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9, 2011
-
轉自林忌﹕
金正日三個字,就可看出各種語言的距離
韓文: Kim Jong il
台語: Gim Jing lit
潮州話: Gim Jian Jig
廣東話:Kam Jing Yat
客家話:Kim Chiang Ngit
日文: Kimu Sei Hi (慶生指正,這只是按韓文訓讀,非日文本音,不應以此作準)至於最唔關事的,就係遼國之後契丹化的假漢語--
所謂普通話:Jin Zheng Ri方按﹕其實都唔係完全冇關係既,例如「Jin」看來就像轉自「Gim」(雖然由聲母 G 到 J、韻母 m 到 n 要轉兩次),「Zheng」表面看來亦是「Chiang」轉化而來的。
唯一真的完全「無厘頭」的是「日」,古音和其他漢族語言都不捲舌。因為捲舌音本來就是胡人帶來的。(像廣東人、日本人,很多時候都讀不好捲舌音,正因為母語本無此音也。)
Comments (5)
日文: Kimu Sei Hi
林忌錯了。
日文「金」讀「キム」只是韓文「김」(KIM)的音譯而已(所以日文將「金正日」三字訓讀為「キムジョンイル」,日文音讀「金」字為「きん」……
我很討厭這種對北京語的「為貶抑而貶抑」。
@hingsang - Thanks!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不是北人常常想以北語壓南語,又哪會引起這種反感﹖
更何況說北方話與古音相差確較南方話為大,雖然南方話也有自己相距較大的部分(因為那是南方的原語言),但取自中原的古音反而變化不及北方大。
我反而想知道﹐你說普通話是遼國之後契丹化的漢語﹐究竟有何根據先﹖
至於所謂以北語壓南語﹐我反而想問﹐查實你認為中國有共同語是多餘先﹖
@文少 - 那段已說明是「轉自林忌」,詳情你要問他。
是否遼/契丹我真不懂答,不過清朝和金人都是同源,滿語倒對現在的「普通話」有不少影響。例如蘇真真提及的「馬馬虎虎」就是,「事但」就是「廣東話口語」。(雖然林忌稱「事但」是源自「凡事但憑尊意」,不過這點我沒聽過所以不評論了)
先前看維基百科,明朝「官話」好像已有捲舌音,這些如果不是蒙古人帶來(我完全不知蒙古話有何聲韻),那就唯有來自更早的遼和金了。因為源自中原的客家話也沒捲舌音,即是說這個音應該是外族帶入的。
「查實你認為中國有共同語是多餘先﹖」---->有共同語是否代表要消滅其他語言/方言﹖是否代表要禁止各省有自己的語言/方言節目﹖
我知道你一向說的立場是,不贊成為了「保衛粵語」而貶他語。這點我是同意的。不過跟現存的其他漢語言/方言相比,普通話的差異是比較大,因為來自北方外族的影響較多,林忌舉的這個例子已夠清楚了。很多例如唸古詩時,用廣東話也往往比普通話更傳神,這應可承認為事實。
通常每一次去貶抑普通話,都是大家對中共又搞小動作排擠粵語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過火或反感是很常見的事。只要這種壓力一天不消除,「保衛粵語」和「反普通話」就往往會被扯在一起,雖然本質上是兩回事。
@文少 - 剛剛見到林忌轉貼一篇文,你可以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kay-lam/轉載中國滿族學者研究普通話是漢滿混合的語言/10150496409448284
不過我亦有位朋友認為,中古漢語是有捲舌音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