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6, 2012

  • Arthur Clarke's "Star"

    [劇透注意]

    話說﹕上帝苦待台灣,為了香港?

    「神保守了香港,難道祂順道懲罰台灣?」

    「原來是為了華人基督教見證新寵兒——林書豪。他第一次來香港喎,講見證喎,book左個大 hall 喎,分分鐘成萬人入場,過千人決志喎,係咪好緊要呢?係咪千祈唔可以打風呢?係呀,對他們來說,林書豪可以來到香港,開到佈道會,比台灣重要多了。所以呀,我話知你個風 U-turn 又好,S-turn 又好,總之唔好搞到我個聚會。」

    然後肥醫生﹕台灣南部兩度受天秤風災全因上帝恩典?

    「只可惜,惟有香港的基督徒才會認為這是恩典,是『拯救失喪靈魂的大能』,他們的眼光只看到自己的聚會有多成功,卻看不到他們的感恩背後,正正有上百萬的居民要為他們頂災!」

    這突然令我想起讀過一篇科幻小說﹕

    這篇科幻故事,說有個神父(記錯,其實是耶穌會士)參加外星探險隊,研究一個被超新星摧毀的外星古文明痕跡。最後竟然發現原來那顆超新星就是標誌耶穌誕生的伯利恆之星,神父幾乎精神崩潰。

    今早翻查舊書,才發現原來是西方科幻三巨人之一的克拉克寫的《星》(英文維基)。
    我讀的是《飛向群星》(科學與科幻叢刊第三輯,三聯,1990)第102-108頁,潘昭強的譯本。現在網上找到的是大陸《科幻世界》1998年楊霞的譯本,這譯本跟潘的大部分行文一樣,只是部分用詞或分句有分別。(而且網上版本有些錯漏,例如文首第三段尾句,潘譯為「以至我會舊日聲譽蒙污的行徑」,網上楊譯就變成「使我旧日声誉蒙污的行径」,漏了「會」字。)

    雖然我認為潘譯比較好,但既然網上能找到譯本,這次就不當文抄公了,有興趣的請自己去看。只當可惡的劇透者,把結局抄出來。(來自英文維基和潘譯)

    [O]h God, there were so many stars you could have used. What was the need to give these people to the fire, that the symbol of their passing might shine above Bethlehem?

    神啊!宇宙間億萬恒星,為什麼祢偏選這顆﹖祢用天火斷送了整個世界的人,就只是為了照亮伯利恒的早晨﹖

    克拉克筆下這個耶穌會士,似乎比香港某些教徒,更有人性。
    (是那些人的話,大概要感恩找到伯利恆之星吧﹗)

    ---

    後話﹕Alone in the Fart網主在文首網誌留言,揭露了那個機構的本質

    「和諧頻道」是「和諧事業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的子機構,基金會的董事會主席為蘇穎智,這廝大家都應該知道是甚麼貨色吧!

    其實,看看這個報道會的協辦機構,已見到一丘之貉。和諧頻道與恩福堂的蘇穎智不用介紹;宣道會北角堂的主任牧師蕭壽華,曾任明光社主席,現為明光社董事;沙田浸信會的主任牧師梁廷益,於神棍葛福臨2008年香港佈道會中擔任傳譯。主辦機構「香港聖經教會」(切勿與香港聖經公會混淆)看來比較人畜無害,前者的長老與執事皆以台灣人居多,這大概也是它主辦這次佈道會的原因,不過和諧頻道的「講道庫」擺的都是播道會恩福堂與港福堂、蘇穎智、蕭壽華及香港聖經教會的影片,想來這些教會機構或人士的關係應該幾密切。協辦機構宣道出版社的底細最乾淨,而 Island Community Church 則底細不明。

    -----------------

    補﹕首位登月的太空人岩士唐去世了,不禁令人想起這首詩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Comments (3)

  • 我就想起黃子華的對白:「『深信上帝掌管歷史』……我終於都知道邊個係幕後黑手……」

  • @beanchung - 咁成個埃及雞犬不寧既幕後黑手都係同一人o者 :p

  • 這一首《黃鶴樓》的作者好像是⋯⋯

    中學還是小學讀過這一首,可是記得作者名字不是這樣的,也許我記錯吧。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