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吉卜力手稿展、桌椅展、李小龍展

    和朋友一起去投票,然後去看展覽。

    DSC01338a

    家騮﹕想要爭取民主,我會選擇投票。既簡單又快捷﹗
    (方﹕幸好我們是中午去,據聞傍晚隊伍很長呢。)

    跟中央圖書館的電梯門留下市政局標記一樣,這裡的簷瓦也留下了「區域市政」字樣和標誌。不過看右邊的就知道有部分換了新……
    DSC01339a

    DSC01340a

    家騮﹕~~monkey~~monkey~~monkey~~馬騮小寶貝~~

    DSC01341a

    家騮﹕豬仔你有冇諗住學人地咁渣飛機呀﹖

    DSC01343a

    家騮﹕好多人黎呢度都係為左同龍貓影相,排左好耐﹗

    DSC01345a

    家騮﹕美中不足係樹上冇香蕉﹗

    整個展覽都是草稿(草稿部分不准拍照,只有一個拍照區),很多東西都會發現原來你出世前就出現了(例如《高立的未來世界》)。美中不足的是,說明牌提及動畫手稿裡標明使用「Cel」(即cellulose透明膠片)和「Kumi」(好像是靜物會接觸動物的邊界﹖),但手稿裡卻不是用英文,而是用日文「セル」、「クミ」和「くみ」。如果參觀者不懂日文假名的話,怎麼知道說明牌所指的是手稿上的哪部分﹖其實說明牌上應該附上假名,這樣不懂日文的人才可按圖索驥。

    之後去看桌椅展覽(這也有得展…)和李小龍展,場內同樣不准拍照,所以冇相睇。

    DSC01346a

    家騮﹕Yellow Man呀﹗﹗﹗場裡面有佢件衫但係唔准影相﹗

    走的時候,吃完午飯帶小朋友來參觀的人潮出現,隊伍長度非常恐怖。幸好來得早。
    DSC01347a

    下午茶時段,沙田仍是人頭踴踴。結果去了姨媽傢俬,也等了很久才有位坐。
    DSC01348a

    家騮﹕叫咩檸檬批丫﹗叫蕉批丫嘛﹗

    姨媽傢俬就連走火通道的名稱都很有北歐特色﹕
    DSC01349a
    (當然只是甩了字而已)

    DSC01351a

    家騮﹕報警拉佢啦﹗蕉都冇條學人叫蕉……

    DSC01352a

    方家騮暨闔家同多謝粉絲送贈禮物﹗  >3<

    ---

    [較早前攝影]

    DSC01335a

    家騮﹕啊﹗尖尖你厚多士﹗
    尖﹕唔係我呀,仔仔叫架﹗d黑醋仲好酸添呀……

    DSC01336a

    家騮﹕點解冇香蕉味架﹖

  • Exhibi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Military Service Corps

    [勇者無名﹕香港軍事服務團歷史展]

    這個展覽展出至11/6止,所以趁有點時間就去看看了。
    由「苦力兵團」開始,經過多年發展和大戰考驗,直到成立「香港軍事服務團」至九七解散。無論九七前後,這批華籍英兵都受忽視,甚至展覽中有些威水史也沒詳細提及,其實都值得大書特書。因為香港人一直被視為「唔打得」(現在潮語稱「不夠勇武」),但歷史證明只要有機會,香港也可以「出產」好軍人。只是無論九七前後,宗主國都不會信任你們這批被殖民者而已。
    (臨走時在小賣店見到一本小冊子,裡面有人在訴苦,說九七年時英國給啹喀兵選擇居英權,而華籍英兵卻只得有限配額云云。)

    DSC00663aDSC00690a
    華籍英兵制服兩套,留意服務團的臂章。斜紅色帶是值日官帶隊長官的配飾,類似警隊舊高級警長的制服。(﹕感謝小米奇更正)

    DSC00681a
    香港軍事服務團的隊旗(左,右邊是軍樂隊樂譜架用的掛布)。在解散典禮的合照中,這面旗的兩道紅條分別寫上「Dragon Comany」和「猛龍連」黃色字樣。

    DSC00683a
    團內的軍階章,跟警隊的相似,除了由下而上第二行的。我以為那是士官長,但回家查才知道是准尉的軍階章。(不過北約同一級OR-9的美軍軍階卻是一批高級的士官長。美軍的准尉在北約系統中似乎是獨立成一級別WO,其他國家都沒有用上。恐怕只是因為美軍打仗特別多,規模也特大,所以才特別多分幾級。)

    DSC00686a
    有趣的是,香港軍事服務團不是一個獨立作戰部隊,而是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訓練隊。所以華籍英兵同時會歸屬到不同的部隊中,由一般的作戰部隊、憲兵、通訊兵、工兵、運輸兵、醫療士……以至「伙頭大將軍」(膳勤部隊)都有。
    陰謀論點看是英國人不信任華人的另一表現。但亦可以說招聘華兵不多(香港也用不著太多軍人),不可能要求有齊所有作戰功能,讓他們協同駐港英軍部隊工作就好了。
    所以服務團應該只是個負責招募和初步訓練的人事單位,然後就把華兵派到各部隊工作。前面提及的「Dragon Company」是團內的後勤部門(實質為總部﹖),可能也是新兵的訓練部門。

    DSC00695a
    必須留意,香港軍事服務團跟義勇軍(皇家香港軍團)是兩支不同的部隊。
    香港軍事服務團即「華籍英兵」,是直屬於英國國防部,而且都是全職士兵。
    義勇軍是本土部隊,屬於香港政府(雖然也會接受英軍訓練),而且大部分是兼職。
    情況有點像全職警察和輔警的分別。

    DSC00669a
    在英軍時代,這個鯉魚門軍營的英文是 Lyemun Barracks。

    DSC00673a
    原來不只啹喀兵會用他們的特色彎刀,華籍英兵也用。

    DSC00693a
    另一很少有人留意到的事﹕香港人也有參與過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DSC00703a
    館內播出解散典禮的影片,同樣中西合壁的是,隊旗降下後交由牧師和佛教法師一起舉行祈福儀式。

    因為這天晚去、太陽又曬,而且古蹟徑很多東西都看過了,沒有特別拍照。
    不過倒是在堡壘上層外拍了這個﹕
    DSC00699a
    這支「古惑的炮」是一支「隱沒式大炮」,每次發射的後座力都會令炮身縮回炮盾之內,令敵人難以瞄準反擊,裝彈後得以機器再次舉升射擊。在當時是先進設計,而且不只用在岸防,在戰艦上也常用,北洋艦隊就有用過這種大炮。

    DSC00700a
    遠望「心曠神怡」的樓盤、將軍澳堆填區和電視城。

    這次帶了老媽出來,不過她當然不會跑去博物館爬山路,去逛逛街就好。回頭找她去安利吃麵,吃到一半她見到旁邊有人吃撈麵「好似好好食」又叫多個淨撈粗,話好好食云云(好彩佢食得晒,唔係我叫佢「大嘥鬼」)。期間還巧遇庫老大攜眷+B出巡。

    之後再帶她去前面試印尼沙爹。因為他們只開傍晚,而在下去海防博物館必在日間,所以沒甚麼機會一試﹕
    DSC01333a
    老媽嫌沙爹汁不夠好,不過我覺得至少有「那種」風味(雖然比起我小時吃過的差一點),比那間掛羊頭賣狗肉的店像樣得多。
    至於肉,老媽嫌多筋,我也覺得肥肉略多了。不過有些人就是喜歡肥肉燒烤那種甘香,我們喜歡略瘦一點(當然也不是要瘦到像柴般…),未必算是店家的錯。
    以價錢來說,$8一串抵到爛。完全是街坊生意。

    -------------------------------------------------------------

    [較早前拍攝]

    騮﹕「媽媽新帶返黎既 Oxford Bear 呀,寫得大學個名一定讀過好多書勒佢﹗」
    DSC01328a

    為何一支新加坡牌子的柚子汁,要用日文 Yuzu 的呢﹖
    DSC01330a

  • 瑣事

    1. 四月過了一半才收到博物館通訊,當然又有節目是漏掉的。
    1.1 科學館﹕「動感挑戰站」展覽(20/6-29/10)
    1.2 文化博物館講座﹕後李小龍電影的發展—從亡羊補牢的死亡遊戲到偽李小龍電影世界(18/5)、李小龍武藝人生之「藝」(28/6)

    已加回博物館節目日曆之中。

    2.幾年前,新窮基在葵涌一個老化區的商場瘋狂加租,把唯一的茶餐廳都趕盡殺絕,在下寫了篇文

    我沒想到現在再要寫一篇。

    如果說那個老化區根本沒加租的理由,這裡還有一點加租的理由。這裡本來也是老化區,但因為隔壁開了學院、不遠處又開了首富的自由行酒店,所以比多年前人流是比較多了。近年開了不少各色食肆,反正學生和自由行來這裡主要就是為了吃的。

    在靠近主要通道和中心庭園的食肆生意比較好,在外圍的食肆就比較差,通常每年多兩年就會倒閉、再等其他人去開。可見生意再「好」其實也很有限。

    去年有間開在角落多年的寵物用品店,被加租迫到由內園的大舖轉到外圍的小舖,人流斷了被迫關閉。我不出聲,因為我沒養寵物。(家騮﹕喂﹗)

    這個農曆年後,內園一間開了超過二十年的餐廳沒再開門,後來再問人就知道真的倒閉了。不過這間我很少光顧,所以我也沒出聲。

    到了三月尾,內園隔壁同樣開了超過二十年的餐廳,竟然也不開門了。近年開了泰國食肆後老媽經常去吃,但泰國舖休息時我們通常就去這間,這間一向算是價廉物美、大碟頭的那類,十分受工友歡迎。所以連這一間也倒閉,令我們很震驚。

    我們去問泰國舖的老闆娘,原來是新窮基要那邊大幅加租四萬,而且還要全面裝修和更換整個抽氣系統。這家是家族經營,大概因為捱不住所以關門算了。(其實前門另一間在兩三年前已經易了手,那個老闆算跑得快。)

    泰國舖十二月也是續租約,屆時要加租多少尚屬未知。別說老闆娘擔心,經常去光顧的我們也擔心……

    跟老爸老人院那邊一樣,我完全想不明白新窮基不停大幅加租,搞得空舖越來越多究竟有甚麼意義。
    這個商場是全靠附近的學院和酒店帶來人流,才支撐起多幾間食肆,而且還不算真的很多生意,要不然位置較偏遠的那幾個舖位的食肆就不會經常倒閉。就算是那些自由行,也只會出去遊客旺區掃貨,再回來這裡吃晚飯,充其量再去這裡的惠康買即食麵回房間吃而已。

    難道他們以為在這裡可以開一堆藥房金舖﹖抑或是他們以為我們這些附近居民可以吃藥丸金元寶過日子﹖如果我有機會見到他們的經理一定要這樣問。
    難道你們不知道,自由行消費已放緩,最有消費力的自由行客源已經用盡,新增的自由行客源根本買不了那麼多奢侈品,所以連外頭旺區的商舖租金都已經加到頂了麼﹖
    難道搞得所有店舖辦不下去,好像那個老人院下的商場一樣蕭條,你們會覺得比較好看一點﹖﹗

    3. 德福花園現正舉行地鐵35周年展覽。老實講我不太滿足,我認為應該有更多展覽品的。

    DSC00242a(雖然港鐵是這邊搞地產大賺特賺,那邊又只懂加價不搞好檢查沒錯。但記住,這是書法﹗)

    DSC00245a(似乎可以用你見過多少種售票機區分輩份,不知可幸還是可惜,三種我都見過……)

    DSC00249a(講開輩份,身邊竟然有個結了婚,看起來年紀比我大的男人,跟老婆說他未見過圖上那些有固定車資數字的第一代車票。聽起來像真心而非扮後生……)

    DSC00254a(我倒沒有認真想過為何磁帶票上有個孔……)

    DSC00255a(第一代控制中心只有觀塘線的面板。如果他們解釋一下板上的標誌是甚麼意思,除了有站名的幾個大站之外,如何知道列車已停站之類,在下會更感激。)

    DSC00265a(現在的控制中心似乎還在青衣,不過我們無緣一見。)

    DSC00283a(家騮﹕想出門時,我會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既方便又環保﹗)

    4. 這天去了Megabox的喇沙大少吃晚飯,很不滿意。

    老媽見到喇沙的麵就很不滿意,說不是他們的粗麵,而是大陸的不知甚麼麵,浸了很久還硬得很。湯也不成,豆卜沒煮過或油爆過。落了星馬不用的蔬菜也算了,但全部是生的沒煮過。結果她沒吃完。

    老媽是百彈齋主,對於家鄉菜意見特別多,幾乎沒哪家滿意的(toast box是少有例外)。不過這次方某本人也覺得完全不成。

    單是那杯薏米水,一看就知道不成了。老媽說他們沒用洋薏米而用了中國的生熟薏米。不過就算不講原料,你看到薏米煮不爛,水清而不濁,薏米還薏米、水還水的,就知道不行了。再飲,薏米固然是硬得吃不到,也喝不到薏米味,但我竟然還飲到有糖漿……薏米水要加糖漿的嗎﹖

    連薏米水都煲不好,這一刻我想,你已經死了
    (不知為何香港很多賣星馬菜的店都會用錯生熟薏米煲薏米水,上次也是這樣。薏米水應該是怎樣的,你去toast box叫一杯看看就知道。再不然要便宜一點可以去買一支F&N薏米水,可惜上次我告訴學校一位Miss可以去惠康買之後,再去惠康竟然發現已經沒得賣﹗明明每次送來都會賣光的,不知為何他們會不賣。)

    我叫的印尼炒飯,相對保險,就算不夠地道也不會難吃,反正你地不地道我也吃不出來。
    叫沙爹,最主要還是想看那碟沙爹醬。因為在泰國食肆的沙爹醬是沒有花生粒的,這裡餐牌相片中的醬看起來有。
    不過沙爹一來就失望了。那些沙爹醬是有花生粒沒錯,但完全不是那種味道。他是想製造那種甜味,但整個醬只吃到有甜味,沒有香味。不說星洲那邊,就是青衣曾經有個沿街賣印尼沙爹的老小販(早已不見了),他的沙爹醬好吃得多。

    你說有星馬的大廚坐陣,也搞成這樣,真的不吃也罷。付三百多塊吃這樣的東西,我去toast box吃更地道,而且花百多塊已經飽到撐啦。

    在下是看了星島的介紹才有去試的念頭,看倌要笑我抵死也對,本來就不應該信星島這種爛報紙的

  • 閒事

    上次非語言溝通講座後,再看看活在科學2014的節目。

    沒見到小丑魚眼鏡娘,不過還有些有趣的東西,例如這個代客泊車﹕
    DSC01310a

    各種不同微生物的顯微鏡片,當然還是順便同時推科學和英文生字﹕
    DSC01311a

    行過九龍草地滾球會見到很多旗,應該是有國際賽了,看你認到多少支﹖
    DSC01312

    開心大發現﹕其實獨立媒體都唔使留o係富德樓,原來柯士甸道有棟樓﹗
    DSC01313a(靄雲大廈)

    (註1,國旗由右至左﹕辛巴威/津巴布韋贊比亞/尚比亞、美國、泰國、星加坡、紐西蘭、﹖﹖﹖、馬來西亞、南非、日本、斐濟庫克群島、加拿大、澳洲、澳門特區、香港特區、中國)
    (註2﹕中間那支由上而下「藍白紅」國旗不知是甚麼,在維基百科的國旗列表都找不著,現在「紅白藍」國旗的國家倒有幾個,打橫排列的也有幾個。只有南斯拉夫曾經採用過「藍白紅」旗,但現在塞爾維亞已改了另一支旗沒理由會掛在這裡的。香港草地滾球總會的網頁又沒有消息,方某懷疑他們只不過是把荷蘭國旗錯誤倒掛而已……)
    (註3﹕其實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認錯紐西蘭國旗和澳洲國旗。雖然都是南十字星座,但紐西蘭的星星明明是白邊紅星,澳洲的是白星。而且澳洲旗的南十字星座上方還有一粒七角星。)

    (後補﹕之後再看香港草地滾球總會的網頁,的確找到近期國際賽的內容,證實荷蘭有參賽。)

  • 23/2記協反滅聲遊行

    去了中環那邊的記協反滅聲遊行,順便試新機。旺角那邊的情況留待有過去的人報導吧。

    前後兩邊各拍一張,人相當多﹕
    DSC00049aDSC00050a

    沒有約誰,見到獨媒的 @tinthefatty 君,所以跟了他們出發。
    DSC00054a

    在起點的麥燕庭前主席﹕
    DSC00056a

    DSC00063a

    行行下大家散左,忽然發現 Haggen 君接受有線訪問,說了很久﹕
    DSC00065a

    守護言論自由,當然包括來鬧場的老伯(被隔在糾察後方)﹕
    DSC00067a

    吳藹儀發現﹕
    DSC00068a 後來就有人向她派《大紀元》,自然,她沒接。

    這次我才發現原來政府總部上面那道「橋」有這樣斜出來的部分,不知為何﹕
    DSC00073a

    落特首辦門口,仍然很多人﹕(圖中間又是老是常出現的籌款常客社會主義行動)
    DSC00077a 不過我們到轉角位就聽見大會說龍底到了海富大廈,可見人並不那麼多,我還以為只有一千多。回來發現警方竟然報「遊行高峯期有約1,600人,而在政府總部集會時,高峯期則有2,200人」(記協報6000),已比意料中的多。

    有些人甚至站到馬路對面﹕
    DSC00078a

    有大學生舉出錄音器材,但我無法看清楚她前面的袋寫著哪間大學﹕
    DSC00080a

    這邊由呂秉權站台﹕
    DSC00082a

    明報員工關注組郭慶輝帶同女兒上台,台後還有馬鹿各一﹕
    DSC00085aDSC00087a

    香港外國記者會(見旗)也有一批老外來聲援﹕
    DSC00088a

    特首辦平台有個警察在攝錄大會台上情況,不知為何這位阿sir一見我舉機瞄準他就走開了(這是之後補拍)。另一邊更誇張,有兩位阿sir高舉攝錄機一直由路頭「掃」到路尾。
    DSC00089aDSC00090a
    (你們覺得這種連口號也沒有喊多少次的場合,也有人鬧事麼﹖錄下來幹甚麼﹖)

    消息走漏被對家搶了公民廣場,地點不好難聚人,再加上大會不太熟悉主持集會(證明沒「社運膠」插手﹖ :P ),被指示走到路尾的人,其實連台上說話都聽不清楚。

    之後走過去公民廣場八卦一下對家私煙搞甚麼。早就料到只有小貓三兩隻,但見到真正的小貓還是少得令人驚訝的﹕
    DSC00091aDSC00095a
    我想現場參加者三十人已算高估了吧﹖虧警方還好意思說有八十人,連同記者和警察一起計的﹖

    私煙說「時間有限」(趕住五點正收工﹖),請了一位「李老師」上台,說她也被明報「滅了聲」﹕
    DSC00099a 原來她是說投稿去明報不獲接納,但明明放上網很多人 like 云云。

    聽到這樣說很難不笑死,如果你不是名人或教授,十個人投稿去明報大概九個半都不會理。這樣說連區區在下和某個看我不順眼的泛民支持者,同樣被明報「滅聲」了。 XDDDDDDDDDDDD

    (明報月刊倒沒滅我聲,回應文章有登的呀 XD )

    真是在維園阿伯以外,他們也似乎找不出甚麼有質素有人來發言了。

  • 要求停止地鐵車廂內的關門響號

    在這裡也幫「進步教師同盟」打廣告,希望教協會員投他們每人一票﹗

    ---

    1. 依家d小巴司機,唔知係因為工時長左休息唔夠冇精神,定係由14座轉左16座真係超出佢地既記憶體容量,經常(直頭係大部分時間)都唔知自己架車滿座未。

    我唔係講緊中途站有人上上落落既混亂情況,而是在總站數上車人數。以前的小巴司機一見滿座就會立即關門開車,未滿就繼續等人。現在竟然經常出現滿了沒關門,繼續等人上,甚至「o都」左八達通唔知點算﹔或者明明未滿,有人想上車卻見他急急關門開走……

    2. 地鐵發揮香港人精神,不斷增加噪音。除了關門「o都」聲(甚至加上月台助理用防狼器發出更尖銳聲響)和車內廣告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令人耳痛之外,就連扶手電梯都要「提醒」人們緊握扶手。

    問題是,這段緊握扶手的廣告,廣東話版是特別的,跟英文和普通話版都不同。

    英文和普通話版都只是提醒乘客不要「只」看手提電話。
    (「Please hold the hand rail, don't keep your eyes only on your mobile phone」、「不要只看手機,要緊握扶手」)

    廣東話版卻是「唔好望住手提電話,記住緊握扶手」,變成叫人乾脆不要看手提電話了。
    (或者撰稿員覺得「望住」就是「只望」的意思,但「望住」其實只是「望著」,「我望住你」不等於我不望其他東西的。正如你「記住」緊握扶手不等於會忘記自己姓乜一樣。)

    ---

    地鐵那些大陸列車的喇叭越來越吵耳,我決定要寫一封投訴信。

    敬啟者﹕

    為要求停止地鐵車廂內之關門響號事

    為防乘客衝門,港鐵已於多年前推出了關門警告響號,後來還延長至25響。這種響聲不見得能阻止乘客衝門,反而製造了很多噪音。

    更有甚者,自從觀塘線更換新大陸製列車後,這種噪音還更加嚴重。除了全程播放節目和廣告外,關門響號還因為列車車廂內喇叭數目加倍(與舊款列車比較)、和位置方向調整,而更為刺耳,兼避無可避。無論站在車廂哪個位置都令人耳膜刺痛。

    本人在東鐵線、西鐵線卻發現,這些前九鐵線路的列車,車廂裡是不用關門響號的,關門時只會聽到月台傳來的聲音。這樣自然就不刺耳了。

    關門時衝門的乘客,自然是以月台衝進車廂為主。車廂內要下車的乘客,絕少會故意留待關門才下車的,如果因為擠迫或善忘而遲了下車,響號亦沒有作用。

    所以建議港鐵其餘線路,效法東鐵和西鐵線,取消車廂內的關門響號,只保留月台上提供的關門響號。至少可令車廂內沒那麼刺耳。

    此致港鐵負責人

    先在此公開,可能有些細節需要看倌提供意見,稍後再整理正式的投訴信邀請大家聯署。

    ---

    後話﹕去年向康文署投訴年宵花市的「大吉大利」橫額下出現「Da Ji Da Li」,今年再觀察發現的確「成功爭取」取消橫額的漢語拼音。

    不過好像是所有英譯都取消了,包括「Kung Hey Fat Choy」,不知有沒有看漏了……

  • Still have no 蕉

    昨晚晚飯。鄰桌是一檯(後來知道)來自浙江的人。

    當我們那碟揚州炒飯送到時,他們在議論紛紛。但我正在看報紙、而且他們的鄉音又很重。直到老媽答他們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在問「這是甚麼﹖」

    我沒料到中國有人不知道甚麼是揚州炒飯,所以根本不知道原來他們是在問問題……

    ---

    Patrick﹕「你地又做咩事呀﹖」

    家騮﹕「畀人話我冇沖涼污糟,明明我好可愛架嘛……好sad……」

    二騮﹕「所以阿尖你又陪佢一齊sad呀﹖」

    尖﹕「我地個label都係寫住只可以表面清潔,唔沖得涼架……我好驚第日污糟左冇人要……」

    ---

    雖然我認為示威中鬧遊客係錯誤做法,但仍然要引幾篇文﹕

    1. 籮 (Law) 係玄的?﹕廣東道示威者抗辯有理

    如果警方對於此主題的遊行已經發出不反對通知書,而整個遊行的過程中,示威者又已經配合警方提出的條件或指示,沒有超逾「通知」制度下定出的言行界線的話,那筆者不禁懷疑,控方打算如何證明有示威人士的行為屬「擾亂秩序」︰警方完全有權力事先設限防止「擾亂秩序」事由的出現,而在沒有證據顯示示威者有違反警方安排的情況下,卻貿然指控某些言行屬於「擾亂秩序」,固然是說服力欠奉,而所謂「通知制度」、「安排配合」,會否形同警方設下用來反咬示威者一口的陷阱?

    要是示威者已經完全配合法例與警方的要求行事,卻仍要落得為對家的不當行徑而惹官非的下場,那麼,反正還是會被扣上罪名,集會遊行主辦者今後還有依法申請,循規蹈矩的理由嗎?當局變相是告訴大家,所謂規管遊行集會的「通知制度」,即使參加者充分配合,原來還是無法阻止擾亂公眾安寧的事由出現,這其實進一步證明,民間一直反對至今的「集會遊行通知制」,其本質是何等荒謬

    2. 林兆彬@主場﹕香港政府是族群衝突的始作俑者

    指罵旅客是無法解決旅遊業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但梁振英政府若果不立即處理問題,最終只會引發中港矛盾的炸彈,族群衝突將會愈演愈烈,是筆者最不想看到的情況。解決社會問題是要靠社會政策,例如陸路入境稅、取消一簽多行政策等等。公民社會可以繼續討論相關的政策,舉辦論壇和簽名運動,希望能獲得公眾的支持,然後用各種理性的抗爭手段,矛盾直指掌握公權力的梁振英政府,迫使政府落實有關政策,例如是狙擊官員,甚至在立法會內進行拉布抗爭,改善香港的民生,同時為族群衝突降溫

    3. Alone in the Fart﹕驅蝗是如何「逼/迫」出來的

    英、日、台三地旅客總數,都不及香港多。若以旅客人次除以土地面積,問題最嚴重的是澳門,星加坡與香港則相若,屈居其次。

    4. 區家麟﹕如果有一日暴動,港鐵故障會係導火線

    1984年的士騷亂就係的士罷駛引致交通混亂人群聚集而引發,有迹可尋,歷史唔會呃你。給唔見棺材唔流眼淚的人:肯肯定,唔係講笑,港鐵一而再,再而三,民怨繼續積累,自由行繼續增加,遲早一鑊,危。

    5. 白影@原人﹕利字當頭的香港

    最可笑是旅遊業佔香港整體GDP只有幾個百分點,而從事旅遊業相關行業的人只有大約20萬。

    總之我就係郁香港人嘅後花園,即係郁爆你香港人嘅菊花。原因好簡單,就係一個『錢』字!」白影好肯肯定,對於林奮強及港共政府的實際想法,這是最簡單、最合理、最直接的解讀。

    對於港共政府的這種功利主義,其實大多的港人也沒有資格去批評,因為大家也是這樣子,批評亦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這種利益計算的心態,正正是香港得以維隱(穩)的主因,對於年長的一輩,他們忘不了六七暴動帶來的社會動盪;對於年輕的一代,生於安逸,只求社會安定繁榮。財爺將快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縱觀身邊的朋友同事,大多只在意有沒有退稅,加幾多煙稅,有甚麼「着數」,鮮聞在乎教育、醫療、長者等影響長遠發展的重要課題,不少港人着眼一個「利」字!故此,面對港共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赤化及人口清洗行動均視若無睹,只因大家根本不在意民主及自由

  • new year @ ikea

    新年拜完年,跟老媽一起去九龍灣宜家,順便試試新相機。
    出奇地,平日很多人排隊坐穿梭巴士,但這天人不多。而且後來發現傍晚等車走的人比等車入的人多。

    賣這些沒問題,不過我去宜家就一定不是為了吃豬手飯囉……
    DSC00027a

    路姆西當然缺貨,倒是這條龍也頗有趣﹕
    DSC00028a

    騮﹕「好多 Panda Kun 親戚﹗」
    DSC00029a

    「他們也很醒目啊﹗」
    DSC00030a

    這批燈也賣了一段日子,但我對它們的感覺是﹕宜家有沒有打算跟(小克的)聾貓合作﹖
    DSC00031a

    中途去吃東西,對面來了一對年青男女。他們倒真的叫了豬手飯……那個女的還說這天人很多…… (兩個人是買了吃的才找位,妳肯定沒試過多人到找不到位了。)

    不知是因為新年人手不足,還是要兼賣唐餐,所以原有的菜氏更少,幾乎冇得揀。

    馬馬﹕「好討厭,地鐵好多人﹗幾乎被迫死了﹗」
    家騮﹕「都叫你同我一齊坐o係媽媽個袋度架啦﹗你又懶cool咁,坐o係度都不知幾舒服﹗」
    DSC00032a

    這個枕頭套是給史兄的
    DSC00033a

    「外面有吃奶嘴的羊咩﹗」
    DSC00035a

    ---

    搞到很晚回家,地鐵反而很多人。回到家樓下,隨處亂泊的車照例出現了,不過泊上巴士站有沒有過分了一些﹖林非那邊說新年捉小販捉違例泊車很沒人情味。抱歉,那是因為大家沒自律,我覺得那些泊車泊上巴士站的人被抄牌是抵死的,而偏偏這邊沒有抄牌。

  • 換相機

    因為買了部新相機,多年前買的 Panasonic DMC-FX01 就看看有沒有朋友要了。

    這部機的模式選擇紐有點接觸不良(無端端會自動轉模式)、和電池用久了沒開始時那麼耐用(幸好很少開閃光燈),似乎未發現其他問題(反正這兩個就是換機主因)。除了充電器和連接電線、USB線外,另附兩張1GB flesh card。

    有興趣要的朋友請私人聯絡

    ---

    那個介紹網頁說﹕

    「Lumix DMC-FX01 當然備有 Panasonic 的 MEGA O.I.S. 光學防手震系統,再加上 FX01 擁有 ISO 1600 的超高感光度,如果大家用 FX01 拍攝出鬆郁濛相片,麻煩自己檢討一下。」

    看來我手真的太震了……
    不過跟再之前的數碼相機比,這部機的鬆郁濛程度真的輕微得多。只要不是拉遠鏡或光線不足的話,就算方某手震,一般都拍得清晰的。所以我對這個防手震系統相當滿意(當初買它就是因為聽說它的防手震做得特別好而已)。

  • 電影圖書館戰爭(續)

    [本文同樣有劇透,不喜勿入]

    上一篇文,忘了提及一點。就是手塚「無端端」向笠原要求交往這一段,這段在電影中有點沒頭沒尾,既不知為何發生,又沒有交待如何收科的。當然,由於電影只是在原著第一冊中濃縮戰爭場面,自然沒足夠的文戲去交待了。

    原著雖然是以戰爭包裝的少女愛情故事(魚頭如是說,我想或者應加上「瘋狂」二字),但電影卻是以「戰爭」為賣點。我想進場的觀眾如非早就讀了原著,就是被「戰爭」吸引入場,所以愛情交待不清也沒所謂吧﹖(反正電影就連男女主角的感情都未交待到,當然,這倒不過分,反正原著第一冊中一樣是交待不到。女主角到第二冊尾才發現堂上原來就是「王子」,然後第三四冊都在鬧蹩扭。)

    當然,對於手塚和笠原這件事,原著還是有頭有尾的。(well……真的有「尾」﹖)

    手塚當然不會「無端端」愛上笠原(事實上他根本不是「愛上」笠原)。電影交待了手塚和笠原的交惡過程,亦在捉偷書良化隊員時讓手塚學會欣賞笠原的優點。不過手塚之所以「無端端」要求交往,其實是基於他對堂上教官說話的誤解。

    基於堂上教官的優秀往績,手塚簡直當他是偶像。而由於笠原崇拜的「王子」根本就是堂上的過去,簡單點說,初入隊的手塚和笠原根本在崇拜兩個形象不同的堂上教官。(這樣說他們應該是情敵才對 XD)

    而手塚本人是完美主義者,甚麼都要做到最好,亦容忍不到身邊有「蠢人」。所以當他見到經常撞板(還不時罵堂上教官)的笠原竟然跟自己一起被編入特殊部隊,自然看不順眼。(簡單點說他根本不知道玄田在搞局啦 :P )

    雖然堂上本人經常罵笠原犯傻,可是當手塚徹底否定笠原的存在意義時(圖書館地下書庫笠原跑來跑去都找不到書的那幕),堂上卻教訓手塚,說笠原被選自有其理由。你應該學會怎樣欣賞其他人,而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像你一般優秀。

    他還鼓勵手塚去跟笠原多交往,本意當然就只是希望他們「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多點溝通少點磨擦,結果像木頭般一板一眼的手塚,卻誤會了「交往」的意思,以為堂上「指示」他去跟笠原拍拖……認為「教官叫我做一定有理由」的手塚於是依令行事……

    (原著裡後來柴崎還看穿了說,手塚因為太優秀、卻不懂與人交往,所以從來只會有很多女生「飛來蜢」,他根本沒試過追求女生﹗)

    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之後,結果當然就是令人哭笑不得地完場了。

    P.S. 兩個都是「聰明人」才能惺惺相惜,別冊第二冊就是交待手塚和柴崎走在一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