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6, 2009
-
栗姐問我是否忙於做功課,其實倒不然。雖然正在不停讀 readings (那堆讀了個多星期的東西,如果是中文的話,我肯定兩天就看完),但功課還未開始做。
只不過既然電腦維修中,在家中除了讀書和讀readings就沒甚麼好做了。(又回到像考試的日子,寧願拿舊書再讀也不想看readings)
(沒有電腦雖然有點不便,但也沒有令人煩躁,可見方某未至於中電腦毒。)回到學校,由於暑假要搬走所有東西換地板換鋁窗,所以要趕及盡快做好所有的事(尤其要找些書淘汰掉,但拔走了二三百本書,書架還是沒多少空位,其「迫爆」可知),於是工作忙到不得了。於是本來抽時間看了一些文章,又有一些東西想寫,也沒時間寫。這幾天其實我已經每天都提早回校,但還是忙成這樣。
(再加上圖書館工作的最佳福利﹕留得太遲會被工友以「鎖門」為由「友善驅趕」,大大減低OT的可能。所以連留下來寫完才走也不可能。)今天之所以可以寫一點,只不過是因為今天有幾個會要開,所以圖書館的事做不到多少而已。
--------------
正生那件事,很多網友也談過。我因為沒時間,就不逐個連結點評了。
我只想說,梅窩那些人很明顯有兩種不同的訴求。想要學校和嫌棄正生的人,不是完全重疊。事件的起因,其實始終是政府不合理的殺校政策。
如果以就地入學為準,則無論學生多少,所有學生都應該在合理距離內上學,那麼梅窩的確應該有自己的中學。我不單贊成梅窩有中學,甚至贊成所有收生少的學校都搞小班教學,令進一步的教育改革得以實行。
可是,梅窩的人又有多「愛護」這所中學呢﹖那些批評梅窩沒中學的人,有多少讓自己的子女去南約區中學讀書﹖如果不是很多大嶼山家長迷信名校,把子女送出港島就讀,南約區中學會否那麼容易就被殺掉﹖我沒有數據,不敢肯定。但我肯定的是,就算讓他們重開南約區中學,也沒多少家長會真的讓學生去讀。所以,真正的理由,其實還是嫌棄那些曾經吸毒的學生。
(想想就知﹕南約區中學被殺時,抗議的人有沒有這次那麼多、那麼兇﹖)
如果說在我家旁安置正生書院,我也會擔心。只是差在不會跑上街抗議而已。不過,我會覺得,要戒毒的話也不適宜就在市中心,清靜點的地方會比較好。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政府真的讓正生搬入梅窩,也只會招怨,對正生的學生不見得是好事。他們在社區內會被標籤。
其實,嶼南路離開梅窩後,其實還有很遠才到另一條村。我不明白為何不可以在近芝麻灣一帶的嶼南路撥地,作正生的新校址(芝麻灣雖然有監獄,但記憶中不是在嶼南路旁)。那裡有很多地方,而且離梅窩也不遠,補給、交通都頗方便。而且因為不是住在隔壁,所以就算正生的學生由老師陪同去梅窩活動,居民也不會反感。---
至於小巴車禍,我只是想,如果危險駕駛的小巴司機統統拘捕,香港可能一下子少了一半小巴司機。
林忌說那段路不可能超速,那當然。但只要小巴以30km/h轉急彎,裡面的乘客已經承受很大的離心力(任何小巴乘客都應該有這種「被扯離座位」的經驗),這已經只是過分了。
我不想只批評「小巴司機」的駕駛態度(因為香港司機大多不好),但如果單看小巴司機,他們的駕駛態度大多差劣,應無疑義。不要說那些由旺角去邊境的大長途小巴要超速,就連出入青衣到葵芳地鐵站的小巴,有哪輛不在青衣南橋上超速一下﹖(人家放寬到70km/h,但他們是至少80km/h,超過90也見過)
我想來想去也不明白,如果長途小巴超速可以「走多幾轉」,在區區約五百米長的青衣南橋上超速,究竟可以省下多少時間﹖一天下來恐怕也只有十幾分鐘,不見得可以多走一程。(青衣南橋大概是青衣住宅區附近唯一有可能超速的路段,其餘的路不是多彎、多交通燈就是大斜)
除了「香港人心急」之外,我根本想不到「五百米超速」的理由。偏偏心急就是香港人的通性。
我曾經投訴過,但覺得投訴也沒多大作用(多幾天就故態復萌)。那個超速警報器沒有「後果」可言,根本多餘,不如改裝車速紀錄儀(黑盒)更好。--------------
為圖書館買了幾本書﹕
《消費者通識》,吳博林、徐緣、羅莉
著,香港﹕經濟日報,2009
應該適用於通識科。讀起來很流暢,一晚就看完。不過口語和中英夾雜,雖然學生應該受落,但可能有「教壞人」之感。當中的解說也偏向商界人士角度,例如說某些優惠不妨多用(例如申請信用卡)。在我眼中,卻覺得那些也不過是商家的陷阱而已。
《一國兩制》,陳健民、徐承恩,香港﹕研習所,2008
有關一國兩制頗為中肯和周詳、輔以外地例子的簡短著作。
徐兄送的那本有豬型簽名,捨不得給圖書館。唯有另外買一本。《令大學頭痛的中文》,中大校友關注組
其實網上有全文,不過由於是中文教學的爭議,買一本放在學校作參考也好。
自己買的﹕
《閱讀的力量》Stephen D. Krashen,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一本關於外國閱讀、圖書館研究的小冊子,其實我覺得應該買回圖書館才對,不過又覺得放在圖書館作用不大(反正也只是我會看)。
其實,這本說明自由閱讀和圖書館館員質素重要性的小冊子,應該給校長和教育高官看才是。
《老貓學出版》,陳穎青,台北﹕時報,2007
老貓學出版其實是個很好的部落格,倫弟介紹過很多次。了解出版界內情的易讀入門。
作者本身是貓頭鷹的主編,書卻由時報出版,當中是否也有玄機﹖
《醉漢走路》Leonard Mlodinow,台北﹕天下文化,2009
讀過概率的人,應該知道甚麼叫 random walk吧﹖這本書就是談這個。
奇就奇在,這本書的 CIP (預行編目)竟然是 539.585 (民間傳說-->命運、機會)。我認為編在 319.1 (數學-->概率論)更為適合。可見CIP不可盡信。
《拉丁文帝國》Francoise Waquet,台北﹕貓頭鷹,2007
莫說書商的宣傳沒用,這本書就是年前從城邦寄給學校的宣傳上看到的。
大學時哲學系有拉丁文課,不過連英文也搞不好的方某,當然就不敢碰了。但略看歐洲人迫小朋友學拉丁文而忽略其他學習,跟香港人迫小朋友「用英文學其他學科以便提升英語水平」,何其相似﹖
Comments (14)
Re: 爛 gag - 你個gag好正,我buy!
Re: 正生書院 - 見到d學生接受訪問時那麼真誠、面對以往過錯那麼勇敢,真的很難得。今次事件中,梅窩居民沒錯,正生學生也沒錯,錯就錯在政府事前沒有諮詢居民的意見。政府常常出錯,請人的部門先要炒掉,高薪請了d無用腦的官員... 可悲可悲!減薪也沒多大作用,好過唔做罷...
Re: 小巴車禍 - 改裝車速紀錄儀(黑盒) -->贊成!超速警報器 -->無阻嚇作用...
呢排旺角發生咁多事,我勸各位朋友還是少去為妙。反正我最討厭人多擠迫的地方,對我來說,新界是最適合人住的地方(除了多蚊、昆蟲這一點)
我看錯了是「閉關自修」,可能是武俠小說看多了……
@iamhikki01 -
不去旺角很難呀。
據我所知,正生希望到梅窩的原因,是想讓學生在較接近社區的環境裡更生,令學生將來更容易融入社區。在完全封閉的荒島上戒毒、更生不算太難,難的是回到花花世界之後能否抵抗誘惑,能否自力更生。所以梅窩模式將與現時的長洲模式類似,梅窩、長洲等地離市中心較遠,但又有一定人口的社區是最佳選擇,所以我想現時的選址最能達到正生的需求。
當然,如果政府出錢就能解決問題的話,在大嶼山其他較偏僻的地方(例如離居民約十五至半小時路程的地方,我相信大嶼山的未開發用地極多)開闢校舍也沒有問題。但諷刺的是,正生是私立註冊的學校,政府多年來幾乎是毫無資助的(但法庭又不停將吸毒青少年「轉介」到正生去,建制力量不幫助之餘,卻常要正生為建制做事。)。
我想諮詢與否問題不是在於成果,反正如果居民是冥頑不靈的話,諮詢得久也不見得有大改變,諮詢顯露出來的問題是,政府究竟看待梅窩規劃和更生教育的態度是怎樣的。據稱梅窩連規劃圖也沒有,現在正生要建在梅窩,政府也其實可以選擇興建一些「補償設施」「賠償」給梅窩居民,例如道路、圖書館、社區會堂、游泳池等等。
最有趣的是,正生問題是由保安局出面,教局不知何處去,孫公依舊笑春風。
(P.S. 如果正生要建在我家附近的社區我是沒有大問題的。)
@iamhikki01 - I hate Mong Kok, too! Give me five! Unfortunately, I have been working year for nearly two year by now... WHEN can I leave this nasty place?
@hystericireul - No community hall, PLEASE!!! LCSD facilities yes, but CH/CC, NO!!! DEFINITELY no!!!
@iamhikki01 - 老實說我不會說梅窩居民「沒有錯」,那些嘴臉令我想起以前東頭村反對興建弱智人士宿舍的人。
@smileooooooo - 少去o者,唔係唔去。
@hystericireul - 不需要太遠,我建議的只是離開梅窩市中心(免得「篤眼篤鼻」),由嶼南路起點計大概十幾分鐘車程的位置就已經「唔多覺」了。
梅窩早就有泳池(一個以沙灘聞名的地方淪落到要用泳池,也夠諷刺的),圖書館和社區會堂應該都沒有。
正生由保安局出面,可見政府對正生的態度,絕對不是把它當成一所學校。(懲教設施﹖)
梅窩有公共圖書館,係市政大樓入面,規格上係屬於小型圖書館。隔離有座體育館,另外印象中亦好像有個小型會堂。
青衣南橋,不時有拿「槍」的交通警監察車速,那時小巴才會走50km/h.但因為習慣快速,所以走50km/h,像變成了龜速。
@nwryv - 謝補充﹗
@yangjq - 去年就「不時」,今年好像變成「罕見」。不過90km/h的狂飆小巴同樣少了。
其實在那麼短的路上超速,根本也佔不到甚麼便宜。
@fongyun - 徒承恩 >> 徐承恩
宜家仲提柴九哥??? XDDDDDDD
至於旺角車禍果單野, 小弟每月都有幾日係果條街搭通宵小巴番屋企(不是出事條線), 雖則無超速, 但速度其實都不算慢的.....
正生單野, 給我感覺是政府擺梅窩居民上抬.............
@inhr - thanks!
@fongyun -
那些嘴臉的確是很自私。但是在香港是很常見的... 社會總會有這些人。
解決方法通常都是「小數服從多數」,投票作個了斷吧。
除了梅窩,還有其他地方可以考慮喔。
政府口口聲聲就要杜絕毒禍,但是卻不增加資源支援吸毒青少年戒毒,反而有餘錢給林瑞麟公公浪費,這是甚麼垃圾政府!?七一要上街,反對政府無能!
政府不知道芬蘭有3%理論,就麻煩他們學習一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