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7, 2008

  • how about the Basic Law?

    [熱愛基本法]

    我知道「有糖派」,政客不會出聲,但我要出聲。

    -------------

    李克勤叫大家「熱愛基本法」,那麼請大家重溫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幾年前經濟不好,政府制訂赤字預算。當時政府表示「收支平衡」不是指一年,一段時期內平衡也可以。當然,為了抒解民困,那時也沒多少人會反對搞赤字預算(否則政府資助都減,基層市民生活更慘)。

    可是,為何現在有千多億盈餘,就飄飄然為下年搞赤字預算﹖(儘管只是七十多億)
    今天,曾俊華同樣說

    「 對於有人質疑來年預算赤字,違反《基本法》收支平衡的要求,曾俊華表示,《基本法》只要求政府確保一段時間的收支平衡,而非每年都收入相等。」

    既然政府有憲法責任確保「一段時間的收支平衡」,那麼先前的鉅額赤字平衡了沒﹖

    財政年度 預期結算(億) / 預期結算財政儲備(億) (財政司司長)
    1997-98 +770 / 4456 (曾蔭權)
    1998-99 -245
    1999-00 -16
    2000-01 -114 / 4329
    2001-02 -656 / 3698
    2002-03 -700 / 3030 (梁錦松)
    2003-04 -490 / 2664
    2004-05 +120 (唐英年)
    2005-06 +41
    2006-07 +551
    2007-08 +1156 / 4849
    2008-09 (-75?)
    (除了2008-09來自曾俊華預測,各財政年度預期結算盈虧,來自下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的「上年度結算」部分。如有提及當年三月底預期儲備者則並列在後。)
    (司長不包括曾俊華,因為2007-08財政預算案還是唐英年負責的,所以我認為今年盈餘應該當成他任內的事。來年的盈虧才算曾俊華的功過。)

    如果連回歸那年的大幅盈餘計算在內,累積赤字已經完全填補。但我認為既是「填補」,應由發生赤字後開始計算。(因為事前不能預計之後的虧蝕,曾蔭權的1998-99預算案預測有107億盈餘,結果赤字245億,相差三百多億)
    如果由1998-99年度開始計算,則縱使計入2004-05年度後所有盈餘,現在還有353億赤字缺口需要填補

    (又,政府的財政數字很難計算。如果按上述的數字,盈虧和財政儲備的數目並不吻合,就是跟立法會某份分析文件也不完全相符。我猜可能是因為財政儲備數字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只看盈虧算了。如果單看財政儲備,不計通脹的話,則現時財政儲備已回復回歸時的狀況。)

    也許有些人會猜測在下因為「吃不到的糖是酸的」,所以反對派糖。
    事實上,我並非吃不到糖(儘管不多),亦不反對派糖。尤其是紓緩基層市民生活的措施,在窮富懸殊的今天,尤其重要。(但我不贊成增加生果金,寧願增加綜援、教育和醫療投資。)

    可是,政府的紓困措施,其實大多是一次過(連綜援也加一個月,有如「雙糧」),對政府財政的影響不大、亦不長遠。反而是退稅、減稅、提高免稅額之類更令人擔憂。「錢多退稅」並無不妥,但實在沒必要花大錢(甚至製造赤字)去討好那些本來就有資格交稅(即是收入較高)的人。

    (單是預算案措施減少的收入,已有335億,差不多等於上述的赤字缺口了。)

    退稅、減稅、提高免稅額這些討好的措施,本身也不是錯事,但現階段應該先填補赤字缺口。所有的調整不應該妨礙「填補赤字缺口」的目標。
    現階段可以只採取溫和措施。假使來年不單完全填補缺口,而且有大量盈餘,那麼再增加退稅、減稅、提高免稅額的措施亦不遲。

    (假設﹕單是不退還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和利得稅,但照樣提供其他減稅、提高免稅額措施、稅項寬免等,則已經可以省回141.3億,令來年赤字消失
    反正錢已經給了,就算不宣佈退回也不會有反彈的,讓中產人士知道來年可以交少一點稅即可。)

    在過去幾年的所謂「結構性赤字」中,已有人批評香港政府違反基本法,亦有人認為長期赤字最終會影響聯繫匯率
    現在連先前的洞也未填好,就再搞赤字﹖
    誰能確保之後幾年經濟大好﹖現在就玩赤字預算,如果經濟再變壞,我們的財政儲備又可以應付多少年﹖難道到時又賊過興兵、增稅(尤其是消費稅)了事﹖

Comments (10)

  • 我對會計認識不多, 請問點解唔計 97-98 的盈餘?97-98是回歸後第一年所以不計嗎?

    97-08 總計是有417(億) 盈餘呢!

  • 為何方老師寧願增加綜援也不贊成增加生果金?有點好奇。

  • @chestnut_girl - 我個人也不贊成現階段加生果金。

    從一開始便覺得生果金有點奇怪,究竟是養老金還是「表達心意」的金錢?

    如果屬前者,金額太少,屬後者,金額一般。

    長遠來說政府必然想以強積金來代替政府養老的包袱,那到時生果金該怎麼辦?

  • 方生﹐魔鬼不在表面數字﹐請特別留意當年儲備的購買力﹐或者是一籃子貨幣的兌換力﹐跟現在不可以同日而語。

    目前一次過減稅的措施﹐雖有助促進消費﹐但若看清楚核心通漲所在﹐我第一個印象就是派糖方案可能變成幣值決堤的導火線。

    美元貶值已是可見的事﹐但港元相應的貶值其實更大﹐因為香港的生活消費品頗依賴內地供應﹐而內地物價騰飛﹐對香港的影響遠比對美國的影響來得全面及不可攤分。

  • @hystericireul - MPF 是失策的一著,必敗無疑,是敗著...... 

    以把閣下 鴻文連結至本人的雜文,謝!

  • @hystericireul , @chestnut_girl - 不要忽略事實:其實生果金幫政府「養」了很多公公婆婆,省卻一大筆「綜援」和相關的巨額行政開支(別告訴我社工不用收人工)。如果真的把他們推到牆角了,靠微薄的生果金活不了,最終要付出的有關福利開支會是「貪字得個貧」,「大食唔窮倒算窮」...... 

    我支持加生果金。畢竟多年沒有加過了,通漲嚴重,金額早不復當年......

  • @petit - 內文回答了,請小心點看。

  • 1. 內文己答,因為填補財赤屬「補鑊」性質,應該由赤字出現後開始計算。
    否則港英政府留下四千億,豈不是我地可以使晒先算﹖

    2. 生果金只屬於少許津貼,本來就不是為了支援最窮的人。
    最窮的人應該申請綜援。以一筆不需審核的津貼取代,並不妥當。
    既然不是最窮的人,那麼加不加也不算太重要了。
    (如果有人真係窮到開飯成問題,應該請他們申請綜援。否則要綜援制度來做什麼﹖)

  • @Frostig - 睇下佢d基金收費都已經知...... 收到各位收皮都得。

  • @fongyun - (2) 生果金問題:因為有些老人家不懂/不願申請。其中一個不願申請的原因就是社會(感謝那些「大」報用力「宣傳」)看不起甚至敵視那些領取綜援人士,醜化他們,分化社會不同階層人士。所以,生果金還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