德,我不明白為何現在的人竟然好像全部忘記曾經有朱翁這個人)
    當然,除了家務問題之外(見八月十四日日記),曾Sir的科學常識也很豐富。這本書就有很多各方面的常識介紹,名副其實是一本「小百科」。
    (又,曾Sir之所以被稱為Sir,是因為他確實曾經在中學教過化學。他只是碰巧被介紹到電視台主持節目而已,所以周星馳《逃學威龍》裡找他扮演糊塗化學老師,相信他的舊學生一定笑到反肚。)

    (補記﹕曾Sir確實是教書的,不過他教的其實是中文,不是化學。)


    《打電話問功課—科學問答》文留石、何玉芳,三聯(香港),1990-11(1)
    《自然常識小博士》牧羊人,新雅(香港),1987-8(1)

    「打電話問功課」和「小博士」這兩個系列都有很多不同的單元著作,例如「打電話問功課」說有環保、數學、以至偵探小說的單元,「小博士」也有關於科學、文化、歷史、世界之最各種不同的小書。這裡我只舉兩個例子,因為反正都是舊書,市面上還能找到的應該不多。

    都是一些「十萬個為什麼」式的問答,只是寫得比「十萬個為什麼」寫得簡短有趣一些。(實際上「十萬個為什麼」那種形式在以前還可以,在這個網絡時代,恐怕很難引起小朋友興趣啦﹗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裡面的知識比較舊,但如果有心把它讀完,「十萬個為什麼」足以讓你學懂很多東西。)

    「打電話問功課」的目標讀者主要是中學生,「小博士」系列則以小朋友為主。不過「小博士」那些瑣碎知識,對於問答遊戲狂如我,就是中學時也讀得很高興。
    (奇就奇在,我因為怕麻煩,從沒參加《百萬富翁》。)

    《奇異的事實(1)﹕地球》彭妮.西蒙插圖,新雅(香港),1981-12(1?)
    《奇異的事實(2)﹕人體》波比.基力插圖,新雅(香港),1981-12(1?)
    《奇異的事實(3)﹕動物》波比.基力插圖,新雅(香港),1982-3(1?)
    《奇異的事實(4)﹕史前動物》波比.基力插圖,新雅(香港),1982-3(1?)

    小時候讀的一套書。每頁都有一圖畫,以很多「話泡」(bubble)來點綴,每個「泡」裡講一段小資料。相當不錯的「開胃」讀本。

    為何要介紹這套老書﹖因為「人體」篇第一頁說了一句﹕

    人死了之後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聽起來好像很「低能」﹖不過對於一個未了解「身心一元 vs. 二元論」的小朋友而言,「死了之後靈魂留在軀體內沒感覺」是很恐怖的事。於是這一句就令只有幾歲的我,開始思考「死」的問題。
    因為怕死,所以想到「精神永在」,繼而想到拿諾貝爾獎的人應該都會永垂千古,所以開始立志讀科學……當然,我不是單純為「怕死」(甚至不是為了拿獎)而讀科學的,但這也是一個觸發點。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不要小看一本書的影響力。


    《無盡之旅》(科學與科幻叢刊 1),杜漸等編,三聯(香港),1990-1(1)
    《宇宙的風采》(科學與科幻叢刊 2),(同上),(同上),1990-4(1)
    《飛向群星》(科學與科幻叢刊 3),(同上),(同上),1990-7(1)
    《拯救地球》(科學與科幻叢刊 4),(同上),(同上),1990-10(1)

    這是香港科幻迷的一個嘗試,以書本形式出版了四期的雜誌。一季一期,透過三聯出版,剛好一年就因為反應不好而被出版社砍掉。
    編輯包括杜漸、李逆熵、潘昭強、黃景亨,都是科幻發燒友。

    (是杜漸,你沒看錯,身為作家和出版社編輯,他也是科幻迷。如果你看到這個名字沒有印象的話,只能說你對於二十年前的香港文學認識太少。我見到有很多大陸網站把他的小說都上載了,頁底竟然寫著「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嘿嘿。)

    每期都有一些科學新知、科學散文、智力遊戲、書評、訪問,當然少不了科幻小說。除了西方科幻翻譯和本地科幻創作以外,也有不少科幻討論和科幻介紹、評論的文章。
    我認為有些介紹和評論文章是值得特別列出來的,因為對於有興趣研究的人會有用(以前我寫報告時也用過),這些文章的價值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例如﹕

    第一期﹕八十年代世界科學大事回顧、從機械人到人造人、八十年代西方科幻小說回顧
    第二期﹕九十年代太空探險展望、日本科幻動畫的成就、時空穿梭旅程、香港的新雅科幻創作獎
    第三期﹕時間科幻、科幻中的奇異世界
    第四期﹕綠色科幻巡禮、兩本精彩的科幻中譯

    第三、四期「特輯化」,除了以上各欄目以外,開設科學和科幻的特輯。
    科學方面分別是「太空探險的反思」和「綠色特輯﹕拯救地球」。
    科幻方面,則分別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特輯﹕
    (兩人介紹見文首連結)
    這兩個特輯都包括了有關作家的簡略傳記(當時他們還在生),和若干作品的選譯。
    由於編輯都是科幻迷,所以雜誌得到兩位大作家的簽名信函。
    (李逆熵甚至跟克拉克有兩面之緣……於是有一篇「克拉克與我」的一手文章。)

    如果你看得到的話,封底貼上了價錢標貼—三十元正……
    直到現在,你只要走上商務和三聯的網站查看,就會看到仍有現貨,而且十多年來沒有加價。(不加價也賣不出去,還敢加﹖)
    其實,甚至有些書局架上仍然有售的。所以請走去看看。

    回看現在動漫的「御宅」風潮,香港過了幾十年,似乎還容不下「科幻發燒友」的雜誌。香港寫科幻小說賺大錢的,只有一個倪康,而且他的小說還是奇幻多於科幻……(我認同那些「西方科幻派」的看法,倪康小說其實是 fantastic 而不是 science fiction,嚴格而言不算科幻小說。)
    雖然我不是科幻迷(知我者皆知我對小說興趣不大),但也覺得很可惜。
    香港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好的科幻小說,這令香港很難培養有科學精神的人。
    (畢竟愛讀小說的人,怎也比方某這種偏愛看非小說的人多得多。)

    有關這一方面,我在下一篇[書海潛遇]李逆熵特輯會再討論。

    《科學與未來(合訂本/壹)》科學與未來編委會,現代文化(香港),?(?)
    《科學與未來(合訂本/貳)》(同上),(同上),?(?)

    八十年代的舊雜誌合訂本,我現在已經忘記是在書籍特賣場還是在某青年中心賣物會上買來。
    一本名不見經傳的雜誌,既介紹科學消息、又有科幻小說,甚至有漂亮圖片,大概算是《科學與科幻叢刊》的史前版。(就是《科學與科幻叢刊》也沒有彩圖啊﹗)

    這兩本東東對我而言不錯,不過我評價不會太高。
    大概因為這份雜誌並非由對科學有認識的人主持,有很多偽科學,例如當年熱賣的「特異功能」(另見維基介紹氣功偽氣功),都在雜誌上大吹特吹。(那些人後來都被捕了,現在你還當真嗎﹖)
    可是,對他們也不必深責。畢竟以「人體科學」為名帶頭牽起「特異功能」熱潮的,正是有「中國飛彈之父」之稱的錢學森是也……
    連科學家也是這副德性,何況一般人﹖哀哉中國﹗

     

    [其他]

    科學的桂冠—縱橫科學新發現150年》Solomon H. Snyder等,智庫(台北),1997-6(1)

    《科學美國人》150周年紀念的出品。
    (Scientific American,繁體中文版《科學人》,簡體中文版《科學》,很明顯中國人不願意強調那是「美國」的)

    150年來影響世界的科學發展,都有《科學美國人》的報導。這本書就集合了很多這些文章,內容遍及當年的最新發現,也討論了這些發現對後來世界的影響(例如避孕藥和性解放的關係)。

    據聞有很多諾貝爾獎得獎者,得獎前都已經為《科學美國人》撰稿,介紹他們的發現。這點對於讀者似乎不太重要,我想,和《牛頓雜誌》的比較能突顯它的價值。

    就圖片的吸引性而言《牛頓雜誌》首屈一指,圖多字少頗能吸引學生。(奇就奇在,在八三每月必定被「搶」的《牛頓》,在 DEF 學校竟然沒人理會……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八三的同學是很好學的。)
    不過如果興趣不只在漂亮圖片的話,《牛頓》就很難滿足您。因為它總是每年都有一兩期講相對論,經常都翻炒這些「熱門」題目,看得多會嫌悶。(但不可否認,對於大眾,相對論是一個很「誘人」,百看不厭的題目。)

    相反《科學美國人》的圖片沒有《牛頓》那麼多(其實也做得很好,對於了解內文很有幫助),但報導的都是科學界的近年發展,而且都是由科學家撰寫的第一手文章。對於想了解科學界進展的人,《科學美國人》自然是更好的選擇。(八三也有訂閱簡體版《科學》,不過跟《牛頓》不同的是,這本雜誌只有兩個人會搶。一個是方某,另一個是「體察民情」的物理老師。)
    《牛頓》對我的價值在哪裡呢﹖除了圖片之外,它經常有考古(當然以日本為主)和科學史的專題文章,這些是很有意思,而在其他雜誌很難見到的題目。

    《科學史上的懸案》江蘇省科普創作協會基礎學科委員會,宏華(香港),1989-7(1)

    我猜是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嘗試,作者大概不是科學家而是普通作家,找了一些科學題目來重新討論。有些是純粹討論外國或中國的科學謎題,嘗試綜合不同看法得出結論。也有些專為中國「平反」,對一些被認為是西方發現的事物,提出中國首先發現的記載根據。例如勾股定理和石油的發現。

    《科學發展的偉人小記》(新世紀叢書070),王國銓譯,銀禾文化(台北),1994-1(1)

    又是新世紀叢書,從不告訴你誰是原作者。
    不過這本仍是好書,顧名思義是介紹科學家的。不過主要是介紹西方人,由古希臘的哲學家介紹到近現代的主要科學家。
    所謂「好」是「簡而清」,每位都只介紹兩三頁,非常簡單的生平和事跡。在一本小書中,讓你由人的方向認識西方科學發展的大概。

    科學家的第一堂課》Nancy Rothwell,早安財經文化(台北),2004-8(1)

    想不想當科學家﹖
    當你以為科學「很好玩」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科學家,要參與現今的「學術遊戲」(李天命語)是很麻煩的事﹖

    這本書就是一本給有志當科學家者的一本「入行手冊」,書中講述科學家生涯的各種工作(除了研究以外),由找指導教授、到自立門戶、寫計劃書找撥款、發表成果諸如此類。套用慣語,可以稱為「完全科學家手冊」。

    我還未開始讀。不過如果以前有這本書,讓我讀完才進理學院,那就好了。
    至少心理準備會多一些。

    看了香港電台的《山水傳奇》,講聖類斯中學一個科學家神父和學生的故事,令人感傷。一般的學校,怎會有一個科學家當老師﹖(Dr. Day 是老一輩人,總是喜歡稱我們為 Biologist,其實就算 Biochemist 我也不敢當。)
    你怎能期望一個普通老師,可以像那神父般收集標本,建立一個連外國博物館也羨慕的收藏﹖(老師不被教節和教學改革玩死已經算好彩)
    又有誰像神父般沒有「家事」,於是連假期也拿出來帶同學上山下海﹖普通學生有機會參與這些「研究」嗎﹖
    一般學校的科學教學,也只是應試教育。學生在學校,從來沒有試過「科學」是怎樣一回事(現在的專題研習還遠遠不夠),更不知道科學除了書本的內容之外,還有「精神」可言。

    想起《大學之道》那段由楊振寧撰寫的片頭﹕

    「一所大學有很多任務,其中最主要是幫助每個年青人,了解他自己的興趣和才幹,幫助他選擇人生的道路。怎樣幫法﹖
    中國和美國採用了不同的教育哲學﹕簡單來說,中國傳統著重訓導﹔美國傳統著重啟發。前者可以使大多數同學成材,後者善於培養特殊人材,各有利弊。
    我個人認為,宜採取取長補短的折衷之道,對一般學生著重訓導,但對特殊學生就容許特殊的學習辦法。」

    後面那句是廢話(誰不懂說﹗但實際上怎樣做﹖),不過中間那句倒是很貼切的。有些學生向我投訴,說學校英文功課太多,令她沒空自行學英文﹔但如果學校不操練,她的同學會考時一定「屍橫遍野」,所以我也理解她的老師為何這樣做。這就是教育的困境。
    看 Discovery Science 有個全美小科學家大賽,由八歲到十多歲的青少年經地區初賽,到首都華盛頓進行決賽。美國的功課少得可憐,學生放學後基本上也是自由時間,所以這些學生才可能在課餘做那麼多課外研究,所謂的「專題研習」才可能造出這種成果。(某高中女生研究用臭氧替蘋果汁消毒。這聽起來像是香港大學生的畢業研究,對嗎﹖)
    但正如美國發生的事實,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像這些參賽者。美國小朋友課後活動,健康一點的會去參加各種體育班(這畢竟是個崇尚力量的民族),頹一點的放學後自然是去玩、shopping、甚至胡混,結果美國人的整體學業表現,與世界各國相比是出名差的。(相反中日韓各族的成績平均皆在美國之上,連香港也比美國強,這就是楊振寧所指出的問題。)

    「自由時間」,有多少人會珍惜﹖
    所以「填鴨」也是「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problem」。

    《朗文英漢地質圖解字典》Alec Watt,朗文(香港),1992(1)
    《朗文英漢科學圖解字典》Arthur Godman,朗文(香港),1992(2)
    《朗文英漢物理圖解字典》Percy Harrison,朗文(香港),1994(1)
    《朗文英漢化學圖解字典》Arthur Godman,朗文(香港),1992(1)
    《朗文英漢生物圖解字典》Neil Curtis,朗文(香港),1993(1)
    《朗文英漢植物圖解字典》Andrew Sugden,朗文(香港),1992(1)

    一套「呃錢」系列。
    這樣並不是說這套字典質素不佳,其實這套字典圖片並茂、解釋精簡、按分科排列,頗像一套小百科全書。對於有心的學生而言應該很有幫助。
    我要批評的是,它實在太貴啦﹗
    學校圖書館買一套也不錯,但一般學生家裡根本用不著。(誰會像我那麼瘋狂,無端白事會去查下地層叫咩名、熱力學定律之類……﹖)

    《科學魔術》姚汝霖編,快澤(香港),?(?)

    快澤出品,必屬雜書,所以連出版資料也不明不白。
    這本書的內容,看名字就知道,所以不用再介紹了。
    之所以提及這本書,是因為覺得對科學老師也許有用。反正快澤的書都是堆在那些「特賣場」出售的,你找到一個「場」,仍然有可能買到。

    (書影來源﹕商務網上書店新雅圖書樂園時報悅讀網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遠流博識網博客來書籍館小知堂先讀網通俗科學網英文維基百科)
    (註﹕《科學與科幻叢刊》各期由方潤自行掃瞄)

Comments (1)

  • > 出版社找個不認識科學的人譯科學著作,豈不是跟讀者開玩笑﹖﹗

    所以就請體諒一下小編輯的苦處吧!

    > 人死了之後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原來如此,明白、明白。收番之前說過的荒唐話兼叩頭認錯。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