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3, 2007

  • tsui kuk strangenesses 2

    [翠谷怪談(二)﹕怪叔叔傳道人]

    說傳道人,這裡並不多,至少百萬大道的傳道人密度會更高。
    但這裡有一個很奇怪的傳道人。

    不知道他是哪個組織派出,是否跟兩旁的教會有關係。
    (這裡跟香港其他地方一樣,有不少教會的相關機構)
    但不時會見到他在附近出沒。

    這個戴圓形眼鏡,狀似內地大學生的傳道人,會打開一小本《聖經》站在路邊,向經過的人說話。
    (不懂得怎樣形容他的樣子,總之他不像廣東人)

    問題是,似乎從來沒有人聽到他說甚麼。

    第一次見到他,就是在他身邊經過。
    這人突然向我說話,可是,雖然我就在他身邊,但甚麼都聽不到。
    為免被纏擾,所以我一直走過,不敢停下來問他﹕「你講咩話﹖」
    (我試過在兆龍樓前被傳道人攔截,花了半小時才能走進大學圖書館,兩者相隔幾十米而已)

    然後,在上班下班的路上,不時也會看到他。
    他還是打開《聖經》,跟每一個經過的人說話,但同樣地,沒有人會停下來、也沒有任何反應。

    因為他不是鬧市攔截行人的那些「美女」推銷員﹖
    (美女傳教……我突然想起邪教。所謂「逢妖必艷」,通常電視劇裡魔教妖女都漂亮得多的。)
    還是因為他「口講鼻哥聽」﹖

    「口講鼻哥聽」,老媽常常對在下的碎碎唸。
    因為方某「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叫人的時候太細聲了……

    方某因為自知性格,所以從沒想過要當推銷員。
    怕陌生人、少笑容、欠金錢頭腦的人,不適合做這種工作。

    同樣道理,我覺得他根本是太內向,根本不是當傳道人的材料。
    (就算不學林以諾搞棟篤笑,至少也不能讓人家聽不到你說甚麼嘛﹗)
    但不知道為甚麼,他當上了一份不適合他的工作。於是每天在浪費時間,只是日曬雨淋,卻沒有人聽到他的「道」。

    其實,信教不一定要當傳道人。「傳道」也不一定要站在「拖頭露面」。
    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努力以耶穌作榜樣,讓人家在自己身上見到耶穌的影子,這已是最好的「傳道」方法。
    最令人尊敬的,往往不是那些滿口經文的傳道人(當然更不是那些喜歡擲石頭的法利賽人,如死光社),而是做好自己工作、服侍大眾的教徒。

    就像邦兄,他從來不主動告訴人家他是教徒、更沒有向人「講耶穌」,但無論他去到哪裡,大家都很佩服他。
    因為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而且處處替人設想,所以大家都樂於與他。
    實驗室裡大家嫌麻煩的庶務,他一力承擔,於是在幾個實驗室,都被當成「總管」。但他沒有嫌自己工作多了,仍樂此不疲。

    如果基督徒都能這樣做,就算不去「傳道」,也會有很多人排隊入教。
    這也是很久之前,我曾經說「因信稱義」離不開「知行合一」的原因。
    欠缺行動的「信」,只是虛浮的﹔真正實行的才是「信」。
    既然信耶穌,就實行耶穌的教導嘛﹗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

    不當傳道人,便去找其他工作吧。努力工作、關顧別人,人家總有感應。
    正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方某試解﹕本性就是上天賦予的使命,把本性好好發揚就是道,學習如何發揚本性,就是教育)
    想傳教,又何必逆天性而行,事倍功半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Comments (7)

  • 同意方老師所言,身教比言教強得多。

    看完立即想起上次南韓傳教團讓塔利班捉了去的事。據聞現在某些教會以商業機構模式運作,要以教友數量作指標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啦!)

    若方老師看見的傳道人,是在此種教會中服侍,那他就只好繼續拋頭露面了......

  • 你說的沒有錯,遠在美國,近在香港,有不少教會都以一間大型機構來營運。而事實上,商業模式主導的教會,近年增長強勁。不少千人堂會因此變成萬人堂會,大家都向著地標教會的方向努力。而這些教會,剛好最能吸引那些大學程度以上中產有學識的人來加入。

    但這類教會的人,多不會用方某所形容的方法傳教,因為成功率太低,回報太低。相反,他們會舉辦很多名人講座,以「成功」、「權能」為提材,讓人有「增值」的感覺,再配合坊間NLP等心理人格分析課程,令聽的人覺得頭頭是道,感覺比去了會所更豪。於是乎,信的人亦因此大增。

    這是福音嗎?我不知道,當福音商品化,教會商品化,耶穌還在嗎?我很懷疑。

    延伸閱讀:豪仔http://littlehohk.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html

  • 先謝謝指正。

    其實胡醫生提出的質疑,我也有想過。假若世間真有神,祂為何會如此殘忍,讓相信祂的人「以祂之名」白白去送死?祂為何要人相信死後的永生 (而不是好好活在當下)?祂為何會讓福音和教會變得商品化?

    但若然世間沒有神,一切皆是以訛傳訛,那些徬徨無助的心靈又如何是好?

    不知在我死之前,可有機會想通這些問題?

  • 相信沒多少人喜歡硬銷,何況有人在街上硬銷福音?

    從前去的教會很著重傳福音,會友最少一個月出席一次,每逢星期日下午必定上街扮做問卷調查,然後講《四律》,最好凡是聽者都即場決志。
    素來對這種方式很有意見,但當時不清楚是甚麼感覺,總之無端白事將「福音」(用引號是基於並非人人認同基督教的道理是福音)硬塞進別人耳朵,還要「強烈鼓勵」他們即時信耶穌,說那真是好東西,實在有點兒那個。

    愚見認為信仰是一步一腳印,有經歷有反省才會知道自己信的是甚麼,才會信得堅定。
    即使今次能夠引人入教,爭取多一個人頭,讓增長數字好看一些,也可能與其人的信念不相容,最終還是要離開。

    如果那位仁兄是被迫上街的,我會很同情他。

  • 這人可以天天出現,相信不是你們那種「業餘傳道」。

  • 廣告恕刪,再貼即 block。

    如有問題,請與本人聯絡。

  • 標準答案:有自由意志和自由解經嘛。做錯了、解錯了,是人的問題,絕不會是神殘忍或怎樣。

    神可以是無能或殘忍的,無需這麼快便說「若然世間沒有神」。何況,耶教就是一切嗎?不見得不信耶教便徬徨無助,也不見得信耶教的人一定不是如此。

    離開又怎樣?教會是不理會的。一方面,入教數字/個案有宣傳價值而留下/離開沒有。另一方面,引人入教比令人留下容易得多。離開是那些人的問題(什麼驕傲自大失腳跌倒等請自行填上),而總不會是教會的問題。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