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5, 2006
-
[閱讀即誤讀]
上課中。(事實上不是上課,是做功課大會)
不過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忍不住不寫。
現在當然幾乎「係人都鬧天文台」,在下那些「故作冷靜」的討論當然不入潮流。不過見到一段討論﹕
http://hkcm.hkehost.net/forum/viewthread.php?tid=92536&page=8&extra=page%3D1某甲﹕讀完姓方的回應,余嘆曰:「曹博士後繼有人矣!」
某乙﹕又係一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
只睇數據而忽視實際情況既心態佢地把敝文整篇搬了上討論區(問到冇問過在下就全文照搬呢一點,暫且不論)。某甲之謂曹博士,是褒是貶,冷暖自知。但某乙之批評,肯定是未明白我在說甚麼。
如果他們抄了整篇文而沒讀完,就任意批評,我無話可說。
如果他們看完整篇文章也不明白我想講甚麼,那就不知道該怪他們閱讀理解不行,還是怪自己行文不順了。我多次說明,現行把風球和停工停課決定掛鉤的機制,是有問題的。拙文旨在說明,在香港地勢高度分割之下,無論以何種標準掛風球,都一定會出問題(不是過鬆就是過緊)。所以,我認為檢討的重點應該是停工停課的標準,而不是單純討論「點掛風球」。如果只著重後者,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
為何會出現這種誤讀,如果不「陰謀論」地以群眾「反天文台」情緒來猜測,可能是﹕
1. 沒有讀該文的後續討論,未掌握作者的心態。
2. 沒有讀文首所引的五月十七日日記,不知道本人對分區天氣預報的設想。(如果讀過,就沒理由以為我認為現行機制沒必要改變)
所以,就會以為敝文點出各種改變建議的弊病,等於反對改變,或者主張沒必要改變。當然,有人會認為文章是各自獨立的,沒理由要人家讀過你所有文章才作結論。那也合理,不過拙文末的意思,他們似乎也視而不見﹕
如果認為天文台做得不好,不妨討論一下「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如何改善預報、改變掛風球準則、甚至政府改變停工停課的準則等等……),而不是單純以「陰謀論」來猜度它。否則多怨一百年也不會有改變。
這一句已經很簡單標示我的立場,我不認為有任何誤導的可能。
亦即是說,問題並不在於對意義的「誤讀」,而是根本連文本也未讀透。現代「速讀」流行,人人只顧取得資料,已經忘記了閱讀,是跟文字談戀愛。
戀愛,冇得急既。---
當然,做人都要開心下,另一討論區就有人引述說﹕
http://forum.hkpropertycity.net/phpbb2/viewtopic.php?t=46560&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20呢位小子的分析有點意思
(參考4/8那一篇)「有點意思」是甚麼意思﹖說不清楚。
就讓我自己高興一下吧。-------------
繼續延伸閱讀﹕
氣象.人.語(地下天文台台長的網誌)
—你知道天文台欺騙了你嗎﹖ (對這篇批評的質疑見港燦筆記文章的討論)
—派比安給香港人的一課 (完全認同台長在本文的意見,香港人有能力提出建議的不多,有意願提出建議的更少。討論很多時候流於反智、短視,實在令人憂慮。)港燦筆記—機場大亂,關唔關三/八號事﹖、恆指和風球 (頗有新意的另一角度)
有涯小札—派比安風波﹕談技術問題上的社會輿論 (基本上看法相同)世澤兄—唔鬧爆天文台都唔得、這不是主觀意願問題,這是事實擺在眼前 (頗有代表性的質疑)
獨立媒體—小狼﹕請用科學來說服我
Live.Log.M23—風繼續吹 (對在下的評論,還是那句﹕沒失實,但失焦﹔詳情請見該文中回應)
Comments (10)
不注明便引用的確很叫人氣憤,加上不用心理解,憑一己之感覺便下判斷,香港人的德性實在不敢恭維。
澄清﹕他們是有註明來源的。
只是我個人認為,如果只是貼 link,可以直接抄﹔但如果全文照搬,不來打聲招呼實在太不禮貌。
1.詮釋學的論點絕對不是「閱讀即誤讀」。任何一個詮釋學學者(例:狄爾泰、海德格、伽達默爾)都沒有這種論點。相信上述觀點只是某些不學無術之人的看法。
2.被人曲解,的確不好受。
唉,方兄真夠理性......換着我早已和他們吵!
世上總是有些斷章取意的人存在,真替方兄不值!
看完你的文後,我亦認為天文台在今次事件上沒有任何錯誤,因為他們是有系統的部門,任何事亦需按照程序、準則。問題只是在準則上而已。
誤讀 一早預左~
香港人 一個咁多條女, 唉, 求其食餐飯 話你靚, 再整件tiffany俾你就得啦~ <3
我都係成日驚誤讀 所以唔敢留comment...
Alvin﹕看來不學無術之人,是在下。
可能寫得太急,把東西混為一談。這故事教訓我們,不熟悉的東西還是不要「吹」得太遠比較好。
事後一問﹕其實是不是解構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主張﹖
(反正幾樣野我都唔熟)
這誤解應該很早已經開始,因為我在寫書介時,已經對未細讀的周華山《意義—詮釋學的啟迪》作同樣的敘述。不知道是周華山真的提過,還是我自己把其他地方讀來的東西混淆了。(不知何時才可以把這本書「發掘」出來讀清楚……)
正文﹕「周華山是香港一個特色作者,寫的題材是「偏門」,例如同志、女兒國等。詮釋學是西方哲學的一門,大體是說,任何「閱讀」都是讀者對作品的「詮釋」。因為各人都有背景知識,都基於背景知識去理解作品,所以都是「誤讀」(包括作者自己重讀作品)。詮釋學對理解文化現象很有意義,不過,《意義—詮釋學的啟迪》這本書,我未能細讀。」
因此想請 Alvin 兄指教一下。
kinochan﹕因為人老會收火。
我不敢斷定天文台沒錯(問題在於「錯」在哪裡),但我肯定認為準則有需要改變,可是我想不到好的方法。
力為﹕邊個香港人一個咁多條女呀﹖
肯定唔係我啦﹗
1.由於詮釋學不止一種,為免混亂,我只以詮釋學的代表人物伽達默爾的觀點簡略說明「詮釋學」是甚麼。
2.「理解的理解」(the understanding of understanding)。
-詮釋學研究的是「理解」這種活動。伽達默爾指出,詮釋學的字面意思本來指解經,是一種解讀文獻的方法。但是伽氏說的不是這種解經方法,他說的是吾人如何「理解」。即是說,不是理解任何客觀對象,而是理解吾人自身如何理解。換言之,他的問題是:吾人進行種種理解活動,這種活動有甚麼基本的模方或內在的規則?
-他在代表作《真理與方法》 的序言指出,所謂客觀的科學知識成了學術主流,但這種知識的進路卻同時限制了我們的理解(understanding)。自然科學家假定有一個完全中立的客觀世界,我們通過知覺經驗去理解它。這裏預設(presuppose)了一個外在於人的客觀世界,也預設了一個能理解「客觀世界」的主體,彷彿世界與人截然兩分,世界本身只能被動地由人類理解。伽達默爾反對這種科學中立論,因為它忽略了人類理解的歷史性。
-吾人是歷史的存在。吾人理解外在世界的時候,已經受到傳統構成的文化影響,吾人處身傳統之中,傳統構成吾人理解世界的樣式,構成我們的前見,前見使吾人在詮釋事物前已對詮釋之物有一定理解。事實上,我們進行理解活動時,已受到某種理解角度影響,這角度由歷史及傳統構成。不管願不願意,吾人都不能離開傳統,而以一個獨立的角度理解世界。
3.以上部份內容是本人二年級的論文,或有生澀之處,請見諒。現在略略解釋。
-「閱讀即誤讀」不是詮釋學的主張。誤讀必須預設正讀。詮釋學不是說如何去正讀或者誤讀,只是說吾人如何去讀。
-問題好像出現了。既然詮釋學不肯定客觀自存的閱讀標準,則人言人殊,沒有對錯可言。這個說法姑且稱次為「主觀主義」的批評。
-詮釋學不是主觀主義。以伽達默爾為例,他仍然有標準,只是這個標準不是寡頭的客觀自存。例一個例,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文法規則肯定與一百年前不一樣,因為我們身處的語言環境與一百年前已經不同。但是我們今天的語言仍然有規範,我與其他同時代的人身處同一時間,對語言的看法或多或少總會有相約的標準。我們會說「我愛你」,不會說「我你愛」(如法文的文法)。語文不斷在變,就在每一時每一刻都在變動,但是它不是主觀的。任何使用語言的人都明白這一點,沒有人可以自創一套語言並且其他人完全遵從而不參與當中意義的創造。伽達默爾想說的是,沒有一種語言之外的絕對客觀的語言。
-同樣道理,沒有一種歷史之外的絕對客觀歷史。吾人活於這個時代,就受到這個時代的視域影響,吾人不可能脫出歷史之外而評價歷史。同時代的人抱持的觀點都基本相約。例如,《紅樓夢》是一本愛情小說。這是傳統告訴吾人的,吾人在閱讀這個故事時是不會將它當成偵探小說閱讀的。儘管吾人對這部小說可以毀譽不一。正因為毀譽不一,就證明評價的人處於同一視域。
-套回你的例子。有人諷刺你是曹博士後人,基本預設就是他將你的文章理解為批評天文台的文章。就這一點來說,你們的視域一致,最少他沒有將你的文章當成笑話。視域既然一致,就應該有相應的標準來衡斷是非對錯。(文本的內容就是關鍵,他根本曲解你或者忽視某些內容,則是他的錯誤。)
-還有一點,詮釋學注重文本閱讀,重視文本內部的一致性。即是說,如果閱讀者的理解不能貫通文本,發現自己的理解會導致矛盾,則根本不是真正的理解,或者說不上理解。這是矛盾律的應用,不多說了。
4.解構?這個我不清楚。因為我對Derrida的原典不熟悉。後現代主義?或者,你將上述「閱讀即誤讀」等主張視為一群不學無術的人胡亂吹水之作即可。我只能說,這種吹水之作只是一些「所謂後現代主義」的人說出來的夢囈。後現代主義不必然是如樣,只是有人玩得走火入魔而已。這個我不多說。
謝指教。
記憶中那句「閱讀即誤讀」,是指文本形成後即獨立於任何人,包括作者自己。他們說沒有一個所謂「正讀」,所有閱讀都必然受閱讀者的主觀影響。就算作者自己重讀文章,也不可能指出一個「原意」來。他們以「誤讀」來形容。
真希望有機會重新找那本書出來,看看這印象是從哪裡讀來的。
@@對上一個回覆在一個星期前呢...
一次在某人blinklist中看到你的xanga 非常吸引_. 真希望你能改用blog@.@
其實香港好多forum既人講野都好似高登所講既膠 所以都冇上forum好耐了
而高登本身更聽說開始小朋友化…
我還是支持天文台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