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4, 2006
-
[變態書]
雖然我說話也許不適合,甚至又會令人不高興。不過我總是想到有話,就不能不說。
---
近日都很晚睡,非常不健康。
昨晚(正確而言是「今天凌晨」)寫完長長的「司級官員」後(文章通常比我預計中的長),又偷偷溜到「第二個她」那邊看。她說去了書店,買了幾本「變態書」。其中一本是這個﹕
《聽聽屍體怎麼說》,上野正彥,志文(台北),1998-4(1)
(介紹見 [書海潛遇(6)],去年八月二十日日記)其實這本書,除了封面之外,我不覺得有甚麼「變態」的。上野正彥的法醫故事,非常感人。一個天天面對死屍的醫生,對活人死人,同樣有關顧之情。
至於說內容嚇人嘛……說死人、犯罪,總很難避免有點「核突」吧﹖當然,這本書的封面,其實比內容更嚇人。
去年跟南區名校的同學分享《洗冤集錄》,同時介紹幾本法醫書籍(見去年十二月四日日記)。當時「南區老師」就跟我說,聽了我介紹去找這本書看(做準備),但是在巴士上看這本書,感覺很尷尬。因為這本書的封面太「變態」,全車的人都「另眼相看」了。
(我倒沒覺得過尷尬。忘了看這本書是中學還是大學的時候,因為上中學是走路的,去大學才需要在車上看書。大概是看書入了神,根本沒留意其他人怎麼看我了吧﹖)其實是香港人大驚小怪吧﹖
早說過,香港是一個「表面開放、實則守舊」的地方,衛道士和市井報刊只不過是共生關係。(見六月二十五日日記)
回想生物科實習時用《維納斯的誕生》來引發學生討論社會審美觀的轉變,導師後來竟然勸我不要這樣做,免得被投訴。(當然他是善意的,怕我會惹上麻煩)
連《維納斯的誕生》那麼「不色情」的名畫也怕有問題,何況是死神加裸女﹖又﹕我是藝術白癡,不過「維基 + google 幫到你」。
封面那幅畫,其實是 Hans Baldung 的畫作《Death and the maiden》。因為黑死病大疫影響,那時歐洲有很多相同題材的作品,各位可以在上引的網頁觀看。她買了另一本是﹕
《不過是具屍體﹗》
(網上有很多介紹)這本書其實我在去年(前年﹖)在書店見到已經想買,因為屍體處理是一個歷史上容易被人遺忘的角落。
不過每次想起自己有多少書買了未讀,就編 preference list 來自我壓抑,已經有很多年不能「喜歡便買」了。(如果喜歡便買,不說錢和地方的問題,就是恐怕用盡廿四小時,也讀不完。)
(我多次強調,只要你夠理性的話,「書籍統計」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正如在下近年已經大致做到「降低未閱書比例」的目標,見六月三日日記。)她買的第三本書《世界情死大全》,單看網上的介紹,對我不太吸引。
倒是同網另一本書,有似曾相識之感﹕
《世界性生活大全》如果在下的書介有追捧者(好同學和胡兄﹖),大概會記得我介紹過一本陳舊好書《兩性知識》,全面介紹有關性的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介紹見 [書海潛遇(16)],二月十三日日記)
這本書看來只著眼於性的「社會」方面,但有些細節我還是有興趣知道。只要多了解歷史,就會知道,性壓抑在東方西方,都不是「固有傳統」。
現在有些人認為「不道德」的事,在古人眼中,是正常不過。
那不代表古人對今人錯,但多加了解,就會明白「道德」並不是鐵板一塊。於是心中各種沙文主義和原教旨主義,亦得以緩和。---
其實,看了她昨天的貼子,很高興。
當然不是因為她買了《聽聽屍體怎樣說》這本好書。
(認識她的朋友自會明白我在說甚麼)本來禮貌上,應該在她那邊回文。
不過怕她覺得我「踩過界」,還是在這裡寫好了。-------------
前陣子好同學重組了在下的書介文章連結(雖然最近連結的未加上),有意參考的看倌可以去那邊找。
Comments (4)
方兄,如果你嫌《聽聽屍體怎麼說》的封面不雅,那不如就看流行頻道的《生存著的屍體》(1998),封面美麗得多。
真不明白為什麼方兄有那麼多教徒女朋友,又唔見我有如此福氣。
1. 我不覺得有甚麼的,但很明顯大家覺得突兀。
原來是上野醫生的另一本作品﹖哪裡可以買到﹖謝謝﹗
2. 常常說自己有讀寫障礙,看來我的語言能力真的有問題。
怎麼有「那麼多」呢﹖看來這裡那麼久,該知道我只拍過兩次。
只是說我喜歡的女生(包括女朋友),教徒的比例很高。
俗語說「隔離飯香」 沒錯!
Francis﹕不大明白閣下的意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