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 2006

  • 為了「交功課」,為學校圖書館開了個部落格。
    同學可以到圖書館網頁,首頁就有連結。

    暫時只有書展的消息,我會想想如何豐富版面。
    同學有意見的話,不妨在那邊留言。

    ---

    學生開始要做數學練習的時候。
    很久以前就想到應該播這首歌﹕(女王的題目—《女王的教室》)(播放完畢)

    當然不是說我是「阿膠樽」,只是高斯有句名言﹕

    「Mathematics is the Queen of the Sciences」(wikiquote)

    所以本曲曲目與數學練習十分貼切。

    不過,前陣子在堂上播曲,以「學生也開影音檔」收場。
    (我早就再三警告,學生在電腦堂不准開電腦遊戲、即時通訊軟件、和影音檔案)
    原本以為為課堂帶來一點輕鬆,但原來「身教」不成。

    既然學生不可單靠眼教、言教,而必須身教,那就不能夠再播了。
    就在這裡播吧。

    雖然,我真的經常帶著個膠樽。

    -------------

    同樣的音樂也適合我,今天心情很差。
    因為校友會聚餐的報名出乎意料的差。

    至少向來悲觀如我,原本也有信心可以找到兩圍。但結果竟然只有四人(連同我)。
    我甚至懷疑「西瓜靠大邊」,剩下幾個也可能會放飛機。
    原來我還是太樂觀了,高估了校友的凝聚力,也低估了校友會組織工作缺失的問題。

    九八年的校友,借校友會名義搞完聚會後,就再找不著。
    我甚至有點被出賣的感覺。

    還是那句,我不是當推銷員的料。幸好我也不是。
    我已經盡了力邀請朋友,他們來不來已經不是我控制得到的了。

    但我傷心的不是自己能力和人脈不夠,而是今次如何收科。
    場面冷清已經不是最迫切的問題(雖然長遠而言影響很壞),
    而是如果不夠人,不要說收支平衡,聚餐連搞下去也有困難。

    ---

    原來我還是太樂觀了……現在您明白為何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沒有﹖
    我可以很積極的做一件事,但我從來不敢相信結果會好。
    因為每次想得不那麼壞,情況就會變得很壞,這是自小學會的道理。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我眼中的樂觀主義是騙徒,因為樂觀主義和我面對的現實完全不相符。

Comments (2)

  • 人在人情在,自畢業之後大家各行各路,換句話說 ....漸行漸遠,見面的時候沒有相同的話題,加上人變了,思想亦變了,彼此沒有思想的交叉點,不斷話當年,講得多都悶。最後,各自都有比舊生聚會更緊要的約會出現......................

    不要氣餒,算啦! 你都做哂你可以做的......

    而是如果不夠人,不要說收支平衡,聚餐連搞下去也有困難。

    =>如果真係咁,你倒不如唔好搞! 日後想跟中同見面的,可以約三兩位出來吃個飯就ok 啦!

  • 約乜鬼野會,個個都話去上堂考試。
    這就是「終身學習」。

    我從來沒怪他們,那是我們搞得吸引力不夠。

    我搞校友會,本來只是幫手寫會章而已。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