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4, 2012
-
[印刷講座、語文問題]
星期日去了歷史博物館聽石版印刷講座,才知道原來除了「凸版」、「凹版」、「平板」外還分出了「孔版」(即絲網印刷)。
由石板到柯式印刷的分別,就是由石板變金屬板(鋁或鋅)、中間再加了塊膠版轉印。
還有,原來石板和鋅板重用,是要磨了表面那層才可以重劃的。而且感光劑還要用蛋白。在下認為自己很容易看人不順眼,但現場有個更誇張的阿叔。瞪著那些在演講廳裡自己談話的人不特止,最後還罵某個重複問問題的婦人「瞓左覺」。
(如果我在課室,很清楚知道誰沒聽書,也會罵。但你不是講者,你顧著聽講者的內容,又怎會留意演講廳另一邊的人有沒有聽﹖有些人悟性差聽不明,要重複問也不出奇的。反正講座已完,你嫌她問講者說過的東西,可以離場的……)------------------
為何魚皮不是「fish skin」而是「skin fish」﹖(皮魚﹖)
為何牛雜是「beef combination」而牛肚是「beef stomach」﹖英文油麻地的方某立即想到的,是「cow organs」,不過這樣可能會讓人想起牛鞭……
有篇博文把牛雜叫「beef offal」,維基也是這樣說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何要叫「beef offal」而非「cow/bull offal」﹖「Beef」不是指牛的「肉」嗎﹖
因為那些已經不是整隻「牛」,而是像牛肉一樣已割下來的東西﹖
雖然,維基那頁的確也是寫「beef offal」,但同一頁寫到羊的全都是「sheep intestine」、「sheep liver」,而非「mutton」……維基又說,牛「肚」(即胃)可叫「maw」……
2. 素知貴公司出品皆非油炸,不過…烏冬也需要油炸的麼……﹖
3. 青衣天后誕現場﹕
(即是「不準備」、「不準確」還是「不準時」吸煙吐痰﹖
)
(方按﹕是不「准」)---
Comments (7)
現代英文有幾個語源,包括丹麥語、拉丁文、法語、英格蘭土話等等;於不同時代滲入,混而為一。
日常英語,公牛是bull,母牛是cow,泛稱牛是cattle。
很多有關飲食的語彙,另外由法國傳入,beef 和 pork 都是。
如果有人說食bull,鬼佬會碌大雙眼望住佢。
@chris - 古鎮煌也說過,因為諾曼入侵後法語人是統治者,他們只負責吃不需要理由整隻動物,所以牛肉豬肉都源自法文。
個問題係,點解羊就照寫sheep﹖
//「cow organs」,不過這樣可能會讓人想起牛鞭
cow 不是母牛嗎? 哪來的鞭?
cow係母牛....之前有外國朋友指住"牛鞭"問我係乜,我都唔小心答左 "cow's dxxk",之後佢爆笑。
@clementinus - 「英文油麻地」嘛,一聽到牛就諗到cow……
We usually call it 'stripe' (cow stomach), not 'maw'.
@chris - 'Bull'? I heard some people eat 'buffalo'......
@fongyun - Sheep? Not 'lamb'?!
Btw, possibly because 'sheep' can be eaten as a 'WHOLE sheep'?!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