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 [出口轉內銷之膠人當道]

    上次網友跟我說,AM730有個最喜歡專欄作者徵文比賽選舉。我說「最喜歡」很難說(就不說其他,梁文道對阿呢,點揀﹖),「最不喜歡」的可以寫到。
    (不就是那個只懂叫人「努力D啦」的市場原教旨﹖他前陣子寫了篇要求「最高刑期」外另外加刑的,擺明是一個不識法律制度的人才想得出,我也懶得抽秤他了)

    不過看完這篇之後,我發現原來連「最不喜歡」也很難說﹕

    靳清松@AM730﹕校園驗毒胎死腹中﹖

    支持校園驗毒不是問題,問題是為何可以用那麼差的理由去支持。

    「最令人莫名其妙的一個反對理由,是配套不足。言下之意,是一旦驗出了有毒癮的學生後,沒有足夠人手資源去做跟進工作,倒不如不驗。一個人身體不適,會不會因為擔心醫院病房沒有床位,而在家死頂,不去看醫生﹖指配套不足的人,其實是反面證明了校園毒品問題嚴重,所以擔心資源不足以應付開始計劃後會湧現的大批個案。」

    1. 他似乎不知道有個成語叫「諱疾忌醫」,現實上有不少人懷疑自己有絕症也不去驗,就是因為明知絕症無法醫,所以寧願不知。

    2. 不過,諱疾忌醫是負面的,但現在的質疑卻非如此。
    如果一個人自己有病不看醫生,頂多是害了自己(如果是傳染病還四處亂搞才害人)。
    但驗毒計劃不是驗老師社工,是驗學生。

    現在問題不是「反面證明校園毒品問題嚴重」,哪個時代都有學生吸毒。只是以前吸了你不知。
    問題是我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學生在吸毒,如果沒有足夠資源去跟進,就去把他們揪出來,這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學生一旦驗出「有毒」,就會令他被污名,甚至在校內被歧視(計劃聲稱說保密的,但你認為會保密到連校方也不知﹖你保證校方知道後不會歧視他﹖)

    要用「病」來比喻,就等於遺傳學課堂經常討論到的一個倫理問題﹕應不應該為病人檢驗遺傳病﹖如果我們明知一個遺傳病是絕症,幾十年後才病發,病人會否不知道比知道好﹖因為我們要知只需一會兒,但病人要背負「絕症」的陰影幾十年。

    在這裡倫理討論很清楚﹕當事人有「不知道的權利」(知情權的反面),他不願意知道就不驗。
    但當「病」變成「吸毒」(吸毒其實也是種病,不知為何當犯罪),很多人的倫理觀就不知偏離到哪裡去了。

    就算是個醫生、就算那是絕症,你都要準備好資料、知道預後,才向病人建議檢驗。驗毒怎麼比驗病更草率﹖

    「其實質疑者毋須擔心,因為在大埔推行的試驗計劃是自願參與的,自知過不了關的學生,自然會拒絕參加,參加同學一定百分百過關,也不會有配套問題。」

    我懷疑這個人究竟有沒有看報紙(包括AM730)。拒絕的學生要交給老師社工跟進,這真的是自願嗎﹖
    還是外面的人開玩笑說是「校園強制自願驗毒」,他聽不明白﹖

    如果肯定百分百過關,那麼驗來幹啥﹖不如就只問學生「你驗不驗」﹖願意驗的就「過關」,不願驗的就「不過關」好了。連驗尿試紙的錢也省掉。

    「可會有孟子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立法強制校園驗毒﹖」

    其實隨街都有人吸毒的,包括大人小孩,未知靳生有沒有同樣的勇氣,建議立法強制街頭驗毒﹖
    (怕尷尬的話頂多給你一座流動公廁好了,請君入廁。)

    其實同報另一篇報道可能更o岩靳生口味﹕阿富汗婦拒交歡,夫可餓之

    (套他的話﹕「其實質疑者毋須擔心,因為在阿富汗性交是自願的,不想被餓的女人,自然會拒絕結婚,結婚的女人一定百分百願意」﹗)

    樹大有枯枝,果然。依家o係AM730至少可以數到三幾條。

    ---

    跟住落黎呢篇唔係作者有問題,而係回應既人有問題﹕

    clevergeniustaurus穩定壓倒一切﹖

    @Szeto_Iren - 我諗你係倒果為因,唔該將長毛既事放返o係香港立法會既歷史脈絡再講。

    依家係咪因為有民主,先選左長毛出黎﹖
    事實上係,立法會(連回歸前立法局)開始有直選議席以來,一直都冇出現過呢類議員。係最近一次先選到長毛。

    咁代表左咩﹖

    香港有立法會選舉咁耐,香港人就爭取左普選咁耐。民主派最早一次既口號係「八八直選」啦,果陣你o係邊度﹖
    (我問「你o係邊度」唔係要話「後生冇權出聲」,而係要突顯普選訴求講左幾耐。呢度好多人未出世,香港人就要求緊普選啦。)

    由八十年代到依家,有二十年時間,所有民主派議員不論黨派,都是斯斯文文。劉慧卿算是最「激」那個,都只是在外面「訓街」而已,入了會議堂都冇乜過激行為。

    但係二十年過去了,普選呢﹖
    (政府竟然還開歷史倒車,委任區議員。然後再建議由區議員選特首。)

    如果學你咁講,話長毛唔尊重會議、阿爺就唔尊重我地,於是就冇普選。咁過去廿年大家都咁尊重會議,點解阿爺又唔尊重我地﹖點解又冇普選﹖

    事實上根本唔係「尊重」既問題,而係「阿爺」要控制全局。除非佢肯定香港普選係選「愛國人士/聽話人士」出黎,否則你都唔使旨意普選﹗

    長毛既出現,係部分選民對於立法會多年黎「斯文議事」無法解決問題的一種反撲。

    我個人並不喜歡長毛那種行事方式,但我們不可以倒果為因,把長毛視為問題的根源。其實長毛的出現,是現制度的「病徵」而已。就算你殺了長毛,只要制度的問題仍在,第二三...N個長毛始終會出現。

    (如果沒有足夠的選民支持,再加上現行比例代表制偏好中小政黨,就不會選了長毛出來。但比例代表制是政府屬意的,因為這制度令立法會幾乎不可能被某一政黨控制,危及行政主導/霸道。只是政府設計制度時,沒想過會有一個長毛般的議員跑出來,所以就進退失據了。)

    (有些後續討論更值得恥笑,水平低到令人哭笑不得。不過我回應兩下就算,免得白費光陰在這些膠人身上。)


  • after 71

    [遊行後事]

    我們必須關注警方處對付示威人士的不文明手法,更要警務處公開交待,為何示威人士出現痙攣症狀時,不是立即放下找救護員,而是繼續抬走

    星屑醫生﹕那個痙攣的白色膠紙男
    肥醫生﹕關注警方妄(罔)顧市民生命安全

    網路兩大名醫會診,diagnosis 昭然若揭,警方無所遁形。實在清場、清場的字眼只會令我想起 VIIV,那女警官出來答話答得越得戚,我心就越不安樂。」(星屑的轉載)

    (方按﹕其實警方聲稱說自己不控制遊行步伐,為「其他道路使用者」不給遊行開路,也是一樣。)

    仲有﹕
    黃世澤﹕差佬意圖搶劫記 (黃世澤隔著鐵欄向示威人士送食物,警察試圖搶奪)
    獨立媒體的報道

    方某曰﹕
    淨係睇日間遊行,你已經可以懷疑,究竟呢個係香港市民既警察,定係香港政府既警察
    晚上果段「鎮壓」簡宜無稽,班人只係靜坐,你圍住唔畀佢搞事就夠啦,使唔使當人犯咁對待﹖
    警方自從對付韓農一役嚐到甜頭,已經變壞了。

    ---

    另外,有一位看倌質疑,方某在上一篇文(其實是回應世澤的文)表示「連慶回歸遊行有人暈倒也不報」是否屬實。並寄付有「高清翡翠台」字樣的新聞報道cap圖。

    雖然這位看倌不欲被針對、亦不欲公開名字,而方某認為表達意見應該公開正面面對所有人,但在下仍認為需要在此回應。

    1. 「連慶回歸遊行有人暈倒也不報」是留在家中看電視的家母主動提供消息,她看了亞視和無線兩台的報道,告訴我亞視有報無線沒報。

    2. 以動機論,家母沒有貶低無線的理由,她晚晚都追師奶劇的。連方某宣稱杯葛的節目,都照看不誤。所以我接納她的觀察。
    (其實連方某也沒貶低無線的動機,因為我多年來都是無線fans,頭十幾年甚至完全不看亞視。現在批評無線,只屬義憤。)

    3. 愚家貧,未有數碼電視設備,無法收看「高清台」。家母的比較是看模擬制式廣播的兩台頻道後得出的。如果只是高清台有報道而「標清台」沒報道,亦屬不當。就算只是派米,有人暈倒向來都會報道。

    (補﹕看倌進一步補充,說在mytv看到的新聞報道一樣有報「暈倒」,認為是家母看漏了。由於在下當時沒看直播,亦不能排除mytv和電視播出版本不一樣—民建聯的「北極企鵝」在港台網上版不是消失了嗎﹖—所以在此存而不論,留給其他看倌自己參詳。)

    --------------

    Johncoal﹕好書

    「所有爭取民主的人的美/惡夢:哪裏哪時有民眾會自我覺醒呢?」

    線鋸﹕野貓七一遊行()、()

    「我所提議的七一第三條道路,是互聯網時代自治抗爭的結晶。七一前各界經互聯網、社區中心網絡、少數族裔網絡、人際網絡組織,自發組織小組。每組最多 29 人,因為 30 人或以上的遊行,根據《公安條例》,需要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每個小組,只需在自己的社區或其他地方馬路以超慢速『散步』數個小時『慶祝回歸』,甚至可以在各個公園坐下「休息」進行歌誦、『朗誦』各種素球等『慶祝回歸活動』。……如有警察查牌,可以提供 29 人的小組列表,證明無需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如在路上遇到其他小組,互相表示不認識。全港數百數千條龍,齊齊散步。……香港人會明哲保身,不敢像南韓、伊朗那樣搞肢體抗爭。野貓式離散『散步』,在互聯網年代,更見有力。警方控制不了,傳媒報道不了,政府估計不到結果。這樣的散步遊戲,總比劇本結局都寫好的『抗爭』為之恐怖。」

    「互聯網年代,解散不再是一個消極的字眼,各自為政,百家爭鳴。目的和而不同的解散結構,更加能夠打擊政權、金權高度集中,要求統一戰線口徑的官商執政聯盟。假定有人想反李,試想像二十九個人牛步在全港屈臣氏門口練 moonwalk 三十分鐘,暫阻顧客入內能夠打擊『李氏力場』;還是五萬人在警方控制步速之下遊行狹窄的高氏威道熱爆反李家治港?

    世澤﹕Review33網友的法盲言論

    「在昨晚的情況,由於示威在政府總部舉行,政府總部不屬街道,因此,《公安條例》是不用適用。只有《警隊條例》、《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基本法》適用在昨晚的情況。

    封鎖本身都是非法,下一次,我會教示威者,玩南洋玩法,就是授權一人報警(書面授權),指行政署署長以及警察進行非法禁錮,或者指派律師,或一名普通人緊急開庭申請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程序玩法上,準備好誓章立即前往任何一名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府邸,當時法官就可以即時前往事發現場視察,以便開庭。……

    ……除了法院,以及法院指派人員,誰人有這個權力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如果我是示威者,一定會書面委派代表申請人身保護令,禁止小便這個荒謬行為足以告到行政署署長和警務處長訓響度。警察的封鎖權力,是極為有限,多數是為了調查罪案,為免證據被毀滅,或執行交通規則,才有封鎖權力。而且針對非法禁錮,在普通法權力,市民衝擊鐵馬並非違法,這是自衛行為。

    香港法盲太多,難怪警權可以這樣大。」

    聞見思錄﹕早知今日,何必faux pas

    「今天,BBC的一位記者問秦剛,『上週你回答我同事的問題時,問他有沒有孩子,現在綠壩推遲了,Do you have children?你有孩子嗎?
    秦剛沉默片刻,點了下頭,說,『我該說的已經都說了。』」

    (方按﹕自招其辱,抵死有餘。)

    倫爺轉貼蘋果﹕政府總部留下六公升尿液,政府考慮「以尿入罪」

    我認為就算告到上法庭都唔一定告得入,因為法例雖然禁止,但大小二便是生理必須。人家本來有意願去廁所,是警察不准而已,所以小便者並不是故意隨地小便,只是因為「冇廁所」迫不得以。
    (當然,警方可能會話﹕拿,你離開政府總部咪可以去廁所囉……但警察擺明封鎖整個現場,人地係咪走到先﹖)

  • Sex toys 101

    (先旨聲明﹕本書限十八歲以上人士觀看。如果看倌未夠十八歲,讀過這篇介紹就算了,等成年再找來看吧。)

    情趣玩具101》,Rachel Venning, Claire Cavanah,台北﹕大辣,2005

    其實有想過是否應該介紹這本書,因為有些部分不太同意(尤其肛交那部分)。不過就算不認同,看看也沒壞的。

    包了膠袋的書,看不到內容,向來難買。就連正兄介紹過的《AV現場》,我還是沒去買。
    (令人無從判斷、令內容無從提升,永遠都被視為「低俗猥褻」,這不就是死光人的陽謀嗎﹖)

    不過這本書我倒是很快就決定買,因為「玩具」這個題材有趣。一本以「性玩具」為題材的書,一定會有些有趣的內容,「觀摩」一下也好的。

    路人乙喜歡那隻很傻很天真的鴨子,也竟然變成很黃很暴力的按摩器喔。

    本書分門別類討論了男女性生理、心理溝通、按摩器、假陽具、肛交、男性用玩具、潤滑劑、綑綁和SM、和安全套等各方面的知識和商品。

    本書作者是性玩具商店的東主,當然是專注於討論「如何滿足性欲」,而不會教你禁欲。不過本書亦討論很多健康和安全問題,介紹在各種不同的性行為中如何加強安全和應該注意的重點。畢竟就算性生活再快樂,都是不值得為了快樂而玩命的。

    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本書介紹的性玩具的確多模多樣、而且有些美得像前衛藝術品多於性玩具,但以類別而言,並未超出在色情片見到的(雖然新鮮感不強,不過本書中出現的更美觀)。
    算是「新知」的,就是原來連保鮮紙也有多種用途,從來沒想過。潤滑劑可以有那麼多種類,也是不讀不知。

    不過其實「方某看這本書」這回事,旁觀起來有點搞笑——因為學得多少,反正用不著。情形有點像一個窮光蛋在看《怎樣花掉一億》……

    ---

    筆記,方某沒想過的要點﹕

    p.139 「當我們想要插入時,陰道的天然潤滑液未必會及時出現。『女性天然的陰道潤滑液代表她的興奮程度、想要被插入』是一項迷思,女性通常在剛開始興奮時最濕潤,但愛液可能在她結束性交之前早已乾涸或被玩具和保險套吸乾,經期循環、年齡和常見的抗組織胺藥物都可能影響女性濕潤的程度和頻率。」

    「某些保險套已經預先潤滑,亦即外側塗好了潤滑劑,幫助保險套維持彈性,在保險套內側的末端加一滴潤滑劑更能防止破裂。」

    p.143 「Nonoxynol-9殺精劑……後來的研究發現N-9會在陰道和肛門之類纖細的薄膜上造成微小的撕裂傷,這些無法偵測的小傷口將造成細菌與病毒在人體間傳染。所以,早期的推薦是錯的,N-9其實增加了傳播疾病的風險。最近有些研究指出,使用含有N-9的潤滑劑或保險套,可能使感染HIV的機率提高50%。2001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注意到這個議題,提醒民眾勿再使用含N-9的產品。」

    -----------------

    來個輕鬆或不輕鬆的延伸﹕

    科學松鼠會﹕人之初莫要晚於23歲

    「醫學研究表明,性生活開始得越早,越容易患上一些性傳播疾病,不過太晚也不妙。《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稱,第一次性愛如果推遲得太晚,性功能同樣會受到負面影響。這項結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1996年全美性健康調查的中數據後得出的。他們指出,23歲以後方才失去童貞的人,出現性喚起障礙,勃起功能困難等性問題的機率會大增,而且拖延的時間越晚,問題越嚴重。性教育專家指出,這項研究證明,絕對禁欲的性教育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做法,年輕人應當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心理及性需求。學會安全、負責任地進行實踐。

    評曰﹕
    1. 天亡我也。
    2. 如果這種結論給死光人見到,一定會說那本學刊意識不良吧﹖不過,有性功能障礙,想做也做不了,豈不是更合他們心意﹖

  • To close or not to close

    議員建議政府盡快宣布停課

    鄭家富係咪傻架﹖未有社區擴散、學校又未有感染個案﹖停課做乜﹖

    上次沙士有人說停課太遲,其實我也有同樣的懷疑。

    需知道在下質疑的原因,並非因為課業安排的問題。(這很麻煩,但總能夠解決)
    除非已知病毒在學校內擴散,否則停課並不見得對學生健康有必要。

    懷疑停課效用還有另一理由﹕因為停課不等於學生不會去公眾場所。

    學生要上學,雖然是人群密集,但至少有老師看管。有不適的學生會被要求回家,而且一旦有感染個案出現,要查證哪些師生跟病人有密切接觸、須予隔離,比較容易。(因為分班、分組名單、時間表座位表之類早就有了)
    可是,如果停了課,學生不一定會留在家裡的。沒有人看管或不聽話的小朋友更可能四處跑,也許去了球場、也許去了商場閒逛。就算學生已有輕微病徵,但還可能會四處走(「想去玩」嘛)。在這些地方,接觸程度跟學校不見得有很大分別,但接觸過誰反而無從稽考。萬一有人發病,想查出他接觸過誰反而更難(就像我們不知道哪個的士司機接載過源頭病人一樣)。

    簡單點說﹕就算有可能受感染,把學生放在一個受控制的環境裡,總比我們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更安全。

    從這個角度看,究竟是不停課危險﹖還是停課更危險﹖我很懷疑。
    (當然,我說的這番話沒有甚麼研究證明,純屬個人推論。如果有人聽過有關研究,歡迎指教。不知會否有人研究不同時間停課的效益﹖)

    如果個別學校有個案出現,停課當然是必須的。如果學校和社區同樣有擴散,那麼全港停課也是合理的(那時社區內病毒太多,寧願先打斷一些潛在的傳染鏈)。
    但還沒有人病倒就停課,這樣對於防疫,不見得有何好處。

    道理就正如我們不會因為西太平洋出現了一個颱風,就立即要求全港停工停課一樣。

    ---

    補一點﹕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停課的時間長短。跟颱風不同,疫症並不是一兩天就過去的,停課往往是以星期計的事(SARS時期香港停課九天)。所以選擇停課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太早停課的話,萬一疫情在停課尾昇才爆發,就無法復課,復課變成一延再延。
    再者流感跟新出現的SARS不同,向來都有一段頗長的「旺季」,如果這次流行期也以星期計的話,可以預料停課時期不只一星期。所以選擇在社區出現擴散才停課,就可以把停課期縮到最短,而又同樣達到防止流感在校園大量傳染的效果。

  • 香港證實有H1N1流感傳入個案

    都係果句,要黎既始終要黎。這是疾病的演化路程,唔驚得咁多。

    ----------------

    是日又去了正兄家裡玩遊戲。
    玩了三種新遊戲,其中兩種我認為極適合學生,搞到我都想私人入一套同學生玩。

    1. Pick Picnic / 雞同鴨搶

    一個農場裡雞鵝鴨爭飼料、又要小心別被狐狸吃掉的卡片遊戲。

    簡單點說﹕
    有六個不同顏色的飼料欄,每回合會自動各加一粒飼料。(飼料有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分數)
    每回合你可以選擇手上與飼料欄相同顏色的雞鵝鴨卡片,去吃掉其中一欄的飼料。
    如果「一注獨得」一大堆飼料固然好,但如果有多於一人想爭就要決定是協議瓜分還是擲骰鬥大。
    如果你認為有雞鵝鴨在某欄出現,也可以改為選擇同色的狐狸卡去吃雞鵝鴨。(雞鵝鴨卡也有分數)
    但另外有一張「雞屎卡」(上面的中文版本叫「偷吃」),不與人爭,只吃一小粒飼料。如果狐狸碰著牠,反而要扣分。
    最後依得到的飼料和出狐狸卡吃到的雞鵝鴨分數加起來決勝負。

    正兄認為「太簡單」,我倒認為因此適合學生玩。因為規則極度簡單,大家「柴娃娃」玩得興高采烈,跟女孩子玩更屬一流。(電車男必備溝女利器﹖)

    2. Owner's Choice

    一個股票遊戲。規則也不算複雜,但當中的謀算比較多。

    簡單地說﹕有四種股票,起初股價都一樣。圖板上輪流選擇行動,可以按當時市價買賣股票,又可以選擇讓大股東擲骰子影響股價升跌。四種股票的骰子內容略有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特性」。有些股票常派息、有些波幅大、有些會幫助其他股票價格上升,有些又會推低其他股票的價格。
    除了這樣,還有兩種較為「災難性」的骰子,都會導致其中一種或所有股價都下跌。其中一顆和「股票骰」是配對關係,因為擲「股票骰」要向交易所交費用,如果交易所累積的錢很多、或者大股東本身沒錢支付費用,就可以選擇其中一顆「災難骰」。雖然災難骰會令股價下跌,但大股東自己就很大可能可以拿走所有積累的錢。這令大股東有「做市」損小股民以自利的誘因。

    我倒覺得給學生作經濟教材也可以的(非經濟學教師的意見),當是「理財教育」,讓他們提早體會股票市場有多少「大鱷」在蠢蠢欲動、隨時做市玩死小股民。
    (碰巧我們有個很喜歡玩財技,把公司炒來炒去再玩到破產也賺錢的仁兄,在下稱之為「李擲骰」)

    玩過這個遊戲,在現實世界應該知道要小心一點、不要亂信大股東﹖

    ----------------

    年均400少女墮胎,議員倡小學性教育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表示,有市民反映學校太遲推行性教育,而且內容多流於『人類生物學』的學術層面,她希望當局考慮到現時小學生有『拍拖很正常』的想法,應提早在小學多談婚前性行為的後果。」

    我想她忘記了去年曾有學校把科學課本人類生殖系統橫切面圖撕掉的新聞……教人類生物學﹖
    婚前性行為的後果,大肚囉,我不相信有哪所學校不會講這回事。

    我又要重複那些保守組織常常批評說「學校只教避孕」的事,因為我真的沒聽過哪所學校會這樣教。學校「只教避孕」是不可能的,「不教避孕」的學校倒多的是。

    問題是,學生真的明白「性行為」是甚麼一回事嗎﹖知道性行為中會出現甚麼狀況嗎﹖
    老師不會教,家長和保守組織更不會讓學校教(「教壞學生」喎)。

    (連大學生報講「開房」也算教壞人—儘管那些是成年人,中小學除了「不准性交」之外還可以講甚麼﹖)

    中小學的性教育會說甚麼﹖我相信自己的經驗可以反映,不就是﹕
    —小學教發育期身體變化,男生教夢遺、女生教月經。
    —中學還是教發育期生理心理變化,然後提醒未婚懷孕的嚴重後果。「開放」一點的學校會教「拍拖」如何應對、如何對性要求「說不」。(不開放那些,當然是連拍拖也不准,還教甚麼﹖)
    會考生物科教人體生殖系統、懷孕(當然不會描述性交)和生產。高考生物科還包括人體激素如何影響生殖系統和避孕方法,高考參考書對性交的描述是「陰莖興奮勃起、進入陰道,性高潮時射精,然後精子進入輸卵管和卵子結合」。(唔好話得果幾句勒,大佬,有幾多人專修生物科﹖﹗)

    結果學生只知道「性行為會大肚」,然後繼續去做。保守主義的性教育,早已被證明完全失敗,只是那幫人永遠不會承認。

    就像吳敏倫所言,迴避「性交」的性教育,根本是畸形的性教育。(你可以想像教化學不講化學反應嗎﹖)
    不教學生「如何面對性行為」也算了,連「避孕」也不教(我指的不是生物科那種「講」,是真的讓學生接觸避孕用品,學習怎樣用和優點缺點、失敗原因),我只能想起孔子那句﹕不教而殺謂之虐。
    「教避孕會鼓勵學生性交」這種低水平的胡說八道,不要再用了吧﹖(教人用安全帶是否鼓勵魯莽駕駛﹖)

    我們會讓學生玩模擬投資遊戲,為何讓學生拿個避孕套學怎樣用,會是個問題﹖

  • [兩種感冒]

    1. 其實所謂「豬流感」,要驚都冇用。因為流感大流行是遲早會來的事,醫護界也無法阻止,只能希望毒性不會太強。

    其實最有用的還是董太那句名言﹕「千祈、千祈、千祈,洗手、洗手、洗手」﹗

    套用霍亂的經驗,衛生越好的社會,霍亂毒性越低。因為衛生良好的社會,只有較健康的帶菌者才可以散播病菌,所以會令霍亂向低毒性演化。在衛生差的地方則相反,因為病到爬不動的人也可以把病菌散播開去,霍亂菌自然不需要「就住就住」了。
    所以,市民的衛生做得越好、醫護和隔離越有效,流感就越有向低毒性演化的壓力。

    2. Kursk﹕為什麼我們要陳一諤下台﹖

    超﹗批評人地搞罷免果班人,夠抹殺緊港大學生會會員既政治自由囉﹗

    全民投票結果都講明同學唔想你繼續做落去,你服務一班唔想畀你服務既人黎做乜﹖你仲賴死唔走做咩﹖
    (除非陳一諤有證據質疑投票有造票成分,又作別論)

    這種人當初也選得上,現在還有人幫他說話(可不只中共支持者呢),可見「偽理性」在香港實在大有市場,難怪民賤聯可以成為香港第一大黨。

    跟病菌一樣,我們的「衛生」做得越好,辨識土共越有效,越會迫使土共向「減害」方向演化。
    你越「包容」他們,他們只會越演越烈,最終玩死整個香港。
    (當然,我只是說口誅筆伐,絕不贊成任何人對土共作人身威脅和亂揭與政治無關的私隱了。)

  • [出口轉內銷之大麻、床照、保安王國]

    世澤—有D事似乎應該搞清楚

    食大麻本身不算很嚴重的事(當然肯定是壞事),更令我好奇的是,譚校長那句「義不容情」式的反應。

    他只不過是關生「契爺」罷了,既不是人家老闆,演藝人協會(俱樂部而已)又沒有向藝人「釘牌」的權力,他可以如何「絕不姑息」和「嚴肅處理」﹖

    是否六親不認,自己契仔都踩兩腳,就是正義﹖

    別人(包括在下)公開指責食大麻的人沒問題,但「契爺」做同樣的事,即是說兩人純粹只是利益關係,沒有任何感情。(所以我被你連累了,自然不會放過你)

    一向不喜歡謝霆鋒,不過他在床照事件後的反應,我認為算是最好。

    關於「食大麻本身不算很嚴重的事」那句,由於這裡有學生觀看,所以有需要解釋一下。

    香港法例把大麻視為毒品,大麻是受管制的,所以藝人(或任何普通人)吸食和藏有大麻,當然是犯法的,大家亦不應該這樣做。
    就算不犯法,吸食大麻也會傷害身心,不是個好習慣。所以我才說「肯定是壞事」。

    可是大麻是否應該當成毒品,其實一直有爭議。若干國家已將大麻合法化,亦有不少人從醫學角度提出大麻合法化的理由(舉一篇為例)。當然,同樣有不少人指出大麻有毒害,不應合法化(以醫管局的一篇介紹為例)。
    但無論如何,有人因為白粉丸仔天拿水而死,但從未聽過有人因為服食大麻過量而死(中文維基說有個反例,但沒有資料來源)。可見大麻至少比白粉、丸仔之類溫和得多,這也是為何有人把大麻和煙草等同視之的原因。

    我說「食大麻不算很嚴重」是跟白粉丸仔天拿水之類比較而言。
    食大麻肯定是壞事,但法律應該如何規管、多嚴格,則大有可議之處。

    ---

    刁民﹕柏芝,我給妳一個機會

    李天命﹕在一個瘋子的國度,如果你不是瘋子的話就會被他們殺死。為了保命,你唯有裝瘋扮傻,這叫「明智假裝原則」。

    我選擇這樣看她。

    ---

    可是,其實大麻和床照,比起鄰埠瘋狂侵犯人權更重要﹖
    連陳文敏這個法學院院長,只不過因為反對過香港廿三條,就不准進入澳門﹖

    Alone in the Fart﹕內部保安綱要法、林忌﹕澳門難去過北韓

  • 補充﹕想進一步了解亞斯伯格症的看倌,可以瀏覽以下網頁
    1. 南方璀璨的星星—亞斯伯格症的認識 (推薦﹗)
    2. 維基百科—亞氏保加症
    3. 香港自閉症聯盟—阿斯伯格綜合症資料庫
    4. 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
    5. 香港阿斯伯格綜合症資訊網

    --------------

    教徒要警惕的,不是來自外間,而是來自內裡。因為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裡面毀壞的。

    林忌﹕從歷史看福音教派

    「當年福音派反舊教的最大理據是甚麼?就是舊教和政權勾結,搞神權政府,搞奢華的儀式,搞偶像祟(崇);當年的福音派,可會把教會會堂報(佈)置奢華?可會擁有大量的教會資產仍繼續叫信徒不斷捐獻?可會把教會的儀式、聽佈道、搞團契,比起教徒自己與上帝的溝通更重要?作為「福音派基督徒」,可有關心社會邊緣人士(如當年的黑奴)的權益?可會拒絕法律保障這些社會被受歧視人士的權益?」

    「就和猶大一樣,今日的教徒有些人把靈魂賣給了撒旦,不去推動全球基督徒所擁抱的民主自由,反去和共產邪惡政權同流合污,置大是與大非不顧,只愛推動一些剛好和中國傳統保守思想吻合的東西,和邪惡政權合作去對付民主派的,信的是老毛,而不是基督。」

    「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實在太易做了,派一些人混入教會,就正如內地的「愛國教會」一樣,表面上是基督徒,實際上是共產黨員,打著基督教之名,就正如有些人打著民主派之名,不斷地從事分化的活動的同時,還搞臭同道人的名,令其他人憎恨佢的同時,憎恨埋佢同樣信仰的人,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註﹕有人聲稱自己有發言權。對呀﹗他們還有歧視別人的「天賦」權利,連向罪人擲石的權也有﹗恐怕連法利賽人也比他們好。)

    安徒﹕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

    「香港這幾年來急劇冒升的「宗教右派」現象,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地展現為一種對性和性問題不成比例的干預和政治化的結果。保守主義者和親建制力量,試圖借取美國「宗教右派」的經驗,重新鞏固香港回歸後一度鬆散的政治和文化秩序。所以,一系列性問題突然在2003七一大遊行之後相繼爆發,實在並非偶然現象。但由於這種「宗教右派」政治的外借和異邦(alien)性質,港版「宗教右派」對有關問題的炒作和介入,每每給社會一個無事生非的印象。」

    「香港宗教右派今次如此得意忘形地,開展他們自視為捍衛家庭制度的「聖戰」,並非香港真的出現了來勢洶洶的「同性婚姻」立法。相反地,爭端的起因更多地,是與過去數年他們刻意培育的數隻棋子,羽翼漸豐,在新一屆立法會要爭取出頭立功有關。」

    「在香港生活這幾十年,其實我從身邊充滿仁愛寬容的基督徒身上,都找不到支持羅素的有力證據,因為他們都在積極從事人權、正義事業的推展。可是,直至最近這些「宗教右派」的冒升,我不得不找來羅素文章重讀,發覺大哲學家果然一語中的。佩服!」

    (註﹕更搞笑的是,Uncle Ray這段轉載竟然惹出有人聲稱「美國保障少數人利益,就會沒有Christmas, 只有寒假、教會教導人只有一位神的同時要說明其他神都有可能是真的」。他的說話已經夠離譜,後者尤其謬論,竟然把「原教旨迫學校生物堂教創世記」的事反過來說誣陷人
    他的牧師似乎沒告訴他,作假見證是犯十誡的。)

    --------------

    [出口轉內銷之歧視男性]

    黑冇事﹕「歧視」此之謂

    眾所周知,男生的體能平均比女生為佳(當然有個別例子例外),這是生理差異及客觀事實。中學舉辦陸運會的目的並非是要分辨男女學生在體能上的高低(因為這是已知的事實,根本不用分辨),如果男女生混合作賽,結果自然是男生佔盡先天優勢而拿了大部份的獎杯,應驗了男生的體能平均較女生為佳的結果。陸運會的目的其實是要分辨出個別男(女)生在所有男(女)生中體能上的高低。既然如此,則「男女生分開作賽」這個做法對於這個目的來說是相關的,故不能說是歧視男/女生

    5. 男生的體能平均比女生為佳,但男生和女生的智能卻沒有本質上的分別,故此我們不會讓男女生分開考不同程度的會考試題而是混合了男女生一併應考的。

    (注:雖然有教師堅持十二三歲的女生平均較早熟,智能及成積也普遍較同年齡的男生高,但這說法始終沒有充份的科學證據支持。平機會就曾經為此控告一所中學規定男女生人數比例這做法為歧視女生而最終獲得勝訴)。

    同理,就跟運動比賽的結果一樣,只要看看考試成績,就可見男生女生在「應付考試的能力」上有普遍差異。(雖然這不等於男生比女生蠢,正如女生跑步差過男生,但也許跳水更好看)

    如果我們怕男生贏了大部分獎牌,而把男女分開比賽,那麼既然現實中女生已經得到大部分的較高名次,則把男女分開排名也是合理的

    我們的社會保護女性,傾向把女性表現的弱點視為「天生」或「社教化不公」,卻把男性表現的弱點視為「自己不濟」。這就是另一種性別歧視。

    當「分開」對女性有利益時(如體育比賽),就用「性別」作為標準。
    當「分開」對女性沒利益時(如成績比拼),就說「跟性別無關」。
    這就是輸打贏要

  • The secret life of dust: from the cosmos to kitchen counter, the big consequences of little things

    奇妙的塵埃》Hannah Holmes,台北﹕先覺,2007

    非常有趣的書,而且讀得頗快。
    單是「塵」那麼「不足道」的事也寫得出一本書,就已經夠吸引了。(你不想知道作者說甚麼﹖)

    不過想來,以「塵」為題目出書也是應該的,畢竟我們所在的就稱為「塵世」。聖經也說「從塵土而來必歸於塵土」(演變為「塵歸塵土歸土」)。換言之,單是「塵」就可以扯上人生、扯上整個世界,當然可以寫成書。

    本書亦然。由宇宙的誕生到地球的終結,來自宇宙的星塵和地球的沙塵、煙霧和生物微粒,再加上人類活動製造的各式自然、人造塵埃煙霧,就由我們的出生陪伴(累積)到死亡。無論你是否死於塵埃,最後亦正如聖經那句,終會歸於塵埃。

    好書可以有很多種,有些書很容易分類,有些則否。
    本書就是後者,雖然理論上歸入「320 天文學」(因為「塵」屬於氣象學,而氣象學又歸入天文學),但事實上包括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地質、冰河、古生物史、生物學、生態、環境污染、醫學、職業衛生、歷史文化……等等。
    無論你喜歡哪一門,都總能看得過癮吧﹖我不再詳細介紹內容,跟塵埃結伴同遊這一段歷險之旅,總要留待你自己開始。

    每本偉大的書,都讓人看到一個宏觀、壯闊的世界圖像。
    這本書未必像薩根那本《宇宙.宇宙》般偉大,不過相信也足以令人分享同樣的 grandeur view of life (壯麗的生命觀,達爾文語)。

    還是想起之前一本書的結尾﹕

    「這世界微小而巨大﹗」
    (AUTOS / o cosmos o micros o megas!)
    (THIS / the world the small the great!)

    ---

    筆記,或挑骨頭﹕

    p.10 「每一年,有十至三十億的沙漠塵土隨風飄揚在空氣中。十億噸的沙塵足以裝滿一千四百萬節火車貨車廂,其長度可繞地球赤道六圈。」

    是「十至三十億噸」﹖還是「十至三十億粒」﹖

    p.18 「美國中部的火山曾經比我們目前所知的更加活躍」

    這段說瓜地馬拉(即危地馬拉)的馬雅人,所以這應該是「中美洲」(Central America)而非「美國中部」。

    p.20 「某個聯邦機構推估,每年有六萬名美國人死於空氣污染。」

    即是哪個﹖(NIHOSHA﹖)

    p.27 「他們意識到,這些橫過星野、瞬間明亮然後又急速殞落的流浪客身上,攜帶著某些重大訊息。」

    單看這句,你會以為是流星,但其實前面說的是「客星」(即新星)。新星只會轉暗、熄滅,怎麼會「殞落」呢﹖

    p.46 「譯注2﹕指渾儀渾象。渾字在古代有圓球的意思。渾儀是由許多同心圓環組成的儀器,渾象則是一個真正的圓球,在早期常統稱為渾天儀。」

    統稱﹖通常提及「渾天儀」時都是指渾儀,但上引那篇文章指「渾天儀」其實是指渾象。
    (維基的「渾象」和「渾儀」原來也搞混了,英文更是如此。)

    p.57 「水蒸氣通常不能在沒有塵埃的幫助下凝結成雲,但夜光雲卻形成於天空中極高、遠離地面塵囂的地方—高高居於八十公里之處」

    是「高居」還是「高倨」﹖

    p.81 「在距離營火幾步之遙,有一條開鑿的道路通往山谷底部,路寬約有一.六公里,上頭散落著化石殘骸。」

    路「寬」一點六公里﹖那太誇張了吧﹗路「長」還差不多。

    p.113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五日,一道伴隨兩千噸二氧化硫的熱灰柱終於從火山口衝向天空。就硫氣體量來說,這次是本世紀最大的規模。」
    p.114 「隨後,一片由二氧化硫組成的新鮮雲朵會取代品納土玻火山的灰燼和硫顆粒。每一年,全球的火山會冒出或噴發將近一千萬噸的二氧化硫。品納土玻火山顯然貢獻了非常多的硫,它在一天之內就噴出這個數值兩倍的量。」

    如果後者正確,則前者應該是兩千萬噸而非兩千噸。

    p.124 「至於第三件謎團」

    對照前文,相信這應該是「第二件」。

    p.142 「飛向曾經以清新空氣聞名的普吉灣(Puget Sound)」

    灣稱為 Sound,真的容易令人誤會。

    p.146 「生物總量燃燒(biomass burning)」

    這譯名似乎有點怪,biomass在這裡譯為「生物質」似乎較通順。

    p.153 「牆壁上的日曆特別記載蘇斯博士的童話故事《洛拉斯》(The Lorax)」

    附上原名 Dr. Seuss 會較易明白,否則讀者就得自己倒推。

    p.192 「已故的約翰.馬汀(John Martin)—『鐵繁盛理論』(Iron fertilization theory)之父」

    「鐵繁盛理論」似乎有點亂譯。網上有的譯名包括「鐵施肥理論」、「大洋施鐵」、「鐵加富」(這名也很怪)、「鐵釋放」、「鐵肥料」等,亦有人認為譯成「施鐵肥」更妥。
    個人認為「施鐵理論」、「鐵施肥」、「施鐵肥」都可以接受。

    p.197 「煤灰至少對一種熱帶的雲朵造成致命的影響﹕白天印度洋上空一層黑色的塵埃因為吸收足夠的熱量而改變大氣中的濕氣流動。結果,當地的『信風積雲』(trade cumulus)因無法獲得海水的水分補充,也跟著蒸發殆盡,造成陽光下毫無雲朵庇蔭,科學家稱為這種現象為『焚雲效應』(cloud burning)。」

    詳情可參考美國太空總署的一篇文章

    p.203 「從天而降的沙塵不僅讓地面的土壤更肥沃,也提供海洋和陸地中少數生物賴以維生的糧食。但是,一些落塵卻也造成疾病和死亡﹕它們殺死了加勒比海的珊瑚,它們汙染食物鏈,它們直接進駐到我們的身體裡。」

    不知為何,「賴以維生的糧食」令我想起聖餐禮時牧師不停唸的那句﹕「基督的聖體,天上的靈糧」……後半又變成EVA裡面「殘酷的天使」(該片中的使徒其實等於天使)。(歌詞)

    把落塵看成聖體或使徒,不是很有詩意嗎﹖(抑或只是在下的無聊妄想﹖)

    p.228 「當空氣中的塵埃增加,充血性心臟衰竭、節律障礙以及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也增加了。」

    節律障礙通常不是指心血管疾病,我想譯者想說的是心律不整
    (p.233 卻有「心跳不整(心跳不規律)」,令此處的錯譯顯得更奇怪。)

    最後作者提供了不少相關的網站資料,譯成中文後卻加入這一句﹕

    「編注﹕以下網頁內容有可能被移除或更改網址。若無法連結,可以在搜尋引擎如Google輸入關鍵字重新搜尋。」

    那些既然是英文網站,又怎可能用中文搜尋到﹖
    除非你像李逆熵的《無限春光在太空》後記般,故意把英文關鍵詞列進去吧。

  • 星期四晚剛見過老爸,然後深夜就突然有電話說他嘔,要送入醫院。

    自從他長期臥床之後,身體變差了,間中都會因為呼吸道感染出入醫院,所以不太奇怪。
    第二天朝早,醫院卻來電話,說把他送上了傳染病大樓

    o下﹖﹖﹖

    見他的時候還好端端的,不覺得有不舒服呀。轉眼就去了傳染病房﹖
    於是放工去看看,名副其實的「太空艙」﹕
    DSC00100
    (果然非常有科幻感)

    星期五晚太夜了,所以沒進去。護士還是沒說清楚甚麼事,只是說星期六中午會為他照超聲波。
    既然他有嘔吐,是否什麼諾沃克病毒﹖護士說醫生根本沒檢查這個。
    ……那即是甚麼事﹖

    我﹕說不定只是因為近來沒有大疫,醫院怕傳染病房太清閒、鬆懈下來,才把老爸送上去的吧﹖
    再不然就因為他以前染過MRSA,現在怕他復發﹖

    今天再去一趟,終於進去探病。(一則,他單獨「囚禁」在裡面,見不到其他人,一定覺得很不舒服﹔二則,我也想「參觀」一下這個SARS後建成的新大樓。)

    跟隨規矩,未入病房前就全部要戴口罩、穿保護袍。但沒要求戴面罩、鞋套之類。
    裡面的房全部是自動門(把手放在感應器上便能開啟),每間房一個人(資料說兩個也可)。

    每間房都以自動門隔開兩部分,前半是讓人準備進去、出來脫去裝備和清洗的地方。
    後半就是真正給病人進駐的「病房」,裡面設備齊全。病房具備有如BSL3實驗室的負壓設備,保持氣流從外流向內,病源不會外洩。(「水牌」說這裡真的有個BSL3實驗室,不在話下)
    前半段和後半段之間的自動門側,還有一個交接「艙」,可以把所需物品放進去,讓裡面的人取用(於是拿東西來的人不用進房)。

    房裡有高清電視,不過老爸似乎沒興趣看。向我們咳了兩聲(好告訴你「我有病」),老媽立即彈開。
    更奇怪的是,房內前後兩側,都有一排窗子,後面的百葉簾全拉下了。可想而知,如果有甚麼大疫症,來視察的高層和其他醫生就可以躲在後面看房裡的病人(因為零三年醫管局總裁何兆煒巡視後「中招」的後著﹖)。不知怎的令我想起「解剖外星人」。

    除了這些設備,還有電話可供對外聯繫。聲稱有視像電話服務,但未放在病房裡。

    最後出來找護士再問,老爸的病竟然是﹕懷疑膽結石。(碰巧他是喝糖尿奶粉維生的 )
    嘔吐和發低燒也是因為膽管發炎所致。
    那麼為何要送入傳染病房呢﹖護士說是因為內科病房爆滿,所以把一些懷疑有感染的病人送上來而已。如何老爸沒甚麼特別感染、普通病房有空位的話,隨時都可能送出去。

    不出老夫所料。

    看著老媽脫保護袍,我覺得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脫這種東西。
    雖然沒有人教過我,但因為有些自以為是的「怪癖」,所以有點注意這個。

    原則上,任何保護物品的外層都當成已受污染的,不應該用手接觸污染的外層,手只接觸乾淨的內層
    以脫手套為例﹕
    1. 先用戴著手套的右手,把左手的手套拉下來。(亦可先脫右手,則左、右相應調換)
    2. 左手套不需完全脫下來(大概脫到手指處),就以左手(手指還隔著手套)拉下右手手套
    3. 再用脫了手套的右手,拉著左手套的內側,把左手套完全拉下。

    後話﹕這座傳染病大樓很奇怪,最方便出入的是「側門」,有個牌叫探病的人都走正門。但正門卻在後面最遠的地方,而且沒有開放。所以還是從「側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