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9, 2006

  • [逝者如斯乎]


    年初一。


    我不會恭喜大家發財(我一不是曾江,二也不希望大家恭喜我發財﹕我唔鍾意飲咖啡),也不打算恭祝大家萬事如意(因為自己也做不到的說來無謂)。


    繼續講是非。


     


    老爸回家小住,從來都是我兩母子「冇覺好訓」的日子。
    有道說「老人似小孩」,這老爸雖然沒有吃 DHA,不過一樣會過度活躍和「指揮我呀,人地指揮佢佢就 NO 呀」。兼且無端端會問你「我D錢去左邊」,不認識他的人還會以為他是百萬富翁,我們就是專呃人錢既騙徒。


    年初一,既然不像去年帶老爸「飛越老人院」回大陸避歲,當然要拜年。



    上次魚頭小姐說不知道在下對這些節目活動全無興趣。
    也不出奇。此等小事,就是認識我多年的人也未必知道。
    (頂多只會知道我是個「家裡蹲」)
    1. 沒興趣過年,因為新年對我沒意義。(元旦和大除夕已說過)
    2. 沒興趣拜年,因為我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善頌善禱非我所長。(看倌應該很清楚這點)
    3. 沒興趣逗利是,正因為沒興趣拜年,有錢都唔想要。


    (自小以來,歷年利是錢,全數上繳老媽。這倒不是被迫的,而是我根本不喜歡「有錢旁身」,二來知道老媽為我付出最多。就算到現在,我身上頂多只有幾百塊—這句是告訴那些想敲竹槓的學生聽的。)


    這位仁兄一大清早就打開窗和門,而今早清晨氣溫其實不高。
    於是熟悉我的朋友應該猜到﹕我會肚痛。


    在家去了一次,坐車到油麻地又找「老麥」去一次,到了大伯家中,竟然還要多借一次﹗
    正好「送舊迎新」。



    媽﹕「你有冇搞錯呀﹖﹗人地拜年龍馬精神,邊有你咁架﹖
    我﹕「關我咩事﹖你咪問我條腸囉﹗
    (腦筋一轉)……況且,佢係好精神喎,唔係點會……


    一年沒拜年,方氏家族的習慣竟然大轉。我們去到玉器店,竟然沒人。
    還以為太遲,唯有自行到大伯處「投案」,怎料眾人姍姍來遲﹗
    問三伯娘,原來根本沒有人去玉器店了……



    玉器店是方氏家族的「總舵」。
    叔母未過身之前,新年總會一早到「總舵」坐鎮。所有人都會先來這裡向「大家長」請安,所有媳婦(包括家母這個姪媳)都要向她敬茶。
    (玉器店是叔母家的,我口中的叔伯其實全都是那一房的堂叔伯。他們人丁興旺,非鄙人一房只有「兩代單傳」可比。)
    所有叔伯堂兄弟跟著就會在玉器店裡互派利是。方某一年的利是錢大概沒九成也有八成,是在這裡拿的。(此舉成本甚低,只要對在場每一個有資格派利是的人,堆起笑臉講句「恭喜發財 / 萬事勝意 / 身體健康」就成了。)


    然後,後輩再逐位前往大伯、二伯、三伯、四伯等……的家裡拜年。
    這樣就「消磨」了一個上午。下午再去姑母家拜年,就完成了這年的「拜年任務」。
    不喜拜年逗利是如我,對於這個「所有人一起交換利是」的制度,曾戲稱為「利是聯合交易所」。


    原來叔母這位傳統掌門人過身,眾人懶根浮現,盛況不再矣。
    (不過今年其實也有「聯交所」,只是地點轉往大伯家中。可見「客觀需要不為個人意志轉移」的定律。)


     


    新春是非講完,講自己的是非。


    胡兄寫了篇很恐怖的文章(原文不敢引錄)。雖說自我批判和自我踐踏只是一線之差,但也不用反彈得那麼高。我的頭不夠大,恐怕戴不下那頂高帽。


    1. 重申﹕不想令任何人誤會「她」跟我有甚麼關係。
    為何我還會用「她」這個特別寫法,只因為我不敢改用其他稱謂(怕走漏口風,雖然應該已經有人估到),而且雖已早失芳心,但我對她還是有點感覺的。


    畢竟,百科全書不是愛情小說,甚至,不是文學。
    注定是參考書,鮮可外借者。(活動辭書論)


    2. 回應原文﹕



    方某的學識、志氣、柔情,實在「心裡有數」(屈指可數﹖)。
    「過人世」唔係靠學富五車(超級市場小手推車﹖),而是講智慧、講關顧的。偏偏這兩點,我皆缺。
    我認同馮兩努的說法,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不才如我,自然不遇。


    人家說你懷才不遇,是一種恭維(或安慰)﹔但自以為懷才不遇,只會變成酸腐文人。
    讀書人可以窮酸 / 寒酸,但切忌酸腐。
    一腐,書味全失矣。


    3. 再次感謝好朋友的幫忙和捧場。


    至於甚麼是「知己」,現在我已經不太敢說自己明白。
    這世界讓我雙眼發白。


     


    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Comments (2)

  • > 「過人世」唔係靠學富五車(超級市場小手推車﹖),而是講智慧、講關顧的。偏偏這兩點,我皆缺。

    1) 不見得方老師沒有 (男女相處的) 智慧,只是因為太了解,所以決定放棄?

    2) 方老師是怕一旦關顧,關係會變質,所以才拒絕關顧別人吧?

    況且大家是正常的成年人,不用時時刻刻也關顧的。

  • 做朋友就冇所謂,做情人就有所謂的了。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