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頻道] 跟讀教育的同學一起吃飯。(雖然不知應該說是慶祝新學年開始,還是悼念暑期結束 發現原來我的同學受到「詛咒」,出外遊行不是碰上地震、南亞海嘯、就是台灣風災。 發現原來很多人有興趣知道我的家事,而且好像我說得還不夠多。所以兩次提及老爸,兩次都有朋友迴響,還會跟我說﹕「上次你話阿爸點樣話﹖」。 難怪八卦雜誌是最受歡迎的雜誌,《讀者文摘》如果改為說人家爸爸的事,相信就不會淪落到申請破產保護。當然要賣得就唔係講我老豆既事啦。 發現原來有些人一見到「敝樣」就會發笑。 又發現原來不只老媽和親戚,現在竟然連同學也會催你「快D拍拖結婚」的。 不過其實我o岩o岩睇完黃子華棟篤笑之《兒童不宜》,請看倌留意31:20後那段「陰謀論」。 (題外話﹕原來曾蔭權很支持香港教育界的 為了解畫,免得被人以為我好男色 雖然也「自我解剖」過很多次,但要我寫文其實輕鬆過說話,因為不用對著人。一對著人我就覺得不自然。 雖然自閉,但自問不是「識唔到女仔」那種人。(反正這裡也有女看倌的,雖然她們對我未必有那種興趣,就算有也不可靠,早就有《活動辭書論》這篇結論。) 生性悲觀是必然的,早就說除了「浪漫」、「花心」之外,雙魚座的所有優缺點幾乎都適用於在下身上。(常說﹕雙魚座和亞斯伯格症是認識方某的兩個關鍵詞) 常常預期,在未來這幾年,事業會遇上很大的問題。但要如何應付,我完全沒有頭緒。 「輔導同學」問我﹕「究竟你做甚麼事會覺得快樂﹖」 是呀,「人生目標」這類東西的確很重要。(更何況黃子華說沒有人生目標就過不了「鐵達尼極限」 做甚麼事情會快樂﹖ 跟娶老婆過人世有關係的嗎﹖(一起看AV﹖ 想起另一邊廂,化學君說如果方某是女生,也許會很像長門有希醬。 (註﹕真正的「發現頻道」叫「Discovery Channel」) ----------------- [出口轉內銷之宗教與信仰] 柑.路﹕迷信基督教 (先旨聲明﹕作者是個教徒))
(雖然更厲害地,他們絲毫無損、逢凶化吉,值得還神。)
早知我都去跟黃子華做「棟篤笑」,再不然跟人渣同學爭做戇豆先生。
(當然,睇完最好去買,各大影碟鋪有售,像黃子華這種有內涵的表演絕對值得支持)
身為老師,其實我也經常叫人「結婚生仔」,所以同學們的意圖也就昭然若揭啦。)
,唯有再一次簡介「情史」。
於是本來開完長會、倦得要死、幾乎睡著、快要結婚的某同學,突然變得很精神。(人的好奇心真厲害,勁過咖啡因)
之後,進修完輔導的同學開始「輔導」我。(我不是中學生啦 ,何況要知道醫生是最差的病人,老師也不是好學生)
只不過覺得自己「感情有缺陷」,不適合談戀愛、共同生活,也就免得傷心後悔罷了。這不是甚麼複雜難明的事,其實就像你們結了婚也不敢生孩子的心情一樣罷。(雖然他們可能只是為了反政府,但等到妳們想生的時候,就差不多生不到了))
但我不是早就放棄了走學術的夢想了嗎﹖(做人要有點自知之明)
我想做圖書館,已經在做了啦﹗(之後有甚麼事情會發生,我也說不準)
看一本好書,快樂﹔寫一篇好文,快樂﹔有人欣賞,快樂﹔有好的回應,快樂﹔
看了好展覽,快樂﹔打機,快樂﹔下棋,快樂﹔跟朋友見面聽聽消息,快樂﹔
看好的電視節目,快樂﹔看AV也可以很快樂。咁又點﹖)
聽完除了 O 嘴之外很難有甚麼反應了……
euyak﹕謬論收集處(1)、(2)、(3)、關於基督教,或者,宗教
其實林以諾是個令我很難理解的人。
他搞棟篤笑(好唔好笑唔關我事,反正我寧願睇黃子華),似乎應該好有幽默感。
但係呢幾年來,佢果個「阡陌社區浸信會」又每年萬聖節都要登廣告,叫人唔好畀細路去玩,話萬聖節係拜撒旦云云。
大佬,細路仔去玩o者,邊鬼個得閒拜撒旦呀﹖唔通著住件「月入不足十四K」就等於崇拜黑社會咩﹖
做棟篤笑既人,畀D幽默感好冇﹖
(後話﹕雖然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萬聖節,我覺得扮鬼沒甚麼好玩的。)
> 信徒要接受信仰當中不能單純以理性解釋一切,信仰不是科學,不能做實驗去證明其真實。信仰是屬靈的,是要用心靈去接觸。
多些教徒明白這道理,就不會去搞偽科學和科學家玩泥漿摔角,不如留些心機多去照顧有需要的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