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 2012

  • Keep working in Mid-Autumn

    悼中華民國大陸地區淪陷63周年。
    (熱烈期待圍觀來年「匪慶」年數怎樣寫)

    ---------------

    除了「冇癮」之外,近日還是「得個忙字」。出營後不是追訂報和暑假閱讀約章的事,就是趕著改作業。直到日前才有點時間可以開始做一些為後來作預備的工作。希望新助理接手順順利利。

    結果四日所謂長假,幾乎都是用來辦「公事」。

    星期六日用來來清理校友會的事,剛巧校方換了接頭的老師,很多事情要仔細講。星期六用來了結會議紀錄和德國科意見調查的報告。星期日則用來搞修改章則的文件、選舉文件和草擬年度會務報告。到了今早還在搞校友會網頁和表格。

    今日剩下的時間和明日應該都是用來應付剛送來的博物館通訊,繼續更新節目日曆—如果這兩天做得完的話—感覺還是「冇癮」,忙成這樣不知為了誰,也不知道對多少人有益。

    反而馬嬲就很快「冇左件事」,繼續玩﹕
    (You jump I jump! You eat I eat!)

    雖然做了很多事,但也不至於完全沒有出去。

    星期六晚家族聚餐,吃完後跟老媽去找一家餅店,結果去了從來沒上過去的現時點商場(雖然在下一直知道這位置)。餅店沒有開,卻發現原來幾乎是個LEGO商場,差不多一半的鋪都在賣LEGO……

    (結果找到這一則好笑的討論)

    還有一些鋪是賣舊郵票舊物品的(其實連LEGO鋪也有很舊的LEGO賣—竟然有方某小時候見慣的型號……)。
    結果在下也受不住誘惑,不過不是買LEGO,而是買了一套鯊魚扭蛋模型。自從葵涌廣場那間關了門之後,要找賣這些生物/科學類扭蛋玩具的店鋪也不容易。如果不想逐隻扭的話,這些賣扭蛋玩具的店多數都只賣卡通或人偶。(其實葵涌那間還是比較好,那邊成套賣的話會連神秘版的,這裡的一包反而沒有。)
    (如果不怕逐隻扭的話,我發覺這些像真的生物類扭蛋,反而比那些卡通角色如方吉菇更便宜……)

    中秋夜,被老媽拉了出去太興。我想來想去都不明白為何賣燒臘飯可以賣得那麼貴,尤其是對比有燒臘老闆賣十幾廿元飯盒給窮人的時候。(當然我不是要跟赤貧人士搶便宜飯盒,但對比太大了吧﹖你賣三四十元一個餐我還可以理解,但五十多……)

    更難過的是,又是在老媽眼闊肚窄(方家騮跟她差不多,嘴闊肚窄)之下,叫多了吃不完。我也是很勉強才把自己碟上的飯菜掃清。常常打算把飯菜塞給我的她,當然可以說叫多了也沒所謂。
    明明昨晚聚餐才大魚大肉,今天竟然還要吃剩,這才更令人不爽。昨晚我們只是「食客」,主家叫多了吃不完不算是在下的責任,今晚是自己叫菜的卻還要叫多了……

    然後去了海濱長廊,其實自從整個青衣東北海岸的長廊打通之後,都未試過正式行一次。
    整條開通了果然不同,人多得像彌敦道。(反而九龍公園還好一點,至少某些地方沒那麼多人)

    老媽又再發揮拾荒本能,拾了一堆遊人遺在路上的螢光條給小動物﹕
    (我係三色嬲﹗)

    (我地都有份玩架﹗)
    但回家後卻發現這些螢光條漏了油來了—不知是因為太幼還是品質不好的關係—不過只沾到手袋,小動物們沒沾上。

    沿著海旁一直過了青衣城,還發現原來「浩劫灣」有幢樓正對公園的「海角」,這天有一批青年在大聲喧嘩。(希望不是常常有人這樣做吧,要不然樓上那些人不知該如何入睡。)

    沿路長得比較矮的大樹,一概變成小朋友(包括大人﹖)的「許願樹」,只不過拋滿的不是橙和寶牒,而是螢光條圈圈。
    老媽問,康文署的人稍後是否會把那些圈圈拿下來。我想不會吧﹖清除這些圈圈可能比移除塌樹更麻煩,說不定只能等下一次颱風或強烈季候風把它們吹走……
    在這個「壞的都是大陸人」的年代,如此「有公德」的事情,不知道會否被說成都是「大陸人」幹的。只是我一點也不覺得現場那些像大陸人,除非你說香港絕大部分人口都是大陸人

    (面書更有人跟在下說,鍾庭耀的認同感調查中,自認「中國人」多於「香港人」的,就是這類本地品行不端之輩。我可真的不能理解鍾的調查結果何時把品行跟身份認同扯上關係了。如果有學生這樣向在下分析鍾的調查結果,我一定給他一個大交叉。)

    繼續行向北岸,這一帶自從跟「第一個她」分手後,就超過十年都沒來過,反正也沒甚麼理由/藉口過來了。靠近公共屋村,人流比青衣城那一帶更密集。(但沒留意樹上的螢光環是否也更多)

    最後就是北岸公園(正式叫東北公園),同樣是沒來過。不知為何燈光那麼強,這晚沒有人打球的,其實關掉大白燈,開黃色路燈就夠了。不過時間已晚,打道回府,沒有進去看設施。

    噢,又要埋首於那個博物館節目日曆了。

    ---------------

    中秋前在某蟻餐廳拍下的﹕
    把「Roman Salad」譯成「羅文菜沙律」的人大概是羅文歌迷吧﹖

    順道賣賣這個中學圖書館主任工作國際網上調查的廣告

Comments (2)

  • @Pok Lai@facebook - 那就即是我孤陋寡聞了,因為我沒聽過「羅文菜」這個名稱……我想甚至連老媽也不知道,要不然我跟她說這餐牌的時候她也會告訴我了……

  • 我也‘熱烈期待圍觀來年「匪慶」年數怎樣寫’……

    Roman Salad 我會認為是那種類似生菜的菜囉……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