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16

  • 推動青少年中文閱讀講座

    仍是鮑國鴻老師在教育局辦的講座,他說部分重點去年提過,但我猜他說的可能是前年的閱讀推廣講座。(當然也可能他去年又搞,而在下沒去)
    當年他還在屯門天主教中學任教,中間休息了一年,現在已回到其母校旅港開平商會中學了。

    1. 講者的習慣仍是介紹一大堆書。

    1.1. 宋怡慧《愛讀書》、《大閱讀
    作者是台灣高中圖書館主任,把沒有人重視的圖書館辦得很成功。《大閱讀》裡面還有應付學生問題的不同書目提供,算是非常實用。

    msfan 范建梅老師原來是鮑老師的舊同事,自然也會介紹她的《閱讀.推動力》。方某也介紹過

    梁語喬《曾經,閱讀救了我》。作者是個因閱讀解決了成長困擾的人,現在當上老師,亦以同樣方法去解決學生的困擾。

    明倫高中六位老師《原來閱讀這麼有趣

    1.2. 近年大地產商贊助的閱讀雜誌如《讀書好》或《ReadIt悅閱》,自然也可以用來引發興趣。

    敝館向他們索取,他們每月會自動寄來。我看到裡面有哪些書圖書館也有的,就製作小紙條作廣告,讓組員幫我貼上去,然後送到各班。最近有老師在課室見到,稱讚說是細心之作。希望學生也留意到就好。
    (《讀書好》介紹的多是新書甚至外文書,圖書館未必有。《悅閱》是以專題介紹,會包括先前出版的書,也比較符合學生閱讀範圍,以「打廣告」而言較方便。)

    到書店找創意

    1.3. 作者講座介紹徐焯賢,是因為初中生喜歡奇異作品。(上次介紹過,本文不贅)

    永無天日三部曲》,情節夠曲折。

    陳葒校長的《青春出於藍》不是新書,但長賣長有。

    本地作家鄒文律的作品也值得注意。

    介紹伊坂幸太郎《死神的精確度》,認為單是書名已經吸引。為死神鑑定候選者是否「抵死」的工作是如何做呢﹖

    小小說例如胡晴舫的《她》(八旗文化),比較不同地方的女性風格。

    鍾玲極短篇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

     王良和《山水之間

    1.4. 王溢嘉《青春第二課》、《少年夢工場》,除了可作升學就業輔導用,也可以教學生作文。

    講者認為學生補習,慣了背名師提供的範文,結果無論說甚麼都是舉那幾個名人作例,實在沉悶。多讀這類書除了作文時可以有更多範例之外,亦可勵志,而且台灣人文筆優於香港,對作文也有幫助。

    1.5. 旅遊散文也是上次介紹的那些,這裡不重複。

    1.6. 文化篇章方面,推介阿濃的《老井新泉》和黃毓標《文化廿講》。後者除了當文化篇章,甚至可作短講教材。

    朱業顯《文言語譯》,比補習名師的大堆筆記更值得讀。

    1.7. 內田康夫的旅情推理小說,讓人對日本地方認識更多,例如《十三個墓碑》就融入了日本的傳說故事。
    推理小說作家多有慣用的名偵探角色,內田康夫筆下的就是淺見佳彥。

    湊佳苗也是知名的推理小說作家。

    中山七里《開膛手傑克的告白》,以舊故事為背景寫新故事。

    1.8. 工作假期的書籍值得向學生介紹,可以開其眼界。講者介紹例子如《享受吧﹗一個人的澳洲旅行》、《浪蕩澳洲365天》和《打工旅人—工作假期六國誌》(有youtube可用)。

    想起有位朋友也去過澳洲工作假期,可惜沒打算寫書呀。


    旅遊書籍還有很多,講者認為繪本也值得介紹,因為圖畫精美連閱讀興趣不濃的人也會有興趣。例如張佩瑜《中亞手繪旅行》、《土其耳手繪旅行》、《土東.伊朗手繪旅行》、《大吉嶺手繪旅行》、《秘魯、玻利維亞手繪旅行》等。


    香港人文筆一般較台灣弱,但有些內容也值得看,例如嘉芙蓮《阿聯酋原來好好住
    《快樂不丹》、《擁抱以色列—中東闖蕩筆記》、《印度團團轉》、《女生玩印度﹗女孩們的極樂印度》、《甜蜜摩洛哥旅行繪本誌》、《亞洲慢慢來﹕日本沖繩和九州》(兩個女生的單車遊記)、《旅畫中歐》、《法式旅遊》、《歐遊情書
    Fanyu《手繪旅行日和﹕台北、東京到巴黎

    1.9. 動物書籍方面,講者首先介紹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如《狼妻


    之前也介紹過的《被遺忘的動物們》,和《我在動物園實習的幸福時光》、《不要再忙了,跟我玩嘛》、《來自小狗王國的信》、《幸福的老犬生活》、《黃阿瑪的後宮生活》等


    還有張文亮的《河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河馬教授說故事—22則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


    聽狗在說話》、《看見狗狗的72個天賦》、《狗狗疾病圖解大百科

    1.10. 科普書籍如葉曉文的《尋花》、《尋花2》除了繪畫香港花卉和附上資料外,還引了相關詩詞,對中文也有幫助。


    解開成語中的科學密碼》、高隨捷《洗冤集錄譯注》(方某以前介紹過香港人譯注的版本)、《教你看懂夢溪筆談》、《一個人的草木詩經》、潘富俊的《詩經植物圖鑑》等古文學植物系列


    楊美虹《彈塗時光》、《跟著達爾文去旅行》(這本方某介紹過)

    1.11. 科幻小說方面講者介紹現在大陸最熱的得獎作品劉慈欣《三體》系列,還有人出了本《三體中的物理學》作解畫。

    星新一《最後的地球人》、《鞦韆的彼方

    Alan Lightman的《愛因斯坦的夢》(敝館有,可惜沒人借),作者本身就是物理學家,借小說講時間和相對論。

    1.12. 講解學習方法的書也受學生歡迎,例如《為什麼聽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可以教學生做筆記、《筆記應該這樣做》、《睡前1分鐘驚人學習法》、《黃金睡前30分鐘學習法

    我的第一本作文書﹕跟著閱讀地圖走》則提供了經典課文的心智圖,講者甚至有新晉同事拿著來當參考書。

    1.13. 成長類書籍,例如陳杰《鹹魚也發夢》書名會吸引學生,還有《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安藤忠雄名言集》(他最喜歡那句「夢想的心不需要煞車」)、游乾桂《天倫》、《給未來思想家的12封信


    松浦彌太郎一系列講品味的書也適合學生看﹕《品味入門》、《上質男女圖鑑

    竹筴魚要從哪裡吃起﹖》是本奇書,裡面甚至教人摩斯漢堡怎樣吃才對。

    就是喜歡有氣質的自己﹕堀井波的大人穿著提案》也是同類的有用書籍。

    林秀靜是玄學家,但寫了本《改掉壞習慣好運自然來》借「轉運」概念介紹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1.14. 教人自理的例如《我在一個人生活》、《訂造一個人的美好》、《斷捨離》、《聰明懶人這樣整理收納》之類都是學生需要知道的。

    2. 推廣活動方面,如果照抄人家的大綱就不好,不如寫自己的筆記。鮑老師介紹的重點是書展和作家講座,這兩者都是學校經常要搞的活動。

    2.1. 書展方面,是可以跟書商商討提供的折扣。
    2.2. 而且應該提示書商佈置,焦點引導學生留意哪些書。如果只讓書商自行佈置,則他們自然會集中於流行暢銷書,學生就未必會留意到更有價值的書了。
    2.3. 書展應該要製造話題(方某最怕的大事鋪張),令學生有「趁墟」的群體心理,越多人則越旺。每年辦焦點作家推廣也可以是方法之一。
    2.4. 書展應有配合活動給學生「玩」,例如書籤、藏書票設計之類。

    3.1. 作家講座方面,應視乎目標。不必人多,人少易控制,甚至可作拔尖活動。他籌辦這類講座,就算最多學生也不會超過半個禮堂。因為人多,即是沒興趣的人也多,他們本身未能獲益,反而損害氣氛。
    3.2. 參與的學生至少應該讀過部分作品(可由老師導讀),以免對作家一無所知,貽笑大方。形式不一定要演講,人數少的話,搞對談、訪問也可以。
    3.3. 應該如何開始﹖可以設計一些活動提升學生注意。例如找學生朗讀作品、設簡報片簡介作家,甚至一個短的音樂表演作引子。
    3.4. 答問環節設獎品(由老師或作家評選最佳問題),可鼓勵學生問問題、和問「有質素」的問題。
    3.5. 講座活動不宜超過45分鐘。可以考慮每20分鐘小休一次,讓學生能保持專注。
    3.6. 籌備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這些「做人的藝術」方某通常不察。例如﹕
    —預備邀請信﹖
    —活動目標﹖
    —交通安排﹖(有些作家事忙,或需親自接送。有時也會臨時出事,例如方某就試過為李逆熵先生救駕)
    —預備簡報片﹖
    —為作家預備飲品,除了要事先了解作家喜好,亦應讓對方有選擇。例如有次邀請作家,對方本來客氣說喝甚麼都沒所謂,經他仔細問下去才知道對方愛檸檬茶,而且「我淨係飲維他」。如果當初沒細問,就會出錯。(後話﹕他說小思老師只愛冷飲。又有些作家只飲熱茶。)
    —如果預備樽裝飲品,應該有杯。有些作家會認為當眾舉樽飲水是失儀。
    —安排車馬費要得體。那一千幾百塊是尊重文化人的表現,不應吝嗇。
    —攝影和錄影安排,要先得作家同意。
    —應向作家簡介活動流程讓其準備。
    —應盡早向作家指示洗手間,別讓對方開口尷尬。
    —寄回照片等的後續作業。

    4.1. 至於書籍推廣,仍是以早會老師親自推介最為有效。這也是很多學校會做,但要老師在百忙中抽空做、甚至有些老師自己根本不愛閱讀,都是很易變成拉牛上樹。
    4.2. 講者認為科主任若能準備簡介(如簡報檔),給老師在課堂中方便打開「順帶一提」,那麼他們就會更加願意幫手。這一點也是我們可以借鑑的部分。
    4.3. 介紹經典不一定好,例如學生未有時代背景知識之前,根本看不明《吶喊》、《彷徨》之類的經典。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

    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岡部恆治、川村康文、長谷川愛美、本丸諒、松本悠共著,梅應琪譯,台北﹕台灣東販,2013

    這本書究竟是數學科主任還是在下選購的﹖已記不清了,不過對這本書頗有興趣就是。近日見學生做閱讀報告後歸還,於是就順勢借來一讀。

    對於不是專修數學的人,一大堆數學符號堆在一起是很恐怖的,因為你完全不知它在說甚麼,就有如咒語一樣。而知道的人就像巫師,用一大堆這些符號組成方程式,然後問題迎刃而解。那看起來不是很神奇麼﹖
    於是就連《神探伽里略》拍成電視劇時,主角也會無端端在現場寫一大堆方程式來表示「我已經知道破案關鍵了」(相對而言金田一一只需把爺爺擺上檯就成)。據聞原著裡沒有這樣的情節(或者叫「」更貼切),而事實上他雖然以物理學查案,但很多案其實不需要計算。只是電視劇需要以影像表達「佢諗緊野」,於是就以刻板印象搞出這個梗來了。

    岸谷﹕教授您在醫院牆上寫的那個超長的公式是什麼﹖

    湯川﹕不只哭泣聲,方程式也絕無意義。

    湯川﹕我只是把高中學過的公式寫上去罷了。(方按﹕其實每一集都是這樣 :P )

    (註﹕原本這裡也有,但xanga遷移時圖片死了)

    本書分開六大類,介紹了80個數學符號。包括代數幾何分析機率集合、物理各類。

    編排方面,算是由淺入深的。一開始介紹的符號和概念都是很易明的(整數、實數、自然數、加減乘除也不明白﹖),之後就會逐漸介紹更高年級才學到的概念,然後就是不專修數學也未必見到的。

    集合論和物理類,當然不是非數學人平素會見到的東西,所以也很難理解。就算在下物理讀到AL,書中介紹的那些符號也沒用過。而且不是只有最後部分的才難懂,有些例如函數的映射複合反函數之類,雖然出現在較前的「分析」部分,但也是未用過、而且不太明白的地方。
    再者,由於是日文著作,所以使用的名稱或符號也與中文未必相同,例如最大公因數我們一直學的是H.C.F.,他們用的是G.C.M.。

    話雖如此,這本書給初中生(甚至敝校是中一生)閱讀仍是合適的。不懂的大可跳過去,書中的漫畫也可協助解釋。書中前半本涉及的概念,都是他們未來幾年會遇上的,事先打個招呼也不錯。
    機率論雖然只有新高中數學延伸部分的學生才會學到,但我反而認為,生活於現今社會其實是很需要認識機率論的。尤其這是個鼓勵投資甚至投機的社會,不懂機率,賠率你不賭博可以不理,但你那份被強迫投資的強積金呢﹖

    簡簡單單先打個底,好入門,不要嗎﹖

    之後有時間的話,還想去借本簡介微積分的。當年上課沒學好(我會賴老師教得不好),雖然還未至於做不到題,但始終概念掌握得不好,成績也是低空略過。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聯校圖書館管理員比賽

    完成比賽當晚去棋聚。當我告訴IT界棋友這個比賽包括甚麼時,他們都覺得「這有甚麼好玩的﹖」。
    在下回應他們,說他們的編程比賽在其他人眼中也一樣,一班人對著電腦在打字罷了。再不然很多人喜歡看球類比賽,在我眼中一堆人追著個球跑來跑去,然後其他人還在歡呼和指天罵地,也頗無聊的。
    他們無奈地同意,這是志趣不同的問題。

    ---

    當收到邀請當評判時,其實有想過去不去的。
    首先當然是「這不關我事」,這是一批名校生組成的聯校比賽。敝館組員的水平我自己清楚,根本不可能去跟人比賽,所以從來沒打算去參加。換言之,當評判也只是為人錦上添花而已,這陣子那麼忙,是否值得花一個下午﹖
    (事實上,我自己在中學搞了那麼多年圖書館,也沒聽過這個比賽。反而就被小米奇和大導演拉了去參加電子電腦的聯校比賽,拿起電烙鐵來了。)
    其次,決賽地點在對面海,我可不大喜歡過海。(對面海唯一吸引我的是電車)

    不過,我倒覺得這是值得搞的活動。就像朋友事後的反應,正是因為沒多少人重視,所以更值得搞。(咦我手頭不一樣有這樣堅持了廿幾年的工作﹖)
    何況,觀摩人家怎樣搞,或許也有一些可以「偷橋」給自己的學生用。同樣是學生,想出來的東西應該比在下構思的更合用。
    所以我答應了。

    ---

    比賽地點在香港華仁,上去那條路令我想起和合山近山頂那段路,都是又斜又彎。不過到了上面,景觀倒真的夠開揚。儘管方某不怎麼喜歡「名校」這個概念(更不喜歡「齋校」男女分隔),不過百年老校倒真的有其好處,至少校舍夠矮,舊翼就只有那三層而已。建了新翼的大禮堂然還可以保留到花園。
    舊校舍那條樓梯比我們那些標準校舍闊了一倍,這一點非常重要,試想想小息午膳時學生怎樣衝下去,標準校舍的樓梯(差不多只夠兩人並排另加半個人的身位)在這時候其實非常窄,想反方向上行非常困難,也很容易發生意外。其實學校的樓梯本來就應該設計成這麼闊的。

    大會其實沒通知我去哪裡找他們,但既然入口擺了個沒人的「接待處」,就站在這裡等原定的接待時間吧。
    結果到時間,跑出來的並非華仁同學仔,而是聖保祿中學的妹妹,以前在中央圖書館時倒是經常見到她們的。再之後發現工作人員除了兩校之外,還有聖羅撒的,碰巧在威院上班時又是在她們對面。辦比賽的都是齋校,參賽的決賽三甲也有兩間齋校,聖保羅和男拔萃,只有聖公會林裘謀是男女校(同時不是傳統名校)。

    原來除了在下,大會還請了中大圖書館一位同工來當評判。其實正如同工自言,他們用慣的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中小學用的杜威賴永祥他們根本不熟。當然就算不熟,對分類系統的認識始終有用的,而且加入另一角度也是好事。

    1. 方某的分類狂熱立即派上用場,因為第一節就是分類比賽。
    大會給每間學校分配十本書,要他們編配索書號(分類號+作者碼)。雖然提供了分類法簡表,但其實對學生並不容易。因為除了像方某這種分類狂人,在中學時就碰巧因為老師身體不好得以經常客串幫手做分類之外(後來還請老師代訂一本自己回家為藏書分類,這是後話),一般學生圖書館管理員都只有根據分類號執拾圖書的經驗,而沒有編派分類號的經驗。作者碼用的四角號碼雖然不是學生熟悉的東西,但只有十個號碼要操練還不算困難。但分類工作是需要經驗的,不是經常對著那本分類法的書,就很難摸清楚分類法本身的思路,於是就很容易搞錯(何況有些書的確可能分入多於一個號碼)。

    (大會)

    結果三組完全答對的題目都不多,只是沒經驗的學校會錯得更多、沒幾條答對。如我所料,作者碼是比較容易答對的部分,中文書編四角號碼,英文書更簡單抽作者姓氏頭三個字母而已(不過發現有些同學連分辨誰是作者也有困難,這倒不怪他,因為有些書是印得很隱晦的。)。
    分類號就編錯的多,反而有一個號碼值得向看倌一提,就是「香港」的分類號。

    如果根據大會規定以1989年(七版)的賴永祥為準,當時香港的分類號是733.8 (中大同工驚訝於在下記得那麼清楚,但這個號碼我用了廿幾年了)。這個號碼的妙處,是在於730是「東洋史地」,733是「遠東」包括了﹕
    733.1 琉球
    733.2 釣魚台列嶼
    733.8 香港
    733.9 澳門
    但去慣公共圖書館的看倌會發現,所有中國史地都是6字頭的,而所有關於中國地方的書都屬於670「方志」,甚至包括了台灣(677)。需知道當時台灣還未有很多台獨的聲音,主流還是認為台灣屬於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正宗」的中國。反之民國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所以香港和澳門都不是中國領土,於是放了在「外國」史地的範圍。
    有趣的是,琉球也不屬於731日本史地,這是民國繼承了清朝不承認日本侵佔琉球的立場。(但同時保留了731.788沖繩縣的號碼供選用)

    可是,有同學給了香港673的分類號,這又是另一故事。
    香港「回歸」後(其實民國立場不承認把香港交給中共的,不平等條約也在台北故宮),2001年(八版)賴永祥法修改把香港和澳門編回673「華南地區」變成673.8和673.9。(比賽只要求準確至個位數,所以733.8答733已算正確,673.8亦可答673。)
    更有甚者,到了2007年的最新版(大可稱為「台獨版」)乾脆把台灣從中國剝離出來,佔據了733改成「台灣史地」。釣魚台不見了,琉球也終於消失了(剩下沖繩縣)。(釣魚台變成了733.9839)

    自從台灣方面改了號碼,有些圖書館主任也跟著改,有些則免得改一大堆舊書的號碼所以沒改,也有些會只改新書不改舊書(但這樣找書就會很亂)。
    香港公共圖書館仍使用劉國鈞中國圖書分類法(賴永祥法的祖師),他們分得更怪,直到現在還用739.1。如果有人比賽時答了739,恐怕就是受公共圖書館的「誤導」。(在賴永祥法739是「南洋群島」,指南沙/菲律賓/印尼那邊。)

    當然,如果硬性跟隨比賽規則指明的「1989年/七版」,733才是正確答案。可是這一代學生都是九七後才出世的,在學校見慣了按「回歸版」編的書於是答673亦情有可原,所以我建議把答673的也當正確答案。

    2. 第二個環節是書籍整理,要求各隊把同樣數目的書放回架上,當然要次序正確了。大會要先把指定位置的書執拾好,然後讓同學把書放上去、書脊向下,然後點算。這個部分太慣常(不就是按著索書號排次序而已),沒甚麼好介紹,倒是可以建議大會日後在需要歸架的書上貼張小貼紙,點算時更容易、且不會與原有的書混淆。

    (大會)

    3. 大會同學準備下一環節、參賽者休息的時候,方某如習慣去瀏覽別人的書架,找到畢華流的《捕捉女王》。想起就讀齋校「凱撒大帝男子中學」(即皇仁)的作者等人,就是藉著搞聯校活動去結識女生……是否應該介紹這一批籌委去看呢……嘿嘿(奸笑)。

    同場花絮﹕籌委預備比賽當然會很辛苦,甚至睡不夠。身兼副主席的妹妹就乘其他人準備下一場時小寐一會,結果被大會攝影師偷拍海棠春睡照乙張。XD

    4. 第三個環節是書籍搜尋,這個環節其實才是最難。畢竟再勤力的學生,都只是對自己圖書館的位置和藏書熟悉,要在另一間未浸淫過的圖書館裡限時找到書,自然難。

    因為難,甚至有參賽學校想派籌委落場(不少參賽學校都有舊生陪同教路,可見傳承),畢竟參賽的學校不少都有份參與籌備(要不然誰來玩),這位籌委就在參賽名單上,但沒有參與籌備這個環節,所以想問能否參賽。
    大會問評判意見,我們都認為不太適合。就算沒有參與這環節,但畢竟籌委跟局內其他負責同學較熟,難免會令其他學校產生不公之感。為了避嫌,參加籌委的同學還是不參賽為好。大會來屆可考慮寫清楚這一點。

    (大會)

    結果這一局真的很難,三間學校的成績都不好,只不過是三四本和兩本的分別。同工問我可以找到多少本,其實也很難說,我猜十分鐘頂多也只有五六本吧。(這也只不過是因為在下比他們更熟悉分類的緣故,用於試錯的時間應該會少一點。)

    5. 最後環節是搶答題。我同意在圖書館學的題目以外添加常識題是好事,不過你們出的題目也未免太冷門,很多會冷到沒人懂得答的地步 XD。(例如問第一屆特首選舉楊鐵樑得到多少票,這些學生還未出世呀。何況就算問我董建華拿多少票,我見過也不會記住啦。) 看來出題的人都是讀中史/世史/化學的,這類專業題真的會很難喔。

    (大會)

    當中還有一件事,就是開場前,負責在發問四角號碼題時高舉文字牌的妹妹,本來站在我們旁邊。但後來台上的同學說看不清楚,於是司儀請她站上台前邊緣。要同學站在大台前背著我們固然令她尷尬,更大問題是台邊根本沒舞台射燈照到,同學又嫌暗。於是最後讓她回到台下站在我們前面。(我說﹕如果站這裡也看不見的同學,其實可以去驗眼了,他上課怎看得見老師在黑板寫甚麼﹖)

    (大會)
    (我們這些沒籌辦大型比賽經驗的人,倒是沒想過計時和計分要那麼多人,要筆記一下。)

    同場加映﹕被大會攝影偷拍睡相的副主席大人
    (大會)

    結果聖保羅勝出。林裘謀第三,分數落後較多,不過以非傳統名校而言,我覺得入到決賽也算是很好了,可以針對弱點培訓、來年再努力。

    6. 之後司儀請評判「上台講幾句」……咦你們好像沒通知我準備喔。LOL
    (當然司儀哥哥一開始時稱在下為圖書館主任協會理事會長時,更嚇我一跳。如此高職我可擔當不起,就只是小小理事而已 :P )

    (大會)
    (……點解次次有人影我講野,都係影到金魚咀咁既……﹖)

    搞這樣的聯校比賽,確實不易。從他們的比賽規則可見,初賽和準決賽甚至還有必答題、新書處理(就是鬥包書蓋印囉)、上網找資料的環節。不用說參賽同學難,籌備則更難。雖說聯校比賽讓齋校男女生互相認識(其實今日流行補習,早就不再靠這些吧﹖),這也是傳統名校鍛煉學生自立的方式。雖然比賽途中有不少「甩漏」,但這些都是寶貴經驗,搞學生活動時發現甩漏下次學精,總好過像我們這些缺少「大騷」經驗的出來做事才出醜啦。
    雖然老師就在坐鎮,但比賽流程都是由各校籌委主持,可以這樣放手辦理,其實也是我們「很想要吧」的呢。如果可以偷一兩條「橋」來訓練自己的學生,就算未必可以參賽出大場面,但對他們應該也有幫助。

  • (朋友邀稿,這篇不大合用,留來自奉)

    作為網絡術語,大家對於這個「膠」字最熟悉的當然是高登討論區所用的意思。就是借粗口諧音的「硬膠」,指人傻戇愚蠢之意。根據香港網絡大典「硬膠」條目的說法,除了作形容詞或名詞用(即傻人本身,亦可以指高登慣用的小丑神「膠幣」),也可以是動詞。

    可是,「膠」指人傻戇愚蠢,並不一定要跟粗口掛勾。香港網絡大典中就提及《墨子》已有「內而不解」形容愚昧固執之人。而多年前討論「膠」字,亦有朋友送上其他古籍的記載,以膠為拘泥之意﹕

     《夢溪筆談‧技藝》:「見簡即用,見繁即變,不一法,乃為通術也。」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陝西‧九》:「通運其變而勿。」

    而且更有笨膠和黐膠﹕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煮膠》:「近盆末下,名為『笨膠』,可以建車;近盆末上,即為『膠清』,可以雜用;最上膠皮如粥膜者,膠中之上,第一黏好。」,繆啟愉校釋:「笨,粗而不精。笨膠,猶言粗膠、濁膠。」

    《治禪病秘要法經》卷下:「心如黐膠,處處隨,不可禁制。」

    在下見到的就是,清朝還有記載考生用「膠」字諷刺考官﹕

    嘉慶時,鮑桂星任河南學政,以割裂文句命題而著稱。一次他將《中庸》篇內的「今夫山,一捲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一句,命題為「大草」,即取前句尾,後句首,而拼湊成題。這樣的命題,學子拿到以後哭笑不得。士人詩評曰﹕

    「廣大何容一物,滿腸文字亂蓬茅。生童拍手呵呵笑,渠是魚包變草包。」

    士人把鮑姓拆為魚包,諷刺其是草包。

    (頁313,李孔懷《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香港﹕三聯,2007)

     「渠」即是「佢」,舊時文章多用「渠」。當年在下說這可能是廣州的試,因為廣東話用「佢」形容他。但現在再查看一下,才發現網友原來早有另一文指出,「渠」非廣東話獨有,連吳語也有,「古已有之」。

    所以,一聽到「膠」字就想起粗口,然後認為人家講諧音粗口,大可不必。因為未有這句粗口之前,「膠」字早就承載了類似的意思。

  • 隱形邏輯:香港式建築極限

    張為平《隱形邏輯:香港式建築極限》,香港﹕商務,2015

    也許讀慣拙文的看倌應該猜到,這本書不是在下的。本書討論香港建築的各種考量,包括交通動線、商業操作、民間多樣化、公共空間安排等等。通識科討論「生活素質」(質素)那一課可能用得著的,所以替圖書館買了。

    雖然書本不薄(203頁),但因為圖多字少,平均起來每頁字數不及半頁,所以讀得來奇快。不過建築也是藝術一門,書中用字不深,但用了很多形容詞,在下沒信心說自己真的很明白他的意思。(反正我是藝盲)

    至於建築規劃方面,作者強調香港的超高密度建築,並不如一般人所說的壞,除了高效率外,亦帶來生活上的方便快捷。一般對高密度建築的貶抑,只是建基於以歐洲式低密度設計為標準而言。他認為高密度城市的生活帶來生氣,像歐洲那種低密度設計,反而承載不到足夠的商業活動,令市郊和衛星城市一到晚上就靜如鬼域。
    作者認為,歐洲建築比香港好的,是在於建築物設計上的創意、多樣化和人性化(相比而言香港是極度單調和金錢掛帥、結果千篇一律),而不在於整體的低密度規劃模式。

    討論建築,儘管我認為他忽略了高密度生活帶來的污染和心理壓力這些負面因素,始終是其專業。他亦一早明言是為了反對歐式對低密度設計的一味吹捧而言。
    但去到討論非其專業的經濟問題,就甚為難頂。他的主要論點包括說限制營業時間令生活極度無聊不方便、服務業太貴令民眾最後寧願自己解決、福利太好養懶人(這個論點大家很熟不用贅言)之類。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是在以歐洲為主流的觀點之間提出反論,不過我想他對經濟的理解並不穩妥。

    當然,他其中一個論點有其道理,就是限制營業時間未必要那麼硬性,限制工時也可以不限定時間,那麼商家自然可以輪班提供更長時間的服務,給居民便利。
    可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想,為何人家要定得那麼「死」﹖是否人家就蠢得想不到放鬆限制的經濟效益﹖還是人家其實不是蠢得看不到,而是認為「所有人都休息」比賺錢更重要﹖(當然這也有歐洲國家是基督教背景,星期日要讓人上教堂的因素) 是否反而作者落入了他批評香港建築那樣的,只看到經濟效益(購物方便也是一種經濟效益)而看不到人文需要﹖
    如果說歐洲硬性規定休業時間令民眾要大量購物以應所需,那麼沒有限定營業時間的美國,也因為地方太大居民一樣要習慣買整個星期的食物。(當然這也是作者批評的低密度規劃問題) 可見購物是否方便,跟營業時間未必是必然關係。

    至於服務業太貴這方面,其實也是一種香港(或亞洲﹖)出發的偏見,認為事事便宜最好。服務費用貴,不只是歐洲,就是北美和澳洲也是這樣的(水電工移民去這些國家往往還有加分)。這些地方的服務員工,生活就更有尊嚴。
    而且大家習慣自己動手,也未必是壞事。在只見到「經濟效益」的香港人(和作者)眼中,這樣是低效率。因為根據「比較優勢理論」,每個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然後把其他事都「外判」給別人最好。可是,反過來看,「自己動手做」的習慣,同樣也刺激了人家的科研發展,別忘記美國不少企業鉅子都是由家中車房手工製作起家的。
    再者,別忘記了宜家效應﹕對自己動手的東西,人們往往評價較高較易滿足。你請人上門做維修,往往只會錙銖必較,老是覺得人家沒做好。但如果是你自己做的話,就算其實未臻完善,你也會覺得已經不錯。對自己動手結果滿意的生活,恐怕也好過請人來做卻事事投訴的生活

    當然我不是說香港像歐洲般入黑就商店全部關門、人們全部動手做維修就等於好。畢竟港式生活其實是跟高密度、高效率、高壓力息息相關,本來就無法跟歐洲完全等同。很多事情的理想狀態,可能都是在兩極之間的某個中庸位置,過猶不及。

    當然「福利國家」這方面也同樣可以用「過猶不及」來形容,但如果拿香港來比較就未必太可恥了。因為香港根本就是福利少得可憐的地方。

    如果他說歐洲福利國家的高稅收是「掠奪式」,那麼似乎他認為香港就不是這樣﹖但其實不然,這只是反映他沒想清楚香港政府的錢從何來。香港稅收有大部分靠賣地收入而來,這也是高地價政策的結果。那麼是否代表一般市民就不用交稅﹖其實他們只是不用直接交稅給政府而已,高地價本身就等於一種稅,只是由地產商繳交,然後再在市民身上連本帶利賺回來。這樣,政府就可以維持簡單的稅收制度,也不用配備龐大的稅收部門去處理所有市民的稅收事務。但代價就是市民要為高地價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方面大家都深有感受,所以不贅。
    如果說歐洲福利國家是政府掠奪工作人口,然後分給不工作的人﹔那麼香港就是商家掠奪工作人口,自己袋了一筆然後再交給政府。而根據香港政府理財原則,賣地收入是非恆常收入,不應用來支持福利開支,結果這筆錢不會分給不工作的人,而是用來搞基建,分給另一批商人而已(當然有些餅屑會回到工作人口之中)。這樣看,香港式掠奪真的比歐洲式掠奪好﹖恐怕不見得。

    在下只想提醒,這種「商家代政府收稅」的制度,並非香港獨創。法國大革命前就有這種人,叫包稅商(其實中外各國都有這種人,因為古時政府編制根本沒有那麼龐大)。他們向政府承包了收稅事務,只要繳足了承包的稅額,其餘就袋袋平安,這樣法國政府就像香港政府一樣,不用養那麼多官員去收稅了。但結果就是包稅商對人民的盤剝,就像香港地產商對市民層層賺盡的一樣
    在法國大革命後,這些包稅商是怒火集中點,被大批送上斷頭台,包括偉大的化學家拉瓦謝。儘管拉瓦謝本身人品不壞,但因為大家對包稅商仇恨太深,他還是頭顱不保。
    香港的地產商,似乎沒讀歷史,又或者讀了也覺得不足懼吧。(其實方某也沒有,歷史只讀到中三,其餘都靠自己看書。)

    回到歐洲,正如作者所言,有些歐洲國家投票選出支持改革福利制度的政府。可見歐洲民主制度,是有自我修正的能力,不用我們替他們擔心。只要人口未去到嚴重老化的地步前,每個社會裡工作人口總是比失業人口多。如果說失業福利「太好」會養懶人,那麼工作人口的選票總是會比失業人口多的,何愁不能削減福利﹖
    如果人家還是選出維持福利社會的政府,那即是人家的工作人口也寧願保留這個制度囉。可能是因為他們也有家人受惠於制度,亦可能是每個人都怕自己有失業的一天,高稅收就當成買保險,到自己陷入不幸時可以有所保障。這也是那些「民主導致福利養懶人」論者的常見盲點。
    反過來,亞洲式的缺乏福利,固然可以刺激人們非常努力賺錢、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家庭(這是否值得﹖作者沒想到,又是後話),但這是因為社會沒保障,每個人都只能靠儲蓄投資保護自己。相比於歐洲福利社會集中資源照顧弱者的「保險模式」,是否比每個人都只靠自己儲蓄保護自己,更有「效率」﹖如果各人自行儲蓄應付不幸才是好事,那麼「保險」的存在根本就是不必要的。如果你明白「保險」對現代社會有何重要,那麼福利國家其實也只是「社會保險」的道理

    當然,還是那句,過猶不及。政府運用資源的低效率,也不能視而不見,只是這樣不代表反過來的極端,就是好事。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