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香港颱風故事

    香港颱風故事》蔡思行、梁榮武,香港﹕中華,2014

    討論香港氣象史的書,當然有不少都會介紹颱風史,正式以颱風史為主題的就沒見過(天文台有本舊英文書《The life history of a tropical cyclone》但只以一個颱風為例子)。所以見到這本當然要買。

    這本書的長處,在於先探討了由開埠前到現在的香港颱風史,然後還有梁榮武以天文台「過來人」身份講個人經驗和香港的颱風研究(大約三分一篇幅),這種合作寫作相當吸引。

    如果說缺點,就是似乎兩人寫作有點各顧各,看起來合作不夠。所以前半部的行文還是令人覺得有如不少文科人寫/譯科普書常見的誤解問題(見下文),如果文稿有給專家過目的話,有些問題或許可以避免。

    現任台長不惜工本收集了那麼多有關香港氣象史的古物,期待天文台也會出一本更詳細討論天氣歷史的新官史。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6 「明代文人高濂(1573-1620)遊西湖後有感,撰寫《四時幽賞》一書,當中便以『龍』來描繪風起雲湧的情況﹕『……余曾目睹龍體,僅露數尺,背抹螺青腹閃珠白,矯矯盤盤,滃雲捲雨,湖水奔跳,奮若人立,浪花噴瀑,自下而升……」

    這一段的描述,其實像龍捲風多於颱風。
    事實上趙丰幾年前曾在《科學人》雜誌提及,中國傳說中的「龍」很可能就是龍捲風

    p.9 「《白虎通義》提及的『景風』,正如指引著現代颱風初起的時間,日子居然只差一天。《白虎通義》作為接近二千年前的產物,卻有着如此科學的高精確性,足見古代中國科學水平之高。」

    漢朝的書應該是以中原為準,以香港當引證似乎不太合理吧﹖

    p.10 「景風發生的時間,由夏至日起,到大暑日止。」

    單是這句已經說明了「景風」並不是颱風吧﹖
    蔡氏以「颱風襲港開始日期接近」作支持,但大暑只是七月下旬,但香港的風季卻以七至九月最多颱風襲境,很明顯並不是「到大暑日止」。

    p.13 「唐代著名天文曆算家李淳風(602-670)所著的《觀象玩占》,已將風力分成八個等級﹕『凡風發初遲後疾者,其來遠﹔初急後緩者,其來近。動葉十里, 鳴條百里,搖枝二百,落葉三百里,折小板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飛沙走石千里,拔木根五千里。凡鳴條以上,皆百里風也。」

    「初急後緩者,其來近」總是令在下想起石湖風

    p.16 「凡颶風之作,先一二日片雲漫空疾飛,海人呼為颺潮風。東廣泛海者,曰犁頭雲。」

    「犁頭雲」很形象化地描述了現在稱為「砧狀雲」的積雨雲

    p.17 「清代文人鈕琇(?-1704)所輯的《觚賸》,便指出根據廣東的月令,在農曆八月『颶風息影』。」

    我倒不明白為何會這樣說,九月明明颱風多發,常襲華南。

    p.18 「瘴母起則颶風隨之,颶生於瘴,瘴為氣,颶為風。氣者風之母,故曰颶母。」

    古人認為南方沼澤濕熱的「瘴氣」是有害健康的,並引致瘧疾。(西人也是這樣想,malaria正是來自意大利文mala aria—壞空氣之意。現在mal-仍是指「不良」的字根。當然古人無論中西都不知道,病因不是沼澤的濕熱空氣,而是沼澤滋生的瘧蚊。)
    而有趣的是,颱風亦是滋生於溫暖潮濕的海洋上。而颱風靠近之前,往往亦因為下沉氣流而導致天氣翳熱(雖然濕度通常不高)。對古人來說,認為瘴氣和颱風有關係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p.18 「《南越志》提及颶風之命名取其破壞力使四方均恐懼之意,而且均屬同音(颶,懼),但屈大均雖然亦取同音,以『具』釋『颶』,但不同於《南越志》人文的解 釋,而是偏向於科學性的解釋﹕『颶者,具也,颶一起則東西南北之風皆具而合為一風,故曰颶也。曰母者以颶能生四方之風,而為四方之風之母,分其一方之風, 可以為一大風,故曰母也。』」

    颱風臨近,的確能前後出現不同方向之風,這個解釋十分生動。

    p.31 「由此可以推算,李可成實無個人餘資可支撐重建新安縣的開支而退位讓賢。」

    這個估計是否忽略了縣官有任期限制﹖儘管明清知縣已經被各級上司管得死死的,而且地盤細小又沒兵權根,但為防有人搞獨立王國,知縣總是定期調動的。很難想像朝廷會純粹因為某個知縣願意私人捐資重建地方,而讓他長期主管一地。所以李知縣被調走恐怕不是因為沒錢。

    p.39 「傳教士湯森 (Rev. Thomson M.D.)」

    照道理,用得上 the Reverend 稱呼的,(至少在主流教派)應該已經是正式牧師吧﹖「傳教士」這個稱呼卻可以包括很多未晉牧的傳道人。

    p.40 「黑色莊克(Black Joke)號……簡爾(Jane)號……楊哈巴(Young Hebe)號」

    這些譯名會不會太「大陸」了一點,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廣東話嘛。

    p.41 「風暴是強行向前運行的旋風,風勢一般圍繞風暴中心的主軸運轉,這導致主軸兩面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旋轉。」

    這應該不是指風本身的分佈,而是指風暴路徑兩側的風向轉換吧﹖

    p.42 「根據復仇女神號上當值的上校里德(Colonel Reid)所記述,當日襲港颱風的威力為前所未見﹕『颱風旋風的迴旋,維持數個小時為直接迴旋(即如手錶的順時針方向),而非過去所有觀測所見的逆轉方向。』颱風的轉向視乎其所處的位置,颱風位於北半球則逆時針移動,南半球則為順時針,因此里德所述的情況十分罕見。」

    這段描述本身就很奇怪。
    在本地風向的改變,是視乎颱風與香港的相對位置,並不是必然逆時針或順時針的。而這一轉變亦與南北半球無關。(南北半球只影響颱風本身的風向,北半球颱風吹入的風向呈逆時針方向,南半球則為順時針。)
    與南北半球有關的是颱風本身的走向,在北半球颱風大多會以順時針方向走。例如在西北太平洋,如果不是因為副熱帶高壓脊其他大型天氣系統推動的話,颱風就是會順時針走,繞過日本外海進入北太平洋。但這一點與人們在某一地觀測到的風向變動是兩回事。

    p.49 「『未幾大學士柏葰以科場關節案伏法』……主考官葰案件」

    查維基應為柏葰

    p.55 「警察司一職,應交由如的梅理(Charles May, 1844至1862年擔任警察司一職)般具領導才能的人擔任。」

    「如」和「的」中間是否漏了甚麼﹖要不然很難理解為何會出現這兩個字。

    p.66 「時任港督德輔(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34-1909)亦與杜伯克關係惡劣,在1890年10月15至16日一場颱風過後,從他對杜伯克的批評便可見一斑」

    應是1889年吧,尤其他引的憲報也是1890年一月的。

    p.73 「至於香港天文台在天文電報的發展,正如龐馬在1890年的報告指出,天文台需要借用外界的電報設施,而且電報運作功能並不穩定,正是香港天文台在天文資訊收發方面需要突破的瓶頸。」

    兩者皆應為「氣象」,不應因為「天文台」的名稱而把「氣象」一律改為「天文」。

    p.75 「非官守立法局議員」應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p.78 「義律機房(Elliot Battery)」應為義律炮台﹖

    p.80 「希區柯克(S.P. Hitchcock)號」

    我想這個譯名很明顯是大陸化的譯名吧,我們明明稱那位同姓的著名導演為「希治閣」。用廣東話翻譯的人,用了入聲的「閣」字就不用像國語人般在柯(或區)後面加個「克」字標尾音。

    p.96 「茂利(Mo Lee)在九龍海灣擱淺」這個中文名真是剎食。

    p.100 「時任香港天文台台長謝非烈士(Charles William Jeffries, 1882-1941)」

    這令我有點懷疑是否當年的譯名,因為英國人應該不會容許「烈士」那麼「大吉利是」的譯名。
    不過他是戰前的台長,而香港殖民早期的長官,因為當時英人幾乎沒幾個懂中文,所以師爺往往為他們譯個很難聽的名(如砵甸乍)。但其實看港督譯名的話,戰前幾位港督的譯名已經很文雅,而且已確立了「漢化譯名」(用漢人姓氏作譯名)的原則(維基說始自司徒拔,比這位台長上任早得多),所以我懷疑這不是官方正式的譯名。
    奇就奇在,搜尋發現天文台網頁上有唯一一個顯示「謝非烈士」的檔案,就是天文台的新官史《風雲可測》。所以很難判斷這個譯名究竟是官方譯名,抑或只是碰巧出現在學者著作上的翻譯。

    p.105 註33中之「《華日報》」應為「《華字日報》」

    p.113 「瑪麗……強度屬颱風級,較『姬姐』更高」

    但根據前面(p.111)指姬羅莉亞屬「強颱風」,顯然這句不正確。而根據維基的資料,颱風瑪麗的風速亦不超出強颱風級別。

    p.118 「溫黛懸掛10號風球的時間較瑪麗小姐的11個小時為短」

    問題是根據前面(p.113)提及颱風瑪麗的記載,1960年6月9日凌晨3時半掛十號,到中午12時40分改掛八號,根本沒有11小時。唯一懸掛了11小時十號的,是1999年約克。

    p.118 「加緊防」應為「提防」,抑或其實他想說「加固堤防」﹖

    p.125 「五架九龍巴士公司的巴士分別在啟德機場對面和彩虹邨清水灣失事」應為「清水灣道」。

    p.134 「《航空安全財務》(Air Staff Financial)」

    這個名字很奇怪,因為中英不合。但我上網查卻查不到任何一種。

    p.137 「品字型空間令風被壓在狹窄的空間而產生螺旋型風力」

    是否這樣就會令玻璃幕牆破裂﹖

    p.139 「有傳媒人便改寫基督教的主禱文為〈李氏主禱文〉」

    這裡引的是森美2012年專欄,但其實這篇文是網民撰寫的,並早於網上流傳(這是2010年)。森美只不過是引述而已,並非原作者。我想森美應該不至於自認原創(否則會被網民罵死),只是作者失察。

    p.152 「往後的日子爸爸又要大費思來處理」應為「心思」。

    p.158 「語帶關的笑話」應為「語帶雙關」。

    p.164 「人有所謂心靈感應,人的互動,似乎距離不是個障礙。」

    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吧。心靈感應只不過是互相了解之下的錯覺。講科學的書不宜以肯定方式提及這種事情。

    「天文台同事們和我早年的研究顯示」

    那篇研究也不過是2004年而已,梁生卻是1982年加入天文台,怎樣都說不上「早年」吧。我懷疑是「早前」之筆誤。

    p.174 「溫」應為「溫馴」。

    p.175 「本世紀最具爭議的颱風」

    其實本世紀才開始了十幾年,這樣說未免太早定論。似乎以「世紀初最具爭議的颱風」較妥。

    p.186 "《海高斯的奇妙故事"後面的"」"應為"》"。

    p.189 註20「五在陽數中處於居中的位置,有調和之意。」

    用這個來解釋為何皇帝是「九五之尊」(p.163)似乎遺漏了《易經》。因為易經爻辭中會把六爻逐條解釋,由初(第一爻)至上(第六爻),陽爻叫九、陰爻叫六。乾卦「初九」是「潛龍勿用」,去到「九五」就是「飛龍在天」,「陽剛中正而在高位」,所以用「九五」稱皇帝。而去到最後一爻「上九」就會物極必反,變成「亢龍有悔」。(易經不少這種物極必反的說辭,提醒人們行事不要太盡,免得緣份早盡。)

    p.190 註29「這40億元的經濟損失是簡單地把香港當年約13,000億的本地生產總值(GDP)除以全年工作天數而得出的大約數字。這明顯是誇大、過分簡單化和不科學的。眾所周知,在風力不太強的8號風球底下,除了辦室和一些戶外操作的行業停工外,社會上其他的經濟活動幾乎沒有受到影響,酒樓、戲院、卡啦OK、商場的生意可能比平日更好。而大部分公司和機構在風暴期間沒有處理的工作,一般都由負責的員工在打風後數天內趕及完成。故此真實的經濟捐失可能是40億元的一小部分。」

    同樣的道理放在「佔領運動帶來的經濟捐失」也是一樣。當然有些人為了表忠,就會不顧自己專業的面子,甚麼數字都可以隨便算出來了。

    (又,「辦工室」應為「辦公室」)

  • 預測天災

    [預測天災—蔡錦滔、梁逸勤]

    這個講座其實比較像是好書推介(笑),因為主要內容是來自一本書﹕
    精準預測》(The Signal and Noise) by Nate Silver,台北﹕三采,2013

    講者是想借太空館講座的機會,向聽眾介紹這本書。由於內容可以看書,所以筆記盡量縮短。

    1. 古人依靠觀測和個人經驗累積知識,由口述到見諸文字,再到印刷術發展進入知識爆炸的時代。
    現在的巨量資料(big data)時代,隨手一按就可以找到很多東西,可是雜訊遠多於訊息,如果找出對自己有意義的資訊非常重要。

    Wired Magazine曾有文章指,數據之多令我們不再需要理論和科學方法,這個說法其實十分錯誤。因為電腦可以處理資訊,但要從中找出「意義」,理論和科學方法仍是必須的。

    2. 預測地震

    2.1 Gutenberg-Richter Law (古騰堡—芮克特法則,方某會按香港譯法叫「黎克特」) 指出,地震的規模(黎克特制)和發生頻率的對數(log)成反比關係。

    (方按﹕留意,黎克特制本身已是一種對數刻度,所以其實地震能量和頻率就是反比關係。)

    按此法則,地震規模每提升一級,發生頻率就會差十倍。因此可以用來做地震遠期預測。
    舉例,伊朗首都德克蘭於1960-2009期間發生15次5.0-5.9級地震,平均每3年一次。
    因此,我們可以估計,每30年會發生一次6.0-6.9級地震,每300年會發生一次7.0-7.9級地震。如此類推。

    (方按﹕我想他的解讀有一點出錯,因為圖表指的是「發生高於此級別地震的頻率」,所以正確的解讀應該是「每30年發生一次6.0級或以上的地震」和「每300年發生一次7.0級或以上的地震」。)

    2.2 在尋找資料模式時,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overfitting(過度配適)。這是指研究人員試圖以一條曲線/公式/模式盡可能配合一切已有的數據,得出的結論反而偏離了事實。因為數據的出現有隨機性,並非完全符合預期,總會有些偏離簡單模式的雜訊出現。如果我們連這些雜訊也要「配適」,結果就是過猶不及。

    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電廠出事,就是過度配適(pattern-matching)的結果。日本東北的已有數據(由1960到2011年3月10日即大地震前一日),地震震級和頻率(log)的關係並不完全成一條直線,中間有一段屈折了,較大規模的地震頻率減少得比較快。
    研究人員把所有數據都連成曲線,認為9.0級地震的頻率是13000年一次,那是極度罕見的事,所以福島核電廠只需要設計成抵禦8.6級地震就夠了。
    可是,如果我們依照Gutenberg-Richter law拉直線配適(當然那就導致數據並不全都投在那條直線上),就會發現9.0級地震的頻率應為300年一次,那就不真的很罕見而值得預防了。
    結果3月11日日本東北就遭遇9.1級大地震,然後福島核電廠出事。

    (方按﹕這一段其實也有少許誤解的,並不在於數據方面,而是福島核災並不是因為地震,而是海嘯導致。雖然地震超出了設計,但反應堆當時是順利停機的,並沒有失控。可是反應堆會繼續發熱,需要維持冷卻水循環降溫。問題就是核電廠的防波堤設計沒預計有那麼高的海嘯,結果後備發電機被沖毀,核電廠沒有電力維持冷卻水循環。東京電力公司又因為廢爐損失大,沒有當機立斷灌海水降溫,結果堆心溶毀洩漏。
    所以簡單而言,說低估頻率是沒錯的,不過核心不在於地震震級,而是在於海嘯高度。)

    數據總會有偏差的,全部都要嗎﹖(方按﹕「有數據,真係全要﹖」 :P )

    3. 預測颱風

    3.1 例子就是颶風卡特里娜(Katrina),這個颶風風速帶到280km/hr。(需知道香港天文台定義「超強颱風」也只需要185km/hr或以上)

    這些災難並不是預測的問題。在二三十年前沒辦法有那麼準確的預測,但這次在五天前已經預報可能吹襲新奧爾良。但最後有大約八萬人(約1/5市民)沒有聽從指示疏散,結果死了約1600人。為何至此﹖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IBM藍火超級電腦(位於科羅拉多州Boulder)每秒可運算達77兆位元。)

    事後對倖存者的調查,有2/3的人認為這個颶風不會很強,而餘下的人則不知道要疏散(走了4/5人也不知道﹖),市長等了24小時才發佈強制疏散令很多人未能跟進,亦有些窮人和老人根本沒看新聞所以不知道有指令疏散。

    (方按﹕其實也有些人是太窮,沒法疏散。畢竟疏散去其他城市,有點錢的人可以當渡假訂酒店,沒有錢的人可以睡在哪﹖沒錢要訓街,那就有人會覺得「不如留下博一博」算了。)

    3.2 科學體系有兩大派觀念。
    一是宿命論,亦稱科學決定論(determinism),認為所有事情都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所以只要我們完全知道之前的狀態,就可以預測到未來,而這個預測是已經被現況「決定」了無法改變的。
    二是知識論,認為人類的能力有極限。由此發展出機率論,再加上量子力學也有測不準定理,他們認為完美的預測本質上是不可能的。

    那麼,照道理空氣分子比原子大,不需要用量子力學去處理,那麼是否就可以有完美的預測﹖氣象是否有隨機性﹖

    3.3 數值天氣預報的濫觴,是1916年英國氣象學家 Lewis Fry Richardson 在戰時試圖以「氣象矩陣圖」,把德國北部劃定格子,以計算不同地方於特定時間的天氣。可是他的計算失敗了。而且他劃的格子也太大,360km X 360km。

    不過他想把格子劃小一點也很難,因為格子劃小一半,在平面上由一格變四格,立體上卻由一格變八格。所需的計算量會大幅增加,非人手所能完成。(還未計算時間點是否也劃分得更密……)

    結果直到電腦發展後,到接近1960年代才開始使用電腦程式作數值天氣預報。

    3.4 蝴蝶效應於1972年由Edward Lorenz提出,是混沌理論的一種演繹。當他把一個天氣系統重複計算時,出現很大偏差,結果他發現原來只因為他把其中一個數據29.5168約化為29.517,那就令某些結果完全相反了。這顯示出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動,足以造成結果的重大差異(即古人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他比喻說就像一隻小蝴蝶拍翼,就足以影響千里之外的一場風暴一樣。

    所以電腦的預報結果,還是需要預報員的智慧去分析。美國研究顯示,電腦預報加上人的判斷,可令降雨預測準確度提升20%,溫度預測準確度提升10%。

    而颱風預測路徑的誤差,亦由1987年的560km(差不多就是整個墨西哥灣,預測了等於沒有預測),到2007年縮窄到180km。

    3.5 所以預報都需要校準(calibration)。
    美國曾分析商業預報,認為它們對較高降雨量的預測相當準確,反而是較低降雨量的預測會較高。有人曾訪問這些機構,他們需要靠準確預測來留住客戶,但較低的降雨量需要誇大一點,才令客戶有所預備,亦不至於降雨後認為他們不準。(所以這是因應受眾心理的調整)
    至於地方電視台的氣象學家預測降雨,則大幅偏高。這是因為電視台傾向以趣味性(誇張)來吸引收視。

    4. 911襲擊可以預測嗎﹖

    4.1 第一個概念是條件概率
    講者舉例說一副啤牌有十二隻公仔(KQJ各四花),抽中紅心的機會3/12=1/4。但如果先抽到一隻紅心K,然後再抽到紅心的機會呢﹖這個有條件限制的就是條件概率。
    在這個例子中的機率就是 P(紅心|紅心K)=2/11
    (因為抽了一隻紅心K剩下11隻,其中尚有紅心Q和J)

    4.2 第二個概念是貝氏定理,是一種根據後來事件修改先驗機率的做法。
    講者舉例有兩個碗,碗H1有30粒水果糖和10粒朱古力糖,碗H2有20粒水果糖和20粒朱古力糖。那麼如果我隨機抽一粒糖出來,發現是水果糖,它來自碗1 的機率是﹖

    隨手一拿拿到碗H1或H2的機會都一樣,是0.5,這是「先驗機率」。寫成算式就是P(H1)=0.5, P(H2)=0.5

    那麼在碗H1抽到水果糖的機會就是 P(H1|E)=P(H1)*P(E|H1)/P(E)
    (抽出水果糖是來自碗H1的機率 = 抽到碗H1的機率 * 抽到碗H1當中的水果糖機率 / 抽到水果糖的總機率)

    P(E)=P(E|H1)*P(H1) + P(E|H2)*P(H2)=0.75*0.5 + 0.5*0.5 = 0.625
    (抽到水果糖的總機率 = 抽到碗H1當中的水果糖機率 * 抽到碗H1的機率 + 抽到碗H2當中的水果糖機率 * 抽到碗H2的機率)

    P(H1|E)=0.5*0.75/0.625=0.6
    (簡單說其實總共有50粒水果糖,其中30粒在碗H1,所以抽到水果糖就有30/50=0.6的可能來自水果糖。當然貝氏定理可以做的事遠超於此。)

    4.3 那麼在911當天,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大樓時,我們如何確定是否恐怖襲擊﹖

    根據以前的經驗估算,我們可以先設定P(H1)=0.005%為「飛機撞大樓是恐怖襲擊」的先驗概率。

    那麼如果真的是恐怖份子,他們撞上大樓的機率自然是P(E|H1)=100%。
    如果其實不是恐怖份子,而他們撞上大樓(即意外)的機率是P(E|H2)=0.008%。
    於是P(H1|E)(即是撞上大樓的是恐怖份子)=38%

    到第二架飛機都撞上呢﹖
    我們進行第二次運算,把P(H1)=38%代入,就算P(E|H1)=100%和P(E|H2)=0.008%的估算不變,再計算出來的機率會變成99.99%﹗

    4.4 事實上,根據1979-2001年9月10日(即911前)所有北約國家的恐怖襲擊紀錄,按照死亡人數和發生頻率排列,同樣可以整理出一條Gutenberg-Richter law的直線。根據這條直線推測,發生死2977人(911 紀錄)的恐襲,大概約80年會發生一次。

    4.5 美國事後的911報告,認為政府有四大失誤,包括政策失誤、能力失誤、管理失誤、和想像力失誤。

    甚麼是想像力失誤﹖因為美國本來已知以下情報﹕
    —以往已有恐怖份子用飛機撞大樓的紀錄
    —1993年世貿大樓已受過襲擊(方按﹕那次是汽車炸彈)
    —2001年國務院已知阿蓋達組織把襲擊升級
    —有恐怖份子學習駕駛飛機
    唯獨是美國情報機構未能「發揮想像力」把這些情報綜合起來,預先防範。

  •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基礎氣象知識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方志剛、袁仲昇著,香港﹕花千樹,2007
    基礎氣象知識》梁偉鴻、孔繁耀、林啟賓著,香港天文台,2007

    每逢風季,大家總是喜歡猜測「會否有八號風球可以放假﹖」,為此「賭牙骹」也不是網絡討論區盛行後才有的事。小時候的我也一樣。

    不過當時資訊很少。只有八號風球已懸掛後,電視台才會每小時播放風暴消息。當颱風還在菲律賓一帶,我們已經猜「會否來香港」的時候,就只能等待每日電視傍晚新聞之後,天氣報告裡展示的那幅天氣圖。

    要明白那幅天氣圖上的線代表甚麼,唯一方法就是自己去公共圖書館看氣象書。當時這些書籍幾乎都是台灣出版,內容大部分是翻譯外文著作(尤其是日本)。當然它們也會教你讀天氣圖,不過講的是日本常見天氣現象。對於香港人來說總是有點隔靴搔癢,因為日本的天氣模式其實跟香港很不同。

    近年終於有針對香港的氣象書出版,讓讀者多了解香港的特色天氣和預報時的「奧妙」之處。對於這一代氣象迷,誠為幸事。
    《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作者之一方志剛,是前天文台員工,更創立了「地下天文台」。他們的討論區甚至有全年估天氣比賽,每次颱風過境時討論都很熱鬧。雖然網上氣象迷不時批評天文台的工作,但地下天文台也做了不少普及氣象知識的工作。這本書除了教氣象,更為氣象迷介紹自設氣象站的資訊。
    (更詳細的介紹可以看 http://fongyun.xanga.com/2007/06/12/weather-and-aviation/)

    有「地下」壓力,「地上」的天文台自然也不敢怠慢,成立了粉絲會「天文台之友」,並增加了很多公眾教育節目,包括一些氣象入門課程。《基礎氣象知識》其實就是其中一個公眾課程的筆記。(為何我會知道﹖因為我有上課囉﹗ :p )

    網絡時代,天文台網頁提供的資訊跟電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除了每天四幅天氣圖,還有各種雷達、衛星圖片,甚至電腦預報圖。下次再有颱風,同學看了這兩本書,再加上網上眾多天氣資訊,就可以有根據地「猜」了。

    當然賭博無益,只是「賭牙骹」圖個高興就好啦。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日本太空科技發展史

    [日本太空科技發展史—李豪先生]

    這篇比較短,先扒了另外兩篇的頭。

    多謝九巴繼43號後,連41A都偷減班次,讓我等了半小時才有車(不要賴路面狀況,其他同路的線都有車,證明交通暢順,只是你偷了班),所以遲了二十分鐘,一開頭聽不到。

    1. 日本戰後被禁止所有航空研究,五十年代後由東京大學主導開始火箭研究,富士精密工業和日本油脂參與研究。

    第一支被稱為鉛筆火箭(pencil rocket),的確也只有鉛筆大小。
    然後就是略大一點的 Baby rocket。這兩種火箭原本的名稱是 Tiny Lance和Baby Lance,另外還有一個叫 Flying Lance。

    2. 在Baby rocket之後,本來就把計劃中的實驗火箭順序命名為 Alpha, Beta, Gamma, Delta……
    但為了趕上國際觀測年(我想他想說的是國際地球觀測年),他們在Beta後就一下跳到Kappa。K8是日本第一支到達太空(射高160km)的火箭,但一直都是用固態燃料

    3. 東京大學的發射場於道川,面向日本海。但隨著火箭射程越來越遠,就像北韓現在射飛彈到日本海一樣,會引起外交問題。(從道川飛一千公里就已經到北韓沿岸)
    所以要改於太平洋岸繼續實驗,最後找上鹿兒島內之浦。與外國多找平地作發射場不同,內之浦是山區。選址主要是考慮接近赤道節省燃料,和當地人口比較少。

    開始時地方政府也歡迎,因為想借發射場的追蹤雷達用於颱風探測。而當時鹿兒島這些遠離日本核心區,是被視為「南國」的落後地方。一般認為這裡的女孩子漂亮,但民風較保守,所以甚至規定了機構員工晚上十時前要回宿舍「宵禁」,也不准跟當地女子搭訕。

    當時的火箭研究,對安全不大著重(方按﹕大家回想戰時的日本裝備如零戰,就會料到這點)。直到K-8-10號機試射時發生大爆炸(幸無死傷),才開始改進安全措施。

    4. 下一階段的Lambda火箭,是為了探測距離更遠的范艾倫帶(內帶約1000-2500km)而設計。1962年10月糸川教授給研究生一個挑戰﹕5年內把30kg的人工衛星(即人造衛星)送到太空,後來開發出Mu系列火箭。

    Lambda系列仍是「無誘導發射」,即是火箭沒有誘導,像煙花般自己飛到適合高度位置,就把衛星射出來,讓它自己調整軌道。

    5. 鹿兒島的漁民,終於在1960-67年開始反對作發射場,稱火箭試射影響漁獲。當時得到社會黨議員的支持,他們同時擔心這些研究會轉為軍事用途(這是事實,後來的確有轉軍用)。於是在1967年4月至1968年9月期間暫停了研究,直到賠償問題獲解決為止。

    東京大學長期主導火箭研究,後來到日本的太空研究機構改組時才被政府接收。改組計劃包括三個機構﹕
    —宇宙開發委員會(負責製訂政策方針)
    宇宙開發事業團(負責製造衛星)
    —宇宙開發局(負責太空拓展,並未成立)後來在隸屬科學技術廳的宇宙開發事業團外,還成立了隸屬於文部省的宇宙航空研究所(還有原屬東京大學的宇宙科學研究所改隸政府)。

    6. L-4S-5是第一支載運人造衛星的日本火箭。

    1971-2006年M1到MV(不知為何到5就用羅馬數字)火箭系列,是以探測遠達10000km的外范艾倫帶為目標。由於國會預算規定,所以Mu1到Mu3都是直徑1.4m,直到新預算計劃中的Mu5才加粗。但Mu5仍是固態燃料火箭,被批評為落後(通常遠程火箭只以固態為第一段,其後各段會用液態)。不過這型號已有能力到達月球,算是火箭中的異數。

    K-10火箭因為有軍事目的,所以在1965年發展之後,持續用了很多年直到八十年代。

    Sigma系列本來是作為M系列的後備,現正活躍中。

    7. 宇宙開發事業團建立了種子島宇宙中心。當時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已經證實固態遠程火箭不實用,必須開發液態火箭

    於是日本在取得美國支援下開發了N-IN-II火箭,N-I的第一、三段和N-II的第一、二段都是採用美國Delta火箭技術,而N-I的第二段和N-II的第三段就用日本技術。

    美國人並沒有把液態引擎技術提供給日本,只是提供不准逆向工程的火箭組件給日本製作火箭。後繼的H-I和H-II火箭(1986-1999)分別採用LE-3到LE-7各號液態引擎,而H-I的第一段還是掙用美國技術,直到H-II才是全日本國產。(一開始時日本不計較費用,都要研究到液態火箭技術,成功後則因經費問題改買外國零件)
    H-II被認為是成功率最高的運載火箭,後來就連續兩次發生意外。其後改為H-IIA和H-IIB型仍是成功率最高的火箭。

    8. 2003年,ISAS(宇宙科學研究所)、NASDA(宇宙開發事業團)和NAL(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最後合併為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9. 幾款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分別是﹕
    H-IIA(2001)﹕LEO 10-15噸
    H-IIB(2009)﹕LEO 19噸
    Epsilon(2013)﹕LEO 1.2噸 (是故意設計用來運送小型籌載的小火箭)
    H-III(預計2020)

    10. 民間也有火箭研究。
    其一是HASTIC(北海道宇宙科學技術創成中心),借大樹町多目航空公園為發射場。
    另一是同樣位於北海道的植松電機公司。
    還有一間SNS Inc.,員工只有三人,但有很多「夏天的火箭團」義工。

    日本有一批科幻小說家、漫畫家組織了一個科幻作家會(SAC)。主要人物包括淺利義遠(漫畫家,EVA使徒的設計者之一)、笹本祐一(著有《迷你裙宇宙海盜》這本硬科幻作品)等。
    1998年他們邀請了JAXA的工程司野田篤司演講,席間淺利提出了一個問題﹕最小的衛星可以有多少。於是野田回去計算,認為最小的尺寸是罐頭大小,火箭要三米左右。於是這批小說家漫畫家就以野田的藍圖、實行DIY自製小火箭。
    夏天的火箭」是來自川端裕人的同名小說,由淺利義遠漫畫化(不過漫畫化後「夏」字改用平假名)。

    夏天的火箭團還有製作其他火箭,包括はるいちばん(春一番)、Pocky Rocket等﹕

    11. 日本較重要的人造衛星包括﹕

    11.1 GMS-5(向日葵5號),GMS 是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之意。負責亞洲的氣象觀測和救難訊號轉接。故障後由MTSAT-2(向日葵7號)接手,香港天文台亦有取用其實時衛星圖片

    11.2 Planet-A彗星號Ms-T5先鋒號,都是哈雷彗星重返時的觀測衛星。
    後者負責探測太陽風離子、磁場和電漿,前者負責紫外光攝影機、太陽風、和哈雷大氣探測。

    11.3 ETV-VII菊花7號是雙子衛星,被稱為「牛郎」、「織女」,用來測試全自動會合對接技術(1997)後,由牛郎「追」織女,三接三放。實現至現時最精確和最溫柔(低速)的交接。

    11.4 ADEOSII綠色2號是地球觀測衛星,於南極設有收訊站。2003年故障後由ALOS大地衛星接手。曾經在環球多次天災出動提供衛星圖片,包括中國的四川大地震和水災等(當然中國官方通常不願提),當然亦包括本國的三一一大地震。

    11.5 MUSES-A飛天,是測量重力加速(swing-by)的,帶有一枚子衛星「羽衣號」,並有探測宇宙塵的功能。

    11.6 USERS (Unmanned Space Experiment Recovery System,無人太空實驗回收系統),於太空微重力環境中實驗冶煉高溫超導合金,然後由回收艙帶回地面。

    11.7 隼烏號(Hayakusa),因為在重重故障下(而且向以日本太空先驅命名的糸川小行星施放探測車失敗)仍能成功返航,被視為日本「永不放棄」的象徵,而備受傳頌。

    11.8 Planet-C 金星探測器。

    11.9 Hiruka

    11.10 Selene 輝夜姬月球探測器,原於2000年因預算問題被凍結,到2004年因美國重新計劃登月而重新啟用。但因為經費問題取消了登陸車,改用兩部分機著陸。

    11.11 計劃中的Bepi Colombo是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合作的水星探測器。

  • Singapore 2014: Science Centre

    (建議配樂﹕ガリレオの苦悩)

    星加坡科學館的感情有點像親戚,每次來都要看看它變成甚麼模樣。

    本來勞煩親戚們連日陪我們四處去已經不好意思,所以科學館那麼熟路的地方我就建議跟老媽自己去吧。不過最後舅母還是跟了來,而且最後累了她。

    由宏茂橋去科學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上地鐵南北線直接坐到Jorong East(裕廊東)站。
    雖然自從我們上次來之後,Circle Line(環線,這條線至少要等到2025年才會像大家熟悉的山手線般首尾相連)已經建成,我想經接近市中心的環線轉車應該會比繞過北方邊境(有點像香港上水)的南北線快一點。當然另一原因是「鐵膠」想試坐的心理啦。
    可是經環線就要轉車兩次,對於已有長者資格的老媽和舅母(新加坡竟然到今時今日仍以55歲為女士退休年齡),當然是一路到尾比較舒服,而且比較可能有位坐。於是「鐵膠轉車計劃」自然落空。

    到了Jorong East,去科學館就很簡單。第一次來為免迷路,你會在地鐵站旁的巴士總站轉搭一架標明去科學館的巴士,但之後你就會發覺就算兜了路也只要幾個站就到了,於是就會嘗試自己走路。其實只要出地鐵站,朝巴士總站附近的Shopping Centre (公屋式的那種,不是Mall,後者現在地鐵站旁邊建了幾幢)走,繞著商場的邊緣走(途中會見到hawker centre 的),走到尾就是很大的十字路口,斜角對面就是科學館。步行其實十分鐘內就去到,所以根本用不著坐巴士。


    (事後發現人家已畫了地圖,看了省掉很多話)

    以往來的時候,因為其他人去過科學館很少會有興趣再去,所以老媽都是跟舅母行Shopping Centre,方某自己一個人進去,出來再會合的。
    就在方某先前推辭親戚相陪,說自己「蒙了眼也懂得去」的時候,親戚就說科學館沒怎麼更新展品也沒甚麼好看。於是方某當日就跟兩老說兩小時應該行完吧(這是以香港行博物館特備展覽的時間估計),約了四時多在地鐵站集合。但事實證明那些對科學沒興趣的人說話是可以不聽的,因為裡面明明換了很多東西,我行到五時多﹗出到地鐵站發現兩老等到幾乎悶死+累死……

    不如香港的科學館,這邊搞了很多東東。因為香港本來在太空館播的全天域電影,這邊也屬於科學館。再加上還增加了甚麼冰雪天地、特備展覽又另外收費,所以收費方式就變成頗複雜。當日排長龍的時候,職員就預先遞上「點心紙」,填了就在櫃檯交錢取票。
    DSC01309a
    基本展覽,本地長者免費入場,只是兩老沒興趣享受是項福利。

    科學館的平面圖,建築當然跟以往一樣,只是旁邊多了個冰雪天地而已。裡面的展覽當然已經不同了。
    DSC01313a

    離入口不遠的地方,放了個透明櫃,其實就是香港科學館能量穿梭機的小型版。香港那個有幾層樓高,但星加坡科學館的建築只有三層,反正都沒有空間放的。
    DSC01315a

    基因實驗室是多年前已有的東西,專給學生來上課。外面這幅把圖書館和基因組的對照很有趣。雖然方某碰巧是讀生物化學的圖書館員,會說這個有點誤導﹕
    DSC01320a
    (因為基因本身是有具體功能的鹼基序列,跟書中的一頁紙相比實在有點不倫不類。畢竟一頁紙未必如基因般有完整的訊息,而一頁紙也未必只包含一類訊息—一章節之末和另一章節之首也可以印在同一頁。簡言之,基因是訊息單位,而一頁紙就只是物質單位,兩者風馬牛不相及。與其把基因比作 page,倒不如比作文字段落 paragraph。)
    當然這個比喻是否適合,就視乎解說對象了。小朋友反正不太懂抽象的東西就沒所謂,有個簡單比較就好。如果是要考A-level的學生,如果他還抱這個比喻的話恐怕誤解出事。

    這個是香港科學館也展出過展覽,不過我忘了有沒有這張給小朋友玩的軟墊。特別貼出來是為了旁邊那張很幽默的警示﹕
    DSC01321a
    (KIDS! DO NOT step on teeth. They might bite. Watch out for each other and play safe!)

    這部分我記憶中香港就沒有了,以學生累積軟豆糖的故事,解釋算術級數幾何級數的分別。
    DSC01324a
    (也不錯,一邊教數學,可以順便教小朋友儲蓄和忍耐。)

    渡渡鳥標本﹕
    DSC01329a
    (中六放假時,方某就是在星加坡完成了老師給的功課,以最後一隻渡渡鳥為主角寫了個故事,最後贏了個「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寫作比賽優異獎。獎品之一是成龍簽名T恤一件……我倒是後悔因為覺得自己寫得麻麻,所以沒有抄下副本,結果現在已經沒法覆述寫了甚麼……)

    就像香港的博物館在市政局時代出了不少講本地動植物的書,星加坡科學館也有不少。
    DSC01331a

    這是舊展品,不過乾冷落水後產生旋轉和霧紋,總是令我想起彗星﹕
    DSC01336a

    地球科學展廳有模擬地震的示範不出奇(雖然香港好像沒有),但這部機器只有在這裡有用,香港人應該沒興趣玩的﹕
    DSC01345a
    (這是模擬颱風的,進去的人被吹到披頭散髮罷了。香港人想試的話,颱風過境時走上街就可以了。可是星加坡接近赤道,地理上不利颱風生成。2001年畫眉是史上第一個吹襲星馬的颱風,對他們來說有如「外星人壟港」一樣怪。所以這部機器有人排隊進去試,而親戚來到香港遇上颱風也會很興奮……)

    有軌道、可以調整方向,讓你試試把大陸砌在一起﹕
    DSC01347a

    地質學上,南海曾經是個內陸海,現在星馬印一帶叫 Sundaland (巽他古陸),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結束後海面上升,才把中間淹沒。
    DSC01349a

    這個值得香港一學,玩遊戲辨認本土不同地方掘出的石頭。一方面認識不同地方,也可以增加對礦石的認識﹕
    DSC01351a

    就連展廳裡的座位都是用不同石塊造出來的。
    DSC01353a

    入場本來只需$12坡幣,給了$20是因為連同另一個「Human Body Experience」的展覽,不過如果我一早知道是給小朋友玩的,就不如省掉$8。(坡幣呀﹗)
    DSC01356a

    裡面說明牌不多,主要都是玩的。就是由大口爬進去後,擠過這道咽喉,穿過很多不同部位,然後從肛門爬出來。
    DSC01357a
    (其實最不像的是肛門,因為肛門應該是一團括約肌而非只有兩大塊肌肉夾迫。當然,如果造成一圈肌肉的話,我想也很難爬出來……)
    (之後還被老媽發現我的T恤背後爆了線,可能是被裡面的「神經線」勾到了……)

    另外一個「不用加錢送」的展覽是華萊士展。為何講華萊士而非達爾文,當然有理由,因為華萊士曾經在星馬印一帶探險收集標本賣給人。他就是在雨林中感染瘧疾臥床休息時,突然想到「自然選擇」的,成為嚇了(那個用二十年都不敢公開學說的慢郎中)達爾文一跳的程咬金。

    講解生物分類的部分,用一疊每頁中間都有洞的膠片,解釋生物分類的層級累進關係,相當有趣﹕
    DSC01382a

    既然華萊士來過星加坡,當然要介紹他在本地森林中的生活,順便講開埠初期的歷史﹕
    DSC01392a

    早期的原生森林,現在當然很多都被砍伐了﹕
    DSC01394a

    把人放在演化樹的頂端當然是舊時的錯誤觀念,不過把不同的化石放在演化樹的相應位置,倒是有趣的展示﹕
    DSC01407a

    還有個電腦遊戲,讓你選擇不同的「草泥馬」品種,看看能夠適應環境變遷。
    DSC01416a
    方某既然有認識,當然會選擇足夠多元的品種,然後成功通過環境變遷的考驗了。

    上次來的時候,特別收費的展廳會用防擦墨水印作記錄,這次改了用螢光隱形墨水﹕
    DSC01422a

    另外一個 Nature's Design 展館,進去後會以為自己受騙,因為裡面有幾部以前已經有,模仿生物的大機械玩具。不過其中一角展出了很多種子,除了介紹種子的科學面,還有很多種子雕塑﹕
    DSC01430a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其實「八達通」之類的付款模式流行,令政府追蹤容易得多。當然,好的一面就是方便研究,例如這裡展示出全日不同時間中,某條巴士線或地鐵線之間,人們在哪裡上車和下車﹕
    DSC01446aDSC01447a

    還有一角展示了一些X光拍攝的植物,這幅加了隻變色龍﹕
    DSC01451a

    難得的是,他們竟然開了個展廳做非常困難的任務﹕解釋甚麼是科學。

    其中一個「民意調查」請參觀者評分,看多少人認為不同的爭議項目算不算科學﹕
    DSC01458a
    (基本上甚麼都會很多人當科學的了,科學控版友嬲都無謂。)

    難的是,要簡單地解釋甚麼叫「可否證性」﹕
    DSC01460a

    還要用事例說明「奧卡姆剃刀」,單是誠意已經可嘉﹕
    DSC01461a
    不過會有多少人留意到這個角落,就很難說了。

    有一個角落,可以給你拍照後,看看自己左右臉是否對稱,或者老了之後會變成怎樣。還可以電郵給自己留念,不妨一試。(方某發現自己的臉還算對稱的,一笑﹗)

    新加坡立國後,立即要建立軍隊。他們還同時建立軍工業,以免永遠受制於人。甚至還有航太部門製造了衛星﹕
    DSC01462a

    科學館裡也留了一角給國防部設立展廳,展出國防相關的科技,配合各種遊戲吸引學生投身國防研究。例如這個就是相關企業捐出,曾經用來測試成型裝藥反裝甲彈的鋼板﹕
    DSC01471a

    用Dyson風扇示範粒子加速器應該很適合吧,人家也不介意贊助﹕
    DSC01473a
    不過現實沒有那麼理想,那個氣球塞在這個位置動不了。 :P

    另外有個角落,以電腦遊戲的形式講解電腦犯罪,教小朋友保護自己﹕
    DSC01481a

    小朋友當然很喜歡水上樂園,不過方某就不明白這跟科學館的關係了。
    DSC01482a

    之後就連環去民防博物館、集郵博物館和土生華人博物館。

    (上回﹕國慶特輯)

  • Singapore 2014: ArtScience Museum

    去完濱海灣花園,不遠處就是藝術科學博物館

    途中可以見到國慶巡遊場地正在測試中。
    DSC01034a

    博物館本身就像剝開幾瓣的柚皮般﹕
    DSC01035aDSC01259a

    當時地庫展廳正在搞恐龍展覽,我們「理所當然」去了那層。上層好像有攝影展但我們沒有去。
    再上層好像是給人開派對的地方,入口大堂有價錢牌但不賣票,我們離開時見到大堂竟然已有人準備好飲品之類,似乎是開始招待客人了。

    既然叫「藝術科學博物館」,展品自然就不只是講科學,而是著重藝術性。所以展覽中除了常見的恐龍骨架和模型,還有很多科學插圖,展示藝術如何協助人們了解科學。例如這幅插圖就比較了埃迪卡拉寒武紀的生態分別﹕
    DSC01058a

    給你觸摸比較鱷魚、恐龍和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類皮膚質感﹕
    DSC01094a

    穿過一道不停噴霧的門,回首一看才發現原來霧幕是用來投射影像﹕
    DSC01133a

    純抄展板﹕「玄能石是碳酸鹽礦物六水方解石的假象,六水方解石在低水溫中形成,顯示水位經常接近冰點。」
    DSC01142a(在網上查「玄能石」竟然只見日文網頁)

    恐龍跑步是怎樣的呢﹖就做個模型來試試﹕
    DSC01180a

    還有一處是嘗試以遼寧化石還原遠古場景﹕
    DSC01215a

    出來已是傍晚,原來水上還建了間LV……
    DSC01260a
    河對面就是核心商業區,可以見到很多銀行的名字。而NTUC(全國職工總會,人民行動黨的友好工會)竟然也有一幢在其中,可見其勢力龐大。(當然啦,人家的超級市場開得像惠康百佳那麼多,簡直是大生意。反觀香港,教協超市只有三間呢。)

    到了晚上指定時間,海邊就會開始有燈光表演。
    DSC01273a

    其實就像「幻彩詠香江」那類東西。不過表妹說在香港看很失望,我倒同意,不斷放煙花有甚麼好看的﹖這邊至少有水幕播片﹕
    DSC01275a

    不過也不易看,因為正中的水幕噴嘴好像有點老化,水幕好像投射不清﹕
    DSC01291a

    這些表演當然是給遊客看的,表演完後很多旅行團導遊在召集團友。倒也不全是大陸人,我見到有支旗是越南的團……

    然後很多人圍著這個據聞象徵財源廣進的裝置觀看。方某倒是思想卑陋,無論如何都只會想起沖水馬桶﹕
    DSC01295a
    (從下面商場看上來,洞裡的水就會大量倒進庭中的水池上。這邊也有人為遊客划船,不過澳門那個威尼斯人至少有假風景可以一看吧﹖在這裡,商場中間划船有甚麼情調﹖)

    星加坡當年建賭場,爭議很大。政府最後決定賭場只讓外國人免費進入,本地人卻要買一張牌照(支付像年費的東西)才能進去。所以賭場入口也分開本地人和外國人﹕
    DSC01266a
    方某當然沒興趣參觀賭場,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立即惹來保安干涉,當然是快快走人啦。

    下回將去科學館。(下一篇﹕國慶特輯)

  • Singapore 2014: Gardens by the Bay

    回來整個星期都未開始寫……

    到了新加坡,頭幾天都在見親戚。第一個去參觀的是濱海灣花園

    在Bayfront地鐵站下車,經過金沙賭場,過橋就可去到。
    DSC00846a
    除了幾棵樹狀高台外,那兩個拱頂也是花園的室內設施。遠處還有河對岸的摩天輪。

    幾棵樹狀的高台,可以付費登上,張望風景。
    DSC00847a

    據悉花園底下有焚化爐,產生電力給花園使用,而樹狀的高台是冷氣系統散熱用。
    DSC00858a
    那麼煙囪是否也藏在高台裡面﹖沒有細察。

    登上高台,首先聲明不准打傘,因為怕大風吹走。像老媽那種怕曬的就要忍一忍了。
    DSC00865a

    從高台回望就可見到金沙酒店的全貌﹕
    DSC00861a
    軍事雜誌好像說上面那個大平台還安裝了新加坡空軍的相位陣列雷達。

    高台上面的植物當然不可能直接種在鐵架上,而是一包包的掛上去﹕
    DSC00859a

    花園裡面也放了很多鍾乳石,不過我倒覺得石灰石很容易被酸雨侵蝕,這樣露天放好像不太好。
    DSC00876a

    也有很多以木材製作的藝術品,例如這張鱷魚狀的長椅﹕
    DSC00879a

    進入室內,有很充沛的冷氣﹕
    DSC00882a

    這是展覽各地植物的場館。這種看來很像根部乾枯了所以橫放地上,是否正常現象來的﹖
    DSC00888a

    同樣是仙人掌,有些釘是直直一排,有些卻會生成扭曲狀﹕
    DSC00893a

    騮﹕「上面既木雕係咪好似我地呢﹖」
    馬﹕「總之我唔會畀你騎。」
    DSC00894a
    DSC00896a

    長得很高的仙人掌﹕
    DSC00904a

    鷹狀的根雕﹕
    DSC00905a

    顏色看來像是死的銅色,但其實只是預防被羊吃光的適應﹕
    DSC00908a

    出了花的元寶﹕
    DSC00910a

    晉陶淵明獨愛菊系列﹕有條紋的菊
    DSC00922a

    晉陶淵明獨愛菊系列﹕各朵花的花粉量各有不同
    DSC00926a
    DSC00933a

    這些奇形怪狀的不知如何形容﹕
    DSC00927a

    這種澳洲的樹,樹皮有如蛇皮,有抵禦野火之效﹕
    DSC00928a

    老媽說這些樹的樹幹長成螺旋狀是天然的,我則認為是在成長時人工拗成的。
    DSC00938a(有看倌可以解答嗎﹖)

    從昆蟲的角度看蘭花的開口﹕
    DSC00943a

    另一展館是以水為主,所以有條大瀑布﹕
    DSC00954a

    有個眼鏡娘職員在花叢中走出來,在檢查植物的狀況。令我想起一位喜愛大自然的朋友。
    DSC00962a如果她在這裡工作,應該也會很快樂吧﹖

    地衣苔蘚長得那麼漂亮,當然是需要不時噴霧加濕﹕
    DSC00966a

    也有不同的造型﹕
    DSC00970a

    蕨類植物算是易認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孢子會長在葉底﹕
    DSC00977a

    這種葉中間好像長了花的植物,不知是甚麼……
    DSC00979a

    騮﹕「隻船好靚呀﹗仲有我地o係上面﹗」
    DSC00983a

    從地面上到瀑布塔的高層,然後沿著走廊慢慢走下來﹕
    DSC00993a(可以見到拱頂有部分窗可以打開,用來調節室內氣候)

    從遠處可以見到濱海灣堤壩﹕
    DSC00997a

    這條堤壩把新加坡河的河水截住,新加坡幾乎把所有的河口都截下了。香港在海上搞了萬宜和船灣淡水庫,而新加坡就把所有河口當成水庫。這座堤壩平日儲水,大雨的時候也可以放水。

    壩旁的建築除了作水上活動中心,還有展覽設施,不過我們這次沒有去﹕
    DSC00946a

    塔內也展覽了不少鍾乳石,不過我不太喜歡這樣把山洞裡的鍾乳石拆下來展覽﹕
    DSC00998a(嚴格來說,上面長下來的才叫鍾乳石,下面長上去的應該叫石筍。不過叫鍾乳石大家都明白。)

    塔底還有放映廳,解說人類如何影響地球環境。
    DSC01004a(不要再說二氧化碳增加不關人事了)

    黃色的26個國家生產了全世界82%的穀物。紅色的國家到2050年人口卻預計會變成現在的三倍,鄰近啡色的是兩倍。
    DSC01010a

    印度超採地下水已導致地下水枯竭。(其實中國華北也沒好上多少)
    DSC01011a

    短片講解全球暖化對人類和生物的影響﹕
    DSC01014a

    回來之後,回校見到Miss D,問我這個花園門票很貴是否值得一遊。門票是貴,但花卉四季不同,而且種得很美,為了欣賞或者拍照都值得一遊的。
    正是因為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展覽,所以本地人可以申請成為「會員」,就像海洋公園一樣,隨時可以進去。當然遊客給你做會員也不會有機會常常去,不過當地人如果有興趣多去幾次的話,應該值回票價。

    之後我們再去旁邊的藝術科學博物館,請靜候下文分解。

  • 中國古代星空與星官崇拜、細說天文鐘

    [中國古代星空與星官崇拜—陳己雄館長]

    1. 講者由秦觀《鵲橋仙》開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詩中的「飛星」即流星,「金風」即西風。

    其實所謂牛郎星和織女星,在春秋戰國時根本沒故事可言。甚至牛郎星正式的名稱是「河鼓二」,只是一個戰鼓。到後世才不斷發展成一個愛情故事。

    2. 中國星座共306個,其中283個在漢朝或以前已出現。另外23個近南極的星座並非中國可見,是徐光啟從西方傳教士得知南方星空後添加的。

    星座的出現,本意只為方便記憶星星分佈。因為人類信仰神明都在天上,所以星空的劃分(即星座)又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3. 因為歲差的關係,北極星的位置在歷史上有轉變。公元前3000年在天龍座右樞、現在則為小熊座勾陳一,到公元14000年將會是織女星。所以可以利用文物中對星空的形容,找出哪粒是北極星,協助考古定年。

    在孔子時代前後(甚至包括之前的商朝),北極星是在勾陳一旁邊的北極二星。由於中國古人相信星空是人間的對照,見到這粒星在星空中不轉動,所有其他星星都繞著它轉,有如人間的政治中心,所以古名稱為「帝星」。孔子留下了這句話﹕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

    4. 古人一般相信星星的相對位置不變(天不變,道亦不變),但其實太陽和恆星會以很緩慢的速度移動(緩慢是相對於觀察而言,因為距離極遠,實際速度是很快的),上萬年以至十萬年後星座的形狀就會「走樣」。不過因為這個變化太慢,在整個人類文明中星星的位置都沒太大改變,所以這點對考古沒甚麼幫助。

    5. 因為中國星空是人間的對照,所以北極附近的星空被劃分為紫微垣,即皇宮﹔附近還有太微垣,即政府官署(垣即城牆,講者笑曰有如門常開新增的圍牆)﹔還有天市垣,即天上的市集。

    6. 西方的十二星座即黃道十二宮,以太陽的運動劃分。(講者未提醒大家的是,十二宮只是黃道的十二等分,與現實中的星座分佈早已漸行漸遠。例如現實中的春分點由白羊座轉移到雙魚座,但占星術仍把春分前後那一段稱為白羊座/宮。)
    中國的二十八宿則是以月亮的運動劃分。(方按﹕因為「二十八宿」本意就是指月亮周天運行時每晚「留宿」的一個星區,所以其實應該讀「星縮」而非「星秀」。正如「宿舍」讀「縮舍」而非「秀舍」。)

    7. 與星空有關的中國神祇也不少,例如﹕
    —福祿壽三星(﹕木星、祿文昌南極老人星)
    —七姐,即織女
    玄武大帝/真武大帝
    —二十八宿
    北斗南斗斗姆 (傳統說南斗負責生冊、北斗負責死冊,所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終前曾擺斗陣拜北斗。斗姆則是後來才衍生出來的。)
    太歲 (古代曾以木星為歲星紀年,木星十二年一周天但快慢不定,所以又假想一顆均速運行但方向相反的「太歲」用以紀年和占卜用。後來才變成神,甚至分成六十個。)
    參星商星 (其實就是獵戶座和天蠍座,這兩個星座一東一西,天蠍上則獵戶落。希臘神話說獵戶是被毒蠍殺死的,所以被放到天上也不便相見。中國則說參和商是一對不和的兄弟所以被安放在不相見的位置。杜甫也留下了《贈衛八處士》一句「人生不相見,動若參與商」,指無緣再會。)
    —嫦娥(月亮)
    太陽星君 (與各國民族相比,漢人拜太陽的反而不多)

    8. 西方占星主要是占個人,中國占星則主要占國家,所以沒甚麼個人占星術。紫微斗數之類,占算的是假星(不是天上真正出現的星),其實只是術數而非占星。
    (方按﹕說西方占個人其實不盡然,西方占星也可以占國家、甚至占車占飛機,畢華流有提及過。)

    1973年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份「天文氣象雜占」,有很多不同款式星象(如彗星)的占卜詞。

    9. 由於古人天文與占星不分,所以連《史記.天官書》是類似,說天文同時連同占卜,例如﹕

    「參為白虎。三星直者,是為衡石。下有三星,兌,曰罰,為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為虎首,主葆旅事。其南有四星,曰天廁。廁下一星,曰天矢。矢黃則吉;青、白、黑,凶。其西有句曲九星,三處羅: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其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下有四星曰弧,直狼。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起。常以秋分時候之于南郊。」

    不過講者說「主葆旅事」是指參宿管旅行者,我就不同意了。因為這段怎樣看都像軍事(何況五行中西方白虎也是屬金,帶肅殺之氣),而「旅」亦可以解作「軍旅」。現在再查,果不其然﹕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觜宿」﹕《索隱》:“姚氏案:宋均雲:葆,守也。旅猶軍旅也。言佐參伐以斬艾除凶也。”
    百度百科「葆姓」條﹕葆,菜也,野生曰旅。周朝以旅葆官管軍隊補給,兼作先鋒。

    10. 共工撞倒不周山的神話,除了引伸出大洪水和女媧補青天的神話外,亦被古人用來解釋天文地理。因為自從五條天柱之一的不周山倒塌後,天地傾斜。地傾向東,故中原之河流皆自西向東流。天傾向西,故日月星辰自東向西走。

    11. 和天文有關的神話還包括﹕
    —年獸
    —夸父追日
    —后羿和嫦娥
    太白金星
    —牛郎織女
    —狗國
    (其實太空館已有介紹中國星空神話的網頁,看倌可自行瀏覽,不贅。)

    12. 古代天文儀器包括﹕
    —璇璣玉衡
    —渾儀、簡儀
    —圭表
    —渾象 (古文「儀」用來測量、「象」用來演示,所以「地球儀」對古人來說應稱為「地象」)
    —水運儀象台 (使用了第一個擒縱器)

    13. 民初有個曆家(講者沒提及姓名怎樣寫,聽起來是「陳春歸」但現在找不到資料),雖然不信占卜,但被軍閥迫他出通勝。於是他一怒之下把通勝中所有吉凶倒調,但結果民間照用又不見得有甚麼異常發生。

    ---

    [細說天文鐘—高子翔、薜勇華]

    兩位都是數學老師,而且是兩師徒。說有感於旅遊介紹都會提及布拉格的天文鐘,但沒怎麼解釋過運作原理,所以就嘗試以此為講座題目。

    講者以旅遊起題,說捷克的水很貴,啤酒和雪糕卻很便宜。去看天文鐘,在附近的茶座坐下吃雪糕拍張照是一大享受云云。

    天文鐘於1410年由Mikuláš of KadaňJan Šindel建造(後者是數學家)。
    1490年加上日曆。
    17世紀再加上活動雕像。

    天文鐘的鐘面是以球極投影而成,球極投影有幾個特性構成了天文鐘的鐘面﹕
    1. 越北的東西投映越遠 (影響緯線)
    2. 不穿過北極的圓形,仍會投映成圓形
    3. 穿過北極的圓形,會投映成直線。而穿越北極的大圓(即經線)會投映成穿過圓心的直線
    4. 保角變換(conformal mapping)—球面上的夾角投影到平面後夾角仍然相同

    由於很多圖片,所以拍下講座簡報來說明﹕
    DSC01369a
    上面藍色天球中的小點是地球,但留意地球並不在圓心,在圓心的是布拉格在地球上的位置。
    北回歸線被投映成鐘面外圍的虛線圓,赤道成為鐘面中的白色實線圓,南回歸線就是鐘面內圍的虛線圓。
    地平線就是紅色圓圈的邊緣。
    紅色裡面又有黑圓是甚麼﹖紅色範圍其實是地平線下18度,在這範圍內,日出前或日落後仍會見到陽光散射(即是天未入黑),天文學上稱曙暮光。所以紅色就是有曙暮光的範圍,而黑色就是完全入黑的範圍。
    相對而言,鐘面上藍色的部分就是日間了。

    如前所述,經線會變成由圓心放射出來的直線﹕
    DSC01370a

    鐘面如何標示現在是日間、曙暮光時間還是完全入黑呢﹖
    DSC01371a
    鐘面上有太陽圖案的指針就是象徵太陽位置,指針是由圓心沿著圓周運動。太陽進入哪個部分就表示了現在是日間、曙暮光還是入黑。

    DSC01372a
    雖然指針是圓周運動,但太陽標誌又會沿著印了十二星座標誌的黃道圈走。簡單點說,因為黃道圈決定了太陽標誌會靠近指針的哪一端,從而控制了太陽標誌在「日間」範圍出現的時間。太陽標誌在北回歸線出現日間長,在南回歸線出面日間則短。
    太陽所在的星座位置就是現在所屬的星座。

    有一個所謂古行星時間(planetary time)的概念,現在已不用但仍與文化相關。
    這套觀念把日出至日落之間的時間平分為12小時,所以四季每天每小時的時間長度並不相等。(這觀念並非歐洲獨有,我記得有書提及日本維新前也是這樣。中國古代打更可能也是這樣的。)
    而每小時都由一個行星掌管,順序頗為奇怪﹕土、木、火、日、金、水、月。
    心水清的看倌可能看得出,就是這七曜的公轉長度順序。

    可是,這跟我們在日文常見的星期順序(日月火水木金土)不同。
    原來,只要隔三個一跳,最後就會畫出一粒七角星,並且得到現在的順序﹕

    seven

    薜老師也作了個表,顯示一天廿四小時使用「行星時間」後,每天第一個小時的行星順序也就是這個順序﹕(維基百科有個表更清楚)
    DSC01373a

    鐘面那些曲線就是劃分日間的十二小時,圖中的太陽就是第九條線,即是九時位置﹕
    DSC01374a

    這一點如果你懂天文的話,就算不看鐘面也回答得到﹕
    DSC01375a
    答案當然就是春分秋分兩天。在鐘面上,經線(象徵一日均分的廿四小時)和曲線(行星時間)就只會在象徵赤道的白色實線圓上相交。亦即是只有太陽在赤道上,行星時間的一小時才會等於現在的一小時。

    另一個時間概念是「波希米亞時間」,全日均分24小時,由日落起計。外邊的圓圈有1至24的數目字,就是用來標示這套時間﹕
    DSC01376a
    太陽指針末端的手指就是用來指這個時間。由於不同季節的日落時間略有不同,所以外圈是會隨著季節移動的。

    另一套是後世直到現在所用的中歐時間(CET),鐘面邊緣內側的羅馬數字就是用來標示這套時間。
    DSC01378a

    在天文上有個概念叫恆星時,每日比太陽時短四分鐘。另一支有小星標誌的指針就是用來標示恆星時。
    DSC01379a

    帶有月球的指針標示出月球相對於太陽的位置,由此可看出相位。這個天文鐘的月亮標誌甚至可以標示幾個月相﹕
    DSC01381a

    天文鐘下方加設的日曆環,也有很多內容。包括月份和星座的圖案,指針繞著一年運轉,每天指針指著的位置,除了有日期和星期外,還有當日聖人名稱和縮寫。(天主教傳統,每天都安排了一位聖人)
    DSC01382a

    提到鐘裡的機械,控制響鐘的齒輪有頗奇妙的數學。

    為了準確響鬧,天文鐘破例用了兩個齒輪控制響鬧。一般天文鐘都會用的大齒輪,以每個小時的數字劃分齒的寬度,來控制響鬧次數﹕
    DSC01384a

    這個天文鐘特有的是加了個小齒輪,當兩個齒輪的齒沿都一起跌落坑裡才會停止響鬧,這樣就避免了任何一個齒輪不準確﹕
    DSC01385a

    小齒輪的齒寬分佈頗為奇妙﹕
    DSC01386a
    嘗試對應一下﹕小齒輪的1當然可以對應大齒輪的1,2, 3和4也可以。到了5時,小齒輪就是(3+2),6時就是(1+2+3),7時(4+3),8時(2+1+2+3),9時(4+3+2),全部都可以一一對應……
    如此類推,單靠這個1-2-3-4-3-2的順序,就可以完全拼湊出1至24的數字。(其實繼續無限加下去也可以……)

    這涉及了一個數學概念。
    大齒輪的齒寬順序由1至24,這是自然數列(natural number sequence)。
    小齒輪卻不可能有齊24個數字,只能以循環數列(periodic sequence)來建構。
    有哪些循環數列可以建構到自然數列呢﹖

    如果用只有一個周期的1, 1, 1, 1, 1.......................當然可以模擬出所有自然數。(即是1, 1+1, 1+1+1................)
    兩個周期的1, 2, 1, 2, 1, 2................也可以。(1, 2, 1+2, 1+2+1.............)
    到了三個周期,1, 2, 3.............就不能了。(1, 2, 3, 1+2?)
    1, 2, 2的數列卻可以。(1, 2, 2+1, 2+2, 1+2+2.............)

    上面1, 2, 3, 4, 3, 2的數列,正是由建造者Jan Šindel提出,並以他命名為辛蒂爾數列(Šindel sequence)。
    之前一直都只能逐個數字加上去,來試驗哪些數列可以建構到自然數列。一直到十九世紀,才有人利用數論提出方法(二次剩餘 Quadratic residue),可以判斷哪些數列做得到。薜老師開玩笑說這個方法「兒童不宜」(因為太難)。

    ---

    P.S. 陳己雄提及「玄武」的時候,指中國人既崇拜「龜」的長壽,但又看不起牠(龜公)。其實「龜公」是後代才出現的,與古人無關。在朱翁朱維德的《原來如此》(明窗,1989)已提及過,值得再做文抄公﹕

    〈龜是忠還是奸〉
    「古代,龜一向吉祥高貴。遠從殷朝說起,將天空的星群分為四隊,北官玄武,就是龜與蛇﹔甲骨文的甲,是龜甲(方按﹕其實也有用牛胛骨之類,只是最出名的是龜甲),用以占卜國家大事和記載文字﹔負責的官員稱為『龜人』。至春秋戰國,龜甲仍然是貨幣,和玉同等貴重,合稱『龜玉』。漢代的丞相、列侯、將軍和俸祿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官印的鼻作龜形,名叫『龜紐』。到了唐代,龜更吃香,許多人用龜改名,詩人陸龜蒙、歌唱家李龜年﹔五品以上的官員,佩戴『龜袋』,《新唐書.車服志》﹕『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四品以銀,五品以銅。』而且唐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大官,墓碑方可用『龜趺』,即碑下的石座,刻成贔屭,就是蠵龜,古人認為是巨靈。說到靈,龜還是『四靈』之一呢,與龍鳳麟並列,真是高貴。
    究竟龜何時降格,變成卑賤﹖
    元明兩代,規定娼家男子要戴綠頭巾。明人《雜俎》說﹕『娼妓隸於官者為樂戶,又為水戶,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最先令裹綠頭巾示辱的是吳人,吳地近海,海龜最大宗就是綠頭龜。香港市面常有善長仁翁買去放生的、南丫島昂龜灣上岸產卵的大海龜,也就是綠頭龜。元朝的《輟耕錄》引金方的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相傳雌兔瞠目望月便懷孕,家中婦女,瞠目出牆,其家男子便是縮頭龜。這個觀念一轉移,龜便由好變壞,由忠變奸了。」(p.74-75)

    不過我到問答時間已忘了這點,要不然可以即場提供資料。

    P.P.S. 為何這天文化中心外會泊了四架PTU B連的車﹖特首出巡麼﹖
    DSC01388a

  • 空想科學讀本7

    柳田理科雄《空想科學讀本7》,譚璞(tp)譯,台北﹕遠流,2014
    (空想科學讀本1&2空想科學讀本3空想科學讀本4空想科學讀本5空想科學讀本6)
    (註﹕空想科學讀本6.5因為裡面提及的作品在下大多沒興趣,所以沒介紹。)

    終於又譯好一本啦。之前有幾本,我都只買給圖書館,沒留給自己,因為討論的很多動漫作品我都沒看過,沒甚麼共鳴。這本多一點,舊幾本的趣味似乎又回來了。

    近這幾本改為「一問一答」式,有些讀者問大熱作品,也有些讀者會找經典舊作和童話之類,會比較容易有共鳴。畢竟單是作者自己喜歡的作品,我們未必有興趣。事實證明「公民提名」是正確選擇。(喂)

    在下認為最好笑的就是分析《鋼之鍊金術師》古利德「最強之盾」,完全破壞了古利德的形象。喜歡鋼鍊的看倌請務必找來一看。分析《貓之報恩》的烏鴉梯也很有趣。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31註 「圖釘﹕法國畫家為了將畫布固定在畫板上,想到若是在釘子上裝個圓頂就方便多了,就請賣畫具的店開始做出這個東西。在鹿兒島則稱為『按釘』。」

    p.72 「只要鋼彈一拔出光束軍力,半徑390公尺以內的人都會被灼傷﹗半徑310公尺以內的木材都會著火﹗」

    這是以光束軍火把200噸、零下4度的雪變成約40度的暖水所需的熱量換算而來。但問題是這樣的熱量是否會波及那麼遠,恐怕還要看功率吧﹖如果是瞬間把雪變成水,一下子放出那麼多能量當然會把附近的人燙傷。但如果是要花點時間燒水的話,那麼功率就不用那麼大了。

    p.120 「多細胞生物是由許多相同種類的細胞聚集而形成組織,再由多種組織組成消化器官或循環器官等等器官的。」

    如果全部都是同類細胞,不要說生物,連器官都組成不到,就只不過是一堆細胞而已。例如胃部就有肌肉細胞、神經細胞、分泌胃液的細胞等等……組織才會由同一類細胞組成(有時也不只一類呢)。
    (又,消化和循環其實是個系統,裡面的胃和心臟才算是器官。)

    p.155 「根據《讓毛髮科學起來》(松崎貴著,岩波書店出版)一書,人類的頭髮據說每天會變長0.35公分。雖然一般說來在3到7年的成長期結束後就不再生長,但樂佩的頭髮卻能長到12公尺,這麼說來她需要花的時間是……啥﹖94年﹖﹗」

    由於記憶中世界紀錄那些長髮也長得很誇張,所以一見到「94年」的數字不由得懷疑。自己試算一次,就會發現假如其實只需要9.4年。(12*100/0.35=3428.57日=9.39年)

    我猜最大可能是柳田兄把12公尺換算成公分時,把乘100倍搞錯成1000倍。(因為一般公制單位都是以1000倍換一個量詞)
    倒奇怪由雜誌刊出、到日文版成書、再到中文版,竟然都沒人發現這條數進位出錯……﹖

    這樣的可能性太低,於是我嘗試再查,頭髮每天長3.5毫米似乎也太多了吧﹖在網上看過不同來源的數據(1, 2, 3),每天生長的長度應該是0.35毫米左右而已。換言之94年的估算並沒有錯,錯的是每天0.35公分其實寫錯了,應是0.35公厘(毫米)。
    毫米在台灣慣用「公厘」(這個寫法很易令香港人誤會,因為我們的「厘米」等於10毫米,台灣卻叫「公分」)。所以可能只是tp大翻譯時不慎把「公厘」和「公分」搞混了而已。

    p.167 「因為這位長老沒有變身成人類過,所以不必在意什麼3分鐘的問題,應該可以讓他一直跑下去吧。」

    這個說法其實有點怪,說超人只能在地球活動三分鐘,本來不是說因為空氣污染、或者太陽能量不夠(p.164依此解釋)嗎﹖跟有沒有變身為人應該沒甚麼關係﹖
    (又,我想「變過身成人類」比「變身成人類過」會順口一點。)

    p.182 「竟然在一瞬間體重增加將近2倍﹗」

    其實倍數的運用一直令我覺得很頭痛,正如這裡「增加了2倍」我就會理解為比原有(X)再增多兩倍(+2X),但這樣就會變成原有的三倍了。我想原文的意思應為「增加至原有的兩倍」。但坊間好像沒有理會過這個可能產生的誤會。

    p.184 「宮內喝下的血只有直徑1公分左右的一小滴,也就是體積只有0.52毫升,若這一滴血就重達38公斤,那這忍者全身的血液會重得一塌糊塗。」

    這其實是概念上出了錯。
    因為正如作者先前說宮內是因為「忍者的血用盡了才縮小」,總不會是全身的血都用盡吧﹖(那就不只縮小,會死掉)
    所以故事裡的「忍者之血」應該是跟正常血液不同的一種特殊血液。換言之他用盡了忍者之血,還有平凡的血去支撐生命(雖然縮小了),才可能去找新的忍者之血。
    這樣理解的話,他體內的血不可能全是忍者之血,所以其餘的血液不能按「忍者之血」的密度計算。

    p.186 「狹霧原本就已經身高180公分了,如果變大的比例也和宮內一樣,就能變成身高238公分﹗」

    這個概念跟前面說的其實不一致。
    因為前面說的是「忍者之血」擁有和「增長的身高體重」相同的質量,並擁有長高所需的全部能源。換言之,無論誰人只要吃下同樣大小的一滴「忍者之血」,所能增長的身高體重應該都是一樣的。這個概念不能變成「按比例增大」,否則就不符合能量/物質守恆定律了,因為物質和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亦不憑空產生。

    p.201 「水之所以會在°C凍結」漏了「0」字。

    p.238 「就當她的頭髮是平順的,以比頭部稍寬,約20公分的寬度,自頭頂垂下來大約70公分的長度吧。當這頭長髮垂直照射著太能光時,截面積為1400平方公分。」

    這個計算當然沒錯,不過我想假如以頭髮進行光合作用,或許應該以表面積計算。
    頭髮的直徑有不同說法,拿個中間數當50μm吧。假設每條頭髮都完全照到太陽,那麼20cm就應該有4000條頭髮緊密平鋪排列(疊在下面的不計了)。每條頭髮當成是直徑50μm、長70cm的圓柱體,則半邊(照到太陽)的表面積為50*3.14*700*1000/1000000=109.9平方毫米,4000條即為439600平方毫米、4396平方厘米。

    見到這樣的表面積是截面積的3.14倍嗎﹖(正正就是圓周率)
    這就是為何生物表面很少是純粹平面的原因之一。

    當然,回到光合作用上,葉片也是平面的。原因是太陽光反正就是以近乎同一平面的方式照射進來。所以你有曲面,不是垂直對著的部分效率一定較差。於是總體來說的效能,可能就跟平面的差不多而已。

  • 如何製作電視天氣節目

    星期六參加天文台之友的節目,去參觀天文台的電視天氣節目製作室。

    由於主持人說不方便公開照片,所以尊重主人家就沒法給大家「有圖有真相」了(儘管我不明白這個傳媒出出入入的地方有甚麼秘密可言)。下面有兩張拍不到錄影廠的相片,其餘只能以文字描述。

    1. 百週年大樓六樓錄影廠的面積出奇地小,難怪活動只供十幾人參加。因為這十幾人站進去已經迫滿。想在藍幕前「扮天氣先生/小姐」的人十分勉強,因為很容易就有人站到鏡頭前面……大家可以想像除了藍幕外四周站十幾人就爆滿的地方有多大。如果把藍幕當課室黑板,錄影廠大概只放得下一張教師桌,再加六至八張學生桌而已。

    在錄影廠正前方有個小控制室,右手邊還有間放電腦的小房。加起來也是很小的地方。有人問有沒有備用錄影廠……政府部門怎會有這種餘裕﹖不被審計署踢上報紙頭條才奇怪。

    2. 大家有看報紙的話,應該有留意之前有段報導,說天文台的天氣節目主持人停止收取電視台報酬。這是歷史問題,當年天文台人員的工作範圍不包括上電視報天氣,所以參與人員被視為自願接受電視台的「外快」工作。

    後來審計署批評,說提供天氣資訊應是天文台的職責,應該納入常規工作之中。於是天文台便把員工「送外賣」上電視台報天氣,變成在天文台內自製節目給電視台轉播,取消了額外獲酬的安排。

    在電視台紛紛搬離廣播道「五台山」四散後,新安排亦比較合理。不單止讓員工不用「四圍撲」,而且避免在不同電視台說的內容有細微分別(正常人說話也不會次次完全一模一樣,總會或多或少有分別),讓人質疑。

    (在高登見到有人質疑現在多了新人報天氣,是因為舊人的公務員合約改不到「受酬」安排,所以才推新人去做。我想這不太準確,因為主持人說招收作天氣節目主持者,在天文台最少要工作幾年,熟悉了香港四季天氣變化才可勝任。當中不少人—包括主持人自己—在天文台工作了十年八載,而審計署批評天文台員工「受酬」只不過是2010年的事。可見在審計署批評之前,主持「年輕化」已早有準備。
    當然,你還是可以說,輪值晨早報天氣畢竟也是辛苦的工作,「老臣子」想推辭讓小將上陣也不出奇。既然已經升了級,部門沒命令自己去做,又不是特別熱愛上鏡的話,何必辛苦自己﹖宋文娟小姐升了職還活躍於鏡頭前,可能因為她現正負責傳媒及公眾推廣的部門。公務員通常幾年一調,只有一些特別專長的同事才長年不調的,所以日後宋小姐輪調到其他部門,也未必會在鏡頭前亮相啦。)

    3. 錄影室的入口有張大海報,說明天氣節目的製作流程﹕
    DSC00206a
    說高效率倒也不假,因為他們其實是「一腳踢」(one-man-band)。每天負責「上鏡」的同事向預報員取得最新資料後,撰稿、找資料圖像、製作簡報、化妝、拍攝、上載都只能靠自己一個完成。

    天文台於平日每天早晚兩次拍攝天氣節目,星期六早上一次。早上那次尤其趕急,因為要趕在大家起床前上載節目。主持人說他五時半就已經回到天文台,跟預報員拿資料後準備簡報,到六時半就要拍攝節目。初期的節目是直播,後來改為錄播,但因為太趕急所以跟直播其實分別不大,頂多只有一兩次「NG」的空間。

    各大電視台已直接連線到天文台,主持人一邊錄節目就一邊上載給電視台。最後主持人會通知電視台哪一個才是「出街」的正式版本,電視台自行剪接後就會在六時五十分後播出(加不加字幕視乎電視台自己的需要和人手,天文台版本無字幕)。看倌可以想像只有不足二十分鐘的錄製時間有多急,而主持人笑言,通常你越急的時候,器材就越有可能出故障。 :P
    (雖然主持人說為了讓大家起床就看到,不過方某工作關係出門特早,所以通常未見到他們就要出門了。)

    向電視台上載節目後,天文台還有自己的 youtube 頻道,讓市民可以自己上網隨時收看。所以他們還要把節目從廣播格式轉為 youtube 接受的格式,再上載上網。

    所有這些工作,都是一人完成。

    4. 既然拍攝晨早天氣節目那麼辛苦,有沒有試過當值的「天氣先生/小姐」失蹤,令節目不能正常播放﹖

    主持人說應該沒有。記憶中只試過有一次,某位當日要輪值負責天氣節目的人,因為先前兩星期都在外地工幹,沒留意更表不知道剛回港就要上鏡,於是失場。當日臨急找人補上了。

    第一代主持人之一莫慶炎先生,已經升任高級科學主任並退出「上鏡」工作,但因為在天文台內有宿舍,所以成為「指定候補」。萬一負責主持人沒法回來,就由他擔綱粉墨登場。

    5. 除了自製天氣節目,這個錄影廠亦供天文台新聞發佈會使用。例如前幾天落雹、或者颱風過境之類,就會在這裡見傳媒。由於現場已有攝錄機,所以電視台記者可以把聲畫即時傳回電視台,電台記者也可以在機器插線直接收聲帶去處理。只有一些網台或者有視像服務的報館(如生果報或方向報)要自攜器材來攝錄。

    大家可以想像那麼小的房間站滿電子傳媒記者有多迫,那麼報館記者又如何﹖由於報館工作不及電台電視台即時,而且天文台現在向網上發放消息已十分方便,所以現在報館記者多半不會直接上天文台採訪,只會從網上拿天文台的新聞稿算數。除非是碰巧有記者經過附近,又是重大新聞,才會派人上來。如果真的有大量報館記者需要採訪,就會在電子傳媒發佈會後,再開一場給他們拍照交差(因為主要資料還是靠那份網上拿到的新聞稿)。

    6. 錄影廠內有很多貼上各大電視台標誌的錄影機和反光板之類。因為一開始時器材是由他們提供的,那些都是標清時代的器材,現在換了高清器材電視台就用不著,只留在這裡當後備用。天文台現在用一部自購的高清攝錄機兼字幕機,各台都用這部機的訊號。除非這部壞了才會用原本留下的標清後備機器。

    雖然說這部高清攝錄機兼有字幕功能,不過天文台的主持人平日是不用字幕機的。因為依賴字幕機會令反應不自然,而且跟電視台主播每天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新事不同,天文台的人員是氣象專業人士,對天氣資料較熟悉,所以不用字幕機也可以應付。

    除了自備器材外,前陣子天文台也邀請了羅啟新等DJ協助培訓,讓他們掌握正確發音和運用聲線吸引觀眾的方法。

    7. 天氣節目把主持人投射在天氣資訊前面的原理,是利用一大塊藍幕(有參與者背靠那塊藍幕就被主持人制止,因為刮花了會令畫面「唔靚」。事實上經他一背靠的確在藍幕上刮了一道白痕,之後大概要找人來擦掉),讓主持人站在前面說話。只要電腦把所有藍色的部分都當成電腦畫面,套上電腦中的簡報資訊就成了。

    主持人說外國多用綠幕,對金髮人士較適合。我輩多黑髮,藍幕效果比較好。綠幕有個好處就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出現這種顏色,比較難「撞色」,藍幕就會比較容易撞。
    不過我發覺,就算參加者當中有人穿了藍色衣服,大部分人站在幕前都沒問題。只有一個人出現「透明人間」效果,其餘藍衣人只有衣服上非常接近藍幕顏色的部分條紋出現透明效果,並不明顯。可見現在電腦技術的進步。

    8. 既然只是對著藍幕憑空指劃,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報導天氣時,他們能夠指向正確的地點呢﹖

    部分原因當然是工多藝熟,反正香港天氣報告就是說那幾處地方,多做了自然習慣。
    另一原因是,其實錄影廠裡藍幕前面,前、左、右三方都有大量電視屏幕。無論你面向那一邊,其實眼尾都可以望到自己手指在地圖上的哪個位置。

    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通常介紹本地天氣時,主持人就會站在畫面右邊。當報導颱風消息時,因為颱風多從東邊(地圖的右邊)的太平洋襲來,所以就轉為站在左邊指劃。

    錄影廠的地上有兩個用膠紙貼成的窄長方框,標示了主持人可以站立的位置。已經因為用兩間電視台的攝錄機所以才有兩個框(其中一個紅色框還貼上TVB字樣),現在因為改用自備器材,所以其實只用其中一個框的「部分」,主持人大概只有兩三個身位的左右移動空間。

    為何只能用上「部分」﹖因為現在大部分舊式電視還是用4:3的窄方框,而非新電視的16:9寬方框。藍幕前對面小控制室的電視屏幕,就在16:9的視訊中用白框標示了4:3的影像界線。(所以當主持人正面對著攝錄+字幕機說話時,眼角其實還是可以望到自己的動作和位置。)

    為了遷就4:3舊電視觀眾的需要,主持人的活動範圍就限於那兩三個身位之內,否則舊電視的觀眾就會見到「主持人消失了」。
    主持人甚至也不能前後移動,因為攝錄機的焦點已經預先調校了(記得現場不會有人幫你轉焦,這裡不是電視台也養不起製作人員),天花板的燈光同樣預先調校過,只有留在地下那個窄框裡面才有理想效果。

    主持人播出一段自己主持的前日片段作示範,畫面左右兩邊的美術框,其實就是16:9才見到,4:3見不到的部分。
    DSC00205a
    (你見到左下角的天文台標誌,和右邊主持人的手臂,其實已是4:3畫面所能顯示的極限。所有左右超出這兩邊的資訊,4:3屏幕前的觀眾都不會見到。)

    順帶一提,高清鏡頭下化妝尤其難,尤其是對於這些非專業上鏡、又只能自己化妝的天文台員工。今天帶我們參觀的學術主任黃德勤先生,基本上是任何人見到他都會高呼「真人不同上鏡」,這天的參觀者沒人認得出他就是鏡頭前的那位。(可見認不出他也不是在下認人能力特差之過 :P )
    黃先生說因為自己鬚根很多、怎樣剃都除不掉(現場就見得到,其實他真人比上鏡感覺略為年輕一點,但因為多鬚根看來有點「欷歔」XD),所以會搽較深色的粉底遮蓋。加上自己的膚色本來就較深,所以上鏡的膚色就顯得更黑了。

    可以當後話的是,這樣的參觀自然有讓大家「扮天氣先生/小姐」的環節(對很多參觀者而言甚至可能是主要環節 :P )。在下當然也會請人幫忙拍一張,不過原來在下比大部分主持人都長得高,所以站在方框裡會「太高」,要站在方框後一兩步的位置才可以讓自己合理地留在鏡頭裡。
    不過這張照片連向來不重視外表的自己都覺得難看,所以就跟當天見到年輕眼鏡娘一樣,只能「沒圖沒真相」了。

    8. 李逆熵就曾提及,電視台還是喜歡用美女天氣小姐吸引觀眾,所以直到現在傍晚新聞仍是以天氣小姐掛帥。(天氣小姐也跑出不少名人,動漫迷當中最出名就是梁少霞黃婉曼自然也上了位,還有去了寫小說和錄節目的左撇子諾韻。)

    可是近年天氣小姐也不只讀天氣稿和天氣圖,也加了一些時令氣候的內容,這些是否天文台供稿的呢﹖主持人說沒有,那是天氣小姐自己的工作,不過據知電視台會找有氣象知識的人當天氣節目顧問,所以內容應該已有人檢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