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1, 2011

  • museum with chestnut

    [栗遊博物館]

    昨天約了栗姐看太空館電影和博物館,所以早一點去買票。

      (不知為何場景和這幾個字合起來,令我想起第三新東京市的地下行人道……)

    之後時間未到,走去玩具反斗城。
    發現原來DEAL那廿五張新卡,只不過是強制跟原有的牌一起出售(就用封膠封在原卡盒外)。沒有另售,想迫所有原玩家再買一副牌,那就真是太「掠水」了
    現場發現其中一包的封膠已消失,那些新卡自然也消失了。顯然是一個有原卡但想要新卡的人做的……

      (我決定把這叫「小熊維尼的憂鬱)

    會合後去歷史博物館看五味紛陳(明知老媽看了會眼火爆所以免得帶她來)。

    一入場竟然就是大屏幕播《東方紅》這首老媽最討厭的歌……(汗,幸好真的沒帶她來… )
    不過突然又覺得受「感動」,在下「忽然」支持國民教育,認為應該每間學校都給學生看這段片。好讓所有學生都知道,這個國家可以肉麻到哪個地步。

    「知識青年到網絡去接受死死主義再教育,很有必要。」—《餅團長語錄》

    (再加一句﹕「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據悉被內地民眾附加一句調侃﹕「共產黨,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可以想像不會提及甚麼「黑歷史」。充其量只是說因為大躍進鼓勵浮誇虛報和大煉鋼忽略農業,最後導致三年困難時期而已。單從展覽中提及的具體配給數字,我想小朋友不大可能想像到饑荒有多嚴重。

    還有一個「結構性」問題。栗姐說覺得展品看起還是太「小康」了(竟然還有銅火鍋可以打),看來一點也不像鬧窮。
    我看這是因為協辦單位就是北京朝陽區文化館。北京是首善之區,按共產黨在三年大饑荒中的作為,就算農村全村餓死也不會讓首都餓死人的。何況北京還有很多享受「特供」的幹部。
    再者,這些文化館的藏品都是當地人捐出來的。會捐東西的當然大部分是物質比較充裕的人家,窮到連生活都成問題的人,還有甚麼東西可以捐﹖(很多窮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用品原來有歷史價值)
    所以藏品看起來,自然跟我們印象中當年人民普遍貧困的形象相差甚遠。

    在看生活用品的時候,很奇怪聽到唐朝樂隊版本的《國際歌》,照道理這搖滾樂版本應該是改革開放後才出現的吧,跟六七十年代格格不入。怎麼不播原來的版本﹖
    看到後面才發現,原來最後有一段講改革開放的,音樂是在這裡播的。只是我在背後就聽到了。

    同場船塢展覽,沒特別意見。

    還有點時間,去藝術館看看中國瑞獸珍禽文物展覽。
    (隔鄰是常設的「埏埴巧工 —香港藝術館藏中國陶瓷選粹」,要查才知道「埏」字讀然或先)

    其實我最高興的是看到一堆補子圖案,尤其武官的不多見(文官的倒是書中也有)﹕
      (日後可以用來比對了)

    還有件咸豐朝的龍袍﹕
    (前面)

      (後面)

    之後入場看《巨眼探穹蒼》。沒錯,就是我很喜歡的哈勃望遠鏡,本片介紹太空人對它進行的三次維修。在滿佈危機的太空,每一次出艙維修都是真正的「搵命搏」。(「裝修要安全,唔使搵命搏」是職安局的室內裝修安全口號)
    (想不到這電影竟然是迪卡比奧旁白,不過我沒去聽英文版本就是)

    為何要維修呢﹖主要的原因是發射啟用後才發現鏡片有問題,哈勃變了「大近視」。
    如果我是太空總署的人,我想感覺比切腹更難受。

    後來的維修則是更換一些老化零件和加上新功能。

    哈勃的最後一次維修,碰巧就在太空穿梭機最後一次任務後播出。兩者都令人不捨。
    穿梭機發射的影像,每一次看都令人感動,而且穿梭機還是那麼優雅的機器。(可惜就是死了兩批太空人。)
    (太空館 / NASA)
    在人類曾經用過的太空飛行器中,我認為穿梭機是最漂亮的了。

    為我們帶來了那麼多、那麼清楚的新相片,讓我們對宇宙增加了認識。
    當新的太空望遠鏡繼承它,讓它退休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一句「Goodbye Hubble, and thank you」。

    (我想我們已經有個很通用的中文譯名叫「儒勒.凡爾納」,太空館不用自作一個)

    太空館展覽提及的其中一個火箭科學家高達德(Robert H. Goddard,或譯戈達德。個人認為譯成「高達」應該更有趣 )。7月號科學人的趙丰專欄就提及公眾以錯誤的牛頓定律理解,反對其火箭計劃的事。那個「真空中不能產生反作用力」的誤解其實是很普遍的(我讀書時也遇過如此主張的老師),太空館實應在展覽中大力更正。

    (﹕太空館的展覽廳有很多展品說明牌內容都被遮蓋掉了,有些簡直完全被遮掉,不知何故。在下似乎想不到有甚麼理由這些說明會全部出錯了、或者落後到不能展示了。
    又,「未來太空探索」的部分,顯然真的落後了。至少裡面提及的木星探測任務都已實行,應該修改一下介紹結果。這部分其實應該像科學館的「科訊廊」一樣,定期修改的。)

    飯後去了 PageOne,竟然見到有本書教人戴胸罩的……

Comments (3)

  • 個標題係咪改番做「與栗同遊博物館」好啲呢?講到好似得我一個去遊咁......
    算你啦,留番條 link 响度。下次我去書店一定會找來看的 :)

  • @栗姐 - 大家明白既。唔通我去做跟班咩﹖XD

  • 小跟班, 那下趟替我看管手袋吧, 免得我又丟了雨傘 :p
    唔知點解, 我一直不能將 "哈勃" 和 Hubble 連在一起 -_-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