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9, 2012

  • [生活小報告(續)]

    5. 也許方某已練成絕招,房裡風扇的旋鈕竟然給我扭斷了…… (雖然已用了很多年 )

    於是要出去買,因為房裡堆了很多書(和玩具),買到以前那部風扇是老媽得意之舉。因為那部「忠臣家電」的風扇設計很特別,下面是平板,扇機靠兩枝鐵舉在半空,旋鈕不在平板上而在扇機下。所以放書很方便。

    看了幾間店,老媽立即被一個煮食爐牌子的風扇吸引。這部本來是坐地扇,而且直徑比較小,但用了鋼葉,所以風力似乎不錯。不過噪音多了一些。那個座像軚盤,老媽說用來放電筒正合云云……

    6. 究竟一碗飯有多少錢是用來交租的﹖

    在長發,很久沒吃某家的肉臊飯。竟然完全走樣,以前的糖醋排骨真是一條條的,現在變成排骨粒。素來不愛吃剩菜的方某也沒吃完,老媽問到叫她自己吃一粒試試,因為實在太實、有如咬柴。連飯也是半生不熟。

    這個三十八元正的糖醋排骨肉臊飯餐(連紫菜花枝丸湯一碗),究竟有多少錢是用來交租給領匯﹖有多少錢是留來買材料的﹖

    晚飯時間比較擠,有人搭檯叫菜,那個口音不正的姐姐覆述提及「夜香奶茶」。
    我一時頭腦轉不過來(跟柴骨搏鬥中),還在想有甚麼新口味叫「夜香」。

    待她把飲品送來,再說一次「夜香奶茶」,我才想到她本來是說甚麼,和有甚麼好笑……

    7. 近來經常轉了去暗淚台看紀錄片,省得不用跟老媽再看那些無聊肥皂劇
    (哎…心戰也算不錯的,然後師奶紛紛表示睇唔明……)
    近幾星期,除了看女皇鑽禧特輯外,老媽特別喜歡看那些澳洲小廚神比賽。

    對於除了白飯之外甚麼都不懂得煮的方某來說,這些小朋友的確非常厲害。
    不過聽到一集說那幾十個入圍者已是過千人的初賽中挑選出來,那麼在整個澳洲找到幾十個厲害的小朋友,應該也不算過分。
    (有人說香港搞這個比賽可以找到甚麼「港孩」﹖我想如果那找一千人來初賽,要找到十幾廿個程度相若的,也許不至於不可能吧﹖)

    小朋友經驗總是有限,遇上困局評判(兩位大廚)也會伸出援手,教他們如何補救。在香港會否被人投訴偏心了呢﹖
    至於總理客串做評判,當然很好,不過在民主國家不至於出乎意料就是。

    -----------------

    [繼續入口]

    譚蕙芸:深水埗露宿者講「人話」

    他回顧,露宿生涯裏,不少警員和露宿者有「默契」,遇到有人投訴,警員會叫他們「拍硬檔搬吓個位」,食環署每月洗地也會預早通知。想不到今次有人趕盡殺絕﹕「掃場那幾天天氣最凍(其後幾天寒流襲港,最低氣溫只有12℃),不少露宿者都是60幾歲老弱傷殘,那幾天才來收東西,禦寒衣物一件不留,不是想逼死我們麼……佢即係當我們露宿者好似垃圾,不單是我們的日用品,連我們個人都係(垃圾)」。

    (方按﹕一個不讓最弱勢群體活得有尊嚴的社會,其他人遲早都不會有尊嚴。)

    獨立媒體﹕2012六四特刊:怕/不怕滲透?教協在民主運動中的定位

    大部分教師在政治及社會文化議題上都不算激進,甚至有點保守,而這多少決定了教協的政治立場,跟「中共滲透」等的陰謀理論似乎沒有太大關係。由華叔開始的教協領導層很早便意識到,不能脫離會員的想法,走得太前;同時,教協本身也對各種政治批評少有回應,因此,這可能便注定了教協是溫和民主派的堡壘。當然,批評者也許會認為是借口。

    獨立媒體﹕訪問:一位普通黨員,一位在港內地生幹事

    有沒有可能操縱上證指數﹖上證指數周一下跌64.89,巧合還是人為操控﹖

    (討論六四收市數字之謎)

Comments (11)

  • 《心戰》我都睇唔明……不過,那些心魔似乎visualize得太淺白……

    執法者與露宿者間的默契消失,證明社會氣候已經大變。「社會氣候」不單制度,還有人(仁)心。(可有聯想到近年警察和示威者的關係?)

  • 暗淚台?!
    提起排骨,上次天后那間的排骨真的很不錯 :p

  • @beanchung - 不淺白會有更多人投訴看不明白。
    就像Tommyjonk大之前說的,像警方和示威者的默契早也消失了吧。
    @chestnut_girl - 明珠對暗淚
    在天后哪兒吃﹖

  • 順豐排骨麵,http://210.184.167.34/mobile/sr2.htm?shopid=40507

  • 不如你搵日過嚟同我食飯吖,食完可以去炮台山探維尼 :)

  • @chestnut_girl - 平日邊個得閒去對面海食飯呢……

  • 要拒絕就拒絕啦,唔好搵借口啦~

  • @chestnut_girl - 妳等下六月尾啦 :p

  • 你話架,唔准賴帳!

  • 我也超喜歡看 Junior Master Chef!!!

    我也想過你問的問題:香港能找到十六個有如此程度的小廚神嗎?我的答案是:想也不要這麼想!!!
    在香港,八至十二歲又有機會鍛煉廚藝的孩子,除非是‘廚神家族’出身(可是又不能是‘職業’那種,原因大可自己想想。矛盾吧?),否則如果不是基層家庭(隨時買完菜回家煮飯還要餵好弟妹再幫他們洗澡那種~),又不會有機會訓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記得有個胖胖的純情小女孩在節目中弄了一個超級好吃的朱古力蛋糕甜品出來,評判也驚歎說自己也沒法造得一份更好吃的出來,那蛋糕在澳洲任何高級 Cafe 也不失禮,問她‘祕訣’。她竟然說(我聽到都驚歎!)她三歲就開始幫忙弄這種蛋糕(at home, of course),而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過程’,對這種食物的‘愛’!

    你說,香港的‘港孩’,到這個年齡,能煎蛋、滾湯已經是奇蹟了吧?!(當然,澳洲也會有這種‘港孩’,哈哈!)

  • @Frostig - 但也要留意鬼佬素來說話誇張,尤其讚人的時候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