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5, 2006
-
[大富翁骰盅]
去完太空館,回校後再殺往尖沙咀,打算幫 Miss K 找那副雙人版 Mastermind,鎩羽而歸。
(在網上發現很多人不懂得這個成語怎樣寫)其實幾天之前,已經登上香港玩具反斗城網站,也只見到一種新包裝 Mastermind。我原本以為因為不是新貨所以沒上網,原來到現場看,真的只有一種。(那是新種的 Mastermind,可供幾人一起玩)
如果玩具反斗城沒有的話(也許是因為太舊絕了版或銷量太差),可以預期其他大型店舖也不會有(因為它們更新率比較高),也許只有在小店舖張望了。(我還是有印象見過的—雖然記不起在哪,所以不太能接受「香港已經買不到」這回事。)
其實 Mastermind 有很多種,可以參見 BoardGameGeek 的介紹。(竟然連孩之寶的網頁也沒有 Mastermind﹗)
Miss K 想要的是 Mastermind Challenge,如果資料沒錯,就是 1993 年的出品,難怪現在找不到了。相信這會是一場考古之旅。
---
沒幫 Miss K 買到 Mastermind Challenge,倒是自己買了東西。
向來批評商家發行 N 種特別版大富翁「呃錢」的方某,不會追購特別版。
可是在尖沙咀反斗城見到一副大富翁新遊戲。當時忙著幫 Miss K 找東西沒心情買,後來回青衣城(還看過雜貨店)也找不著,於是在青衣城的反斗城買了。
為何我會買﹖因為它不是一個大富翁的「特別版」,而是玩法完全不同的一個新遊戲。這遊戲在盒面名叫「Monopoly Express」(還沒有中文版,連中文說明書也沒有,我姑且譯為「大富翁骰戲」),但如果你想上網查資料就必須用另一個名「Don't Go To Jail」。(一套玩戲兩個名稱,頗能令圖書館員想到「title page」和「cover title」的分別)
(全套玩具,另加方某人右髀
)
(沒用的盒子,背面)
(說沒用,是因為那個盒子正面不是一個立方體,只是中間凹陷放置玩具,所以無法留用。非常不環保。)
(更多圖片見 BoardGameGeek)(買這遊戲時,我心想就算後來發現不好玩,那個「骰盅」用來玩大富翁或其他擲骰遊戲,也應該一流。
)
這套遊戲的具體規則和玩法,請參考拙文〈「大富翁骰戲」的概率分析〉的相關說明。
(注意﹕由於工作太繁複,本人未能完成概率分析部分。如果同好有興趣解決這問題,歡迎與本人聯絡。)大體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遊戲。號稱十幾分鐘就可以玩完,參加人數沒限制。
遊戲的目的,就是累積分數,直到事前指定的分數線就勝出。
為了得到分數,就要透過擲骰集齊同組土地,和爭取機會興建房屋酒店。但與此同時,又要避免累積三粒「入獄」骰子而出局,喪失該回合所得的分數。
要不要搏運氣、擲骰到幾時「收手」,完全由自己決定(除非累積到三粒「入獄」骰)。你可以重視安全,「得些好意須回手」就結束回合,交給下一位﹔也可以放手一搏,冒著出局損失分數的危險,搏取更高回報。
一人完成其回合就交給下一人,各人自己累積分數,誰先達到分數線就勝出。我自己嘗試的結果,不超過十回合就已經分出勝負,所以真的很容易玩,又玩得快。($15000 是標準線,但規則也容許改為 $10000 的短局和 $25000 的長局,我用來試玩的勝出線是 $25000)
---
雖然方某認為「十五十六」式的心理壓力令這個遊戲相當好玩,不過如果讀過正兄對《History of the World》評語的看倌就會知道,方某欣賞的遊戲,大多有一個正兄不欣賞的要素。
這缺點就是「欠缺互動性」。就正如《History of the World》一樣,這「大富翁骰戲」的玩法也是玩者輪流玩,各自計分。所以除了「出口術」之外,大概不可能有甚麼遊戲手段。因為純靠運氣,連傳統大富翁的「交易」也沒有,所以就連「合縱連橫」的機會也沒有了。這一點相信會令喜歡大叫大嚷激起戰意的正兄相當失望。
方某剛剛相反,因為自閉,這些欠缺互動性、猶如 solitaire 的遊戲,對方某而言最為方便—因為一個人就可以玩了。
Comments (5)
網上的人是甚麼字也不懂得寫。唉。
前陣子流行起來的數獨﹐算是種新興的自閉解謎遊戲吧? 十月底某次 boardgame 聚會玩過 Stock Market Guru, 算是個偏向自閉﹐互動性十分有限的遊戲﹐我見大家都玩得很高興。
San Juan, Petersburg 也頗為自閉﹐你也不訪試試。
我還不夠自閉麼﹖
你不覺得現在周街都是 nds / psp / 數獨的寄生體﹐自閉者已經變成一道道流動人牆了嗎?
我雖然也是長時間一邊走路一邊讀書一邊用腳趾頭跟路障拼硬, 但是, 我還深信在路上﹐要與自然和社會呼應。
看到老弱要扶持讓座﹐遇見不平要挺身而出﹐美好的事物不該走漏眼﹐前人的失陷要反省借鑒。這些事其實有很多人都懂, 都傾向這樣做。只是有時人們在壓迫下麻木了, 漸漸轉成自我制約。這種傾向才有程度的問題﹐因為那不是普羅大眾的本質。
你只不過是本質好靜而已。我也是一樣。那不會有程度的問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