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31, 2007

  • 有關去年九月廿四日日記 [司級官員] 的補充討論﹕
    無名妄志—撫華道﹖(討論撫華道與華民政務司之別)

    -------------

    星期五遲走,但很興奮。
    因為把借閱統計比較過,草擬了一段閱讀計劃建議,所作的建議完全有數字支持。
    去年館藏發展功課所作的統計,到前陣子跟上主的幾句話(如何應付一些要求),再變成筆下的計劃。由數據到建議,恍如一副拼圖,混然天成。
    遲走,是因為想儘快寫好,讓上主去跟進。

    當然,這不是定案,所以不可以公告天下。
    不知道上主的處理、不知道校方的反應、不知道同事的想法。更不知道實行的效果好不好。
    (老實說,我不相信任何計劃去到實行層面,可以不走樣。)
    可是,當這個計劃由口中的幾句話,到分析統計和草擬起來,我覺得組織得很美麗。
    至少,在紙面上,推論過程很美麗。

    閱讀活動,可以整合到科目當中,而不是一份單獨的「閱讀報告」就最好。
    學生可以為了「做功課」而閱讀,但不應該以「閱讀」本身為功課。
    讓「圖書館」跟「功課」扯上關係,就更不好。

    科目如何看待「閱讀」,非我所能決定。
    還是那句﹕我提了意見,就是盡了讀書人的言責。

    ---

    就算校方不喜歡,我也要在這裡投訴﹕學校安排的學生活動太多了。
    當然,這批評是在圖書館運作的角度而言。
    因為學校圖書館是靠學生協助運作的(圖書館老師+助理怎麼做得了那麼多事﹖),學生經常被其他活動抽調,自然就影響了圖書館的日常運作。

    在下當中學生時,放學後基本上就是自由時間。補課和課後活動都很少,我們可以回家,亦可以參加課外活動。(在下就每天到圖書館執拾書架—已多次提及了)
    午飯時間也差不多,除了中一生必須留校食午飯和參加輔導組活動外,其他學生都可以四處去。
    (同樣地,為了到圖書館幫忙,我每天都在學校吃飯)

    現在當了圖書館老師,竟然見到學生「很難來當值」。
    責任感越來越差,只解釋了部分的缺席情況。
    有些同學,就是本來會記得當值的,都忘記了。因為校方加插的活動太多了。

    今年中一開始,進行同儕學習計劃。為了鞏固分組,所以經常都要搞活動(輔導組和中一班主任們辛苦了)。再加上中一新生本來就有較多午間活動,於是幾乎每天都有同學要請假——因為又有活動召集,當不了值。
    本來每星期當值一次,是很規律的方式,所有「上心」的小朋友都會記得。
    可是,這星期沒了,隔一個星期可能又請假了,久而久之,正常人都會忘記有「當值」這回事。
    於是就連本來有責任心的學生,都忘記當值了。

    本來,這情況對於其他年級學生,應該影響不大。(日後同儕小組推展到中二,不知會如何演變)
    可是,除了老師在午間補課默書(在我讀書的時代似乎難以想像,而且是低年級),還有放學後經常整級(或幾級)被留下,進禮堂聽演講或搞全校活動的。

    我當然理解校方的邏輯﹕學生成績平平,課堂當然要集中教學。因為不想影響課堂,所以把額外活動安排到課外舉行。
    可是,當我在圖書館聽到「班學生放學俾人叫晒落 hall」時,我的失望和無力感,恐怕不是其他老師可以理解。(當然,要陪學生去聽講座的老師,也有另一種痛苦。)
    (尤其當借還書的人很多、或者有一大堆書等組員收拾的時候。不諱言,作為一個「由低做起」的館員,我做這些工作的效率比任何一個學生都要高,但這不等於可以以一敵百。再者,圖書館工作也是另一種教育來的,我當然希望學生可以習慣規律。)

    ---

    我明白學校的想法(所以沒有抗議過),卻覺得﹕我們可能給學生太多活動了。

    姑勿論有些讓子女「時間非常充實」,每天填滿活動的父母——敝校的家長還不是那麼有錢。
    學校其實也有相類的想法﹕就算不是為了取信於家長,也會覺得,與其讓小朋友空閒去打機,倒不如我們為他安排多點活動,「加強學習體驗」好了。

    愛你,可以變成害你。
    我們常常說小朋友依賴性強、不主動……他們可以主動嗎﹖
    無論是讀書還是課外活動,我們都把他們填滿了。

    -------------

    讀完九型人格和《整形日本》,正在讀《邁向歐洲聯盟之路》。
    遲點再讀《100個理由—給日本,也給中國》,也許可以把它和《整形日本》比較。

Comments (2)

  • 回想我讀書的年代(93-98), 課外活動也很多了. 尤其是大時大節, 聽見別人要去合唱團, 樂團, 輔祭, 圖書館... 當童軍領袖的我就十分頭痛-- 當天我也要派出人手啊. 還好就是他們也有心作出平衡, 上次去了他處, 今次便回來 "補償".

    "愛你,可以變成害你" 沒有再對的說話了. 當年我們是 "被遺棄的童軍", 完全沒有成年領袖指點, 但主動性便可發揮, 而成長所得的也是比 "有領導" 的童軍更多.

  • 您正說了我未說的部分。

    我在八三圖書館的前期,黃老師管得比較少,很多事情(例如﹕如何應付人潮)都是我們幾個組長自行商議和實行的。
    到了後期,林老師比較緊張一點,管得多一點,組長的主動性反而少得多。

    到我當了圖書館老師,其實很想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可惜,為了維持服務水平,我還是常常要插手。此實非我所願。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