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 2009
-
Alpaca / Llama in 71
方某語餅﹕你直頭買一堆返黎今日賣,HKDAY咪唔使籌錢籌得咁辛苦囉。
飲茶時間大家忽發奇想﹕葉劉+綠壩+蔡素玉=「葉綠素」
那麼葉綠素的對頭人是誰﹖紅花會﹗(想想有哪個黨以紅花為記﹖)
後者只要快點找陳家洛來接任黨主席,黨歌就可以改為﹕~~紅花會豪傑,碧血染蠻夷~~
有人說要玩,於是我帶了那個迷你大富翁(原來它比deal更輕)。怎料他們竟然打算行完再玩……我就沒那麼好氣了。遊行完剩下半條人命,還跟你傷腦筋下棋﹖
餅叫大家幫手創作標語,我們倒提了很多「唔聽使」的﹕
為左諗標語,遲了一點才到。不過很多人都是三點半後才出現,而且隊伍也未能出發﹕
(一起團結在以草泥馬為中心的香港地站長周圍)
遊行口號,我作了一句「我愛香港地,中聯辦收皮」抗議中聯辦干涉香港內政。
另一句是其他人作的「一起草泥馬,推倒 綠壩娘」。
(很明顯舉牌的仁兄都是香港地的站友,堅決打廣告,死也不讓「中聯辦收皮」那面上鏡)歷次遊行,永遠是以伊榮街/邊寧頓街轉出怡和街一段走得最慢。就算不計警察阻撓,單是由三條行車線線轉九十度角後剩下一條行車線,就足以造成樽頸。
除了令人鼓譟外,這天天氣特別悶熱,更令人容易暈倒。這天我就覺得有點暈,幸好沒倒下來,否則一定為朋友帶來麻煩。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把電車服務暫停,讓遊行人士直接由高士威道經電車軌走入恰和街,就可以疏散得很快。其實遊行日子都是假日,不是交通高峰期,而且會選擇電車的人都不是趕時間的人,所以就算電車暫停服務幾小時,只要提早宣佈,也不見得對交通造成很大影響。
有些人說警方故意要遊行走入樽頸位,是為了令遊行過程「痛苦」,減低民眾參與意欲。
看倌當知,方某並不喜歡以陰謀論看行政上的技術考慮。我寧願理解為警方交通部有意把受影響的交通減到越少越好。
不過,電車實在不算是甚麼主要交通工具(以搭客流量計),其他交通(如巴士)都只是改道而非暫停,如果連過萬人遊行電車都不能停就說不過去。有人坐路軌的衝突,是警方製造出來的。
(人騎馬見得多,馬騎人見過未﹖草泥馬王子全程頂著草泥馬,供路人崇拜。除了左右護法舉起兩塊標語牌之外,還有方某舉傘遮陽,真如王子出巡。)
阻礙遊行步伐的,除了警方,還有一個人﹕黃毓民。
理論上離開了恰和街,通常都會「一路暢通」,就算要停下等警方開路給汽車行,也不會令遊行人士擠在一起。
但今年在鵝頸橋附近,人流突然擠得很嚴重,令方某又「覺暈」,究竟出了甚麼事﹖遠望見到有人向路中心高拋紀念品,我還以為因此令遊行人士停下來拿紀念品。
怎料,去到過了鵝頸橋才發現原來黃毓民連同一圈「籌款箱人」站在路中心﹗
一般而言,路邊總有很多組織在賣物或籌款。由於在路邊,雖然對人流有一點阻礙,但阻礙不會太大。
可是在黃毓民這一關,黃毓民和一圈籌款箱佔了路中心,路兩旁還有其他社民連的籌款箱。於是整條路就等於被「左中右」三路攔住,只餘下「左中」和「中右」之間有空位可以讓人鑽過去。黃毓民等於在路上放了個「篩子」「過濾」遊行人士,於是遊行隊伍當然大大慢下來,導致擠塞。籌款沒問題,但籌款籌到攔路、妨礙遊行,那就太過分了。我要在此譴責黃毓民。
老實說,當走到金鐘時聽到龍尾過了鵝頸橋,就知道今年人數沒那麼多。
之前有人說六四很多人出席,七一也會。我早就不以為然,因為不是那麼多人會連去兩場,出席了這邊就不會去那邊。六四出了氣的人多,除非七一前有醜聞發生,否則七一的人數一定少過六四。但警方說兩萬多,實在還是太過分。(沿用以往「兩者取其中」的估計方法,我相信有五萬。)
就算港大民調為警方背書,我也不認同。方某固然不打算質疑「專業點數」結果,但很明顯在軍器廠街點人頭,只能說明「通過軍器廠街天橋底」的人不超過三萬,而不是推論說參與遊行的人不足三萬。因為太多人在遊行路線上出出入入了,有些人在修頓球場就離開,也有人在太古廣場才加入(零三年我有朋友就是這樣),這些人統統不會被計算在內。再加上今年如此悶熱,沒走完全程的人一定更多。
就算只要知道行足全程(指維園到中環)有多少人,至少也應該在中央圖書館天橋和花園道天橋設兩個站點算人數才知道(這方法也會低估了,因為一人中途離開、另一人中途加入會被當成一個人點算)。要在現有基礎上估算人數,也許還應該佐以電話民調,詢問受訪者有沒有參與遊行以得出另一個「自稱參加遊行」的數字以作比較。只在軍器廠街數到兩萬多就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這也不見得科學。
---
Tommyjonk﹕請用平常心看七一、Johncoal﹕七一後感
「主辦單位民陣仲帶頭叫人離開政府總部。點解唔同佢抗爭到底呢﹖
只要有幾千人甚至幾萬人和平靜坐唔肯離開,唔通特衰政府真係可以出動坦克車咩﹖
點解要自動退讓呢﹖真係等下年再行咩﹖一年等一年,要等到邊一年呀﹖」方曰﹕民陣不可能出這個號召,否則可能會違反不反對通知書的條件,被警方取締。(除非,泛民班人已有「同佢死過」的覺悟。)
世澤﹕七一遊行速寫、CCTVB郭詠嘉收爹吧、林忌﹕四萬人慶回歸,警方何在﹖
(連慶回歸遊行有人暈倒也不報—亞視反而有—CCTVB已宣告被收編完畢
難道陳志雲以為亞視冇人睇只係因為「慣性收視」或「無線做得好」﹖好多人係頂唔順亞視D大陸品味呀……如果無線仲「大陸」過亞視,我做乜要睇無線﹖)---
補﹕Saki 站友的記述、「中聯辦收皮」照片 (Felix Wong 站友)
Comments (22)
就算被人取締,分個身咪得囉。
其實都只係技術問題。
關鍵問題係泛民都好錫身,只肯為爭取民主付出一d諸如開會、遊行之類既代價,
要佢地再進一步(注意我從來沒有主張過暴力或革命)就已經唔肯了。
我地一開始就擺低姿態,共產黨有乜可能唔當我地係狗咁恰﹖
@lunyeah - 問題就係香港從來冇人諗住要為左爭取民主付出好大代價嘛。
你的懷疑, 港大民調已經有解釋: "資料顯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08年7月2至8月26日期間,進行了多次隨機抽樣電話調查,發現在2008年參與七一遊行的巿民中,78.1%謂曾經通過軍器廠街的點算站,而在95%置信水平下的抽樣誤差為正負5.8個百分比。換言之,2008年的調整參數是介乎1.19與1.38之間。由於2009年的民意調查尚未開始,民研計劃會先使用去年的結果作為初步調整參數,及後再作調校。"
你在說"只在軍器廠街數到兩萬多就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這也不見得科學。"之前, 有沒有看過港大民調的報告? 如果沒有, 你的評論也不見得科學.
http://hkupop.hku.hk/chinese/features/july1/headcount/2009/index.html
Hihi~
我係同frostig一齊行的紅衫網友呀^^
借你的相在我的blog一用 :-p
d公仔邊度有得賣﹖
我都想知。信和有無?
我諗我可能前過你地。我見到佢地派香蕉汽球,未見毓民,同埋拎左「草泥馬身份證」。
@johnsonlau012009 - 多謝補充。你以為我在批評港大民調,不見得不科學,但閱讀理解有問題。
@chhung3 - @smileooooooo - 據聞王子在淘寶網買的。
@fongyun -
在淘寶網,草泥馬已經被河蟹了,要找的話請打關鍵字「羊駝」。
其中一位買家,只供參考: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2723542015a19ba9c72eb8098fcedef1.jhtml?cm_cat=0
補充,那位hkday站友網名ayaka。
另,小師妹看到了相中人,說「你好草泥馬喎」,囧rz
It should be alpaca...
P.S. 點解我冇見到黃毓民Ge?在哪裏?
(證明我「發雞盲」。)
有意見提供, 請收電郵, 謝謝!
毓民位置應該是剛過鵝頸橋
@chemhazard - 你想講邊個﹖有份畀人影果個,定呢度轉貼左相果位﹖
@saki - 是呀,所以未到鵝頸橋就被塞住了啦。:P
@Frostig - 咁都睇唔到又真係幾盲喎
@fongyun - 你一開始便說: "就算港大民調為警方背書,我也不認同", 最後一句又說: "只在軍器廠街數到兩萬多就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這也不見得科學。", 而港大民確實在軍器廠街點算. 很明顯不是我的閱讀能力有問題, 而是你的表達能力有問題.
或者簡單點, 你這句"只在軍器廠街數到兩萬多就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這也不見得科學。", 究竟是講誰的調查?
@johnsonlau012009 - 我說得很清楚「不打算質疑『專業點數』結果」,你還要說我質疑港大民調,那究竟是表達者有問題還是閱讀者有問題﹖我想留給其他看倌去想好了。
我當然不批評港大民調,因為我沒留意他們的調查方法(所以多謝資料提供),怎去批評﹖
按照你提供的資料,港大民調的確有一套合理的方法去估算遊行人數。(雖然我覺得仍有可能低估了,例如調整參數就不是很確定的東西——可能有人「沒經過而答有」,但不大可能「有經過而答冇」。)
但傳媒見到警方說二萬多、港大民調也說二萬多,就好像自動認為人數一定就是二萬多。但事實上就算是鍾展耀,也不敢說當日街上就是只有二萬多人。鍾展耀很清楚自己做什麼,但很多人(尤其傳媒)似乎不太清楚他做的是什麼。
P.S. 當然,純粹從估算人數的興趣出發,我也有興趣想知道民陣的數字是如何估出來的。但未清楚仔細之前,我還是把警方/港大民調的嚴格計數當成下限(因為他們不會算多),而民陣的數字是上限(因為他們總不會報少)。
論遊行人數,是有組織報得比民陣更多的(特別是2003年)
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差佬不估㷫回歸既人數?
btw,方sir 係咪跟教協果條隊?如不是,在隊頭還是尾?thx
簡單一點, "只在軍器廠街數到兩萬多就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這也不見得科學。", 究竟是對誰講?
另外: "方某固然不打算質疑「專業點數」結果,但很明顯在軍器廠街點人頭,只能說明「通過軍器廠街天橋底」的人不超過三萬,而不是推論說參與遊行的人不足三萬。" 紅色的部份如果不是針對「專業點數」講的, 又要針對什麼講的? 如果第一句句子和後面的句子無關, 那"固然......但"這種句式又是什麼意思?
冤枉阿大人, 我都唔知中聯辦收皮果面無入鏡架....
by ayaka
@chairrex - 不是跟教協,是跟朋友。不過我肯定不是隊頭,也不是隊尾,因為我四時左右已經離開維園。
@ayaka - 不知者不罪 XD
@johnsonlau012009 - 對所有人說。你也可以理解為「針對傳媒」,但我不知道自己想針對哪個傳媒,因為感覺上人人都這樣說。
那句不就是說「港大在天橋底數到不足三萬,不代表大家應該說遊行人數不足三萬」囉。
@fongyun - 你整段文字都沒有明示或暗示"傳媒"兩個字, 沒有提出任何傳媒名字, 卻又用上"固然......但"這種句式 (這個問題你仍未解答), 然後一大段是批評點人數方法, 你覺得我作為一個讀者, 有如此責任為你作這樣非常同情的理解嗎? 本來我不需要講這麼多, 但這次明顯是你的表達有問題, 卻反過來講我的理解有問題, 我不得不攪清楚.
@johnsonlau012009 - 正如上文所示,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應該具體針對誰,所以沒寫清楚主體。但我在內文裡已說明自己不是針對港大民調,我寫明但你不理而另作理解,我也沒辦法。
當然,你要批評我沒說清楚自己想批評誰,這點我必定接受,因為這是事實。這反映了我自己也搞不清楚要批評誰。
@johnsonlau012009 - 係呀係呀佢唔科學,你最科學,其實我地連2000人都唔知有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