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6, 2006

  • [人的病和病的人]

    (Only Human—《一公升的眼淚》ED)(播放完畢)
    (歌詞﹕http://www.hkug.net/1lite/music.html)

    (博客來)
    一公升的眼淚》,木藤亞也
    生命的障礙》,木藤潮香

    首先要投訴一點,就是書商在中文書名上用上日文的「no」(之/的)。
    拙書目乾脆寫成「的」,而敝校的助理則上網把那日文字抄進書目去。
    理論上,書目是應該按書名頁逐字輸入。
    但我不贊成這樣做,因為如果輸入日文,根本沒人能在 OPAC 上搜尋到這本書。(學校哪部電腦安裝了日文輸入法﹖)
    找得到才是最重要的。

    背景資料我在準備書展時已經介紹過,請參考十一月十八日日記。這裡就不再介紹了。

    我在書展海報上,用了一幅電視劇中亞也一家的合照,配上亞也十六歲時的話﹕
    「在決定放棄這些事物前,我至少要先流過一公升的眼淚。」

    但其實這句話不是針對家人而言的,原書中這句說話,是在亞也決定留在東高(普通高中)讀書時說的。她是說直至支撐到無法繼續,才願意轉到養護學校(特殊學校)。(參考原書 p.75)

    曾經驚聞有讀過《一公升的眼淚》的學生嫌它「悶」,其實那因為這是當事人的日記。
    但凡日記總有個特質,就是有些相同的東西會不停出現(敝日記就是個例子)。因為日記就是主人翁表達自己的場所,亦是自我再鞏固的過程,所以主人翁會經常重覆述說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或觀念。(這也許就是今期《明報月刊》訪問覃樟柯時提到的「主體性敘述」吧﹖)
    尤其是亞也自從發病後,一生都被病魔纏繞,根本沒有其他空間,所以她的日記自然全都是訴說病況。其實如果能將心比心,把自己投入病人生活當中,就不會覺得悶。

    她媽媽的手記《生命的障礙》是必須一併讀的。《一公升的眼淚》是病人的第一身感受,固然有無可取代的價值,但亞也病情的整體衝擊在《一公升的眼淚》中是無法讀到的,因為有很多事情都是媽媽暗中為她擋下來。好像跟校方、醫院、看護的交涉和麻煩,還有家中的各種問題,媽媽為免令她操心、影響養病,就沒有讓她全部知道。
    可能因為亞也性情和藹,亦可能因為內容經過母親選取的關係,《一公升的眼淚》裡面對醫生和看護是一面倒正面、讚不絕口的。如果沒讀過《生命的障礙》,您會以為亞也一生所遇的都是好人。其實就正如其他地方,不負責任的醫生和看護,在在皆有。醫生和看護的問題,除了性命尤關之外(中後期亞也已經退化到連一口痰也會把她哽死的地步),更為亞也媽媽和家庭帶來更大的混亂。
    看到亞也媽媽為了醫院和看護煩惱,就會令我想起老爸中風出院的時候。亞也媽媽沒說錯,有些事情就是有家中隱衷,外人很難評說。

    ---

    學生會覺得悶,可能是她太健康了吧﹖我讀這種書倒是特別有感覺。

    雖未至於惡疾纏身,但自小身體太弱,小病不斷。
    常說自己天生運滯,不是亂蓋的,出世就已經如此——老媽的遺傳病我全都有、連潛隱的(如哮喘、敏感)也在我身上表現了,就是老媽的語言天才和美術天分,一點都得不到。如果說這些基因全部有連鎖(linkage),也沒人信吧﹖
    小時候每月都必須晉見醫生(中學前就說,如果把歷年病歷釘起來,應該比電話簿厚),直到高中後才好一點。現在老一點,敏感症又嚴重了,濕疹的範圍又擴大了。(抽血後無端暈了兩次,現在我已經不知道,究竟還可不可以抽血。)

    雖然不是重病,但經常病厭厭的,即是常常都會覺得「就黎死」的模樣。不時總有一些時間,甚麼都做不到,連書也沒精神看。在這種情形下,再加上雙魚座式的自憐性格,就會覺得力不從心、時不我與。
    一般人讀完這書,讀後感可能會寫「人地咁慘,自己小小事成日都埋怨好唔應該」之類。
    在下倒是覺得,作者想的問題常常在我心中出現,例如「生存究竟是為了甚麼」。因為一個經常覺得自己「就黎死」的人,不可能不察覺「生命」的存在,就正如窮人對「錢」特別敏感。
    反之,一般人很健康,就不會想到死,亦可能沒想到生存本身。對於首富而言,「錢」也不過是個數字而已。

    不知這算不算「小病是福」的另一解釋了。

    ---

    就像寫下的學校圖書館宣傳文稿,或許也會有人問「你睇完有冇喊」。
    我覺得用哭不哭來衡量一本書、一齣戲或一個人是很奇怪的事。(雖然敬愛的陳老師也曾聲稱,第一次讀《出師表》不哭的不是人……我倒覺得讀《弔古戰場文》更感動。)
    如舊文所述,看電視時「熱淚盈眶」倒是有的。但讀書讀到這一段,在地鐵上的我忍不住流下淚來﹕

    山本醫生﹕「這次住院的妳已經不是學生了,妳好好安心養病,直到徹底康復為止。還有,記得要努力活下去哦。只要活著,就一定能等到有效藥物開發出來的那一天。日本的神經醫學和國外相比一直落後,但是最近,已經以突飛猛進的速度向前邁出一大步了。白血病在幾年前還是治不好的絕症,但現在已經出現痊癒的患者了哦﹗我也會努力學習,會想盡辦法治好跟亞也一樣的病患。」

    我聽完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但今天的淚水是喜悅的淚水。

    「謝謝醫生,謝謝你沒有放棄我……這已經是第二次住院,而且也試了新藥,但病情還是沒有起色。我一直擔心醫生是不是會對我心灰意冷,放棄治療我了。」

    滿臉淚痕的我哭到說不出話,只是拼命地哽咽點頭。
    媽媽轉過臉背對我,我看見她的雙肩在顫抖著。

    我感謝上天讓我有幸遇見山本醫生,每當我身心俱疲、即將溺斃的時候,醫生總是會駕著救命小舟及時趕到我身邊﹗
    即使外診的患者人滿為患,醫生寧可不吃飯,也要從容聽我講完話,然後給予我希望和光茫。
    「只要我還身為醫生,就絕不會放棄對亞也的治療。」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但其中包含的是無比的堅定和決心……

    (p.160-161)

    所謂「醫者父母心」,不過如此。
    病人和家屬要有「把生命交托醫生」的尊重和信任,醫護對病人亦應該有「提攜捧負,畏其不壽」的小心翼翼。醫護雖是「一份工」,但標的卻不是貨物,而是人。
    輕視維護你性命的醫護人員,和醫護人員輕率處理病人一樣,都是同樣離譜的。

    其實這對任何職業,都是一樣的。

    ---

    錯別字不多,唯一的缺點,是「革命」太多。
    「思想革命」、「個人革命」、「家庭革命」……我相信大部分「中文人」都會被這一堆「革命」搞昏了頭。木藤家何時變成革命家庭了﹖

    按上文下理,這「革命」應該是日文漢字,中文裡「巨變」、「劇變」的意思。「家庭革命」其實就是「家變」吧﹖
    (「革命」本來就是日本人借中文古詞來譯「revolution」,就有巨變、劇變之意,可能日本人把英文的全部意思都套進「革命」裡去了。)
    有些日文漢字和中文分別很大。由此例可見,就算是意思相若的,也不一定可以照搬了事。(現在中文「革命」的意思就是從日文而來,但偏重於政治或社會方面。)

    -------------

    兩本書上的橫帶有石原慎太郎的推薦語﹕「因生命而苦惱的人,請閱讀本書」。

    如果你知道石原這人對於被欺凌的人有何反應(姑且不討論他的歷史觀問題)……我只突然想起這隻東西﹕
    (KERORO侵略藍星)
    (不明白是甚麼意思的人,請到上述網頁看看牠的名字,變讀為陰平聲)

    對他們這些軍國遺老而言,這種養來白費米飯的「殘廢」,不是應該送去人道毀滅的嗎﹖
    如果連一個無法抵抗命運的人也有值得欣賞之處,那麼對於被欺凌的人,怎麼就連一點愛民之心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