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4, 2005

  • 昨日耐不住老媽,跟她出青衣城走一趟。
    結果在「永恆的士多啤梨」遇上災難。


    店外貼出了一幅「喇沙」(東南亞特色食品)的照片,樣子還頗像樣的。於是老媽雙眼發光,我就知道避不了。


    如果那是小店鋪,我還可以想「也許店主真的懂」。但我對連鎖式食肆毫無希望可言。就算它的總廚真的學懂了,那麼多的分店,那麼多的廚子輪值,你怎能讓每一個都學懂﹖還不是一份食譜,就讓分店去煮﹖
    不是當地人,就很難煮出原汁原味。連鎖店就更不可能煮出原汁原味。完全可以想像那是只能騙過本地人的作品。


    偏偏老媽有的是鄉愁,既然雙眼發了光,說甚麼都沒用。
    就看妳怎樣栽倒。


    不愔中文如老媽,還想幽我一默﹕「一試便知龍與鳳。」
    我﹕「花成百蚊就係為左睇下人地係龍定鳳﹖」


    估都估到後果啦。
    來了,倒是騙得過我的,香味和樣子看來也像。
    然後老媽吃了幾口,面口開始轉壞。
    她問鄰桌的師奶﹕「覺得如何﹖」
    師奶﹕「幾好丫,我都食晒勒」(反應如我所料)
    老媽﹕「唔係咁架……」


    然後開始「牙痛咁聲」﹕
    「D味道唔係咁架,都學唔到既」
    「冇左豆卜,又加幾塊青椒落去算係點呢﹖」
    「人地整喇沙唔係用米粉,係用米線架」
    「叫個廚師去學幾年先煮啦」
    (以上純屬摘錄)
    然後捉左個侍應妹妹黎「鵝」,不過老媽總算懂道理的,沒有為難那位妹妹,只是在訴苦。


    明知唔會食到想要既味,就唔好幫襯啦。又要我聽妳D牙痛聲……
    仲要全部都o係我預計之中,仍然避不過,咁先慘。


    o係香港食左咁多年「海南雞飯」都仲未學精﹖
    根本唔係人地搵妳笨,係妳搵自己笨呀……(其實係我俾人搵笨就真 )


    --------------


    融合教育長遠計 正面歧視不足慮 http://hk.news.yahoo.com/050703/10/1e50u.html
    協助疾殘人士 八成人基於同情心優越感 http://hk.news.yahoo.com/050703/12/1e4px.html
    融合教育助殘疾顯不足 http://hk.news.yahoo.com/050703/10/1e510.html


    如果真的是「正面歧視」,那倒不妨,大家總有互相認識的過程。可是我見到的卻是負面歧視。


    為教授「出戰」十一所小學,有幾所的班級都有智障學生。
    心肺耐力的測試要求小朋友跟訊號跑,只要有人帶領(而小朋友又聽話的話),是不成問題的。
    但肺功能的測試就很難,要大人「吹」出一條標準的肺功能曲線也不容易,何況是小朋友﹖於是負責肺功能機的同學往往要多花唇舌解釋、甚至親身示範。很多時候,那張圖還是我勉強「收貨」的。
    一般的小朋友尚且「吹」得不好,智障兒童吹成如何,可想而知。就是讓負責同學再三示範,大家齊齊鼓勵,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往往還是吹得一團糟。在這個時候,最容易聽到其他小朋友嘲笑的聲音,有時是嫌他們阻慢隊伍(大家在排隊等候),有時是直接笑他們蠢。
    當然,我得承認,有些智力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吹」得不好,一樣被嘲笑。我們就會著他們不要吵鬧,影響人家。
    上一次測試,又遇上這種愛嘲笑人的小朋友,負責同學勸之不停。我終於忍無可忍,大罵﹕「你即刻同我收聲﹗」


    我本身認同融合教育的理念,但如果落實得不好,讓殘障兒童每天受欺凌,難道又是教育的原意﹖(還是讓他們小時見慣,就不覺得是問題了﹖)


    美國少女內衣初體驗年齡越來越年輕,業者瞄準市場向下紮根 http://hk.news.yahoo.com/050704/3/1e5mq.html


    同樣是往校作測試時的感覺﹕確實如此,很難想像小四五的學生會發育得那麼快。我當然不是指那些因為過胖而在胸部積聚脂肪的小朋友,因為連體形一般的小女生,有些胸部發育程度看來像是十二三歲般,我沒辦法相信小朋友會有這種身形「曲線」。
    不知道是女孩子真的進一步提早發育(理論上隨著營養改善,戰後少年已提早發育),還是因為大陸新移民增加(所以其實是超齡學生),又或者只是小學生時的方某對女生完全沒興趣(那時我最討厭女生),所有從沒留意她們的身材(其實早就如此﹖)。


    如果真的是提早發育,那就令人擔心。小女孩身材太早成熟,反而模糊了成年/未成年之間的分野。原本按女生身材預計的年齡,但這個估計已經完全跟不上事實趨勢。
    可以想像「衰十一」的男生,不見得就是戀童癖或者懷有惡意,說不定就只是「誤以為」對方成熟而已。就算理性上知道她的年齡,與感性上本能直覺(身材)所判斷的情況也大有差距。
    需知道,人在做愛之前,是不會查對方身份證的。就這樣,女生「被侵犯」了,那男生就無端端犯了法。
    始終還是要讓他們知道法律的限制和後果,和應付性欲的方法。希望他們顧及對方,不要讓禍及對方的情況發生。


    就讓他們「知道」一切吧。

Comments (5)

  • 永恆的士多啤梨.....................

  • 像我這種同樣有嚴重思鄉病的南洋人,想吃地道東西唯有自己弄,或者每年抽空返南洋吃,沒法了。

    香港人是弄不出南洋東西應有的味道

  • To C: 這店子在我眼中從來只有一個貴字……反正它的東西我吃不出跟「大快樂」有甚麼分別。(又或者是我的味覺特別差吧)

    To 世澤兄: 不是當地人就很難做出地道菜,只可以怪她那麼多年還不學精。
    就是我在新加坡也覺得燒味沒香港的好吃。
    《聯合早報》某食評作家又曾提及新加坡的食店如何亂做「麻辣」菜。

  • 地道菜這回事,其實有著文化的根在背後,是很難解釋。

    香港的海南雞十居其九半,用的黑豉油不對辦,雞不起骨,黃油飯和黃薑飯都搞不清。我女友之前對香港的海南雞還有興趣,她去了新加坡文華吃了一次,返到香港都不吃海南雞了。

    很不幸,海南雞這東東,絕對不適合在家弄,慘。

  • 文華海南雞飯雖然出名,不過我食唔起。其實一般熟食中心的海南雞飯已經很好(我要求不高),反而大商場「美食廣場」就算身處星州也不能寄以希望。

    在香港我寧願吃白切雞,反正他們都是用海南雞飯的價錢賣白切雞。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