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9, 2013

  • Visting new Legco

    原來上次去舊立法會大樓,已是五年多前的事。
    前陣子報了名參加教協的團,但忘了學校有事所以要取消。這次參加教師中心的團,雖然反正都是葉建源帶隊。

    到了立法會大樓,公眾大廳除了門口側的影片區外,就是接待處旁邊的這個屏幕﹕
    除了有三層的公眾區地圖外,立法會大樓四處都會有電視直播會議情況。(今天沒會議,只是重播)

    然後在接待處領得訪客證一張﹕
    (在單張上見到他們的訪客證有很多種字母和顏色,不過單張上沒解釋有何分別。可能只是同字母和顏色分辨不同的團吧,因為有時可能同時有幾團。)

    公眾入口大廳另一邊,有多塊展板說明立法會的組成和工作。背後那塊以立法會附近天際線為藍本的背景,就是給大家拍大合照的平台。

    其中兩塊展板介紹議員組成和出身……怎麼我會想起元祐黨人碑……
     

    以往立法會好像沒有這樣圖像化的會議解說﹕
     

    展板後面就是餐廳和紀念品店(可惜沒甚麼吸引到素稱吝惜的在下買),另一邊是圖書館和兒童活動室。

    兒童活動室有人負責「講故事」,不過這天沒人來。圖書館也可以給公眾參觀,如果再有機會的話可以拿訪客證進去一看。

    然後就是立體凸字地圖﹕

    再轉過去就是接待處了,剛好一個圈。

    展板的另一面是公眾出口,門前就有個箱請各位把訪客證放進去回收﹕

    不過在下最後不是從這裡離開的,這是後話。
    而且我也沒交回訪客證,因為那張卡紙並不值錢(而且印了日期時間也不能重用),大會接待小姐說只需要把掛頸的繩交回即可,訪客證可留為紀念。

    大會接待小姐給大家派了耳機,因為地方大和空曠,沒這個怕大家聽不清楚﹕

    這個耳機只需要掛在耳殼上(上面那條波浪形膠條就是用來掛耳的),凸出來那部分對住耳孔,就可以聽清楚。對在下這種耳油特多,而且塞耳耳機總會自動滑出來的人,這種設計不單衛生而且方便。

    如果收音機也可以買個這個的耳機就好。

    首先就是上去一樓議事堂。門外是大家電視常見的,回歸前後四任非官守主席的肖像﹕

    中間的牌子則只寫上回歸後主席的姓名。
    (可能因為採訪區在左手邊的關係,所以通常拍到的都是回歸後那兩位,右手邊這兩位回歸前的很少上鏡。)

    跟舊立法會大樓開放日不同,這次沒法參觀「會議廳前廳」這個議員「蛇王」的地方﹕
    所以也無緣再見大銅鑼一面。

    會議廳門前為何大家都拿起相機了﹖
     

    因為葉建源站了在採訪區的「咪架」後扮發言﹕
    (有些傳媒乾脆把咪留在架上沒帶走)

    有很清楚的規則牌,咪架不是人人能用﹕

    會議廳裡自然比舊的大得多,好像有人形容議員在裡面好像只是一條小魚﹕

    葉建源亦表示,會議廳太大、議員坐得太遠,所以連另一邊的人是誰都看不清楚,說話時不用咪其他人都聽不到你說甚麼。

    (注﹕澳洲國會的人數明明比香港多,但無論參眾兩院的會議廳,看起來都不比香港的大多小,議員也坐得比較緊密。)

    葉建源後面有紅色燈的黑房是即時傳譯房,樓上的黑房是電子傳媒採訪室(經常在見到記者找議員在裡面做訪問,最大的幾間電視台有專用房間,其餘的本地或外地傳媒可逐次借用)。

    前面照片可見到,採訪室再上面的是公眾旁聽席,最上面玻璃面的是參觀走廊(這次我們沒參觀這條教育廊)。

    又是跟舊大樓不同,新大樓有「議員座位敬請勿坐」的牌子。據聞一般導賞團甚至不准走進去,我們因為有議員帶著所以例外云云。

    (我問過為何現在不准坐在位子上—畢竟以前我在陳方安生的座位上拍過照—接待小姐也說不上,可能是因為現在議員座位都有電腦,怕訪客「做手腳」云云……)

    主席位前面為何有塊牌﹖

    原來只是寫著「主席」只限主席和代主席可以坐……這也要立牌宣示是不是有點多餘﹕
     

    又再一次伸長手拍攝主席台的情況,但現在的主席台實在太高太闊,拍不到﹕
    (只拍到秘書面前用來控制發言的燈板……)

    官員座位仍是在左邊,跟議員席的最大分別就是沒有投票用的電子面板,螢幕觸碰電腦就一樣有﹕

    這次找了「最kai議員」的座位拍攝電子面板﹕
    按鈕顯然比舊大樓的多了幾個……

    跟舊大樓另一不同處,就是所有座位都變成只准推前推後的梗位……
     

    各層的設施都多了﹕

     

    二樓另有幾個不同大小的會議室(當然都比舊的大),所以也有另一個咪架﹕
    有些老師頗有興趣在這裡扮發言人拍照。

    二樓採訪區的另一側有檯椅,也是記者常駐之處。這個角落除了有幾部電視直播會議室情況外,電視下面還有給記者接駁器材的插口﹕
     

    另一邊就是前方的觀景廊,風景很開揚﹕

    有一面海港新舊對比的照片。
    (如果可以做到《仁醫》片頭那樣就更厲害了﹖)

    有兩個新舊大樓對比的模型﹕
     

    觀景廊的另一端,自然就是看到添馬公園和爭議中的解放軍碼頭﹕
     

    之後我們走進公眾席﹕
     

    樓上看下去,議事堂就更像個魚缸了﹕
     

    公眾席最中央是所謂「VIP席」,給出席的「官親」和其他嘉賓坐。
     
    VIP席兩旁就是記者席,由於電台電視台可用樓下採訪室,坐在這裡的多是文字記者,所以記者席最大特色就是有長檯可用。後面的其餘座位就是一般公眾席。

    進入公眾席是要檢查的,其實在那裡就算掟蕉也恐怕掟不到特首,但大會還是要保護「尊貴」的官員和議員﹕
     

    三樓是幾間會議室的公眾席,入口同樣有保安檢查﹕
    今天沒有會議,接待小姐說裡面的人正在進行職員考試,我猜是即時傳譯員的測驗吧﹖

    據聞小朋友對走廊壁上這些互動投影最有興趣﹕
     

    三樓公眾席後方的長廊用作展覽用途。
    這兩塊是回歸前立法局各屆主席和首席非官方議員的名錄﹕

    (首席非官方議員只有兩任嗎﹖)

    有網友提醒,有另一塊(先前的首席非官守議員名錄)放了在歷史博物館。
    那麼立法會其實應該複製一塊放在旁邊,這樣分兩邊放有點怪。

    1844年立法局(當時大概叫定例局)通過的首份法例複製本、和早期的議事錄﹕
     

    倒沒留意「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中小學時還要讀,現在的學生當然不知道這是甚麼,其實這是類似現在的立法會申訴部)是1963年就有了﹕
     

    有人製作了舊立法會議事廳和回歸前後主席座位的模型﹕
     

    之後坐兩層電梯上五樓,這就是上次社民連「小朋友」玩電梯玩出禍的那幾部「議員專用」電梯﹕

    五樓又有「議員專用」的議事樓天台花園,據稱是部分議員的吸煙聖地。
    門口可能是怕大雨倒灌,有立法會徽章的沙包﹕
     

    花園自然可以望到「門常X」﹕
    葉建源說林鄭月娥的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就在頂樓,他笑說這是名副其實的「被架空」

    碰巧遇上孽瘤在一角接受訪問,看起來似乎是無記﹕

    花園的另一邊正對著特首辦(跟花園差不多高)和解放軍總部﹕

    花園有很多看起來像採光天井的東西,原來是太陽能電池板。

    因為正對著解放軍總部,所以有幾個議員(據稱是工黨的)就掛上各種標語,這在網上早就廣傳了﹕

    其實除了「平反六四」那個發光板之外,其他的標語都很難望到。這天「四」字還沒光了,剩下「平反六」三字,大家笑說「仍須努力」

    到此正式參觀結束,部分老師離場。我跟其他老師上葉建源的辦公室一看。

    九樓大部分的辦公室屬於民主黨﹕

    由於分配辦公室和議事堂座位一樣,都是依黨團大小次序,所以建制派先選、剩下給泛民的又是由幾大黨先選。所以無黨派議員最後得到的房間通常沒那麼好。例如九樓民主黨辦公室有海景,葉建源的辦公室就面對中信大廈。
    建制派的議員辦公室都在六七八樓。(另外也有一些泛民議員辦公室在八樓)

    碰巧遇上單仲偕﹕
     

    大家先看看民主黨幾個議員的辦公室「打通」後是如何﹕

    除了葉建源「新人新豬肉」,胡志偉也是,所以民主黨議員辦公室的「大門口」就開在他這裡。

    一入門就望到胡志偉的房間,另一邊可望到「打通」後的其他議員房間,其實只是拆了其中一塊牆板而已﹕
     

    胡志偉房間裡,有招牌單車。另一邊就望到海景﹕

    (題外話﹕那輪招牌單車是因為胡志偉今天有回來辦公,還是暫時放在這裡沒有踩,我不知道也沒有問。選民想知就要自己去問他了。)

    然後就去對面的葉建源辦公室,因為他主要用教協的辦公室,所以這邊近乎是「清水房」﹕
     

    上次十樓長毛辦公室失火,葉建源的辦公室就在樓下,由於幕牆和建築有空隙導致漏水,現在還有水跡殘留﹕

    葉建源另外拿出平板電腦,說當日放在窗台邊的木櫃裡,失火後已浸滿水,應已報銷。
    (他半開玩笑說立法會大樓「空隙」甚多,想在議員辦公室放竊聽器一點不難。)

    葉建源表示,立法會中以直選議員最辛苦,因為選民數目多,要常常在選區接觸選民會疲於奔命。功能組別選民相對較少,當中以教育界為最多(九萬多),但因為有教協提供支援,所以沒有直選議員那麼繁忙。可是跟漁農界那類只有百多票就當選的,工作量當然是天壤之別。亦更可見功能組別有多不平等。

    之後他跟參觀教師交流各教育議題的意見,並呼籲合約教師聯絡他(現場沒有人舉手,我猜只有一年合約的老師可能根本沒閒情來參觀吧),以便準備在教育事務委員會爭取增加中學常額教師編制、降低班級比例,避免因縮班問題導致中學教師團隊出現斷層。

    由於在議員辦公室的大樓電梯離開,最後我們是在面對政府總部入口的議員出入口離開的。

    (P.S. 是日感謝立法會接待職員、教師中心職員、葉建源及其議員助理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