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6, 2009

  • explor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如果搞環保小動作的是擾民、有權力欲,那麼搞大動作又如何﹖

    香港還有甚麼可以做﹖

    ---

    我倒想嘗試猜測,有甚麼環保政策是香港有可能做得到的。倒是想了幾項,主要針對減少資源濫用方面﹕

    1. 開徵碳稅,由費開始。

    收取碳稅用來抵償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投資在可再生能源、植樹等方面(甚至可以在外國購買一大塊地方設置保護區和種樹)。碳稅比例逐年增加,以發電「零排放」為最終目標。

    講錢失感情,一定會有人大罵影響市民(和基層)生活質素。如是者可以「碳稅補貼」為緩衝措施。

    假設對一個「標準」家庭而言,碳稅會令每期電費增加$500。那麼從首年開始,對基層用電戶提供每期接近$500的補貼(如$400-$450)﹔中產夾心家庭每期補貼減半(如$250),減少碳稅的衝擊。
    對於用電較多的家庭,如果覺得的確有需要的,就多交一點碳稅﹔覺得可以節約的,就採取節約措施。
    對於用電較少(少於標準)的家庭,補貼不單止可以抵銷碳稅,還可以少交電費,這可以當成節約用電的獎賞。

    有了碳稅,更可以鼓勵節能建築,因為可以省下的電費更多。政府亦可以向現有大廈提供補貼、資助或免息借貸,讓他們在天台(或其他地方)增設風力、太陽能發電設備,可以供應大廈公用設施部分電力,減少電費支出。

    碳稅補貼會逐年小幅縮減(或不增加病貼,如果碳稅增加的話),增加市民改用更節能電器的誘因。
    更新電器方面,應與「生產者回收責任制」一併推行。
    在香港售賣電器的總代理,有責任回收舊電器。沒有總代理的,由零售商回收,政府事先物色回收商協助收回。

    2. 減少私家車、更新舊車、鼓勵公共交通

    在香港這個地小人多的地方,私家車是效益很差的交通工具,而且還會令有限的道路更擠塞。所以減少資源浪費和碳排放,其中一個重點應該針對私家車。簡單點說,可以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壓抑車輛增長。
    不過這個政策的缺點可參考新加坡(曾淵滄提及過)﹕因為加了稅壓抑汽車增長,所以道路暢通﹔道路暢通又令市民想買車代步,於是政府又要加稅的惡性循環。

    舊車的能源效益不一定差,但廢氣排放較差,而且容易壞車影響交通(香港「搵食車」保養不那麼好)。所以應該學習新加坡,為車主換車提供稅務優惠,鼓勵車主換新車,尤其是能源效益更佳的型號。

    碳稅的第二步可以擴展到石油,這透過加汽油稅已經做得到。不過如果透過碳稅徵收,可以把稅收直接用來減排方面,而且應該向公共交通提供免稅優惠,鼓勵市民改用公共交通。

    優化公共交通系統,也是鼓勵使用的關鍵,但這點並非力所能及,故略之。
    (i.e. 香港的公共交通已經算方便,但如果調整服務令其更方便)

    3. 未能減少垃圾之前,先做分類回收,減少浪費和減輕堆填區壓力

    要減少垃圾,涉及很多方面,而且積習甚多,短期難以實行。那麼應該先實行分類回收。
    又因為香港還沒有分類回收的習慣,如果要逐項分類回收,恐怕亦不合作。所以第一步先做最簡單的分類﹕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大抵都是一些可以回收的物料(塑膠、玻璃、金屬之類),如果市民未能合作分類的話,就唯有政府請人去分類。請人在各區垃圾站搞垃圾分類,其實可以順道減低失業率,但花費很大。分類後交給回收商處理。

    更不用說的,就是政府要提供更多優惠扶助回收業。除非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升、或者對所有資源開徵環保稅,否則回收物料的價值似乎未能讓回收商賺到錢。

    可燃垃圾,除了紙張外,大抵都是廠餘之類無法回收的物料。(所以紙張可以嘗試另行回收)
    這些物料回收後通常只有三個去處﹕
    1. 焚化﹕最簡單的方法。雖然新式焚化爐的廢氣排放少得多,而且如果不可燃垃圾先分出來,燃燒應該可以更徹底、污染物更少,還可以少量發電。不過如果說在香港興建焚化爐,環保組織和區議會一定不會放行。如果跟大陸協商,在內地興建焚化爐,又要把垃圾都花錢花油運回去。
    2. 堆填﹕以香港的環境看,已經沒有餘地再這樣做了。就算假設新式堆填區可以抽取甲烷發電,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地方去容納,而且發電量似乎也不多。
    3. 製造堆肥﹕跟堆填的分別主要在於有氧或無氧分解。但堆肥需要的地方更大,而且香港沒有足夠的農業去吸納這些堆肥。也許在廣東省找個還有大量農業的地區作處理會更好,堆肥免費或廉價供應給當地農民,當成借用地方和處理垃圾的補償。(如果有多餘的堆肥,還可以賣出營利。與化肥相比,堆肥應是優質肥料。)
    缺點是我們仍要耗用能量把垃圾運上去處理。

    暫時想到的就那麼多。如果連這些也不做,那麼我真的不知道還能做甚麼。

Comments (9)

  • 香港人環保意識低,一牽涉個人利益,還是私利大於公利.
    唉..the Tragedy of Commons.

    很多時,都是視而不見,或者說而不做.

    例如:焚化爐對大部份市民來說都是LULU (locally unwanted land use)
    他們會反對到底!

  • 事實上碳稅的用者自付原則根本不難理解,就和水費電費一樣,不過是多了累進性質。

    但是,碳稅在我眼中,依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東西。

    最簡單的版本就是,環保除了"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外,還有土地及水資源不足及污染、Xenobiotic污染、資源用盡等等一大堆問題。更廣義的話,公共衛生也是環保問題。

    或用卡爾.薩根的說法:地球就像一艘太空船,人類需要視地球為我們唯一一艘的太空船,用爛了就玩完了的心態去面對地球。

    -------------------

    /(甚至可以在外國購買一大塊地方設置保護區和種樹)/
    事實上已經有,外國有碳排放權交易這回事。

    http://www.emsd.gov.hk/emsd/e_download/wnew/stage1_report.pdf
    可 再 生 能 源 研 究
    機 電 工 程 署 在 2000 年 開 展 了 一 項 在 香 港 使 用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可 行 性 研 究 。 可 再 生 能 源 泛 指 太 陽 能 、 風 能 、 波 浪 能 及 堆 填 沼 氣 等 。

    /優化公共交通系統/
    南韓這方面做得不錯。

    /甲烷發電/
    有等如沒有的東西,因為
    1.只有約40-50%甲烷能被捕捉到作發電之用。
    2.量很少。

  • I wonder...... 

    每個一般家庭要多付約HKD500?那豈不是雙倍有多?碳稅要那麼高嗎?比現在(原本)的電費還高?!?!?!  

    「如果搞環保小動作的是擾民、有權力欲,那麼搞大動作又如何﹖

    香港還有甚麼可以做﹖」好像很難......  尤其是那些廢話,只要做的事情不合某些評論員心水,就會變成「擾民」了,雖然其他人不一定有同樣感覺...... 

      

  • RE: 以回收的物料(塑膠、玻璃、金屬之類)
    but I couldn't find any glass bottle recycling spot/bin whatsoever. You know where could I dispose of those bottles, containers in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way?

  • @sky_woomi - Tragedy of Commons 正是政府管制存在的理由。

    @paulymh - 如果我們要維持現有生活水平(就算不一定浪費),沒甚麼可以治本,除非人類大量死亡。

    碳稅不見得是累進的,李超人個人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就算比我多,程度和我倆身家的差別也不成正比。所以如果完全沒補貼的話,反而會變成累退稅(就像某些人對膠袋稅的批評)。

    我當然知道外國有碳排放交易,所以才會認為香港可照辦(尤其香港地方太少,自己做不到甚麼)。
    但如果單純購買排放額度,這個制度漏洞太多、不夠「真實」,倒不如直接投資確實可以減排的項目。

    @Frostig - 假設o者……我鬼知收幾多咩。

    五百蚊未必多過一般家庭電費,如果要開冷氣的話。

    @krizcpec - 公屋的地下通常都有。可以嘗試寫封電郵問環保署。

  • nope, only bins for plastic, paper, metal, none for glass. And if the gov't mean to promote green living, it should make recycle easy for us, instead of we having to ask them, they should make those easy and clear.

  • @krizcpec - 玻璃樽以前店商會自動回收的,根本用不著政府推動。但近年不知為何連「按樽」也沒有了。

  • @fongyun - Some are still doing this, but really a small proportion now, like the bottled milk, etc.

    And, maybe my family has been too poor and our home too small, normally HKD200 per month is already very high for us.  It has just been a few times (in recent years) of nearly HKD500 when I switched the new air-conditioner on nearly continuously......  

  • @krizcpec - I would SELL those things normally...... 

    When you put those things in the recycling boxes, it MAY as well go to the rubbish bins finally, just you FEEL better, believe it or not......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