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30, 2014

  • 嶺南考古發掘的成果及特色

    [嶺南考古發掘的成果及特色—鄒興華館長]

    如同以往,純屬個人抄錄筆記﹕

    1. 考古學是透過文化遺存重建古人類的生活和歷史。

    2. 考古學的歷史不長。始於1748年發現龐貝古城,而直至1860年意大利政府才委任 Giuseppe Fiorelli 主持發掘。

    3. 香港的考古學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3.1 二戰前是初創時期,個別人士(主要是西方人如傳教士)進行發掘和研究。
    3.2 戰後至1976年是第二時期。這段時期開始較有組織活動,香港大學考古隊和香港考古學會相繼成立。這段時間的最大事件是發現李鄭屋古墓
    3.3 1976年,《古物及古蹟條例》生效後,進入專業考古時代。
    3.4 1998年起《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生效後,進入市場化階段。

    4. 第一階段介紹了幾個人,其實一位是芬神父(Father Daniel Finn),他是香港第一個正式的考古學家,曾獲政府委託發掘南丫島大灣的青銅時期古蹟。

    5. 廣東省初期考古發展大約與香港相同,都是由外籍傳教士主導。
    5.1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中山大學成立考古組。但當時中國考古界主要焦點在殷墟,嶺南所受的注意很少。
    1932年黃花考古學院成立,並出版《考古學雜誌》。
    1934年麥兆良神父(Father Raphael Maglioni)和芬神父一起在海豐作考古調查。
    1936-1946年期間,麥神父在汕尾、粵東五華一帶作考古調查。在中共佔領廣東後,他把藏品帶到香港。1942年中山大學楊成志、顧鐵符等在海豐作考古調查。
    1941年當時屬潮州方志館的饒宗頤亦整理了當地考古成果,於1950年出版《韓江流域史前遺址及其文化
    5.2 中共佔領廣東後,於1953年成立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並派員參加首屆全國考古訓練班。
    1956年成立廣東省文物工作隊,開展文物普查工作。
    當然在文革時期,考古工作被中斷了。
    可是,在文革後期的1973-1978年發現了曲江石峽遺址,整體有三萬平米方,當時發掘了四千平方米。
    5.3 九十年代初,廣東省、廣州市相繼成立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珠海市等亦設立了博物館和考古隊。(所以後來考古發現以這些地區較多,並非因為廣東其他地方沒遺址,只因為這些地區有較多考古資源。)

    6. 澳門考古起步相對較遲。
    1972年澳門市政廳邀請香港考古學會會員前往調查路環島。
    1973、1977、1985年三次邀請香港考古學會會員發掘黑沙遺址。(當時正準備發展當地)
    1990-1992年文化司署邀請葡萄牙學者在大三巴牌坊後作考古發掘。
    1995年起在大炮台開展為期約兩年的調查工作。(後來原址變成澳門博物館)
    2010-2012年,為重新規劃大三巴一帶,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聖保祿學院遺址考古調查及發掘」。亦在大坑選跡發現不少明末清初的瓷器。

    7.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十幾萬年,嶺南有代表性的遺址如下﹕
    7.1 粵北的馬壩獅子岩遺址,是岩洞內的古跡(當時人類還未懂得建屋,只會躲在山洞)。裡面發現的人骨被稱為馬壩人(約12-13萬年前),樣子類似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相距較遠。
    —英德牛欄洞遺址。裡面有大量由河礫石造成的礫石石器(砍砸器)。
    上述這些石灰岩洞的岩石多被石灰膠結,發掘時特別辛苦,與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平原發掘很不同。
    —封開黃岩洞
    —陽春獨石仔
    —廣西百色壇河遺址(距今約七十萬年前,是嶺南少有較舊的遺址)
    7.2 香港也有黃地洞遺址,於十年前發現,位處西貢、吐露港以南一帶、馬鞍山對面。距今約三萬多年前,是香港舊石器晚期的最早遺址。
    裡面發現了薄石片石器。與礫石石器不同,這些石片上有波紋,是由人工敲打所產生。(新石器時期的石器是有打磨的,舊石器時期則沒有。)

    8. 距今約120000年前的間冰期氣候較暖,海平面比現在高4-6米。
    18000-17000年前的最後冰期則最寒冷,海平面在現今水平之下120-130米。於是南中國海變成一個小海灣(台灣則連接大陸),現在的大陸架就是海岸,香港變成離海岸百多公里的內陸。
    在15000-6000年前氣候回暖,海平面在這段時期一下子漲回百多米。這段海水急速上漲的歷史,可能就是各民族都有的大洪水傳說起源。
    (方按﹕換算後平均每年上漲1.3厘米,假如原始人一生約有三十歲,就會見到海平面上漲超過40厘米,足以令他們看見原本居住的地方變成海底。與香港現在的山丘地勢相比,像大陸架那麼地勢平緩的地方,海面上升時掩沒地面的幅度會更大。但總之怎樣漲都漲不到土耳其的高山上。)

    9. 在地理分佈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兩種遺址。
    港澳、汕尾、中山、珠海這類海邊地方,多數是沙丘遺址。
    廣州、佛山、江門、增城、東莞這類河邊地帶,多數是貝丘遺址。(貝丘其實即是古人的垃圾山,因為河邊的人多吃貝類,把貝殼與其他垃圾一同棄置,故名。)

    10.1 深圳咸頭嶺遺址,在東平洲對岸,約萬多二萬平方米,於二千年代發掘。有大量彩陶、押印、白陶等。(白陶的數目很少,可能是承襲自長江流域,例如湖南高廟遺址就有不少白陶。)
    10.2 彩陶在歷史地層中出現了幾百年後又突然消失,只留下沒有上色、也沒有印紋(只有些細紋)的軟陶。
    10.3 赤鱲角機場建設時作搶救式考古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址。

    11.1 高明古椰遺址於2006年發掘,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水田保留了不少人和動物的骨頭、貝殼、植物種子、軟陶等。反映了古民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
    11.2 台山新村遺址有幾千平方米,獲田野考古一等獎。

    12.1 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代表,為粵北石峽遺址,約4500年前,佔地四千平方米。
    裡面有不少三足陶器和玉琮(襲自良渚文化)、三袋足陶器(襲自山東龍山文化),還有綠松石裝飾(一如寺墩和反山遺址這類良渚文化的例子),都反映了嶺南和北方的交流。
    石峽遺址亦發現碳化稻穀,象徵已開始有農耕活動。但嶺南發展得比較遲,因為長江洞庭湖一帶在一萬年前已開始農耕。(當然亦因為嶺南物產比較豐富,熱帶和亞熱帶的古民大多都因為大自然生產力高,靠採集過日不用辛苦耕田,文明發展反而較農耕民族慢了。)
    12.2 海豐田墘和封開祿美村都發現了不少良渚文化生產的玉琮。這些東西似乎都沒在珠江三角洲出現,這一帶的遺址比較「本土」。
    12.3 香港的湧浪遺址有石砌火爐、圈足/環足陶器(是攝氏800度燒製的硬陶),陶器上飾曲折紋/夔紋(又稱幾何紋)。還有石環、石玦等,顯示在四千年前工藝突飛猛進。
    12.4 三水銀崗遺址有貝丘、玉玦,還有珠江三角洲唯一找到的一件三足陶器。但這件陶器雖然三足,上面的紋卻是本土的紋樣,只是在下面加了三隻腳,十分有 cross-over 味道。
    12.5 馬灣東灣仔遺址發現了史前人墓葬二十個,是較為罕見的發現,因為嶺南多酸性泥土很難保存骨頭。而這二十個墓葬當中有十五個仍有人骨,其中七八座是小孩的。
    其中一具四十歲左右的女性人骨,兩隻上門牙消失了,相信是襲自山東的拔門牙風俗所致。這座墓葬中尚有大魚脊骨、陶器、石玦耳環和一塊含口中的石玦。
    小孩的墓葬中,發現頭後有虎紋貝,還有石環,有這種奢侈品應當不是普通人的小孩。
    另外有一些墓中人骨顯然不是落葬的正常排列(例如頭骨下就是大腿骨),應屬二次葬(即曾經起骨再葬)。
    12.6 屯門掃管笏遺址,先在2000年發掘一千平方米,再於2008-09發掘三四千平方米。沙灘上的爐灶(爐灶燒過的泥土會明顯不同)有很多異物碎片,而且有半圓形的碎石陣(用途未明)。亦有圓形排列的孔洞,中間有爐灶遺跡,相信是屋。

    13. 青銅時代的遺址包括﹕
    —大灣遺址﹕發現牙璋。
    —蟹地灣萬角嘴遺址﹕有動物模型、亦有夔紋高溫陶器(攝氏1200度),而且是有上釉的原始青瓷。
    —深灣和掃管笏遺址﹕有銅釣和製作矛頭/箭頭/銅斧等銅製品的石範
    —中山﹕有銅戈/銅鑿/銅鈴石範出土。
    —信宜﹕有北方來的青銅壺(因為花紋太複雜,不可能由石範所造,只有北方人用陶範才造得到),最重要的還是出土硬陶。
    —博羅銀崗﹕發現硬陶工場。
    —博壘橫嶺山墓地﹕可能有上千座,現時掘出三百座。有粵式青銅鼎和鐘(與中原相比銅質較薄、花紋較少)。

    14.1 秦始皇用了三年平定嶺南,於公元前214年完成,但秦朝隨即於前206年覆亡。
    令人驚訝的是,當時這塊「百越」之地連城市或國家的跡象都沒有,與中原相比文化落後,但竟然也頑抗了三年。
    14.2 在這一段時期,現時唯一發現的城池是五華獅雄山建築遺址,2012年發掘,屬秦漢城(秦朝太短,文物上難與漢朝區分),已列為省級文化單位。其中發現封泥,上有「蓄」字(不讀「翻」,讀同「番禺」之「潘」)、「定揭之印」(可能指平定揭陽揭西一帶)等字樣。
    14.3 廣州市中心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前203-前111年)也是重要發現。在2004年發現其中一個水井下有木簡,有上千字。中原史書對嶺南少有記載,《史記.南越列傳》也是幾百字而已,這批木簡對了解南越國行政應很有幫助。

    15. 問答時間
    15.1 有人問發掘時總見到挖土方,那麼土方四周的邊難道不會遺漏了重要文物麼﹖
    館長答﹕挖成方形只是為了方便記錄位置,土方的邊到最後是會同樣挖掉的。
    15.2 有人問到古越人和現代的關係。館長答進入秦漢後遺址的數目突然大幅減少,當時很多百越人都不喜歡被中原政府管治,而逃入深山了(方按﹕今日山上的少數民族就是他們的後裔,雖然一般的嶺南漢人也顯然跟中原的不同,應與本土民族混血而成)。當時秦朝漢朝其實未有控制整個地區,往往只是控制了一些據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