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5, 2011
-
教協這次出了甚麼問題,Johncoal大和 Tommy大已經說了,我就省點時間了,反正近來都不方便寫太多。
只能說,一見到那則遊行通知,我想的是﹕「我寧願不要那六千元,轉而爭取小班教學吧﹖﹗」
(不過也許願意出來遊行爭取六千元的老師,會多於遊行爭取小班教學的呢……如果真的是這樣才慘
)
@面書﹕
1. 教協以前連罷課都夠膽搞,依家點解搞唔起﹖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當年人數最多的babybloomer已經上晒岸。你地班八九十後老師,就算被剝削,你人數都唔夠多、比例唔夠大。所以惡唔出樣,亦唔敢惡。
2. 與其要果六千蚊,我寧願佢推行小班教學。教協另一核突係成日將小班同教師飯碗扯埋一齊講,結果畀人將返佢軍。根本就算唔講飯碗,趁學生減少,畀返廿幾人一班都係香港學生應得既。
仲有,如果你睇維基百科,軍隊一個「班」通常只有十幾廿人。依家三四十人果D,叫「排」。班主任應該改名叫排長就差不多。
3. 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彈性小班」。
受歡迎的學校可以繼續收三四十人一班,普普通通的可以廿幾人一班(教協的建議),學生成績最差的十人開一班也可以。如此家長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學校,學校又不用無端被殺,對任教band 3學生特殊需要富有經驗的老師又得以保留。
有人可能會認為不公平,為何有些人可以只教十個人﹖
首先,那十個人是特別難教的,如果有人覺得易教的話歡迎轉校。
其二,既然那些是學習進度特別差的學生,本來就應該給予額外資源去「補底」,教師比例也係資源之一。
其三,最壞的看法﹕那些人通常都是家庭環境/關係最差的人,為免他們因為讀書不成學壞/離家出走,多提供教師社工關心他們是防患未然。這一批人就算讀唔成書,如果令佢地行條正路都已經算功德無量。在這種情況下,band 1學校遲早都會要求全面實行小班教學(廿幾人一班會較合理)。所以「彈性小班」充其量只係過渡,減少家長阻力的方法。
---
在面書開了個玩笑﹕為六千元起鬨,這樣與其叫「洋紫荊革命」,倒不如「金銀花革命」更貼題吧﹖
在下絕對沒說大家(包括但不限於教師)遊行不對,香港人為「錢」革命才是「正路」喔……
Comments (8)
教協沒有問題, 問題是某些人從不全面報道的傳媒得到片面的訊息, 誤以為教協只為教育界同工爭取六千元的強積金, 而不是為全港爭取一個公平的財政撥款. 某些人應先看看教協的完整聲明才作出評論.
@Anonymous - 我倒想知道教協的完整聲明可以在哪裡看到,至少我在教協網頁也找不著。
又,後來的面書的討論也有人提出「公平」的問題,認為注資沒理由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這是真實的問題,教協身為工會要爭取也無可厚非。我亦沒說過教協「只為同工爭取六千元」,但我擔心的是這些行動給人甚麼印象。
如果說在下誤解了教協的立場,那麼它似乎很令人誤會,我舉的兩篇,都是教師同工寫的。
@fongyun -
Well, it is really worrying that their action would give such an impression to many people......
@fongyun - 當你說在下「片面」之前,請先看看教協給我們的訊息是甚麼﹕http://blog.luzi82.com/2011/02/fw.html
這篇就是我們收到的通知,我一見到就刪掉,幸好有網友貼出。你自己看看除了「六千元」之外還有甚麼。
除了「六千元」之外, 當然還有其他, 只是某些傳媒報道並不全面.
"教育界張文光指業界所爭取的並非只是界別利益,「我哋係要曾俊華向全港市民讓步」,繼續呼籲教師上街。"(節錄自昨日生果報的報道)
另外, 張文光亦有在港台自由風自由phone節目詳細闡述教協的觀點, 閣下可到港台網址重溫.
@Anonymous - 我想我們不會以為教協的訴求只有「六千元」的,但問題是這個行動出檯後大家怎樣看囉。我們收到教協通知後,也有這樣的看法,行外人會怎樣看﹖
教協對業界同工的通知未必每次均會詳列各項細節, 因為通訊對象都是教育界專業人士, 他們對社會上重大問題應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及充分的關注. 對行外人則當然有所不同, 故業界代表張文光在傳媒的闡述就詳盡許多, 遺憾是某些媒體的報道並不全面, 致使部份公眾甚至個別教師得到片面的訊息, 產生不良的印象.
@Anonymous - 我想關注教育問題,不等於會對教協的立場心領神會。我想下次再有這類通知的話,在教協網站張貼聲明,再在通知裡附一條連結,給老師看到教協的詳細聲明,是重要的。
不過無論教協的聲明有多詳細也好,行動給人的印象是「爭六千元」總是事實。除非教協能在大議程上發出更大的聲音。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