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9, 2007
-
tolarence as a prerequisite in liberalism
「反審查」廣告欄﹕成立 Anti-censorship blogring,歡迎 Xangans 加入﹗
—「今日你投訴左未大行動」
—致香港圖書館協會、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的公開信
(發現兩者都沒有回覆我的電郵—HKTLA的電郵根本就死了—請改為郵寄。)
(活像柏楊的話﹕把石頭丟進醬缸,一點聲音也沒有。究竟他們知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
我本來想寫野,但係返到屋企,所以想寫既野都唔記得,想寫既都變左唔想寫。
只想說,我決定拿這樣的標語上街﹕
淫賤審查欺善怕惡
熱烈慶祝香港淪陷(我還準備了風月報和日月報各一份……)
餅見字請通知我聯絡方法,看來我要參加香港地兵團了。
--------------
打拙著的名作搜尋,竟然發現送往中大的贈本,跟白頭教授一樣被放逐「中東」。
雖然拙著不是甚麼學術著作,也不見得有文學價值,但他們不是要搞校友館藏的嗎﹖
我本來以為他們會有一處集中儲存各方校友的著作呀?怎麼會去了中東書院﹖﹗還沒有時間去港大送書(港大已建校友館藏),但發現他們已經訂了一本。(好,我可以省一本
)
希望之後不會被發現去了「太空」吧。書留大學就夠,我沒打算「名垂宇宙」的。上次盤 RISK,當我開始在亞洲掃蕩的時候,學生嚇了一跳﹕
問﹕你做乜打我﹖我﹕廣告都有話—「開開心心玩入侵」嘛﹗
(唔打你又唔打佢,邊有得贏呢﹖)--------------
再次出口轉內銷,今次係馬沙筆記,見到有人繼續抽學生報水,我終於忍唔住要講野﹕
好似不敗的魔術師提到﹕
> 學生報仲可以考慮去質疑點解和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就算犯法?人地係自願架喎!是否侵犯其「性愛自由」?呢d權威,點可以唔挑戰!乜真係冇人挑戰咩﹖吳敏倫都鬧左好多年啦。大家只想聽到自己鍾意既說話o者。
點解呢單野淨係告男生﹖因為法律只罰男性,就算雙方同樣未成年,也是一樣。
這就是傳統社會認為「性是男賺女蝕」的荒謬看法在法律上的體現。所以有「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罪」(與未成年男性就冇罪﹖)、強姦罪只有男強姦女(冇女強姦男)。
(當然,從生理上而言,女性的確有一點「蝕」—是懷孕。但很明顯「性」對於人類的意義,遠遠超乎生育以外。否則世上不會有痴女/女色狼。)> 在某程度上來說,「自由主義」等於「放任主義」,可以好恐怖的.
在某程度上來說,「民主普選、三權分立」等於「港獨」,可以好恐怖的。
我真的相信,中央果班友係咁諗。
如果你覺得中央咁諗好荒謬,咁將自由等同放任,也一樣荒謬。當然,這樣說不等於我支持班細路咁玩法,我好懷疑佢地究竟有冇諗清楚。佢地點樣睇「性/身體」,亦似乎跟我們相差很遠。
但係我支持將呢D野拎出黎講,點解多P唔可以講﹖點解要將「不道德」當成禁忌﹖
唔通你地以為禁絕色情片、唔俾細路睇,就可以避免呢D事﹖
我寧願就好似中大學生報咁,攤開黎講好過。如果呢D野唔係禁忌,可以攤開黎講,我地先會知道原來有D細路想咁做。如此我地先可以對症下藥,了解佢地點解想(好奇﹖寂寞﹖定其他原因﹖),同教佢地諗多一點、諗長遠一點。
只有我地可以教到小朋友三思而後行,先可以避免更多的不幸(無論是濫交、暴力或毒品),這不是「把問題當成禁忌」可以解決的。(當然,中大學生報自己做得唔好,又要強辭辯駁,這是另一回事。但情色版絕對說不上不雅,更不應該被禁,這是我的堅決立場。)
如果香港人還是搞不清楚「挑戰」和「鼓吹/煽惑」的分別,那麼我們沒有資格反對「葉劉版」的廿三條立法。
若然問一句「你最想同邊種動物做愛」就叫「鼓吹獸交」,咁高呼「共產黨下台」的人就自然是「煽惑叛國」了。姑勿論「你最想同邊種動物做愛」這問題,其實沒有排除「人類」的答案—看讀者回應就知道。倒是指責人家「鼓吹人獸交」的人自行排斥了,他們一見到這條問題,就只會想到人獸交。所以,究竟是誰最「淫」呢﹖是學生報編輯﹖還是投訴者和淫審處﹖
佛偈果然沒說錯﹕不是旗在動、不是風在動,是你的心在動。
--------------
出口轉內銷之二﹕正兄論福佳
有參與維基百科的看倌也許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在那邊有份支持保留「福佳始終有你」(先前提刪除,現在竟然提名優良條目,真諷刺),為何在這裡一直都沒播放或宣傳呢﹖
其實認識方某較久的朋友應該會明白。
因為方某是反對說粗口的。(當然,今次用的算不算粗口,可以成為另一討論題目。)
上次也有看倌就「膠」字作垂詢,已解釋過。今次可以再解釋一次﹕所以我雖然也覺得搞笑,但沒有在自己的 xanga 聯播。
更免得學生誤會本人對粗口的立場。不過對於「膠」,我覺得另有一重「漿糊腦袋」的意境,
(漿糊腦袋,很明顯腦中呈現膠著狀態)
所以我會選擇規避了「硬膠」的背後意思,而只用單一的「膠」字。我會避免我認為有問題的東西,或者盡量謹慎處理。都是為了避免學生誤會。(這就是實名寫博的限制之一)
但我絕對不贊成把這些東西變成不得討論的「禁忌」—我很喜歡看研究粗口字詞源流的文章,亦很贊成討論「粗口」是否不應講。這點就跟我對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的立場,是一致的。
就正如我不喜歡同性戀,但很支持《鏗鏘集》討論同志一樣。連討論的空間也沒有,這世界就沒有自由,亦不會有進步。社會要演化,就要接受「不想見到」的東西會出現。
Comments (5)
餅的聯絡方法, 上站找anniversery板, 找餅貼的文, 很容易找到的.
另, 為什麼不提起禁忌的東西的名字呢...因為言靈. 吉利的事越多說越會成真, 禁忌的事越講得多也越會成真, 信不信由你, 我用福佳始終有你為電話鈴聲, 運氣就變差了...怎也不能說福佳真的是又福又佳.
不過今年七一我上深圳度過了...
如果咁講的話,一切提醒市民小心意外的廣告,都應停播。
《烈火雄心》就係荃灣工廠大火既元兇。
《警訊》更會增加罪案。
我倒想知道,如果用政府版《香港始終有你》做鈴聲,運氣會否一樣變差﹖
我近排又忙﹐又因為皮膚不舒服﹐所以回應速度減慢了。其實你在我 xanga 那邊會看到聯絡方法吧?
anyway ﹐11am ~ 2pm 都在天后維 x 酒店 訂了位的啦。
好像有一種說法, 正是宣傳標語可以適得其反.
eg. "唔好輸畀支煙", 反而令人先有"煙"這個概念, 然後negative的意思不容易被吸收(人腦對"negative"訊息接收比較弱云云), 戒煙不成, 印象只剩下"煙"
忘了是甚麼理論了.
我沒有嘗試過用"香港始終有你"來當鈴聲, 不知道有甚麼效果.
餅﹕一路都係話俾我聽去酒店……囧
化學﹕係有呢個理論,但係係兩回事嘛。
呢個理論等於話你應該叫人「找性行為對象要謹慎」而不是說「不要濫交」吧。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