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10, 2007

  • web2.0 for education and library

    這幾天看的文,但一直沒時間談﹕

    倫弟—Web2.0的參與度

    圖書館觀點﹕美國民眾上網行為分析

    有涯—好文推介﹕《Web2.0再思考》系列

    數位之牆﹕
    (一) 關係才是重點
    (二) 「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
    (三) 「搭訕」是需要理由的
    (四) 「私人財產」與「階級不平等」
    (五) 挖掘「人」的價值

    感想﹕

    1. 令我想起那寫 blog 課程導師的一句話。他談及學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 ICQ/MSN,,他們已經沒有「放學」這回事,放了學會繼續談到深夜。這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反正以前的學生也會「煲電話粥」吧。只是方某這種自閉症覺得「由朝傾到晚」感到有點難以理解。

    2. 學生的 contact list 隨時有幾十到一二百人,但有很多人可能一個月才 say hi 一次。而且跟上一代學生不同,年級、學校之間的界線變得不明顯。(我們甚至有個未進敝校之前,就已在網上認識我的中三手下。)

    相比起方某這些習慣「交往有時,獨處有時」的古人,ICQ/MSN開啟了一種全日全天候與人接觸的生活模式,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而人的關係網亦變得更廣闊而浮淺(我不敢論定是「膚淺」)。

    3. 對於「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的分較,我想到另一有趣的方面。同樣是展現自己﹕
    年紀較大的人,比較傾向於閱讀、評價討論現有的東西。(方某寫的文就沒幾篇是純創作,總是東拉西扯)
    年紀較小的人(即學生),比較傾向於創作自己的東西(如日記)、和交友。
    成人說小朋友愛寫火星文、膚淺沒內涵。但也是因為要評價討論,其實需要以大量的經驗和閱讀為前提(小朋友提出的理論,基本上都是笑話居多—方某有很多)。學生沒有甚麼人生經驗,「評價」自然較少。而且年紀越小的人,單位時間(如「年」)佔生命的比重越大(小朋友都覺得一年很漫長,「光陰似箭」是大人才有的感覺),所以對他們而言,每天發生的事都很新鮮、很重要(大人則不然)。

    4. 作者批評一些精英製造的技術加大了數碼洪溝 (information gap)﹕
    「RSS ,Tag ,Trackback ,Wiki,Widget,這些上層社會中的菁英階級創造出來的玩意,真是他媽的見鬼了。筆者四年前接觸Web 2.0 技術文件,就覺得這些東西應該送進墳墓裡去,一般人實在太難理解了。」
    不要說一般大眾或者只顧打機的學生……

    — RSS 我也沒有用 (雖然相信不難學)
    — Tag 不算難吧﹖尤其可以打中文的話 (但沒有 controlled vocab 就會產生問題,不能互通,正如倫弟所言)
    — Trackback 我第一次在正兄那邊見到,就搞不清楚怎樣用,差點出誤會 (由於 xanga 的鎮國政策,所以我還沒用過)
    — Wiki 雖然我參與了維基百科幾年,但絕對不敢說自己用得純熟。(我想除非是把「寫維基」當成「打機」的狂熱分子,沒多少人能完全掌握那些指令)
    Widget (不說不知道)
    新技術不是不好,但很多時候正如《警訊》的騙徒,最受歡迎(最賺錢 / 吸引用家)的,往往不是最新鮮最頂尖的東西。舊瓶新酒 / 新瓶舊酒,有時更好。

    5. 關於「搭訕」是需要理由的,我第一件想起的事,當然不是 web2.0。
    如前文,我實在太不懂得(或不敢)搭訕了。關係是我的弱項。

    6. 「不平等是進步的原動力」,共產主義的盲點。
    就像生物化學的基礎說法﹕有差異(能量差、化學梯度……)才有生命,生命是一種動態平衡,當一切完全平靜而平衡,就是死亡。
    (搞笑點說﹕如果女人跟男人一樣,你還會喜歡女人嗎﹖反之亦然。)

    同樣道理,死光社那類衛道者就是看不通這一點,不懂得接納差異(包括道德標準的差異),於是香港死在他們手上。
    這就是我所謂的「萌根不通,謂之萌塞」了。

    7. 「其實都不是在描述「事情」,而是在描述你自己。你,頭上早就貼滿了標籤,而且還召告天下。」
    YA……就是這樣。早就說了,寫日記是為了自己。
    但也會出問題﹕這個標籤是否準確呢﹖Web2.0所能貼上的標籤是否有偏向呢﹖會不會令人誤會呢﹖
    (例如方某給讀者的形象。又,曾經跟方某一起又分開的女朋友,是否因為誤解這外在形象代表理想對象而失望呢﹖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又又,來這裡看的讀者,會否有甚麼共同特質嗎﹖還是沒有﹖)(至少應該有一個﹕未悶過 )

    8. 如果電腦可以把人的心理分析得那麼詳盡,那麼會否帶來科幻小說中「電腦統治人類」,甚至是……預知未來世界進程(阿西莫夫「心理史學」或者張系國「全史學」概念)的能力﹖

    ---

    如果轉移到討論 web2.0 在教學上的運用,又如何﹖
    我認為可以從筆者論點套過來參考﹕

    1. 功課不只是「功課」,而是「如何展現一個人」。(全人教育、學習/成長檔案)
    (當然,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展現一個人」)

    2. web2.0用於教學,應該「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被自然的關注」,而不是集中於個別突出的同學。(web2.0 更能令讓不同的優勢得以發揮﹖)

    3. 既然學生已經透過 web2.0 跨級、跨科、跨校交往,我們能否鼓勵他們把這種關係應用在學習上,而不是純粹用來交友八卦﹖(當然亦增加了互相「抄考」的效率,似乎 formative assessment 會比 summative assessment 變得更重要)

    關於抄襲,忘記了先前是倫弟、有涯、餅、還是誰討論過一個偵測軟件。
    不過另外找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慎防瓢竊罪名: 談中文母語留學生的英文寫作 (解志強)

    4. 也許老師可以告慰的一點﹕科技不是越炫越好,教學技巧和經驗勝於一切。
    當然,老師應該學習使用新科技,但「IT 教學」絕對不是把 IT 一股腦兒倒進課室,搞「滿城盡戴 powerpoint」的萬人煉鋼奇觀。把 powerpoint 搞得很炫,只不過是加一點影像聲效吸引學生,到最後還是靠課程內容和教學鋪排才能令學生受益。

    所以,老師學習了新科技,儘可試用,看看有沒有「化學作用」,但並不是「事必要用」。把太多時間花在學習和使用新科技上,只會減少老師在課程上的心思,最終對學生不見得有好處。
    最重要的,是老師有一顆開放和學習的心。
    (當然,如果可以主動看出某種新科技的潛在用途,為學生達來最大效益,那就更好。但這不是每個老師都做得到了。)

    5. 同理,一股腦兒叫學生用 web2.0 學習,不見得是好事。正如「關係」需要理由,學生使用 web2.0,亦必須有得益,才能令他們願意實質參與。
    當然,這利益不見得要膚淺到「上網參與討論加兩分」,而是讓學生見到參與能讓他們成長。學生跟老師親近,本來就是因為有需要而形成的關係,使用網站也是一樣。(「參與討論加分」,圖書館主任課程某些課節即如是,但他們只有幾課,導師和學生無法形成關係﹔我們跟學生則有幾年相處的時間,比較有不依靠「現實獎勵」的條件。)

    或者現在我可以回頭再想,如何吸引學生多來圖書館的部落格了。
    也許要提供更吸引的內容,和利用「師生關係」這一點。
    (腦中有一些點子,但不好說——因為未必做得到。)

    6. 既然「關係」對 web2.0 那麼重要,對教育呢﹖
    我們都知道有些學生的表現,非常依賴跟該老師的關係好壞。
    那麼把學校當工廠、學生逐年逐科讓不同老師「加工」的模式,是否應該維持﹖
    還是我們應該推進到「第三產業」,改以服務業的角度,把教育視為「客戶關係」﹖(當然,一提到這點會令老師慨嘆天喪斯文,但我在這裡不是指「顧客永遠是對的」,而是指一種「專人跟進」的模式……)

    舉例﹕
    我們的訓輔模式會否有所改變,不是永遠由某位老師負責某一年級,而是改為某位老師負責某一「批」學生。亦即是說,當這批學生升級的時候,會繼續由同一位老師負責﹖
    當然,公開考試班的班主任一向都是這樣的,但其他的年級和部門就不是。
    隨著學校「同儕學習」的推行,會不會遲早達致這種模式(同一批學生,由同一位老師跟進到畢業)﹖我不知道。
    如是者,學生和老師有較長遠的關係,訓輔工作的成效應該會比較大。

    7. 差異激發進步是事實,但也要讓落後的人覺得「我也做得到」才有用,否則「永恆的」差異只會「打沉佢」。
    如果我們能運用 web2.0 的多樣化,配合不同學生的優點,這樣可能令每個學生都有突出的時候。

    8. Web2.0 會否讓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各方面﹖
    學生給校方的功課、個人資料,總不會自暴其短,但他的 xanga 呢﹖
    (是否應該刺探私隱是一個問題,老師沒有時間心力去「起底」是另一問題——否則全港老師都是阿久津。)
    可是把「詢問學生」轉為「學生自動吐料」的想像,似乎很有趣。

    ---

    雖然我常常想用那段片段「嚇學生」,但其實驚人的科技轉變只會改變人類生活的表象,不變的是人性。科技改變了形式,而不是底蘊。
    所以教育永遠有必要,老師亦不會絕種。(繼續殺下去會不會瀕危就比較難說 )

Comments (9)

  • 第 3 點很有趣。但我倒想指出﹐現在的青少年比以往同齡的﹐更加「老人精」了﹐他們的社交和閱歷﹐都因為資訊技術的推展而變得比前人更有效。但是﹐吃得快飽得快﹐尤其是後生仔總是較喜歡吃垃圾吧﹐因為吃垃圾吃飽了﹐而對於資訊(尤其是深入分析)表示抗拒的情況﹐也提前發生﹐效果惡化了。

    第 4 點﹐很多技術﹐是你用了(或被用了)也不會知道。Digital divide 是個社會問題﹐但技術領先並不是一種罪。

    --
    ( 教學篇 )

    第 2 點﹐願景跟現實是兩回事。人的時間和精神集中力都很有限的﹐只要有幾個風頭躉出現﹐吞噬了寶貴的大眾時間﹐那大眾很快就會被化約為無意義的「量」﹐沒有個別意義。

    第 5 點。那是空泛的口號吧?講的人都不知道打算怎實行?

    難道是指﹐把課堂的 Blog 投到板上﹐老師一出題﹐就容許學生 reply 回答?
    (不要竊笑﹐在台灣在美國﹐都有這種 case。有的很成功﹐但真操作良好的例還是偏少)
    (事實上﹐現在跟我做 GownFull Project 的﹐就領教過類似這種教法)

    第 6 點﹐那又不是新鮮事。以往有很多老師有指導課外活動﹐那就是一個不以班別為單位的輔導 Set ﹐往往做得比班別輔導成功。

    第 7 點﹐強調 web 2.0 ﹐一定會打沉很多欠缺電腦緣/ 電腦運的人。不要指望 web 2.0 或任何技術去完成非技術的使命。

    第 8 點﹐我就聽過有小學生家長﹐為求升中扣門順利﹐為子女抄襲偽造「天才 blog 」。你覺得有趣﹐我覺得腐敗無處不在。

  • 如果不是 Turnitin 的被控新聞就不是我...

    Web 2.0/ICT 於教學其實可以由學生出發。如與其開一個給學生練習寫作英文用的 blog,要他們寫一些沒有興趣或悶極的題材,敷衍交貨,再由老師批改,倒不如鼓勵學生在個人的 blog (xanga?) 內定期用英文寫文,主題由學生決定,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樣學生寫得開心好多,老師又可以了解學生和其朋友多一些,一舉數得。

    坦白說,老師會看學生的 xanga 不是新鮮事,學生唔多唔少都會知道老師看過,或者他們根本想老師來看也說不一定,雙方來個協議互相交換網上日記/網誌或者真的可行。不願意公開的另設交功課用的 blog 或其他途徑交即可。

    p.s. 我還以為你會對理想的未來圖書館系統有興趣多些,那篇回應更是我少有的得意之作 (個人以為)...

  • 「年紀較大的人,比較傾向於閱讀、評價討論現有的東西。年紀較小的人,比較傾向於創作自己的東西(如日記)、和交友。」<-- 天啊!讓方老師這樣一說,我想扮年紀小都不行了~

    「來這裡看的讀者,會否有甚麼共同特質嗎﹖至少應該有一個﹕未悶過」<-- 確實,雖然有些東西對我來說比較深,但只要多看兩遍,便會覺得很有趣。

  • 餅﹕
    1. 有個科幻小說家講過,世上任何一類野,都有十分之九係垃圾。
    2. 一法立一弊生,永遠都有人作弊架啦。

    倫弟﹕
    1. 好似我D學生咁,o係xanga大鬧訓導老師,係想俾老師睇﹖
    (我覺得佢地以為老師一定搵唔到黎睇就真,佢地根本冇諗過會有老師睇,否則寫既野會假好多)
    2. 我向來都唔係「技術型」既人黎啦。
    你講既野我認為可見既將來都唔會有。(我唔會講有生之年既 )

    栗子妹﹕
    1. 唔好扮細啦。
    2. 看了妳那邊,不知該說甚麼。或者,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如我,想起這段﹕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site_id=22399&log_id=1161006268398779

  • 1. 唔會掛... 佢地會在學校內聯網既通訊錄/個人資料附上 homepage 既網址喎。跟住他們在 xanga 內的blogrings,可以找出很多學生,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2. 「可見既將來都唔會有」... 是技術問題還是不能開放的問題?

  • 方老師真是的,不能這樣子對老女人說話啊!年青人要敬老,明白乎?

    謝謝方老師的分享!請不要用「得罪人多稱呼人少」來形容自己,閣下直腸子的性格,我可是非常欣賞啊!

    我那邊的爛攤子,我也不知該如何收拾,但我一定會盡力,讓練習場早日重開。在這段不能寫blog的日子,我決定要日日過來搗蛋,嘻~

  • 妳大我幾多先﹖

    因為妳都直o者。

  • 真是的,哪有這樣子問人的啊!叫人如何回答?

    我才不直呢!在商場做「直人」,隨時沒命~

    在這段不太開心的日子,過來讀方老師的日記和回應最最開心了。謝謝你!

  • 直問直答。呵呵。

    這倒不用太悲哀,掩飾不是人的專利。
    「不直」的適應度可能比較高。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