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 2010
-
The reluctant Mr. Darwin
《完美先生達爾文﹕《物種源始》的漫長等待》(The reluctant Mr. Darwin: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Charles Darwin and the making of his theory of evolution),David Quammen,台北﹕時報,2009
去年達爾文年買的幾本書,這是最後一本介紹的了,所以讀完這篇後,看倌不用怕再被方某轟炸 。
講述達爾文生平的書,在下讀過幾本。這本書的確有點特別,因為其他達爾文傳記都著重介紹達爾文乘坐小獵犬號的經歷,本書反而不提,在重心放在達爾文回到英國後生涯。雖然本書英文版2006年出版,但在達爾文傳記充斥的書市中,亦可謂「人做我唔做,殺出新血路」。
聽起來沒有縱橫七海那麼刺激﹖其實不然,因為如果你知道歷史的話,就會知道達爾文在加拉帕哥群島上的時候,其實還是傻孚孚的,連捉雀鳥時也沒記清楚地點(他回國後靠另一喜歡收集鳥類的水手才搞清楚手上的標本從何而來)、更沒察覺到那些雀鳥有共祖、只為了那麼小的群島上竟然有多個特有種而大惑不解。達爾文在出發時還是深信《創世記》記載的神學生,到回來時已經拋棄了物種不變的觀念。可是他的理論雖然得到旅程上所見所聞的啟發,但還是回到英國後才逐漸建立起來。
回國後的達爾文看來逐漸變成隱士,但他的研究和通訊從未中斷。他利用老爸給他的大筆家財,可以不為稻粱謀,全心研究。他亦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與全球各地的人通訊,以取得想要的資料。本書提及到很多這類事例。
達爾文有大量的家財和時間,可以慢慢鑽磨他的理論,小心謹慎的性格亦令他不敢在證據未齊全之前就透露。只是身境貧寒、熱衷發表的華萊士像程咬金般突然殺出,竟然想出幾乎一樣的理論,才迫使達爾文不得不「提早」(雖然已拖了二十年)把理論公諸於世。
正如本書所述,達爾文和華萊士並非沒有磨擦,但與現在經常聽到的學術詐騙相比,他們還算得上是相當高風亮節。達爾文承認華萊士是「共同發現人」,而華萊士亦甘為老二,把榮耀歸予作了長期研究的達爾文。(當然華萊士也不得不如此,因為他的社會地位跟達爾文差太遠。難聽點說如果達爾文硬說沒收過他的信,華萊士喊冤應該也沒多少人相信。)
達爾文一生總是在逃避葬禮,包括他最愛的女兒安(Anne)—她的死令他對宗教完全絕望,最諷刺的是他死後被科學界的同袍搞了一場盛大的國葬。
而最令人羨慕的,似乎莫過於他的婚姻。妻子篤信基督教,卻又容得下自己夫君搞出這個質疑教義的理論。兩人見解差那麼遠,竟可白頭偕老、相敬如賓。在現代恐怕難以重演矣。---
筆記,或挑骨頭﹕
p.7 推薦序 「世界各國無不以各種方式慶祝這位現代演化生物學之父」
事可以慶祝,人無法慶祝,只能「紀念」。
p.20 導讀 「《物種源始》修訂了六個版本,譯成多國文字,流傳百世,歷久而彌新—它,正是一場科學革命『典範轉移』的正型模式」
如果以麥爾的觀點看(《看﹗這就是生物學》),生物學沒有「科學革命」和「典範轉移」,演化論尤其如是。因為演化思想由來以久,甚至達爾文的祖父也有涉獵。達爾文的貢獻不在於發明了「演化」的觀念(古來已有),而在於收集和提出了充分的證據,令學界不得不接受演化確有其事。至於提出一個科學理論(自然選擇)去解釋,如果「演化」這個擂台沒搭好(之前提出演化理論的科學家如拉馬克就沒做到),理論也不會得到認真看待和研究。
在麥爾眼中,達爾文演化論正正是由歷史中不同的理論「演化」而來的。p.37 「古爾德說那些鳥類全都是雀鳥」
這樣的中文翻譯有點怪,因為對一般人而言「雀鳥」是鳥類的統稱,那些當然全都是雀鳥吧﹖
但其實英文本枇是說,這些看來不同的鳥類其實全都是 finches,中文即雀科。鳥綱其實包括很多分類,雀形目和雀科只是其中之一。p.39 「控制議會的維新黨黨員(Whigs)」
以我所看的書,幾乎都譯作「輝格黨」的。
p.43 「幾維鳥(kiwi)」即我們叫「奇異鳥」,維基用上一個很難讀的名「鷸鴕」。
p.47 「那些專業解剖學家教導大體解剖,靠死薪水而非世襲的家產維生」
「死薪水」是指「固定」薪水吧﹖
p.47 譯注6. 「(一位論)基督教中的一派,排斥三位一體說,主張唯一的神格,不承認基督是神。」
如果不相信基督是神,那就不叫「基督教」吧﹖
p.68 「每當我看到幾維鳥媽媽的X光照片時,我心想,在構思演化理論的那些日子裡,達爾文就像是這副模樣。」
簡言之,谷住谷住。
p.77 「塔斯梅尼亞島」通常譯「塔斯曼尼亞島」。
「南謝德蘭群島」要在英文維基才查到原來是 South Shetland Islands,在南極半島尖端。
「亞森欣島」則在南大西洋中間。有些島名無法查回原名,如「赫米特島」,至少我在英文維基的島嶼列表上看來看去都找不到類似的英文名。p.78 「島嶼間的生物多樣性……推翻了一般認為物種是從一個中心點向四面八方分布的固有觀念。」
「胡克……他父親是基丘皇家植物園的園長」
即是 Kew Gardens,中文維基譯「邱園」,是少見的美譯。
p.103 「藤壺是會鑽洞到某些海牛殼中的小生物」
這句有點難明。藤壺的殼不是自己生出來的嗎﹖
p.104 「雖然進行藤壺分類無預期地讓他擱下物種變化的研究」
達爾文是為了研究物種變化才去搞藤壺分類,不算是無預期吧﹖
p.123 「這些養生法大概就跟藤壺的性向一樣奇怪」
「性向」是指性格和意向之類,我想這裡應是指「性器」或「性態」。
p.141 「為何北極熊住在北極,企鵝住在南極,而不是顛倒過來呢﹖」
因為民建聯未能成功爭取。
p.184 「約克夏」(Yorkshire)應為「約克郡」
p.185 《論經由自然汰擇形成的物種源始,或稱奮戰求存中存留下的優勢物種》
一則,這裡 races 不應譯成「物種」以免跟 species 混淆,其他人的譯法是「適種留存」,或把 races 譯成「品種」、「族群」亦可。
二則,「奮戰求存中存留下的優勢物種」意思不太清楚,似譯為「奮戰求存中優勢品種的存留」較妥。p.198 「近代的種群遺傳學家理查.陸溫庭(Richard Lewontin)便表示﹕『達爾文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大自然的研究方式,他認真看待事物中的差異,而非視之為隨機干擾。』他使我們看到生物界無止盡的變化,幫助我們瞭解整個宇宙隨時都在發生偶然事故,不是因為上帝的理想國有了缺憾。」
變異比平均重要,這點古爾德在《生命的壯闊》裡也提及過。
(又,如果是廣東人譯的,應該會把Lewontin譯為「陸榮廷」吧 )p.201 (達爾文﹕)「任何物種的後代在構造、體質與習性上差異愈大,牠們就愈能善加利用自然體系中的各種棲地,使種群的數量增加。」
「這段文字,尤其是『自然體系中的棲地』(places in the polity of nature)這句話,寫就於『生態系』(ecology)這個字眼出現之前﹔可見達爾文已經有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的概念了。」p.209 「『如此觀生命……』他最後說道,呼應他在一八四四年的論文寫的句子,『可見其富麗堂皇。』」
「View of life」似譯為「生命觀」更妥。
p.211-212 「達爾文沒有主張他要證明自然汰擇主導演化,他很少使用『證據』(proof)這個字眼」
Proof 是「證明」,證據是 evidence。
p.230 「阿爾菲斯.海特(Alpheus Hyatt)」,如果按酒店集團的譯名,應該叫「凱悅」吧。或者更符合廣東話的譯法是「海逸」。
p.231-232 「史賓塞……談論演化的作品風格浮誇而且寓意不明,跟達爾文提供大量詳細的事實證據的寫法截然不同。這個題材讓大眾對史賓塞的政治哲學與社會學作品產生誤解,尤其是他將他所提倡的自由放任主義和演化進步的概念牽扯在一起。可是史賓塞的觀點廣受大眾喜愛,所以一些學者認為(或指責)史賓塞提倡讓人誤解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這個思潮隨著他的著作以及一八八二年親訪美國而流傳到大西洋彼岸。……史賓塞已經以新拉馬克主義者的身分嶄露頭角,也可以被當成是個社會新拉馬克主義者。自然汰擇談的是從沒有方向性的個體差異中做選擇,新拉馬克主義強調從努力追求中獲得遺傳好處,後者更符合史賓塞對於自我進步的想法﹕野心勃勃的人類和他們的後代子孫不斷追求進步﹗在達爾文死後十一年,史賓塞寫了一篇論文,題為〈自然汰擇的不當處〉(The Inadequacy of Natural Selection),裡頭清楚表達他的想法。」
這一段很重要,明顯地指出「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本是個錯誤的命名。
p.241 「博物學家與系統分析學家麥爾」應為「系統分類學家」
p.243 「達爾文自己也承認(萊特、木村資生,和其他一些生物學家證實)自然汰擇並非演化的唯一機制」
但肯定是主要機制。例如木村資生的中性突變論雖然解釋了一些基因變異的普遍性,亦不能排除部分物種是因為物種漂變(genetic drift)而生成,但有用的性狀還是需要自然選擇來累積。沒有自然選擇不足以造成我們現在見到的不同類型。
p.244 「華生與克立克」應為「克拉克」或「克里克」。
Comments (9)
達爾文就是“上流社會”。至於他和他妻子,我只能說這宗教信仰不是什麼問題,達爾文回國後並沒有中斷自己和社區教會的聯繫,他也不是反基督。那時代宗教是鬼佬生活一部分,從小到大的天主教徒並不對宗教信仰瘋狂,狂熱的只是那些中學時期決志信主的基督徒。這好比爸媽拜祖先財神,你不拜,也不會有什麼大衝突。
一直都誤解他是皇家海軍小獵犬號上的隨船自然科學學者,實際上他不是,這個位置另有其人。 他只是一名自資的乘客, a Gentleman,主要工作是陪國王後裔貴族出身的Fitzroy船長吃飯聊天。
source: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since_Darwin/since2.txt
http://www.xys.org/pages2/Darwin.html
http://www.xys.org/pages/science.html
總覺得,男人寫的書,應該由男人翻譯。女人寫的,女人翻譯......
懷念紐先鍾
p.47 譯注6. 「(一位論)基督教中的一派,排斥三位一體說,主張唯一的神格,不承認基督是神。」
如果不相信基督是神,那就不叫「基督教」吧﹖
人的教?像原始佛教中的釋達多
讀新約的,都算基督教。 改成“不承認耶穌是神”就得了。
即使是正統的三位一體,很難想像那些基督會把他們身體裡的“聖靈”和上帝“聖父”同等。教義上是同等的
@hayate_hayate - 只能說不是新教,但仍是基督教。
@hayate_hayate - Trinity and Jesus as god bullshit is from a meeting by some catholic shit head leaders in history. Not recognizing jesus as god bullshit include Unitarians and refurm Judasim. Protestant bullshit and its dogma (include Trinity bullshit and Jesus as god bulshit) is the worst bullshit of all branches of christianity.
@hayate_hayate -
@bigbrother1984 -
@aayjaychan - 但「基督教」的共通特徵不是「信奉耶穌為教主」嗎﹖
@bigbrother1984 - 達爾文基本上已不去教會(你看他連葬禮也不去,難道會做禮拜),雖然他在教區仍有義工,但「教區」在英國是基層政府單位多於宗教機構。
「好比爸媽拜祖先財神,你不拜,也不會有什麼大衝突」<---財神沒說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更不會說你不信他落地獄嘛﹗XD
那就是我看過的古爾德著作,你有興趣的可以整本看。不過他們也太過分了吧﹖把中譯本全部放上網,還有人買書的﹖
:有些島名無法查回原名,如「赫米特島」。
按推斷係Hermit Island。同名之島實太多,近南極者見於英文維基百科Hermit Island (Antarctic)。
@ruby_omnibus - thank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