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1, 2012
-
教大班,除了學生容易起哄外,還有一點麻煩,就是難確定大家都跟得上進度。
尤其是電腦操作有如數學計算,往往是一步錯滿盤皆落索,之後又追回哪一步錯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初初開始教電腦時,我會先自己示範做一次,然後叫學生再做一次。
第一年還勉強可以,之後發現學生的 attention span 越來越短 (維基說一般人不超過二十分鐘、兩歲小孩不超過五分鐘,很明顯有不少學生未夠兩歲),多說幾步的話學生如果記到頭兩步已屬幸運。於是唯有退而求其次,改為「執手教寫字」式的逐步教。
(說「退而求其次」,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示範了完整步驟,學生掌握了整個結構和製作流程後,往往更能自由發揮和變化。
正如我第一年任教學生的作品變化多得多,後來的學生因為要逐步跟,做出來的東西雖然圖案不同但內裡的結構幾乎都完全一樣。
要求高一點,當然希望學生可以自己發揮而不是死跟自己。但如果他們連功課都交不到的話又怎麼能要求……)所以教電腦操作時,往往行了一兩步,就要先停下了看有誰跟不上。
某些出名不聽書不交功課的「著名人士」,往往是這時候就會大叫「跟不上」,好讓你多給一些時間他們(繼續上網自己消遣)。前幾天又發生這樣的情況。
某著名學生﹕「未得﹗未得﹗」
方﹕「你都唔係做緊我D野架啦﹗」(這絕對沒有冤枉他)
生﹕「得架啦﹗你畀多一D時間我就得架啦﹗」
方﹕「如果要畀你一個限期,我相信會係一萬年。」
(眾笑)
--------------
很難理解整個教科書事件是甚麼一回事。
最難理解的是孫明揚在做甚麼,先是要求出版商把教科書和教材分拆定價,禁止學校收取免費教材,搞得學校人仰馬翻。然後到出版商分拆定價了,又說學校可以免費收取「清水版」教師用書。最後出版商屈服不更改價錢。
如果是孫明揚公開聲明的理由,那麼分拆定價就已經讓大家知道學生版教科書是怎樣定價的了,怎麼又出爾反爾要出版商送書呢﹖
更離奇的是說,教科書出版多年後只有印刷成本,教師用書沒理由收那麼貴。好像政府規定了出版商的「回本期」有多長似的(胡說﹕難怪要頻頻改版
)。
如果「只有印刷成本沒理由收那麼貴」在教師用書上成立,那麼在學生用書上同樣成立,那麼是否即是說第一年出版就有理由賣很貴,然後出版商只應用成本價賣書不能賺錢呢﹖
誰規定了一套書的回本期有多長﹖你怎知道今年賣的書不用繼續攤分當初開發的成本呢﹖(……我想除非那套書出版了十年以上吧﹖你看通常一套教科書用不到六七年就要改版了。部分原因當然是因為有需要更新,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出版商不想人人用舊書於是改版迫人買。所以教科書通常的改版周期大致可以說明出版商的回本周期。)
教師用書貴過學生版幾倍,為何是「不合理」呢﹖我不知道成本計算的方式所以不能下定論,但坊間書本,精裝本比平裝本貴一倍也不是出奇的事。有額外精華片段的 DVD 比 VCD 隨時也貴兩三倍。教師用書本來就是內容多,而且印數少,賣得貴有何出奇﹖
(一間學校一級有百多二百人,教同一科的老師通常不出兩三個。簡單點說即是大概六七十本學生用書才需要一本教師用書。)
原本孫公的說法,是說出版商把免費教材的成本都計算在學生用書裡去,令學生課本很貴,於是要求書商分拆定價。雖然方某認為很難做到(因為教師和學生用書在編輯而言是「同一套書」,除了印刷之外所有成本都是一併計算的),而且不必要(因為教材最終是用在學生身上,正如我們不會因為護士負責打針而要求他們自己買針筒),不過如果教育局撥錢給學校買教材(其實沒有),那麼「學生買書貴,所以要求教師用書學校給錢買」也算是合乎邏輯的決定。
既然如此,學校就要找額外資源去買書,不然就要收窄本來其他地方的使費。對學校來說買教材也變成負擔,於是教育局才變臉說學校可以收免費教師用書﹖但這樣豈不是更離譜﹖
羊毛出自羊身上﹕原本是家長負責的開支,轉移給學校,但政府又不願意給錢學校,於是沒人承擔,政府就要求書商自行承擔。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要出版商出好書但又不願意給錢,這是甚麼道理﹖有哪一門生意不用賺錢的呢﹖抑或是政府手頭有數據,告訴大家教科書出版的純利普遍高於其他行業﹖如果認為教科書市場不夠競爭以致售價過高,最好的方法就是開放市場引入更多競爭,這一點我想大家就算不用問經濟科老師也知道的。
如果認為教科書市場有合謀定價(沒聽見誰這樣說),應該支持《公平競爭法》盡快通過。
源頭問題不解決,政府自己又不出錢,搞這種「十個茶壺九個蓋」的挪移遊戲有甚麼用﹖在下最怕的是,現在政府只是以「書商牟取暴利」為藉口,令經營越來越難、沒有資源做好教材,迫走出版商後就有大條道理由政府出版教科書。家長覺得很便宜沒錯,如果你不介意政府控制意識形態,餵貴子弟飲大頭奶粉的話。
人家台灣解嚴後,就是把教科書出版由政府開放給民間,香港偏偏背道而馳﹖---
延伸﹕袁兆昌﹕書商食死貓—教科書共謀者的自白
(不過袁先生也未免把老師說得太空閒,例如「不出試卷,用出版商試題庫」應該是是部分科目或部分課題上。其實就算是引用別人的試題,選擇試題也要功夫的,並不是 copy & paste 就算。完全依賴出版商的老師,應該如文中所言,是少數而已。)
Comments (4)
小民相信了政府這樣做是救民於水火。可怕的相信!危險的相信!誰知背後?
可能正是電腦令他們的attention span倒退到不足兩歲……
我中學的電腦室格局是:電腦圍在房間四周(其實是「三周」XD),中間是矩形排列的連桌椅。優點是老師可按需要指令學生先遠離電腦聽書才埋位實作;缺點是可容納的人數太少,一班要分兩組。但小班教學(半班教學?)也算優點吧?
可以考慮在遠離電腦的環境教理論和示範,將逐步示範(執手教?)印在筆記。
我個人學電腦編程的經驗是,逐步示範一、兩次就夠了,學會工具和理論就該可以發揮。功能、指令的列表對自由發揮很有用。
@beanchung - 那些人就算不對著電腦,attention span也不會超過五分鐘 :p
1. 既然個個怕出錢,又個個有被害妄想症,不如全民都不要讀書吧,這樣就不必吵了。我不明白,為何大家覺得書商要免費為人做工?做一本教冊要花的人力物力不少啊。
2. 另一個想法:不如學大陸,政府規管格價和指定使用哪些書本,這樣應該皆大歡喜(不過咁,大陸學生的書,是由政府出錢買,然後轉贈學生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