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7, 2005

  • [書海潛遇(10)—天文氣象(320)]

    方某小時的其中一個妄想,是成為天文台台長。(年紀太小,還不知道原來天文台和太空館搞的是兩回事……)

    [天文學]

    飛越太陽系》(市政局兒童天文叢書),吳國偉,太空館(香港),1996-3(1)
    《宇宙新貌》(市政局兒童天文叢書),廖慶齊、葉賜權,太空館(香港),1985-4

    分別是太空館新舊兩本為兒童所寫的天文著作。雖說是「兒童天文」,行文簡易、圖多字少,但其內容寬廣,恐怕今時今日的中學生讀了,也有所增益。尤其後者附上的簡單數據表,做功課也用得上。

    《星空世界的語言》Geoffery Cornelius, Paul Devereux,中國青年(北京),2001-4(1)
    (見遼寧省圖書館介紹)

    像講文化多於講科學的書,主要著眼於歷史上各民族星空文化和天文學史。不過,既然放在天文學類,當然有科學成分。這本書在介紹歷史文化之餘,也不忘介紹這些文化(如巨石群遺跡、占星)等的天文學背景、它們和天文學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要學天文學,這本書當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從「人文與科學」的處理而言,這是本相當不錯的作品,可以讓學習天文學的人,不忘相關的文化視野﹔亦可以讓學習歷史的人,知道歷史背後的天文原理。

    《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方勵之、褚耀泉,南粵(香港),1989-5(1)
    《宇宙的創生》方勵之、李淑嫻,南粵(香港),1989-5(1)

    方勵之,六四事件後出世的人大概沒留意這個人,天體物理學家,因六四事件而流亡美國。
    這是兩本方勵之所著的知名作品。(兩本書都是六四事件前出版的……是不是巧合﹖)兩本書都是顧名思義,討論相關題目的。前書「前人已踏星光去,後世徘徊"理解"中」令我再三回味,後書也是「宇宙"無中生有"」和「人擇原理」在香港出版較早的討論。

    李天命曾批評兩書在思方方面有缺失之處,但除了這點,這兩本書的文筆都是平易近人的。(又,方某也曾經為這位同姓科學家感到與有榮焉。)

    《宇宙.天圖》李寶文,商務(香港),1984-12(1)

    方某在母校圖書館第一本接觸到的「星圖」(除了旋轉星圖,見下文)。但它其實不是一本星圖,而是一本書,討論宇宙大結構、中國古代天文、黃道白道等等概念。只是內容關係,附有星圖而已。
    這本書特別適合學生讀,因為圖多字少,而且內容易明,本來就是為了學生寫的。
    (DEF學校圖書館也有喔﹗有興趣的同學快去找來看吧。)

    中國古星圖》陳己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2002(1)

    整份都是古星圖,配以對中國古代「三坦二十八宿」系統的解釋(維基/太空館),並解釋每個星宿的內容和神話。又有中西星座對照,方便讀者比較。(另見拙文《中西天文學的比較》)

    《星移物換—中國古代天文文物精華》香港科學館
    (見太空館介紹)

    科學館為同名展覽所出版的著作,介紹中國古代對天空的看法、曆法、和古代天文儀器的設計和運作方式(中國天文觀察直到宋代都是世界第一)。對我而言,這個展覽最吸引的地方就是那些可以讓我親手擺弄的古天文儀器微縮版,這本書雖然沒有模型附送,倒也圖文並茂介紹了儀器的運作。

    雖然貴,我很想買,但開本實在太大。既然我能從中學到的新知不多,不敢買到家中放。
    不過學生應該會對這本書有興趣,也可以學到很多。只要可以的話,我會強烈推薦學校圖書館買的。

    (這不是書,順帶一提)
    太空館本來很受歡迎的「旋轉星圖」(我也買了一個),自從售罄以後,已經不重印了。
    依我看,對於培養天文興趣,這其實是最「本小利大」的方法。蓋因旋轉星圖很便宜(就算送也不肉痛),依照指示抬頭望星又很簡單,只要有一塊夠黑(遠離市區光害)的地方,就是小朋友也做得來。
    現在香港的環境,好像只鼓勵像方某般,看天文書卻不出去看星的人……

    《中國業餘天文學家手冊》馮克嘉等編,高等教育(北京),1993-1(1)

    名副其實,一本手冊。不是一本供人逐頁閱讀的「書」。
    內容包羅萬有,有點像百科全書的形式,把天文學各方面的條目作簡易解釋,也附上一些數據。顧名思義,是方便天文愛好者使用的。

    [天體]

    恆星》蔡國昌、葉賜權,市政局(香港),1992-2(2)
    《星星.月亮.太陽》(牛頓特集11),丁錫鏞主編,牛頓(台北),1984-7(1)

    《星星.月亮.太陽》是方某兒時購買的「大書」。
    (如無記錯,當年售價一百二十八元正,在那時候是一筆大數目—尤其家母一向手頭不太寬裕。就算在今天,這筆錢也可以勉強買兩本書了。)
    「牛頓特集」,幾乎每所舊圖書館(太新的可難說)都有一套的參考書。與《牛頓》雜誌相同,翻譯日文作品,以圖多字少為賣點,範圍遍及科學各科目。
    《星星.月亮.太陽》的內容是太陽系,把九大行星逐顆討論(除了冥王星,因為到現在連比較清楚的照片也沒有),包括水星、金星、火星、月球的歷來探測計劃,亦包括當年航行者太空船拍攝到各大行星的最新照片(對於天王海王二星而言仍是最新的,木土二星則已有來自伽里略號卡西尼號的更新照片了)。這本書在當時而言,已經報導了當時人類對各行星的最新知識,再加上美麗圖片,令方某愛不釋手。(也解釋了為何方媽媽會買)
    同書最後兩章,分別討論太陽(包括太陽黑子及發光機制)和生命化學起源的探討。對「小方」而言,核融合和生命起源的化學基礎都是極為新鮮的題目,可算是方某對物理學和演化學興趣的濫觴。

    《恆星》,比較近期(也十年了…)的太空館出品。顧名思義,這本書是討論恆星的,包括宇宙大範圍架構的理論、恆星的生、長、老、死的歷程等等,內文簡明,圖解也很清楚。

    想找比較新的資料,也可以留意這本作品﹕
    星空蝴蝶》郭新,香港太空館,2002。
    不過我可沒買,這本書專講行星狀星雲,對入門者也許有意思。但於我得益卻不見得大。

    彗星—性質及觀測方法》香港天文學會、香港太空館,市政局(香港),1997-3(2)
    《哈雷彗星來囉﹗》漢欣(台灣),(1986前?)
    《彗星》(新世紀叢書052),葉承審定,銀禾文化(台北),1985-6(1)

    《哈雷彗星來囉》是方某第一本有關彗星的書。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這本書大概是前一兩年出版來賺錢的。內容跟當時的台版書差不多,都充斥日本內容(尤其漫畫插圖),相信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本書內容包括彗星的觀察歷史、簡單構造、探測和哈雷彗星的典故和迷信等等。
    方某沒有特地去觀賞,不過當年某日下午在帕麗大道上走過時,倒也看到哈雷彗星。因為哈雷彗星有75-76年的回歸周期,所以一般而言一生人只會看見一次(這也成為當年望遠鏡大賣廣告的「理由」)。當然,「一生」與否也要看時機,哈雷彗星在你中年時才出現,你當然沒那麼長命去看第二次啦。
    方某比較「幸運」,1986年時還只是七歲。如果方某有幸第二次看見哈雷彗星,將是八十二歲高齡矣……
    (我一向唔認為自己會有咁長命,就算有,都唔知對眼係咪仲睇到野囉…… *_*)

    《彗星》,新世紀叢書另一譯著。並不以哈雷為中心,而是一本有關彗星的綜合著作。內容主要環繞彗星的構造和軌道等等。

    相比前面兩本舊書,《彗星—性質及觀測方法》則是由太空館出版,比較近期的彗星專著。對彗星有興趣的讀者,當然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很多有用的資料。

    探索宇宙的盡頭—哈伯太空望遠鏡》,陳培,時報文化(台北),1996-8(1)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的望遠鏡,不是因為它口徑最大(地球上有大得多的光學望遠鏡,更不要說可以用上整個山谷的射電望遠鏡),而是因為它是第一部放在太空的光學望遠鏡。太空沒有塵埃,也沒有大氣擾動,對望遠鏡的干擾減到最少,於是影像更清晰,也能把更遠天體的影像聚焦。
    哈勃也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事例,因為反射鏡磨製有問題,令哈勃變成「大近視」,傳回的影像比地球上拍攝的更模糊。美國太空總署幾乎被人罵死了。後來由穿梭機把太空人送上去加裝配件(太空人出倉活動從來都是很危險的),才令哈勃回復正常。
    正常的哈勃,簡直令世人驚為天人,因為照片實在太清晰了﹗哈勃令我們看到了很多天體的細節(因此令天文學家有更多研究資料),甚至幾乎望到宇宙的盡頭了(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星系,見太空總署網頁)。
    這本書就介紹了有關哈勃的種種,還有它為我們拍攝的美麗照片。

    可惜的是,由於小布殊政府把重點放在派人登陸火星任務上,其他無人探測的預算都被削減。哈勃望遠鏡的維修被暫停,繼續使用到故障為止。(郭兆林「寧為探險,不要科學﹖」,《科學人》2004年4月號﹔Mark Alpert「帶我去月球」,《科學人》2004年5月號)

    《從太陽黑點看文明史》(新世紀叢書113),櫻井邦朋,銀禾文化(台北),1990-4(1)

    嚴格而言,這本書不是講太陽黑點,而是討論太陽黑點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程度高低的標誌,太陽黑子十一年的周期亦會對地球大氣帶來影響。這本書的內容,正是以太陽黑子周期解釋歷史上的各種小冰期,和對歷史的影響。
    我其實沒細讀這本書,不過如果有時間的話(設若﹗),相信是很有趣的。

    [應用天文]

    《天文望遠鏡觀測基礎》仕會編譯,萬里(香港),1983-5(1)

    方某是一個很矛盾的人。
    喜歡寫字,字體卻看得要命。(我老是說自己有讀寫障礙,信我嗎﹖)
    喜歡畫畫,但同樣的,美勞科作品通常是一塌糊塗。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但技巧不見得好。
    同樣地,喜歡看星星,不過不喜歡四處走,更不喜歡捱夜。
    (更難過的是,喜歡女人,但應付不來吧…… )

    這是童年時接觸的書,內容頗詳盡的,由基本的牛頓式伽里略式赤道儀經緯儀,到怎樣用太陽鏡,一應俱全。所以方某學了很多。
    跟方某的其他學習相似,學是學了不少,就只是從來沒真正把弄一部望遠鏡。(看倒看過,不過不是我搞的)

    這本書顯然太舊了,不過要在市面找到內容相似的書,應該不難。

    《星座觀賞》藤井旭,銀禾文化(台北),1996-12(1)

    教人看星星的書很多,講星座的書也很多,這只是方某的其中一本。
    以星座為綱,對於初看星者而言,應該是比較容易掌握的。
    而且在看星之餘,也有一些星座神話的討論(頗似坐井會黃衍蕃老伯的熱門講座,方某也收藏了講義),自然更能提高興趣了。(其實更方便男孩子討女生歡心吧 )

    《夜空的呼喚—星際通航》李逆熵,商務(香港),1992-2(1)

    早在神五上天之前,大家都想過上太空,否則嫦娥怎會奔月﹖
    不過,在現實中,上太空卻是個前仆後繼的科學奮鬥。
    就算已有很多人犧牲了,我們現在還只能去到月球,更遠的地方,就只有無人探測器了。(人類最早發射的星際無人太空船「先鋒十號」,現在才剛剛衝出太陽系的邊界。)(太陽系邊界的討論見拙文《太陽系概論1995》,或者乾脆在 google 打「太陽系邊界」去查好了。)

    這本書的主題,卻不在太陽系,而在「星際航行」這種看似科幻的題目。
    按照人類現有的科技和科學知識,怎樣可以去到太空另一邊的星球呢﹖人類又怎樣「捱」過這段旅程呢﹖這些方法又有甚麼問題呢﹖
    這本書就是討論這個。你會發現,就算你有科技可以做到,也會有很多問題跟著來。值不值得去做(太空探索對人類文明的價值),卻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哲學問題了。

    科幻往往會變成未來的事實(貌似科幻,實質有幻無科的「偽科幻」當然除外),走著瞧﹖

    《時間與曆法》鄭瑩、余宇坤,銀禾文化(台北),1995-7(1)

    能夠為時間刻度,才能訂立曆法,乃農業社會生活規律,不可或缺。
    時間曆法可以控制萬民作息,所以必然是統治者的專利。(見拙文《中西天文學的比較》)
    這是一本簡明的入門書,大概解釋了曆法和時間標準的由來,歷代各民族的曆法之類。

    當然,更深入討論的書籍自然也有,例如我沒有買的這本﹕
    尋找地球刻度的人》Dava Sobel,時報文化。

    [氣象]

    《氣象科學入門》(新世紀叢書077),曾煥華譯,銀禾文化(台北),1994-7(2)
    《天氣和人類活動》Rob DeMillo,緯輝電子(台北),1995-9(1)

    兩本有關氣象學的推介。
    《氣象科學入門》,大概是新世紀叢書中最似教科書的一本。這樣說不是指它很悶,而是說它的內容很有結構性,對氣象學有興趣的值得一讀。
    《天氣和人類活動》嚴格來說只是氣象入門,緯輝電子這系列的書都是每章配以大圖解,然後再加文字說明。懶讀字的可以讀圖便算,有興趣的也可以再細讀內文,是不錯的設計。

    《颱風﹗》皇家香港天文台,政府印務局(香港),1992(1971版修訂)

    有關颱風的專著,難度不高,而且加上不少香港本地的案例,非常適合學生和課堂使用。

    《From time ball to atomic clock - The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Anthony Dyson,  Hong Kong Gov't, 1983-12(1)
    (中文介紹)

    皇家香港天文台的第一本「官史」,對「皇家」趨之若鶩、港英餘孽如我,自然不會放過。或曰,這本明明是英文書(可惜,沒中文版的),對英文避之唯恐不及的方某,為何會讀﹖
    這是預科英文科閱讀報告「迫」出來的,反正也要找一本,「小小天文台台長」(甚至想自己搞一個)自然也要讀讀天文台的歷史。

    不過,這本書可難讀得很,因為作者引用了不少當時的文件,這些文件所用的英文,簡直有點「中古」的氣味……連「現代英文」也不甚了了的方某,讀到這些英文,相信跟那些不喜歡文言文的學生被迫讀《弔古戰場文》差不多。
    因為對天文台的熱情(又因為要交功課 ),硬著頭皮把它啃完。

    當然,撇開那些舊式英文,這本書自然很有價值。對於天文台初開的情況,有很好的描繪。

    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何佩然

    天文台回歸後的「新官史」。
    在大學圖書館借了來看,但沒有買,因為太大本了(中英對照)。

    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講香港天災史(這是《由時間球到原子鐘》沒有的),一部講天文台史。由於要中英對照又分兩部,所以「兩頭唔到岸」。天文台史的部分,還沒有《由時間球到原子鐘》詳盡。

    當然,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這本書已經足夠了。再者,由於作者是中文人的關係,引用了不少中國資料,亦足補《由時間球到原子鐘》之不足。

     

    (書影來源﹕香港太空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天文台遼寧省圖書館時報悅讀網怒加科幻)

Comments (10)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