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4, 2008
-
星期五看了些舊文,放了些舊歌(當時聽的歌),悲從中來、甚至都不想做。
是的,那幾年的事,我大概永遠都放不開。
------------------
[己所不欲三重奏]
1. 大家都沒氣量
自己看吧。(註﹕正字應為「器量」)
---
2. 樂施會的最低工資立法廣告
我只要貼這一張﹕
正如我在刁民那邊說﹕坐視一個人盡力工作,但竟然養唔起自己(頭家唔講勒),係我地呢個社會既恥辱。
為何自由黨非輸不可﹖對比他們前頭頭就知道。
那幫市場原教旨,只看到(和得到)自由經濟的好處,而無視自由經濟帶來的問題。
那些努力工作而生活無著的人,問題如何解決﹖
沒有,他們只會不停重申「自由市場好、規管不好」。宣揚自己的天堂,不理他人墮入地獄。資本家自己不搞福利主義,最後就會惹出共產革命。這是歷史的教訓。
既然商人黨沒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市民唯有投票給支持最低工資的候選人了。
刁民那邊有一位網民說得很好﹕我覺得保障工人有最低工資是有需要的,但模式不一定由僱主直接付出……是否可以檢討現時稅制……更何況香港大企業都是業務伸展到各行各業,市民手上的錢,輾轉又不是流回他們手上嗎?相反政府繼續就手旁觀,目光短視,只說不做,社會累積怨氣,對政府及企業都不是好事.
---
3. 很多人把強姦案片段傳來傳去,拿人家的慘劇來消遣,已經夠過分。
(咁鍾意睇強姦,去睇AV啦﹗人地扮畀你睇,都好過黎真既。)
更恐怖的是,隨便找個人出來作代罪羔羊。正如那被屈者所言﹕這種網上『老屈』人的風氣根本已經失控
我想這被屈者的心情,只可以用一幅高登海報形容。
至於那受害女生,給全香港人見過,如何生存落去,我們就更不知道了。
---
孔夫子二千幾年前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似乎是白說了。
Comments (24)
她是受害者,就算讓全世界看過,也有權生存下去。
那張海報,還是請收回吧。
明白網主體諒弱勢社群難以維持生活的苦況,但問題的基礎是,究竟最低工資能否改善低下階層的生活。
支持最低工資的說法有一個弊病:假設商界不會作出任何應對。
設立最低工資令勞工成本上漲,商界有兩個簡單的應對辦法:
1. 裁員 -- 而且最先受害的,會是工作能力最低的員工(誰也會留下最能幹的員工吧…既然工資高了,就要他們幹多一點活)
我實在看不到這樣如何可以改善低下階層的生活。以前工資雖然低,但最少有工可做,有了最低工資,「最不幸的那一群人」就工作都沒有了
2. 把上漲的成本轉嫁就消費者
雖然工資高了,但東西也貴了,不見得生活有甚麼改善
當然,政客支持立法最低工資,是為了討好工人。
到時候商界裁員或加價,就可以指摘商界無良。
但設身處地去想,投資是有風險的,商界投放資金做生意,爭取回報也無可口非。
工人爭取最低工資,不明白最低工資的長遠影響,是工人無知。
工人爭取自身利益有理,商界裁員加價被說成無良。
利用「無知」工人,把「無良」罪名加於商界的政客,算不算是無恥?
@ansonho -
呢種講法有個假設:有工做好過冇工做。
一般情況下咁講好合理;但如果撇除咗食福利呢個選擇,要做工搵食基本上係必需嘅 - 即係 labour supply 基本上係接近 perfectly inelastic。所以,薪金應該 tends to zero 先係合理。閣下可以自行想像,如果經濟學底下人係自利同理性嘅原則成立,而有相近嘅行為模式,僱主應該會不斷諗辦法擠壓工資同時又提高生產力 - 響所謂低技術勞工界別情況自然更加嚴重。
問題出現嘞:你話「哦,宜家咁仲可以等啲人吊鹽水嘛」;但當薪金 tends to zero 嘅拉力越嚟越勁,而物價大致維持穩定甚至增長,我想問有咩辦法可以解救呢?去到呢種情況,工作逐漸變成奴隸制,再 inelastic 嘅 supply 都可能會頂唔順 opt out,到頭來一係搵政府食福利,一係就出街搶。
我唔敢話咩無唔無恥 - 商人又好,打工又好,大家都係搵食;最低工資,我亦唔認為係好有效嘅解決辦法。不過如果選擇「自由市場」而最終搞到有啲人唔做好過做,寧願食福利或者去搶嘅話,希望各位「自由人」有勇氣同誠信去承擔交多啲稅或選動亂嘅後果,唔該。
@栗姐 - 我用海報係講緊畀人屈係強姦犯果個。
@ansonho - 當沒有人提出好方法,就會有人用壞方法。何況﹕
1. 裁員﹕依家講緊最有可能實施最低工資既清潔同保安,都係不大可能裁員的,因為人手需求比較穩定。你要多少人就是多少,不會因為便宜而多僱,亦不能因為貴而少僱。
有些自由市場人士說,這會促使僱主僱用較年輕、學歷較高的人,而增加中年人士失業。這是否必然會發生,我不肯定﹔但就算屬實,如果就業人數相若(人力需求彈性低),而工人整體所得多了,也是好事。這個失業中年的孩子,可能就剛被僱為看更﹖
2. 到時最高工資又會調升,變成通脹循環。
問題只是由自由市場追成的通漲,加入政府干預而已。當然,我們可以想像,政府最多只能令工資不至於太低,但不太可能趕得上通脹,因為政府的效率較低。
3. 爭取回報當然無可厚非。就算令人生活無著也無可批評﹖
既然批評商家無恥沒意思,不如乾脆立法干預了。
4. 我的主張很簡單。
我不「支持」最低工資,但現在最基層的苦況是真實的,絕非無病呻吟。
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支持自由市場的人沒有提出任何方案。
既然沒有其他方案,我唯有不反對最低工資。因為,無視別人的痛苦,就是無良。沒辦法之下,死馬也要當活馬醫。
我要問的只是﹕你話最低工資唔掂,咁你想點做﹖定係乜都唔做﹖
@Perennial_Loser - 「如果經濟學底下人係自利同理性嘅原則成立……僱主應該會不斷諗辦法擠壓工資同時又提高生產力」這難道不是資本主義初期的事實﹖
有工做一定好過冇工做,因為一個有工作的人才有尊嚴。尤其在香港喜歡把「領綜援」等同於「懶人」的氣氛當中。
無論是為了減輕政府負擔、還是維護弱者的尊嚴,工作都很重要。
有些人說,僱主會想盡一切辦法逃避,所以最低工資有害無益。
我懷疑他們是否要反對一切政府干預,包括勞工安全法例。有安全法例,一樣有僱主逃避的,到頭來受苦的還是工人……於是根本不需要安全法例﹖
究竟我們認為大部分的僱主會守法還是犯法﹖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就真的無良兼無恥了。
@fongyun -
其實響「經濟動物」嘅假設下,尊嚴同樽鹽都冇咩分別;所以如果跟佢哋套原則做人,大條道理拎福利同去老笠是也。我之前咁講,就係想睇下啲自由經濟信徒,有冇返少少 integrity 去接受 possible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啫。
始終,班「自由人」只知永遠反對任何監管,想 minimize 政府角色,呢樣唔准嗰樣唔畀 (真夠「自由」),但永遠連一條隱約模糊嘅界都冇,根本就係 de facto 搞無政府主義同 social Darwinism,但又從來死口唔認...
@Perennial_Loser -
謝謝閣下的賜教,很高興引起你來討論。
如果談及 labor supply,我應為可以簡化,暫時無需要考慮 elasticity。
正如閣下所說,現時的僱主那個不是擠壓工資同時又提高生產力?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我考慮的並非只是「有工做好過冇工做」,正如你所說,工人可以考慮打工,或者不打工。
我們現時觀察到的,是有人願意為極低工資而出賣勞力 (當然,誰不想賺得更多…)
僱主需要工人做工,工人需要工作。就算是極低工資,專業點說,都是個 equilibrium price。
我看不到薪金 tends to zero 會是一個供求均衡的工資。
致於物價大致維持穩定甚至增長,有理由相信通漲對窮人的壞影響比對有錢人嚴重。
如果維持通漲,而薪金不變,即變相減薪。(減低薪酬購買力)
這又是一個 Lucas critique 的例子:問題是工人會否願意接受不斷「減薪」?
請考慮供求之間的關係,如果僱主不能夠聘請足夠員工,自然要提高薪酬。
我想到可以令工人願意接受不斷「減薪」的原因,就只是不斷有廉價勞動力增加,而這就變成就業機會不足的問題,最低工資只會變本加厲。
至於閣下所說有關食福利的問題,要考慮以下可能性:
如果閣下認同我所說「最低工資會提高低業率」,那豈不是更多人會食福利?
如何閣下認為最低工資不會提高低業率,敢問閣下認為工作從何而來?商界會否樂意提高勞工成本而不作應變(裁員 and/or 加價)?
歸根究底,我看不到最低工資對減低福利開支有甚麼作用。
我的觀點是,最低工資不單是個不太有效的辦法,而且是有弄巧反拙的措施。
如果閣下認為經濟動物假設下,可以大條道理拎福利同去老笠,就是福利制度及法治問題,何以跟最低工資有所關連?
我看,這會是個 mechanism design 的課題吧
最後,對 fongyun 網主說聲抱歉,把你的留言版變成論壇。
如果網主介意,我在自己的xanga 都貼了同樣文章,請到此繼續討論
@ansonho -
(1) 如果前設係「做工係 must」,即係人人都要做工,咁唔考慮 elasticity 唔得。要有個 elasticity,先推到有幾多選擇嘅空間。
(2) 僱主需要工人,工人需要工作,我哋講係咁講,但必須考慮到底啲人點解仲要搵人做工,同埋點解要做工:
a. 資方問題:一盤生意可唔可以長期 under-manned 同用 sub-par 嘅勞力,提供次等 (less than optimial) 數量/質素嘅服務或貨品而含混過去呢?其實以平日去飲飲食食所見,同埋睇見清潔保安人員嘅工作情形,加埋所謂「科技」嘅作用,似乎呢個係幾值得研究嘅課題 - 我哋應該視呢種情形為 equilibrium,定係點樣?呢種情況,as long as everyone seems to find it tolerable then 人工真係可以趨於零。
b. 由勞方著眼,當然可以話既然今日好多人都仲抵得住低人工,最低工資之類嘅嘢暫時冇需要;但用人類嘅動物行為模式推測,咁到底我哋可以摸底摸幾耐?都係嗰句,如果係純粹 opt out 食救濟,至多都係大家交稅啫,但如果係走晒去老笠,咁點算?自由市場之下,人人都可以有選擇,even to their own detriment - 上面 a. 嗰種方向一旦確認,做生意嘅寧願提供次貨、劣等服務 (搏人類對產品/服務嘅 demand 係 inelastic - 廣告同生活模式嘅作用),而大小商人響呢方面嘅思維模式又 outweigh 咗 innovation/improvement 嘅取向,一味向cost-cutting 埋手,薪金趨零嘅問題就會好明顯。去到咁樣,唔通真係無藥可救,坐響度等爆大鑊?
(3) 有關食福利,我會咁樣講:最低工資同工資趨零,都好可能會製造失業;行邊條路,係睇邊種做法之下食福利嘅人冇咁多。講真,以華人嘅習性,搞最低工資應該真係會有好多人走法律罅,甚至搞 2(a) 嗰套 (亦即係一般反對者所講) 炒人之類;但係如果計埋勞工大規模 opt out 食福利嘅加稅後果,行最低工資未必係最 undesirable - 當然,冇人叫政府將最低工資 set 響 MPS point 12,皮幾兩皮個月,就正如壓人工,都唔可以壓到一蚊一粒鐘咁樣。
(4) 我自己對行最低工資一樣有保留,但反對者應該明白一樣嘢,就係如果一刀切咁反對任何「自己增值啦」同「認命啦」以外嘅工資保障方法 (老兄你可以自己諗下,雷鼎鳴呢啲 typical 嘅「自由人」,係咪逢 x 必反,由集體談判到工時到最低工資,咩都反,根本 de facto 叫人「你死你事」),咁之後可能出現嘅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佢哋一定要有勇氣接受。歷史上嘅窮蛋造反,背景大同小異,某啲人食得太盡從來都 play a role;一次又一次重覆,到頭來都係繼續要測條底線,一味話「冇事嘅」唔係魯莽,就係自欺欺人,難以令人信服。
(5) 經濟動物嘅假設,係 ceteris paribus 嘅重要一環,經濟學就係建基於此。我呢個老笠講法,就係想話經濟學有個好嚴重嘅問題 - 過分簡約兼單一化人類嘅價值取向、能力同行為模式,然後推論,再進一步到今日咁將經濟學理論視為人人都應該奉行嘅戒律。日日三跪費利民、九叩張五常,口呼「自由」全無節制者,幾曾反思?幾曾兼慮?
問題之初是供求失衡: 大陸天天批百多人來香港, 多數都是低學歷, 但低學歷需求的工又有限. 注意的是, 香港沒權力阻止這些低學歷的人來, 來的人又肯定不願意離開, 於是形成死局.
最低工資最受影響的其實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與及中小企僱主. 大僱主有市場份額與議價能力去彌補工資上升, 但中小企則困難得多. 如果沒有相應配套比如反托辣斯法的話, 我是強烈反對最低工資的.
現在最糟糕的是政府可能逼於民意推行最低工資, 同時逼於大商家淫威之下虛設公平競爭法, 是為香港最差的劇本.
@chemhazard -
如果兩法取其輕來立法,你會選哪個?
@smileooooooo -
我取真貨公平競爭法. 在大陸現在嚴厲執行買社保與最低工資, 配合市場萎縮, 東莞死了上萬家工廠, 溫州打火機廠死了八成, 聽了也毛骨悚然.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些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工業體系不可能說甚麼提升技術力, 議價能力低, 工廠完蛋了就不會再有創業者參與, 市場一日不恢復成長, 職位從此一去不復返.
......雖然這樣說比較怪, 但公平競爭法用來對付超市之類, 其實也沒太大作用. 真的要對付的話, 應該是地產行業與批地政策以至房屋政策. 必須指出的是, 現在租金成本極高, 主要源於地產行業的寡頭壟斷(長黃系的樓質素如何, 有口皆碑)與土地供應人為地受限制. 這個環節一鬆綁, 中小企即容易成長也.
忘了哪個說的. 稅金能買來文明
我反對訂立最底工資,因為我覺得香港沒有強勁的工會,所以最底工資只會使以往搵到最底工資以下的人群再也找不到工作,而不能真的幫他們提升到人工。
@ansonho -
「我看不到薪金 tends to zero 會是一個供求均衡的工資。」
我倒認為 tends to zero 已經出現。
因為我看的零,不是實數的零,而是一個人的剩餘資金(我看消費稅也是這樣看的)。現在最基層的工資,根本只夠糊口,應付生活之後根本連一個錢也儲不到(這種工作我也做過)。這不是tends to zero是什麼﹖
工資tends to zero,即是沒有翻身的機會,尤其對於低技術勞工而言。(再加上工時長,就算他有「再培訓」增值的潛質,也沒時間受訓)
@路人乙 - 連集體談判權也沒有,當然不可能有強大的工會。(當然,到工會強大了,市場原教旨又會說這是「不公平」、「壟斷」)
> 最低工資只會使以往搵到最底工資以下的人群再也找不到工作,而不能真的幫他們提升到人工
就像我在上面所說﹕如果就業人數相若(人力需求彈性低),而工人整體所得多了,也是好事。這個失業中年的孩子,可能就剛被僱為看更﹖
@chemhazard - 最低工資、最高工時、集體談判權和公平競爭法,應該要成套推行。
反對最低工資沒所謂,不過請提出其他改善最基層收入的方法。
@fongyun -
認同網主觀察,但生活沒有剩餘資金,會因為最低工資而改善嗎?
既然同意我所說有關加價的觀點,收入增加,支出同時增加,從何得到剩餘資金?
西方社會很多地區有最低工資法例,亦不見得對低下階層能有剩餘資金。
因要工作賺錢而沒法參與再培訓,是再培訓計劃設計有問題,看不到有何幫助。
最後,我認為Perennial_Loser所說薪金 tends to zero 是實數,如有誤解請澄清。
@Perennial_Loser -
實在難以明白閣下的論點。
我同意閣下對貧富不均,引致其他社會福利、治安隱定等問題的觀點。
但我實在不明白閣下何以認為設立最低工資可以解決問題?
沒錯,沒有最低工資不能改善貧富不均和低收入家庭的困境,
但這並不代表最低工資能夠改善貧富不均及低收入家庭生活,這是個邏輯上的錯誤。
認真點說,閣下從未提出最低工資如何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只要你認同我所說,商界會以裁員 and/or 加價來保障利潤,就應該理解到最低工資不能提升 real wage。
Real wage 沒有改變,何需甚麼 elasticity 來理解最低工資?
既然最低工資不能帶給低收入階層丁點好處,又有潛在傷害,為甚麼要支持最低工資?
我一直都是堅持最低工資無助於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
而我從來沒有說過不應該改善貧富不均及市民生活。
如果閣下對經濟學的policy analysis 有興趣,我們可以詳談,
但閣下必須分清楚,經濟學否定政策效用,並不一定是反對政策背後之目的。
@ansonho -
我想,我沒有直接提過「最低工資可以改善貧富不均和低收入家庭的困境」,最多只是把這當作是一個選擇,又或者,是「最低工資不一定不能改善貧富不均和低收入家庭的困境」。「邏輯錯誤」之說,恕我未敢照收。
至於裁員或加價之類,都是那一句:經濟學有不少研究討論最低工資形成的失業影響,奇在歐美各地的研究是莫衷一是,不見得有關政策必然會造成大量失業。如果強行將政策負面影響以想像方式極大化,想像商人會鬥氣,將所有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結束,或是必然以裁員方式維持原有利潤,那也不是很有根據的臆測,你我所說都只是賭大小。那 real wage effect 和裁員會否完全甚至 more than offset 有關政策為僱員帶來收入增長的正面影響,只能說是 TBC。當然,如果結果證實是 positive,自然是閣下說中 - 問題是這結果根本沒有證實過。至於維持現狀,工資趨零逐漸惡化,令勞動力 opt out 而選擇食福利,負面影響會否更為惡劣,就讓「自由人」們自行推演好了。
至於說我「從未提出最低工資如何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恕我這個對 laissez-faire 的 hostile doubter 斗膽說句,這不是我該回答的問題。現實是問題在偏向 laissez-faire 的政策下出現,要回答問題的應該是「自由人」,而不是懷疑者。我再討厭費利民,好歹他也提出過「負薪俸稅」/「薪金補貼」之類的方案,但奇在一眾 Chicago Boys 使徒和信眾們 so far 連這東東也放在一旁置而不論,對其他提案除了反對反對再反對之外便全無建樹,甚至公然表示「係咁0架喇,世界係唔公平0架喇」、「認命啦你」。由被動地反對任何建議到公然要人「認命」,說「不一定是反對政策背後之目的」,可以,不過最多是很 qualified 的 statement。
閣下本人從來沒有說過不應該改善貧富不均及市民生活,根本就無關宏旨 - 你說一句,雷鼎鳴楊懷康獅子山學會和豉油黨之流說一百次「認命啦」,然後反對任何帶有再分配性質的政策,外人如何還能相信右派陣營?而且,勿忘經濟學只是社會科學而不是科學,社會科學講的是人類社會行為現象,根本就無法與價值觀、政治取向脫鉤。此所以你說「經濟學否定政策效用,並不一定是反對政策背後之目的」,最多只能是 qualified statement - 說實在,海耶克費利民之流反共,難道對他們的經濟學說沒有影響嗎?Libertarian 與 egalitarian 之間的取捨,難道又可以漠視?反對平等的價值取向,引伸至學術,本質上已令主流經濟學者 (Chicago Boys、neo-classical、classical、monetarists...etc.) 反對再分配性質的政策,由目的至效用全盤否定。閣下在貧富不均問題方面的善意我會相信、承認,但其他持有類似立場者,似乎有太多的雷大俠和豉油黨,恕我未敢輕信。
In lieu of mandating a minimum wage, which denies low producing employees an opportunity to work, how about a negative income tax?
Re:(註﹕正字應為「器量」)。本人在刁民公園曾經跟一知兄討論過,他查過字典,還是認為是「氣量」,我有點頭昏了,請賜教!(請看 http://diumanpar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22906 第31個 comment 為一知兄的回應......)
@ansonho - Agree with Perennial_Loser's question on whether it is still true that '有工做好過冇工做'. Also, 'elasticity' of the supply 'curve'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minimum wage......
其實我想問問很多反對設立最低工資(配合最高/標準工時)的談論者,到底你們知不知道現在很多人每週工作50多小時只有不足5000港幣的net salary (after MPF deduction)?! 不要說「養家」,養自己都沒有能力,難怪近幾年「studio/套房」的需求飆升啦! 坦白講,要這麼辛苦,還要支付交通費等開支,我寧可申領綜援(單人有一千多港元,再加一千二百左右的房租津貼,共約三千元)。可是,為甚麼這些人不這樣做?就是因為他們笨,笨得中了商家的計,相信社會上的「分化言論」,怕領取綜援會被攻擊,被別人說是「懶人」! 如果不設立最低工資,有工做的比沒有工做的還慘,難道是「解決方法」?
@ansonho - 我認為商家加價不是新聞,更不是奇聞。如果那些工作根本不可能再減少人手的話,我沒法相信「薪金增加會使很多人失業」(如果大廈管理員一更是八個小時,一棟大廈只有三位管理員,試問還能怎麼 cut 人?不要說改回 12小時制!因為我們「一直」都有堅持最高/標準工時。)。好像有人說甚麼「北移」,Fongyun Sir 已經說了清潔和保安方面沒有這問題......
@ansonho - 首先,你無法比較兩者增加的幅度(因為根本未發生)。
其次,最低工資本來就是要窮人有相當的收入,這個收入水平的設置一定會高於「食你唔飽餓你唔死」,否則等於鼓勵領綜援。就算預期增加通脹,通脹幅度也不一定會把這「剩餘部分」全部蠶食。
(否則,公務員加薪有時都追不上通脹,難道又會變成貧民﹖)
又或者,像 Perennial_Loser 話齋,既然大家都贊成改善貧富不均,不如改為討論「如何促進收入再分配」﹖
@ansonho - 再培訓計劃不是用來「改善收入」的!參加的人主要是「失業」的要「轉行」學習一技旁身...... 參加完課程可以「晉身」家務助理、保安員、售貨員等行業...... 本來已經是這些行業的從業員嗎?那,還「培訓」甚麼?!
屈與唔屈,受害者(男與女)都已經有了教訓,又何苦以「殺死我」?
同意他們也可正面活下去,雖然論壇的個個係「國際刑警」~~
@The_HKer -
It would be a much-welcomed possible solution - which has been unfortunately AWOL among the "marketeers" here in HK.
@anthony - 個人感覺而已。
那男受害者有何需要教訓呢﹖唔好擺自己張相上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