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5, 2007
-
what you learn in a library
我冇興趣討論呢個問題,只想問﹕D人真係睇得咁入戲﹖
明知係塗脂抹粉都睇得咁高興,難怪葉劉講完希特拉,都仲可以大受歡迎。忽然覺得,香港人不配有真民主、真自由。
四二年的香港人,會看《香港攻略》看得很過癮嗎﹖
--------------
[兩件小事]
1. 主席說,組員轉組太麻煩,建議搞一個網頁,讓組員在網上轉組。
我﹕你是打算搞個網上資料庫,讓組員直接改動當值資料嗎﹖
主席說,只是改為在網上收集轉組申請,方便處理。
我﹕那麼搞個網頁來幹啥呢﹖還不是跟組員直接向助理講一樣﹖
我向主席說,增加新東西時,要先考慮究竟是否「可持續」,以後的人會否跟隨。
如果以後的人不跟著做,那麼只是你自己白廢勁,過一兩年後所有東西都會報廢。
當然,我不反對提建議,如果認為有必要的,始終還是要做。但如果不是很重要的話,就犯不著浪費氣力做一些吃力不討好、對後人沒益處的事了。
我現在圖書館做的事,有很多也不包括在年度計劃之中。除了有些是「隨緣」臨時搞的(如古文明書展),還有些是因為覺得不必要,不想寫得太多連累日後的人要跟手尾。主席問﹕你好似講到自己都做過咁既事喎。
甚至還不用等到中大學生會。
我在八三圖書館的時候,就已經幹過這種事。當時 Miss Lam 肯定覺得我是瘋的。(註﹕我在中大學生會的「創作」,事屬必要而後人又照用的,大概只有判例匯報和章則全集—儘管在我眼中走了樣,但能留下兩件「貢獻」為後人法,應該知足。
又,這裡當然不包括那些依樣畫葫蘆、應人要求而作的,例如秘書處附則和新屬會會章。)2. 新組長開始當值。
組長的責任,當然是帶領組員工作,但我著組長去督導組員排架時,組長竟然去重排執漏的書。
於是我提醒他們,組長的工作是管理組員,不是親自下手。我﹕正如老師教你計數,也不會幫你做習作呀。
生﹕會呀﹗老師之後會計一次。
我﹕我的意思,不是說組長「不用做」,而是組長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不排除有時需要身先士卒,作示範作用,但組長最重要的工作,仍是指揮組員和教導組員。
如果組長自己顧著「上書」,那麼誰去看組員有沒有放錯﹖
組長的能力當然比組員高,但不是要替他們做事,而是教好他們。
你只有一雙手,可以做多少事﹖這裡的常客,應知方某熱愛「執書」。
但自從當上「團長」,到今日成為圖書館老師,平日也沒有落手做事。
(當然,我有做擬書單的工作,還是會在架邊翻來翻去——只是在學生見不到的時候。)
因為我要督導組長,讓他們發揮好功能﹕就是督導他們的組員,把工作做好。
我指示組長今天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醒他們遺漏的事情(這還要助理幫忙,可見圖書館工作繁重)﹔而他們就向組員分配任務,和督導他們完成。組長檢查組員「上書」是否準確,而我就看看組長有沒有去檢查(略略再檢查)。所謂「官僚架構」,就是如此。
每個人都有崗位,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職責。
你是因為做事純熟才升級﹔但升了級,你就不可能事事親手做。
你可以說這是矛盾,但如果不找熟練的人去監督工作,難道找個不知情的﹖之後新組長問我……
生﹕我係咪做得好差﹖
我﹕你是第一天當組長嘛﹗想點﹖
每個人都要學的啦﹗尤其我當組長時,也是覺得自己收拾比依靠組員更快。
所以我絕對明白他的心情。--------------
評議會終於做了件「所謂新一代」校友關注的事﹕
各位校友: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應母校發展,於2007/08年度9月新一屆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特別成立了 校園發展關注小組,由校友評議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劉世鏞擔任召集人。現特此邀請有興趣校友加入小組,群策群力。小組暫擬工作範圍如下:
"關注中大校園發展,包括校園環境、新書院及有關發展項目;收集有關校園保育及發展項目的各方意見,特別是校友和校方的意見,以作為溝通及商討的橋樑及基礎。"
為便召開小組會議,請有意加入小組之校友於10月20日前以電郵示覆,並提供姓名及聯絡方法,俾便安排。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常務委員會 謹啟
Comments (6)
「所謂新一代」唔知能否因此召集得到呢?
方兄李兄,是時候讓大家聽到你們的聲音了。
呢樣野我冇聲音喎,最怕既係「山城」變左「又一城」。
搞扶手電梯呢樣野,更加係我當年o係 forum 力推。
(雖然立即被批評為不切實際,因為尖峰運載能力不高云云。)
見微知著,謝謝方老師撰文提點。
???
近年流行玩食字,戲名、歌名、廣告,全都要和別的流行產物扯上關係,才算成功。大概有人受落,創作人便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愈玩愈起勁。其實我覺得這是扼殺創意的做法。以戲名為例,為何不能像從前般,改一些文雅的戲名,而要用「情流心海」、「情流戀屋」等怪胎?兩套明明沒關連的電影,為何要改相近的戲名?
本地的 punch,感覺好兒戲,未到家。
對不起,好像又離題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