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4, 2009

  • [方老師成功爭取]

    前陣子,IT組通知我會申請來年更換圖書館那幾部陳舊的學生用電腦。
    被圖書館組長多年來要求「換電腦」的在下,已經想學人掛一幅橫額,就寫﹕

    「方老師成功爭取更換圖書館學生電腦」

    (根據行規,「成功爭取」四個字要紅底白字的,不信自己看)

    後來,副校又通知我,圖書館裝修換鋁窗後,會順便申請把其中幾部窗口式冷氣機換成分體機。
    更想掛多一幅﹕

    「方老師成功爭取圖書館更換分體式冷氣」

    (雖然,其實我更想換的,不是靠近外邊的那三部,而是靠近走廊的兩部。因為它們令走廊太熱,不方便學生駐足門外。如果在靠近走廊這邊的改成分體機,室外機就可以拉管放到窗口那邊,熱氣不會影響走廊。而且我們的走廊「西斜」,靠走廊的空氣冷卻更浪費能源。)

    再後來,因為來年學校把循環周時間表改為星期時間表(其實我上學多年都未遇過循環周,所以不大習慣),為了遷就時間表改動和新高中要求,有部分周會時段用來作聯課/課外活動。於是……

    (國語腔)

    當 W sir 要圖書館搞聯課活動的時候,其實我是拒絕的。
    因為我覺得,你不能叫我搞我馬上搞……第一,我要想一下……
    我又不想說……我搞十次活動但是又沒辦法加入特技,令學生「動L」……很醒﹗很乖﹗很柔﹗結果學生出來一定罵我,說根本不好玩,那個圖書館活動是假的……
    我說先給我想一下……
    後來我想起學生曾經叫我開大富翁班,而且我也知道他們很「中意」玩的。那……跟學生玩了幾年,這幾年下來之後呢,起碼我覺得大家很開心。現在呢……每年還在玩﹗我還叫圖書館以外的學生玩﹗
    那我跟 W sir 講﹕搞大富翁班,搞了以後,就不用加特技上去。我要給學生看到,我們玩大富翁之後是這樣子,你們參加之後,也是這樣子﹗

    (謎之聲﹕這難道是爛gag sir來年的宣傳語句嗎……﹖)

    不過有點怪,因為學校原先呼籲老師開的是唱歌班、粵劇欣賞班之類……大富翁班好像搭不上頭。雖然我能教的大富翁技巧很少(是有秘笈的話我就贏冠軍啦),不過向來都說「棋藝是培養品格」的方某,當然認為棋除了好玩,也有教育作用。
    於是我跟 W sir 順道一提,說「我可以開大富翁班」,他竟然說沒問題﹗

    所以可以掛第三幅﹕

    「方老師成功爭取開設大富翁班」

    這一幅算是實至名歸。

    問題倒是,大富翁很貴。一副大富翁至少$199,一台四人等於每人$50,向每人收取五十塊那麼多似乎有問題。如果由學校支付,學校給我二十個學生的話(其實已經嫌多,我怎能同時看五台﹖),那就等於要一千塊了。如果還要順道介紹其他遊戲作補充(例如紙牌骰盅之類),使費只會更大。

    (之前在生產力大樓開完會,再去玩具反斗城一看,竟然特價$179﹗我簡直有被出賣的感覺……)

    --------------

    我跟上主談起,說所有問題都是來自政制問題。
    中共複製了港英殖民地的制度,但「港督由英國(一個民主國家)派遣」和「特首由香港的小圈子選出」就造成了複製失敗的主因。因為權力來源不同,導致特衰政府無法不順商人之意行事
    這一點,就連自由市場的開山祖阿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也說明﹕「商人階層提出的政策意見,為政者必須抱持懷疑」。因為商人本質上就是不依附於某一地方(即是此處被他們搞垮了,他們隨時可以把錢轉移去另一處),而且他們本來就是無孔不入去賺取利益的。(這不是說他們是妖魔,只是說商人不需要為某個特定地區設想的,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更自由。)
    為何一些商人害怕民主普選﹖也不過是因為只要改變了權力來源,政府政策就會傾向平民,於是商人賺錢就無法賺得那麼「盡」了。

    這種理論可能太抽象了,於是她跟我說,先不看這個「高度」的問題,政府就是連樹木這種小事都管不好呀。
    我﹕這也是權力來源的問題呀﹗如果訂立《樹木法》規管,會妨礙了多少商機﹖政府怎麼敢「阻人發達」﹖

    ---

    倫爺﹕建議一個統計七一遊行數字的方法

    我就是喜歡「加起來除二」的人。因為警方一定唔會報大,而民陣一定唔會報小,所以呢兩個肯定係上下限。

    我果邊就同人講起點樣數人數。港大民調用既方法雖然嚴謹,但只數軍器廠街天橋底顯然不夠,而且跟進方法(打電話問有幾多人經過軍器廠街)也容易低估人數。(更加唔好講企o係街邊或維園冇遊行既一定唔計數)

    所以我認為至少在維園附近(如中央圖書館天橋)也應該加一個點算站(這仍有可能低估,因為在中途有一個離開、另一個加入,也會被當成一個人),而且電話訪問也應該收集「誰說自己有去遊行」的數字(這數字可能高估),用來調整「軍器廠街+電話問有冇經軍器廠街」的數字。

    至於你提議既方法,固然很簡單,但要執行得令人信服就難。(例如一人拿幾張的可能一點也不少,你低估了香港人的「師奶」程度)
    或者可以改為「慈善賣旗」式,聲明收入撥捐公益金。找核數師之餘(有冇人肯為民陣做義務核數師﹖我懷疑),還要求負責派貼紙的人嚴格執行規則,不准多派亦不准重覆買旗(你一個人捐一百蚊都係得一張貼紙、三個人捐三蚊就有三張。總之見人先畀,不准一人多領)。

    Kursk﹕09七一後感

    「最後,百多人在政府門外靜坐,要求政府對話,然後警察還是把他們封鎖、不准上廁所、不准市民帶糧水給他們(甚至強搶途人帶去的食物),這樣對付和平請願 者,不是第一次。我們必須一直關注這件事,包括到場拍攝實況、監察警察,否則又有不知幾多人被屈襲警,不知有幾多人被警察用過度武力招呼。」

    「和平留守政府總部的年青人,我欣賞你們。我也不相信行行下個社會會改變。我是相信不同層面(請願行動、公民抗命、司法覆核、選舉、網上輿論)的抗爭配合,是有作用的。」

    (所以我不喜歡社民連常常攻擊其他泛民,其實不同路數是各有作用的,各行其是可矣。)

    轉貼練乙錚﹕從「愛國實體論」的血淚原形談起

    (鄧生曰﹕練乙錚和林行止都是香港的真正健筆,他們的立論很精到,不會流於口號式的激昂或溫吞式的虛偽,值得一看再看。
    香港少年往往受種種偽才子的文字荼毒,余以為多讀林練二人的文章,才是打好扎實的評論根基之本。)

    Tommyjonk﹕援交潮

    「也許,有人會以為上述問題說明了「道德教育」的缺席。

    但更大的問題是,到底誰可以告訴她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學校的老師?傳媒?

    選科的時候,她們的老師會如何看待她們喜歡動漫/化妝的夢/幻想呢?

    猶如雨後春筍的『0靚模』現象正好反映了時下女孩愈來愈敢/善以自己的身體賺錢,而她們的「成就」,一直得到不少社會人士的青睞呀!!

    在這個價值觀失落的年代,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話語,說服/欺騙自己走自己認為對的路,絕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Yahoo blog﹕豆腐渣檔案

    法新社﹕研究﹕中年獨居 老年癡呆機率高近一倍

    (要我癡呆,不如要我死)

    「研究作者說明,與伴侶同居意味帶來『認知與社交上的挑戰』,以避免發生癡呆,但何以致此則尚無法解釋。」(呢句妙)

Comments (8)

  • 弊,忽然間覺得方老師好型仔添,可以成功爭取到咁多嘢 :p
    我比較喜歡循環週,因為若假期全堆在某個星期x,有些科會不夠時間教書啊!
    說起來,貴校會考班暑假會回學校補課嗎?

  • @栗姐 - 可惜仲未爭取到南極有白熊、特首辦有草泥馬。

    把某幾天改變教學日就可以,我讀書時也是這樣,一年兩日而已。(來年好像編得多一點,有幾天如此)

    會。

  • 1. 努力一下,特首辦有草泥馬應該不難 :p
    3. 不怕豬流感?

  • 我聽有線新聞, 竟然說民陣點算人數, 連站在一旁的旁觀者都計算在內. 那不是遊"行"嗎? 為何連站著的人都算? 如果有線沒有亂講, 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不過民陣點算的誠信, 在04年已經破產: 如果你還記得, 當年民陣聲稱有50萬人, 公佈方法被多方發現重覆計算了1/3, 最後竟然用另一個方法又計出50萬人, 很明顯是先有答案, 後有方法的計算. 根據港大的點算, 03年上限為50萬, 04年上限為20萬

    你要求港大做得更多, 我相信他們也想, 但多出來的人手誰負責? 又會否有人願意做他們的義工?

    因為資源有限的關係, 任何社會研究都會有缺憾, 最重要是把研究方法誠實地公佈, 讓讀者自行判斷. 而如果港大每年都用同一套方法, 那麼即使每一年的數字未必非常準確, 但每年之間的相對轉變卻是可靠的. 根據其資料, 今年人數比去年顯著增加, 和07年比則沒有統計上顯著的改變, 比06年顯著減少.

  • @johnsonlau012009 - 我冇反對過最後一點,向來都話相比起某個實數,變化趨勢更重要。

    對於民陣數字,我向來只會當成「參與人數上限」。民陣說「七萬」,我只會理解為「參與人數肯定不會多過七萬」。正如慶回歸說有四萬人,大球場不一樣有很多空位﹖(可能他們派了四萬張門票吧﹖)

    至於「連站在一旁的旁觀者都計算在內」,我不覺得是問題。說遊行一定要「行」才計數,和聲稱「行人專用區只准人行路」一樣荒謬。為何一定要「行」才算數﹖往年陳日君沒去行、只到現場為遊行者祝福,這不也是參與和支持遊行嗎﹖站在路邊籌款、宣傳的人又不算遊行的一部分嗎﹖遊行是一個大活動,「行」只是主要部分,有些參與者是沒「行」的。

    民陣的問題,不是在於包括旁觀者,而是在於他們無法分辨究竟旁觀者是真的「參與」(有意去打氣也算),還是只是路過看看的路人甲(甚至是反對遊行的維園阿伯)。所以這數字一定高估了。
    倒是旁觀者佔總數的多大部分,這是個值得留意的問題。

    @栗姐 - 不怕成績差﹖(何況補課不是全級一起回校的,人數少一點,風險比較小。)

  • Hahaha, [方老師成功爭取]!!!   

    Btw, 179元的Monopoly 有何奇怪?都不是第一次了(如果版本不限的話)。 

    我中學時都是行 cycle 的,沒法想像行「星期」怎麼夠分配這麼多學科的課堂......   

  • 有人會拎多於一張,但都會有人唔拎,我當佢大概打個和。
    同埋都只係計千位/萬位數字而已,應該唔會差太遠。
    反而如果當買旗,就會少左好多人拎貼紙,我覺得個誤差會仲大。
    你提到「警方一定唔會報大,而民陣一定唔會報小,所以呢兩個肯定係上下限。」
    可能正確,但咁亦只知道上下限,至於警方同民陣各自報大/報小左幾多卻仍然係個未知數。
    o係中間劃條線唔見得準確。

  • @lunyeah - 好難講,因為你控制唔到誤差範圍,所以就算有數字都冇人信。

    當然唔賣旗就咁派都得,但可能變左好多冇打算參與既人都會拎(香港人貪小便宜出晒名),尤其如果o係沿途派畀旁觀支持者的話。

    最後統計結果可能變左「遊行一帶不反對七一訴求的人數」……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