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0, 2005
-
要留意的兩本書﹕
李天命的《哲道行者》,很早就知道在書展推出,但既然沒去,也不打算未讀即訂。(李天命的書很奇怪,不是每一本我都有興趣,所以一定讀過才買)
Carl Zimmer《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本來跟演化有關的書已經很多,多一本不多,少一本不少。可是這本書是跟美國公共電視台著名專輯《Evolution》(明珠台以《進化新紀元》為題播出)同步推出的,內容也大體類同,於是我一定有興趣。
(網站有片段試看,還有更多教學資料,當然教學材料都是美式的)之所以要買,是因為我實在很喜歡這套專輯。有關演化的電視專輯也不少,但大多是「野生動物紀錄片」式的片集,很少像這套專輯那麼全面,由演化論的歷史、各種證據、大滅絕、演化競賽、性擇、智慧人類的出現、與宗教(其實即基督教)之間的爭議和調和,全部都有。對於想了解演化論的人而言(無論是否教徒),這套專輯都可稱「最佳之選」。
首兩集甚至拍成「古裝片」,找人扮達爾文(真的很似﹗),重演他偉大發現的歷程(題目就叫「Darwin's dangerous idea」)。赫胥黎對牛津大主教一幕,也與書面記載很相似。喜歡歷史劇得會追看《醫道》的我,當然也愛看。就不說歷史劇,只講片頭﹕一開始達爾文在畫他的演化樹,然後就見到生命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登上陸地,演化出各種動植物,最後一隻小雀飛過一棵大樹—達爾文演化樹的象徵。最後出現節目名。
用一個片頭就表達了演化論最核心的觀念,水準之高令人驚喜不已。當年明珠台重播時就想錄下,怎料明珠台留下最後一集(What about God?)不播﹗(不知是否怕了教徒﹖我曾經投訴,但當然不了了之。)
既然錄不成,市面也看不到有售(Evolution是有VCD版的,可是不像國家地理、Discovery的專輯一般在港發售),買一本也好嘛。
Comments (2)
* [[陳國偉]]在其著作《[[哲道反思]]》裏面,更以「語理分析」之「[[子矛子盾法]]」點出了連李天命也多次犯上「語理分析」之 [[毛病]],令不少讀者反省到「語理分析」之遊戲方式是否可行?
* [[李天命]]批:「為什麼被造者就沒有資格批評創造者?有何理據?」...李天命認為這句話是犯了「[[不當預設]]」!(參:哲道行者51頁)
* [[陳國偉]]針鋒回應:「為什麼被造者有資格批評創造者?有何理據?」...陳國偉認為這句話同樣犯了「[[不當預設]]」!(參:哲道反思223頁)
* [[李天命]]批:「『有沒有資格批評』是一回事,『所提出的批評正確與否』是另一回事。」(參:哲道行者51頁)
* [[陳國偉]]針鋒回應:「一回事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另一回事。」...陳國偉點出李天命所言乃[[重言句]],[[言辭空廢]]。(參:哲道反思223頁)
* [[李天命]]批:「『批評關於上帝的神話』不等於『批評上帝』。」(參:哲道行者51頁)
* [[陳國偉]]針鋒回應:「『肢解哲道行者的四肢』不等於『肢解哲道行者』。」(參:哲道反思223頁)
@痴鮑命 - 如果不是有人送上門,我根本懶得批評他。單是這幾句,足以暴露陳國偉是個思方盲。
> 「為什麼被造者有資格批評創造者?有何理據?」...陳國偉認為這句話同樣犯了「[[不當預設]]」
1. 你要阻止人批評,給理據的責任當然在你身上。(他或者又會說是「不當預設」,也許「要求他給理據」本身就是「不當預設」)
2. 要反駁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自己的理據,指出「被造者的確沒資格批評創造者」。不給理據只懂鸚鵡學舌,等於告訴人自己無理可講,唯有放煙幕、扮「回應了」。
> [[李天命]]批:「『有沒有資格批評』是一回事,『所提出的批評正確與否』是另一回事。」
[[陳國偉]]針鋒回應:「一回事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另一回事。」...陳國偉點出李天命所言乃[[重言句]],[[言辭空廢]]
這一句可謂把「思方盲」的面目完全揭露出來,而且十分爆笑。
如果這也算回應,我也可以說「陳國偉是陳國偉、李天命是李天命,陳國偉所言乃重言句、言辭空廢」。
真係廢到無倫。
>[[李天命]]批:「『批評關於上帝的神話』不等於『批評上帝』。」
[[陳國偉]]針鋒回應:「『肢解哲道行者的四肢』不等於『肢解哲道行者』。」
這不單是思方盲,更是宗哲盲。
宗哲盲﹕上帝按宗教本身的定義,是無法完全了解的。所以任何對上帝的描述也一定是不完備、有漏的、甚至是有錯的。
思方盲﹕對「上帝」(或任何一個主/客體)的描述,不屬於主客體的一部分,但哲道行者的四肢肯定是哲道行者的一部分,這是比喻不當。
舉例﹕有人說「陳國偉是女人」,你批評這句話就等於批評陳國偉﹖
要不是有人打算把「上帝」的定義據要己有,堅持自己對上帝的描述完全沒錯(耶穌不是教他們謙遜嗎﹖),就不可能把「批評神話」視同「批評上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