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7, 2016

  • (朋友邀稿,這篇不大合用,留來自奉)

    作為網絡術語,大家對於這個「膠」字最熟悉的當然是高登討論區所用的意思。就是借粗口諧音的「硬膠」,指人傻戇愚蠢之意。根據香港網絡大典「硬膠」條目的說法,除了作形容詞或名詞用(即傻人本身,亦可以指高登慣用的小丑神「膠幣」),也可以是動詞。

    可是,「膠」指人傻戇愚蠢,並不一定要跟粗口掛勾。香港網絡大典中就提及《墨子》已有「內而不解」形容愚昧固執之人。而多年前討論「膠」字,亦有朋友送上其他古籍的記載,以膠為拘泥之意﹕

     《夢溪筆談‧技藝》:「見簡即用,見繁即變,不一法,乃為通術也。」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陝西‧九》:「通運其變而勿。」

    而且更有笨膠和黐膠﹕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煮膠》:「近盆末下,名為『笨膠』,可以建車;近盆末上,即為『膠清』,可以雜用;最上膠皮如粥膜者,膠中之上,第一黏好。」,繆啟愉校釋:「笨,粗而不精。笨膠,猶言粗膠、濁膠。」

    《治禪病秘要法經》卷下:「心如黐膠,處處隨,不可禁制。」

    在下見到的就是,清朝還有記載考生用「膠」字諷刺考官﹕

    嘉慶時,鮑桂星任河南學政,以割裂文句命題而著稱。一次他將《中庸》篇內的「今夫山,一捲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一句,命題為「大草」,即取前句尾,後句首,而拼湊成題。這樣的命題,學子拿到以後哭笑不得。士人詩評曰﹕

    「廣大何容一物,滿腸文字亂蓬茅。生童拍手呵呵笑,渠是魚包變草包。」

    士人把鮑姓拆為魚包,諷刺其是草包。

    (頁313,李孔懷《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香港﹕三聯,2007)

     「渠」即是「佢」,舊時文章多用「渠」。當年在下說這可能是廣州的試,因為廣東話用「佢」形容他。但現在再查看一下,才發現網友原來早有另一文指出,「渠」非廣東話獨有,連吳語也有,「古已有之」。

    所以,一聽到「膠」字就想起粗口,然後認為人家講諧音粗口,大可不必。因為未有這句粗口之前,「膠」字早就承載了類似的意思。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