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2, 2006

  • [書海潛遇(16)—哲學類(100)]
    (170心理學另行介紹)

    簡而言之,哲學,就是對智慧的熱愛,和對真理的追尋。
    哲學,乃百學之源。現代的科學、社會科學、以至人文學科,大都源出哲學。(今日之科學 Science,幾百年前即稱為自然哲學 Natural Philosophy)

    方某接觸哲學,比科學和醫學遲得多。(概因要欣賞哲學思想,比欣賞科學萬象,需要更高的心智、眼界、和胸懷)
    所以這裡的書,比科學類的書,舊書比例比較少。

     

    [平易近人的哲學入門]



    畫說哲學(1)﹕哲學是愛智慧》朱正琳,三聯(香港),1996-7(1)
    畫說哲學(2)﹕對世界的認識》周國平,三聯(香港),1996-7(1)
    畫說哲學(3)﹕珍重生命》何懷宏,三聯(香港),1996-7(1)
    畫說哲學(4)﹕思想的功夫》趙汀陽,三聯(香港),1996-7(1)
    畫說哲學(5)﹕精神的故鄉》周國平,三聯(香港),1998-6(1)
    畫說哲學(6)﹕宗教哲學21》何光滬,三聯(香港),1998-6(1)
    畫說哲學(7)﹕歷史是什麼》李公明,三聯(香港),1998-6(1)
    畫說哲學(8)﹕美是幸福的時刻》舒可文,三聯(香港),1998-6(1)
    畫說哲學(9)﹕文化是一個故事》李河,三聯(香港),1998-6(1)

    由大陸學者撰寫的一系列書籍,由三聯書店發行繁體版。
    這套書是針對青少年而寫的,每本書都很薄、文章很簡短淺易、亦加上一些插圖。因為這套書,純粹是為青少年介紹哲學而寫的,所以書中所有文章,都旨在作一些簡單的介紹,而不涉及複雜的討論。

    第一本﹕整體、大概地介紹「哲學是甚麼」、哲學家做甚麼。
    第二本﹕主要討論「世界」的問題,例如知識論本體論形而上學(meta-physics,事物的「本質」)的問題,例如原子論(這也是古希臘哲學)。
    第三本﹕討論生命觀的問題,「我」和「你」是甚麼意思﹖生死是怎樣的一回事,怎樣面對﹖
    第四本﹕介紹思考方法的各門流派,套用了金庸小說的武功招式作比,非常有趣。
    第五本討論精神生活,和人類追求的各種精神價值,例如「真善美」、「幸福」和「愛」。(參見倫理學)
    第六本﹕顧名思義,21個討論信仰和宗教本質的問題。有志追求信仰的人,非常值得找來一讀,反思一下。(參見宗教哲學)
    第七本﹕並非討論歷史,而是討論「歷史」的本質。歷史應該當成科學還是藝術﹖歷史就只是古人的事嗎﹖
    第八本﹕討論美學(方某的 weakest link)。當然不是「俊男美女」、「論數計CUP」那麼簡單。所謂「美」,就是令人感動的事物。(如此想來,方某大概跟「美」字扯不上邊吧﹖)
    第九本﹕文化是甚麼一回事﹖作者認為,文化其實是一個與人類生活方式有關的故事,與任何學科都有關,而且是動態的、不斷重寫的。我每一次寫文、您每一次穿好衣服打扮出街,都是在實踐和重寫我們的「文化」。

    對於任何想知道「哲學」究竟「搞邊科」、想了解「人生在世」是怎樣一回事的人,我絕對推薦。


    《蘇菲的世界(上)》Jostein Goarder,智庫(台北),1999-5(1)
    《蘇菲的世界(下)》Jostein Goarder,智庫(台北),1999-5(1)
    (商務網上書店介紹 / 博客來書籍館介紹)

    很有名的「哲學」小說,主角蘇菲遇上神秘人,用信函的形式引導她思考哲學問題。這個懸疑故事亦帶領讀者進入哲學世界。

    順帶一提,蘇菲(Sophie)這名字就是來自古希臘文的「智慧」。
    蘇格拉底說他不是智者(sopher),而只是愛智慧的人(philo-sopher),「philo」是代表「愛好」、「親近」的希臘文字根。
    「哲學」(philosophy)就是「愛智慧」,這就是前面稱到書名《哲學是愛智慧》的來由。

    順帶一提,如果大家有留意港大校徵的話﹕
    「Sapientia et Virtus」這句拉丁文格言,就是「Wisdom and virtue」(智慧與德行)的意思,與來自《大學》的「明德格物」相對(雖然「格物致知」在經書解釋中比較集中於道德方面)。
    Sapientia 也來自古希臘文的 Sophia (智慧)。(見香港大學的介紹)
    (再來打岔﹕在《大學》裡面,可以找到小的名字 )

    不過,對小說興趣缺缺的我,未能把它讀完,誠為可惜。
    (冇耐性去慢慢欣賞「劇情」發展啦)

    小熊維尼談哲學》(Pooh and the Philosophers),John Tyerman Williams,商周(台北),2004-1(1)

    有人說,兒童最像哲學家,因為他們眼中沒有理所當然,每事問。
    經過社教化,學懂了不再懷疑,反而喪失了哲學家的特質。

    小熊維尼號稱是「沒啥腦袋的熊」,但傻傻的小熊也蠻有意義。
    正如《紅樓夢》和金庸小說衍生了「紅學」和「金學」,也有人剎有介事地搞「維尼學」。《小熊維尼談哲學》,正是作者從「小熊維尼」系列中發掘哲學意含的著作。這本書的內容,聲稱「西方哲學史,都是為小熊維尼作預備﹔現代西方哲學,都是小熊維尼的註腳」。書中把小熊維尼的故事跟哲學家的說法作對照。

    或者在您眼中,這是牽強附會,某程度上我也同意。不過,任何能夠流傳久遠的文學作品,必然有其雋永之處。這些元素是共通的人生至理,與哲學家的觀點,自然亦有交匯之處吧﹗

    看來除了《小孩不笨》,我們還應該說「小熊不笨」喔﹗
    還有很多「維尼學」系列的書(當然不是迪士尼的系列),不過我沒買來讀﹕

    Pooh!小熊維尼》、《小熊維尼談心理學》、《小熊維尼的道》(維尼道長﹖ )

     

    [論中西哲學]


    《哲學子午線》陳永明,商務(香港),1994-3(1)
    哲人哲語》陳永明,現代教育(香港),1995-6(1)

    陳永明有幾本頗受歡迎的作品,《哲學子午線》即其一。(另一本《音樂子午線》,輝兄力薦,不過「樂盲」如我未有捧讀。)

    兩本書都是以閒談形式討論哲學問題,不過《哲學子午線》比較生活化,著重於討論生活問題(例如由海灣戰爭討論「正義」是甚麼意思、我們對於「環保」又能節約到甚麼地步)。本書說明哲學是問問題的學問,也介紹了蘇格拉底的詰問法。

    《哲人哲語》則比較多有關哲學理論的簡介。除了引介哲學思想和哲學家,陳永明亦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例如對特異功能和全能上帝悖論的看法。

    陳永明在《哲學子午線》中懷想先師唐君毅,提及新亞書院校歌(他們堅持稱為「校」歌而非院歌),並解釋新亞校歌的精神。
    在下因為支持「中文大學」這個理念,所以立志入讀中大(小時候入大學是很難的,豈料後來學額急擴,竟然輕而易舉)。陳永明的介紹令我對「新亞精神」,令方某心生嚮往。到中大辦註冊手續後,填寫書院申請表時,即以「新亞」為首選。(貪佢夠窮﹗)
    豈料我交表後才碰到生化系的學長,然後知道,原來生化系新生可以在三所書院選其一,就是沒能選新亞﹗結果我進入第二選擇的聯合書院。
    是以方某日後一直以「新亞駐聯合第一號間諜」自稱。


    《哲學的陌生感》(增訂版)陶國璋,匯智(香港),2003-1(1)
    哲學的追尋》陶國璋,中文大學(香港),2004(1)

    陶國璋,中大哲學系導師,開設的通識科目頗受歡迎。
    《哲學的陌生感》是散文集,寫作期間陶氏曾住院,這本書記錄了不少他對人生的思考。不過我還未有空去讀。
    《哲學的追尋》討論作者自己的哲學追尋,亦介紹哲學的大概,例如知識論、生命意義、宗教信仰等議題。由於本書是通識課有關的結集,所以內容比散文集,自然比較有系統。


    《孔子新傳》林復生,新潮社(台北),1991-5(1)
    原來孔子》陳永明,中華(香港),1996-9(1)
    《孔孟今解》(中華新文庫,人類智慧系列),郭少棠,中華(香港),1992-2(1)
    《莊子淺說》陳鼓應,商務(香港),1991-12(1)

    《原來孔子》是陳永明為亞視播放的內地劇集《孔子》作評述的結集,內容應該是經過整理的。本書旨在向讀者介紹陳永明心中的孔子原像,比傳統裡的孔子形象更人性化。本書除了介紹孔子生平,亦重點介紹孔子思想的原貌,例如仁、禮、孝等。

    陳永明引錄的《荀子.禮論》一段,我十分喜歡(背了前段)。這段文字解釋了「禮」的原意並不在於「禁欲」,亦非單是「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所能概括。

    「禮起於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
    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
    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故禮者,養也。
    芻豢稻梁,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芻音初,豢音患)
    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苾音拔)
    雕琢刻鏤,黼黻文章,所以養目也;(鏤音漏,黼音苦,黻音忽,黼黻乃花紋)
    鐘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磬音慶竽音於,笙音生)
    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養體也。(檖音睡,笫音指,几音機,筵音然)
    故禮者養也。
    」—《荀子.禮論

    可見,「禮」的原意是培養人的「欲」,以提升境界來避免「爭亂」,而不是一味的「禁」,原始儒家並不要求人壓抑欲望。《禮記.禮運》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亦有「食色性也」傳世。儒家反對的不是「食、色」,而是「淫」。淫的本意就是「過份」,暴食縱色就是「淫」。(如《岳陽樓記》「淫雨霏霏」就是指下雨太多之意,難道您以為范仲淹說雨水是「色情及淫穢物品」嗎﹖)
    中國的禁欲主義,要求「滅人欲」,自宋明理學開始。

    又,《孟子.盡心下》謂「養心莫善於寡欲」。這也沒錯,因為多欲把人心力耗盡,變成欲望的奴隸,只有寡欲才足以「養心」。
    不過,孟子是提倡「寡欲」而非「禁欲」,沒有要求壓抑欲望。首先,「寡欲」不是「無欲」而是少欲。其次,寡欲是一種自然狀態,是自身欲求較少,並非來自內在/外在的強迫,有欲求而故意不滿足和壓制。
    就等於說吃得少對健康比較有益、吃得多容易傷胃,並不等於叫人捱餓也要節食。就算以「八分飽」為準,各人食量都有不同。孟子就批評過,如果為「禮」而餓死的話,那是輕重不分的(《孟子.告子下》)。
    這就是原始儒家和宋明理學那幫衛道士的分別。

    如果要求全面認識孔子生平,就不得不看《孔子新傳》了,雖然這本書在本地不大知名。
    作者有如寫偵探小說,抽絲剝繭、結合社會背景,對孔子的生平提出很多與傳統不同的看法。例如,他認為孔子的母親顏氏,應該是一名女樂(即類似藝伎之流),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大家對孟母讚譽有加,對孔母卻絕口不提。他亦指孔子曾經離婚,又因為長年出外公幹,所以無法教導兒子孔鯉,而孔鯉亦沒有甚麼大作為(相反孔鯉的兒童孔伋則師從孔子學生曾子,成為名儒)。
    作者由孔子父母開始,討論孔子的童年、少年、出仕、流亡、歸鄉和老年生活。從這本書不但可以了解儒家的原始面貌(比起後世神化後的孔子可愛可敬多了),亦可以從中了解先秦人民的生活方式。

    《孔孟今解》是郭少棠早期的入門作品,本書以青少年為目標讀者,所以解說很淺易,亦說明了一些對儒家思想的新理解(相對於傳統那套僵硬解釋而言)。
    《莊子淺說》也差不多,是對道家思想的簡單介紹。

    《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香港),1997-1(1)
    大學中庸譯註(新編)》勞思光,香港中文大學,2000

    一般人都不喜歡讀古典,但也有一些值得介紹的。
    楊伯峻的《論語譯注》是廣被應用的譯注本,最大優點是附有索引。因為論語各條排列本無系統可言,有索引就可以查閱究竟某個字(如「仁」)在哪裡出現過。
    《大學中庸譯註》是勞思光先生的得意作品。與《論語》、《孟子》不同,《大學》和《中庸》並非語錄(自古至今,中國人對語錄似乎優以為之),而是論著,而且同樣作者未明。(傳統記載就是《三字經》那段「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不過已證實不確,兩書只是後人偽託二人之名而作。)(另見拙文《三字經異同考》)
    同樣與《論語》、《孟子》不同,《大學》和《中庸》難讀得多。勞先生的註釋,不可多得。
    不過,這兩本書我也未能讀完。就算「獨尊儒家」,我實在沒有基督徒「天天查經」的耐性。

    《打破厚黑學》馮兩努,明窗(香港),1994-6(?)
    《意義—詮釋學的啟迪》周華山,商務(香港),1992-3(1)
    《社會主義淺介》(漫畫),Anna Paczuska,博益(香港),1992-8(?)

    三本不是甚麼「經典好書」,但也值得一讀的作品。

    馮兩努作品甚眾,除了《三國》系列外,《打破厚黑學》是一本比較有哲學性內容的。作者對厚黑學多有批評,應該厚黑並不是職場生存的理想作法。

    周華山是香港一個特色作者,寫的題材是「偏門」,例如同志、女兒國等。詮釋學是西方哲學的一門,大體是說,任何「閱讀」都是讀者對作品的「詮釋」。因為各人都有背景知識,都基於背景知識去理解作品,所以都是「誤讀」(包括作者自己重讀作品)。詮釋學對理解文化現象很有意義,不過,《意義—詮釋學的啟迪》這本書,我未能細讀。

    「共產」二字震撼世界百多年,《社會主義淺介》就是一個簡單的入門。(嚴格而言,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有分別的,不過一般都被當作同一回事。)

     

    [邏輯與思方]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戎子由、梁沛霖編,明報(香港),1999-2(33)
    《從思考到思考之上》李天命,明報(香港),2003-1(12)
    《破惘》李天命,明報(香港),2004-8(15)
    《哲道行者》李天命,明報(香港),2005-7(2)

    李天命,前中大哲學系講師(他只願意被稱為「先生」或「博士」,有些人稱他為「教授」是錯誤的,因為他已說過自己當年拒絕接受教授銜),以講授思考方法聞名。
    (維基百科—李天命智者與遊俠、李天命網上思考﹕香港電台電台討論區 / 明報網站)
    (另見九月十一日日記)

    李氏可算是香港學界奇葩,因為以「哲學」這門香港人一般認為「沉悶」的學科,李氏開的課都擠滿人(據聞遲來的學生要坐地板)、寫的書會賣斷市(《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已經出第五十版)、以 Naive、八卦著名的香港傳媒群起追訪「講思方」,簡直是「奇蹟」。

    如果要形容李氏此人,我或會稱之為「劍客」。
    李氏非常懶惰(自稱)、惜字如金,不過一旦為文,則例無虛發、一針見血。他的批評非常尖刻(甚至有人認為是尖酸刻薄),被他批評的人實在難以自處,因為他批評得太「到肉」了。有些人(如梁燕城)面子放不下去,唯有乞靈於詭辯(當然這某程度也因為他們的思考本來混淆不清),最後泥足深陷,越辯越不像話。(梁燕城的反駁便落得被旁人斥為「假意道歉、實為人身攻擊」的卑劣下場)
    這樣的風格,自然會令人以為他為人真的很刻薄。不過要注意的是,李天命的批評,從來都是為著書撰文找反面例子,用以說明他的「思考方法」。大概未有人見過李天命寫文,只是「為批評而批評」的。「如何把刀用好」才是劍客的焦點所在,批評的目標是錯誤的思想。究竟死於劍下的是哪人,對於李天命來說,應該是不重要的。
    因為行文「一刀斃命」,李天命鮮有與人論戰。有很多文章,出台之後招致的反駁,他亦鮮有理會。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講得夠清楚了,所有錯誤都指出了,別人連反駁的餘地也沒有,他根本沒興趣跟別人瞎扯。

    李天命最「乞人憎」之處,並不是他挑出某些人的錯誤(反正被挑的人只是極少數),而是他對基督教教義的批判。
    如果有人以為李天命敵視基督教,那就是一個極嚴重的誤解。
    只要留心的話,會發現李天命第一本進行「流行」領域的著作《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編者之一戎子由牧師,正是香港路德會會長。《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早已「充斥」批判基督教的內容,如果戎牧師認為那是辱教,他還會去幫手「編」嗎﹖
    正如對人的批判,李天命對宗教的批判,無非是指出教義中錯謬之處,好讓教徒警惕。正如《聖經》由人(先知)所寫,宗教也必然有人性負面一面的影響。人的惡劣心理、自我膨脹,一樣會表現在宗教之中。把教義當中的「愚言愚思」洗刷掉,保留最美妙精華之核心,才是應為之道。不老實面對這些缺點、砌詞詭辯,只不過是心靈脆弱的人抱殘守缺、自我防衛而已。
    李天命除了批評基督教,同樣批評佛教,認為「禪話」每多謬誤。但有沒有聽過佛教徒恨之入骨、群起攻之﹖這就是佛教徒境界夠高。

    為何李天命批評基督教多於批評佛教﹖因為基督徒很喜歡強迫別人接受他們那套—由控制社會法律(如「死光社」諸公在同性戀非刑事化、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等事的表現),到四處捉著路人講「不信上帝落地獄受永刑」的神話。
    佛教徒卻只會印經書傳教,您不喜歡的大可以不拿來看、有興趣的找大師討論亦無任歡迎。至低限度﹕佛教徒不會因為佛祖說「不殺生」,就要立法迫所有人—包括基督徒—只准吃素。這實踐了孟子「達則兼善天下,窮其獨善其身」的教誨。

    李天命有一句話﹕「地球上哪個宗教的推銷手法構成了最最討厭的精神性騷擾﹖」答案是顯然易見的。(有道回教徒傳教,一手可蘭經一手持刀,只是古代基督教會的誹謗—回教國家容得下猶太教徒就是證明。反之,十字軍東征濫殺無辜、西班牙人統一伊比利半島後強迫猶太人改信天主教,才是廣被證明的事實。)

    我不信佛,但我佩服佛教的心靈境界。

    越心靈脆弱的人,越受不住批判(尤其對方批中要害的時候),正如中國人往往認為人家言論「辱華」,我們卻很少聽到美國人批評人家「辱美」的。正因為中國人自知國力不夠,越窮越見鬼。美國人自認為強大,對口頭嘲諷,根本看不入眼。「你儘管笑,我就是唯一超強。」
    回教徒的反應激烈,大家都見到(近有歐洲右派辱回漫畫、舊有《撒旦的詩篇》)﹔基督教現在勢力龐大,但觀乎教徒對挑戰的反應,還是跟回教徒別無二致(就差在沒拿刀殺人)。始終比不上佛教徒心中平靜安寧。

    以往日本人說中國人「東亞病夫」,是挑釁﹔
    我希望以後日本人再說「東亞病夫」,只有自取其辱。
    這並不只靠中國「掘起」就能「站起來了」。只有國民素質普遍改善、心靈得到調適,才能夠面對那句「東亞病夫」,一笑置之。

    李天命在眾人眼中,以思考方法聞名,但他自己眼中的「成就」,卻在於建立「哲道」。「哲道」可分為「思方學」和「天人學」,分別面對「思、生、死」三大問題。
    「思方學」就是思考方法,旨在令思考清晰明確。
    「天人學」就是人生觀,「生」是「自我」的問題,「死」是信仰的問題。
    不過老實說,我很欣賞他的「思方」,但「天人」卻不大了了。「九一主義」是很好的,但「神秘樂觀」就過於神秘。我更無法接受以概率聲稱人最終會再生、和斷定世上有鬼神。

    (從無限大減去無限大,結果還是無限大﹔同理,無限個「無限小」加起來,應當還是無限小—歡迎懂數學的人來指教。就算時間無窮無盡,也不見得會令「可能性極低」的說法變成「可能性高」,以致值得肯定。)

    對於「事件實在論」,我甚至認為聲稱一件曾發生的事「恆在」是概念錯誤。

    我不是說他的想法完全錯誤,他說事件發生了連上帝也無法改變,我是完全同意的。正如我跟「她」曾經很快樂地吃了一頓飯,就算現在「她」不再找我吃飯,「我們快樂地吃過一頓飯」仍然是必然真確的。「已經發生的事,不受後來的轉變影響」,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問題在於「恆在」。事件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事件」依附在「時間」的尺度之上,事件完結了,在這一刻就是「消失」了(我現在並不仍然跟她在吃「那頓飯」,吃的東西早就拉了),不能硬說它(「我和她吃飯」)在這一刻仍然「存在」—何況永遠﹖
    我們可以說「你在 X 時間做過 Y 這件事,是永恆真確、無法推翻的」,但「恆在」觀念等於說「你在 X 時間做過 Y 這件事,到 Z 時間 Y 事件仍然存在,而且將永遠存在」,這是不正確的理解。
    「事件」既然依附於「時間」,我們就不可以把它抽離地理解。正如「物件」依附於「空間」,「物件」是不可以脫離「空間」而存在的。
    「事件」是「實在」,但並非「恆在」。

    方某中大三年,竟然沒有上過他的課,對於某些人而言是很奇怪的事。
    (其實很簡單﹕1. 因為我知道李天命的課很擠,我最怕擠。2. 其實我曾打算修讀其「科學哲學」課—那是難度較高的課,我猜不會擠。不過發現時間表「撞」了,所以最後也沒修。)

    李天命除了搞哲學、教思考方法,還是詩人,人稱其詩為「哲理詩」。不過對缺乏美感者如方某,實在不懂得欣賞(所以他的詩集《寒武紀》不在介紹之列)。李氏眾多詩作當中,只有這首我一看便覺得「好」的﹕

    我在沙上寫了一首詩
    又在沙上抹去那首詩
    只讓海知道

    我在空中寫了一首詩
    又在空中抹去那首詩
    只讓雲知道

    我在心裏寫了一首詩
    又在心裏抹去那首詩
    只讓你知道

    李天命說自己懶惰,我相信。因為他答應交明報重新出版的《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在《哲道行者》中聲稱「年內出版」,但我等到現在還未見到……


    思考與理性思考》葉保強、余錦波,商務(香港),1994-3(1)
    《思考的盲點》陶國璋,中華(香港),1996-10(4)

    《思考與理性思考》是我最早讀的邏輯書籍,大概就是高中的時候。後來《明報月刊》刊出李天命的鴻文,把這本書批得一文不值。
    不過不瞞您,其實李天命指出的眾多錯誤中,有一個我讀這本書時也發現了。因為那段文字其實很不通順,讀完令人不知所云。

    《思考的盲點》是比較遲才讀的,陶國璋談思考方法,同樣被李天命嚴厲批評,指出很多錯誤(見八月二十四日日記)。不過這次他指出的錯誤,我可沒有自行發現了。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要思考精確,其實真的很難。

     

    [性學]

    性學於賴永祥分類法中,本應歸入社會科學類之 544.7 (性關係)。方某開始在家中搞分類的時候,手上沒有一本「賴永祥」,只有從八三圖書館抄來的筆記。於是把所有性學書籍歸類為 194 (性倫理)—因為在我眼中,性就是倫理。(「敦倫」嘛﹗)
    方某「執迷不悔」,認為性學討論,多涉及人生觀,亦不限於醫學或社會學,故入哲學類亦宜。

    《兩性知識》Erwin Haeberle,星島(台北),1981-10(4)

    這本書並不是「多多」式的兒童性教育書籍,而是很全面的性學入門書籍。不過出乎您意料,我在小學時就讀過了。
    老媽在性方面是保守沒錯,不過對於性教育並不卻步。兒時已經讓我看明珠台的性教育紀錄片(據聞因為有性行為場面—雖然是借位拍攝—當年播出相當震撼。不過我當時年紀太小,甚麼都記不得了),這本書也是從書堆中找到的。後來執拾雜物時被扔棄,再後來我又從書店買回來(不過現在應該再買不到了)。

    全書分為性生理、性心理、性與社會三大部分。
    「性生理」是最基本的部分,介紹男女性器官和第二性徵、發育和形成、也包括性行為當中男女的不同反應期和不同年齡人士的性行為。本章亦解釋常用的避孕方法(家計會介紹)、原理和失效原因。
    「性心理」,介紹男女由嬰兒到老年各時期的性心理發展,引用了佛洛伊德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的概念。性欲覺醒始自青春期,但其實在幼年時已經開始發展。
    本篇同樣重要的是介紹一般被視為「變態」的各種性欲異常/性倒錯,這是當時本港少有不以負面態度描述這些「異常」的書刊。
    「性與社會」就是比較「軟性」討論性社會學的環節。主要討論「性」在西方歷史上和社會的關係,例如古希臘對同性戀風氣、歐洲人的性態度和文藝復興後梅毒引致的性觀念緊縮。東方如印度和日本的性觀念也有觸及。對方潤而言,小時候對這部分全無印象,是日後(大概是進入青春期後)重讀,才讀出意思來。(可見程度太高深的性知識,對年紀太小的朋友是沒有用的。)

    本書對於中國古代性文化介紹較少是比較可惜的,不過這也不能怪作者。中國古代比較開放的性態度到近代被理學和基督教會先後壓抑,所以中外都很難知道中國人的性文化。直至相當晚近的時期,才由外國人(如高羅佩另一介紹、商務書目)開始研究和宣傳,逐漸打破「中國人對性事很保守」的刻板印象。
    (當然,直到現在,衛道士和有些老師家長仍是這樣說的。)

    我接觸中國古代性文化,亦比較遲,在大三才修讀由張燦輝老師教授的「性與文化」(課程大綱)。那時寫了「欺師三部曲」(專門以生物學欺哲學系老師)的第三篇《為何女生愛美—人類的性擇》當學期論文,騙得甲等乙個。好讓我通識成績,幾近完美無瑕。
    據大學同學回報,那課的助教黃耀航先生後來還記得我,大概是拙文寫得太「出位」,令黃生改得很痛苦了吧﹖

    相比起上一代,我們是比較幸福(性福﹖)的。想了解中國(以至各國)古代性文化的讀者,現在可以輕易找到不少參考書,例如﹕
    劉達臨《性與中國文化》
    這是「性與文化」課程的參考書之一(不知為何在新大綱不見了),當時我把整本書「爬」了一次,得益良多(當然不是指應付課程方面啦)。
    他還寫了不少書,雖然我沒有買,不過您可以參考商務網上書店的目錄
    張教授還介紹高羅佩收集的中國明代秘戲圖(即古代「鹹相」),不過明朝的審美觀我倒吃不消,所以沒有好奇去借。究竟教授講的是否這本《秘戲圖考》,我也忘記了﹕

    (《禁果與人生》封面)
    《性論》吳敏倫編,商務(香港),1991-9(1)
    《性學紀實》吳敏倫,博益(香港),1997-2(1)
    《禁果與人生》吳敏倫,三聯(香港),1997-4(1)
    《性禁忌》吳敏倫,聚賢館(香港),1997-11(1)
    《鑑性實錄》吳敏倫,明報(香港),1999-4(1)

    「性博士」吳敏倫,港大精神醫學系教授、香港性教育促進會創會成員,以大膽開放討論性問題聞名。吳敏倫在八十年代已經為性開放發聲,不惜與衛道者論戰連場。在當年的保守環境中(其實到現在主流輿論仍然差不多),被人攻訐抹黑(為鹹濕佬),從不退縮,可堪景仰。
    (吳敏倫在香港網的專欄網上討論)

    吳敏倫大概也是香港最受誤解的學者之一。

    1. 看吳不順眼者,比較「禮貌」的往往會批評吳敏倫「出位」,這其實是不相干的攻擊。既然看不順眼,你當然覺得他「出位」,但這跟他的立論對錯並無關係。正如某些把萬聖節遊戲也當成「魔鬼崇拜」的教徒在我眼中「唔化」之至,但我不會說他們「出位」。
    正如那些「唔化」的教徒,吳敏倫也是真心相信他自己那套的。你可以不接受(純感性)、不同意(那就要理性討論)他的看法,但不可以「出位」一言以蔽之。「出位」與否,只是蓋帽子,並不改變問題的本質。

    2. 更不禮貌的,會直接稱吳為「鹹濕佬」。
    「鹹濕佬」如何定義是一回事,吳敏倫的論點跟他本人「鹹濕」與否是兩回事。基本上,除了吳氏自承「家藏色情物品仔女任睇」之外,從來沒有人「捉到」吳敏倫還幹過其他甚麼算得上「鹹濕」的事(或緋聞)。試想如果吳敏倫本身是濫交、不檢點的人,二十年來都躲得過記者﹖不太可能吧﹖
    正如吳敏倫自稱,傳媒一向都很關注其家庭(尤其子女成長有沒有問題)。「從無緋聞」這一點,已經間接證實,吳敏倫的夫妻、家庭關係就算不如膠似漆,至少也是很穩定的。
    辯論中針對對方的動機,已經是不君子行為﹔即使這樣,事實還是足以證明,他主張的看法不涉個人利害,而是為了實踐信念。

    3. 聲稱「性開放」是鼓勵濫交。
    作為醫生,吳敏倫從來明確表示他並不鼓勵濫交。就算備受爭議的「多元婚制」建議(只要當事各方同意,婚姻可以包括多於二人,即是無論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同性伴侶都可以結婚),也只是接納不同的結合形式,而不是鼓勵即興的濫交。
    「性開放」是一種態度,是把對不同信仰、生活方式的「包容」推及到「性」這方面。只要我們接受對信仰包容,對「性」包容也是順理成章的(只是違反社會一向對性視為禁忌的習慣)。
    正如爭取信仰自由不等於鼓勵「既信耶教又信道教」,性開放也不等於「濫交」。(當然,性開放亦不在於「反對濫交」。不過性開放鼓勵對性的充分認識、並且建立負責任的性態度。)
    如果「性開放」以濫交收場,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整體社會提倡一種不負責任的氛圍。包括不負責任地說話、不負責任地工作、不負責任地購物……和不負責任地性交。
    這可不是「性開放」的責任,亦非「性保守」可以解決。

    《性論》是吳敏倫主編的專書,收集若干學者、知識份子對性問題的討論,偏向思想、倫理和哲學層面的討論(相對於一般「性生理/心理問題」而言)。
    只要用「同性戀非刑事化」在網上搜索,就會發現本書出版的1991年是同性戀非刑事化的年份(報導)。以往香港跟隨英國的基督教傳統,把肛交視為重罪(甚至要處死刑),後來英國解除了這種「惡法」(即同性戀非刑事化),香港遲遲未有跟隨。如無記錯,八十年代幾宗「兩相情願」的男同性戀者被控,導致有關法律的爭論。
    「死光社」這批混混自當年開始集結,吳敏倫亦由這段時間開始聞名。《性論》可算是當時「性開放」人士的代表性言論集。今天重讀,可以了解那時的人究竟關注哪些性問題。你會發現,有些問題到了今天,仍然被衛道者拖著後腳,無法解決。

    《性學紀實》是吳敏倫在博益出版的幾本書之一。本書顧名思義,是作者面對的真實個案。香港這個「表面性開放、心底性保守」的城市,有很多個案,困在「社會道德」這座冰山底下無法解決。這本書讓大家看到這些冰山底下的問題,讓有幸沒遇上這些問題的我們深思「性」在人生中的意義。
    明報替吳敏倫出版的書更多,《鑑性實錄》就是性質相若的作品。集中於討論弱勢群體的性問題、性侵犯和性的政治面向等等。

    《禁果與人生》是吳敏倫的專著,主要討論「性和社會」的問題,例如性倫理、性觀念、道德標準、性教育、青少年的性和愛等方面。吳敏倫對於各種「性的錯誤觀念」繼續大力鞭撻,除了某些宗教人士和保守派「食古不化」之外,「浪漫愛情」的說法亦被吳敏倫反對。吳敏倫認為,愛情一定要浪漫,本身已是另一種性迷信,對人的傷害跟那些衛道士沒分別。
    方某在寫學期論文的時候,就曾引用了本書段落,指出「浪漫」和「婚姻幸福」其實並非關係。

    《性禁忌》正是討論社會對「性」的各種禁忌,並討論這些禁忌對人生造成的傷害。吳敏倫舉出不少古今中外的例子,說明古代的性觀念,往往比今天開放得多。「古人保守」是一個很僵硬的錯誤觀念,「古代」絕非鐵板一塊。
    你有沒有想過,原來宋朝可以當著大街開檔賣性玩具、而且有女人去買﹖
    你更沒有想過,敦煌發現的古石窟,佛像對下眾多石猴雕像中,竟然有一隻在「打手槍」﹗(證明古人並不認為「性」褻瀆神明—至少在古中國佛教)
    有很多性禁忌,並無必要,只是某些宗教/文化的固有觀念而已。宗教信徒力行教義,當然沒問題﹔但他們以胡言惑眾,借虛假理由把他們的性觀念套在整個社會頭上、以宗教教義控制社會,就是吳敏倫要大力反對的。
    (反對性禁忌,是打破迷信的求真態度﹔跟性方面的自制是兩碼子事。)

    《性禁忌》的「前傳」,似乎仍然有售的。
    我沒買,不過倒是有興趣買的﹕
    性愛謬論大審裁》,吳敏倫,天地(香港)

    《生之慾》葉萬壽等著,突破(香港),1989-2(1)

    突破的舊書。
    雖是基督教機構,突破的出品是比較沒「教會味」的。不會搬教義壓人、立論比較平實、內容和形式也比較新鮮有趣,這本書也是一樣。
    作者當然不是開放如吳敏倫之輩,但討論亦很講道理而平和,對性欲普遍持接納(而非拒斥)的態度,也不諱於討論各層面的性問題。
    這本書的題目很好,性欲就是「生之慾」,是所有生命(嚴格而言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共同本質。封面用線條描繪了幾種不同的動物(如蜥蝪),都是一對對的,正反映了這一個事實。
    接納了「性」是生命的一部分,才能跟青少年討論「性」在生活中的問題。

     

    幫助青少年以平實、冷靜的態度,客觀認識「性」,對他們是最有益的。
    以「性」為罪、以「性行為」為恥為害的態度,只會阻礙性教育,也阻礙下一代循正途認識「性」。(於是唯有暗中依靠小道消息和色情媒介去接觸「性」,結果被假知識所誤導撞板……只要你願意觀察,有大量事例供應。)
    衛道者以為眼前清淨,卻要青少年付出「盲中中」碰壁、犧牲幸福的代價。

    我們知道封鎖訊息對大陸的下一代和中國的未來有何壞處。
    對香港下一代封鎖訊息(哪管是性還是獨立批判的思想),效果一樣。
    真正明智而愛護下一代的人,會做這種事嗎﹖

    讓我們都愛智慧吧。

     

    (書影來源﹕商務網上書店三聯書店明報網上書店中文大學出版社天地圖書城邦讀書花園博客來書籍館,《孔子新傳》書影自行掃描)

Comments (4)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