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 2012
-
傻鱔遊箕灣
[傻鱔遊箕灣](註)
星期四上午回校「發展」,下午就打算去海防博物館看那個未看完的展覽。連午餐都乾脆去到筲箕灣才吃。
以往經常放工後坐隧道巴去金鐘或中環轉車上港大上堂。就算之前由學校去筲箕灣都是經地鐵,倒從沒坐過隧巴。所以這天專程去坐606。
怎料原來這巴士短到只有兩軸(巴士大典說606是九巴僅有用兩軸雙層巴的路線),而且司機位後面還有幾個「向前坐」的位那麼「趣緻」﹕
(維基百科另外有張外觀照)
這巴士行的路線很多地方都沒去過(尤其是太康街和耀東邨),就當是觀光吧。在巴士站看了路線圖,但其實不太清楚應該在南康街(筲箕灣道)還是阿公岩道(柴灣道那邊)下車,又不想太早問司機,免得他以為要提醒我下車。所以等到車入了筲箕灣立即問,司機就叫下站(南康街)下車。
其實這個站跟筲箕灣東大街還是相當遠,但只要望著街市走就不會迷路。之前跟親戚朋友去海防博物館,曾在這裡吃飯,後來才發現原來另外有一間「咪株連」粉麵店,這一天決定一試。午飯時間,人多得很(路上見到的中學生是哪裡跑出來的﹖),幸好只是一人所以不用等可以搭檯。
網上評價不一,但方某本來就要求低(所以才在各校飯堂生存愉快),反而覺得不錯。至少河粉很滑,魚蛋魚片也夠彈牙。
最重要的是,價錢合理,雖然份量不算「大件夾抵食」但我覺得「還足夠」。總比那些連燒臘飯也夠膽賣四五十塊的合理得多。好了,結帳後走去海防博物館。(前面那間貨倉,門口竟然有路障的,像金庫多過貨倉。叫甚麼「中行貨倉」﹖不如叫四行倉庫算吧。)
門口掛了牌﹕「博物館今天休息」
已不是第一次了,我總是記不住星期四是休館(始終還是停留在市政局年代星期一休館的規矩)。
(更大的問題是……為何學校總是選人家休館的日子搞發展日﹗)睇怕第日我連去博物館都要實行「指差呼稱」。
(指差呼稱﹕日本發明的一種工業安全實踐,每逢進行危險工序,都要用手指著需要確認的重點,然後用口說一次注意事項,再以眼和口確認OK。如指著電掣﹕「電流已關上,OK﹗」
這在香港工人眼中是一種頗「低能」的做法,但偏偏有效。)如果不是吃了一頓「咪株連」,這一程車就是完全浪費了。
決定去信和買扭蛋玩具算,但買了回來又發現有些細位斷了……
(註﹕標題取自李天命在《哲道行者》自諷哲學系人之「庸顱戴光環,傻鱔遊沙灘」。)
(圖像引自香港網絡大典)----------------
家騮﹕做乜依家D蕉會著住睡衣通山走架﹖﹗
(暗淚台《Banana in Pajamas》,「蕉著睡衣」這設定實在夠無厘頭的)
每個星期都要玩字,八卦雜誌的中文真是越來越難明﹕
左﹕「侵食」很明顯是借「侵蝕」的音,但「食」就「食」,怎樣「侵食」﹖(「侵蝕」也難明,徐子珊既非真菌亦非細菌,怎麼侵蝕另一人﹖黃宗澤有甚麼「蝕」了﹖)
右﹕看完「圈中4大處女」後,下一句那個「率先破」只會令人誤以為最後一字是「處」……雖然香港無論是哪個女人嫁哪個男人都濫稱「下」嫁,但甚麼叫「破嫁」﹖(老媽﹕「破例下嫁」掛﹖
我﹕幾好想像力喎。但嫁咪嫁,破左咩例﹖)
Comments (4)
破價?(破--所以個「價」跌左?)
@smileooooooo - 怎能「破價王祖藍」﹖
很厲害!!那個貨倉,正是中銀金庫!!
@wayne5354 - 確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