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4, 2011
-
museum with siu ming
[小明上海防]
(維基風﹕本文是方某的博物館遊記,關於李家仁醫生的自創歌曲,請參考小明上廣州
)
星期六跟小明一起去海防博物館。因為我們以前曾經試圖去羅屋民俗館,但碰巧是休息日不得其門而入,所以這次先去羅屋。
不過很多時候,你原來很想得到的東西,得到手才發覺不外如是(呢句好似講緊在下
)。走進羅屋你就會發現,這只是個迷你版的三棟屋(當然三棟屋可以看的東西多得多)。見到只有一個保安在行行企企發呆,真慘……
左右還有一些屋頂設計一樣的小屋,包括倉庫、變電站和廁所,不過看來很明顯都是仿建的。(倉庫的尺寸恐怕跟羅屋不相上下……)
因為這一天太早出門,看了羅屋也未到時間吃午飯,所以走到附近傳聞是大白象的青年廣場看看。果然是想找個「青年」望望也難,單看樓下廣場的話還以為是老人中心。在低層打個轉,除了有很多零食售賣機和見到有個小朋友在打遊戲機之外,好像見不到有甚麼「青年」特色。
到走的時候,才在對出天橋見到有橫額寫道高層有公民教育資料中心……---
轉去筲簊灣吃午飯,也就是看看東大街有甚麼吃吧。
未吃午飯前,我要去看看電車總站那間寫著有「歷史館」有老麥,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有點兒像上次在羅屋碰板一樣戇居,這個所謂「歷史館」只是門前一個小角落,而且還是不開放的……
不過還是透過玻璃在圖片中發現罪證﹕對照一下你就知道現在的早餐縮水嚴重﹕(八十年代的老麥早餐廣告,細個果陣係咁大份架嘛﹗)
小明曰﹕但係果陣二十蚊一個餐係好貴喎。
方﹕(~~凝住~~)
唯唯,諾諾。
對面街角,估唔到d人咁膽當街「界」陳淑莊﹕
(擺明係爛gag)
其實在openrice看過,對印尼沙爹有點興趣,不過到現場又是「羅屋X3」﹕人家是傍晚才開業……
之後隨便找了間魚蛋麵去吃,還不錯。(回程時才發現另一間很多人排隊,原來又是米芝蓮效應。方某在這條街行了應該不止十次八次都沒留意到,證明志不在吃
)
---
小明說沒逛過,當然我又當導遊了。
我倒是為了看太平天國展覽而來的,原本以為跟平時一樣是小規模的展覽,但原來館方拆了常設展的開首幾個展廳來搞(本來應該是明清到鴉片戰爭的展廳)。所以看了很久。不能不想起以前我們都看過的無記太平天國電視劇。
(後話﹕藝術館展出那件咸豐年的龍袍—正正就是太平天國起事的那一朝—比太平天國的華麗得多。)
在「突破重圍」展廳,這個我看了三次的展覽,今次才發現有錯字﹕
(很明顯鋪設的叫水雷,不叫魚雷)
然後躲到陽光沒正午那麼厲害的時間,再走出來行山路看武器。基本上也是以往「帶隊」行的路線吧
。
走了一天,很倦。
回到青衣城去吃抹茶雪糕(這照片不好,綠得太假,吃的時候正常一點)。老媽嫌抹茶雪糕澀,我倒覺得很好(死,唔係老人家先鍾意澀的嗎﹖﹗)﹔北海道牛奶雪糕非常香濃。紅豆如果不連抹茶雪糕一起吃就會太甜,而湯丸則可有可無。不過墊底的抹茶啫喱其實不澀,也許老媽也會吃。
這天雖然充滿「戇居」情節,但很好。
Comments (4)
點解我睇咗兩次,都唔覺得有乜戇居情節嘅~~~
(抹茶加紅豆,極品 ^_^)
@栗姐 - 去了羅屋和老麥才發現「冇野睇」、行左條街咁多次都冇發現有間米芝蓮,仲唔夠戇居﹖
I always knew 羅屋 was just so mini, hahaha.
@Frostig - 我知佢細,不過冇諗過裡面同三棟屋一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