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8, 2011

  • 3 exhibitions

    這星期去了三個展覽。

    星期一跟栗姐去了歷史博物館的「辛亥革命百周年展」,其實有很多東西都展過(尤其給盧押那幅錦旗,港大要展、東華三院要展,現在又拿出來),我只是看那些書信怎樣寫(還有一堆太草的看不懂),所以很快看完。

    同場加送嘉道理農業輔助會及戰後香港農業社會展覽,還有豬頭乙個,我想餅應該有點興趣。

    原本怕人多,不過既然票已買,也去科學館看看愛因斯坦

    入門其中一句引言很好,食字食得好正﹕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不是每件可以數算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能夠數算出來。 」,不過在下認為如果寫成「計算」和「價值」會更合適。)

    不過 wikiquote 說這句不是他自創的。正如另一句﹕

    「Two things inspire me to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nd the moral universe within.」

    (「有兩樣東西使我產生敬畏之情—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精神宇宙。」)

    我一看就跟栗姐說﹕這不是康德說的麼﹖

    展覽用了很多電視播放片段,解釋相對論的不同效應。在不同的地點,都聽到有人說看不明白(這次可沒扮導賞員,反正我也不敢說很明白相對論)。其中一個可能是因為看的時間不夠,那些解釋應該算很簡單的了,如果用多一點時間慢慢看慢慢想應該會明白。

    不過介紹 μ介子(據聞現在改稱渺子,因為它不是介子云云)那部分,真的應該解釋得仔細一點。尤其應該略為介紹一下 μ介子是甚麼東西。畢竟就算到高考物理課程也不會教這些東西的,即是說除非你對基本粒子有興趣,否則沒讀過物理系的人絕大部分都應該沒聽過 μ介子。突然拿出來說真的會令觀眾不知所云。

    在描述二次大戰的部分,這個設計很貼心﹕
    上面播放的是一般戰爭紀錄片。下面附警告字句的是集中營紀錄片,有很多屍體和餓殍(不查不知這字竟然不讀孚)。展方把它們用個矮牆圍起,那麼小朋友就不會不經意下受驚嚇了(父母要抱起給小朋友看是他們自己的事)。

    最後的宇宙劇場,不期然令我有重返小時候太空館的感覺。

    ---

    星期三再去了沙田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五十周年展覽。規模不大,不過古書展出的機會並不多,值得一看。主要的古書展品有三組﹕
    —第一部英皇詹姆斯欽定本聖經
    —第一版牛津英語大詞典(這部詞典出名到有人為它寫傳《OED的故事:人類史上最浩大的辭典編纂工程》,不過當年沒時間所以沒買來看,其實我也想找來再看看)、和
    —各種語言的聖經、不同裝潢的英語聖經和公禱書

    同場亦展出不同語言的活字印模,除了中英文,還有阿拉伯文的。

Comments (5)

  • count 那句, 我覺得你的建議很好!

    我呀, 好認真咁睇咗講解狹義相對論那四條片很久, 但還是看到一頭冒水. 第三, 四條片的道理, 好難明......

    其實我覺得科學館今次個展覽麻麻地, 我較為喜歡達文西那個展覽.

  • The exhibition in Science Museum......

    Will see that. The Oxford Exhibition, have also passed by and have had a glance.

  • @栗姐 - 當場不問我﹖

  • 我驚你見到我解極都唔明個蠢樣會發火......

  • @栗姐 - 反正我也不是物理專家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