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4, 2009

  • 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

    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JR McNeill & William H. McNeill,張俊盛、林翠芬譯,台北﹕書林,2008

    這篇你只要看看「筆記」的長度,應該可以理解為何我讀完那麼久還沒寫出來。

    這是著名好書《瘟疫與人》作者William H. McNeill與其子合著的作品(奇怪的是《瘟疫與人》好像沒在香港的好書榜上出現過),其子則以治環境史而見稱。
    老麥克尼爾在《瘟疫與人》當中,表現了採取新角度看歷史的能力,給予讀者很新鮮的看法。

    這本書也一樣,不同於以往斷代或以國家為本的歷史,作者採用了「網絡」為框架去討論人類歷史的發展。以世界歷史書以言,這本書算是在相當小的篇幅中,介紹了頗全面的歷史。如果不是專修歷史的人,以往大家多推薦房龍人類的故事》,我倒覺得這本《文明之網》可能更全面。一般讀者讀完這本書,對世界歷史應該已有相當的認識了。

    作者更在書中多次表明,網絡的發展往往令人類社會更不平等,這是伴隨經濟或科技進步而來的。這樣不等於要反對經濟自由或科技進步,而是不能迴避忽視不平等而單談進步,自由和平等兩者都有必要,否則進步只會令社會越來越不穩定。這亦是很多「市場原教旨」所忽略的一點。
    作者同樣在書中討論了宗教網絡對社會的影響,帶來甚麼好處和壞處。作者在後記中說明宗教的重要性、但亦同時提出宗教帶來的危險。這同樣是宗教的原教旨一直忽略的。

    社會就是在這些不同的因素衝突中逐漸前進,到了這個時代,資源短缺將日漸嚴重。如果我們不調整好這些網絡的功能,人類的文明會遭遇更大的危機。

    不過,譯本就有缺點,看倌可以在筆記中見到不少翻譯上的小錯誤。
    為何會這樣﹖原因在於譯者根本不是歷史學家。

    如果你是《科學人》雜誌的讀者,應該會留意到張俊盛其實是搞資訊科學的。這本書雖然叫《文明之網》,但畢竟是歷史書,找個研究互聯網的人來翻譯,歷史名詞出錯是可以預料的事。

    那麼為何要找他翻譯呢﹖未讀到最後面的「譯後記」,我也不會諒解。
    原來譯者自稱發現了這本好書,向台灣的出版社推介,但一直沒聽見有人翻譯出版。於是他決定當一回廖化,並且當成他們系裡面搞機械翻譯 / 電腦輔助翻譯的實驗品(譯後記中有說明他們用了甚麼資料庫)。既然是實驗品,又沒有找歷史學家幫忙把關,譯文多錯漏就少不免了。(雖有錯漏,但似乎顯示現在的機械翻譯也有進步了)

    書是很好,不過譯成這樣似乎對作者不太公平就是了。
    下次要做實驗,麻煩還是找個相關學者當共同譯者或顧問比較好。

    ---

    筆記,或挑骨頭﹕

    推薦序(p.9)﹕「對於發展數十萬年的人際網絡,竟與發展十幾年的www架構如此相似,也感到不可思議。」

    新東西像舊東西,有多不可思議呢﹖如果完全沒一點相似,那才值得驚訝吧﹖

    p.15 「倘若合作架構能夠永續經營,網路就容易愈變愈大,參與者顯然也會更富裕、更有權力、更不平等。」

    p.16 「網路參與者透過專業分工與交易,得以維持經濟優勢。另外軍事優勢則來自於許多裝備齊全的戰士……生於都會網路者,也有防疫上的優勢,他們比較容易得到免疫抗體……」

    有沒有想起《槍炮、病菌與鋼鐵》﹖

    p.19 「我們的類猿祖先」,他想寫「類人猿」吧﹖

    p.22 「人類這個『野草物種』轉變行為模式以及改變周遭環境的力量,得以迅速擴增。這意味著,人類社群的象徵符號演化取代了基因演化,成為地球生物演化的主要驅動力。」

    Meme也。

    p.27註 「婦女月經週期的改變,讓人類性活動的期間擴大,不限於成熟卵子可受精的短暫時間,這無疑有助於家庭的形成﹔但何時及如何發生還是未知之數。」

    見《性趣何來》。

    p.29 「我們可以利用沉積礦層內的花粉標本」

    應為「沉積岩」,多頁發生同樣的問題,相信是譯者故意選擇的。不知何故。

    p.32 「納圖夫人(Natufian)遺址,分布範圍起西奈,至今日敘利亞的南邊國界」

    只要你對中東地理略知一二,當知「南北」二字倒調了。

    p.41 「最後馴化牲畜的數目竟然超過照料牠們的牧人

    牲畜多於牧人是必然的(否則牧人早餓死了),相信應為「超過牠們所供養的人口」之誤。

    p.45 「熱帶農圃農民不以米為主食,種植僅僅足夠勉強生存,缺乏了稻米的優勢,使得他們邊緣化,退居多山的邊陲地帶。」

    是指黎族嗎﹖

    p.46 「歐亞大陸有多項優勢,包括幅員廣大,可馴化的物種十分豐富,以及最重要的,能夠涵蓋眾多人口的寬廣溝通網路。」

    《槍炮、病菌與鋼鐵》歸於一個更簡單的起因﹕大陸軸線

    p.47 「大約三千五百年之後,大麥、小麥普及於華北,但還不能取代粟米成為主食。」

    雖然小米古名為「粟」,但「粟米」這名字對廣東人來說太容易誤會了。(廣府話「粟米」即玉蜀黍,源自美洲。小米是北方的作物,廣東人應不熟悉。)

    p.64 「在中國的築城社會中,夏氏宗族……隨後的商氏王朝……」

    是國號(也是氏),他們的應是和子。
    西人這樣說可以諒解,中國人翻譯時應該要解釋清楚。

    p.64 「甲文」應為「甲骨文」。

    p.70 「包括以賽亞、尼希米、以斯拉等(Isaiah, Nehemiah Ezra)」

    「尼希米」是先知,「尼希米記」是經書,此處「記」字應屬多餘。

    p.71 「這些宗教(易移植的聚會式宗教)聚會也讓人們較能忍受既有的不公平、不安全,從而穩定了城市社會。」

    中國呢﹖

    p.73 「對自願獻身宗教者要求嚴格,對一般信徒要求較為鬆散,兩者的組合使得佛教成為此後一千年最成功的傳道式宗教。公元200年稍後,基督教教士開始模仿佛教模式」

    看看死光社那幫人,這點也不見得。

    p.73 註 「口頭傳播宗教經文,篇幅雖大,卻不能反印度的各種社會和政治層面」。「反應」應為「反映」。

    p.76 「(中國政府)徵收所得稅(最初徵收實物代金)」

    其實沒所謂「代金」,因為古代本來就是徵實物。倒不如後來徵稅金「代物」還差不多。

    p.86 圖3.5「公元前50年之羅馬共和國」中,「西班牙」在西部、「西班牙」在東部,看來不合理(因為對羅馬而言,西班牙東部應該比較「近」)。以維基百科的圖看來亦應該以偏東者為「近」。

    p.90 「到了公元200年,大部分歐亞及北非城市變得非常不健康,全賴農村移民進來以維持其人口數量」

    見《瘟疫與人

    p.97 註2「希臘王國巴克特里亞(Bactria,大約公元前190年到公元40年)攻佔印度西北部分地區」

    希臘打到印度,恐怕除了亞歷山大之外也沒第二個。
    查 Bactria 即中史的「大夏」,英文稱Greco-Bactrian Kingdom,中文翻譯應為「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有「希臘」的原因是因為國王是希臘人(亞歷山大東征留下一堆希臘化王國),而不是因為在希臘,「希臘王國」的說法容易令人誤會。

    p.104 「不過,儒家和基督教徒對穆斯林的強勁抵抗,仍然無法阻擋新技術、作物、觀念的傳播」

    儒家何來對穆斯林「強勁抵抗」﹖回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遠遠未大到需要傳統文化去「抵抗」的地步吧。

    p.108 「埃及法老王曾派遣艦隊,前往阿拉伯南部尋求黃金和沒藥(myrrh),最遠南航至非洲海岸

    這句很怪,埃及根本就在非洲,埃及的船一下海就在「非洲海岸」了啦。作者是指東非海岸吧﹖

    p.111 「在公元368-534年之間,多巴邦聯(Toba confederation,可能由講土耳其語的游牧民領頭,包括操其他語言的民族)征服並統治中國北方」

    甚麼是多巴邦聯﹖按時間和情況看,應該是指五胡十六國的事。再用年份去看,才發現是說北魏(不過始年應為386而非368)。再看英文維基,才知道原來 Toba 是指北魏王室拓拔氏
    這就是因為譯者不愔史學而出現的問題。(其次,「游牧」應為「遊牧」)

    p.115 「佛教也翻越喜馬拉雅山傳到中亞,在商隊沿線各地,佛教僧侶漸漸多於基督徒,而後就很快滲入中國、韓國、日本。在華北,隋皇帝禮信佛教,並捐輸興建美侖美奐的寺院(公元317年起),與同時期的君士坦丁大帝一樣,利用國家資源推廣新宗教」

    這一段很怪(或者是方某孤陋寡聞)。
    佛教傳入不是早於基督教嗎﹖當佛教經西域傳播時,基督教應該還未被羅馬承認吧﹖
    而且317年隋朝還未出現吧,如果以維基百科的漢傳佛教史條目來看,可能是指前秦後秦

    p.117 「新興宗教給予個人的最大禮物,就是身在苦難,胸懷希望。」

    p.118 「政治支持宗教時……統治者是否有義務保持公正、虔誠,並奉行正確教義﹖若否,叛變是否就成了一項宗教責任﹖激進宗派的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衍生出一些支流教派,挑戰組織化的政府……這樣的情形並不少見。在中國,公元845年後爆發的大部分叛亂,都和佛教宗派脫離不了關係。不過比起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這兩個印度宗教,一般而言較不傾向衝突,當然也就較易於接受通往救贖之道的各種做法,而不至於指望統治者(在俗世的種種假象中),一定公正無私,甚至神聖無瑕。」

    p.120 「一般猜測亞洲移民可能曾由海路航行抵達美洲。已經出土的幾項考古發現,似乎顯示歷史上曾有海上遷移,這些遺跡分布很廣,南至智利。另外,我們知道玻里尼西亞人曾在公元400年航抵復活島,他們的足跡可能早已踏上美洲大陸海岸,並將美洲的甘藷帶回太平洋島嶼種植。但是,我們並無考古證據可資證明是否有上述美洲之行,但是如果沒有,又如何解釋分布在太平洋沿群島的甘藷與前哥倫比亞時期,祕魯所種植的棉花。當然,遠洋航行與人力搬運似乎是最好的答案,但是何時發生﹖如何運送﹖為何沒有更多其他作物呢﹖」

    對於一些唯科學論者,他們會說「沒有證據即是沒有這回事」。
    但其實對於歷史事件很難找到確切的證據,這就是為何歷史學始終不是科學而是人文學的理由之一。

    p.121 「後來的馬雅人(約出現於公元前600-840年間)」,按本書習慣,應為「公元前600-公元840年間」。

    p.127 「美洲提供的馴化動物十分不足,難以進行犁耕和畜牧,阻礙了文明的發展。這個解釋足以讓我們恍然大悟﹕就是因為馴化動物不足,美洲網絡所產生的財富與權力,才會遠遠不及舊世界網絡。」

    另見《槍炮、病菌與鋼鐵》

    p.129 「舊世界與新世界兩大洲都加強了與周邊地區聯繫,在公元1400年代,這個過程產生了中央集權的帝國。」

    中國似乎快得多,不用等到1400年。

    p.131 「此後,大約在公元1000年,十進位的阿位伯數字表示法,傳播遍及歐亞大陸,一開始還是令人稱奇的知識,直到十四世紀大部分商家還在使用笨拙的羅馬記數法。」

    還是有點「歐洲中心」,因為羅馬記數法是歐洲人用的。

    p.134 「西亞宗教,特別是摩尼教、聶斯特流基督教(Nestorian Christianity)、伊斯蘭教,都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

    聶斯特流基督教」其實有個連香港中學生也應該見過的中文名﹕景教

    p.135 「華南溫暖及多雨地帶,在漢代因瘴癘肆虐而惡名昭彰,只有少數漢人居住,但在唐宋時代,人口卻快速成長,亦歸功於飲茶。」

    雖然起源應該很早,但中國論茶,大抵出於唐朝陸羽,所以此說應該不差。

    p.136 「這些政策(抑商政策)限制了中國資源的靈活調度。更糟糕的是大型工業企業無法形成,倖存的稅務紀錄顯示,當時(宋代)華北出現了許多高科技煉鋼爐,公元1078年就生產了不下於十二萬五千噸的鋼鐵。但不像七百年後英國,中國並沒有推向自給自足的工業轉型,即使宋代已經具備了工業起飛的技術基礎。無人確知何時或是為何,許多產量巨大的焦炭煉鋼爐,竟然就此關閉。」

    如果按黃仁宇的觀點看,中國根本一直都未能有支援商業運作的社會基礎,當然這也跟文化略有關係。

    p.137 「到了公元1126年,女真騎兵在滿洲打敗蒙古人,並使用最先進的圍城機器,攻陷宋都開封」

    應是打敗遼國的契丹人,如果打得敗蒙古人,之後就不會滅亡了。

    p.138-139 「再再都減弱了蒙古人對中國的控制」,「再再」應為「在在」。
    「刻薄寡的征服者朱元璋」應為「刻薄寡恩」。
    「這或許是歷史最大的『如果一切從來』(might-have-been)」應為「一切重來」。(另一個英文說法是「what-if」,不過 what-if 不限於過去。)

    p.142 圖5.2「伊斯蘭教心臟地帶(公元1000-1500年)」中,虛線「柏柏爾人的出征」和實線「塞霰柱土耳其人的出征」的標籤調亂了。虛線從中亞到土其耳,實線由摩洛哥到西班牙和北非其他地方,很明顯虛線應是塞爾柱土耳其,實線是柏柏爾人才對。

    p.144 「公元1245-1258年之間,土耳其人發動兩波攻擊,而於兩次攻擊空檔,蒙古人征服西南亞的大部分,都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我原本以為「蒙古人」又是誤植,但事實如此

    p.146 「證據顯示,在公元1250-950年間,西歐的夏天非常溫暖乾燥」

    觀乎中世紀暖期發生在大約九世紀至十三世紀,書中可能是倒植(即「公元950-1250」)。

    p.146 「蒙古人伊爾可汗(Il-Khans)」通常譯為伊兒可汗

    p.148 「毗濕奴(Vishnu)和梵席瓦(Siva)」,後者中文通譯為「濕婆」。

    p.154 「歐洲的城市自治使城市菁英享有較多自由,而中國則相當不同,大批的都市人口堅守地服從政府的控管。」

    因為中國的官府就在城內,中國官員只控制城市,農村才是自治的

    p.155 「在穆斯林和華人社會中,常常憑藉單一大家族發展事業,管理許多的企業。他們依賴親情的力量,故難以或無法信任外人,但是這樣一來,家族事業的規模無法擴大。雖然歐洲人成立合夥公司和清償債務的法律,和伊斯蘭教世界、中國所採行的大同小異,但是歐洲人易於彼此信任,不請是親屬骨肉,或是陌路人。或許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在大部分西歐地區,大家族關係的力量非常薄弱。」

    其實就是因為無法信任外人,才要依賴親人。何況以當時的家族本身就是十足的階級結構
    也許應該說,中國和回教社會的家族倫理發展遠比法治體制發達。中國的官府,甚至把家族內的爭議都留給族中長老自行處理。

    p.156 「歸功於無數自願或臨時編組的營利、宗教、慈善、知識、聯誼性組織,歐洲培養了適宜的道德習性,維繫了有效的參與,也造就了歐洲城市社會不尋常的靈活性。換句話說,比起其他社會,歐洲人似乎很幸運地培養了更多自主民間團體。……統治者忙於地域性的競爭,因此無法有效規範商人、銀行家,使得利益團體在歐洲取得其他地區不常見的自主權。因此,歐洲社會(至少羅亞爾與易北河之間,以及英吉利海峽兩端),發展出特別活躍、不斷變化、常具顛覆性的公民社會,不完全屈從於政治與宗教,也不完全受制於個人的家族義務。」

    p.159 「為了籌措財源支應政府的債務,歐洲政府心不甘情不願地擴充了私人企業的規模與範圍,也因而保護和促進整個歐洲社會的商品化進程。但中國所發生的事情,恰恰相反。這種情勢使得歐洲的科技,大體上持續保持活力,特別是在軍事技術方面。」

    p.162 「民答那峨島(Mindanao)」香港慣譯為「棉蘭老島」。

    p.163 「紫氏部夫人(公元978-1026年)」

    這有點奇怪,因為「紫氏部」就是指那位《源氏物語》的作者女士,如果稱「紫氏部夫人」似乎就是說她的夫君叫「紫氏部」似的。(就像無線經常出現的「利孝和夫人」是指「利孝和的妻子」,她的本名叫陸雁群,但我們不會稱她為「陸雁群夫人」的。)
    不過「紫氏部」也不是那位作者的本名。「氏部」來自她父親的官職(有如杜甫被稱為「工部」),「紫」則來自書中主角。

    這誤譯可能來自英文翻譯,因為英文把紫氏部(Murasaki Shikibu)稱為「Lady Murasaki」,再直譯成中文即是「紫夫人」了。

    p.169 「截至1450年,地球上有三百五十至四百多萬人

    不可能那麼少(單是中國就不只),可能是350-400 millions 之誤(即三億五千萬至四億)。

    「早期的全球化其實是一個痛苦而且有時野蠻的過程。」

    其實後來的也不見得不痛苦不野蠻。

    p.170 「從蘇門答臘附近到莫三比克島(Mozambique)的北緣」

    我本來想說莫三比克不是島,幸好先查一查。原來真的有個島叫莫三比克島,這島在莫三比克北部。

    p.174 「(美洲)缺乏動物充當運輸工具(除了安地斯山脈的駱駝以外)」

    那是駱馬,現在內地的網民應該很熟悉。

    p.175 「印加帝國向延伸至哥倫比亞,最則到阿根廷與智利。」

    很明顯是倒轉了,北是哥倫比亞,南是阿根廷和智利才對。

    p.176 「最龐大、密度最高的當屬古代世界網絡。古代世界網絡包括了地球上數一數二的強者」
    p.188 「美洲人對古代世界網絡裡早已盛行的疾病,並沒有任何接觸經驗。」

    此處「古代世界」應為「舊世界」(old world)。

    「這些國家可能不是世界上最適宜人居的環境,但他們的確是世界上最強勢的國家。」

    美國就是如此。

    p.177 「公元1776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應為1492年1776年是美國獨立。
    「拉不拉多(Labrador)」通常譯作「拉布拉多」。
    「發明了強大、快速的機動船」應該只是指快速帆船吧﹖

    p.178 「體積最大的被稱作武裝商船(carrack)。在1450年可乘載五百噸重,到了1590年甚至可乘載二千噸重,可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木造船。」

    比鄭和的寶船更大嗎﹖

    「這類帆船的特點是可以風航行」應為「逆風航行」。

    p.179 「航海冒險家亨利王子……獲得葡萄牙室和教廷的支持贊助。」

    葡萄牙好像只是王國,未有稱帝吧﹖所以應是「王室」。

    p.180 「鄭和……獲得了一般歐洲人所不能及的資助,率領了六支武裝中國艦艇」應為「艦隊」。

    p.181 「1793年,溫哥華完成編輯航海圖,而英國特使團前往北京尋求與中國貿易的機會,但是乾隆皇帝(1736-1795年間統治中國)卻以『沒有興趣和與世隔絕的小國進行貿易』作為回應,並且拒絕經由海路與外界聯繫。從這裡,我們可以窺見當時中國強大,但是皇帝垂垂老矣,無法認識到海上貿易的重要性。畢竟在1793年時,海路已經將整個世界連結成一個緊密的文明之網。」

    這也是個「what-if」﹕如果乾隆決定全面開放通商,那麼歷史會有甚麼分別﹖現代化會否順利一點﹖不過觀乎鄂圖曼帝國,也不見得很樂觀。
    不過這也不完全是乾隆的錯,畢竟當時中國沒幾個人認為海上貿易是重要的。

    p.183 「與南非其他地區相比,好望角是個都會型孤島,但仍被排除在世界網絡之外」應為「……仍未被排除……」

    p.184 「日漸減少人口的美洲印地安人(見下圖),並不能滿足需求」

    那幅「圖」在哪裡﹖

    p.191 「在卡伯特1497年抵達阿拉斯加的百年之後」

    這個說法很奇怪,因為如果不計原住民,阿拉斯加應該是俄國人發現的(否則堪察加和阿拉斯加之間的海峽就不叫白令海峽了)。我先找到英文名,再在英文維基上查過,John CabotSebastian Cabot 兩父子都沒去過阿拉斯加,John Cabot 只去過加拿大東部沿海而已。他的確想打通西北航道,但當時可未有全球暖化,航道一直被冰封著,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穿越。

    所以這段究竟為何會這樣寫,是譯錯還是寫錯,恐怕要找原著來看才可分曉。

    p,195 「十三世紀,韓國人曾發明了活版印模(事實上這是很可能的,雖然並無證據顯示古騰堡曾知道韓國的成果並獲得啟發)。」

    韓國人的宣傳伎倆真厲害,連西方史家都相信韓國人發明活字印刷

    如果說「韓國人在十三世紀發明活字」,畢昇早在十一世紀就發明了泥活字了。單是比較年份,就知道誰才是正貨。就連英文維基的同一條目,充其量也只是說韓國發明了「金屬活字」而已。

    金屬活字是否真的韓國發明﹖我不敢說,中國雖然有記載說宋朝就發明了金屬活字,但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印本畢竟是韓國貨。如果中國沒有更早的證據,很難辯說。但就當韓國真的發明了金屬活字好了,這也只是對中國泥活字的技術改良,並不是「原創」活字。如果韓國人把一切功勞光榮搶了去,未免太狹隘霸道了。

    p.196 「(鄂圖曼、蒙兀兒和明朝仍依賴謄寫員)也許是畏於強勢的抄寫員,也許是印刷機看來太難操作,或者也許是這些國家使用的是意符文字而非表音字母,因此新的印刷技術沒有明顯超越手寫或木雕印刷。」

    前兩者(以阿拉伯文為官方語言)肯定是表音文字而非表意文字,至於明朝不見得怕了抄寫員。雖然中文字數多,採用活字印刷能提升的效率的確不如表音文字那麼高。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需求,因為中國的佛經很早就採用印刷術。佛經是給大眾讀的,所以需求很大,印刷術很有用。反之,閱讀政府文件的人就少得多,所以不需要印刷術。再者,中國唯一多的就是「人」,謄寫的人力成本不高,所以印刷術帶來的益處就更少了

    p.198 「(阿克巴爾大帝)成功地平息了伊斯蘭宗法守護團體烏里瑪(Ulema)所支持的叛變(1579-1980年)。」

    未能查到錯誤的年份應是甚麼,也許是1580年吧﹖

    p.201 「事實上,世界網絡的互相連結偏好簡單的宗教甚至於地方宗教,而參與宗教的大社群,有許多現實層面與心靈層面的利益。如果嚴格遵守當地傳統信仰,就形同孤立於文明之網外,更可能遭到附近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政治迫害而毀滅。」

    應為「甚於地方宗教」。

    p.202 「基本上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就是採行實證和不受限的推理方法來探索真理,而其觀察和實驗都不需要向權威低頭。這種看法在當時(和現今)有潛在的顛覆性,也因此總是受到宗教和政治權威的攻擊。」

    p.204 「中國科學家很少獲得體制的支持,政府往往反對自由探索和激進的理念。鄭和出航旅程中獲得的知識,對中國科學發展影響有限,也沒有後續的海外探險計畫,持續從事科學研究。」

    這要看官方和民間、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對於中國而言,官方並不重視科學,當官需要文采而非技術知識。而且因為當時的科技不甚可靠,所以甚至連負責診治皇帝的御醫,官職也不高。
    再者,以中國的地理形勢(四周有地理屏障阻礙交通)和社會結構(小農經濟),亦很難承擔甚麼冒險的探索。對於小農社會而言,(天氣、社會、經濟)穩定的確重於一切。大家見不到科技帶來的好處,但先見到探索帶來的風險。

    p.205 「軍事歷史學家有時低估了這部分(後勤)

    這肯定不是中國的問題,因為孫子早已強調行軍耗費之鉅。民間俗語亦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p.206 「蒙兀兒帝國於1857年正式告終,但實際上政權在1707年後已消散,因為印度人已經發展出蒙兀兒帝國無法匹敵的武力。」

    應是「英國人」吧﹖

    p.207 「他們與天主教結盟,領導十字軍對抗基督教和回教」,此處應該用「基督新教」,畢竟天主教也認為自己是基督教的一支。

    p.208 「鄂圖曼人曾經成立海軍……雖然在地中海等海域可以航行無阻,但無力跨越公海」應為「大海」
    「按著在1494年,法國與義大利有了相似的設備」應為「法國與義大利軍隊」

    p.210 「統治者有意跟上軍事技術革命,就需要有先進的金融體系。大部分的大國將70%到90%的歲收用於戰爭。」

    或許美國現在也是一樣,不過他們甚至借錢打仗。

    p.211 「大清帝國的肇基領袖洪太極」應為「皇太極」(相信是英譯中的問題)

    p.214  「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就是西歐是一個資訊開放的社會,有關建造船艦、採礦冶金、鑄造槍炮、築城攻城的種種技術與細節,都能透過印刷術,廣泛的流通,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能夠壟斷這些軍事知識,或者是隨之而來的權力。」

    如果不是中國地勢太方便統一的話,黃宗羲那種「方鎮論」已是不錯的念頭。

    p.215 「1750年代,(由蒙古部落組成的)準噶爾(Zunghar)邦聯在今日華北地區大敗於清軍之手,同樣也代表了歐亞游牧政權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瑞典人幫助)準噶爾人使用槍械,甚至火炮。」

    準噶爾是在新疆而非華北的,華北是指華人為主地區的北部。不過提及有瑞典人幫助過準噶爾倒是真的,不查不知道。不過很難想像這點跟瑞典政府有何關係。

    「蘇族(Sioux)最後被美國軍隊打敗為止」的「人」字是多餘。

    p.216 「但是定期演習、大型官僚後勤體系、金融體系等軍事技術革命的『軟體』,從未在非洲南部立足,就連荷蘭人屯墾的好望角也是如此。既有的戰爭模式就足以因應非洲的情況,非洲的稠密叢林中不可能採用排列陣式的作戰方式。況且非洲也沒有武器工業,槍械火藥都仰賴進口,因此現代化的武器很少,只有擄掠奴隸的搶匪擁有。而且非洲的地域性經濟,尚未貨幣化,使得稅收效率不彰。缺乏了負重的牛群,非洲就無法發展火砲並廣泛使用,因此也沒有必要進一步發展防禦工事。」

    p.217 「其中一項關鍵性的變化是貿易的全球化。美洲第一次參與了全球貿易體系。」

    p.218 「直到約公元1750年前,中國仍居於此全球體系的中心位置。……在十八世紀中,大西洋經濟體開始和中國為中心的西太平洋經濟體,分庭抗禮。」

    p.219 「根據一名葡萄牙人1520年代記載的見聞﹕馬六甲街頭所使用的語言超過八十種之多。」

    如果「雞同鴨講」成這樣,還做得成交易嗎﹖他是指參與交易的人來自八十種不同語言的地方吧﹖

    p.220 「亞洲商人未曾環繞全世界,因此他們就像葡萄牙人、荷蘭人那樣常常掌握寶貴的市場資訊。」應為「不像葡萄牙人……」

    p.221 「在地中海低地的歐」應為南歐。
    「(很像1730年代的美國南方殖民地)」,那時美國還未成立,似乎稱為「英國在北美南方的殖民地」比較準確。

    p.222 「經濟不平等可能也更形惡化。往往在經濟成長時造成更多不平等,因為總有人比較快或者比較善於利用新技術、新連結。……於此同時,世界奴隸人數明顯增長,到了公元1800年時,可能達到兩千萬到五千萬人之多(全人類的2%到5%)。」

    p.224 「美國農民送給全世界的第三大禮物,是源自安第斯山脈的馬鈴薯。」
    「除此之外,甘藷、豆類、花生、可可、鳳梨、南瓜、番茄等美國農產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應為「美洲」

    p.225 「後來東非群島更成了丁香的主要產地」

    此處「東非」似乎是「東印度群島」之誤﹖

    「公元1492年後,牛、馬、豬、山羊、綿羊傳到了美洲(較早傳入的馬匹已絕跡於更新世晚期)。」

    現在的研究指美洲才是現代的起源地,只是在這起源地卻滅絕了,要待人類重新引進。

    p.231 「食物與燃料等人類維持基本生活所需,都日益依賴長程貿易」似乎應加上「的物資」
    「大規模的能源與材料,無時不刻流通到遠方」,如果不是「無時無刻」就應該是「無時不流通到遠方」。

    p.233 「接著,在1862至六十三年間」應為「至1863年間」
    「在1964年,首位傳教士抵達復活節島」應為「1864年」

    p.233註﹕「在同樣處境下,日本人或印度人一樣會散播天花、麻疹、流感等等」

    在當時日本鎖國的狀況下,傳染病應該不多。因為島國難以傳染鏈,島民很難建立免疫力,日本人試過因為幾次傳染病流入而大量死亡。《瘟疫與人》有提及過。

    p.237 「到了1780年,英國產業蓬勃發產所需的煤……」應為「發展」

    p.240 「在農業社會中,每年嬰兒的出生率約為30?到40?之間(大約是今日美國出生率的三倍)」

    我懷疑那個問號是「‰」(千分之一)

    「每年人們的死亡率約為25%到35%(大約比出生率稍微但一些)」的「%」應該也是「‰」

    p.258 地圖中巴蘇圖蘭萊索托的舊名。

    p.261 「在埃及,穆罕默德阿里(Mehmet Ali, 1769-1849)在1805年時成為『帕夏』(昔日鄂圖曼帝國的高級官員)」
    p.272 「穆荷梅特阿里(Mehmet Ali)和後繼者的軍事行動,讓軍隊增加不少非洲奴隸」

    同一個人,兩個譯名也不同。

    p.266 「清朝搖搖欲墜,終於在1911-1912年間的一連串起義與兵變中,宣告瓦解。顯示清庭的自強運動徹底失敗。」

    首先,其實將之列入中國大歷史的進程去看,清廷是否完全的失敗﹖
    其次,應為「清廷」。

    p.269 「後來工會也對雇主讓步,取得較佳的工條件、較短的工時、較高的薪資,大幅抑制工人發動革命的衝動。」

    其實應該說是雇主對工會讓步吧﹖

    p.272 「印度洋的模里西斯(Mauritius)」,香港稱之毛里裘斯

    p.275 「1780年代,在奴隸比較不需要的地區,如聯邦北部一些州,已經實施了小規模禁奴政策。」

    首先,美國人看「聯邦」就知道是指美國,但譯成中文還是以「美國」為佳。畢竟世上不只一個聯邦國家。
    其次,前句應以「在比較不需要奴隸的地區」或「在奴隸需求較低的地區」較為通暢。

    p.276 「泰皇拉瑪四世蒙克庫特(King Mongkut, 1851-1868年在位)」,很少聽到有人用這個譯名。

    p.279 「前往摩里西斯、千里達、蓋亞那……」
    p.280 「可是卻遭拘留在西伯利亞、澳洲、法屬圭亞

    譯名不統一,「摩里西斯」應為「模里西斯」。
    蓋亞那」和「圭亞那」都是指同一大片區域,前面用了蓋亞那,後面就應該用法屬蓋亞那

    p.280 「大約有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中國苦力移居海外(在1380-1914年間)」

    1380似乎太誇張,相信是1880之誤。

    p.281 「約有70%的歐洲移民美國

    這句語法不通。總不大可能指70%的歐洲人移民美國的,所以應該是指「約有70%的歐洲移民前往美國」。

    p.285 「而在十八與十九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玉米了」

    此說有點怪,因為我只聽過有「捱薯仔 / 捱番薯」而未聽過「捱粟米」的。馬鈴薯容易種植,對中國窮人應該更重要。

    p.287 「北京或是墨西哥市民都會同聲反駁」

    與北京相較,應是「墨西哥城」市民。

    「回頭來看,二十世紀初的世界,就像是個火藥庫,而其中有許多人舉著火把走來走去。」

    其實廿一世紀初看來也差不遠。

    p.291 「埃及納瑟總統(Gamal Abdel Nasser, 1918-1970)」亦譯為「納賽爾
    「阿根廷的艾娃裴隆(Eva Peron, 1919-1952)」亦稱「庇隆夫人」

    p.293註 「依照母語人口,由高至低順序排列﹕漢語、英語、西班牙語、孟加拉語、印地語、葡萄牙語、俄語、日語、德語、華語吳語(Wu Chinese)、爪哇語、韓語、法語、越南語、泰魯古語(Telegu)。參見 Daniel Nettle and Suzanne Romaine, Vanishing Voices (Oxford, 2000), 29. (其名單似乎漏掉了阿拉伯語)。」

    廣東話竟然排十六,梗了頸。

    p.295 「到了1990年代,非洲約有三億五千萬基督徒,其中有些人在黑暗歐洲傳教」

    黑暗歐洲﹖我嘗試用「dark europe」來查,但查不到甚麼。還連到一個有毒的站去。

    p.302 「在1970年代,印度甚至訂立明確目標,要在五年內達到25%的生育率

    應該是「把生育率降低25%」吧﹖

    p.306 「大規模石油探勘接著進入墨西哥、委內瑞拉、印尼、西伯利」應為「西伯利亞」

    p.307 「平均值提高,如果沒有特別顯示用量的巨大差異。」

    「如果沒有」似乎是「if not」的直譯,這裡應該指「平均值提高,卻沒有顯示出用量的巨大差異。」

    p.310 「這就是有名的『全面戰爭』(total war)觀念。」通常會譯為「總體戰」

    p.312  「中國國民黨接收了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成果」

    嚴格而言,辛亥革命並不是孫中山領導的……由於事出突然,甚至連革命黨的領袖們也不在武漢。

    p.313 「但是1928年後美國股市繁榮,吸收了所有可用的資金,美國無法再提供借貸。由於沒有資金向拉丁美洲、澳洲等農業國家購買農作物,造成了全球農業蕭條。」

    像不像這幾年的情況﹖

    「每個國家都試圖降低進口,以刺激國內的生產和就業。總之,為了解決國內經濟蕭條,反而讓國際經濟更蕭條。」

    這似乎就是那次大蕭條和這次金融海嘯的最大分別,因為我們已有一個統一的世貿組織和規則。

    p.315 「德國在1922年縮減移民名額,主要針對波蘭人的移入。」應為「主要是針對」

    p.316 「共產黨人認為必須在全世界推展,共產主義的終極革命才能獲得成功」的「開」字應刪。

    p.318 「1939年如入無人之境佔領了捷克斯拉夫(Czechoslovakia)」

    人家本來是兩個國家的合稱﹕捷克斯洛伐克

    「美國建造了十六艘軍艦與日本作戰」,是指「主力艦/戰艦」吧﹖否則驅逐艦也算是軍艦呢。

    p.319 「德國及其盟國共約殺害了六百萬猶太人」

    此處「同」字應刪,因為「同盟國」在二戰專指與軸心國對抗的集團。

    p.321 「參與國際貿易事務,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s),世界貿易組織,也是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的前身)等等」

    應為「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s,也是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的前身)等等」

    p.322 「毛澤東的軍隊假裝很投入戰爭,塑造自己的英雄形象,不像國民黨那樣肆無忌憚地強徵農民。」

    連西人也知道了。但共產黨不強徵農民,只不過因為它不是全國政府。當它取代了國民黨之後,過了不久就把農民和原本分派給農民的自耕地,以「集體化」、人民公社的名義再徵集起來了。並達到連國民黨也自嘆不如的地步。

    p.324 「蘇聯也廉價出售石油給東歐國家,鞏固這些付不起世界油價的蘇聯附庸國。世界油價在1973年上漲兩倍,接著在1999年又漲了兩倍」

    「世界油價」似乎我們一般會稱為「國際油價」。「1999年」應是「1979年」之誤。

    「1950年代的蘇聯人享有比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更好的物質生活,因此嚴密的政治控制似乎還可以忍受,這就是蘇聯的社會契約。」

    其實中國也差不多。試想想為何中國曾經五窮六絕,中共的宣傳竟然還說對岸台灣的人民處於心深火熱之中,比他們還慘。和那些所謂「憶苦思甜」一樣,就是試圖建立這種社會契約。
    中共在六四後拖了廿年,就是靠經濟發達令人民以經濟代替政治訴求。但資訊越來越開放,人民對外界所知越來越多,就會越多不滿。一旦中國的經濟差起來,人民的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可能隨時變成遍地野火。

    p.325 「1986年車諾堡(Chernobyl)發生核子反應爐爆炸,一開始蘇聯官員試圖掩蓋,但是核能反應影響了整個北半球」

    這個地方香港叫切爾諾貝爾,台灣是叫「車諾比」,在google中「車諾堡」只是個很少人用的名。(「車諾比」有 480000、「車諾堡」只有 70100)

    此外,影響北半球的,應該是「核污染」而非「核能反應」。核污染是核能反應的產物。

    p.327 「印度首先在1885年創立國會黨(現稱為國大黨(Congress Party))」

    即「國民大會黨

    p.328 「但是民族主義已經在南亞崛起,想要繼續殖民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印尼人,在1949年荷蘭只好放棄印尼」

    首先,應是「已在東南亞崛起」。
    然後,「印尼人」那句有點怪,好像漏了些東西。(應該是說印尼人反抗,所以最後荷蘭只好放棄)

    p.329 「中國仍然可算是某種形式的帝國,如果可以自由選擇,其境內的伊斯蘭地區和西藏都想獨立。印尼的情形也差不多」

    這點很多漢人想都沒想過的,中國人常常罵人家是帝國主義,其實自己差不得多遠。(就像很多美國人不覺得本國在欺凌弱國一樣)
    漢人自己未必介意被漢人政府壓抑,但有些少數民族就很介意被一個漢人為主的政府壓抑,尤其當這個政府不懂尊重少數民族習慣的話。

    印尼本來也差不多,不過本書英文版是2003年成書的,作者沒能預見2004年南亞海嘯後亞齊的分裂分子跟爪哇的印尼政府達成協議,亞齊人得到更大的自治權。印尼距離讓所有非爪哇人地區都獲得自治,還有相當距離。但亞齊自治是正確的一步。

    p.330 「經濟最成功的前殖民地也不在少數,例如曾經接受最殘酷統治的韓國,以及接受最和善統治的塞普路斯和香港。他們成功的原因,在於人民的教育水準相對良好,種族團結也有助於民族主義發揮力量(塞普路斯除外),而且位於戰略位置上的國家,容易得到美國的幫助。」

    香港過去幾十年都是「英國人治華人」,也不見得有甚麼「種族團結」可言。像韓國這種種族單純的地方才有可能依靠民族主義。(所以中共依靠民族主義,是極危險的,因為中國是個多種族國家、民族認同並不統一。)

    俄羅斯解體之後」應為「蘇聯解體之後」。

    p.333-334 「『美麗新世界』無休止的資金流動,舒緩了大型經濟體的通貨膨脹問題,但在土耳其、阿根廷等小國經濟體中,卻偶爾會惡化其通貨膨脹問題。資金流動不能解決失業問題,也不能刺激經濟成長,比起1945-1973年間,1980年代、1990年代的經濟成長,速度明顯放慢。也許資本流動最顯著的成果,就是把勞工的薪水轉移到資本家的口袋,迅速擴大社會的不平等

    自由市場的支持者,往往會有意無意忽略這個問題。或者顧左右而言他,聲稱自由市場最終會為所有人帶來好處,而拒絕縮窄經濟不平等的措施。就算自由市場長遠而言對全人類有好處,現階段的不平等總需要即時的措施去抒緩。

    p.337 「這個趨勢也提高了英語的世界地位,以1999年為例,78%的網站首頁是英文網頁(日文排名第二,佔2.5%)」

    現在中文網頁應該會多一些,但能否超越日文﹖
    (如果單看維基百科,中文維基就追不上日文維基)

    p.338 「現在的窮人比一百五十年前的窮人,更瞭解他們的處境。由於現代的通俗文化不斷地在電子媒體上,鼓吹大眾追求消費和擁有的成就,窮人不再逆來順受地接受自己的處境。……另外,現代社會低廉的食物和娛樂,可能也有鞏固富人地位的相同效果﹕娛樂產業所善於供應的音樂、體育、色情,也有助於打發窮人。當然,資訊和傳播科技也可能有助於降低教育成本,促進教育的普及化,如此一來就能再度縮小世界的不平等。但這種情形就算要發生,也需要一段時間,目前的經濟不平等,昭然若揭﹔在資訊完全透明化的世界,隱藏著無限危機。」

    如是者,明光社禁絕了色情,會令窮人無處發洩,他們其實是否革命黨﹖(一笑﹗)

    科技可以有助教育普及化,但在教育普及化之前,已經先一步帶來「數碼鴻溝」,進一步拉大不平等了。

    p.339 「迄今為止,幸虧科學和技術研發的體制化,讓人類在生態競賽中始終保持領先。」

    值得懷疑的是﹕可以持續下去嗎﹖

    p.341 「星星……靠吸收與使用能量來建立秩序」

    恆星吸收能量﹖

    p.343 「久而久之,我們的祖先愈來愈嫻熟於結盟合作,或拆夥競爭,因為最擅長合作與競爭的人,往往比較有機會存活,也繁衍較多的後代。」

    (人類文明競爭)這種嚴酷的競爭局面,通常並不會發生在緩慢的生物演化過程中,因為即使是最複雜的動植物,其演化過程都非常緩慢,足以讓其他生物有充分時間適應。」

    人類發展得太快,讓其他生物追不上我們帶來的變化,就是人類為生態帶來最大的問題。
    在下也曾說過,人類社會發展太快,讓我們的心理跟不上變化,也是人類道德問題的來源。

    p.344 「就像宇宙與生物的故事,人類歷史也有局部和暫時的逆轉。例如,公元900年前後,南半球的馬雅社會就愈來愈不複雜,放棄了城市和文明,追求更簡單的的生活方式。」

    首先,並不是馬雅人喜歡返璞歸真,而是因為資源不足導致文明倒退。
    其次,「的」字重複了。

    「在東非,我們的遠祖聚集成簡單的小團體而居,只使用少數幾種語言,採取特定的生存策略」

    「少數幾種語言」這一點令我有點懷疑,因為連新畿內亞那麼小的地方也有那麼多語言,為何假設遠古的人只有少數語言﹖
    當然,如果看現代語言也是大體分為若干個語系,那麼一開始的語言或許也不多。但亦有可能是,那些更多的語言,族群被滅絕或同化了。

    p.345 「文明之網還是有多方面的局限……人類自我克制的能力絕對稱不上完善。六十億人(數目還在增長中)串聯起來的智慧,可以用來建設,但也可用於毀滅

    複雜社會傾向於造成並維持社會的不平等,歷史上歷歷可見……努力減少這些不平等才是穩健之策,但此一目標卻和近百年來的長期趨勢背道而馳,甚至和大家所珍惜的自由觀念也格格不入。」

    這也是理解自由市場原教旨心態的切入點之一,他們是根據這百年來的事情歸納出趨勢,然後將之視為教條。

    p.347 「人類在地球上的歷程是獨一無二的,從未有其他物種擁有如此靈活運用、如此有彈性而大範圍的溝通網絡,足以協調共同的行動,即使是螻蟻等社會性動物,都不足以和人類的社會規模相提並論。」

    p.348 「接著出現了有核的大細菌

    細菌是原核生物有核的就不算是細菌了吧﹖

    p.349 「屬於地球生物圈的安心歸屬感,卻被高度不安全感所抵消。維持人類生存的所有複雜物質流和資訊流,能夠持續多久﹖……城市生活會不會干擾人類的文化發展與生物的繁衍﹖總之,人類能不能適應於(大致上)我們自己造成的全新局面,像我們的祖先過去那麼成功地適應環境變化﹖
    我個人的直覺認為,災難或大或小,一定會來臨,而人類很堅韌,一定能表現得比我們想像中更好。但我覺得為長遠的存續做打算,我們還是不能放棄能夠面對面溝通的小型社群

    p.350 「若是如此,人類未來最關鍵的問題,也許就是細胞式的小型社群能否獨立存在,和現在維繫人類數量、財富、權力的全球都會網,共存共榮,互不干擾。換句話說,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共生模式。」

    是否在意味著「glocalization」?
    網絡生態把「面對面溝通的小型社群」打碎成一堆互相連結的小圈子(現在我們還搞不清楚「網友」算不算是「朋友」,至少我未搞清),是否會帶來壞處﹖

    「宗教流派和宗教聚會也是重要選項,很有潛力擔任改變現狀的角色。但以信仰為本的社群一定會設法隔絕異教徒,這樣就會將摩擦與敵意引進都會網。那麼,如何同時維繫既有的文明之網,又保有具備更高生命意義的小型社群呢﹖」

    見到明光社,已經看得出這種端倪了。

    「最後,我認為人類正處於碎浪的浪頭,隨時都可能發生巨變。文明之網要免於碎裂崩解,或許要靠運氣、智慧,以及勉為其難的寬容心。但願如此。」

    (譯後記) p.352 譯者介紹了他們用來輔助翻譯的系統。

    p.355 「在敘事風格上,麥克尼爾有時很像湯馬斯(Lewis Thomas)。在《最稚齡的科學》(The Youngest Science)一書中……呼籲醫生回歸醫學的源頭,不要埋首儀器之地,也不要把關懷、觸摸病患的天職,完全交給護理人員。」

    醫學簡史》有同樣說法。

    p.356 「《文明之網》不僅鋪陳信而有徵的歷史事實,分析hard相關的數據,作者還展現了企圖完整理解歷史的想像力,流露出深切關懷歷史的真情。」

    他是想講「硬數據」﹖

Comments (7)

  • 真係好長...|||orz [要有心情才能看呢 ]

  • 真係好長…好長…

  • > 回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遠遠未大到需要傳統文化去「抵抗」的地步吧。

    回教在唐宗兩代都曾招來圍堵,倒是堵他的不是儒家,而是討厭伊斯蘭商人的農民和流寇。儒家和回教代表著兩種生產模式,中國的稅法,主要是針對農民和固定作坊,對於流動商人則較無準,倒是政府強勢得幾乎壟斷內貿,亦限制了外貿商的活動範圍,伊斯蘭教由是故很難傳入。

    > 這一段很怪(或者是方某孤陋寡聞)。佛教傳入不是早於基督教嗎?

    要看原文。如果原文談的中亞,是包括小亞細亞,那景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早於佛教出現,但不是主流。還有一點,現在已不太多人懷疑景教和猶太教的關係。

    從交通史向看,神學問題是方法學問題,景教的方法早在巴比倫時期有已有許多痕跡,其重心在於以救世主降臨,幫忙奴僕出走。把神格扯離當權者,代表著社會結構複雜化,集權單位已經不能壟斷宗教資源,意義很大,這種方法也散播得很快。

    倒是這套方法,在中國實在不好推行,中國雖然存有奴役制度,但奴役之間並沒有獨立的社會組織,而且中國社會階級流動性較強,外來人要容入社會中,也較容易得到包容。

    前些年到走絲路逛,在好幾個大鎮,都看過提及景教的碑文。我相信那不是基督教興起才有的,應該是西來宗教的原始形象,是多種方法的混合種。

    > 「聶斯特流基督教」其實有個連香港中學生也應該見過的中文名﹕景教。

    同上,我對於景教和基督教的源流關係抱有懷疑。Nestorian 採取了景教的形成,或甚至取而代之,是有可能的,但不代表景教即是 Nestorian 的化身。

    > 因為中國的官府就在城內,中國官員只控制城市,農村才是自治的。

    跟封建形式關係很大。西方封建諸候要直接向莊園徵收,沒有中國的龐大而集中的官僚架構。

    > 或許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在大部分西歐地區,大家族關係的力量非常薄弱。
    > 其實就是因為無法信任外人,才要依賴親人。
    > 也許應該說,中國和回教社會的家族倫理發展遠比法治體制發達。

    大家族是要環境允許才發展得出來的。也由於兵役制度、遺產分配的形式不同,西歐的家族倫理跟廣義的東方,差很遠。

    有關這點,我比較推薦多看中世紀封建制度的著作,。可惜現在已非在學時期,否則可以抽一些時間,推薦相關讀物,以及詳述我吸引過後的分析。(很想寫,可惜工作壓力下提不起心機…)

    還有一點,十四至十七世紀,歐洲商業興起時,貿易中心分佈於不同的權力範圍下,有些是今天所謂的國家,有些是城邦。城市的店舖經營者要取得戶籍,得效忠於當權者,形式上和外在的家族脫離關係。跨境商人必須先和當地人合作,才有機會建立經營網。

    這跟以商旅為主的中東模式很不同。

    至於中國家庭經濟主要反映於田產管理之上,商賈怎經營你似乎沒有深入探討過,建議別就這樣下結論。中國的合同形式發展極之多樣化,歷史留下大量案宗,可不是單單家族倫理足以說完。

    > 這誤譯可能來自英文翻譯,因為英文把紫氏部(Murasaki Shikibu)稱為「Lady Murasaki」,再直譯成中文即是「紫夫人」了。

    慣常都說「紫式部」

    > 不過這也不完全是乾隆的錯,畢竟當時中國沒幾個人認為海上貿易是重要的。

    要知道平定了台灣之後,清朝仍然實行海禁,不想讓南洋的漢人勢力入涉造反。(倒是後來,也真的被海外華人金援的組織搞跨了)

    > 佛經是給大眾讀的,所以需求很大,印刷術很有用。

    沒有聽過這種說法。

    中國人識字者,多數為考功名,信教者則是以不識字的老百姓為多。宋明清的印版書,不是以通俗小說為主?

    與其說佛經是給大眾讀的,不如說佛教徒以謄寫佛經為功德,以助印佛經為佈施,以經書為葬儀祭祀用。

    > p.207 「他們與天主教結盟,領導十字軍對抗基督教和回教」,此處應該用「基督新教」,畢竟天主教也認為自己是基督教的一支。

    要清楚的話,應用「反對宗」/ Protestant。

  • 你怎麼能夠這麼有耐性

    看來該書再版時,應該比較對費用你

  • @好康 - 讀時發覺,順便記起而已。他肯給的話我絕不介意收的。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