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11, 2011

  • love and death

    [隨便想想三部曲之一]

    開學也許太忙了,再加上今年的編排比較密,很多時都靜不下來。

    到床上靜下來時,竟然又想起「死」。

    (播放完畢)(Pride—《鋼之鍊金術師FA》插曲)

    早說了,面對死亡令人無奈和恐懼。雖然不特別熱愛生命,但生命畢竟是我們唯一擁有的東西。
    只是平時我們忙著時,根本就沒去面對(甚至逃避)死亡的陰影吧﹖

    只是這種憂慮其實也頗多餘,對大多數人來說,到要死的那一刻,通常都已經失去知覺。連自己快要死了也不知道,又可以擔憂恐懼甚麼﹖

    有些人(誰﹖佛洛伊德﹖)把性、愛和死亡連結在一起,也有人開玩笑說「欲仙欲死」表現了性高潮和死亡的感覺類近。

    喬布斯﹕「死亡極可能是生命最棒的發明。死亡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一代的事物,迎接新生代。」

    我倒是從生物角度看,既然死亡不可避免,生物唯有著力繁殖。所以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繁殖的渴求,在本質上是相關聯的。我們視為「高尚」的愛情,可能只不過是怕死和色慾的衍生物。

    然後腦中又回帶想了很多以前的人和事,就像賽跑賽馬後的「巡邏影片」,看看自己對她們根本沒做過甚麼,而且當時是根本沒想過去做甚麼。

    的確是個自我中心的人。就算給我留等住她們任何一個,又如何﹖

    只不過我執、自矜、和自義。
    要不是還會「自責」,我根本跟老爸沒有分別。

    是呀。失戀也是很痛心的,不過其實在下從沒有對哪個女生「瘋狂」過(=未試過愛到失去理智),傷痛的原因大概只是心理上的依賴打斷了。這算得上是「愛」嗎﹖我不懂得定義了。

    (有篇文章說,習慣孤獨的人把心關起來,不願向人交心。不過在下不覺得自己對人不坦率,過分率直倒有可能。)

    何況放闊一點看,對朋友也沒甚麼分別呀,都是不會為他們想到甚麼的。於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但其實我還是不時需要朋友幫忙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在自己可以出力的範圍幫助朋友,我就覺得很高興。可能只是因為這令我覺得自己沒那麼自私。

    分別只不過是朋友來來往往,沒有那麼親密,心理上沒那麼依賴,所以失去了也不至於心痛而已。

    老媽間中會叫我吃飯時別看書,答道﹕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

    只是,這一切於在下身後,又有甚麼意義﹖
    未知生,焉知死。

    ---

    是囉,這些事情只是你睡不著的時候才會想著。
    當你睡著了,失去知覺,就像死了般,就不會再想了。

Comments (10)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